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 Z 223.16-2002 飞机装配工艺.电缆敷设.pdf

上传人:吴艺期 文档编号:169458 上传时间:2019-07-14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349.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HB Z 223.16-2002 飞机装配工艺.电缆敷设.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HB Z 223.16-2002 飞机装配工艺.电缆敷设.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HB Z 223.16-2002 飞机装配工艺.电缆敷设.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HB Z 223.16-2002 飞机装配工艺.电缆敷设.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HB Z 223.16-2002 飞机装配工艺.电缆敷设.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行业标准FL 9910 HB/Z 223.16-2002 飞机装配工艺电缆敷设Aircraft Assembling Technology Cable laying 2002-11-20发布2003一02一01实施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发布HB/Z 223. 16-22 前吉指导性技术文件飞机装配工艺分为以下20个部分:一一第1部分定力扳手的校正与使用一一第2部分螺栓安装一一第3部分普通佛接一一第4部分平锥头饼钉干涉配合绑接一一第5部分涂敷密封剂的密封饼接一-第6部分离锁螺栓安装一一第7部分环槽绑钉例接一一第8部分拉丝型抽芯锄钉锄接一一第9部分操纵面重量平衡一一第10部分操纵

2、面吻合性检查一一第11部分螺纹空心锄钉饼接-一第12部分制孔-一第13部分部件精加工一一第14部分部件外形加工一一第15部分实心例钉佛接后的检查及验收-一第16部分电缆敷设一一第17部分螺纹连接防松一一第18部分压窝与惚窝一一第19部分起落架的装配与试验一一第20部分导管安装本部分是第16部分。本部分由中国航空工业第二集团公司提出。本部分由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晗飞工业集团、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李宗华、齐淑敏、唐志忠、孙宝忠。I HB/Z 223. 16-2002 飞机装配工艺电缆敷设1 范围本部分规定了飞机电缆敷设前的检查、电缆敷设安装方法、质量要

3、求、检查内容和检查方法等。本部分适用于各类型飞机的电缆敷设。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含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目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GJB358 军用飞机电搭接技术条件HB 4182 尼龙系带酣L枪HB4183 尼龙系带捆扎枪HB5940 飞机系统电磁兼容性要求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3.1 电缆敷设cable laying 确定电缆在飞机上各设备之间的走势、弯曲、捆扎及固定等的

4、工艺过程。4 工具4.1 钢卷尺4.2 HB 4182尼龙系带捆扎枪20N-I00No4.3 HB 4183尼龙系带捆扎枪50N-200N。4.4 锁线钳子4.5 扳手、解锥等通用工具。5 电缆敷设5. 1 电缆敷设前的准备5. 1. 1 对机体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全机的例接、制孔等工作全部完成,并符合设计图样要求。5.1.2 对机体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多余物已被清除干净。5. 1. 3 对拟敷设的电缆进行全面检查,确保符合设计图样要求,并重点检查电缆表面,不应有破损和断股。电缆标识应清晰准确。5.1.4 按各机型电缆敷设安装图所规定的路径、固定位置及形式,制电缆柬卡箍和负线的固定孔。5.1.5

5、制孔后应立即清除机体内的金属碎屑和多余物,以防止因金属碎屑落入电缆束内造成故障。5.2 电缆敷设要求5.2.1 机上电缆敷设应符合设计图样要求,并应达到下述目标:l HB刀Z223. 16-2002 a) 可靠性高tb) 系统阅干扰和藕合小;c) 检查和维修的可达性好;d) 能预防损坏se) 便于拆卸和完整地更换电缆。5.2.2 在机上用圆型卡箍支承的电缆外径应限制在50mm以内。5.2.3 在电线或电缆中未指定连接处的备用线端头均应可靠绝缘,适当固定,以免引起故障。凡要求用特定绝缘方式(例如:压接绝缘端帽、用热收缩管成型、绑tL绝缘套管等)收头处,应在专用要求中规定。高密1t线束中的绝缘收头

6、位置应在距连接器或公共护套1mm-150mm的范围。5.2.4 电缆敷设时应确保可靠,并防止如下情况:a) 擦伤zb) 受到人员正常活动所引起的损坏;c) 因活动部件的运动引起损坏;d) 由于储存或搬运货物而造成损坏。5.2.5 电缆敷设时,应采取相应措施,提供一定的松弛量。以保证电缆装机时无需强行拉扯或改变敷设走向就能满足下述各项松驰:a) 除射频连接器外,电缆在连接器端接处应至少提供25mm的松驰量。即装配的连接器在电缆第一个支承卡箍松开时,电缆允许该连接器的端面比通常规定的正常对接处向前延伸出25mm。对于需灌胶密封的连接器,其松驰量至少应再加长灌封所需的25mrn。这些松驰量应分布在连

7、接器与电缆第二个支承卡箍之间,以便更换连接器时利用。b) 布线在接线端子处至少应提供相当于接线圆套筒长度2倍的松驰量。对于35mrn及以上的铜芯线和20mrn及以上的铝芯线,在端子处至少应提供1倍接线圆套筒长度的松驰量。这些松驰量应分布在端子附近,便于维护和更换端子时利用。c) 电缆安装的松驰量应防止飞机正常飞行时在电缆上、连接点处和支承件处产生有害应力。d) 电缆安装的松弛量应允许己安装的设备受到冲击和振动而引起的必要的自由抖动。e) 电缆安装的松弛量应允许在飞机上维修时对有关电缆和设备进行适当移动。f) 与活动部件连接的电缆应保证部件在最大活动范围内电缆仍有一定的松弛量。5.2.6 电缆敷

8、设不应急剧弯曲,电缆弯曲半径应满足下述要求:2 a) 单根电缆单独敷设时,最小弯曲半径为该电缆外径的10倍。从电缆束中分又出来的电缆,如果仅在分叉处支承,其最小弯曲半径应为该电缆外径的10倍。当对接接头或屏蔽接头等要求所用的电缆在电缆束中调转方向肘,该电缆的最小弯曲半径应为其外径的3倍,并应在调转处提供支承。如图1。电缆霄隔两竭的支撑一缎小穹曲车牵t_lO倍电线电缆的蹊径电缆直径图1电缆弯曲半径b) 电缆束在敷设时其最小弯曲半径应为其外径的6倍,但不应小于电缆束中所含最粗电线外径的10倍。HBIZ 223. 16 - 2002 c) 同轴电缆的最小弯曲半径不得影响其电性能。易弯曲同轴电缆的最小

9、弯曲半径为其外径的6倍,半刚性的同轴电缆最小弯曲半径为其外径的10倍。5.2.7 在电缆的下垂会使某个运动零件有卡住危险的部位应装金属卡箍加以固定。机上敷设的所有电缆和电线,均不得与结构、设备或导管相接触,其间距应符合如下要求:a) 电缆在输送易燃液体或气体的导管上方时其间距应不小于150mm,当电缆带有问隔支架或绝缘硬管时间距应不小于12mm;b) 电缆与带有机械保护的锐边的问距应不小于15mm+挠度,用固定件固定电缆时应不小子1Omm; c) 电缆与机械钢索或运动零件的问距应不小于75mm,在有固定件和在钢索通过区加以保护或有金属卡箍固定时间距应不小于10mm;d) 电缆与结构成部品的问距

10、应不小于10mm+挠度;e) 电缆与非密封的机身底部间距应不小于10mm+挠度,与密封的机身底部间距应不小于150mm; f) 在盒内部电缆与结构的问距应大于5mmo5.2.8 各电气接插件的线束在捆扎与固定时应留有一定的活动余量,以使维护时插、拨接插件方便。为防止排水造成故障,在任何可能排水的地方,连接到设备上的电缆应以自设备起向下的走势布置与固定电缆,并在距设备很近的地方形成一个能使电缆上的水不易进入设备的电缆环或电缆弯。如图2所示。图2排水结构5.2.9 禁止将电缆或电线固定在燃油、加温、冷气及液压管路上。5.2.10按电缆的外径选择适当的卡箍直径,以电缆在卡箍中不能自由串动而又不使电缆

11、在卡箍中变形为宜。被选的卡箍其橡胶型条不应串动,当卡箍螺钉拧紧后卡箍的橡胶型条两端应对齐,固定卡箍的螺钉应露出螺母2个-3个螺距的长度,如图303 HIZ 223.16-2002 电缆柬卡箍图3卡箍固定结构5.2.11 包括射频线和天线在内的所有电缆敷设应使电磁干扰减少到符合田5940的要求。5.2.12 与罗盘有关的电缆敷设应满足罗盘偏差要求范围。5.2.13 磁电机点火电路所采用的金属软管应按专用要求规定。磁电机的接地线(感应继电器的输出线除外)不得通过有其它电缆的电线管或接线盒敷设。5.2.14 电缆敷设应远离产生高湿的设备,如电阻器、排气管、加热管、除冰器等。特别注意不应通过这些设备的

12、上方敷设,以免引起导线绝缘层老化。5.2.15 电缆主支承不应用相邻近的电缆束作支承固定点,且不应影响减震支座的正常工作,绑带和扎线不应用作主支承件。5.2.16 用硬导管保护的电缆,导管不应与结构相接触,导管端部应扩口。导管敷设如图4、图50卡撞安装阳i图4金属硬导管保护的电缆数设图5带导管端头支架电缆柬4 HB/Z 223.16-2002 5.2.17 射频同轴电缆的敷设其单根问轴电缆或含有同轴电缆的线束敷设应满足如下要求:a) 主支承和辅助支承器件施加到电缆上的压力不应大于防止其滑动所需要的最小力;b) 压力分布应均匀;c) 支承器件不应使电缆产生影响电性能的变形。5.3 电缆敷设5.3

13、.1 主电缆束敷设5.3. 1. 1 按设计图样的规定,将主电缆按需用卡箍或系带初步固定机上,并检查电缆的敷设路径和安装位置的正确性。5.3.1.2 在确认符合设计图样要求后,从电缆的第一个分支点逐一用卡箍或系带将电缆进行固定。其捆孔或固定节距为250mm-300rnm,主支承最大节距不得超过600rnmo如图6、图7所示。电缆告锵螺n图6电缆固定结构5.3. 1. 3 在固定组合电缆时应确保平顺、避免交叉,不得扭曲。在两个固定点之间的电缆既不允许拉得过紧,也不允许过度下垂,其挠度不大于10mmo卡箍的固定孔应朝上。如图7所示。!il)响l距6000m._ 一一一.-电缆柬图7卡箍安装位置5.

14、3. 1. 4 电缆束在经过长楠、隔框、减轻孔及结构零件锐边时,应缠上聚氯乙烯带并用系带:fL紧,于L紧处应距离隔框、长楠、减轻孔边缘和结构零件锐边30rnm:-40mm,并应安装主支承器件。如图8所示。聚氯乙税带一卢隔握或减轻孔二二r , 尼龙?在带J -电缆图8电缆束在经过长楠、隔框、减轻孔及结构零件锐边时的安装结构5 HBIZ 223. 16-2002 5.3.2 分支电缆的敷设5.3.2.1 敷设不带保护套的电缆束时,以卡箍或系带固定,其节距为300rnm-350mm。电缆束与机体结构锐边接触部分均应缠上氟塑料带并捆扎或套上波纹管。基本固定形式如图9所示。螺盯帽钉乙:二卡罹a) A型b

15、) B型c) C出d) D到6 HB/Z 223. 16 - 2002 e) E型一帮;划。F型因9不带保妒套电缆束固定形式5.3.2.2不带有屏蔽抽头的屏蔽电线应用带有搭接带的卡箍固定,安装的一般要求和接触电阻应符合GJB358要求。固定形式如图9。5.3.2.3在电缆柬集中的地方应将电缆或电线分束整理,常温区用系带或3号线绑紧。高温区应用防火材料包覆电缆束并用玻琪丝线绑紧。5.3.3 连接活动部件的电缆敷设连接到相对运动部件(如驾驶孚柄、操纵轮、操纵杆、活动商)上的电缆敷设应防止电线、电缆损坏,以及过度的扭绞和弯曲。5.3.4 舱底电缆的敷设在舱底.盖板或地板上安装的电缆应有保护措施。在可

16、能聚集液体并污染电缆的位置,电缆的敷设也应进行防护。5.3.5 轮舱区域电缆的政设轮舱区域内的所有电缆应有电线管或其它保护措施,如可使用软管,防磨带或编织套保护。电线管等防护物的最低点应有排水孔。5.3.6 接线盒内电线的敷设及电线端子的连接5.3.6.1 接线盒内的电缆敷设应满足如下要求:a) 电缆柬与结构锐边不应相碰并用氟塑料带或波纹管加以保护;b) 电线应按接线位置安排整齐有序,并用小号系带或3号线捆扎。导线与电气接头不应相碰,应有不小于3mm的间隙;c) 应便于检查和维修;d) 应消除接线端子上的应力;e) 应尽量减少发生故障的可能性;f) 应防止振动损坏电蝇或所连设备。5.3.6.2

17、 用接线桂连接导线端子时,按接线图在接线柱上连接和固定导线端子,其蝶母的拧紧力,以压平弹费量为准。固定端子后用H04-2红色环氧硝基磁漆标记。7HJ岛/7,223. 16-2002 5.3.7 连接器的安装5.3.7.1 同轴连接器用于连接同输电缆,其安装应符合相应的专用标准。5.3.7.2 电缆与电缆之间连接器的安装,应提供足够的空间。圆形连接器的连按螺帽周围至少留有20mm的空间。圆形连接器轴线为水平方向安装时,主键槽朝上。轴线为垂直方向安装时,主键槽朝前。安装连接器时应注意不应被其他物件所损坏。安装插头、插座时,其引导键的嗤合和定位情况应便于观察。配合的插头不应受到所连电缆的拉力。5.3

18、.7.3 连接器与设备的连接应在设备安装正确无误后进行,并在连接前认真检查连接器的接触偶是否有损坏及脏物或ilH污,如有则应彻底清除。5.3.7.4 按设计图样连接插头、插座时,应确保针孔对正,以防损坏插针,造成设备损坏c5.3.8 连接器的防松不具备自锁的连接器,其连接螺帽应使用保险丝或其他机械方式加以锁、定,以防由于振动使连接器脱开。在使用螺纹连接螺帽的连接器或连接器附件上,或在使用螺钉或连接螺母把插头的各部件固紧到一起的插头上,应使用保险丝保险。所用的保险丝应选直径为0.5mm-0.8mm的不锈钢丝或镀钵钢丝。保险丝应符合专用技术要求。5.3.9 备用连接器的保护对于为备用设备和试验而设

19、置的未使用的、未配合的连接器,应配上经批准的密封保护装置,如:假插mf、带链条的保护盖等。假插座、保护盖应符合专用技术要求。5.3.10 对接接头的连接在电缆束中两根或两根以上电线对接并要求能分离时,所选用的可分离对接接头应符合有关要求。电缆束中的对接接头应交错排列,不允许因使用对接接头而使电缆柬尺寸增大到元法将电缆束安装到指定的空间或造成维修困难。如图10所示;螺T卡箍图10电缆束中接头排列5.3.11 接线端子的连接应用接线端子将电线连接到接线排或设备的接线柱t:,在任何一个接线柱上不允许连接四个以上(含四个)的接线端子或三个以上(含三个)接线端子和根汇流条。当接到一个接线柱上的接线端子所

20、连电线直径不相同时,应把直径最大的放在底下,直径最小的放在上面。接线端子的耳片之间不允许垫入衬套或垫圈。拧紧接线柱上的螺母时,不应使接线端子或接线柱变形。接线端子的位置应使在拆卸紧回螺钉或螺母时不需弯曲端子,而且端子的活动方向应使连接趋向拧紧。如图11所示。图11接线端子的连接5.3.12 接地自/. 223 16 -:- 2002 5.3.12.1 接地端子应与飞机的主要金属结构相连。备有接地端子的设备应采用相m凶的最共IHUmr互接地。内部接地的或不带有接地端子的设备,如果设备安装座不能提供适当的接地,则应采用尽i可能矩的接地电线接地。接地线不得与钱合金件相连。接地方法和接触电阻应满足GJ

21、B358要求。5.3.12.2 负线安装时一个螺钉不得固定3个以上的负线端子,其搭接电阻应不大于相应的电搭接技术文件中规定的数值。5.3.12.3 不同电源(主电源、二次电源、转换电源、应急电源等)的接地线要单独接到各自的接地点上。只有由同一电源供电,且不执行双重功能的设备接地线,才能同时接到一个接地点上。5.3.12.4 继电器、接触器等安装在绝缘设备上的电气器件外壳应可靠接地。接地线应分别单独接地,而不应先相互串联后再由一根电线接到接地螺栓上。5.3.12.5 除设备的安装规范另有规定外,对于工作频率为50KHz或以上电路的屏蔽线,应将屏蔽线两端接地。对于工作频率低于50kHz的电路,只需

22、将屏蔽线一端接地。在线束中,应尽量在靠近连接器外端接屏蔽层,或在特定的保护罩内终结屏蔽层。屏蔽层通过连接器接地时,只能用带屏蔽导套的屏蔽连接器或接地连接器。5.3町12.6组屏蔽线可先接到一点然后再接地。屏蔽接地点不能在直流或交流负线接线板t接地,且不能作为直流或交流信号回路或负线回路使用。如图12所示。插头/瓶底图12屏蔽安装形式5.3.12.7 负线安装及屏蔽接地后,应按相关文件在规定时间内采用原有涂料或与其等效的涂料重新进行表面涂封,使涂料严密覆盖接合处周围裸露的金属表面,防止腐蚀。紧团搭接零件的螺钉、螺栓头部应用H04-2红色环氧硝基磁漆做防松标记。5.4 清除多余物电缆敷设全过程应对

23、机上的多余物进行清除(严禁用压缩空气吹除)06 检验内容及方法6.1 电缆与机载设备连接前应按图样导通检查电缆创作的正确性,线间绝缘电阻应满足技术文件要求。6.2 按电缆敷设图检查电缆敷设的正确性、可靠性。6.3 检查接线盒内电线连接的正确性和负线、搭接线安装的正确性、可靠性。6.4 检查对接插件安装的正确性和防松锁紧。6.5 搭接电阻的检测应符合GJB358要求。7 质量控制7.1 凡电缆敷设所用的材料均应有合格证。7.2 凡用于电缆检测的计量器具均应在定检期内,并处于良好状态。7.3 凡参与电缆敷设的操作人员均应进行专业培训,并在培训l合格证的有效期内进行操作。7.4 操作人员应严格按技术文件要求操作并控制技术参数。10 lmlZ 223. 16-2002 7.5 操作人员和检验人员应穿工作服和工作鞋等方可上机操作。8 技安要求操作人员在制固定孔时严禁带手套操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行业标准 > HB航空工业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