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福建省泉州三中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rimleave225 文档编号:289202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2013学年福建省泉州三中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2-2013学年福建省泉州三中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2-2013学年福建省泉州三中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2-2013学年福建省泉州三中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2-2013学年福建省泉州三中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2-2013学年福建省泉州三中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其他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4分) 文段一 雨林的消失,意味着人类将永久丧失一大批物种。物种将 bn 临灭绝。很多物种现在就遭到危险。澄色皮毛的猩猩(因其脸像人脸,被称为 “森林老人 ”)过去在亚洲的任何地方都可以看到。由于其 q息地遭到极大破坏,这种在树上生活的唯一的一种大猩猩越来越少,只能在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和婆罗洲找到。 文段二 第四段是米仓峡,又名兵书宝剑峡。距离虽是不长,水势虽没有以前那么急,山涯却更加高峻。出了峡,山便低平,有一个小口,那便是有名的王昭君浣妆的地方,叫做香溪。昭君村离此四十几里,

2、在秭归县东北。杜工部诗云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要亲自到这地方,才可以领略到前人用字之妙。一个 “赴 ”字,把那里的山势真是写活了。 【小题 1】给文中加横线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2分) bn临( ) q息( ) 浣 妆( ) 秭 归( ) 【小题 2】文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加以改正。( 2分) 答案: 【小题 1】濒 栖 hun z 【小题 2】澄 橙 涯 崖 试题分析: “濒、栖 ”都是易写错的字, “濒 ”易把中间部分多写一笔, “栖 ”易把右边多写一笔。 “浣、秭 ”是极易读错的字,如果平时积累不到或不准,则不易得分。如 “橙 ”是一种颜色, “涯 ”指边

3、际,理解各自的意思方可正确使用。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汉字的认读能力,主要是字音和字形。 点评:学习和复习的过程中可以进行适当分类整理,误读误写积累,阶段总结等,尤其是误读误写字的积累。同时接近考试时要适当做一些强化训练,以及时查漏补缺。 泉州,这座在 “十二五规划 ”中提出要在全省率先建成国 家级生态市的城市。它的生态状况保养得如何。福建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教授带领其团队,对泉州湾河口湿地保护区与候鸟的生态状况进行了历时一年多的调查。数据显示,无论种类和数量,候鸟家族在泉州湾河口湿地,态势喜人。海都报以 “湿地 诗地 ”为题,配以大量图片,做了专题报道,引起广大读者的热烈反响。 【小题 1

4、】以 “湿地 诗地 ”为题,很吸引眼球,请你说说它好在何处。( 2分) 【小题 2】 “保护湿地,爱护鸟类 ”我校的环保兴趣小组也展开了主题探究活动。学校选派了历史、地理、生物老师参与指导。假如你是小组成员,你会向老师提出怎 样的问题呢。(请选择 2位老师,各提一个问题)(所提问题须与老师的学科知识有关)( 4分) 历史老师: 地理老师: 生物老师: 【小题 3】请你拟一则倡导保护城市生态的口号。( 2分) 答案: 【小题 1】 “诗地 ”与 “湿地 ”谐音,题旨富有诗意,意蕴丰富,吸引阅读。 “湿地 ”即 “诗地 ”,美丽而令人神往所在,更唤起了人们自觉保护湿地,爱护鸟类的共鸣。 【小题 2

5、】略 【小题 3】 “推进生态文明,构建美丽家园 ” “爱护鸟类,保护家园 ” 【小题 1】试题分析:要从表及里理解这个主题,表面看两词是谐音词,富有诗意,能吸引观众,从活动 本体考虑其深层意蕴可知,此题把 “湿地 ”比作 “诗地 ”,更体现了 “湿地 ”的美好,呼唤人们的保护意识。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理解能力。 点评:理解词语要放到具体语境中,结合活动内容主题由表及里作整体感知。 【小题 2 3】试题分析: “所提问题须与老师的学科知识有关 ”是审题的要点,针对 “保护湿地,爱护鸟类 ”这一主题,我们可以问历史老师,历史上对于保护鸟类有过什么举措;问地理老师,南北方在保护鸟类方面有什

6、么不同的注意事项;问生物老师,如何从鸟类生理的角度采取一些合适的保护措施。小题三围绕着 “保护湿地,爱护鸟类 ”的 主题,写出类似的呼吁性的口号即可。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题目与活动主题的理解与发散思维能力。 点评:平时要养成善于思考的好习惯,遇到问题多思多问多与别人交流。 选择题 下列句中加线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电影大北川的思想性更加突出。灾难来临时的羌风呜咽,让人 潸然泪下 ;抗震救灾时的悲壮与奋进,让人心潮澎湃。 B现在很多音乐作品一听便觉得 “似曾相识 ”,不是风格与旧作 大相径庭 ,便是有学生代笔、模仿师风的痕迹。 C当那些挑剔的 NBA专栏作家和美国媒体等着看姚

7、明笑话时,小巨人总能用弄巧成拙 的言谈举止来封住他们的嘴。 D福布斯的亿万富翁榜上列出了年过耄耋之年的富翁,让我们来看看他们 老态龙钟 的风采。 答案: A 试题分析: B大相径庭指相差很远,多用来形容事物区别明显;意见、看法截然不同,这里用来形容作品不当。 C 弄巧成拙指本想耍弄聪明,结果做了蠢事。是贬义词,用来指小巨人的机智则不当。 D、老态龙钟形容年老体衰,行动不灵便。与句中的 “风采 ”搭配不当。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成语的能力。 点评:所学课文中出现的词语、成语,包括文言文中出现的成语,是考查的重点。对于这些词语要做到知其意,善运用。平时要在积累上下工夫,对于易于混淆的词语成语要进

8、行比较积累。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分) A希望学校多次邀请法官、律师、公安干警和法律工作者来学校举办青少年法律知识讲座。 B对于人们担心每年龙虾上市季节都会大规模发病,专家表示,致病的发生率很低,大规模爆发的可能性不大。 C在第 26个教师节来临之际,胡锦涛总书记一行前往人大附中考察了解学校开展素质教育的情况。 D根据 2010年 9月的才情数据显示来看,全国竞争最为激烈的十大行业中,计算机软件行业位居第一位,平均有 76人竞争该行业同一职位。 答案: C 试题分析: A“和 ”使用不当,应改为 “等 ”。 B语序混乱,表意不明确。 C“考察了解 ”应改为 “了解考察 ”。 考

9、点:本题考查学生修改病句的能力。 点评:了解常见病句类型及修改方法,是基本的应对策略。常见病因有成分残缺、成分赘余、搭配不当、用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等。平时要注意正确表述,避免语病的发生;还可以与同学多交流,尤其是作文互评中,要按以上病因把句子加以衡量,给彼此寻找病句。这样语感 会逐渐增强。如果在考试中凭语感一眼找不出来,就要静下心来按以上常见病因一一加以衡量,只要多读几遍,相信一定能找到正确答案:的。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23分) 一个少年的蹦极 赵伟 周末,一个朋友约我去十渡玩。 十渡水多,更有蹦极这样高刺激的运动项目,很多人都喜欢在炎热的夏天来这里耍水。至于蹦极,对

10、于大多数人来说,只是个观赏项目,不是谁都敢从 50高空跳下来的。 我跟我的朋友相交已有 10年,第一次去他家时,他的儿子才 5岁,叫范一郎,动不动就爬到他爸的脖子上骑着,拿一把木刀挥舞。父子俩一起玩得不亦乐 乎。现在范一郎已经 15岁了,个头长得比他爸还高。 中国家庭有一个普遍现象,儿子越大,越跟父亲戗戗。我这位朋友也一样,他说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起,范一郎就总是跟他对着干,两人老是较劲,听说有好几次两人还差点动手,父亲说不认儿子,儿子也说不认父亲,搞得父子关系颇为紧张。他老婆夹在中间,一边是儿子,一边是老公,不知道该怎么劝才好。 这次去十渡,范一郎本不想来,他妈说: “这是你爸请他多年的朋友,

11、给你爸一个面子,你要是这么不懂事,妈也不认你了! ” 儿子在妈面前很乖巧,怕妈生气,就跟着来了。 车上,他们父子俩还是相互憋着 ,谁也不理谁。快到十渡的时候,我为了打破僵局,就说: “一郎,你敢不敢蹦极? ” 范一郎还没有说话,我那朋友居高临下地斜了一眼儿子,先开口了,用轻蔑的口气说: “就他?还没见过他有这份勇气呢。温室里的花朵,长大了有什么用! ” 范一郎没有说话,把一张还略显稚气的脸扭到一边,满脸不屑一顾。 他老婆说: “有你这样说儿子的吗?那么高那么危险,出了事怎么办? ” 说着话,车已进了停车场。 我们下了车,范一郎一声不吭,径直到售票口去买票,然后坐缆车到了蹦极台上。 我们三个大人

12、就站在下面静静地看着。 范一郎站在 50米高的蹦极台上 ,因为太远,我们只能隐约看得见他身上衣服的颜色,但范一郎在高音喇叭里的声音却十分洪亮清楚: “我叫范一郎,今年 15岁,特意来为某个男人蹦极,请你睁大眼睛看好了! ”一字一句,在十渡的上空回响。岸上的游客和水中竹筏上的人,都一齐望着跳台上的范一郎。 服务员的声音也跟着从话筒传出来: “那个男人是谁? ” 范一郎说: “我爸! ” 然后,我们看见,范一郎从台上一跃而下,他展开双臂,像一只鹰,俯冲而下! 朋友的老婆尖叫一声: “儿子! ”早已泪流满面,她一边抹泪,一边说: “他是不想让你朋友觉得,你有那么一个窝囊的儿子! ” 我这朋友没有吭声

13、,只是使劲地捏着下巴。当小艇把范一郎载到岸边,朋友第一个上前抱住范一郎,将他搂在怀里。我看见,他把他儿子搂在怀里的一瞬间,泪水奔涌而出。 朋友对我说: “我突然发现他长大了。 ” 去其他地方玩的时候,两人还是绷着,谁也不理谁。 (选自特别关注 2010年 10月) 【小题 1】阅读全文,简要概括主要内容。( 3分) 【小题 2】文章第三段交代范一郎儿时与父亲玩耍这一情节,有何用意?( 4 分) 【小题 3】在描写范一郎和他父亲的文字部分,有不少精彩的细节描写,请根据示例选择一处关于父亲的细节描写,分 析这样写的表达效果。( 4分) 示例:范一郎没有说话,把一张还略显稚气的脸扭到一边,满脸不屑一

14、顾。(细致描写范一郎的动作和神态,表现了他对父亲的不满。) 【小题 4】你欣赏本文中父亲的形象吗?为什么?( 4分) 【小题 5】从范一郎的蹦极看,他想要证明什么?( 4分) 【小题 6】游玩回家后,文中父子二人的关系是否会变得和谐融洽起来?你这样推断的根据是什么?( 4分) 答案: 【小题 1】少年范一郎和父亲赌气去蹦极,他的冒险行动取得了成功。 【小题 2】以儿子小时候与父亲的亲密和谐与后文儿子与父亲的生疏矛盾形成鲜明对比,说明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和家庭成员的关系会发生复杂微妙的变化。 【小题 3】 “他把儿子搂在怀里的一瞬间,泪水奔涌而出。 ”动作和神态描写表现父亲在儿子蹦极取得成功后的激动

15、和喜悦,突出了父亲对儿子的爱。 【小题 4】欣赏。本文中的父亲,他爱儿子,又大胆激将,让儿子在蹦极中增长勇气。 【小题 5】儿子用蹦极的成功来反驳父亲对他缺少勇气的不屑。来证明自己的勇气和成长。 【小题 6】会变得和谐融洽起来的。原因是在儿子蹦极后,父亲认为儿子已经长大了,从此之后他会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儿子,尊重儿子;更重要的是父子之间内心里的爱 。 【小题 1】试题分析:根据文章题目可知,本文主要人物是 “少年范一郎 ”,事件是少年范一郎和父亲赌气冒险去蹦极,他最终取得成功,父亲认为他长大。把文章的内容加以复述,在此基础上,用更加简洁的语句表达出来即可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概括能力。

16、 点评:分析这类题目,首先要确对文章内容有整体感知,并在此基础上,明白是有关谁,什么事,事件的结果如何即一般要体现记叙文的六要素,尤其是背景 人物 事件 结果几个要素 【小题 2】试题分析:第三段交代范一郎儿时与父亲玩耍这一情节与后文中的“父子关系颇为紧张 ”形成 对比,突出了中国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与家庭成员间关系的变化之大。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语段内容及其作用的理解能力。 点评:理解语段一定要结合全文,整体感知其内容与作用,万不可将其孤立起来。 【小题 3】试题分析:此题选择性较大,文中写到父亲的语句很多,只要是 “细节描写 ”即可,比如 “范一郎还没有说话,我那朋友居高临下地斜了一眼儿子

17、,先开口了,用轻蔑的口气说: “就他?还没见过他有这份勇气呢。温室里的花朵,长大了有什么用! ”这句话中的 “斜了一眼儿子 ”“用轻蔑的口气说 ”就是典型的细节描写,生动地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蔑视, 也表现了父亲的机智,故意激怒儿子。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描写方法及其效果的掌握情况。 点评:分析这类题目,首先要知道描写的种类及其作用效果:正面 侧面,其中正面描写有语言 动作 心理 肖像 神态等然后根据具体的文章做出判断,并把句子放到文章段落中加以理解,分析出描写的效果 【小题 4】试题分析:此题为开放性题目,欣赏或不欣赏均可,但要自圆其说,即根据选文内容写出合理的理由,如把父亲的形象分析出来。如

18、欣赏,可以从父亲爱儿子,又机智地使儿子在蹦极中增长了勇气的角度。如不欣赏,可以从父亲不注意与儿子的关系,使得 父子关系紧张等角度。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形象的根据能力。 点评:概括人物形象,一定要根据文章内容、人物的言行的正面描写及相应的侧面描写,来整体感知的。整体感知的时候,理解文章主题,找到正确的用词方向也是很重要的。 【小题 5】试题分析:根据选文中 “我叫范一郎,今年 15岁,特意来为某个男人蹦极,请你睁大眼睛看好了! ”一字一句,在十渡的上空回响。岸上的游客和水中竹筏上的人,都一齐望着跳台上的范一郎。 ”语句,可知,儿子蹦极是做给父亲看的,他想以此来证明自己有勇气,以此来改变父亲

19、对他的看法。考点:本题考查学生 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 点评:分析这类题目,要在文中找到关键语句,并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提取出正确答案:。 【小题 6】试题分析:试题分析:此题为开放性题目,认为会变得和谐融洽或不和谐融洽均可,但要自圆其说,即根据选文内容写出合理的理由,如以 “去其他地方玩的时候,两人还是绷着,谁也不理谁 ”为由,我们可以认为会不变得和谐融洽;也可以以 “我这朋友没有吭声,只是使劲地捏着下巴。当小艇把范一郎载到岸边,朋友第一个上前抱住范一郎,将他搂在怀里。我看见,他把他儿子搂在怀里的一瞬间,泪水奔涌而出 ”为由,认为会变得和谐融洽。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 点评:分析

20、这类题目,首先要确定答题范围,一定要注意理解文章内容,抓住关键信息,从中提取出正确答案:。 阅读堰塞湖,不期而至的湖泊一文,完成问题。( 17分) 史载: 1933 年 2 月 25 日四川茂县叠溪地区突然发生里氏 7.5 级地震,顷刻间,叠溪四周峰塌坡裂,岷江三处水流受阻,水位疾升 300余米,形成 11个海子。其后,一个海子突然决口,沿岸村寨全被吞噬。这里的 “海子 ”就是堰塞湖。 堰塞湖是河道因山崩、地震、滑坡、冰碛( q)物、泥石流或火山熔岩阻塞而成的湖泊。藏东南峡谷地区 八宿县的然乌错( “错 ”,藏语 “湖 ”的意思)是暴雨引起山崩堵塞河谷形成的堰塞湖,波密县的古乡错是冰川泥石流堵

21、塞而形成的堰塞湖,黑龙江的五大连池和镜泊湖都是火山喷发而形成的熔岩堰塞湖。最新的堰塞湖则是 2008年 5月 12日汶川大地震中形成的。 九寨沟的自然风光就是由许多堰塞湖所构成的,这种地质地貌也是历史上的无数次地震自然形成的。造物主的鬼斧神工给人类带来了婀娜多姿的自然美景,也带来了难以预料的灾难。稳定的堰塞湖对人类一般不会构成威胁,而 不稳定的堰塞湖则后患无穷 。这是因为堰塞湖表面看起来风平浪静,但水深几乎都在百米以上,加之堰塞湖的堵塞物会因冲刷、侵蚀、溶解而崩塌。一旦崩塌,高悬的湖水就会奔腾而下,不要说洪水会将下游淹没,就是在水流到达之前的空气压缩波就足以将所有的建筑物摧毁。 历史上很多堰塞

22、湖形成后是要溃决的。堰塞湖的溃坝分为瞬时全溃、瞬时部分溃决、逐步溃决三种。相对来说,瞬时全溃危险性最大,而逐步溃决危险性最小。因此,准确判断堰塞湖的性质非常重要。如果堆积体以石灰岩为主则相对比较稳定,而以松散土为主相对容易溃决。只有在第一时间去堰塞湖现场,才能较准确地了解堆 积体的情况,但往往产生堰塞湖的地方都是徒步难以到达现场的。运用我国开发的三维电子江河与遥感等先进技术,对堰塞湖形成前后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可以大体测定堆积体的体积 、水体体积、汇流面积、可能溃坝的最大洪量及影响范围等。在此基础上,实施控制性泄洪。另外,在排险的同时,还必须及时利用遥感等多种手段进行监测和预警,开展堰塞湖风

23、险评估分析,预测堰塞湖溃决时间及泛滥范围,从而制定下游危险区的临灾预案。 (根据光明日报、 “中国百科网 ”、 “世界科技报道网 ”等相关内容编写) 【小题 1】第 段叙述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3分 ) 【小题 2】第 段采用哪些说明方法,请概括本段说明内容。( 4分) 【小题 3】第 段中说 “不稳定的堰塞湖则后患无穷 ”,联系下文,具体说 说这种 “不稳定 ”体现在哪些地方。( 4分) 【小题 4】请说出第 段画线句子中 “大体 ”一词的表达作用。( 2分) 【小题 5】阅读第 段,说说如何减轻堰塞湖带来的灾害。请分 4条概括,每条不超过 12字。( 4分) 答案: 【小题 1】引出说明

24、对象,形象说明堰塞湖的形成过程及危害。 【小题 2】下定义、举例子。说明堰塞湖形成的原因和类型。 【小题 3】 堰塞湖的堵塞物会因冲刷、侵蚀、溶解而崩塌。 堆积体以松散土为主的堰塞湖相对容易溃决。 【小题 4】大致大概的意思,说明通过遥感技术、对比分析测定的数据还是不十分准确。该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小题 5】 准确判断堰塞湖的性质。 测定堰塞湖的相关数据。 实施控制性泄洪。 制定下游危险区的临灾预案。 【小题 1】试题分析:第一自然段用历史记载引出了本文的说明对象堰塞湖,同时说明了堰塞湖的形成过程及危害,也增强了说明文的趣味性,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考点:本题考查说明文开头段的作

25、用。 点评:开头段一般起引 出说明对象或说明内容的作用。以故事、谜语等开头,还可以增强说明的趣味。 【小题 2】试题分析: “堰塞湖是河道因山崩、地震、滑坡、冰碛( q)物、泥石流或火山熔岩阻塞而成的湖泊 ”给堰塞湖下了定义,说明其特点和形成原因。后面的几个句子是具体的举例说明。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掌握情况。 点评:对于说明文的说明方法,首先要知道有哪些,即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下定义。其次要知道其特征及作用。在平时的阅读中,我们要不断加强练习。另外,说明方法的作用是由效果的关键词和其内容上的作用两部分 组成的。效果关键词如准确、具体、形象生动、条理清晰的

26、说明了等,内容上一般证明的是运用说明方法的句子之前的句子,而且大多证明本段的中心句。即说明方法及作用的答题是有规律可循的。 【小题 3】试题分析:先找到题目的答题范围,根据题干中的 “联系下文 ”可知,本题的答案:范围应是三、四两段,精读这部分文章不难发现相关语句, “堰塞湖的堵塞物会因冲刷、侵蚀、溶解而崩塌。一旦崩塌,高悬的湖水就会奔腾而下,不要说洪水会将下游淹没,就是在水流到达之前的空气压缩波就足以将所有的建筑物摧毁。 ”“历史上很多堰塞湖形成后是要溃决的。堰塞 湖的溃坝分为瞬时全溃、瞬时部分溃决、逐步溃决三种。相对来说,瞬时全溃危险性最大,而逐步溃决危险性最小。因此,准确判断堰塞湖的性质

27、非常重要。如果堆积体以石灰岩为主则相对比较稳定,而以松散土为主相对容易溃决 ”从这些语句中即可提取出答案:了。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 点评:从文中提取信息,一定要找准范围,然后从前向后找寻完整,根据理解把切题的答案:提取概括出来。 【小题 4】试题分析:此词出自 “对堰塞湖形成前后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大体测定堆积体的体积、水体体积、汇流面积、 ”,理解词意时,要把原文语句与去掉这个词语之后的句子比较一下,看看有什么区别,表达作用就显现了。此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考点: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点评:分析说明文中的词语准确性,要把它放到语境中,体会出它的意思和用法,

28、并将删掉该词的句子和原句加以比较。 【小题 5】试题分析: “阅读第四段 ”是答案:提取的范围, “减轻堰塞湖带来的灾害 ”是答案:的关键, “每条不超过 12字 ”是拟答的注意事项,找到第四段中的关键语句, “在此基础上,实施控制性泄洪。另外,在排险的同时,还必须及时利用遥感等多种手段进行监测和预警,开展堰塞湖风险评估 分析,预测堰塞湖溃决时间及泛滥范围,从而制定下游危险区的临灾预案 ”这些关键语句,我们可以提取出切题的答案:,即准确判断堰塞湖的性质、测定堰塞湖的相关数据、实施控制性泄洪、制定下游危险区的临灾预案等。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 点评:从文中提取信息,一定要找准范围,

29、然后从前向后找寻完整,根据理解把切题的答案:提取概括出来。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8分)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小题 1】用 “/”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2分) 故 天 将 降 大 任 于 是 人 也 【小题 2】解释下面句中加线词的含义。( 2分

30、) ( 1)管夷吾举于 士 ( ) ( 2) 衡 于虑,而后作( ) 【小题 3】下列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3分) 【小题 4】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古今意义变化不大的一项是( )( 2分) A拄杖 无时 夜叩门 B 出 则无敌国外患者 C 牺牲 玉帛 D塞下秋来 风景异 【小题 5】选文第 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分) 【小题 6】翻译句子。( 6分) ( 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 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答案: 【小题 1】故 / 天 将 降 大 任 / 于 / 是 人 也 【小题 2】( 1)狱官( 2)通 “横 ”,阻塞

31、,不顺畅。 【小题 3】 C 【小题 4】 D 【小题 5】道理论证。说明人要有所作为 ,成就大业,就必须先在生活、思想等方面经受一番艰难困苦和磨炼。 【小题 6】( 1)用这些来激励他的心志,使他的性情坚忍,增加他原来没有的才干。 ( 2)国内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国外没有敌对的国家和外来的忧患,国家常常会因此而灭亡。 【小题 1】试题分析:首先要理解本句的意思,根据语意将其划分停顿。 “故 ”是句首连词, “天将降大任 ”是要议论的主要问题, “于是人 ”是介宾短语,所以应读为 “故 /天将降大任 /于 /是人也 ”。只画两处,则可以读作 “故 /天将降大任 /于是人也 ”。

32、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文言语句的理解和 诵读能力。 点评:划分停顿首先要整体理解句子,然后根据句意把句子有机的分开,注意词语不能断开。 【小题 2】试题分析: “士 ”在文言文中是多义字,在本句应译为 “狱官 ”。 “衡 ”是重点的通假字。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字词的意思的能力。 点评:文言词语,包括实词和虚词两类。文言词语的考查以实词据多。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词等。当然仍以课文下面的注解为主。学习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 【小题 3】试题分析: C项中的 “恒 ”意思是固定的,一 般译为 “常常 ”,故相同

33、。其它三项 A中的词性一为名词,一为动词。 D前者形容生活的安乐,后者译为“怎么 ”。 B中的前者译为 “将要 ”,后者明显不同。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字词的意思的能力。 点评:文言词语,包括实词和虚词两类。文言词语的考查以实词据多。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词等。当然仍以课文下面的注解为主。学习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 【小题 4】试题分析: “风景 ”古今基本相同。其余均有变化。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今异义词的理解能 力。 点评:文言词语,包括实词和虚词两类。文言词语的考查以实词据多。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假

34、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词等。当然仍以课文下面的注解为主。学习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 【小题 5】试题分析: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很明显是道理论证,在第一段举例论证的基础上,总结出放之四海皆准的道理,即: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先在生活、思想等方面经受一番艰难困苦和磨炼(困境出人才)。 考点:本题考查议论文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点评:议论文论证方法常见的有四种,即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要熟记于心,同时它们各自的作用更要知道

35、,这是老师们必讲的、学生必须掌握的考点。 【小题 6】试题分析:翻译时要 注意,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落实。此句中的关键词有 “所以 ”“法家拂士 ”等。 “所以 ”在此句中应译为 “用这些来,通过这些 ”,“法家拂士 ”应译为 “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 ”,然后把各个词语的意思连缀起来,语意通顺即可。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文言语句的翻译能力。 点评: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中考时常采用直译。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当然课外的文言语句翻译时,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

36、不失是 一种较好的方法。 名著导读 名著阅读( 6分) 【小题 1】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入相关的内容。( 2分) 一部水浒传,塑造了多少流传百世的英雄形象,点亮了多少闪耀天空的罡煞之星。话说梁山第十四条好汉武松,为兄报仇怒杀 、潘金莲;发配孟州途中,在十字坡酒店结识 ;醉打 ,替施恩(金眼彪)夺回快活林(孟州道);大闹飞云浦,血溅 ,为躲避官府缉捕,削发扮成行者;夜走蜈蚣岭,痛杀王道人 正是: “山中猛虎,见时魄散魂飞;林下强人,撞着心惊胆裂。 ” 【小题 2】细细体会下面歌词,回答问题。( 4分) “ 路见不平一声吼哇,该 出手时就出手,风风火火闯九州。 ” 上面是电视连续剧水浒传主题歌的部分歌

37、词,它体现了梁山英雄们什么性格特点?你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必须出自课外)。 答案: 【小题 1】西门庆 孙二娘(母夜叉) 蒋门神 鸳鸯楼, 【小题 2】嫉恶如仇、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举例合理即可) 试题分析:这是对水浒传这部名著的考查,考查较为深入小题一考查的是有关武松的故事情节,如果读过或是看过相关的电视剧,则可轻而易举地写出答案:。但如果记得不准,则有可能出现张冠李戴的问题。小题二首先要理解歌词,根据 “路见不平一声吼哇,该出手 时就出手 ”可体会出好汉们嫉恶如仇、侠肝义胆的特点。像这样的人物比比皆是,如李逵、鲁达等。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常识的积累能力。 点评:学习中要注意积累的广

38、泛性,既要注意的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写作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情节,甚至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默写 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 8分,每空 1分) 【小题 1】绿树村边合, 。 【小题 2】力尽不知热, 。 【小题 3】 ,身世浮沉雨打萍。 【小题 4】在历史上,屈原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的精神,杜甫的 “ , ”的情怀,都无不激励着历代贤士们 “以百姓之心为己心 ”。(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句子填空。) 【小题 5】渔家傲一诗中描写边塞苍凉壮阔景色的诗句是: , ,它与王维 “大漠孤烟

39、直,长河落日圆 ”齐名。 【小题 6】潭中鱼可百许头,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倘徊欢 /p 答案: 【小题 1】青山郭外斜 。 【小题 2】但惜夏日长 。 【小题 3】山河破碎风飘絮 【小题 4】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小题 5】千嶂里 长烟落日孤城闭 。 【小题 6】皆若空游无所依 。 试题分析:默写时,除了要注意夏、飘絮、厦寒俱、嶂闭、依等易错字外,还要注意题干中的提示性词语 .考点:本体考察学生古诗文名句和现代文名句的背诵默写的能力。 点评:复习古诗文名句,首先是要熟练背诵古诗文名篇、名段和名句;其次是要字字落实,默写中不能出现错别字、更不能丢字添字;第三是要正确理解古

40、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基本内容。现代文名篇名句的标准和古诗文一样。 作文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在春夏秋冬的轮回中,我们渐渐长大,唱着酸甜苦辣的歌,一路向前。在不同的人生阶段,体验着不同的人 生滋味。有灿烂的微笑,有苦涩的眼泪,有难忘的成功 收藏起这难忘的点点滴滴,让它成为我们终生的财富。 请以一路上,收藏 “点点滴滴 ”的 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 600字。 答案: 试题分析:本题是半命题作文,前面有提示。写作前,要先根据提示语打开自己的思路。根据提示语 “在不同的人生阶段,体验着不同的人生滋味 ” 可知,文章实则让我们写出成长的体验与感受。这个体验与感受可以 “有灿烂的微笑,有苦涩的眼

41、泪,有难忘的成功 ” ,这些虽然是点点滴滴,但却是我们 “终生的财富 ”,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迪或教益呢?这样思考 之后,缩小思路的范围,考虑自己可以写什么,即有哪些素材,有哪些可以驾轻就熟地写出来,再将题目补全,最后考虑怎样写。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点评:半命题作文的补题很关键,补出的题目显示了作文的选材、立意、情感态度及语言能力,同时也决定作文成败。 补全题目常用方法: .避生就熟。在补题时,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角度。越是熟悉的角度、内容,我们写作时的把握也就越大。补全题目,首先要将题目变为自己所熟悉的内容,从自己熟悉的内容、擅长的体裁着手来写;化大为小。化大为小就是选择一个比较小的切入口 .从一个具体的角度切 人题目 .从而将一个相对比较 “大 ”的题目缩小为一个比较 “小 ”的题目;运用修辞手法。补题时能运用修辞的可运用上修辞,使文章灵动,有吸引力,同时也显示出对语言的驾驭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