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1 T 1113.2-2017 黑木耳标准综合体 第2部分:黑木耳菌种生产技术规程.pdf

上传人:registerpick115 文档编号:1492439 上传时间:2020-10-24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773.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61 T 1113.2-2017 黑木耳标准综合体 第2部分:黑木耳菌种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DB61 T 1113.2-2017 黑木耳标准综合体 第2部分:黑木耳菌种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DB61 T 1113.2-2017 黑木耳标准综合体 第2部分:黑木耳菌种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DB61 T 1113.2-2017 黑木耳标准综合体 第2部分:黑木耳菌种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DB61 T 1113.2-2017 黑木耳标准综合体 第2部分:黑木耳菌种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ICS 65.020.20 B 39 DB61 陕 西 省 地 方 标 准 DB 61/T 1113.2 2017 黑木耳标准综合体 第 2 部分 : 黑木耳菌种生产技术规程 Auricularia auricula standard complex Part 2: The 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production pure culture of Auricularia auricular 2017 - 10 - 25 发布 2017 - 11 - 25 实施 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61/T 1113.22017 I 目 次 前 言 . II 1 范

2、围 . 1 2 规范性应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技术要求 . 2 5 生产要求 . 4 6 标签 、 标志 、 包装 . 5 7 运输贮存 . 5 附 录 A ( 规范性附录 ) 常用母种培养基及其配方 . 6 附 录 B ( 规范性附录 ) 原种和栽培种常用培养基配方 . 7 附 录 C ( 规范性附录 ) 液体菌种常用培养基配方 . 8 DB61/T 1113.22017 II 前 言 本 部分根据 GB/T 1.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 DB61/T 1113 黑木耳标准综合体 分为五个部分 : 第 1部分 : 黑木耳产地环境 ; 第 2部分 : 黑木耳菌种生产

3、技术规范 ; 第 3部分 : 黑木耳端木栽培技术规范 ; 第 4部分 : 黑木耳袋料栽培技术规范 ; 第 5部分 : 黑木耳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规范 。 本部分为 DB61/T 1113的第 2部分 。 本部分由汉中植物研究所提出 。 本部分由陕 西省农业厅归口 。 本 部分 起草单位 : 汉中植物研究所 、 陕西理工大学 、 商洛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 汉中市质量技术监督 局 、 西乡县农业局 、 汉台区汉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本 部分 主要起草人 : 谢海彬 、 解修超 、 党芳志 、 李晓林 、 李大算 、 叶彦慧 。 本部分由 汉中植物研究所 负责解释 。 本 部分 首次发布 。 联系信

4、息如下 : 单位 : 汉中植物研究所 电话 : 0916-2517605 地址 : 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将坛路 550号 邮编 : 723000 DB61/T 1113.22017 1 黑木耳标准综合体 第 2 部分 : 黑木耳菌种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黑木耳菌种生产的 技术要求 、 生产要求 、 标签 标志 、 运输贮存的 要求 。 本标准适用于陕西省区域内黑木耳菌种生产 。 2 规范性应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 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 其最新版本 ( 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 适用于本标准 。

5、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9687 食品包装用聚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 GB 9688 食品包装用聚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 GB 19169 黑木耳菌种 GB 50073 洁净厂房设计规范 NY/T 528 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 农作物种子生产经 营许可管理办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 2016第 5号 ) 农作物种子标签和使用说明管理办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 2016第 6号 ) 食用菌菌种管理办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 2014第 62号 )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 3.1 菌种 strain 生长在适宜基质上具结实性的菌丝培养物 ,

6、包括母种 、 原种和栽培种 。 3.2 母种 stock culture 经各种方法选育得到的具结实性的菌丝体纯培养物及其继代培养物 。 也称一级种 、 试管种 。 3.3 原种 stock seed 由母 种移植 、 扩大培养而成的菌丝体纯培养物 。 也称二级种 。 3.4 DB61/T 1113.22017 2 栽培种 cultivar 由原种移植 、 扩大培养而成的菌丝体纯培养物 。 栽培种只能用于栽培 , 不可再次扩大繁殖菌种 。 也称三级种 。 3.5 品种 variety 经各种方法选育出来的具特异性 、 一致性和稳定性可用于商业栽培的食用菌纯培养物 。 3.6 液体菌种 the

7、liquid strain 采用液体深层培养法获得的菌种 。 在发酵罐中 , 采用液体培养基通入无菌空气并加以搅拌 , 以增加 培养基中溶解氧含量 , 控制发酵工艺参数 , 获得大量菌体 工艺 。 3.7 种性 characters of variety 食用菌的品种特性 , 是鉴别食用菌菌种或品种优劣的重要标准之一 。 一般包括对温度 、 湿度 、 酸碱 度 、 光线和氧气的要求 , 抗逆性 、 丰产性 、 出耳迟早 、 出耳潮数 、 栽培周期 、 商品质量及栽培习性等 农艺性状 。 4 技术要求 4.1 生产单位及技术人员 从事菌种生产的单位 , 应 配备 菌种生产 技术员和检验员 , 符

8、合 农 业 部 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管 理办法 、 食用菌菌种管理办法 的要求 。 4.2 厂房设置和布局 4.2.1 厂房应有 各自隔离的摊晒场 、 原材料库 、 装袋间 、 灭菌间 、 冷却室 、 接种室 、 培养室 、 贮存室 、 菌种检验室等 。 菌种生产厂房按工艺流程合理布局 , 无菌区与有菌区有效隔离 。 4.2.2 液体菌种生产的发酵间和接种间按照 GB 50073执行 。 4.3 仪器设备 4.3.1 固体菌种 : 磅秤 、 天平 、 装袋机 、 高压灭菌锅或常压灭菌设施 、 净化工作台或接种箱 、 调温设 备 、 培养架 、 恒温箱 、 冰箱 、 显微镜等 。 4.3.2

9、液体菌种 : 恒温摇床 、 发酵罐 、 空气压缩机 、 空气过滤器 、 油水分离器等 。 4.4 生产时间 黑木耳母种生产宜在 8月中旬开始 , 母种生 长 15d3d; 原种生 产宜在 9月上旬开始 , 原种生长 45d 5d; 栽培种生产宜在 10月下旬开始 , 12月上旬结束 , 栽培种生长 55d5d, 确保 2月 10日前菌种长满袋 。 液体菌种或木扦原种生产栽培种可推迟 10d 15d生产 。 4.5 种源 4.5.1 使用品种 DB61/T 1113.22017 3 应 从具 有一级或二级 菌种生产许可证 单位引种 。 不应使用来历不明 、 种性不清 、 随意冠名的菌 种和生产性

10、状未经系统试验验证的组织分离物作种源生产菌种 。 4.5.2 种源质量 种源质量应符合 GB 19169的要求 。 4.5.3 移植扩大 4.5.3.1 母种移植扩大原种 , 每支试管不宜超过 6瓶 (袋 ); 摇瓶培养每瓶接入斜面菌种块 2cm 2 3cm 2 。 4.5.3.2 原种移植扩大栽培种 , 木扦种每瓶 (袋 )插入 1 根 2根木扦 , 木屑种不 宜 超过 35 瓶 (袋 ), 麦 粒种不 宜 超过 50 瓶 (袋 )。 4.5.3.3 液体菌种用于固体原种或栽培种生产时 , 每瓶 ( 袋 ) 接入量为 10ml 20ml。 一级种子罐的接 种量为其容积的 5 7, 二级种子罐

11、的接种量为 10 30。 4.6 生产工艺流程 4.6.1 固体菌种 固体菌种生产工艺流程见图 1。 4.6.2 液体菌种 液体菌种生产工艺流程见图 2。 净化处理 摇瓶培养 发酵 培养基配制 灭菌 冷却 母种 空气 接种固体菌种 图 2 液体菌种生产工艺流程图 培养基配制 灭菌 分装 接种 培养 ( 检查 ) 成品 图 1 固 体菌种生产工艺流程 图 DB61/T 1113.22017 4 5 生产要求 5.1 容器 5.1.1 试管 : 规格 18mm180mm 或 20mm200mm。 5.1.2 玻璃瓶 : 550mL 850mL、 瓶口直径 3cm 4cm, 无色 。 5.1.3 塑

12、料瓶 : 550mL 850mL、 瓶口直径 3cm 4cm, 无色 , 耐 126 高温 。 5.1.4 聚丙烯塑料袋 : 15cm28cm 或 17cm35cm, 耐 126 高温 , 质量符合 GB 9688 规定 。 5.1.5 聚乙烯塑料袋 : 15cm28cm 或 17cm35cm, 质量符合 GB 9687规定 。 5.1.6 三角瓶 : 250mL 500mL。 5.1.7 一级种子罐 : 50L 100L。 5.1.8 二级种子罐 : 500L 1000L。 5.1.9 每批次菌种的容器规格一致 。 5.2 培养原料 培养原料应符合 NY/T 528的要求 。 不能使用 松

13、、 柏等含油脂树种 的木屑 。 原料应新鲜 、 无虫 、 无螨 、 无霉变 、 洁净 、 干燥 。 菌种生产 用水应符合 GB 5749规定 。 5.3 培养基 5.3.1 母种培养基 母种培养基的分装量 为 试管长度的四分之一至五分之一 , 培养基配方见附录 A。 5.3.2 原种 、 栽培种培养基 培养基配方 见 附录 B。 5.3.3 液体种培养基 培养基配方见附录 C。 5.4 灭菌 5.4.1 培养基配制后在 4h 内进锅灭菌 。 母种培养基灭菌 121 , 30min。 原种培养基灭菌 121 , 1.5h。 栽培种培养基常压灭菌 100 , 10hl2h; 高压灭菌 121 ,

14、1.5h。 5.4.2 液体种培养基灭菌 : 121 124 , 40min。 5.5 灭菌检查 5.5.1 母种培养基随机抽取 3%5%的 样品 , 28 恒温培养 , 48h 后 检查 , 无 杂菌 长出的为灭菌合格 。 5.5.2 原种和栽培种培养基随机抽取 1 %的 样品 , 接种于附录 A 的培养基 , 28 恒温培养 , 48h 后检查 , 无 杂菌 长出的为灭菌合格 。 5.6 冷却 培养基灭菌 后 , 冷却到 20 30 备用 。 5.7 接种 严格按无菌操作要求接种 。 接种完成后及时贴好标签 。 DB61/T 1113.22017 5 5.8 培养 培养 温度 2024,

15、空气相对湿度 65%75%, 通风 , 避光 。 5.9 培养期的检查 间 隔 10天 检查 1次 , 拣出 不合格 菌种 。 5.10 记录 菌种生产的每个环节应有现场生产记录 , 归档保存 。 5.11 留样 留样数量每批次 3支 ( 瓶 、 袋 )。 母种 4 6 贮存 ; 原种 、 栽培种 1 4 贮存 。 6 标签 、 标志 、 包装 6.1 标签 、 标志 标签 、 标志符合农业部 农作物种子标签和使用说明管理办法 文件要求 。 6.2 包装 母种 、 原种和栽培种外包装用木盒或纸盒 。 盒 内附有使用说明书 。 7 运输贮存 7.1 运输 7.1.1 菌种运输不得与有毒 、 有害

16、物品混装混运 。 7.1.2 运输应有防晒 、 防潮 、 防雨 、 防冻 、 防震的设施与措施 。 7.2 贮存 7.2.1 母种宜贮存在 5 的冰箱内 , 保质期 6个月 。 7.2.2 原种贮存温度 5 10 , 保质期 3个月 。 7.2.3 栽培种贮存温度 10 15 , 保质期 1 个月 。 7.2.4 液体菌种贮存温度 6 10 , 贮存 3 天 ; 11 15 , 贮存 2 天 。 DB61/T 1113.22017 6 A A 附 录 A ( 规范性附录 ) 常用母种培养基及其配方 A.1 PDA 培养基 (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 ) 马铃薯 200 g, 葡萄糖 20 g,

17、琼脂 20 g, 水 1000 mL, pH 值自然 。 A.2 CPDA 培养墓 (综合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 ) 马铃薯 200 g, 葡萄糖 20 g, 磷酸二氢钾 2 g, 硫酸镁 0.5 g, 琼脂 20 g, 水 1000 mL, pH 值自然 。 DB61/T 1113.22017 7 B B 附 录 B ( 规范性附录 ) 原种和栽培种常用培养基配方 B.1 以木屑为主料的培养基配方 B.1.1 木屑 78 %, 麸皮 20 %, 白砂糖 1 %, 石膏 1 %, 料水质量比 1 : 1.1。 B.1.2 木屑 63 %, 棉籽壳 15 %, 麸皮 20 %, 白砂糖 1 %,

18、 石膏 1 %, 料水质量比 1 : 1.1。 B.1.3 木屑 80 %, 麸皮 18 %, 白砂糖 1 %, 石膏 1 %, 料水质量比 1 : 1.1。 B.2 以棉籽壳为主料的培养基 棉籽壳 99 %, 石膏 l %, 料水质量比 1 : 1.1。 DB61/T 1113.22017 8 C C 附 录 C ( 规范性附录 ) 液体菌种常用培养基配方 C.1 摇瓶培养 C.1.1 葡萄糖 20 g, 蛋白胨 2.5 g, 酵母膏 2.5 g, 磷酸二氢钾 1.0 g, 硫酸镁 1.0 g, 水 1000 mL。 C.1.2 白砂糖 30 g, 磷酸二氢钾 1.0 g, 硫酸镁 1.0 g, 麸皮 50 g, 玉米浆 3 ml, 水 1000 mL。 C.2 扩大培养基 C.2.1 淀粉 30 g, 葡萄糖 20 g, 蛋白胨 2.5 g, 酵母膏 2.0 g, 磷酸二氢钾 2.0 g, 硫酸镁 1.0 g, 水 10 00 mL。 C.2.2 白砂糖 30 g, 磷酸二氢钾 1.0 g, 硫酸镁 1.0 g, 麸皮 50 g, 玉米浆 3 ml, 水 1000 mL。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地方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