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贵州省贵阳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模拟试题四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eventdump275 文档编号:289325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5.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届贵州省贵阳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模拟试题四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2届贵州省贵阳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模拟试题四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2届贵州省贵阳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模拟试题四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2届贵州省贵阳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模拟试题四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2届贵州省贵阳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模拟试题四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2届贵州省贵阳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模拟试题四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淑 女 (sh)踉 跄 (1ng)和 面 (hu) 步履 蹒 跚 (pn) B 炫 耀 (xun) 执 著 (zhu) 荤 菜 (hn)揶 揄 (y) C 提 防( d)魁 梧 ( w) 酝 酿 (yn)奄 奄一息( yn) D静 默 (m)怜 悯 ( m n) 吮 吸( y n) 蓦 然( m) 答案: B 试题分析: A“踉 ”应读 1ing,“和 ”应读二声 .B “奄 ” 应读二声 .D“吮 ”应读 sh n,“蓦 ”应读 m.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汉

2、字的认读能力,主要是字音。 点评:学习和复习的过程中可以进行适当分类整理,误读误写积累,阶段总结等,尤其是误读误写字的积累。同时接近考试时要适当做一些强化训练,以及时查漏补缺。 下列知识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 2分) A “致女儿的信 ”、 “雨的诉说 ”、 “音乐之声 ”都是偏正短语。 B “长征三号丙火箭在我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把嫦娥二号卫星成功送入太空。 ”这是一个单句。 C “基因的结构非常容易发生变化。 ”这个句子中的 “容易 ”是状语。 D “悲观的人只看到自己的失去,而乐观的人则更加看重自己的获得。 ”是转折复句。 答案: B 试题分析: “这是一个单句 ”的说法不

3、正确,这是两个单句组成的复句。 考点:考查学生对短语、句子、句子成分、复句关系的分辨能力。 点评:在语文学习中,要把短语的类型(主谓、动宾、动补、并列短语等)、句子分类(单句、复句)、复句关系(并列、因果、转折、选择、递进等)、句子的成分(主、谓、宾、定、状、补语等)等知识熟记于心,做到能够准确判断 。 下列知识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 2分) A “弯曲 ”、 “友谊 ”、 “佩服 ”分别是形 容词、名词、动词。 B “那声音仿佛是朦胧的月光和玫瑰花间的晨雾那样温柔。 ”这句话中的 “朦胧 ”和 “温柔 ”是褒义词。 C “诚实 ”、 “老实 ”、 “踏实 ”是一组近义词,都是形容忠诚、

4、规矩、切实的态度。 D “生命是一种神秘的力量,说它脆弱它就像薄冰一样不堪一击,说它坚强,它又如大山一般坚忍不拔。 ”这句话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答案: D 试题分析: “这句话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的说法不正确,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 考点:考查学生对词、短语、句子、修辞等的分辨能力。 点评:在语文学习中,要把词的词性(名、动、 形、数、量、代、副、介、连、助、叹、拟声词)、短语的类型(主谓、动宾、动补、并列短语等)、修辞方法、近义词反义词等知识学通学懂,做到心中有概念,见到会判断,平时会运用。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 2分) A水浒,又称水浒传,是一部以北宋末年宋江起

5、义为题材的长篇白话小说。作者施耐庵,元末明初人。 B海燕是俄国作家高尔基的作品,他的代表作有自传性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长篇小说母亲等。 C我爱这土地的作者是舒婷,原名蒋海澄,其代表作是大堰河 我的保姆。 D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南宋女词人,我国第一位女词人。其词善用白描手法,自辟蹊径,语言清丽。 答案: C 试题分析:我爱这土地的作者不是舒婷,而应是艾青。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掌握情况。 点评:对于课本上的课文,不能偏颇,大致内容、主题,涉及到的文学常识要心中有数更不能放弃课内只顾课外,要从课内中学到语文的基础知识及赏析文章的方法,并和课外的拓展阅读结合起来,做到课内

6、外结合,使语文能力和素养得到提高 结合语境选词填空,恰当的一项是: ( )( 2分) 说到音乐,我没有听西洋音乐的福分,对此 。 中国音乐,也弄不清什么是 “阳春白雪 ”什么是 “下里巴人 ”。不过, 是中国音乐总还是可以听得进去的, 很喜欢。我醉心 “西北风 ”那回荡在黄土高原上的 “信天游 ”的激越而忧伤的旋律,就像是我肺腑深处发出的,是生命的升华;而江南丝竹则又将我带入了另一个世界,也许这也是我生性中所固有的。 A胸有成竹 然而 如果 因为 B滚瓜烂熟 哪怕 只要 因为 C一窍不通 至于 只要 而且 D心如明镜 如果 只要 而且 答案: C 试题分析:第一个空前面的句子 “我没有听西洋音

7、乐的福分 ”,据此可知,应选“一窍不通 ”,因此 C项基本确定。把 C项其它词语放到相应的位置读一读,语意通顺。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语段的理解能力。 点评:整体感知语句,分析语句所写内容,注意前后语句中的标志性词语以及语句间的照应,根据这些加以选择。选好之后,还要读一读,看语意是否通顺,如果不通顺就要再检查一下,是哪个地方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的加以修改。 下列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2分) A扶掖:扶持,提携。 B恣睢:放纵,放任。 C孜孜不倦:勤奋学习,不知疲倦。 D歇斯底里:形容心情极度愤怒。 答案: D 试题分析: D“歇斯底里 ” 是形容情绪异常激动,举止失常,无法控制自己了

8、。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词语、成语的能力。 点评:所学学习和生活中常见的、出现较多的词语、成语、俗语,要做到知其意,善运用。平时要在积累上下工夫,对于易于混淆的词语、成语、俗语要进行比较、积累。 下列各组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2分) A自暴自弃一筹莫展 B一想天开趋之若骛 C迫不急待呕心沥血 D穿流不息脍炙人口 答案: A 试题分析: A一想天开 异想天开 B迫不急待 迫不及待 D穿流不息 川流不息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汉字的认读能力,主要是字形。 点评:学习和复习的过程中可以进行适当分类整理,易写错的字,如形近字、难写字等要及时进行积累,并抽时间加以强化练习。 接近考试时

9、要适当做一些强化训练的专项试题,这样真正遇到考题时才能应对自如,得心应手。 现代文阅读 文段(二) 雾 雾是一种常见的天气现象。秋冬时节,当低层大气中的水汽达到饱和状态时,低层大气中出现的水汽凝结物悬浮在空中,并使能见度的水平距离小于 1 千米,气象学上把这种天气称为雾。 雾是怎样形成的呢?原来,空气中能容纳一定量的水汽,气温愈高,空气中所能容纳的水汽愈多,反之愈少。白天的温度一般比较高,空气中可容纳较多的水汽;到了夜晚,地面热量散失,使地面温度下降,同时影响接近地面的空气层,使空气中的温度也降低,当温度低到空气不能容纳原先所有的水汽时,过剩的水汽便凝结成小水滴或小冰晶,浮游在近地面的大气中,

10、雾就形成了。 大雾天气对交通影响很大。在大雾天气,飞机不能起飞和降落,汽车、船舶等也因能见度低容易发生交通事故。雾对农业生产也有一定的危害,如果连续数天大雾,将使农作物缺乏光照,进而影响生长,诱发病害。如小麦抽穗时遇上连续 3天以上的大雾,就容易引起赤霉病。雾对人体健康也有一定的危害。据测定,雾滴中含酸、碱、盐、胺、酚、尘埃、病原微生物等有害物质的比例,比通常的大气水滴高几十倍。人们如果在雾中活动,就会吸入雾中的这些有害物质,从而可能诱发或加重气管炎、咽喉炎、结膜炎等诸多疾病。 既然大雾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利的影响,那么怎样才能消除它呢? 针对雾形成的过程,我们可以进行人工消雾。所谓人工消雾,就

11、是指用人工影响的方式消除局部区域内的雾滴以提高能见度的方法 。一般采用三种方法 :一是加热法。对小范围雾区采取一定的措施,加热空气使雾滴蒸发而消失。二是吸湿法。播散盐、尿素等吸湿物质作为催化剂,产生大量凝结核,使雾滴在凝结核上凝结成大水滴形成降雨或降雪,从而达到消除的目的。三是人工扰动混合法。用直升飞机在雾区顶部缓慢飞行,把雾顶以上干燥空气驱赶下来与雾中空气混合,促使雾滴蒸发消失。 2002年 12月,陕西就曾通过播散液态二氧化碳来改变雾的存在形式,使其变成雪后降落。经过现场勘查,在第一次作业20分钟后,距离作业下风方 1.2千米处开始降雪,降雪时间持续约 3小时。降雪后有小 区域内能见度由原

12、来的不到 20米增加到 300米。 (选文有改动 ) 【小题 1】请概括雾的形成过程是怎样的。 (不超过 50字 )(3分 ) 【小题 2】文章第 段中加着重号的 “容易 ”能否去掉?请说出理由。 (3分 ) 【小题 3】文段第 段介绍了雾在哪几方面的危害,请分条陈述?( 3分 ) 【小题 4】文章第 段画线部分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好处?主要说明了什么内容。 (4分 ) 答案: 【小题 1】低空中的水汽因温度降低而不能被空气完全容纳,过剩水汽凝结成小水滴或小冰晶,浮游在低空中,就形成了雾。( 3分) 【小题 2】不能去掉。因为 “容易 ”起限制作用,表示可能性大。如果去掉,所说内容就绝对化

13、了,与实际不符。( 3分) 【小题 3】文章第 段从以下三个方面说明了雾的危害:( 1)雾对交通的影响。( 2)雾对农业生产的危害。( 3)雾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3分) 【小题 4】运用了分类别的说明方法。条理清楚地介绍了人工消雾的三种方法。( 4分) 【小题 1】试题分析:审题后到原文中寻找答案:范围,文中写雾的形成过程的是第二段,有明显的语言标志 “雾是怎样形成的呢? ”,这个设问句就提示了问题的答案:。读第二段,然后把关键语句提取出来,组成不超过五十字的答案:即可。如 低空中的水汽因温度降低而不能被空气完全容纳,过剩水汽凝结成小水滴或小冰晶,浮游在低空中,就形成了雾。 考点:本题考查学

14、生提取信息并概括的能力。 点评:首先要在审题的基础上找准提取答案:的选文范围,然后精读相应语段,从前向后精读根据自己的理解和题干的要求,提取或概括出切题的答案:。有具体要求的,如字数等,要达到最基本的题目要求。 【小题 2】试题分析:我们把 “容易 ”去掉与原句加以比较我,就可以知道 “容易 ”表明 “小麦抽穗时遇上连续 3天以上的大雾引起赤霉病 ”的可能性大,而去掉后就变成了肯定的说法,与原意不符,也不符合实际了。这个词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和严谨的态度。 考点: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点评:分析说明文中的词语准确性,要把它放到语境中,体会出它的意思和用法,并将删掉该词的句子和原句加以

15、比较。回答这类题目,一般采用三步法,即首先回答不能,然后指出该词在原句中的意思和作用,接着说去掉会变成什么情况,如与实际不符或说法过于绝对等,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所以不能删掉。 【小题 3】试题分析:审题后读第三段,有明显的语言标 志 “大雾天气对交通影响很大 ”“雾对农业生产也有一定的危害 ”“雾对人体健康也有一定的危害 ”这几个提示性语句告诉我们,第三段是从三个方面介绍雾的危害的。根据 “哪几方面 ”的要求,把几个方面写出来即可,不必详细地写。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 点评:首先要找到提取答案:的范围,然后精读相应语段,读时一定要抓住其中的语言标志,根据这些关键语句

16、,把切题的答案:提取出来。 【小题 4】试题分析: “三种方法 ”的标志就是分类别的标志,运用分类别的说明方法,把人工消雾的三种方法介绍的条理清晰,易于理解。 考点:本题考查 学生对说明方法的掌握情况。 点评:对于说明文的说明方法,首先要知道有哪些,即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下定义。其次要知道其特征及作用。说明方法的作用是由效果的关键词和其内容上的作用两部分组成的。效果关键词如准确、具体、形象生动、条理清晰的说明了等,内容上一般证明的是运用说明方法的句子之前的句子,而且大多证明本段的中心句。即说明方法及作用的答题是有规律可循的。 文段(一) 成功是一种感受 说到成功,人们有一个

17、错误观念:成功只等于成名。有人认为,只有扭转乾坤的壮举,才算是成功的举动;有人认为,只 有领袖、名人,称的上 “家 ”的人,才算是成功者;有人则干脆断言,世界上没有一个成功者,因为人生最终的结局是悲剧 后人肯定会超越前人。这实在是一种可怕的自卑。 其实,我们都是成功者,因为成功只是一种感受,一种自我意识的主观感受 。如果我们把自己的每一点进步,哪怕只是微小的进步,都看作是一次成功,都认认真真的品味一番,那么,幸福和快乐就会常伴我们身边,我们的人生也就会因此而变得格外的丰富和生动。不是吗?作为一名学生,他考试及格了,成绩提高了,这是成功,也应该感到高兴;作为一个农民,他播下的种子发芽了,庄稼收割

18、了 ,这也是成功,也应该感到高兴。在更多的时候,成功无需旁人认可,更不许别人来裁判,我们也不要把成功的刻度划得太高,不要把成功看得过于神圣。 然而人的一生,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不可避免要遭受这样那样的挫折和失败,每经过一次失败,对事物的认识就深入了一步,对人生的感悟就加深了许多,自己的意志就增强了不少,这种种经历和感受,不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成功?不也应该感到快乐吗?否则,我们就会对人生失去一份应有的信心,面对困难,我们就会望而却步。 大胆而自豪的承认成功吧。认认真真的品味自己的每一次成功,从品味中,汲取动力, 开启智慧,从而获得更大的成功,这也许就是人生的意义所在。 【小题 1】第一段中 “这实

19、在是一种可怕的自卑 ”中的 “这 ”指代什么?( 3分) 【小题 2】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说说第 段中划线句的作用。( 4分) 内容: 结构: 【小题 3】下列的名言中,不能作为本文道理论据的一项是( )( 3分) A ”你努力了 ,尽力了 ,即使摘不到诱人的金苹果 ,也同样能赢得人们的尊重 ,享受到人生的快乐。 ” B “成功的关键不在成功的结局上,而在不懈追求的过程中。 ” C “每一次选择,每一次出发, 每一种结果,都是人生的体验,都是一首耐 唱的歌。 ” D “不想当元帅的,不是好士兵。 ” 【小题 4】生活中,你对成功的感受是什么?请简要地谈谈你对成功的感受。( 3分) 答案: 【小

20、题 1】 “这 ”指代 “成功只等于成名 ”“有人诊断,只有领袖、名人,称得上 ”家“的人,才算是成功才 ”“世界上没有一个成功者 ”三种错误认识。 【小题 2】内容:对上述说法的否定 ,引出话题 (或 ”提出中心论点 ”。 结构:承上启下 (或过渡 )作用。( 4分) 【小题 3】 D ( 3分) 【小题 4】言之成理即可。( 3分) 【小题 1】试题分析: “这实在是一种可怕的自卑 ”里的 “这 ”是代词,一般应指 代其前面的内容。读前面的语句可知, “这 ”应指 “只有扭转乾坤的壮举,才算是成功的举动;只有领袖、名人,称的上 “家 ”的人,才算是成功者;世界上没有一个成功者 ”这些对 “

21、成功 ”的错误的认识。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语句中代词的理解能力。 点评:找到语句出现的语段,精读之后找到代词所指代的内容。代词一般应指其前面的内容,但不一定是整个句子,应该在理解的基础上,结合具体内容做出具体地分析。 【小题 2】试题分析: “其实,我们都是成功者,因为成功只是一种感受,一种自我意识的主观感受 ”读该句的上下文可知,此句在文中起到了过渡的 作用,它承接了上文对成功的不正确的认识,提出自己的与之不同的观点。因此,内容上,在否定错误说法的基础上,提出中心论点;结构上,起过渡作用。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语段作用的理解能力。 点评:议论文语段的作用也要从内容与结构两方面去回答。内容上

22、,要结合上下文具体分析,如提出了什么观点(论点、分论点),论证了什么内容等。结构上,要概括语段或句子的位置,结合上下文所写的内容,作具体的分析。中间的语段,一般起过渡的作用。 【小题 3】试题分析:本文的中论点是 “成功是一种感受,一种 自我意识的主观感受 ”,而 “不想当元帅的,不是好士兵 ”则告诉人们,要不断追求,要有志向和梦想。与本文的观点不一致。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论据与论点关系的理解能力。 点评:论据与论点,是证明与被证明的关系。只有论据内容与论点有关联、有共同之处、有契合点,才能有力地证明论点,否则就起不到证明论点的作用。 【小题 4】试题分析: “你对成功的感受 ”其实就是让我

23、们谈一谈,自己认为什么才算是成功。一般我们应与选文中的观点一致起来。因为这样不但可以借用原文中的一些语句组成自己的答案:,还可以避免另起炉灶带来的跑题等诸多问题。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 和语言表达能力。 点评:平时要养成多看、多读、多想、多思的好习惯,对于所读的书、身边的事、周围的人、社会的热点等要多关心,多与同学师长交流,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对各种知识的兴趣,而且自己的理解和表达能力也能迅速提高。 文言文阅读 文段(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 “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唐雎对曰: “臣未尝闻也。 ”秦王曰: “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雎曰: “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秦王曰:

24、“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 ”唐雎曰: “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 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 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 “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 【小题 1】解释下列划线字。( 4分) 以头 抢 地耳 休 降于天 长跪而 谢 之 寡人 谕 矣 【小题 2】用现代汉语翻译 :“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 ”( 2分) 【小题 3】 “

25、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中 “天子之怒 ”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2分) 【小题 4】面对秦王的恐吓,唐雎是怎么回应的?结果如何?( 2分) 答案: 【小题 1】 撞。 吉祥。 道歉。 明白,懂得。( 4分) 【小题 2】平民发怒,也不过是摘掉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 2分) 【小题 3】如不答应交换安陵就杀掉唐雎,灭掉安陵国。( 2分) 【小题 4】针锋相对,用 “布衣之怒 ”反击 “天子之怒 ”,结果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 ”。( 2分) 【小题 1】试题分析: “抢、休、谢 ”都是古今异义字,根据语境和平时的识记,应知道它们各自的意思,难度不大。 “谕 ”与现代汉语的意思相仿,

26、应译为 “明白,懂得 ”。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字词的意思的能力。 点评:文言词语,包括实词和虚词两类。文言词语的考查以实词据多。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词等。当然仍以课文下面的注解为主。学习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 【小题 2】试题分析:试题分析:翻译时要注意,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落实。此句中的关键词有 “怒 ”等。 “怒 ”在语境中应译为 “发怒 ”,了解了关键字词的意思,然后把各个词语的意思连缀起来,语意通顺即可。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文言语句的翻译能力。 点评: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语句的

27、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中考时常采用直译。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当然课外的文言语句翻译时,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小题 3】试题分析: “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根据上下文内容可知,此句是秦王威逼唐睢的一句话,其言处之意即是说,如不答应交换安陵就发动战争,灭掉安陵国。后文的 “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就印证了这一点。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语句的理解能 力。 点评:做题时,要先审题,然后把语句放到语境中,结合上下文内容加以具体分析。根据上下文内容与标志性的语句,把语句的深层含义

28、推断出来。 【小题 4】试题分析: “面对秦王的恐吓,唐雎是怎么回应的?结果如何? ”审题后在文中找到 “秦王的恐吓 ”的相关部分,然后在语句的后面寻找答案:。可见,唐睢先是以 “布衣之怒 ” 反击 “天子之怒 ”,并指出要效仿布衣之士刺杀秦王,且立即付诸行动。结果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 ”。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能力。 点评:结合文章的内容,在理解语句大意的基础上,运用概括性语言完整的作答即可。当然,能用原文语句回答的,可借用原文语句组成自己的答案:。 诗歌鉴赏 文段(四) 阅读上面这首诗歌后,请从文学欣赏的一两个角度进行赏析。( 5分) 答案:这是一首表达思乡之情的抒

29、情诗。全诗通过 “望乡台 ”这个意象表达了作者的思念之情。这首诗第一诗节通过登高望远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通过登上高高的望乡台感受故乡的 “云 ”、 “风 ”和 “乡音 ”,体验故乡之情。第二诗节,通过写望乡台的路的 “又弯又窄 ”,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期盼之浓。第三诗节,通过对故乡的 “山和水 ”、 “柳、槐和松 ”以及 “奶奶 ”等具体的意象的回忆,表达了对家乡深深的依恋之深。最后一个诗节,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永不退却的思乡情。 全诗语言质朴,述说 “年年总来望乡台 ”的情结,表达了 “思乡之情终不退 ”情怀。全诗 韵律和谐,通过押韵的手法,通过 “台、来、窄、槐、奶、载 ”几个韵脚字,使全

30、诗读起来朗朗上口。整体表现出了深深的思念之情。( 5分) 试题分析:整体看去,诗中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全诗通过 “望乡台 ”这个意象表达情感,四节诗的内容也围绕着 “望乡台 ”展开。第一诗节写登上望乡台,第二节写望乡台直通故乡的路,第三节写在望乡台上想象故乡之景和故乡的人。第四节直抒胸臆,用 “年年总来望乡台 ”表达了思乡之深情。本诗最为明显的角度是情感和意象,我们可以从这些角度分析。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赏析能力。 点评:对于诗歌的赏析, 主要是欣赏诗歌的语言之美、意象之美、音韵之美、画面之美、手法之美、构思之美、意境之美、情感之美等。 语言表达 语文活动。下面有两幅图,请选择其中

31、一幅,仔细观察并认真思考后,说说自己从图中读出了什么。答案:图一:漫画展现的是人类砍树,却从树干砍伤处吹出强有力的沙尘暴的场景。从此图可以看出人类对自然、树林的滥砍滥伐必然会招到自然地报复。沙尘暴就是其中之一。此图更警示我们要保护自然,爱护森林。 图二: 描绘的是贵州侗族特有的一种建筑形式 风雨桥。此种建筑在桥上盖楼,不仅成为了交通设施,更成为侗族同胞回家途中 遮风避雨、休息纳凉极佳的场所。展现了侗族人民的聪明智慧和创新精神。 试题分析:根据题目要求 “从图中读出了什么 ”我们首先要认真观察两幅图画。第一幅画面上有一个举着斧头的人正在大汗淋漓的砍树,从树干砍伤的地方却吹出了强有力的沙尘暴。第二

32、幅画面上是一个桥,桥上还盖着几层小楼。比较这两幅图,感觉哪一幅有感觉,能读出内容,就选哪一幅。如第一幅,可以从保护自然,保护环境,爱护森林,否则人类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等角度来谈。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图片的理解能力。 点评:理解图表,一定要注意整体感知图片的画面内容及所有的文字注 解,结合题干要求做综合考量,从画面要联想到画面外,甚至联想到现实生活,思考之后写出切题的答案:。 综合学习水平考查(共 12分) 林城贵阳 和谐的人居环境 材料一:贵阳自然环境优美,山清水秀,气候宜人,有 “森林之城、休闲胜地 ”的美誉。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强力推进 “环境立市 ”战略,三年变清南明河取得了重大阶段性

33、成果,在拥有一环林带的基础上,二环林带建设成效显著,循环经济试点工作扎实推进,贵阳的生态环境优势、人居环境优势日益凸显。贵阳正逐渐成为最适宜生活居住、最适宜创业发展的城市, “生态贵阳、人居贵阳 ”,和谐贵 阳正彰显着自己独有的魅力。 材料二: 2008年,有关部门民意调查表明,贵阳市民对 “林城 ”、 “生态城市 ”概念的知晓率基本达到 100,有超过 70的省外游客在饱览贵阳景致后认为,贵阳与 “林城 ”称谓完全相符。 “十一五 ”期间,贵阳市提出 “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融入森林 ”新理念,突出生态建设、生态安全、生态文明,确立 “环境立市 ”和建设 “生态经济市 ”的发展战略。 5年来

34、,贵阳累计完成退耕还林面积近 55万亩,实施天保工程公益林建设 21.3万亩。近期又投资 1.1亿元人民币,建设总长 223千米、面积 43万亩的第二环城林带。 预计到 2011年,贵阳人均环城林面积将达 207平方米,形成了全国少见的 “森林之城 ”。 【小题 1】(积累)近年随着贵阳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贵阳,来到了贵阳,在贵阳感受了宜人的天气,美丽的自然风光,贵阳也因此被赋予了许多美称。除了 “森林之城、休闲胜地 ”这一美誉外,你还知道贵阳有哪些美誉呢!请写出两种。( 2分) 【小题 2】(探究)阅读材料,你从贵阳近年的规划发展中可以看出贵阳在发展中主要强调什么内容?( 3分) 【小

35、题 3】(实践)贵阳市强调对环境的保护是非常必要的。为了扩大对环境保护的宣传,请你写一句宣传语, 号召贵阳全体市民都来保护 “林城 ”的环境。( 3分) 【小题 4】(想象)我相信,有你我的关爱,林城贵阳的未来一定更加美好。下面就展开你想象翅膀,请为我们描绘一下 2015年后的贵阳美景吧!(不低于80字, 4分) 答案: 【小题 1】避暑之都;第二春城;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气候宜人数贵阳;中国舞蹈之都等美誉。( 2分) 【小题 2】主要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以及我们对大自然的保护。( 3分) 【小题 3】提示:语言要精美,修辞等手法运用合理。例:绿水青山是我家,林城未来靠大家。清清的水,蓝

36、蓝的天,林城的未来靠今天。( 3分 ) 【小题 4】提示:主要运用描写的表达方式。例:站在瞰筑亭上向远处眺望,贵阳熟睡在一片深绿的大地上,像一个在摇篮里熟睡的婴儿。星星点点的露出一点城市的肌肤,水水的,柔柔的,让人仍不住想去亲吻一番。阳光升起,整个城市都清醒过来,迎着朝露,展示着绿的气息。 【小题 1】试题分析:根据 “除了 森林之城、休闲胜地 这一美誉外,你还知道贵阳有哪些美誉呢 ”可知,选段中出现的不能再写。因此,如果没有平时的积累就难以回答本题。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的积累能力。 点评: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所以我们不仅要在课内学习,还要在 课外积累。平时我们要培养自己对多种知识的兴

37、趣,积累一些成语故事、名人名言与事例、俗语、歇后语、家乡的风土人情、名胜古迹等等,并不时的与同学进行交流。这样,不仅可以促进自己的积累,还可以在考试时,备不时之需。 【小题 2】试题分析:从材料中可以读出,两则材料中提到的规划,都很注重环境和生态,都强调对大自然生态的保护,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 点评:通读材料,把与题干要求相关的内容提取出来。然后,精读这些语句,找到它们的共同点和相通之处,概括成切题的答案:作答。 【小题 3】试题分析:写宣传语是具体的要求,宣传的目的是 “号召贵阳全体市民都来保护 林城 的环境 ”,因此,拟的宣传语要与保护环境有关,且要具

38、有一定的提醒、警示、呼吁等作用,一般可运用对偶或排比的修辞,合撤押韵更易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和表达的能力。 点评:平时要多参与到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去,在活动中实践知识并学到更多的知识。另外平时要多关注一些宣传语、对联、广告语等,体会它们的优点,汲取人之所长,为我所用。 【小题 4】试题分析:题目的要求是想像 “2015年后的贵阳美景 ”,根据两则材料中的内容 可知,在政府的大力倡导和严格要求下,在市民们的努力践行下,贵阳的环境到 2015年,肯定是山青水秀,绿树成荫,到处是鸟语花香的美丽图景。我们可以选一处风景加以描写即可,描写时要运用一定的观察顺序,尽量用到优美的

39、语言,达到字数的要求。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点评:平时要养成多读、多看、多想、多思、多写的好习惯,对于读到的写景、叙事、抒情等的好语句,要及时积累下来,并经常拿出来温习仿写,把自己读到的、写出来的内容多与同学交流,这样,自己的理解、遣词成段成文的能力都会迅速提高。 名著导读 名 著阅读考查。( 4分) 1806 年 5 月贝多芬与布伦瑞克小姐订婚,爱情的美好产生了一系列伟大的作品。不幸的是,爱情又一次把他遗弃了,未婚妻和另外的人结婚了。不过这时贝多芬正处于创作的极盛时期,对一切都无所顾虑。他受到了世人瞩目,与光荣接踵而来的是最悲惨的时期:经济困窘,亲朋好友一个个死亡离散

40、,耳朵也已全聋,和人们的交流只能在纸上进行。面对生活苦难,似乎没有什么能使贝多芬屈服,他以自己的创作风格扭转了维也纳当时轻浮的风气。 【小题 1】以上这段文字是名人传中描写贝多芬人生经历的一个情节。除了贝多芬以外,名人传 还叙述了哪两位伟人的事迹?( 2分) 【小题 2】当贝多芬正处于创作的极盛时期时,他也遭遇到怎样的人生困境?他此后抱着怎样的态度对待人生的?( 2分) 答案: 【小题 1】米开朗琪罗 托尔斯泰 【小题 2】耳聋 勇敢、坚强的去超越人生的大苦闷,去面对人生。 【小题 1】试题分析: “除了贝多芬以外,名人传还叙述了哪两位伟人的事迹 ”这是基本的常识性考查,没有什么难度。但要注意

41、把字写对。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内容的积累能力。 点评:学习名著时,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的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写作特色、涉及人 物等,还要注意积累一些故事情节,甚至是一些细节。在做题时要注意,不能出现张冠李戴的毛病。 【小题 2】试题分析: “当贝多芬正处于创作的极盛时期时,他也遭遇到怎样的人生困境 ”这个题目如果没有语段,则有一定难度。但是,现在是对语段中内容的考查,只要到语段内提取即可。即:耳朵全聋,和人们的交流只能在纸上进行。第二步根据 “面对生活苦难,似乎没有什么能使贝多芬屈服,他以自己的创作风格扭转了维也纳当时轻浮的风气 ”可知,他用坚强和乐观的生活态度去面对生活的

42、苦难。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语段的理解能力。 点评:理解名著语段 和理解现代文语段一样。我们要在审清题的基础上,到原语段中去寻找答案:范围。能用原文语句回答的,可直接用原文语句回答。不能用原文语句的,可能自己的话概括出切题的答案:。 默写 诗文默写填空。(凡错字、多字、少字,该句不得分。 8分) 【小题 1】小时候, ,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小题 2】得道多助, 。 【小题 3】辛弃疾在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达自己想要建功立业,青史留名的句子是: , 。 【小题 4】请任意写出古诗词曲中带有 “秋 ”的两个连贯的句子: , 。 【小题 5】东篱把酒黄昏后, 。(李清照 醉花阴

43、) 【小题 6】 ,村南村北响缲车。(苏轼浣溪沙) 【小题 7】举杯邀明月, 。(李白月下独酌) 【小题 8】 ,塞上燕脂凝夜紫。(李贺雁门太守行) 答案: 【小题 1】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小题 2】失道寡助 【小题 3】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小题 4】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秋词刘禹锡) 【小题 5】有暗香盈袖 【小题 6】簌簌衣巾落枣花 【小题 7】对影成三人 【小题 8】角色满天秋色里 试题分析:默写时,除了要注意寡、赢得、寥、盈等易错字外;有时还要注意句中的标点、题干中的提示语言。写完之后要完整的读一下,做好检查,这样才能使整个默写保持准确性。 考点:本体考

44、察学生古诗文、现代诗文名句的背诵默写的能力。 点评:复习古诗文名句,首先是要熟练背诵古诗文名篇、名段和名句;其次是要字字落实,默写中不能出现错别字、更不能丢字添字;第三是要正确理解古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基本内容。对于现代诗文的要求与古诗文相同。 作文 写作能力考查(共 60分) 不当家不知油盐贵,无子嗣不知父母恩。是的,只有经历过,你才能得到最真实的体验,这是无法从别人的传授中获得的。人生的经历有喜有悲,有成功也有失败,但不管结果如何,这些体验给予我们一定的启示,丰富了我们美好的人生。体验使我们更加成熟,更加知晓父母的恩情,家人的关怀,朋友的情谊 阅读以上材料,结合自己的生活积累,请以 “体验 _

45、”为题写一篇600650 字的作文。 要求: 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区域名、校名和人名。 题目自拟。 答案:略 试题分析:本题是半命题作文,题 目之后有提示。写作前,要仔细阅读提示内容,从中受到思路的启发,比如从提示中的 “不当家不知油盐贵,无子嗣不知父母恩;人生的经历有喜有悲,有成功也有失败 ” 中我们可知看到,可补的内容有很多,涉及到的方面也可以有很多。如写学校生活,学习得失的体验、师生关系的体验:写家庭生活,当家的体验、对父母恩情的体验、对长辈艰辛的体验等;写自然之景,对在自然神秀丽的体验、对大海博大胸怀的体验等。总而言之,只要是我们有体验的,使我们更加成熟、受益匪

46、浅的经历,都是我们可写的内容。不过,在思考时一定要注意,要把选材确定在 “熟悉 ”这 个角度上,因为只有熟悉的内容,我们才更容易写出真情实感;因为熟悉的内容,我们写起来才更好驾驭。如,亲情、友情等这类主题的作文是我们常写的,写得较熟的,那么,我们就尽量把选材和立意拉到这些方面来。在此基础上,找出凡而不俗的材料完成自己的习作。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点评:半命题作文的补题很关键,补出的题目显示了作文的选材、立意、情感态度及语言能力,同时也决定作文成败。 补全题目常用方法: .避生就熟。在补题时,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角度。越是熟悉的角度、内容,我们写作时的把握也就越大。补全题目,首先要将题 目变为自己所熟悉的内容,从自己熟悉的内容、擅长的体裁着手来写;化大为小。化大为小就是选择一个比较小的切入口 .从一个具体的角度切人题目 .从而将一个相对比较 “大 ”的题目缩小为一个比较 “小 ”的题目;运用修辞手法。补题时能运用修辞的可运用上修辞,使文章灵动,有吸引力,同时也显示出对语言的驾驭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