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学年广东增城郑中钧中学高一上期期末考试物理卷(带解析).doc

上传人:postpastor181 文档编号:290297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90.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学年广东增城郑中钧中学高一上期期末考试物理卷(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5学年广东增城郑中钧中学高一上期期末考试物理卷(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5学年广东增城郑中钧中学高一上期期末考试物理卷(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5学年广东增城郑中钧中学高一上期期末考试物理卷(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5学年广东增城郑中钧中学高一上期期末考试物理卷(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5学年广东增城郑中钧中学高一上期期末考试物理卷(带解析) 选择题 力学单位制中,作为基本单位的物理量是( ) A米、秒、千克 B质量、时间、长度 C质量、秒、长度 D加速度、位移、速度 答案: B 试题分析:力学单位制中,作为基本单位的物理量是质量、时间、长度,其单位是:千克、秒、米,选项 B正确。 考点:单位制 . 在探究自由落体运动的实验中,老师用两块质量一样的橡皮泥做实验,一块捏成光盘样式的圆盘,一块捏成球,将两块橡皮泥同时从同一高度落下,橡皮球先落地;再将橡皮圆盘捏成球,两个橡皮球同时从同一高度落下,同时落地。从这一实验现象我们能猜测是( )因素影响下落结果 A质量 B空气阻力

2、C重力 D物体形状 E.老师操作 答案: BD 试题分析:物体的形状不同,所受的空气的阻力也不同,故对物体下落的影响就不同,所以答案:选 BD。 考点:探究自由落体运动。 如图,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受到水平向右的力 F1 7 N和水平向左的力 F22 N的共同作用,物体处于静止,那么( ) A如果撤去力 F1,那么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 B如果撤去力 Fl,那么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一定为 2 N C如果撒去力 F2,那么物体受到的合力一定为 2 N D如果撤去力 F2,那么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一定为 7 N 答案: AB 试题分析:物体在水平方向受到: F1=7N、 F2=2N与摩擦力作用而静止,处于平衡状

3、态,由平衡条件得: F1=F2+f,静摩擦力 f=F1-F2=7N-2N=5N,最大静摩擦力大于等于 5N;如果撤去力 F1,那么物体将受到向右的大小为 2N的摩擦力,物体仍然平衡,受到的合力为零,选项 AB正确;如果撒去力 F2,则假设物体仍静止,则物体受的摩擦力为 7N,而最大静摩擦力大于等于 5N,则物体可能静止,也可能不静止,情况不能确定,故选项 CD 错误;故选 CD。 考点:物体的平衡;摩擦力 . 为提高百米赛跑运动员的成绩,教练员分析了运动员跑百米全程的录相带,测得:运动员在前 7 s跑了 61 m, 7 s末到 7.1 s末跑了 0.92 m,跑到终点共用10.8 s,则下列说

4、法正确的是( ) A运动员在百米全过程的平均速度是 9.26 m s B运动员在前 7 s的平均速度是 8.71 m s C运动员在 7s末的瞬时速度为 9.2 m s D运动员在 7.1s末的瞬时速度为 9.2 m s 答案: AB 试题分析:运动员在百米全过程的平均速度是 ,选项 A正确;运动员在前 7 s的平均速度是 ,选项B正确;因为运动员的运动情况不确定,故不能确定 7s末和 7.1s末的瞬时速度,选项 CD错误;故选 AB. 考点:平均速度;瞬时速度 . 如图所示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下列有关物体在 0 8s内的运动情况判断正确的是( ) A前 2s物体的加速 度为 5m/

5、s2 B 4s末物体回到原出发点 C 6s末物体距出发点最远 D 8s末物体回到原出发点 答案: AD 试题分析: v-t图线的斜率表示物体的加速度,则前两秒加速度 ,故 A正确; 4s末物体的位移为 4s内速度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三角形面积: x= 102m=5m,所以 4s 末物体没有回到出发点,故 B 错误;由速度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且在时间轴上方位移为正,下方位移为负,可知:物体在前 4s 内,沿正方向运动,后 4s 内沿负方向返回,4s末物体距出发点最远,故 C正确; 由速度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且在时间轴上方位移为正,下方位移为负,可知: 8s末物体位移为 0,又回

6、到了出发点,故 D正确故选: AD 考点: v-t图线 . 关于伽利略在物理方面的研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687年发表著作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B 1610年 3月,伽利略的著作时间简史在威尼斯出版 C 1608年 6月,伽利略做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小天文望远镜 D伽利略发现摆的等时性,钟就是根据他发现的这个规律制造出来的 答案: CD 试题分析: 1687年英国物理学家牛顿发表著作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选项A错误;史蒂芬 霍金撰写了时间简史选项 B错误; 1608年 6月,伽利略做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小天文望远镜,选项 C正确;伽利略发现摆的等时性,钟就是根据他发现的这个规律制造出来的,

7、选项 D正确;故选 CD 。 考点:物理学史 . 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 F=ma大家已经相当熟悉。关于它的各种性质说法正确的是( ) A a和 F之间是瞬时的对应关系,同时存在,同时消失,同时改变。 B a与 v的方向时时刻刻总相同, v的方向改变, a的方向立即改变。 C v与 F的方向时时刻刻总相同, v的方向改变, F的方向立即改变。 D物体的加速度是合外力产生的即 F=ma,又可以理解为各力产生的加速度的矢量和。 答案: AD 试题分析: a和 F之间是瞬时的对应关系,同时存在,同时消失,同时改变,选项 A正确; a与 v的方向不一定时时刻刻总相同, v的方向改变,但是 a的方向由合外力

8、决定,故 a的方向不一定改变,选项 BC错误; 物体的加速度是合外力产生的即 F=ma,根据矢量的叠加原理,又可以理解为各力产生的加速度的矢量和,选项 D正确;故选 AD。 考点:牛顿第二定律 . 如图,自由下落的小球下落一段时间后,与固定在地面上的轻弹簧上端接触,弹簧在压缩到最短过程中,即上端由 A经 O到 B,其中, O位置时小球所受重力等于弹力,则小球速度最大时弹簧上端位于 ( ) A A位置 B O位置 C B位置 D OB之间位置 答案: B 试题分析:小球从 A到 O 过程中,弹力小于重力,故小球做向下的加速度运动;在 O位置,小球所受重力等于弹力 ,此时的加速度为零,速度最大;然

9、后从 O到B时,重力小于弹力,小球做减速运动,直到在 B处停止;故选项 B正确 . 考点: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 . 伽利略的理想实验证明了( ) A要物体运动必须有力的作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将要静止 B要物体静止必须有力的作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将要运动 C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D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总是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答案: D 试题分析: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证明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没有力作用的物体能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故 AB错误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可能处于静止状态,也可能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故 D正确, C错误;故选 D 考点:伽利略的理想实验 a

10、答案: C 试题 分析:在 v-t图像中,直线的斜率等于物体的加速度,故 a、 b加速时,物体 a的加速度小于物体 b的加速度,选项 A错误;两物体速度相等时相距最远,故 40秒时, a、 b两物体相距最远,此时相距,选项 BD 错误;由图线可知,60秒时,物体 a比物体 b多运动 ,故物体 a在物体 b的前方,选项 C正确;故选 C. 考点: v-t图线 . 下列关于摩擦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滑动摩擦力可能是动力,也可能是阻力 B手握住瓶颈使瓶子竖直悬空静止,握得越紧时,手与瓶颈间的摩擦力越大 C摩擦力大小总跟正压力大小成正比 D小孩沿竖直杆匀速下滑时,他受的摩擦力小于重力 答案: A

11、 试题分析:滑动摩擦力可以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相反,故可能是动力,也可能是阻力,选项 A正确;手握住瓶颈使瓶子竖直悬空静止,摩擦力等于物体的重力,手握得越紧时,手与瓶颈间的最大摩擦力越大,选项 B错误;滑动摩擦力大小总跟正压力大小成正比,选项 C错误;由平衡知识可知,小孩沿竖直杆匀速下滑时,他受的摩擦力等于重力,选项 D错误;故选 A. 考点:摩擦力 . 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质点是实际存在的理想化模型 B体积很小的物体可以看成是质点,而体积较大的物体不能看作质点 C只要物体运动不是很快,就可以把物体看作质点 D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可以忽略时,可以将物体看作质点 答案: D

12、 试题分析:质点是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实际是不存在的,选项 A错误;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可以忽略时,可以将物体看作质点,选项 D正确;体积大的也可以看做质点,而体积小的也不一定能看作质点,故选项 B错误;能否看做质点要看物体的线度与研究的问题比较能否忽略,与物体运动的快慢无关,选项 C错误;故选 D. 考点:质点。 为了传递信息,周朝形成了邮驿制度。 宋朝增设 “急递铺 ”,设金牌、银牌、铜牌, “金牌 ”一昼夜行 500 里( 1 里 =500 米),每到驿站就换人换马接力传递,“金牌 ”的平均速度为( ) A与成年人步行的速度相当 B与人骑自行车的速度相当 C与高速公路上汽车的速度相当 D与磁悬

13、浮列车的速度相当 答案: B 试题分析:时间 t=24h;路程 S=500m500=250km; 平均速度 即传递金牌的平均速度约为 10.4km/h与人骑自行车的平均速率相当故选 B 考点:平均速度 . 在太空站的完全失重环境中,下列仪器能继续使用的是( ) A水银气压计 B体重计 C打点计时器 D天平 答案: C 试题分析:在太空站的完全失重环境中,一切和重力有关的仪器都不能使用,故水银气压计、体重计和天平都不能使用;打点计时器的使用与重力无关,也可使用;故选 C。 考点:失重。 如图所示,物体沿两个半径为 R的半圆弧由 A运动到 C,则它的位移和路程分别是( ) A 0, 0 B 4R向

14、西, 2R向东 C 4R向东, 4R D 4R向东, 2R 答案: D 试题分析:路程是物体实际路径的长度,故物体运动的路程为 2R;位移是从起点到终点的有向线段长度,故位移为 4R,方向向东,选项 D正确。 考点:路程和位移 . 关于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 F,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F就是物体的重力 B F是由于支持面发生微小形变产生的 C F的作用点在物体上 D F的作用点在支持面上 答案: D 试题分析: F的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选项 A错误; F是由于物体发生微小形变产生的,选项 B错误; F的作用点在水平面上,选项 C错误, D正确;故选D. 考点:弹力 . 关于速度、速度改变量、

15、加速度,正确的说法是( ) A速度很大的物体,其加速度可以很小,可以为零 B物体运动的速度改变量越大,它的加速度一定越大 C某时刻物体速度为零,其加速度不可能很大 D加速度很大时,运动物体的速度一定很快变大 答案: A 试题分析:速度很大的物体,其加速度可以很小,可以为零,选项 A正确;根据 ,物体运动的速度改变量越大,由于时间不确定,故它的加速度不一定越大,选项 B错误;某时刻物体速度为零,其加速度也可能很大,选项 C错误;根据 ,加速度很大时,运动物体的速度不一定很快变大,选项 D错误 .故选 A. 考点:速度、速度改变量、加速度 在公式 Vt=V0+at和 中涉及五个物理量,除 t是标量

16、外,其它四个量 Vt、 Vo、 a、 s 都是矢量。在直线运动中这四个矢量的方向都在一条直线上,当取其中一个量的方向为正方向时,其它三个量的方向与此相同的取正值,与此相反的取负值。若取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匀加速直线运动中 a取正值 B匀加速直线运动中 a取负值 C匀减速直线运动中 a取正值 D无论匀加速还是匀减速 a都正值 答案: A 试题分析:因为取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故匀加速直线运动中 a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相同,取正值,选项 A正确, B错误;匀减速直线运动中 a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相反,取负值,选项 CD错误;故选 A. 考点:匀变速运动的规律 . 实验题 电磁

17、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 (填电源种类)的计时仪器,它的工作电压是4 6V,电源频率是 50Hz,它每隔 0 02s打一次点。使用计时器打点时,应先 ,待打点计时器稳定后,再 。 答案:交流电;接通电源;释放纸带。 试题分析: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交流电的计时仪器,它的工作电压是4 6V,电源频率是 50Hz,它每隔 0 02s打一次点。使用计时器打点时,应先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稳定后,再释 放纸带。 考点:打点计时器。 在 “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的频率为 50 Hz,记录小车运动的纸带如图所示,在纸带上选择 0、 1、 2、 3、 4、5的 6个计

18、数点,相邻两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纸带旁并排放着带有最小分度为毫米的刻度尺,零点跟 “0”计数点对齐,由图可以读出三个计数点 1、3、 5跟 0点的距离填入下列表格中 . 距离 d1 d2 d3 测量值 cm 计算小车通过计数点 “2”的瞬时速度为 v2 =_ m/s.小车的加速度是 a =_ m/s2. 答案: .20; 5.40; 12.02 ; 0.21; 0.60 0.61 试题分析:三个计数点 1、 3、 5跟 0点的距离分别为: 1.20cm; 5.40cm;12.02cm;小车通过计数点 “2”的瞬时速度为;小车的加速度是:考点: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计算题 如图

19、所示三个小球的质量都为 m;甲、乙图中接触面光滑、小球处于静止状态,甲图中的挡板竖直方向,丙图中小球与小车保持相对静止,角度 已知,重力加速度为 g,则 画出甲、乙、丙三图中小球的受力分析图。 分别写出甲图中挡板对小球的弹力大小、乙图中绳子对小球的弹力大小、丙图中小球的合外力大小? 答案:( 1)受力分析如图;( 2) ; ;试题分析: (1)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2)由平行四边形定则及几何知识得甲图中挡板对小球的弹力大小; 乙图中绳子对小球的弹力大小 ;丙图中小球的合外力大小考点:力的平衡 . 一个重 600N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要使它从原地移动,最小要用 190N水平推力。若移动后只需 1

20、80N水平推力即可维持物体匀速运动。 (g取 10m/s2)那么: ( 1)物体与地面间最大静摩擦力是多少? ( 2)物体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有多大? ( 3)当用 240N水平推力使物体由静止运动 10秒后,物体移动的位移多大? 答案:( 1) 190N;( 2) 180N;( 3) 50m. 试题分析:( 1)最大静摩擦力即是使物体由静止变为运动的最小水平推力,故最大静摩擦力为 190N; ( 2)物体匀速直线运动时所受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与此时的水平推力相平衡,因此滑动摩擦力为 180N; ( 3)当用 250N的水平推力使物体运动时, F 合 =240N-180N=60N G=mg,

21、m=1kg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 考点:摩擦力;牛 顿第二定律 . 辨析题:要求摩托车由静止开始在尽量短的时间内走完一段直道,然后驶入一段半圆形的弯道,但在弯道上行驶时车速不能太快,以免因离心作用而偏出车道求摩托车在直道上行驶所用的最短时间有关数据见表格 某同学是这样解的:要使摩托车所用时间最短,应先由静止加速到最大速度v1=40 m/s,然后再减速到 v2=20 m/s, t1 = = ; t2 = = ; t= t1 + t2,你认为这位同学的解法是否合理?若合理,请完成计算;若不合理,请说明理由,并用你自己的方法算出正确结果 答案:不 合理,因为按这位同学的解法可得 t1=10s , t2=2.5s,总位移 s0=275m s。 11s。 试题分析:不合理 因为按这位同学的解法可得 t1=10s , t2=2.5s,总位移 s0=275m s。故不合理。由上可知摩托车不能达到最大速度 v2,设满足条件的最大速度为 v,则:解得: v=36m/s 又 t1 =9s t2 2 s 因此所用的最短时间 t t1+t2 11s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