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3 T 804-2023 油菜角野螟监测预报技术规范.pdf

上传人:amazingpat195 文档编号:1549337 上传时间:2024-10-29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565.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63 T 804-2023 油菜角野螟监测预报技术规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DB63 T 804-2023 油菜角野螟监测预报技术规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DB63 T 804-2023 油菜角野螟监测预报技术规范.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DB63 T 804-2023 油菜角野螟监测预报技术规范.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DB63 T 804-2023 油菜角野螟监测预报技术规范.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ICS65.020.01CCS B 16DB63青海省地方标准DB63/T 8042023代替DB63/T 804-2009油菜角野螟监测预报技术规范2023-02-09 发布2023-03-01 实施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DB63/T 8042023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代替DB63/T 804-2009油菜角野螟监测预报技术规范。本文件与DB63/T 804-2009相比,除结构性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删除了术语与定语(见 2009 年版的第 2 章);增加了“分类地位”一章(见第 4 章

2、);更改了“发生规律”(见 2009 年版的 3.2)为“生活史”,并单设为章(见第 5 章);更改了“生活史”中卵期、幼虫期、蛹期、成虫期表述内容(见第 5 章,2009 年版的 3.2);修改了“秋季老熟幼虫”和“春季越冬老熟幼虫”取样面积、取样方法、样点数量(见 6.1.2、6.2.2,2009 年版的 4.1.2、4.2.2);删除了“春季越冬老熟幼虫”中剖查茧数内容(见 6.2.2,2009 年版的 4.2.2);增加了成虫调查时间(见 6.3)及“性信息素”(见 6.3.2)“扫网捕蛾”(见 6.3.3)调查方法;增加了“卵”调查(见 6.4);删除了“预测预报”中油菜角野螟中长期

3、发生预报分级规范和油菜角野螟短期发生预报分级规范,并将 2009 年版“虫情发布”内容更改后纳入(2009 年版的 5.1 表 1、5.2 表 2、第 6章);删除了防治适期预报(见 2009 年版的 5.3);将 2009 年版本的油菜角野螟秋季老熟幼虫调查统计表、春季老熟幼虫调查统计表、雌雄成虫调查统计表、幼虫田间系统调查表、大田幼虫调查表纳入油菜角野螟调查记载表(见附录 A,2009 年版的附录 A、附录 B、附录 C、附录 D、附录 E);增加油菜角野螟卵量调查统计表(见附录 A);增加了“油菜角野螟有关分级标准”(见附录 B);将“形态特征”(见 2009 年版的 3.1)纳入“油菜

4、角野螟形态特征”(见附录 C);增加了图片资料(见附录 C);更改了“卵”的颜色表述(见 C.1.2,2009 年版的 3.1.2)。本文件由青海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青海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黄霞、米六存、张优良、吴玉栋、王秀娟、李洪明、李云龙、徐元宁、马吉权、王桂兰、符伯阳、秦建芳、徐淑华、霍建强、李积莲。本文件由青海省农业农村厅监督实施。DB63/T 80420231油菜角野螟监测预报技术规范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油菜角野螟分类地位、生活史、调查内容与方法、预测预报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油菜角野螟监测与预报。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

5、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NY/T 2732 农作物害虫性诱监测技术规范(螟蛾类)3术语和定义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4分类地位油菜角野螟(EvergestisextimalisScopoli),鳞翅目螟蛾科薄翅角野螟属,又称茴香薄翅野螟、油菜螟、茴香螟、莱菔螟。5生活史5.1发生代次油菜角野螟1年发生1代。5.2卵期成虫6月末至7月中旬开始将卵产在油菜主茎或侧枝中上部、幼嫩角果、角果柄处。卵块条状或无规则排列呈鱼鳞状,由4粒14粒卵组成,卵期5d15d。5.3幼虫期

6、幼虫期生活史如下:a)幼虫孵化期基本与当地油菜挂果期一致。田间幼虫在 7 月中下旬开始危害;b)幼虫具有吐丝和转移习性,被害角果有多个孔洞,蛀食角果内籽粒,田间危害期长达 60 d;c)8 月上旬老熟幼虫陆续离开寄主,在土层中结土茧越冬;d)零星老熟幼虫有吐丝缠绕枝条或角果筑网巢习性。5.4蛹期DB63/T 804202325 月初开始化蛹,蛹历期 10 d35 d,最长可达 42 d。5.5成虫期成虫期生活史如下:a)6 月初,成虫羽化出土,羽化出土时间与当地油菜花期基本一致,高峰期为 6 月中下旬;b)成虫多在夜间羽化,有趋光性,寿命 3 d16 d;c)白天喜栖息在油菜田四周麦田、草丛或

7、植株中,稍有惊扰即起飞,飞翔能力不强;d)成虫有补饲习性,一般取食小麦花粉;e)羽化成虫出土当天即可交配、产卵。6调查内容与方法6.1秋季老熟幼虫6.1.1调查时间春油菜收获后,土壤未封冻前。6.1.2调查方法秋季老熟幼虫调查方法如下:a)选有代表性的不同生态型春油菜田及周边杂草丛生地各 5 块,每块面积大于等于 667m2;b)棋盘式取样,取 5 点,每样点 0.25 m2,将样点内 5 cm 深的土壤挖出过筛(1.5 mm),拣出虫茧装入纸袋保存;c)从纸袋中取出虫茧,观察外壁是否有孔洞,然后由上(羽化口处)而下轻轻剖开,检查茧内幼虫状态。分别统计总茧数、活茧数、死茧数、空茧数,结果填入附

8、 A.1。6.2春季越冬老熟幼虫6.2.1调查时间土壤解冻后,当地多年生草本植物返青始期。6.2.2调查方法在冬前调查过的地块内,取样方法同6.1.2。记载总茧数、活茧数、死茧数、空茧数,计算越冬老熟幼虫成活率,结果填入附录A.2。6.3成虫6.3.1调查时间当地小麦抽穗期至扬花期进行田间调查,每5 d7 d调查一次。成虫调查采用虫情测报灯或性信息素或扫网捕蛾。6.3.2调查方法6.3.2.1 虫情测报灯DB63/T 80420233每10000 m2装设一台多功能自动虫情测报灯,虫情测报灯的灯管下端与地表面垂直距离为1.5 m。诱蛾时间从5月下旬开始,直到8月下旬结束。计算并辨别雌、雄蛾,结

9、果记入附录A.3。6.3.2.2 性信息素选择专一性强的油菜角野螟性诱剂放入诱捕器,按NY/T 2732开展监测。雄蛾诱捕情况记入附录A.3。6.3.2.3 扫网捕蛾利用捕虫网对油菜田周边禾本科杂草进行扫网调查。每块田每次随机扫10网次,结果记入附录A.3。6.4卵油菜盛花期至角果初期,每3 d调查一次。采用平行跳跃式取样,取5点,每点10株。重点调查油菜主茎和侧枝中上部。将卵块始见期、卵块数及卵粒数记入附录A.4。6.5幼虫6.5.1样田调查样田调查幼虫时间和方法如下:a)从油菜角野螟成虫始见期开始至田间幼虫 5 龄期为止,每 5 d 调查一次。当田间 5植株见卵时,改为每 3 d 调查一次

10、;b)选取有代表性的不同生态型春油菜田各 5 块,每块面积大于等于 667m2,平行线 5 点取样,每点 5 株,检查各虫龄及数量,同时记载天敌种类及数量,将结果填入附录 A.5。6.5.2大田普查在油菜角野螟幼虫发生期,选取有代表性的不同生态型春油菜田10块15块进行大田普查,每块面积大于等于667m2,平行线5点取样,每点5株,计算有虫田率,将结果填入附录A.6。7预测预报7.1中长期预报根据6.1、6.2调查数据,结合气象资料、海拔及春油菜生长情况,作出油菜角野螟发生趋势预报。长期预报应当在距防治适期30 d以上发布;中期预报应当在距防治适期10 d30 d发布。7.2短期预报以6.3、

11、6.4、6.5为依据,参照油菜角野螟发生危害程度分级标准(附录B.1),结合当地气候、作物生长等因素,确定油菜角野螟防治适期。短期预报应当在距防治适期5 d10 d发布。7.3发布省级植保部门发布全省油菜角野螟长期、中期预报和警报。县级和地市级植保部门发布本行政区域油菜角野螟长期、中期、短期预报和警报。DB63/T 80420234AA附录A(规范性)油菜角野螟调查记载表调查油菜角野螟秋季老熟幼虫见表A.1。表A.1 油菜角野螟秋季老熟幼虫调查统计表调查地点:调查日期:调查人:调查日期年月日经纬度海拔()油菜(寄主)越冬虫茧头数(头)样点数总茧数活茧数死茧数空茧数成活率(%)平均数调查油菜角野

12、螟春季老熟幼虫见表A.2。表A.2 油菜角野螟春季老熟幼虫调查统计表调查地点:调查日期:调查人:经纬度海拔()前茬作物越冬虫茧头数(头)样点数总茧数活茧数死茧数空茧数成活率(%)平均数调查油菜角野螟雌、雄成虫见表A.3。表A.3 油菜角野螟雌、雄成虫调查统计表调查地点:调查日期:调查人:经纬度海拔()油菜品种气象条件雌蛾雄蛾合计雌雄比DB63/T 80420235调查油菜角野螟卵量见表A.4。表A.4 油菜角野螟卵量调查统计表调查地点:调查日期:调查人:经纬度海拔()始见期卵粒数样点数卵块数合计1级2级3级4级5级合计系统调查油菜角野螟幼虫见表A.5。表A.5 油菜角野螟幼虫田间系统调查表调查

13、田块县乡村调查员经纬度海拔()油菜品种调查日期幼虫量(头)天敌种类及数量(头)其中年/月/日合计一龄二龄三龄四龄五龄平均头/株合计平均/样点普查大田油菜角野螟幼虫见表A.6。表A.6 油菜角野螟幼虫大田普查调查表调查田块县乡村调查员调查日期经纬度海拔()油菜品种生育时期年/月/日头/株(平均)调查田数有虫田数有虫田率防治情况DB63/T 80420236BB附录B(规范性)油菜角野螟有关分级标准油菜角野螟发生危害程度分级标准见表B.1。表B.1 油菜角野螟发生危害程度分级标准名称轻发生(1 级)偏轻发生(2 级)中等发生(3 级)偏重发生(4 级)大发生(5 级)卵块(块/百株)1277161

14、73233幼虫(头/)0.50.522.144.188油菜角野螟卵发育程度分级标准见表B.2。表B.2 油菜角野螟卵发育分级标准级别卵块底色卵粒颜色1乳白色、透亮乳白色、透亮黄绿色2乳黄色乳黄色3金黄色金黄色4黄褐色黄褐色黑色5黑褐色白色透明(卵壳)油菜角野螟幼虫发育程度分级标准见表B.3。表B.3 油菜角野螟幼虫发育分级标准龄期体长(mm)体色头壳宽(mm)头壳色其他特征111.5淡黄色0.180.27黑色前胸盾板褐色(复眼黑色宽大突起,单眼区微凹。前胸盾板褐色。腹部淡黄色,背线无,休表布淡灰色毛片)226淡褐色0.30.5黑色腹节亚背线与气门线处(体表)布暗褐色毛片,褐色纵带清晰可辨。前胸

15、盾板暗褐色,背中线淡灰色(胸足淡黑色,腹足与臀足淡灰色)。3711黄黑相间0.5-1.0黑色前胸盾板被淡灰色背中线一分为二,形成两个近方形的黑色斑块。(背线与气门线黄色,亚背线与气门上线区域暗灰色,胸足黑色有光泽,腹足与臀足灰色)41224黄黑相间1.21.5黑色背线与气门线橙黄色或橙红色,其它同上。525左右黄绿色1.31.6黑色体背中线呈黄色或暗红色纵带,背侧线与气门上线连成一较宽的灰褐色纵带,气门线为淡黄色,腹面为淡黄色;前胸黑色盾板分为左右两块,中后胸及腹部第9节各有4个黑色毛片排成一排;腹部18节背面各有6个黑色毛片,前4个大,后2个小,排成两排。尾节背面有两个黑斑。腹足趾钩二序缺环

16、节。DB63/T 80420237CC附录C(资料性)油菜角野螟形态特征C.1形态特征C.1.1成虫体长11 mm13 mm,翅展28 mm左右。体黄褐色,头圆形黄褐色,触角微毛状,下唇须向前平伸,第1节、第3节末端具褐色鳞。下鄂须白色。胸部、腹部背面浅黄色,下侧具白鳞。前翅浅黄色,翅外缘具暗褐色边缘,翅后缘有宽边。后翅浅黄褐色,边缘生褐曲线。C.1.2卵卵粒直径0.8 mm1.0 mm。初产时乳白色,以后依次变为乳黄色、金黄色、黄褐色、白色(卵壳),孵化前为点状黑头明显可辨。C.1.3幼虫幼虫共5龄,老熟幼虫体长25 mm左右,体黄绿色,背中线为一黄色纵带,头部黑色,有光泽,中后胸及腹部第9节各有4个黑色毛片排成一排;腹部1节8节背面各有6个黑色毛片。尾节背面有两个黑斑。腹足趾钩二序缺环式。C.1.4蛹蛹长10mm左右,刚蛹化时黄褐略带绿色,后变为黄褐色。图C.1 成虫、雄性外生殖器、雌性外生殖器、卵块图C.2 幼虫、蛹、茧DB63/T 8042023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地方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