【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42及答案解析.doc

上传人:visitstep340 文档编号:1392225 上传时间:2019-12-03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1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42及答案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42及答案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42及答案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42及答案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42及答案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考研政治-42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多项选择题/B(总题数:50,分数:100.00)1.实践的客体是进入主体活动的领域同主体发生功能性关系,成为主体活动所指向的客观事物,客体的基本类型有 A.自然形式的客体 B.社会形式的客体 C.一切客观事物 D.精神形式的弈体(分数:2.00)A.B.C.D.2.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从根本上说是 A.实践关系 B.认识关系 C.价值关系 D.主从关系(分数:2.00)A.B.C.D.3.实践的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主要包括 A.确立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 B.实践主体按照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通过一定

2、的实践手段作用于客体 C.通过反馈和调节,使实践目的、手段和结果按一定方向运行 D.区分实践活动的主体和客体(分数:2.00)A.B.C.D.4.下列关于实践的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主体是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B.客体是主体的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的一切对象 C.主体能够认识、利用、改造和欣赏客体 D.客体本身的状况和规律又制约和限定着主体的所有活动(分数:2.00)A.B.C.D.5.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具有同构性,下列选项中正确说明这种同构性的是 A.两种活动的基本要素郁是主体、客体以及连接二者的中介 B.两种活动都是主体运用一定的手段作用于客体 C.两种活动

3、都是以主体实际改变客体、占有客体为目的的活动 D.两种活动都表现为主体和客体按一定方式实现的相互作用(分数:2.00)A.B.C.D.6.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分数:2.00)A.B.C.D.7.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因为 A.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B.实践为认识提供可能 C.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 D.主体用于加工客体信息的各种思维模式也来源于实践(分数:2.00)A.B.C.D.8.列宁说:“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因为它不但有普遍性的品格,并且还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

4、”这是说,实践所以高于认识是因为 A.实践包含着认识,而认识不能包含实践 B.实践是实现思想目的的感性物质活动 C.实践是认识的根源,认识是实践的产物 D.实践可以离开理论认识的指导(分数:2.00)A.B.C.D.9.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区别在于是否承认 A.世界的可知性 B.客观事物是认识的对象 C.认识起源于经验 D.社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分数:2.00)A.B.C.D.10.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在继承了旧唯物主义的反映论的合理前提的同时,又克服了它的严重缺陷。表现在 A.把实践的观点引入了认识论 B.把阶级斗争的观点引入了认识论 C.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 D.把群众观点引

5、入了认识论(分数:2.00)A.B.C.D.11.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种能动反映具有的特点是 A.摹写性 B.创造性 C.重复性 D.规律性(分数:2.00)A.B.C.D.12.创造性从根本上把人的反映与动物的感觉和心理活动区别开来,它是反映的能动性的基本标志。反映的创造性表现在人 A.不仅是客观事物的“摹本”,而且为改造客观事物提供“蓝图” B.不仅能够反映事物的发展规律,而且还能进一步改变事物的发展规律 C.不仅能够反映事物的现在,而且能够进一步揭示事物的过去和未来 D.不仅能够反映现实中的事物,而且能够塑造出现实中并不存在的事物(分数:2.00)A.B

6、.C.D.13.鲁迅说:“从红楼梦中,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这说明 A.认识活动具有主体性 B.认识结果完全是认识主体决定的 C.认识结果的正确与否是因人而异的 D.认识结果受到主体的影响(分数:2.00)A.B.C.D.14.下列命题中,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的是 A.我思故我在 B.存在就是被感知 C.物是绝对观念的外化 D.万物皆备于我(分数:2.00)A.B.C.D.15.下列命题中,属于客观唯心主义哲学观点的是 A.物是感觉的复合 B.世界是观念的集合 C.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异化 D.世界是上帝意志的创造物(分数:2.00)A.B

7、.C.D.16.黑格尔认为,万事万物是“绝对精神”的派生物;朱熹提出,“理在事先”,“未有天地万物已有天地万物之理”;柏拉图则认为,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对此三人的观点理解正确的有 A.都属于唯心主义 B.都属于主观唯心主义 C.都属于客观唯心主义 D.都属于机械唯物主义(分数:2.00)A.B.C.D.17.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的辩证过程是 A.从相对真理到绝对真理的发展 B.从间接经验到直接经验的转化 C.实践认识实践的无限循环 D.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到实践(分数:2.00)A.B.C.D.18.“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

8、和认识的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个论断揭示了 A.认识对实践的依赖关系 B.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C.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D.认识过程的总的规律(分数:2.00)A.B.C.D.19.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有着密不可分的辩证联系,表现在 A.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B.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 C.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D.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辩证统一(分数:2.00)A.B.C.D.20.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统一,就会导致 A.唯理论 B.诡辩论 C.经验论 D.宿命论(分数:

9、2.00)A.B.C.D.21.“凡是亲眼所见的都是对客观事实的真实反映”,这个命题 A.夸大了感觉在认识中的作用,将感觉与事实相混淆 B.忽视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 C.在理论上容易导致主观唯心主义 D.在实际生活中容易产生荒谬的判断(分数:2.00)A.B.C.D.22.古希腊有位哲人说:“没有理性,眼睛是最坏的见证人”,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应该是 A.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升华 B.感性认识只能解决现象问题,理性认识才能解决本质问题 C.离开理性的感性是肓目的,甚至会歪曲事物的真相 D.感性认识对正确认识事物是没有意义的(分数:2.00)A.B.C.D.23.“

10、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这表明 A.感性认识不可靠 B.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相互联系、相互依赖 C.感性认识应该上升到理性认识 D.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根本对立(分数:2.00)A.B.C.D.24.“尽信书,不如无书”,与这句话在内涵上相一致的名言还有 A.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B.无感性的理性则空 C.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 D.饱经风霜的老人与缺乏阅历的少年对同一句格言的理解是不同的(分数:2.00)A.B.C.D.25.对于同一棵大树,在木匠的眼中是木材,画家看到的是色彩和色调,植物学家

11、看到的是它的形态特征,这是由于 A.人的感觉受理性指导 B.人的认识具有能动性 C.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基础 D.已有的认识影响感觉活动(分数:2.00)A.B.C.D.26.理性因素在认识活动中的作用主要有 A.指导作用 B.解释作用 C.预见作用 D.动力作用(分数:2.00)A.B.C.D.27.非理性因素对主体认识活动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A.解释作用 B.动力作用 C.诱导作用 D.激发作用(分数:2.00)A.B.C.D.28.认识过程主要是理性思维的过程,同时又包含非理性因素的参与。以下选项中,属于强调非理性因素对主体认识活动作用的是 A.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

12、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 B.甚至在数学上也需要想像,甚至微积分的发现没有想像也是不可能的 C.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 D.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分数:2.00)A.B.C.D.29.“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作为认识发展的总过程,不只是实践到认识和认识到实践多次飞跃的综合,而且表现了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是指 A.认识过程是开放式的、直线式的前进 B.认识过程是螺旋式的曲折上升运动 C.从形式上看,表现为认识和实践的反复循环 D.从内容上看,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都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分数:2.00)A.

13、B.C.D.30.认识过程反复性和无限性的原因是 A.人们总是受到自己认识能力和实践活动范围的限制 B.客观事物的本质有一个显露的过程 C.物质世界有许多不可知的事物 D.物质世界及其发展是无限的(分数:2.00)A.B.C.D.31.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这是因为 A.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 B.真理的形式是客观的 C.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 D.真理就是客观实在(分数:2.00)A.B.C.D.32.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下列对真理绝对性理解正确的是 A.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的认识,包含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内容 B.就人类认识的本性来说,真理的获得都是对无限发展的

14、物质世界的无限接近 C.承认了世界的可知性,也就承认了真理的绝对性 D.真理性认识只是对客观物质世界的某一领域、某一部分、某一方面、某一层次的认识(分数:2.00)A.B.C.D.33.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下列对真理相对性理解正确的是 A.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的认识,包含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内容 B.就人类认识的本性来说,真理的获得都是对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的无限接近 C.任何真理对认识对象的反映只能是相对正确的,或者说是近似性的 D.真理性认识只是对无限的物质世界发展的某一阶段、某一方面、某一层次的认识(分数:2.00)A.B.C.D.34.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

15、的关系是 A.相对真理包含着绝对真理的成分 B.绝对真理寓于相对真理之中,是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 C.任何真理都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 D.由相对真理日益接近绝对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分数:2.00)A.B.C.D.35.割裂绝对真理不相对真理的辩证统一,会导致 A.绝对主义 B.相对主义 C.教条主义 D.怀疑主义(分数:2.00)A.B.C.D.36.真理是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表明真理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真理的具体性所包含的内容和要求是 A.真理是全面的 B.真理是无条件的 C.真理是历史的 D.真理是多元的(分数:2.00)A.B.C.D.37.“只要再多走一小步,仿

16、佛是向同一厅向迈的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错议”,这意味着 A.真理与谬误没有确定的界限 B.真理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C.在一定条件下真理和谬误可以相互转化 D.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只是在一定范围内才是绝对的(分数:2.00)A.B.C.D.38.在实践检验真理的过程中,逻辑证明 A能够取代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B可以超到重要的补充作用 C是探索和论证真理的手段 D必须服从实践检验的最终结果(分数:2.00)A.B.C.D.39.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是指 A.不同的人、不同的阶级各有不同的实践标准 B.实践检验真理是一个过程,不是一次完

17、成的 C.一定历史阶段上的具体实践具有局限性,它往往不能充分证明或驳倒某一认识的真理性 D.已被实践检验过的真理还要继续经受实践的检验(分数:2.00)A.B.C.D.40.哲学上的“价值”是 A.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的范畴 B.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 C.对各种特殊的价值现象的本质概括 D.与使用价值相对应的概念(分数:2.00)A.B.C.D.41.价值的特性是具有 A.客观性 B.主体性 C.社会历史性 D.多维性(分数:2.00)A.B.C.D.42.马克思说,人“赋予物以有用的性质,好像这种有用性是物本身所固有的,虽然羊未必想得到,它的有用性之一,是

18、可作人的食物”,这说明 A.价值是在主体的需要和利益与客体的属性或性能的关系中发生和形成的 B.现实的价值是否形成以某物自身的属性为基准 C.客观事物的某种属性能否具有价值及具有何种价值要以人的需要为基准 D.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确立的同客体之间的创造性关系(分数:2.00)A.B.C.D.43.价值的客观性表现在 A.价值必须以客观事物本身所具有的属性为现实基础 B.人的需要不是主观随意的,而是受社会实践和历史条件制约的 C.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确立的同客体之间的一种创造性的关系 D.客观事物的某种属性能否具有价值及何种价值要以人的需要为基准(分数:2.0

19、0)A.B.C.D.44.价值的主体性表现在 A.客观事物的某种属性能否具有价值及何种价值要以人的需要为基准 B.同一客体对于不同主体的价值是不同的,带有主体的个性特征 C.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确立的同客体之间的一种创造性的关系 D.价值必须以客观事物本身所具有的属性为现实基础(分数:2.00)A.B.C.D.45.下列观点正确反映了真理和价值关系的有 A.追求真理和创造价值是人类两项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基本活动 B.真理与价值相互贯通,相互过渡 C.真理与价值在发展中相互引导 D.实践是真理和价值共同的检验标准(分数:2.00)A.B.C.D.46.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是人

20、类活动的两个基本原则,二者的区别是 A.真理原则体现了社会活动中的多样性 B.价值原则体现了社会活动中的统一性 C.真理原则主要表明人的活动中的客观制约性,价值原则主要表明人的活动中的目的性 D.真理原则侧重于客体性,价值原则侧重于主体性(分数:2.00)A.B.C.D.47.真理和价值统一于人类的实践中,主要体现在 A.成功的实践必然是既遵循真理尺度,又符合价值尺度 B.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 C.真理必然是具有价值的 D.通过相互引导、相互结合、相互过渡实现真理和价值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分数:2.00)A.B.C.D.48.价值评价是一种关于价值现象的认识活动,其特点主要有 A.

21、评价是以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对象的 B.是一种主观随意性的认识活动 C.评价结果依主体的具体特点为转移 D.评价结果的正确与否依赖于相关的知识性认识(分数:2.00)A.B.C.D.49.价值评价在实践中具有重要作用,主要有 A.是实践取得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B.是推动实践不断实现价值的精神驱动力量 C.是实践活动发展的规范因素 D.是实践活动发展的导向因素(分数:2.00)A.B.C.D.50.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价值的理论认为 A.人是价值主体和价值客体的统一 B.人是价值目的和价值手段的统一 C.强调人的价值在于贡献而不是在于索取 D.强调人的价值在自我而不在他人(分数:2.00)A.B.

22、C.D.考研政治-42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多项选择题/B(总题数:50,分数:100.00)1.实践的客体是进入主体活动的领域同主体发生功能性关系,成为主体活动所指向的客观事物,客体的基本类型有 A.自然形式的客体 B.社会形式的客体 C.一切客观事物 D.精神形式的弈体(分数:2.00)A. B. C.D. 解析:解析 A、B、D 正确。客体不是指一切客观事物,当然 C项也不可能是客体的基本类型之一。2.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从根本上说是 A.实践关系 B.认识关系 C.价值关系 D.主从关系(分数:2.00)A. B. C.D.解析

23、:解析 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从根本上说是认识关系和实践关系。A、B 正确。价值关系也属于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但不是根本关系,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不是主从关系,C、D 错误。3.实践的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主要包括 A.确立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 B.实践主体按照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通过一定的实践手段作用于客体 C.通过反馈和调节,使实践目的、手段和结果按一定方向运行 D.区分实践活动的主体和客体(分数:2.00)A. B. C. D.解析:解析 选项 A、B、C 正确,D 选项与题干的要求无关。4.下列关于实践的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主体是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B.客体

24、是主体的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的一切对象 C.主体能够认识、利用、改造和欣赏客体 D.客体本身的状况和规律又制约和限定着主体的所有活动(分数:2.00)A.B.C. D. 解析:解析 C、D 正确。A、B 只讲主体与客体的含义,没有讲关系,与题干要求不符合。5.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具有同构性,下列选项中正确说明这种同构性的是 A.两种活动的基本要素郁是主体、客体以及连接二者的中介 B.两种活动都是主体运用一定的手段作用于客体 C.两种活动都是以主体实际改变客体、占有客体为目的的活动 D.两种活动都表现为主体和客体按一定方式实现的相互作用(分数:2.00)A. B. C.D. 解析:解析 A、B、D

25、正确。认识活动的主体只是观念地改变客体,实践活动是以主体实际改变客体、占有客体为目的的活动。6.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分数:2.00)A. B. C. D. 解析:解析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第三,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标准;第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A、B、C、D 都正确。7.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因为 A.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B.实践为认识提供可能 C.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 D.主

26、体用于加工客体信息的各种思维模式也来源于实践(分数:2.00)A. B. C. D. 解析:解析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首先,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人成为认识主体的根本原因是由于人改造客观世界活动的需要;客观存在的事物也是由于实践的需要,作为实践改造的对象,才逐一地成为认识的客体。其次,实践还为认识的形成提供了可能,并把这种可能变为现实,使认识得以产生。实践把主体和客体直接地、现实地联结起来,使主体能从客体中获得真实可靠的信息。客观事物只是由于实践的中介才转化为主体的认识对象和认识内容。不仅如此,主体用于加工客体信息的各种思维模式,也是来源于实践。A、B、C、D 都正确。8.列宁说:“实践高于(理

27、论的)认识,因为它不但有普遍性的品格,并且还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这是说,实践所以高于认识是因为 A.实践包含着认识,而认识不能包含实践 B.实践是实现思想目的的感性物质活动 C.实践是认识的根源,认识是实践的产物 D.实践可以离开理论认识的指导(分数:2.00)A. B. C. D.解析:解析 这句话来自列宁的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所谓实践的普遍性的品格,是指每一种实践都含有同类实践共同的规律性的东西。在实践中,只要具备了大体相同的条件,就有可能得到大体相同的结果。但普遍性的品格是实践与理论共同具有的,不仅实践具有普遍性品格,理论也具有普遍性的品格,因为理论是反映事物的共同本质、反映客观规律

28、的。实践是认识的根源,认识是实践的产物。理论的这种普遍性,正是来源于实践的普遍性,是实践的普遍性的正确反映。但是,直接现实性是实践所特有的品格,是理论所不具备的。实践,是直接改造客观世界的活生生的物质活动,是实现思想目的的感性物质活动,它能给人们直接提供看得见、摸得着的显示成果。这是实践的特点,也是实践的优点。而理论则不然,它只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反映在头脑里的观念形态的东西。即使是正确的理论,它本身也没有直接的现实性,只具有间接的现实性。总之,实践包含着认识,而认识不能包含实践;实践是实现思想目的的感性物质活动;实践是认识的根源,认识是实践的产物,A、B、C 正确。D 项内容错误,也与题意

29、不符。9.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区别在于是否承认 A.世界的可知性 B.客观事物是认识的对象 C.认识起源于经验 D.社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分数:2.00)A.B. C.D. 解析:解析 B、D 是正确选项。A 项错误,因为唯物主义认识论是可知论,但唯心主义认识论并非都是不可知论,彻底的唯心论如黑格尔就是可知论;C 项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都可以接受,区别在于是否承认经验有客观来源。因此,A、C 项都不正确。10.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在继承了旧唯物主义的反映论的合理前提的同时,又克服了它的严重缺陷。表现在 A.把实践的观点引入了认识论 B.把阶级斗争的观点引入了认识论 C.把辩证法应用

30、于反映论 D.把群众观点引入了认识论(分数:2.00)A. B.C. D.解析:解析 旧唯物主义即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把人的认识看成是消极地、被动地反映外界对象。它有两个严重缺陷;一是离开实践考察认识问题,因而不了解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二是离开辩证法来考察认识问题,不了解认识的辩证性质,不能把认识看做是不断发展的过程,而认为认识是一次性完成的。这种消极被动的直观反映论是不科学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继承了旧唯物主义的反映论的合理前提,又克服了它的严重缺陷,把实践的观点引入了认识论,创立了能动的反映论,科学地揭示了认识的本质,指出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同时,把辩证法应用

31、于反映论,应用于考察认识的发展过程,科学地揭示了认识过程中的多方面的辩证关系,全面地揭示了认识的辩证过程,把认识看成是一个由不知到知、由浅入深的充满矛盾的能动的认识过程。因此,A、C 正确。阶级斗争的观点、群众观点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观点,B、D 两项与题意不符,不选。11.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种能动反映具有的特点是 A.摹写性 B.创造性 C.重复性 D.规律性(分数:2.00)A. B. C.D.解析:解析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认为,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一个能动的创造性的过程。主体在反映客体过程中,不仅能对客观对象进行直观的摹写,而且能对客观对象作出抽象和概

32、括的反映;不仅能反映事物当下的样子,而且能反映它由于人的改造活动而可能成为的样子。也就是说,人的认识不仪仅是客观事物的“摹本”,而且为改造客观事物提供“蓝图”。因此,由反映所形成的观念的映象,既是一种反映,又是一种创造,是一种创造性的反映。A、B 正确,C、D 与题意不符。12.创造性从根本上把人的反映与动物的感觉和心理活动区别开来,它是反映的能动性的基本标志。反映的创造性表现在人 A.不仅是客观事物的“摹本”,而且为改造客观事物提供“蓝图” B.不仅能够反映事物的发展规律,而且还能进一步改变事物的发展规律 C.不仅能够反映事物的现在,而且能够进一步揭示事物的过去和未来 D.不仅能够反映现实中

33、的事物,而且能够塑造出现实中并不存在的事物(分数:2.00)A. B.C. D. 解析:解析 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一个能动的创造性的过程。创造性表现在不仪能对客观对象进行直观的摹写,而且能对客观对象作出抽象和概括的反映;不仅能反映事物当下样子,而且能反映它由于人的改造活动而可能成为的样子。也就是说,人的认识不仅仅是客观事物的“摹本”,而且为改造客观事物提供“蓝图”。因此,由反映所形成的观念的映象,既是一种反映,又是一种创造,是一种创造性的反映。A、C、D 正确。规律可以认识,但不能创造,也不能改变,B 错误。13.鲁迅说:“从红楼梦中,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

34、言家看见宫闱秘事”,这说明 A.认识活动具有主体性 B.认识结果完全是认识主体决定的 C.认识结果的正确与否是因人而异的 D.认识结果受到主体的影响(分数:2.00)A. B.C.D. 解析:解析 认识活动具有主体性,受剑主体的影响,但不完全是认识主体决定的。A、D 正确,B 错误。虽然由于主体认识角度和立场、观点、方法等方面的差异,人们关于同一客体的认识结果往往会有所不同,有时甚至截然相反。但这并不表明认识结果的正确与否是因人而异的。认识结果只有符合客体属性、客观规律才可能是正确的,C 错误。14.下列命题中,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的是 A.我思故我在 B.存在就是被感知 C.物是绝对观念的外

35、化 D.万物皆备于我(分数:2.00)A. B. C.D. 解析:解析 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人的“感觉”、“精神”、“心”等)当做世界的本原,客观唯心主义把虚构出来的在人以外存在的“客观精神”当做世界的本原。本题四个选项,分别引用了笛卡尔(A 项)、贝克莱(B 项)、黑格尔(C 项)、孟子(D 项)的哲学命题。其中除 C项是客观唯心主义外,其余A、B、D 三项均为主观唯心主义。15.下列命题中,属于客观唯心主义哲学观点的是 A.物是感觉的复合 B.世界是观念的集合 C.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异化 D.世界是上帝意志的创造物(分数:2.00)A.B.C. D. 解析:解析 C、D 是正确选项。

36、客观唯心主义把虚构出来的在人以外存在的“客观精神”当做世界的本原。16.黑格尔认为,万事万物是“绝对精神”的派生物;朱熹提出,“理在事先”,“未有天地万物已有天地万物之理”;柏拉图则认为,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对此三人的观点理解正确的有 A.都属于唯心主义 B.都属于主观唯心主义 C.都属于客观唯心主义 D.都属于机械唯物主义(分数:2.00)A. B.C. D.解析:解析 题干的观点属于唯心主义中的客观唯心主义,A、C 正确。客观唯心主义把虚构出来的在人以外存在的“客观精神”(如“绝对精神”、“理”、“理念世界”)当做世界的本原。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人的“感觉”、“精神”、“

37、心”等)当做世界的本原,B 项错误。机械唯物主义即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承认世界的物质性,它的局限在于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解释世界,看不到世界的事物和现象之间的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或者只是承认机械的联系和机械的运动,因而表现出机械的、形而上学的特征。但机械唯物主义是与唯心主义根本不同的唯物主义,D 项错误。17.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的辩证过程是 A.从相对真理到绝对真理的发展 B.从间接经验到直接经验的转化 C.实践认识实践的无限循环 D.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到实践(分数:2.00)A. B.C. D. 解析:解析 认识的辩证过程就是运用辩证法阐述认识的来源、变化发展以及认识

38、过程的相互关系。D是讲认识过程中,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和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C 是讲认识发展的规律,讲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A 是讲真理的发展过程,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A、C、D 是正确项。直接经验是指从亲身实践中获取的知识,间接经验是指通过读书或传授等方法获取的知识,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是认识的源与流的关系,B 项把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的关系讲颠倒了,是错误项。18.“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的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个论断揭示了 A.认识对实践的依赖关系 B.认识过程的反复

39、性和无限性 C.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D.认识过程的总的规律(分数:2.00)A. B. C. D. 解析:解析 认识来源于实践。认识的发展过程表现为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和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还表现为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认识发展的无限性。认识发展的无限性是指,对于事物发展过程的推移来说,人类的认识是永无止境、无限发展的,它表现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无限循环,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不断推移的永无止境的前进运动。这种认识的无限发展过程,在形式上是循环往复,在实质上是前进上升。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决定了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A、B、C、

40、D 全对。19.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有着密不可分的辩证联系,表现在 A.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B.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 C.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D.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辩证统一(分数:2.00)A. B. C. D. 解析:解析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统一的认识过程中的两个阶段,它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相互联系表现在:首先,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互相依存。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这是认识论的唯物论;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论的辩证法。其次,在实际的认识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又是互相交织、互相渗透的。一方面,感性中渗透着

41、理性的因素;另一方面,理性中渗透着感性的因素。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两者统一的基础是实践。感性认识是在实践中产生的,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渡,也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的。A、B、C、D 全对。20.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统一,就会导致 A.唯理论 B.诡辩论 C.经验论 D.宿命论(分数:2.00)A. B.C. D.解析:解析 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割裂开来,在哲学史上表现为唯理论和经验论。唯理论片面强调理性认识的可靠性,认为感性认识是靠不住的;经验论则片面强调感性认识的可靠性,认为理性认识是靠不住的。A、C 正确,B、D 与题意不符。21.“凡是亲眼所见的都是对客观事实的真实反映

42、”,这个命题 A.夸大了感觉在认识中的作用,将感觉与事实相混淆 B.忽视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 C.在理论上容易导致主观唯心主义 D.在实际生活中容易产生荒谬的判断(分数:2.00)A. B. C. D. 解析:解析 客观事物有外部表现和内部联系。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是现象,人们可通过感官感知,事物的内在联系是本质,只有靠人的理性思维才能把握。现象有真象和假象之分。很清楚,亲眼所见的,有些是对客观事实的真实反映,有些则是不符合客观事实的虚假反映或骗局。必须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加以分析,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才能判断真假,得到对事物的正确认识。夸大感觉在认识中的作用,将感觉与事实相混

43、淆,在理论上容易导致主观唯心论,在实际生活中容易产生荒谬的判断。A、B、C、D 全对。22.古希腊有位哲人说:“没有理性,眼睛是最坏的见证人”,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应该是 A.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升华 B.感性认识只能解决现象问题,理性认识才能解决本质问题 C.离开理性的感性是肓目的,甚至会歪曲事物的真相 D.感性认识对正确认识事物是没有意义的(分数:2.00)A. B. C. D.解析:解析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感性是理性的基础,理性是感性的指导。感性只解决现象问题,理性才解决本质问题。上述命题强调了理性的重要作用,指出离开理性是盲目的,甚至会歪曲事物的真

44、相,这是有合理之处的。但是,也不能因此而完全否定感性的重要作用。D 错误,A、B、C 正确。23.“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这表明 A.感性认识不可靠 B.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相互联系、相互依赖 C.感性认识应该上升到理性认识 D.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根本对立(分数:2.00)A.B. C. D.解析:解析 毛泽东的这句话强调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相互联系、相互依赖,感性认识应该上升到理性认识,B、C 正确。但这句话并不是说感性认识不可靠,相反,感性认识由于其直接性和具体性的特点,恰恰具有可靠性,不过,这也是它的局限性所在。感性认识的局限性是只反映了事物

45、的现象、各个片面和外部联系,而认识的任务却要求把握事物的本质、全体和内部联系,这就必须实现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不是根本对立的,它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质的区别,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又是相互联系的。所以,A、D 错误。24.“尽信书,不如无书”,与这句话在内涵上相一致的名言还有 A.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B.无感性的理性则空 C.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 D.饱经风霜的老人与缺乏阅历的少年对同一句格言的理解是不同的(分数:2.00)A. B. C.D. 解析:解析 本题题干“尽信书

46、,不如无书”是对孟子话的改编,孟子的原话是“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意思是仅有书本知识(间接经验)是不够的,还要重视直接经验,重视实践。其内涵涉及理论与实践、间接经验(学习书本知识)与直接经验(亲身体验)、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A 项“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是我国宋代诗人陆游勉励他的儿子的一首诗中的两句,强调“要躬行”,与题干内涵一致,是正确选项。B 项是德国哲学家康德的一句名言中的前半句,康德的原话是“无感性的理性则空,无理性的感性则盲”,前半句“无感性的理性则空”与题干引言内涵相符,是正确选项。D 项“饱经风霜的老人与缺乏阅历的少年对同一句格言的理解是不同的”(黑格尔名言),

47、强调理性认识不仅以感性认识为基础,而且要通过感性认识来说明,感性认识丰富的人与经验贫乏的人相比,对事物理解的深度是不一样的,也符合题意。C 项“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两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毛泽东名言),是强调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在内容和形式上的质的区别,强调理性认识的重要性,与题干引言内涵不符,是干扰项,正确答案为 A、B、D。25.对于同一棵大树,在木匠的眼中是木材,画家看到的是色彩和色调,植物学家看到的是它的形态特征,这是由于 A.人的感觉受理性指导 B.人的认识具有能动性 C.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基础 D.已有的认识影响感觉活动(分数:2.00)A. B. C.D. 解析:解析 A、B、D 正确。从题干可知,这是关于认识的本质和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的题目。人们在获得感性认识时,总是以原有的知识为背景,使用已有的概念和逻辑框架,在理性认识参与和指导下进行。接触同样的客观事物,由于理论准备不同,感受就可能大不一样。大树在木匠、画家、植物学家的眼中的感觉不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