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15290-2012 电子设备用电源变压器和滤波扼流圈总技术条件.pdf

上传人:deputyduring120 文档编号:185987 上传时间:2019-07-14 格式:PDF 页数:40 大小:1.1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GB T 15290-2012 电子设备用电源变压器和滤波扼流圈总技术条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GB T 15290-2012 电子设备用电源变压器和滤波扼流圈总技术条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GB T 15290-2012 电子设备用电源变压器和滤波扼流圈总技术条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GB T 15290-2012 电子设备用电源变压器和滤波扼流圈总技术条件.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GB T 15290-2012 电子设备用电源变压器和滤波扼流圈总技术条件.pdf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亲,该文档总共4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道ICS 29. 100. 10 L 17 和国国家标准主t、中华人民G/T 15290 -2012 代替GB/T15290-1994 电子设备用电源变压器和滤波扼流圈总技术条件Generic specification of power supply transformers and filter chokes for use in electronic equipment 2013-02-15实施2012-11-05发布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XJ川/俨阳fv唱GB/T 15290-2012 目次前言.m I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分类23

2、.1 元件的型号.2 3.2 名称代号.2 3.3 工作温度等级标志.2 3.4 标称参数.2 3.5 序号.2 3.6 示例.3 4 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3 4.1 元件使用环境条件.3 4.2 仲裁试验的标准大气条件.4 4.3 正常试验的大气条件.4 4.4 外观与结构.4 4.5 直流电阻.4 4.6 绕组连续性.4 4.7 抗电强度4.8 感应电压4.9 绝缘电阻.6 4.10 空载特性74.11 电感量.8 4. 12 静电屏蔽.9 4.13 磁泄漏.10 4. 14 噪声.10 4. 15 温升. 10 4. 16 负载特性.114.17 电晕放电.4.18 过负荷.4. 19

3、可焊性.12 4.20 耐焊接热.124.21 引出端强度.12 4.22 低气压.13 4.23 振动.144.24 碰撞.144.25 温度变化.14 4.26 低温.15 GB/T 15290-2012 EdpOFOPOtnxuoooonudnLnLqdqdqJAaz吁,-EEa唱EA唱EA唱E唱EA唱EAEA唱EAt-AnrunrnznrunruHnzunz法方验法试方性验特试载升存空温贮二I录录验落验验副附附uu试跌检检、性性热温霉命装则求批期装志装输存范范湿高长寿包规要逐周岛标包运贮哪就78901验志AIF2223J检JJJ标44444555666.6.录录56附附E GB/T 1

4、5290-2012 前本标准按照GB/T1. 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代替GB/T15290-1994(电子设备用电源变压器和滤波扼流圈总技术条件。本标准与GB/T15290-1994相比,有如下变化z-一引用标准中将GB/T2423. 29改为IEC60068-2-21: 1992飞一一型号改为分类(第3章一一允许工作温度改为允许最高工作温度(见3.3); -二严格度等级改为严酷度等级(第4章等多处);表2中标志示例一栏中V-55/85.4改为V-55/85 ; 正常的试验大气条件修改为正常试验的大气条件(见4.3); 铁芯改为铁心(全文中11处); -补充了漏电流为5mA的注解(

5、见4.7.1中表4);一一不得出现击空、飞弧修改为击穿、飞弧(见4.8.1); 一一有限定磁辐射改为有磁泄漏限定(见4.13.1);一一有限定噪声要求的元件,其噪声声级改为有噪声限定要求的元件,其噪声等级(见4.14.1); 一实测温升不高于30K改为实测温升不大于30K(见4.18.1); 一一并不应有小滴修改为并不应有滴状或尖峰状(见4.19.1) ; -一元件测出修改为咽出元件(见4.28.2d); 一一表12中C4一栏中空载电压或空感量改为空载电压或电感量(见5.3.3); 二一E一一电场强度.V/mm修改为E一一电场强度,单位为伏/米(V/m)气见5.3.5); 一-功率因数cosq

6、r.:0.2的低功率因数瓦特表修改为功率因数cos:;:;0.2的功率表(附录A中注); 一一增加了当产品线圈材料选择用铝线时,按式(B.5)计算温升(见B.8. 2); 一图注中有关准确度为几级的表述均修改为用%表示z有关表格、公式接GB/T1. 1-2009要求修改,并处理了多处悬置段。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本标准由全国磁性元件与铁氧体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89)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z上海亚明灯泡厂有限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九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z徐锡坤、高晓琴。皿1 范围电子设备用电源变压器和滤波扼流圈总技术条件GB/T 15290-2012 本

7、标准规定了电子设备用电源变压器、滤波扼流圈(以下统称元件)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本标准适用于工作电压不高于5000 V、电源频率不高于1050 Hz、重量不大于70kg的电子设备用于式电源变压器、滤披扼流圈。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2423. 1-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z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lEC60068-2-1 : 2007 , IDT) GB/T 2423. 2-2008 电工电

8、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z试验方法试验M:低气压(lEC 60068-2-2: 2007 ,IDT) GB/T 2423. 3-2006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z试验方法试验Cab:恒定湿热试验。EC60068-2-78:2001,IDT) GB/T 2423. 4-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z试验方法试验Db交变湿热(l2h十12 h循环)(lEC 60068-2-30: 2005 , IDT) GB/T 2423. 6-199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z试验方法试验Eb和导则z碰撞(idt IEC 60068-2-29: 1987) GB/T 2423. 10二200

9、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z试验方法试验Fc:振动正弦)(lEC 60068-2-6: 1995 , IDT) GB/T 2423. 16-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z试验方法试验J及导则z长霉。EC60068-2-10: 2005 , IDT) GB/T 2423. 21-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z试验方法试验M:低气压(lEC 60068-2-13:1983 ,IDT) GB/T 2423. 22-2002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z试验方法试验N:温度变化。EC60068-2-14:1984 ,IDT) GB/T 2423. 28-2005 电子电工产品

10、环境试验第2部分z试验方法试验T:锡焊(lEC60068-2-20: 1979 , IDT) GB/T 2828. 1-2003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z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lSO2859-1: 1999 , IDT) GB/T 2829-2002 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验)GB/T 8554-1998 电子和通信设备用变压器和电感器测量方法及试验程序(idtIEC 61007: 1994) SJ 2488 电子设备用变压器、阻流圈和铁芯噪声测试方法1 GB/T 15290-2012 IEC 60068-2-21: 1992 电工电子产品环

11、境试验第2部分z试验方法试验U:引出端及整体安装强度3分类3. 1 元件的型号元件的型号由名称代号、工作温度等级标志、标称参数和序号等组成,其排列顺序如下所示zTD LE X-XXX-BX 序号见3.5)标称参数(见3.4)工作温度等级标志(见3.3)名称代号(见3.2)3.2 名称代号名称代号宇首T或L分别表示变压器或电感器,后一个字母D或E分别表示电源或扼流。3.3 工作温度等组标志以元件的工作温度等级标志表示,其工作温度等级标志和允许最高工作温度见表1。表1工作温度等级标志允许最高工作温度/CY 90 一一一A 105 E 120 E呈no F 155 4 H 180 C 180以上3.

12、4 标称参鼓电源变压器以标称功率(V.A)值表示,参数值如为一位数,修约至一位小数,如为二位数,修约至个位数,以此类推z滤波扼流圈以电感量(H)与直流磁化电流(mA)平方的乘积值表示,参数值使用三个数字,其中前二个数字表示经修约后的二位有效数,第三个数字表示0的个数。3.5序号当产品标准统一规定序号时、序号阿拉伯数字前冠以汉语拼音B,表示标准型产品z由制造厂按产品顺序自行编号时,序号中不加B。GB/T 15290-2012 3.6 示倒TDB-120-B2 .表示工作温度等级为B.标称功率为120V. A.顺序号为2的标准型电源变压器sLEA-533-3 .表示工作温度等级为A.磁场能量为53

13、X 103 H mA2 .顺序号为3的非标准型滤波扼流圈。4 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4. 1 元件使用环境条件元件使用环境条件分为6个严酷度等级,见表20表2严酷度等级Ia I 应用范围日用设备室内一般设备气压70 kPa 环堤混度25/55 40/55 恒定湿热2 d 气候交变湿热2 d E E 便携移装车设备动设备40 40、一55/55、70、85(-40)、温度变化-55/按4.25 规定值霉菌生长28 d 频率10-55 Hz 振动振幅值0.35 O. 75 mm 每轴线扫频10 机械循环次数峰值加速度100 400 250 m/s 碰撞延续时间16 6 口18每一方向上次数1000 标

14、志示例1 a-25/55 1 -40/55 11 -55/55 皿-55/70注1:括号中的数值在新设计中不应采用。N 舰船用设备-40/55、70、856 100 16 N -40/70 注2:严酷度等级的标志方法s严酷度等级一选用环堤温度,选用低气压仅对V级) V 飞机用设备25、7.5、4、2、1一55/55、70、85-55/按4.25规定值10-500 0.35 50 11 V -55/85 3 GB/T 15290-2012 4.2 仲裁试验的标准大气条件温度:25 c士1C; 相对湿度:48%-52%; 气压:86kPa-106 kPao 4.3 正常试验的大气条件温度:15 C

15、 - 35 C; 相对湿度:45%75%; 气压:86kPa106 kPao 除另有规定外,恢复、测试和检查均应在正常试验的大气条件下进行。4.4 外观与结构4.4. 1 要求元件的标志、外形尺寸、安装尺寸和结构应符合产品标准的规定。外观不应有锈蚀、裂痕或其他机械性损伤。线圈、铁心及配件应装配牢固。4.4.2 试验方法用准确度不低于0.02mm的长度量具检查外形尺寸、安装尺寸及结构尺寸。目测检查外观和标志。4.5 直流电阻4.5. 1 要求元件各绕组在温度为20C时的直流电阻,应符合产品标准的规定。4.5.2 试验方法用准确度不低于1级的欧姆表或电桥测量,若测量环境温度不等于20C时,应按式(

16、1)换算。式中zR254.5Re 一-20 -234.5十。R20一一温度为20C时的直流电阻,单位为欧(0); R8 温度为0时测得的直流电阻,单位为欧(0);O 测量时的环境温度,单位为摄氏度(C)。4.6 绕组连续性4.6. 1 要求经受环境(指机械,气候)试验的元件,各绕组均应保持电气连续。4.6.2 试验方法用欧姆表或其他任何适用的装置进行测量。当绕组并联时,应4.5.2的规定进行测量。4 . ( 1 ) GB/T 15290-2012 4. 7 抗电强度4.7. 1 要求元件的抗电强度应符合下列规定za) 元件的线圈对铁心(或外壳)、静电屏蔽及各线圈间,在承受表3所规定的试验电压、

17、试验时间内应元击穿、飞弧。b) 当线圈具有直流电位时,应按式(2)计算工作电压。式中zU 工作电压值,单位为伏(V);UAC一交流电压值,单位为伏(V); Uoc二直流电位值,单位为伏(V)。U=UAC十号.12 ( 2 ) c) 某些高压线圈,如考虑其实际电位分布丽减少了绝缘厚度,其试验电压可在具体计算后规定。d) 当确定线圈高电位端对铁心(或外壳)和其他线圈承受试验电压的能力时,应按4.8.2中方法2进行试验。试验时,初级所加电压倍数,应使该线圈高电位端的电压达到表3所规定的数值,频率应增加至不低于相应的倍数,该线圈在实际工作时接地的引出端应与铁心(或外壳相连。注1:已与铁心(或外壳相连的

18、线圃,亦按上述方法进行试验.注2:当线圈作整流的零点不固定时,应将绕组两端轮流接地,按上述方式各做一次试验。表3严酷度等级线圈工作电压试验电压施加电压时间V V s 运二36500 1a 36-250 1 500 60 250-300 2000 100 500 二注5I、E、E、町、V100-500 2000 500 2X线罔工作电压+100060 注s除标准另有规定外,工作电压、试验电压均指有效值z漏电流为5mA. 4.7.2 试验设备高压试验设备的容量应不小于0.5kV. A,指示试验电压值的仪表误差应不大于5%。4.7.3 试验方法抗电强度应按下列规定进行za) 将试验电压施加于被试线圈

19、与铁心(或外壳)及静电屏蔽间,其他线圈与铁心(或外壳)及静电GB/T 15290-2012 屏蔽相连。若元件的铁心元法接线,又无外壳可连(如环形变压器),可按实际使用状况安装在机壳上,以此机壳代替铁心或外壳)进行试验。b) 试验电压在2kV以上时,应从零开始逐渐升高电压至规定值,并保持规定的时间,然后逐渐将试验电压降至零再切断电源。4.8 感应电压4.8. 1 要求元件在承受两倍额定交流工作电压(其频率不低于额定频率的两倍)及1min试验时间的作用后,其空载电流不应显著增大(仅方法1),不得出现击穿、飞弧、冒烟或线圈发烫等现象。注z已按4.7.1d)要求进行试验或额定交流工作电压低于100V的

20、元件不再进行本项试验.4.8.2 试验方法4.8.2. 1 方法1如图la)所示,将元件其他线圈开路,在被试线圈上施加规定电压。4.8.2.2 方法2如图lb)所示,将元件其他线圄开路,同时把元件工作时的各接地端(元固定接地端时,可用该线圈的任一端)与铁心或外壳及静电屏蔽接通,再与被试线圈任一端相连,同时应注意被试元件的公共地与调压器的地端接通,在被试线圈上施加规定电压。F a) 说明zF 熔断器zT1 可调压的自藕变压器zTz一一被试元件以变压器为例); 4.9 绝缘电阻4.9. 1 要求iC i巳b) A-准确度不低于2.5%的交流电流表sv一准确度不低于2.5%的交流电压表。固1感应电压

21、试验电路元件的每一线圄对铁心(或外壳)、静电屏蔽及各线圈间的绝缘电阻应符合表4的规定。6 GB/T 15290-2012 表4严酷度等级最小绝缘电阻/MO常态热态湿热高温Ia 1000 10 5 I、E、皿、N、V1000 2 4.9.2 试验方法绝缘电阻应按下列规定进行za) 用绝缘电阻测试仪或兆欧表、摇表测量,施加直流电压100V(工作电压不大于36V)或500V (工作电压大于36V)。若元件的铁心无法接线,又无外壳可连(如环型变压器),则按实际使用状态安装于机壳上,以此机壳代替铁心或外壳进行试验。b) 不作包装或简易包装的非灌封、挠注结构的元件,测量常态绝缘电阻前,可先进行预处理。预处

22、理方法z清除元件表面的尘垢,再将元件放入湿度80c士5c (Y级)或100c士5C的烘箱内,保持表5规定的时间从箱内取出,在正常大气条件下放置48h. 4. 10 空载特性4. 10. 1 要求变压器次级开路,初级施加额定频率的额定电压时,空载电流空载损耗和空载电压误差应符合产品标准规定。4. 10.2 试验方法空载特性应按下列规定进行za) 试验电路及方法按附录A。b) 测量时,电源频率误差应不大于1%,电源电压谐波失真不大于5%,三相电压的不平衡度(以最低的一相电压调到测试电压额定值为基准)应不大于1.5%。当电源频率误差超出允许范围时,测量空载电流、空载损耗应按式(3)确定测试电压,对测

23、得的空载损耗值按式(4)进行修正。式中zf一一额定频率,单位为赫(Hz); f 实际频率,单位为赫(Hz); U 额定测试电压,单位为伏(V); u 改变后的测试电压,单位为伏(V)。式中zU=u斗p p; 一一。-KPo -修正后被测变压器的空载损耗,单位为瓦(W);P二一-修正前被测变压器的实测空载损耗,单位为瓦(W);K一一修正系数,对于50Hz.400 Hz电源,K值从图2查出。.( 3 ) ( 4 ) d) 若三相电源电压的不平衡度在允许范围内,测量空载电流和空载损耗时,应使最低的一相电压达到测试电压的额定值。7 GB/T 15290-2012 1. 2 1. 1 比在量限剖1.0擎

24、0.9 0.8 45 46 47 48 49 56 51 52 !i3 54 55 350 360 310 380 390 400 416 420 4剖440450 频率;r/Hz圄2修正系数与频率的关系4. 11 电盛量4. 11. 1 要求扼流圈在额定磁化电流和顿定频率的额定交流电压条件下,其电感量应符合产品标准的规定。4. 11.2 试验方法8 电感量应按下列规定进行:a) 应采用能对扼流圈施加额定条件的电桥或图3所示的电路测量电感。说明zC)、C2一一金属膜或涤纶电容器,通常用50F、400V,当被测扼流圈的电感量较小时应适当加大C)、G的容量,使Xc10-13 8 0.2-0.5 3

25、 13-18 9 0.5-1. 5 4 18-25 10 1. 5-3 5 25-40 12 3-5 6 40-70 14 5-10 7 10 GB/T 15290-2012 c) 若电源频率误差超出允许范围时,应按4.10.2c)确定初级电压,并保持负载电流为额定值。d) 严酷度等级为Ia的元件,在测定温升后立即检查绝缘电阻。4. 16 负载特性4. 16. 1 要求变压器在额定负载条件下温升达到稳定后,各次级线圈电压的误差应不大于表6的规定,具有中心抽头的线圈,其电压不对称度(即两边电压之差比上两边电压之和应不大于4%。表6绕组电压/V允许误差/%12 +5 -3 12 士54. 16.2

26、 测试仪表对测试仪表的要求同4.10。4. 16.3 试验方法可与温升试验同时进行,待变压器温升稳定时,先测量负载电压,后测量温升。4. 17 电晕放电4. 17. 1 要求元件的电晕放电应符合下列要求za) 严酷度等级I、E、阻、凹、V等元件在高温试验后,以试验电压为线圈工作电压的1.12倍进行试验时,应元电晕放电现象。b) 对某些高压线圈,因考虑其实际电位分布而减少绝缘厚度,其线圈间或线圈对铁心(或外壳)间的电晕放电试验,可按实际电位分布情况计算后作出规定。c) 线圈工作电压低于300V的元件不做此项试验。4. 17.2 试验方法按GB/T8554-1998附录A规定的方法进行。4. 18

27、 过负荷4. 18. 1 要求变压器在连续过负荷条件下,不应烧毁或损坏,不进行此项试验的变压器应在产品标准中说明。注2实测温升不大于30K或工作在电源电压变化+5%的变压器,可不进行过负荷试验.4. 18.2 试验方法过负荷应按下列规定进行za) 将变压器置于表2所规定的上限环境温度下,温度误差不大于士2C,连续负荷8h. 11 GB/T 15290-2012 b) 当用直接负荷法时,先使变压器处于额定负荷状态,然后将初级电压增至额定值的1.12倍z当用对接负荷法时,除将初级电压调至额定值的l.12倍外,负载电流亦应调至额定值的1.12倍。c) 若电源频率误差超出允许范围时,应先按4.10.

28、2c)确定初级电压,然后在此基础上再增至1.12倍。d) 连续负荷至规定时间后,在正常大气条件下恢复不少于表5规定的时间,然后进行以下检查z1) 外观与结构;2) 感应电压(方法1);3) 空载电流。4. 19 可焊性4. 19. 1 要求元件须用锡焊连接的引出端,其需被焊料润湿的区域,应易于被熔融的焊料润湿。对于试验方法1浸渍过的表面应覆盖上一层光滑明亮的焊料层,只允许有少量分散的诸如针孔不润湿或弱润湿区域之类的缺陷,且这些缺陷不应集中在一块F对于试验方法2,焊料应润湿区域试验表面区域,并不应有小滴状或尖峰状。4. 19.2 试验方法按GB/T2423. 28-2005试验Ta中方法1或方法

29、2及下列规定进行za) 待测元件的表面应如同刚接收的情况一样,并在此后不应被手接触或受到其他污染,试前不应进行清洁处理。b) 方法l(焊槽法):直接安装于印制板上的元件采用焊槽法。试验后用五倍放大镜对浸渍过的表面进行检查。c) 方法2(烙铁法):安装时用烙铁焊接引出端的元件采用烙铁法,元件质量大于2kg使用烙铁A号,元件质量不大于2kg使用烙铁B号。试验后用五倍放大镜对引出端试验表面进行检查。4.20 耐焊接热4.20.1 要求元件须用锡焊连接的引出端,在承受试验产生的热应力后,外观应元机械性损伤,绕组仍应连续。4.20.2 试验方法按GB/T2423. 28-2005中试验Tb及下列规定进行

30、za) 试验方法1A或1B(焊槽法):直接安装于印制板上的元件采用焊槽法,引出端在规定深度浸渍的时间z装有热敏感应元器件的元件为5S士1s,一般元件为10s士1So试验后对引出端和与此相关的部位及绕组,进行外观与结构,绕组连续性检查。b) 试验方法2(烙铁法):安装时用烙铁焊接引出端的元件采用烙铁法,元件质量大于2kg使用烙铁A号,元件质量不大于2kg使用烙铁B号。试验后对引出端和与此相关的部位及绕组,进行外观与结构,绕组连续性检查。4.21 引出端强度4.21. 1 要求元件引出端在承受机械应力作用后,外观应无机械性损伤,绕组仍应连续。GB/T 15290-2012 4.21. 2 试验方法

31、按IEC60068-2-21: 1992及下列规定进行za) 试验方法1: 以灌封或浇注结构作为本体不包括柔软引出端的元件,其线状引出端圆形截面或带状采用拉力试验和推力试验,施力方向如图5所示。试验后对引出端和与此相关的部位及绕组,进行外观与结构,绕组连续性检查。|拉力推力m 推力圄5引出端强度的试验b) 试验方法2.一般结构(包括灌封、挠注结构作为本体的柔软引出端)的元件,其线状引出端圆形截面或带状)采用拉力试验,施力方向如图5所示。试验后对引出端和与此相关的部位及绕组,进行外观与结构、绕组连续性检查。c) 试验方法3:螺栓或螺钉引出端采用转矩试验。试验后对引出端和与此相关的部位及绕组,进行

32、外观、绕组连续性检查。4.22 低气压4.22.1 要求元件的低气压应符合下列要求za) 元件在低气压条件下,应能承受表7规定的试验电压而无击穿和飞弧。表7严酷度等级试验气压/kPa试验电压I 70土1按4.7.1规定E、皿40士0.2V 按严酷度等级标志表2注2)所规定值z1. 25倍线圈工作电压25士0.125、7.5土0.0075、4土0.004、2土0.002、1土0.001b) 考虑实际电位分布而减少了绝缘厚度的高压线圈,其试验电压可在具体计算后规定。c) 最大直流电位低于150V或工作电压低于150V的线圈不作此项试验。4.22.2 试验方法将元件置于低气压箱内,降低箱内气压至表7

33、规定的数值,保持5min后在箱内进行抗电强度试验,其他按GB/T2423. 21一2008有关规定进行。13 GB/T 15290-2012 4.23 振动4.23. 1 要求元件承受表2规定的振动作用后,其外观与结构及电性能仍应符合要求。4.23.2 试验方法按GB/T2423. 10-2008中及下列规定进行za) 严酷度等级为Ia、I、E、皿、町等元件,质量不大于2kg应在其轴线组成的三个相互垂直方向上进行试验z质量大于2kg应按实际工作时的固定方式,在一个方向上进行试验。b) 严酷度等级为V的元件均应在三个方向上进行试验。c) 振动试验后进行以下检查z1) 外观与结构z2) 绕组连续性

34、53) 空载电流或电感量。4.24 碰撞4.24. 1 要求元件承受表2规定的碰撞作用后,其外观与结构及电性能仍应符合要求。4.24.2 试验方法按GB/T2423. 6-1995及下列规定进行za) 严酷度等级为Ia、I、E、皿、町等元件,质量不大于2kg应在其轴线组成的三个相互垂直方向上进行试验z质量大于2kg应按实际工作时的固定方式,在一个方向上进行试验。b) 严酷度等级为V的元件均应在三个方向上进行试验。c) 碰撞试验后进行以下检查z1) 外观与结构52) 绕组连续性z3) 空载电流或电感量。4.25 温度变化4.25.1 要求严酷度等级为E、V等元件在连续经受了五次温度变化试验后,其

35、外观与结构仍应符合要求。4.25.2 试验方法按GB/T2423. 22-2002及下列规定进行za) 将元件置于温度预调至下限的低温箱内,保持不小于表8所规定的时间,然后自低温箱中取出立即置于温度预调至上限的高温箱中,同样保持不小于表8所规定的时间,以此组成一个循环。b) 温度变化的下限温度值按表2规定的环境温度值设定,温度误差不大于士3C。c) 温度变化的上限温度值按元件的耐热等级选择:A级绝缘为85c土2C;E、B级绝缘为100 c士2C厅、H级绝缘为125c土2C。14 GB/T 15290-2012 d) 温度变化试验后,元件从高温箱中取出,在正常大气条件下恢复不小于表5规定的时间,

36、然后进行外观与结构检查。表8元件重量/kg保持时间/h0.5 0.5 0.5-2 1. 0 2-15 2.0 15 3.0 4.26低温4.26. 1 要求元件承受表2规定的下限环境温度的作用后,其外观与结构及绝缘性能仍应符合要求。4.26.2 试验方法按GB/T2423. 1-2008及下列规定进行za) 将元件置于温度预调到表2规定值的低温箱内,温度误差不大于士3C,待箱内温度恢复至规定值后,保持表5规定的时间。b)低温试验后将元件自箱内取出,在正常大气条件下恢复表8规定时间后,擦干表面水珠在10 min内完成以下检查z1) 外观与结构;2) 抗电强度E3) 感应电压(方法1)。4.27

37、湿热4.27. 1 要求元件承受表2规定的湿热作用后,其电性能仍应符合要求,外现不应有显著锈蚀。4.27.2 试验方法湿热应按下列规定进行za) 严酷度等级为Ia的元件,按GB/T2423. 3-2006中有关规定进行F严酷度等级为I、E、皿、町、V等元件,按GB/T2423. 4-2008中有关规定进行,其高温温度为55c。b) 对具有50V以上直流电位的线圈,且其导线直径不大于0.17mm,试验时应另加相应的直流电位,直流电位的正极接线圈,负极接铁心或地。c) 湿热试验结束后从箱内取出元件,擦去表面水珠按表8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以下检查z1) 外观与结构z2) 绝缘电阻(仅对严酷度等级1a);

38、 3) 抗电强度,试验电压为表3规定的75%;O 感应电压方法1);5) 空载电流或电感量z的直流电阻、与初始检测值相比较电阻增大应小于10%。注=仅对施加直流电位进行湿热试验的线圈进行直流电阻检查.15 G/T 15290-2012 4.28 高温4.28. 1 要求经交变湿热试验后的元件,在其允许最高工作温度下,高温最小绝缘电阻应不低于表4的规定,且电性能仍应符合要求。4.28.2 试验方法高温应按下列规定进行za) 将经交变湿热试验检查后的元件,立即接上测量绝缘电阻的引出线,置于预调至表1所规定的允许最高工作温度的高温箱中,并立即开始绝缘电阻的测量。注2测量绝缘电阻的引出线,其高温绝缘电

39、阻应不低于10000MO. b) 高温箱内的温度误差应不大于土2C。c) 根据元件绝缘电阻变化的速率,每隔5min30 min测量一次绝缘电阻并作记录,直至绝缘电阻出现不少于三点的明显回升为止。d) 测出元件最小绝缘电阻后,继续在规定的允许最高工作温度中保持至表5规定的时间,然后逐个取出在正常大气条件下及10min内,完成以下检查z1) 局部放电52) 抗电强度,试验电压为表3规定值的75%;D 感应电压(方法1)。4.29 长霉4.29. 1 要求严酷度等级为I、E、皿、町、V等元件按表2规定的时间连续暴露在霉菌生长的环境中后,其长霉等级不应超过2级。4.29.2 试验方法按GB/T2423

40、. 16-2008中有关规定进行。4.30 寿命试验4.30.1 要求元件在其允许最高工作温度条件下,承受12个星期的寿命试验后,电性能仍应符合要求。4.30.2 试验方法寿命试验应按下列规定进行za) 每星期的通电或断电时间按图6所示。|LL_JL_l n 停电忖停电忖停电忖停电忖停电忖固6元件的寿命试验16 GB/T 15290-2012 b) 元件通电时应接上额定电压、频率、负载(直接负载或对接负载),断电时,将元件置于正常大气条件下。c) 试验环境温度按式(8)计算,温度误差不大于士3C。=(m- .(). . . . .( 8 ) 式中zO一一试验环境温度,单位为摄氏度(C);(m

41、元件的允许最高工作温度(见表1,单位为摄氏度(C); M一一元件的实测温升取温升较高的线圄温升值),单位为摄氏度(C)。d) 若在高温箱中进行试验,高温箱及温度控制方法符合GBjT2423. 2-2008中试验Bc所规定的要求。e) 试验电路应能指示寿命试验期间元件的断路或短路。f) 元件经12个星期的寿命试验后应进行以下检查z1) 空载电压或电感量,其变化量(与初始值比较)应不大于10%;2) 感应电压(方法2),试验电压为原定值的65%。4.31 包装跌落4.31. 1 要求以箱为单位的包装元件,在承受规定高度的跌落试验后,包装箱应元散包现象,且元件的外观与结构及电性能仍应符合要求。4.3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国家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