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江西新余外国语学校八年级下期第一次段考语文卷(带解析).doc

上传人:王申宇 文档编号:289066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9.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2013学年江西新余外国语学校八年级下期第一次段考语文卷(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2-2013学年江西新余外国语学校八年级下期第一次段考语文卷(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2-2013学年江西新余外国语学校八年级下期第一次段考语文卷(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2-2013学年江西新余外国语学校八年级下期第一次段考语文卷(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2-2013学年江西新余外国语学校八年级下期第一次段考语文卷(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2-2013学年江西新余外国语学校八年级下期第一次段考语文卷(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字形和加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解 剖 ( po)繁 衍 参 差 不齐( c)粗制 烂 造 B 鬈 发( jun)隔 膜 正 襟 危坐 (jn) 含 首低眉 C 锃 亮 (zng) 文 绉绉 草长 莺 飞( yng)抑扬顿 挫 D 濯 洗( zhu) 欣 慰冥思 遐 想 (xi) 油光可 签 答案: C 试题分析:用排除法,只要有错就就排除此项。 A项中 “烂 ”为 “滥 ”,项中 “含 ”为 “颔 ”,项中 “签 ”为 “鉴 ”。 考点:汉字字音字形辨识 点评:此题有难度,要判断的内

2、容很多。学习时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关注课文注释中生字的注音和写法,做题时用排除法,将明显不可选的答项先行排除,减小辨识的范围,在两可的情况下,应选最有把握的一项。 下列句子加线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2分) A我感到一种 不可名状 的恐惧,一种同亲人隔绝、同大地分离的孤独感油然而生。 B如今,她脸上早已没有了刚下岗时的 期期艾艾 的神情,浑身上下透着成功者的自信。 C幸福是一种回味绵长的情致,是一种 美不胜收 的意境,它距离每一个人并不遥远。 D站在罗布泊的边缘,看到 沧海桑田 的痕迹,你会感到胸膛里面深藏的苦痛与无奈。 答案: B 试题分析: B句中 “期期艾艾 ”是形容口吃的人吐辞重

3、复说话不流利,不是形容神情。 考点:成语辨识 点评:本题不难,成语易于辨识。掌握成语,对写作很有帮助,记忆成语要注意成语的真实含义,了解其情感色彩和适当对象,才能用好成语。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分) A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夹杂在水气中扑面地吹来。 B能否阻止大脑中炎症分子的释放,是减轻痴呆症状的关键。 C作为中华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沂门目连戏可谓是中国戏剧的活化石。 D失事客机是一架萨博 340型短程双涡轮螺旋桨的索尔航空公司飞机。 答案: C 试题分析: A句 “豆麦 ”“水草 ”与 “吹来 ”主谓搭配不当; B项 “能否 ”与 “是 ”搭配不当; D句词序不当, “索

4、尔航空公司 ”一词应放在 “一架 ”之前。 考点:病句判断 点评:本题有一定的难度, D句不好判断。病句的病因主要是指结构上出现错误,判断病句,一要对汉语句子的一般结构有所了解,学习时多训练修改病句,平时还要多阅读,增强语感。 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这样长而富有变化的墨线是中国画的特点。 宋代梁楷李 白行吟图中李白的一件斗篷,只用了不到十根线条,便勾勒出人物身体的结构,衣褶的变化。 线条的起落及抑、扬、顿、挫都清楚可辨。 造型以线条为主,是中国画区别于西洋画的重要特征,它是中国书法用笔方法的发展和延伸。 中国画以 “画中有诗,诗中有画 ”的独特风格,闻名世界。

5、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 提出话题,总说中国国的风格, 句具体从 “造型 ”来说中国画的特点,以线条为主, 句举例说明 句观点, 句是对 句所举之例的具体说明, 照应 句,再提中国画的特点。 考点:语句连贯 点评:此类考题,对学生来说都比较难,学生掌握不好判断的方法。解答此类题,首先要准确判断例句的表达的主要意思以及前后句的关系,有时也可利用句式特点,比如关联词,次序语来判断。 下列填入语段横线上最能表达贝多芬内心痛苦的一项是( )( 2分) 贝多芬什么也听不见,很久很久背身站在指挥台上,直到一个女孩拉着他的手向观众答谢时,他 才缓缓地转过身来。 _。 A原来他完全聋了!他永远不

6、能担任指挥了! B原来他完全聋了。他永远不能担任指挥了。 C他聋了吗?他还能担任指挥吗? D原来他完全聋了!他还能担任指挥吗? 答案: A 试题分析: A句连用两个感叹号,语气最重,结合两句内容表达贝多芬极其痛苦的心情。 考点:句式了解 点评:本题不难,反复读几遍即可判断。汉语句子的用途方面分四种句式: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疑问句又分三种:一般疑问、设问、反问。 对下面语段意思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在生活中,现代人智商的提高还是大量依赖于面对生活的挑战并适应社会的发展。例如,计算机和 IT 技术的发明与应用于人类的生活不仅让所有人受到挑战,而且把人类引入了一个生活节奏更

7、快、脑力劳动更强、认知速度更高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人的智商几乎是在不知不觉中提高。除了工作上应用计算机外,就连计算机游戏业在帮助人类提高智商。 A现代人智商的提高依赖于社会的发展 B人的智商几乎是在不知不觉中提高 C计算机游戏业在帮助人类提高智商 D接受现代生活的挑战可以提高智商 答案: D 试题分析:抓住本段关键的两句话 “现代人智商的提高还是大量依赖于面对生活的挑战并适应社会的发展 ”“在这样的环境中,人的智商几乎是在不知不觉中提高 ”来概括。 考点:概括文章内容 点评:本题不难,文中的信息点易寻。概括文章内容,要了解文章的层次结构,依照层次结合,找出重要的信息点加以概括,要仔细阅读,

8、不可放过重要的信息点。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 12分) 亦慈亦让沈从文 听涛山,是湘西凤凰古城内的一座小山,依江而立,佳木葱茏,兰蕙芬芳,山泉淙淙。 1992年 5月 10日,这座山显得格外庄严肃穆。沈从文先生在北京病逝四周年后,由夫人张兆和将骨灰捧回家乡,来此安葬。这颗生于斯爱于斯的灵魂,终于枕着涛声在这里永远安息。 二十年代就蜚声文坛的沈从文先生, 1902年 12月 28日,生在凤凰古城中营街的一座典型的南方古四合院里。在沱江边,他度过了充满传奇色彩的童年。他在沱江连绵不息的涛声里,兴味盎然地习读着凤凰城内外那本由自然和人事写成的社会大书。那无数平凡而新鲜的事物,总是牵动着他好奇的目

9、光。这给他以后的文学道路奠定了基础。 1924年沈从文先生开始文学创作,作品主要以湘西生活 为题材,通过描写湘西人原始、自然的生命形式,赞美人性美。语言格调朴实传神,句式简洁峭拔,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凸现出乡村人性特有的风韵与神采,充满了对人生的隐忧和对生命的哲学思考,给人教益和启示。 沈从文先生魂归凤凰,他的骨灰一半撒入沱江之中,一半安葬在听涛山上。沈老墓地前临清澈亮丽的沱江,背靠风景秀丽的听涛山,四季鸟语花香、风光如画。这是一座别具一格的坟茔,没有凸起的坟土,没有华丽的装饰,没有人工雕刻的痕迹,一块自墓穴后凿取来的不规则的天然五色巨石肃然矗立,成为沈老先生坟墓的独特标志。正面刻有沈老富有哲

10、学 内涵的手迹: “照我思索,能理解 我 ;照我思索,可认识人。 ”这是真性情的沈从文先生晚年对人生的彻悟。用他儿子沈龙朱的话说: “我觉得父亲在晚年的时候有一种对世事的洞彻,他已经能超越他的际遇看人看事了。 ”背面刻有沈从文妻妹、美国耶鲁大学教授张充和先生撰书的挽联: “不折不从,星斗 其文;亦慈亦让,赤子其人。 ”既蕴涵“从文让人 ”之意,又是沈老一生的真实写照。读其文、听其言、观其行,沈老之所以能长久地受到人们的敬仰,得到众多文人骚客的祭拜,不能不引人深思。一位中国文坛上的大师,生前没有显赫的地位,死后在自己喜爱的听涛 山上也仅仅占了这么小小的一个地方,真是与众不同、 “亦慈亦让 ”的沈

11、从文 ! 山是归根山,水是忘情水,石是三生石,倦游归来的沈先生,在这儿画上了他人生的句号。 选自 2008年第 6期散文百家 【注释】 星斗:泛指星星;比喻超群的才华。 【小题 1】细读第 自然段,说说沈从文先生一生的创作源泉和文学基础主要来源于何处? (2分 ) 【小题 2】仔细体会,说说沈从文先生手迹中三个加点的字具体指代哪些人? (3分 ) “照我( )思索,能理解 我 ( );照我思索,可认识人( )。 ” 【小题 3】联系张充和先生撰书的挽联,请 用你自己的话说说,沈从文先生为什么能够 “长久地受到人们的敬仰 ”? (3分 ) 【小题 4】细读第 自然段,完成下列读书卡片,了解沈从文

12、先生的文学创作。(4分 ) 创作题材 创作特色 语言格调朴实传神,句式简洁峭拔,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 创作主题 答案: 【小题 1】 (2分 )沈从文先生一生的创作源泉和文学基础主要来自 “凤凰城内外那本由自然和人事写成的社会大书 ”。 【小题 2】 (3分 )“照我(我;或者作者;或者沈从文)思索,能理解 我 (你;或者与 “我 ”相对的个体;或者读者);照我思索,可认识人(他;或者社会中人;或者他人;或者人们)。 ” 【小题 3】 (3分 )沈从文先生的文章如日月星斗光被人间,沈从文先生的人品亦慈亦让令人如坐春风,他是我国近代史上不可多得的德艺双馨的文学大师。所以,能够 “长久地受到人们的

13、敬仰 ”。(凡是能扣住文学创作方面的崇高地位,突出 “星斗 ”之意和表现不求名利,谦逊让人的品格两方面来回答的,均可得分。内容有缺失和表达不准确的相应扣分。) 【小题 4】 (2 分 )创作题材:作品 主要以湘西生活为题材,通过描写湘西人原始、自然的生命形式,赞美人性美。(只答前半句的亦可。) 创作主题:主要凸现了乡村人性特有的风韵与神采,充满了对人生的隐忧和对生命的哲学思考。(只答后半句的亦可。) 试题分析:第一题抓住文段中 “凤凰古城 ”“社会大书 ”两个词来理解生活经历社会实践是作者创作的源泉。第二题,根据作者语境理解作者所说的三种人:作者自己、阅读自己作者的读者、统指社会中的人。第三题

14、,理解 “不折不从,星斗 其文;亦慈亦让,赤子其人 ”的意思,从作者文学成就和人品两个方面概括。第四题,根据表中提示要求从文 中找到相关的文字信息即可。 考点:理解文意、语句含义分析、人物形象理解。 点评:本文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四个小题都不是太好答,学生的思考力度大。此类文化性的文章,拟题要简洁些,题型要简单些,学生阅读文段本来就要费时费力,再在看题上花时间,就很困难了。 阅读。( 18分) 打往天堂的电话 一个春日的星期六下午,居民小区旁边的报刊亭里,报亭主人文叔正悠闲地翻阅着杂志。这时一个身穿红裙、十五六岁模样的小女孩走到报亭前,她四处张望着,似乎有点不知所措,看了看电话机,又悄悄地走开

15、了,然而不多一会儿,又来到报亭前。 不知 道是反反复复地在报亭前转悠和忐忑不安的神情,还是她身上的红裙子特别鲜艳,引起了文叔的注意,他抬看了看女孩并叫住了她: “喂!小姑娘,你要买杂志吗? ”“不,叔叔,我 我想打电话 ”“ 哦,那你打吧! ”“谢谢叔叔,长途电话也可以打吗? ”“当然可以!国际长途都可以打的。 ” 小女孩小心翼翼地拿起话筒,认真地拨着号码,善良的文叔怕打扰女孩,索性装着看杂志的样子,把身子转向一侧。小女孩慢慢地从慌乱中放松下来,电话终于打通了: “妈 妈妈!我是小菊,您好吗?妈,我随叔叔来到了桐乡,上个月叔叔发工资了,他给了我 50块钱,我 已经把钱放在了枕头下面,等我凑足了

16、 500 块,就寄回去给弟弟交学费,再给爸爸买化肥。 ”小女孩想了一下,又说:“妈,我告诉你,我叔叔的工厂里每天都可以吃上肉呢,我都吃胖了,妈妈你放心吧,我能够照顾自己的。哦,对了,妈妈,前天这里一位阿姨给了我一条红裙子,现在我就是穿着这条裙子给你打电话的。妈妈,叔叔的工厂里还有电视看,我最喜欢看学校里小朋友读书的片子 ” 突然,小女孩的语调变了,不停地用手揩着眼泪, “妈,你的胃还经常疼吗?你那里的花开了吗?我好想家,想弟弟,想爸爸,也想你,妈,我真的真的好想你,做梦都经常梦到你 啊!妈妈 ” 女孩再也说不下去了,文叔爱怜地抬起头看着她,女孩慌忙放下话筒,慌乱中话筒放了几次才放回到话机上。

17、“姑娘啊,想家了吧?别哭了,有机会就回家去看看爸爸妈妈。 ”“嗯,叔叔,电话费多少钱呀? ”“没有多少,你可以跟妈妈多说一会,我少收你一点儿钱。 ”文叔习惯性往柜台上的话机望去,天哪,他突然发现话机的电子显示屏上竟然没有收费显示,女孩的电话根本没有打通 !“哎呀,姑娘,真对不起 !你得重新打,刚才啊,你的电话没有接通 ”“ 嗯,我知道,叔叔! ”“其实 其实我们家乡根本没有通电话。 ”文叔疑惑地问道: “那你刚才不是和妈妈说话了吗? ”小女孩终于哭出了声: “其实我也没有了妈妈,我妈妈死了已经四年多了 每次我看见叔叔和他的同伴给家里打电话,我真羡慕他们,我就是想和他们一样,也给妈妈打打电话,跟

18、妈妈说说话 ” 听了小女孩这番话,文叔禁不住用手抹了抹老花镜后面的泪花: “好孩子别难过,刚才你说的话,妈妈她一定听到了,她也许正在看着你呢,有你这么懂事、这么孝顺的女儿,她一定会高兴的。你以后每星期都可以来,就在这里给妈妈打电话,叔叔不收你钱。 ” 从此,这个乡下小女孩和这城市的报亭主,就结下了这段 “情缘 ”。每周六下午,文叔就在 这里等候小女孩,让女孩借助一根电话线和一个根本不存在的电话号码,实现了把人间和天堂、心灵与心灵连接直来的愿望。 【小题 1】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2分) 【小题 2】仔细阅读第 段和第 段,说说为什么女孩子要忐忑不安在居民小区旁边的报刊亭前反反复

19、复地转悠?( 3分) 【小题 3】女孩的老家没有通电话,她的妈妈也已经去世了,可为什么她还要有模有样地给她的妈妈打电话呢?( 3分) 【小题 4】认真阅读第 段,思考为什么文叔说女孩是一个懂事、孝顺的好孩子,请在文中找出能够表现女孩懂事、孝顺的句子抄写在下边。( 3分) 【小题 5】在本文中第 段写到了来打电话的女孩流泪,第 段中又写到了报刊亭的主人文叔流泪。他们两人分别为什么流泪?( 4分) ( 1)女孩流泪是因为: ( 2)文叔流泪是因为: 【小题 6】本文中的哪一处使你最受感动?找出相关的语句写下来,并谈谈你的感动是什么?( 3分) 我找的语句: 我感动原因: 答案: 【小题 1】 本文

20、叙述了一个到深圳打工的女孩去居民小区旁边的报刊亭,借助一根电话线和一个根本就不存在的电话号码给远在天堂的妈妈的打电话的故事,表达了女孩对亲人及家乡的思念之情,同时表现了报刊亭主人心地善良、乐于助人。 (意合即可 ) 【小题 2】因为小姑娘在徘徊犹豫 (或很纠结 ),她很想给亲人打电话,可又不知道该打给谁;想打,可又不知道该怎么装模作样地打。 (意合即可 ) 【小题 3】虽然女孩的老家没有通电话,她的妈妈也已经去世了,但是,女孩看见同伴们给家里亲人打电话非常羡慕,也想通过打电话的方式来表达对家乡、弟弟、爸爸,以及已经去世的妈妈的想念之情,很想和其他人一样和妈妈打电话,思念至深,让她有模有样 (或

21、装模作样地 )给亲人打电话。 【小题 4】 (1)“等我凑足了 1000块,就寄回去给弟弟交学费 ”; (2)“再给爸爸买化肥 ”(3)“妈,你的胃还经常疼吗? ”, “妈妈你放心吧,我能够照顾自己的 ”。 【小题 5】 (1)女孩流泪的原因:女孩非常想念妈妈,想看见妈妈,想和妈妈打电话,可是妈妈已经不在了,所以她哭了。 (2)文叔流泪的原因:文叔被小姑娘感动了,觉得女孩很可怜很懂事。 【小题 6】开放题,言之成理、语句顺畅即可 . 试题分析:第一题从文中的主要情节和主要人物的主要行为来概括;第二题根据语境从 “女孩子是给逝去的母亲打电话不知如何打 ”这个角度理解;第三题概括文中情节 “女孩看

22、见同伴们给家里亲人打电话非常羡慕 ”理解即可;第四题从女孩子的语言中来摘 引;第五题根据情节环境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理解作答即可;第六题,可从找出女孩子给母亲打电话的语言,从孩子对母爱的渴求方面感想。 考点:概括文意、人物描写、语言理解。 点评:本文很感人,是一篇值得好好阅读的文章。六个小题难易适中,基本都要求学生仔细阅读,起到了考查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作用。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 10分) 承宫樵薪苦学 承宫,琅邪姑幕人。少孤,年八岁,为人牧猪。乡里徐子盛明春秋经,授诸生数百人。宫过其庐下,见诸生讲诵,好之,因忘其猪而听经。猪主怪其不还,求索。见而欲笞之。门下生共禁, 乃止,因留宫门

23、下。樵薪执苦,数十年间,遂通其经。 【注释】 门下生:指学舍里的学生。 樵薪:砍柴。 执苦:干苦活。 【小题 1】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乡里徐子盛明春秋经 A乡里徐子盛 /明春秋经 B乡里 /徐子盛明春秋经 C乡里徐子盛明 /春秋经 D乡里徐子盛明春秋 /经 【小题 2】解释文中词语的意思。( 2分) 孤( ) 笞( ) 【小题 3】翻译句子。( 2分) 猪主怪其不还,求索。 译: 【小题 4】学舍里的学生为什么要制止猪的主人鞭打承宫?( 2分) 【小题 5】从承宫的身上,你学到了哪些有益的东西?( 2分)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孤儿 鞭打 【小

24、题 3】猪的主人见他还不回来,就去找。 【小题 4】被承宫好学感动,同病相怜。 【小题 5】学习刻苦必然成长。 试题分析:第一题,大致了解句意,分析句子层次,据此判断停顿。第二题中“笞 ”是名词动用, “用鞭子打 ”的意思。第三题, “还 ”是 “回来 ”意思。第四题从文中所写承宫好学令人感动这角度理解即可。第五题,从 “学习与成长 ”这个角度来谈感想即可。 考点:语言释义、文意理解、发表感想。 点评:本题拟题合理,选文简单,易于学生解答。古文阅读常规知识点都涉及到,将知识判断与语言表达结合在一起,易于考查学生古文水平。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古诗词。( 4分) 留别王维 孟浩然 寂寂竟何待,朝朝

25、空自归。 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 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注解】当路,当权者。假,提携。 【小题 1】本诗哪一联是全诗的重点,也是枢纽( )( 2分) A首联 B颔联 C颈联 D尾联 【小题 2】下面对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尾联表明诗人归隐的坚决。 B首联写落第后的景象。 “寂寂 ”两字,既是写实,又是写虚,既表现了门庭的景象,又表现了诗人的心情。 C颈联说明归去的原因,语气沉痛,充满了愤恨之情、心酸之泪。 D颔联写惋惜之情, “惜 ”表示作者与王维断绝往来实属无奈之举,也显示了诗人的矛盾心情。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D 试

26、题分析:这两小题可以结合起来分析,全诗语调低沉,有对朝廷压抑人才的怨愤,有不忍远别知心朋友的留恋,还有怀才不遇的嗟叹,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 ”,正是表达了诗人这番感慨,所以第一小题选 C。第二小题 D句的分析是错的, “惜 ”不是表示 “矛盾 ”的心情,是表达对友人的 “依恋 ”之情。 考点:赏析诗歌 点评:本题有难度,学生对赏析诗歌的方法掌握不好,所以本题学生难选。赏析,比之一般的分析句子,要细致些要生动些,细致,即要分析写法方法、关键词的妙处,句子表达的含义;生动,即分析的语言要有情感色彩,要有描述性,多形容多修饰,带有 “赏 ”的特点。 语言表达 综合性学习( 6分) 2月 26日

27、晚,新余市渝水区罗坊镇梦塘村委孙溪村农妇付星,在医院产下三胞胎男婴,因均患上了不同程度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被紧急送往重症监护室抢救。三胞胎父亲张火保说,为了 给孩子治病,他向亲朋借了 8万元,至 3月 8日就全部用完。到目前已经花费了近 12万元,其中收到爱心款 5万余元,目前三个孩子虽已脱离危险,但每日花费还要 2000元以上。面对后续的巨额费用,他无奈向媒体求助,希望有好心人能帮忙。此事经报道后,引起社会各界关注。 近日,新余市委宣传部官方微博 “新余发布 ”的微博 “好心人,吃碗粉救救三胞胎 ”在网上热传,发起全城吃粉救患儿活动,每人到张火保开的小餐馆吃一碗粉,等于献一份爱心,立即引

28、起爱心人士响应。连日来,很多新余和市外的朋友争着去 “小张餐馆 ”吃粉。 25 日,有位市民吃完粉,在 碗底压了 100 元后悄然离开。张火保说,他的笔记本上记录着每位爱心人士的捐款,以后自己会讲给孩子听,让他们记住这份恩情。 ( 1)请为这则新闻写出导语。 (3分 ) ( 2)请你发条微博号召大家献爱心。(要求:有事实、有倡议,不少于 50 字)(3分 ) 答案:一位农妇产下三胞胎男婴,却不幸均患重病,高额的医疗费用让这个家庭一筹莫展。此事经媒体报道后,社会各界传递正能量, “好心人,吃碗粉救救三胞胎 ”的微博在网上热传,引起众人响应。 试题分析:导语要求根据事件的主要信息:人物、事件(包括

29、结果或影响)。“号召 ”首先要说明事件情 况,提出具体的建议,赞扬社会公德,语言要有宣传性。 考点:语言实际运用 点评:本题除了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外,也是考查学生的社会历史知道,教育学生关心社会,将考试与素质教育相结合,这是目前考题流行的形式。 默写 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每空 1分) 【小题 1】山河破碎风飘絮, _。 【小题 2】 _,铜雀春深锁二乔。 【小题 3】伤心秦汉经行处, _。 【小题 4】沉舟侧畔千帆过, _。 【小题 5】苏轼在水调歌头中对饱受离别之苦的人们表达美好祝愿的句子是 “_,_.。 ” 【小题 6】与朱元思书中,作者通过心理感受来间接写富春江山水之

30、美的句子是 “_, _” 答案: 【小题 1】身世浮沉雨打萍 【小题 2】东风不与周郎便 【小题 3】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小题 4】病树前头万木春 【小题 5】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小题 6】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试题分析:注意易错字, “萍 ”不为 “平 ”, “浮 ”不为 “拂 ”, “郎 ”不为 “朗 ”, “阙 ”不为 “缺 ”, “圆 ”。 考点:古诗背诵 点评:本题不难,关键要细心。在学习古诗时要注意熟背熟记,要基本了解古诗中哪些是描写精彩或画龙点睛的名句,在记忆这些句子时,特别要注意句中生僻字,易错字,加强记忆,做题时在细心辨识。 作文 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

31、会有对手,然而,很多时候,我们都错误地把对手当成可怕的敌人。是的,对手胜利的狂喜可能会击碎我们无比美好的成功梦,但我们也不能忽略他曾经给予我们的激励和鞭策。拥有对手,生命之花才会更加绚丽多姿。 请以 “对手 ”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50分) 要求:( 1)文体不限(除诗歌外),题目自拟; ( 2)内容充实,思想内容健康,不少于 600字; (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答案:略 试题分析:本题要由 “对手 ”联系另一与之相关的词 “竞争 ”来构思。有 “对手 ”就有 “竞争 ”,要 “竞争 ”必须有 “对手 ”。可以写一篇实实在在的记叙文,写自己或班组里同学总是对成绩优秀的同

32、学为自己的 “对手 ”,与之竞争,奋力拼搏,学有所长,从而感叹 “对手 ”的重要性, “对手 ”的意义: “对手 ”不是 “敌手 ”, “对手 ”是目标,甚至是 “合作者 ”,相互竞争。本篇也可以写成议论文,摆出成功者总是有 “对手 ”为竞争的对象而努力战胜对方取成成功的事例,从 “有对手 ”和 “没有对手 ”对一个人事业或学业上的追求不同的影响两个方面来讲道理,证明 “选定对手,就是选定目标,选定努力的方向 ”这个观点。 考点:写作 点评:本题不太好写,学生阐述 “对手 ”的含义不容易。很多文题,在文体上可写记叙文可写议论文,要根据自己所长选择。写记叙文也不能只是叙,要有适当的议论来点明题旨,表达情感。写议论文,也不能只不是空讲道理,也有要简略的叙述事例,摆事实,为讲道理服务。总之,要根据文体 要求,处理好叙与议的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