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浙江建人高复校高三上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fatcommittee260 文档编号:290892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359.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届浙江建人高复校高三上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5届浙江建人高复校高三上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5届浙江建人高复校高三上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15届浙江建人高复校高三上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15届浙江建人高复校高三上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5届浙江建人高复校高三上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论述了古代王权的演变情况。他认为,夏商时期的天子与诸侯没有君臣关系,天子只是诸侯的盟主而已; 而西周新封的诸侯多是王室至亲或功臣,天子的地位因此而至尊,由诸侯之长变为其君,并通过宗法礼乐制确定了与诸侯的君臣关系。上述分析说明 A夏商是贵族联盟政治,西周是君臣政治 B夏商是贵族政治,西周是中央集权 C西周的政治制度与国家形态演进强化了王权 D西周的专制王权大于夏商时期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的政治制度。依据材料 “西周新封的诸侯多是王室至亲或功臣,天子的地位因此而至尊 ”、 “通过宗

2、法礼乐制确定了与诸侯的君臣关系 ”可知,西周的政治制度与国家形态演进强化了王权,故 C项符合题意;项与题意不符,故排除;西周还没有建立中央集权制,故排除项;夏商周时期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王权专制,故项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分封制和宗法制 下列有关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和 1875年法国宪法共同点正确的是 A议会完全行使立法权 B内阁对国家元首负责 C国家元首有权任命内阁成员 D国家元首有权解散两院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法德政体的区别。依据所学,根据德国 1871年宪法和法国 1875年宪法规定都规定,两国国家元首都有权任命内阁成员;德意志帝国宪

3、法规定议会通过的法案须经皇帝审核同意,皇帝可以直接否定议会提交的法案;法国总理对议会而非总统负责;法国总统解散众议院时须经参议院同意。故 C符合题意, A只符合法国; B、 D只符合德国。 考点: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异同 有学者认为, “与其说十月革命 是社会主义性质的,不如说它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民主主义革命 ”,即 “新民主主义革命。 ”符合这个判断的依据有 A颁布了土地法令 B推翻了末代沙皇 C颁布了和平法令 D推翻了临时政府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俄国十月革命。依据所学,判断革命的性质主要看革命的任务。新民主主义民主革命

4、在俄国而言其任务主要在于反封建,土地法令没收地主的土地,目的是消灭俄国封建土地私有制和地主阶级,故 A项符合题意; B项是二月革命的成果; C、 D两项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 考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俄国十月革命 认识 有同学要撰写有关 “坦克与两次世界大战 ”的历史研究论文,下列哪些可作为直接相关的史料 索姆河战役 凡尔登战役 德国突袭波兰 普罗霍罗夫卡战役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两次世界大战。依据所学,索姆河战役是 1916年 7月1日到 11月 18日间进行的一战中最惨烈的阵地战,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把坦克投入实战中;凡尔登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破坏性最大,时

5、间最长的战役,从 1916年 2月 21日延续到 12月 19日; 1943年 7月 5日 1943年 8月 23日,苏德进行了库尔斯克会战,其高潮是普罗霍洛夫卡坦克大战, 1943年 7月12日苏德两方共 1200 1500辆坦克在此地激战; 1939年 9月 1日,德军在2000 架飞机和 2800 辆坦克的配合下,发动对波兰的突袭。故 符合题意,所以应选 C。 考点: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两次世界大战 坦克的应用 观察下列图片,有关它们的描述正确的是 图一成为德国分裂的重要标志,是东西德共同修建的 图二的事件发生在 1961年,随后美军进入最高戒备状态 两图都是冷战格局下美苏对峙的重要

6、体现 图二危机中,美苏领导人表现了克制态度,相互妥协使危机逐步降温并解决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两极格局下的世界局势。依据所学,图一是德国分裂的标志:柏林墙,这是由东德修建的;图二是 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是由苏联偷运导弹进入古巴引起的,最终以苏联的妥协而宣告结束。二者都是冷战的错误,是美苏双方对峙的重要表现。分析选项, 错在 “东西德共同修建 ”; 错在 “1961年 ”; 符合题意,所以应选 D。 考点:当今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两极格局的形成 两极格局对 峙的表现 著名学者伊曼纽尔 沃勒斯坦在生活在后美国世界中指出: “苏联解体了。对美国而言,这是个灾难!

7、我知道没人这么说,他们只是说这对美国而言是个巨大的胜利,但它确实是个灾难。 ”文中 “灾难 ”的含义主要是指 A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B俄罗斯与美国分庭抗礼 C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D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两极格局结束的影响。依据所学,中国国际地位提高与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属于多极化趋势的表现,与题意不合,故 A、 C 项错误;美国是当前唯一的超级大国,俄罗斯难以与其分庭抗礼,故 B项错误;两极格局结束以后,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美国难以建立单极世界,故 D项正确。所以应选 D。 考点:当今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影响 英国文学家菲尔丁( 1

8、707 1754)描述当时的英国时说: “当贵族在与君主进行华丽的竞争时,乡绅们翘首企盼获得贵族那样的地位,而商人们则从柜台后面步出,挤入乡绅空出的行列。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贵族阶层日趋没落 B阶级矛盾空前激化 C商业资本发展迅速 D工业革命成效显现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依据所学及题干材料提示的“1707 1754”可知,英国此时已经完成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商人们因此谋取与之对等的政治地位,故 C项符合题意;贵族阶层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就已没落,故排除 A; B项与题干时间反映的历史不符; D项产业革命尚未开始。所以

9、 C项符合题意。 考点: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影响 1870年以后,欧美国家重工业发展迅速。在重工业的各个部门,生产流程日趋复杂,一个产品需要多道工艺流程分 工与技术的复杂性与 19世纪前期不能同日而语。因此,垄断组织在重工业的各个领域中发展很快。这说明 A资本主义生产的不稳定性加剧 B生产技术的发展是生产组织形式变革的催化剂 C垄断是推动科学技术进步的主要动力 D垄断贯穿于资本主义生产的整个过程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依据所学,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生产技术日趋进步和复杂化,资本也日益集中,生产的和资本的高度集中产生了垄断组

10、织即生产组织形式的变革。分析选项, B符合题意。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第二次工业革命 影响 布罗代尔在文明史纲中指出: “我们所说的 工业文明 正处于一个能够容纳世界整体的共同文明的过程之中。所有文明已经、正在或将要受到它的冲击。然而,即使假定世界上所有文明或早或晚终将采纳相同的技术 我们在长时期内仍然将面对事实上非常不同的各种文明。 ”布罗代尔强调的是 A文明在走向统一的过程中呈多元状态 B工业文明正在以其独特优势席卷世界 C不同文明在发展中仍保留其原有特征 D不同文明在相互吸收融合中趋于同一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工业革命的影响。分析材料可知,题干材料强调的是工

11、业文明最终要统一世界,但世界各地文明在工业文明的统一模式下仍将保持其独有的特色,文明的差异性不会完全消失,故 A项符合题意; B、 C两项表述正确但过于片面; D项说法与题意主旨相反。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工业革命 影响。 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中写道: “这一矛盾导致本世纪初巨大的摆动即资本主义大危机,给所有国家都带来了强烈的影响 推动了对 古典 发展模式的修正。 ” 其中 “古典 发展模式 ”指的是 A重商主义政策 B自由放任政策 C国家干预政策 D计划经济政策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罗斯福新政。依据所学,美国在罗斯福新政中率先采取大规模干涉经济的政策,缓解了经济危

12、机,其他国家纷纷仿效,即对 “古典发展模式的修正 ” 国家干预政策;重商主义是工业革命前资本主义国家奉行的经济政策;自由放任是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国家奉行的经济政策;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所以 B项符合题意。 考点: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罗斯福新政 特点 国际著名学者陈启懋教授曾撰文指出: “二战后 60年来,资本主义不仅没有崩溃, 而且 政治、社会相对稳定,人民生活显著提高,至今也看不出垂死的迹象。 ”其原因主要在于: A世界局势相对稳定 B “混合经济 ”逐渐出现并发展 C缩小 “福利国家 ”规模、减少国家财政支出 D垄断组织的建立与发展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

13、战后资本主义的发展。分析选项, A是结果而不是原因; B符合题意,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资本主义经济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C 是条件之一,但不是主要的; D 与时间阶段不符,垄断组织早在 19世纪末就已出现。所以应选 B。 考点: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认识 有人评价赫鲁晓夫是 “徘徊在新旧时代十字路口的一名代表人物,他的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而另一只脚又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淖之中而不能自拔。 ”下列选项能表明其 “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 ”的是 A对工业管理体制进行改革,扩大地方权力 B大规模平反冤假错案,摆脱个人崇拜泥淖 C推行 “

14、新经济体制 ”,企业获得独立自主地位 D推行 “加速发展战略 ”,以经济管理方法代替行政命令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赫鲁晓夫改革。依据所学可知, “一 只脚跨进了新时代 ”表明赫鲁晓夫推进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 式; “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淖 ”指改革没有打破斯大林模式的桎梏。分析选项, A符合题意; B项错误,赫鲁晓夫也陷入个人崇拜泥淖; C项为勃列日涅夫改革的举措; D项为戈尔巴 乔夫改革的内容。 考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赫鲁晓夫改革。 下图为欧洲众多宣传马歇尔计划海报中的一幅。其中参加国的国旗以风车叶片表示,而美国国旗则位于风车负责控制方

15、向处,宣传标题为 “无论在任何恶劣天气下,我们会共同向前走 ”。可见,马歇尔计划 A是 美国谋求世界经济霸权的开端 B推动了冷战格局的最终形成 C有助于西欧的一体化进程 D标志着世界经济体系化的确立 答案: C 某同学把区域性合作组织几种模式的特点作了如下归纳。下列模式对应组织,正确的是 模式 1 关税、货币、市场、司法统一 模式 2 自由贸易、共同关税、共同市场 模式 3 共同兴趣、自觉自愿、道义责任、会员制、没有法律义务 模式 4 结伴而不结盟、共同倡导、安全先行、互利协作 A模式 1 北美自由贸易区 B模式 2 上海合作组织 C模式 3 亚太经合组织 D模式 4 欧洲联盟 答案: C 试

16、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当今世界区域组织。依据所学及材料可知,模式一指的是是欧盟, “货币统一 ”是主要依据;模式二中 “自由贸易、共同关税、共同市场 ” 可判断出是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由于各成员国差异较大,因此承认多样性,强调灵活性、渐进性和开放性,遵循相互尊重、平等互利自主自愿的原则,故模式三为亚太经合组织;模式 4是上海合作组织,它开创了结伴而不结盟的新型区域合作关系。所以应选 C。 考点: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 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上海合作组织 陈寅恪在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审查报告中写到: “所谓真了解者,必神游冥想,与立说之古人,处于同一境界,而

17、对于其持论所以不得不如是之苦心孤诣,表一种之同情,始能批评其学说之是非得失,而无隔阂肤廓之论。 ”下列选项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读史者应结合当时历史的特定环境感悟历史 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评价应同情其所处环境 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评价应具有批判意识 研究历史应神游冥想,充分发挥主观想象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历史研究。分析材料可知,作者认为研究历 史应该 “与立说之古人,处于同一境界 ”,即设身处地,将历史人物及其学说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评价。分析选项, 均符合题意,所以应选 B。 考点:史学理论和常识 史学研究 方法 2014年 9月 18日,苏格兰就是否脱离英国而独立举

18、行公投,联合王国面临分裂危机,此前有些英国国会议员建议,女王应该介入。白金汉宫却罕见地发表公开声明说,女王在公投上将保持中立。英国女王之所以在苏格兰公投问题上 “保持中立 ”是因为 A英王只是国家统一的象征,对政治没有任何影响 B独立公投是苏格兰内部事务,与英王无关 C即便独立,女 王还是苏格兰国家元首 D根据英国法律,女王对政治议题须保持中立立场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英国的政治体制。根据英国的权利法案和其他法律规定,英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在国家重大事务上处于中立的立场。分析选项, D项符合题意,所以应选 D。 考点: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英王的

19、地位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中指出,在中国近代, “来自西方的商品改变了中国社会的面貌。它没有大炮那么可怕,但比大炮更有力量,它不像思想那么感染人心,但却比思想更广泛地走到每一个人的生活里去。 ”下列西方事物成为中国人生活组成部分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西装 电话 无线广播 电影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社会的变迁。依据所学可知,西装传入中国是在 1840年鸦片战争后;电话传入中国是在 1882年; 1896年 ,电影传入中国;在中国大地上 出现的第一座广播电台是由外国人办的, 1923年初美国商人奥斯邦在上海创办。故其先后顺序是 ,所以应选 B。 考点:中国近

20、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 通讯工具与大众传媒 “市场与计划二者就像鸟与笼子的关系一样,要让鸟飞,但只能在笼子里飞,否则鸟就飞跑了。如果鸟是搞活经济的话,那么笼子就是国家计划。搞活经济、市场调节,只能在计划许可的范围内发挥作用,不能离开计划的指导。 ”我国与此最为吻合的经济政策是在 A 20世纪 60年代 B 20世纪 70年代 C 20世纪 80年代 D 20世纪 90年代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经济体制改革。依据所学可知,新中国成立后到 20世纪 70年代末,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否定市场的作用; 20世纪 90年代,中国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故 A、

21、 B、 D三项与题意不符,所以应选C。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有学者认为,从西周到春秋的社会是一个 “世袭社会 ”,而从秦汉至晚清是一个 “选举社会 ”,但在 “选举社会 ”形成过程中夹持一个 “世袭社会 ”的回潮。这一 “回潮 ”的划分依据是 A西汉实行了郡国并行制 B隋唐科举制 的实行 C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家权力分配标准 D明清专制制度的强化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的选官制度。依据所学可知,材料所说的 “世袭社会 ”指的是西周到春秋时期实行的世官制,依靠血缘关系世袭官位; “选举社会 ”指的是隋唐以后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官吏;

22、而所谓的 “回潮 ”指的是魏晋时期实行的九品中正制度,依靠门第选拔官员。分析选项, C项符合题意,所以应选 C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选官制度;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世官制 后汉书有载:(工景)先是,百姓不 知牛耕,致地力有余而食常不足。郡界有楚相孙叔敖所起芍陂(古代水利工程)稻田。景乃驱率吏民,修起芜废,教用犁耕,由是垦辟倍多,境内丰给。是岁,年疫。京师及三州大旱,诏勿收兖、豫、徐州田租、刍稿(汉代的一种税收),其以见谷赈给贫人。不能从材料中得出的信息是: A小农经济自给自足 B当时农作物种类较多 C当时已有铁犁牛耕 D小农经济具有脆弱性 答

23、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的农业。依据所学可知,材料意思是 “之前农民因为不会使用牛耕导致常常吃不饱,王景教给他们开垦荒地,使用牛耕,因此获得丰收。当遭受灾荒时减免赋税,开仓赈济灾民。 ”分析选项,、选项符合题意, B与题意无关,所以应选 B项。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发达的古代农业 特点 2013 年 7 月,在东阳巍山镇白坦村诸永高速公路所经的顾家山(又称干草山)发现了西周古墓群 4 号坑。其中出土器物中有铜环、陶器、玉器等,其中最重要的发现是原始三脚瓷鼎(如下图)结合所学知识,下列判断较为合 理的是 A反映西周时期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B墓葬主人地位不高 C反映了西

24、周时期私营手工业有一定发展 D此三脚瓷鼎应该是一种釉陶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的手工业。依据所学可知,西周时期实行井田制,采用奴隶集体耕作,而不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故排除 A;从出土文物数量来看,墓主人地位应该较高,故排除 B;西周时期手工业属于官营手工业,故排除 C。所以 D项符合题意。 考点:古代中国的基本经济结构与特点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 制瓷业 “梭伦揭开了一系列所谓政治革命,而且是以侵犯所有制来揭开的, 在梭伦所进行的革命中,应当是损害债权人的财产以保护债务人的财产。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确切地说,恩格斯在这里所指梭伦实行的 “所谓政治革命 ”措施所

25、代表的是 A全体公民的利益 B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C新兴工商业的阶层利益 D下层平民的利益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梭伦改革。依据所学,梭伦通过立法 ,规定了土地占有的最高限额 ,使贵族的土地兼并受到制约 ,这是用行政手段 “侵犯所有制 ”的重要举措,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的利 益。分析选项, A表述错误; B、 C 与题意不符;D符合题意,所以应选 D。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雅典的民主政治 梭伦改革 有人对中国近代某一卖国条约的危害作了形象描述:荷枪实弹的强盗不仅蛮横的拆除了我们家的大门,而且耀武扬威的开进我们的院子,旁若无人的站在我们家的甬路两侧,甚至还颐指气使地闯进我们的

26、堂屋,用枪指着我们的脑袋。这一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列强的侵略。依据所学可知,材料 “拆除了我们家的大门 ”是指 “拆除大沽及有碍北京至海通道的所有炮台 ”; “耀武扬威的开进我们的院子 ”是指 “将北京东交民巷划定为使馆区 ”且不准中国人居住; “站在我们家的甬路两侧 ”是指 “帝国主义列强可在自山海关至北京沿铁路的 12个地方驻扎军队 ”; “闯进我们的堂屋,用枪指着我们的脑袋 ”是指 “逼迫清政府承诺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 ”。而上述内容都是辛丑条约中规定的。所以应该选 D。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

27、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辛丑条约。 英国哲学家罗素在中国问题一书中说: “甲午战争,中国被日本打败,义和团运动后,中国又遭到列强的报复,这终于使中国的有识之士看到中国的当务之急是要有一个更好的更现代化的政府,而不是一个濒于崩溃的帝王之家。 ”这里的 “更现代化的政府 ”应该是指 A君主专制政府 B民主共和制政府 C君主立宪制政府 D人民民主专政政府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甲午战争的影响。甲午战争的失败,是中国人民看清了清王朝的腐败,有识之士奋起反抗,主张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国。材料 “中国的当务之急是 要有一个更好的更现代化的政府,而不是一个濒于崩溃的

28、帝王之家 ”正是这一要求的反映。分析选项, A项维护的是封建制度,应排除; C项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政权,保留清政府,也应排除; D是指新中国的成立,与题意不符;故 B项主张建立民主共和国,符合题意,所以应选 B。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甲午战争的影响。 梁启超在辛亥革命之意义与十年双十节之乐观中说: “中国历史上有意义的革命,只有三回:第一回是周朝的革命 ,第二回是汉朝的革命 ,第三回就是我们今天所纪念的 辛亥革命了。 ”下列关于这三回革命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A汉朝的革命打破了夏商周以来官僚政治的局面 B周朝的革命体现了族权和政权的

29、结合 C辛亥革命使人们开始意识到自己是国家的主人 D辛亥革命开启了进步的闸门,使反动秩序再也无法稳定下来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的政治制度。解答此题可用排除法。依据所学可知,夏商周时,实行宗法制和分封制,是贵族政治的作用体现;而官僚政治应该是从秦朝实行郡县制开始,汉代进一步发展,最终取代了贵族政治。故 A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所以应选 A。 B、 C、 D均表述正确。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秦朝中央集权制的形成 官僚政治的形成。 2014 年 9 月 1 日,民政部公布了首批 300 名著名抗日英烈与英雄群体名录。下图为该名录构成示意图,从中可得到的正确认识是 A八路军在抗

30、日战争中发挥中流砥柱作用 B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 C抗日英烈都牺牲于 1937年 1945 年间 D国民政府的军队在抗战中发挥重要作用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抗日战争。分析选项, A表述不准确,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八路军是中流砥柱; B从图始中体现不出来; C时间错 误,应是 1931年至 1945年; D表述最为准确,符合题意,所以应选 D项。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抗日战争 抗日英烈 下图主题与下列口号精神相近的是 A公共食堂好,吃饭不花钱 B联产承包制,走上富裕路 C自愿又互利,发展合作社 D无煤也炼焦,无焦也炼铁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社会主义

31、建设。依据所学可知,题干漫画反映的是十年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大跃进。分析选项, D项符合题意,所以应选 D。 A与题意不符; B是新时期的; C是过渡时期的。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大跃进 “面对与西方的冲突一败再败,当时的开明士大夫阶级发动了 自强 运动,打算通过移植西方的机械工具来保护中国文明,即通过获得西方在武器和机械方面的优势,保持中国儒家道德的至尊地位。 ”斯塔夫里阿诺斯随即指出: “这一 自强 运动注定要失败,因为它所基于的基本设想是荒谬的。 ”斯塔夫里阿诺斯之所以认为 “荒谬 ”,主要是因为 A工具方面的西化必然导致思想和制度的西化 B西方文明已使儒

32、家道德的至尊地位严重动摇 C不彻底否定封建制度就不能使中国真正强大 D西方文明与儒家文明两者根本对立无法兼容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洋务运动。依据所学可知,洋务运动中,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来维护腐朽的封建制度,这是注定不能达到目标的,因为生产力的发展注定带来 “思想和制度的变化 ”。分析选项, A项符合题意,所以应选 A。 考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洋务运动 观察 1843年与 1858年进口棉花及棉纺织品税率比较表 货物 单位 1843年税率 1858年税率 棉花 担 6 54% 5 72% 印花布 匹 14 25% 4 9

33、8% 棉纱 担 6 94% 4 86% 这一现象造成 A、耕织结合的小农经济完全解体 B、中国传统的经济结构发生变化 C、列强控制了中国棉纺织业的命脉 D、中国民族棉纺织企业大量破产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从图中数据分析,进口税率降低将会使更多的外国商品进入中国,使中国的棉纺织业发展更为艰难,中国也将进一步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同时贸易逆差进一步扩大。故造成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所以 B项符合题意。 考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近 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表现 有学者认为一国两制下的香港 “是中国未来统一的一种示范,一种模式或者一种标

34、本。 是中国现代化的先驱,同时香港也是把中国领向现代文明的一个重要的基地和桥梁 ”。据此,香港回归的历史意义不包括 A国家统一样本 B社会制度示范 C文明交流枢纽 D经济发展标本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香港回归的意义。依据所学可知,香港回归是在 “一国两制 ”制度下实现的,香港保留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不变,故 B项说法错误。其他选项都正确,所以应选 B。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祖国统一大业 “一国两制 ” “中国政治现代化的第一个巨大跃迁是从铲除专制政治到奠基现代民主政治;第二个巨大跃迁是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框架的基本确立 ,到进入社会主义法治政治的基本轨道。 ”在两个跃

35、迁的过程中, “第一次跃迁起点 ”、 “为现代民主奠基 ”、和 “进入社会主义法治政治的基本轨道 ”分别指什么事件 A辛亥革命、五四宪法、改革开放 B辛亥革命、新中国成立、 “依法治国 ”被载入宪法 C辛亥革命、共同纲领、 “依法治国 ”被中共十五大确立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 D新民主主义 革命的胜利、五四宪法的制定、改革开放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近现代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依据所学可知, “铲除专制政治的事件 ”应是辛亥革命; “现代民主政治奠基 ”应是新中国的成立; “进入社会主义法治政治的基本轨道 ”应是 “依法治国 ”被载入宪法。分析选项, B项对应正确,所以应选 B。 考点

36、: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 历史意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中国的成立 历史意义;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新时期的民主政治建设 依法治国 从 19世纪后期到 20世纪初期现代化历史来看,实际历史上呈现出的,是不同时期的中国人 通过自觉或不自觉的试错的方式,来试图接近这一历史性目标。 “试图接近这一历史性目标 ”的方式有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维新变法 辛亥革命 新中国成立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救国救民道路的探索。依据所学可知,近代中国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有多种,既有经济上的实业救国,也有政治上的维新变法、辛亥革命等;既有农民阶级的斗争,也有资产阶级的

37、斗争,无产阶级的斗争。分析选项, 均符合 题意, 与题干时间 “19世纪后期到 20世纪初 ”不符,故排除。所以应选 B。 考点:古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民主革命的历程 主要表现 综合题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任务,汲取古今中外法制建设历史上的经验与教训,有助于这一重大任务的实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8分) 材料一 (农民向国家)假铁器,(因使用过多)销敝不胜而毁者,为用书(以文书上报),受勿责 春二月,毋敢伐材木山林及雍(壅)堤水。不夏月,毋敢夜草为灰,取生荔麇卵谷,毋毒鱼鳖,置井罔,到七月而纵之 府中公金钱私贷用之,与 盗同法。 摘自云梦秦简 ( 1)结合所

38、学知识,列举秦代运用法律手段维护经济秩序稳定的相关史实;( 2分)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秦律中还有哪些值得今天借鉴与提倡的内容。( 6分) 材料二 任何人在缺席时不得被判罪。同样,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 与其判处无罪之人,不如容许罪犯逃脱惩罚。 摘自(东罗马帝国)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 2)材料二反映的 “无罪推定 ”原则被近现代法学所继承,指出其中所体现的法律观念的名称。( 1分)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是罗马法的集大成者,结合材料二与所学知识,说明它对后世的重要影响 。( 3分) 材料三 这部宪法诞生于文化大革命后期,是在 “左 ”的思想指导下形成的。因而,它在指导思想和具体规定上都存在许多缺陷。

39、 因修改宪法的指导思想是 “继续开展阶级斗争 ”,使国家的工作着重点不可能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对国家机构的规定极不完备,并规定不再设置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职位。这部宪法不仅缩小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的范围,而且取消了 “公民在法律上一律平等 ”的规定。 摘自百度百科 七五宪法 (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针对 “七五宪法 ”的严重缺陷, 1982年宪法进行了哪些具体修正?( 6分 ) 答案:( 1)史实:秦代法律规定明码标价、投钱入器;(答对其中一点即给 1分)并规定使用统一的度量衡和统一的货币。(答对其中一点即给 1分) 内容:保护生产者积极性;保护生态资源;惩治官员腐败。(答对一项给

40、 2 分,共 6分) ( 2)名称:自然法。( 1分)影响:成为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和近现代法律的先驱。( 2分)其中所蕴涵的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具有永恒的价值。( 1分) ( 3)具体修正:规定一切国家权力属于人民;规定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强调国家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还对国家机构的设置、管理体制等规定做出重大调整。(答对任意一项给 2分,共 6分) 试题分析:第( 1)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秦代法律的分析与认识。回答时要注意结合所学及材料 “假铁器,销敝不胜而毁者,为用书,受勿责 春二月,毋敢伐材木山林及雍(壅)堤水。不夏月,毋敢夜草为灰,取生荔麇卵谷,

41、毋毒鱼鳖,置井罔,到七月而纵之 府中公金钱私贷用之,与盗同法。 ”分析归纳答案:。 第( 2)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罗马法的分析与理解。结合所学及材料 “任何人在缺席时不得被判罪。同样,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 与其判处无罪之人,不如容许罪犯 逃脱惩罚。 ”可知体现的重视证据,这正是罗马自然法的特点。联系罗马法的基本原则在后来资产阶级立法的体现,归纳总结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的影响。 第( 3)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新中国法制建设的分析与认识。回答时首先要明确 “七五宪法 ”的缺陷是什么,再联系所学的 1982年宪法的相关内容进行对比分析解答,注意从指导思想、权利主体、主要任务、法制建设等方面总结

42、。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秦代的政治制度 法律;现代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民主政治建设 法治建设;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罗马法的形成与发展 影响 历史 认识具有多元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8分 ) 材料一 中国中世和近世的大转变出现在唐宋之际。 内藤湖南概括的唐宋时代观 明清两代交替时期欧洲探险家和传教士来华那段时间作为近代中国的起点会来得恰当。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下表所列为两位历史学家对清朝与列强签订条约的看法。 徐中约 费正清 英法联军之役后西方国家通过建立条约口岸和扩展商务,争夺贸易利益和经济特权,俄国人则既强调贸易收益也强调取得领土。从南、北而来的这两股推进

43、势力,构成了一种钳形活动,掐住满清王朝。在随后的一个世纪里,西方和俄国是影响中国的两个主要根源。 中国近代史 到了 1860年代初期,外国商人与外国势力因各种有利条件使中国的贸易与世界市场的关系更密切,也随世界市场的荣枯兴衰而起伏。外国人因为有治外法权的保护,得以跻身这个帝国的统治阶层。若说这样的结果是把中国当殖民地来剥削,不如说外国人有幸参加了中国企图西化的过程。 剑桥晚清史 请回答: ( 1)概括材料一中内藤湖南和徐中约各自的观点。 (2分 )请分别说明这两种观点的分期依据。 (6分 ) ( 2)材料二中徐中约和费正清分别是从什么角度认识近代中国的条约体系? (2分 )你赞同哪种观点?根据

44、材料简要分析。 (2分 ) ( 3)有人说现当代中国融入世界是在 1970年代初,但也有人认为是在 20世纪末和 21世纪初。试分别说明这两种观点的历史依据。 (4分 ) ( 4)有学者认为 “历史就是叙事 ”。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分 )(言之成理均可得分) 答案:( 1)内藤湖南:中国近代史起于唐宋之交 。( 1分)徐中约:中国近代史起于明清之交。( 1分) 前者依据:政治:唐代科举制打破社会等级和贵族门阀制度。经济:宋代商品经济发达,市民群体兴起;海外贸易繁荣。文化:文艺世俗化趋向。( 3分) 后者依据:明中叶资本主义萌芽;新航路开辟,中西交流;明清进步思潮,冲击传统思想体系;早期

45、西学东渐。( 3分) ( 2)角度:徐中约是民族主义角度( 1分);费正清是全球化角度( 1分)。(言之成理即酌情给分,如学生答徐中约:侵略与反侵略角度或民族危机角度;费正清:近代化角度或文明融合角度也可得分) 观点:我赞同徐中约的观点。分析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俄国和西方国家通过攫取在华特权和割占中国领土,破坏中国主权,扩大经济侵略,加深近代中国的民族危机。 (2分 ) 观点:我同意费正清的观点。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的进一步解体。西方国家在入侵中国的同时,既推动中国融入世界,也传播了工业文明,加速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 (2分 ) ( 3) 1970年代初:中国重返联合国;中美关系

46、正常化;中日邦交正常化。(任答两点得满分 2分) 20世纪末和 21世纪初:突破苏联计划经济模式;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加入世贸。 (任答两点得满分 2分 ) ( 4)历史 事实是客观的,但史学家对历史的叙述和认识却带有主观色彩。 (2 分 ) 试题分析:第( 1)问,主要考查学生分析归纳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回答时注意结合材料 “中国中世和近世的大转变出现在唐宋之际 ”、 “明清两代交替时期欧洲探险家和传教士来华那段时间作为近代中国的起点会来得恰当 ”,从材料中归纳出两人的观点:内藤湖南,中国近代史起于唐宋之交;徐中约,中国近代史起于明清之交。联系唐宋明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归纳依据。 第( 2)问,主要考查学生分析归纳材料,阐释历史问题的能力。回答时要注意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 句,如 “西方和俄国 ”、 “与世界市场的关系更密切 ”等内容分析两人的角度:即徐中约是民族主义角度;费正清是全球化角度。对于观点,首先明确自己的态度,然后结合材料进行分析归纳。 第( 3)问,主要考查学生分析归纳材料阐释历史问题的能力。回答时主要结合20世纪 70年代是中国外交方面的主要成就及 20世纪末和 21世纪初的世界形势及中国的现状分析归纳。本题是开放性的题目,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第( 4)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历史材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