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北京市东城区初三第一学期期末统一测试数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progressking105 文档编号:292403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274.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届北京市东城区初三第一学期期末统一测试数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14届北京市东城区初三第一学期期末统一测试数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2014届北京市东城区初三第一学期期末统一测试数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2014届北京市东城区初三第一学期期末统一测试数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2014届北京市东城区初三第一学期期末统一测试数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4届北京市东城区初三第一学期期末统一测试数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以下是回收、绿色包装、节水、低碳四个标志,其中为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中心图形的定义,结合所给图形进行判断即可: 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所以本项错误; 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所以本项错误; 是中心对称图形,所以本项正确; 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所以本项错误 . 考点:中心对称图形 . 如图,正方形 ABCD中, AB 8cm,对角线 AC, BD相交于点 O,点 E,F分别从 B, C两点同时出发,以 1cm/s的速度沿 BC, CD运动,到点 C, D时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 t(s), OEF的面积为

2、 S(cm2),则 S(cm2)与 t(s)的函数关系可用图象表示为( )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由点 E, F分别从 B, C两点同时出发,以 1cm/s的速度沿 BC, CD运动,得到 BE=CF=t,则 CE=8-t,再根据正方形的性质的 OB=OC, OBC= OCD=45,然后根据 “SAS”可判断 OBE OCF,所以 S OBE=S OCF,这样 S 四边形 OECF=S OBC=16,于是 S=S 四边形 OECF-S CEF=16- ( 8-t) t,然后配方得到S= ( t-4) 2+8( 0t8),最后利用式和二次函数的性质对各选项进行判断 根据

3、题意 BE=CF=t, CE=8-t, 四边形 ABCD为正方形, OB=OC, OBC= OCD=45, 在 OBE和 OCF中 , OBE OCF( SAS), S OBE=S OCF, S 四边形 OECF=S OBC= 8 2=16, S=S 四边形 OECF-S CEF=16- ( 8-t) t= t2-4t+16= ( t-4) 2+8( 0t8), s( cm2)与 t( s)的函数图象为抛物线一部分,顶点为( 4, 8),自变量为0t8 故选 B 考点: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 . 如图,四边形 ABCD是菱形, A=60, AB=2,扇形 BEF的半径为 2,圆心角为 60,则图中

4、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A - B - C - D -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菱形的性质得出 DAB是等边三角形,进而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得出 ABG DBH,得出四边形 GBFD的面积等于 ABD的面积,进而求出即可 连接 BD, 四边形 ABCD是菱形, A=60, ADC=120, 1= 2=60, DAB是等边三角形, AB=2, ABD的高为 3, 扇形 BEF的半径为 2,圆心角为 60, 4+ 5=60, 3+ 5=60, 3= 4, 设 AD、 BE相交于点 G,设 BF、 DC 相交于点 H, 在 ABG和 DBH中, , ABG DBH( ASA), 四边形 GBFD的面积

5、等于 ABD的面积, 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S 扇形 EBF-S ABD= 故选: B 考点: 1.扇形面积的计算; 2.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3.菱形的性质 二次函数 y=ax2+bx+c( a0)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 a 0 B当 -1 x 3时, y 0 C c 0 D当 x1时, y随 x的增大而增大 答案: B. 试题分析:由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判断 a与 0的关系,由抛物线与 y轴的交点判断 c与 0的关系,然后根据对称轴及抛物线与 x轴交点情况进行推理,进而对所得结论进行判断 A、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向下,则 a 0故本选项错误; B、根据图示知,抛物线的对称轴

6、为 x=1,抛物线与 x 轴的一交点的横坐标是 -1,则抛物线与 x轴的另一交点的横坐标是 3, 所以当 -1 x 3时, y 0故本选项正确; C、根据图示知,该抛物线与 y轴交与正半轴,则 c 0故本选项错误; D、根据图示知,当 x1时, y随 x的增大而减小,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 B 考点:二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 如图,电线杆上的路灯距离地面 8米,身高 1.6米的小明 (AB)站在距离电线杆的底部(点 O) 20米的 A处, 则小明的影子 AM长为 A 4米 B 5米 C 6米 D 8米 答案: B. 试题分析:易得: ABM OCM,利用相似三角形的相似比可得出小明的影长 根据题意

7、,易得 MBA MCO, 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知 ,即 , 解得 AM=5m则小明的影长为 5米 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应用 如图,已知 O 是 ABD的外接圆, AB是 O 的直径, CD是 O 的弦, ABD=58,则 BCD等于 A 116 B 64 C 58 D 32 答案: D. 试题分析:由 AB是 O 的直径,根据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可得 ADB=90,继而求得 A的度数,又由在同圆或等圆中,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即可求得答案: AB是 O 的直径, ADB=90, ABD=58, A=90- ABD=32, BCD= A=32 故选 B 考点:圆周角定理 袋子中装有 4

8、 个黑球和 2 个白球,这些球的形状、大小、质地等完全相同,在看不到球的条件下,随机地从袋子中摸出三个球下列是必然事件的是 A摸出的三个球中至少有一个球是黑球 B摸出的三个球中至少有一个球是白球 C摸出的三个球中至少有两个球是黑球 D摸出的三个球中至少有两个球是白球 答案: A. 试题分析:必然事件就是一定发生的事件,依据定义即可作出判断 A、是必然事件; B、是随机事件,选项错误; C、是随机事件,选项错误; D、是随机事件,选项错误 故选 A 考点:随机事件 用配方法解方程 x2-2x-1=0时,配方后得到的方程为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将方程常数项移到右边,两边都加上

9、1,左边化为完全平方式,右边合并即可得到新的方程: x2-2x-1=0, 移项得: x2-2x=1, 配方得: x2-2x+1=2,即( x-1) 2=2 故答案:为:( x-1) 2=2. 考点:解一元二次方程 -配方法 填空题 射线 QN与等边 ABC的两边 AB, BC 分别交于点 M, N,且 AC QN,AM=MB=2cm, QM=4cm动点 P从点 Q 出发,沿射线 QN以每秒 1cm的速度向右移动,经过 t秒,以点 P为圆心, cm为半径的圆与 的边相切,请写出 t可取的所有值 答案: t=2或 3t7或 t=8. 试题分析: ABC是等边三角形, AB=AC=BC=AM+MB=

10、4cm, A= C= B=60, QN AC, AM=BM N 为 BC 中点, MN=12AC=2cm, BMN= BNM= C= A=60, 分为三种情况: 如图 1, 当 P切 AB于 M时,连接 PM, 则 PM=3cm, PMM=90, PMM= BMN=60, MM=1cm, PM=2MM=2cm, QP=4cm-2cm=2cm, 即 t=2; 如图 2, 当 P于 AC 切于 A点时,连接 PA, 则 CAP= APM=90, PMA= BMN=60, AP=3cm, PM=1cm, QP=4cm-1cm=3cm, 即 t=3, 当 P于 AC 切于 C点时,连接 PC, 则 C

11、PN= ACP=90, PNC= BNM=60, CP=3cm, PN=1cm, QP=4cm+2cm+1cm=7cm, 即当 3t7时, P和 AC 边相切; 如图 3, 当 P切 BC 于 N时,连接 PN 则 PN=3cm, PNN=90, PNN= BNM=60, NN=1cm, PN=2NN=2cm, QP=4cm+2cm+2cm=8cm, 即 t=8; 故答案:为: t=2或 3t7或 t=8 考点: 1.切线的性质; 2.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如图,在 Rt OAB中, B=90 AOB=30,将 OAB绕点 O 逆时针旋转100得到 OA1B1,则 A1OB= 答案: . 试题分析

12、:直接根据图形旋转的性质进行解答即可: 将 OAB绕点 O 逆时针旋转 100得到 OA1B1, AOB=30, OAB OA1B1, A1OB1= AOB=30 A1OB= A1OA- AOB=70 考点:旋转的性质 请写出一个开口向上,并且与 y轴交于点( 0, -1)的抛物线的式_ 答案: y=x2-1,答案:不唯一 . 试题分析: 开口向上,只要二次项系数为正数即可,经过点( 0, -1),说明常数项 c=-1 依题意,满足题意的抛物线式为 y=x2-1等,答案: 不唯一 故本题答案:为: y=x2-1等 考点:二次函数的性质 若关于 x的一元二次方程 kx2-2x-1有两个不相等的实

13、数根,则实数 k的取值范围是 答案: k -1且 k0 . 试题分析: 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和 的意义得到 k0且 0,即( -2) 2-4k( -1) 0,然后解不等式即可得到 k的取值范围 关于 x的一元二次方程 kx2-2x-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k0且 0,即( -2) 2-4k( -1) 0, 解得 k -1且 k0 k的取值范围为 k -1且 k0 考点: 1.根的判别式; 2.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 解答题 如图 1,将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纸片 ABC和 DEC重合放置,其中 C=90o, B= E=30o. ( 1)操作发现 如图 2,固定 ABC,使 DEC绕点 C顺时

14、针旋转当点 D恰好落在 AB边上时,填空: 线段 DE与 AC 的位置关系是 ; 设 BDC的面积为 S1, AEC的面积为 S2,则 S1与 S2的数量关系是 ,证明你的结论; 猜想论证 当 DEC绕点 C旋转到图 3所示的位置时,小明猜想( 1)中 S1与 S2的数量关系仍然成立,并尝试分别作出了 BDC和 AE中 BC, CE边上的高,请你证明小明的猜想 答案: (1) 平行, 相等;( 2)见 . 试题分析:( 1) 根据旋转的性质可得 AC=CD,然后求出 ACD是等边三角形 ,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得 ACD=60o,然后根据内错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解答 ; 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

15、得 AC=AD,再根据直角三角形 30o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求出 AC= AB,然后求出 AC=BE,再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求出点 C到 AB的距离等于点 D到 AC 的距离 ,然后根据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相等解答 ; (2)根据旋转的性质可得 BC=CE,AC=CD,再求出 ACN= DCM,然后利用 角角边 证明 ACN 和 DCM全等 ,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可得 AN=DM,然后利用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相等证明 ; 试题: ( 1) 线段 DE与 AC 的位置关系是 平行 S1与 S2的数量关系是 相等 证明:如图 2,过 D作 DN AC 交 AC 于点 N,过 E作

16、EM AC 交 AC 延长线于 M,过 C作 CF AB交 AB于点 F 由 可知 ADC 是等边三角形, DE AC, DN=CF,DN=EM CF=EM ACB=90o, B=30o, AB=2AC 又 AD=AC, BD=AC S1= CF BD,S2= AC EM, S1=S2 证明:如图 3,作 DG BC 于点 G, AH CE交 EC 延长线于点 H. DCE= ACB=90o DCG+ ACE=180o 又 ACH+ ACE=180o, ACH= DCG 又 CHA= CGD=90o,AC=CD, AHC DGC AH=DG 又 CE=CB, S1=S2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17、与性质 . 已知二次函数 y=a(x-m)2-2a(x-m)( a,m为常数 ,且 a0) . ( 1)求证:不论 a与 m为何值,该函数的图象与 x轴总有两个公共点; ( 2)设该函数的图象的顶点为 C,与 x轴交于 A, B两点,当 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时,求 a的值 答案:( 1)见;( 2) . 试题分析: (1)二次函数和 x轴有两个交点,判别式 0即可; ( 2)先求出顶点坐标,由 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可以得出 AB边上高等于1,即可得出 a的值 . 试题: ( 1)证明: y=a(x-m)2-2a(x-m)=ax2-(2am+2a)x+am2+2am 当 a0时 , =(

18、2am+2a) 2-4a(am2+2am) 不论 a与 m为何值,该函数的图象与 x轴总有两个公共点 ( 2) y=a(x-m)2-2a(x-m)=a(x-m-1)2-a C(m+1,-a) 当 y=0时, 解得 x1=m, x2=m+2. AB=( m+2) -m=2. 当 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时,可求出 AB边上高等于 1 考点:二次函数综合题 . 阅读理解: 如图 1,若在四边形 ABCD的边 AB上任取一点 E(点 E与点 A, B不重合),分别连结 ED, EC,可以把四边形 ABCD分成三个三角形,如果其中有两个三角形相似,我们就把 E叫做四边形 ABCD的边 AB上的相似点;如

19、果这三个三角形都相似,我们就把 E叫做四边形 ABCD 的边 AB上的强相似点解决问题: ( 1)如图 1,若 A= B= DEC=55,试判断点 E是否是四边形 ABCD的边AB上的相似点,并说明理由; ( 2)如图 2,在矩形 ABCD中, AB=5, BC=2,且 A, B, C, D四点均在正方形网格(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 1)的格点(即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上,试在图 2中画出矩形 ABCD的边 AB上的一个强相似点 E; 拓展探究: ( 3)如图 3,将矩形 ABCD沿 CM折叠,使点 D落在 AB边上的点 E处若点E恰好是四边形 ABCM的边 AB上的一个强相似点,请直接写出

20、 的值 图 1 图 2 图 3 答案:( 1)见;( 2)见;( 3) . 试题分析: (1)要证明点 E是四边形 ABCD的边 AB上的相似点 ,只要证明有一组三角形相似就行 ,很容易证明 ADE BEC,所以问题得解 . (2)根据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得到强相似点的两种情况即可 . (3)因为点 E是梯形 ABCD的边 AB上的一个强相似点 ,所以就有相似三角形出现 ,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可以判断出 BC 和 AB的数量关系 ,从而可求出解 . 试题: ( 1)点 E是四边形 ABCD的边 AB上的相似点 理由: A=55, ADE+ DEA=125 DEC=55, BEC+

21、DEA=125 ADE= BEC A= B, ADE BEC 点 E是四边形 ABCD的 AB边上的相似点 ( 2)作图如下: 图 1 图 2 ( 3) 考点:相似形综合题 . 在 Rt ACB中, C=90,点 O 在 AB上,以 O 为圆心, OA长为半径的圆与 AC, AB分别交于点 D, E,且 CBD= A ( 1)判断直线 BD与 O 的位置关系,并证明你的 结论; ( 2)若 AD AO=8 5, BC=3,求 BD的长 答案: (1)见;( 2) BD= . 试题分析: (1)要证某线是圆的切线 ,已知此线过圆上某点 ,连接圆心和这点 (即为半径 ),再证垂直即可 ; (2)通

22、过作辅助线 ,根据已知条件求出 CBD的度数 ,在 Rt BCD中求解即可 . 试题: ( 1)直线 BD与 O 的位置关系是相切 证明:连结 OD, DE. C=90, CBD+ CDB=90 A= CBD, A+ CDB=90 OD=OA, A= ADO ADO+ CDB=90 ODB=180-90=90 OD BD OD为半径, BD是 O 切线 ( 2) AD:AO=8:5, = 由勾股定理得 AD:DE:AE=8:6:10 C=90, CBD= A. BCD ADE DC:BC:BD=DE:AD:AE=6:8:10 BC=3, BD= 考点: 1.圆切线的判定; 2.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23、 . 在一幅长 8分米,宽 6分米的矩形风景画(如图 )的四周镶宽度相同的金色纸边,制成一幅矩形挂图(如图 )如果要使整个挂图的面积是 80平方分米 ,求金色纸边的宽 答案:金色纸边的宽为 1分米 试题分析:设金色纸边的宽为 x分米 ,则矩形挂图的长为 (2x+8)分米 ,宽为 (2x+6)分米 ,根据等量关系 :矩形挂图的长 宽 =80,列出方程 ,从而可求出解 . 试题: 解:设金色纸边的宽为 x分米 .根据题意得 ( 2x 6) (2x 8) 80. 解得: x1 1, x2 -8(不合题意,舍去) 答:金色纸边的宽为 1分米 考点: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 . 如图,有四张背面相同的纸牌 A

24、, B, C, D,其正面分别是红桃、方块、黑桃、梅花,其中红桃、方块为红色,黑桃、梅花为黑色小明将这 4张纸牌背面朝上洗匀后,摸出一张,将剩余 3张洗匀后再摸出一张 .请用画树状图或列表的方法求摸出的两张牌均为黑色的概率 . 答案: . 试题分析:根据树状图可以直观的得到共有 12种情况 ,都是黑色情况有 2种 ,进而得到概率 . 试题: ( 1)树状图: 列表法: A B C D A AB AC AD B AB BC BD C AC CB CD D AD DB DC ( 2) P 考点:列表法与树状图法求概率 . 如图, O 的半径 OD 弦 AB于点 C,连结 AO 并延长交 O 于点

25、E,连结 EC若 AB=8, CD=2,求 EC 的长 答案: . 试题分析:先根据垂径定理求出 AC 的长 ,设的 O 半径 x,则 OC=x-2,由勾股定理即可得出 x的值 ,故可得出 AE的长 ,连接 BE,由圆周角定理可知 ABE=90o,在Rt BCE中 ,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出 CE的长 . 试题: OD AB, AC=BC AB 设 AO=x 在 Rt ACO 中, AO2=AC2+OC2 x2=42+(x-2)2 解得 x=5 AE=10, OC=3 连结 BE AE是直径, ABE=90 由 OC是 ABE的中位线可求 BE=2OC=6 在 Rt CBE中, CE2=BC2+B

26、E2 考点: 1.垂径定理; 2.圆周角定理; 3.勾股定理 . 画图: ( 1)如图,已知 ABC和点 O将 ABC绕点 O 顺时针旋转 90得到 A1B1C1,在网格中画出 A1B1C1; ( 2)如图, AB是半圆的直径,图 1中,点 C在半圆外;图 2中,点 C在半圆内,请仅用无刻度的直尺(只能画线)按要求画图 ( )在图 1中,画出 ABC的三条 高的交点; ( )在图 2中,画出 ABC中 AB边上的高 答案:见 . 试题分析:( 1)分别得出 ABC绕点 O 顺时针旋转 90o后的对应点坐标 ,进而得到 ; ( i)连接 BE,AD,交点为 P,根据直径所对的圆周角等于 90o,

27、即可得出BE,AD为三角形的高,所以 P点为所求 . ( ii)与( i)类似 ,利用圆周角定理画图 . 试题: ( 1) ( 2)( i)如图 1,点 P就是所求作的点; ( ii)如图 2, CD为 AB边上的高 . 图 1 图 2 考点: 1.旋转; 2.圆周角定理的应用 . 二次函数 的图象与 x轴交于点 A( -1, 0),与 y轴交于点 C( 0, -5),且经过点 D( 3, -8) . ( 1)求此二次函数的式和顶点坐标; ( 2)请你写出一种平移的方法,使平移后抛物线的顶点落在原点处,并写出平移后抛物线的式 答案: (1)y=x2-4x-5,(2,-9); ( 2)先向左平移

28、 2 个单位,再向上平移 9 个单位,得到的抛物线的式为 y = x2 试题分析:( 1)将 A, C,D点的坐标代入 y=ax2+bx+c,即可得出得出二次函数的式与顶点坐标 . ( 2)要使平移后的抛物线顶点落在原点,根据得出的二次函数的顶点的形式,平移图象即可得出平移后 的图象 . 试题: ( 1)由题意,有 解得 此二次函数的式为 . ,顶点坐标为 (2, -9). ( 2)先向左平移 2 个单位,再向上平移 9 个单位,得到的抛物线的式为 y = x2 考点: 1.二次函数综合题; 2.平移 . 如图,在平行四边形 ABCD中, E为 CD上一点,连结 AE, BD,且 AE,BD交

29、于点 F, S DEF S ABF=4 25,求 DE EC 的值 答案: :3. 试题分析:先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及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得出 DEF BAF,再根据 S DEF: S ABF=4: 10: 25即可得出其相似比,由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即可求出 DE:AB 的值,由 AB=CD即可得出结论 试题: 四边形 ABCD是平行四边形, AB CD DEF BAF 又 AB=CD, DE EC=2 3 考点: 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2.三角形的面积; 3.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如图, ABC和 ABC是两个完全重合的直角三角板, B= B=30o,斜边长为 10cm三角形板 ABC绕直

30、角顶点 C顺时针旋转,当点 A落在 AB边上时,求 CA旋转所构成的扇形的弧长 答案: cm. 试题分析: 根据 Rt ABC中的 30角所对的直角边是斜边的一半、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以及旋转的性质推知 AAC是等边三角形,所以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利用弧长公式来求 CA旋转所构成的扇形的弧长 试题: 由题意可求, ACA=60, CA=5 所以 考点: 1.旋转的性质; 2.弧长的计算 解方程: x2-10x+9=0. 答案: x1=1,x2=9. 试题分析:分解因式后得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即可 试题: 原式变形为 x2-10x=-9. 配方, x2-10x+25=

31、-9+25. 整理,得 (x-5)2=16. 解得, x1=1,x2=9. 考点:解一元二次方程 -因式分解法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中,二次函数 y=-x2+(m-1)x+4m的图象与 x轴负半轴交于点 A,与 y轴交于点 B( 0, 4),已知点 E( 0, 1) ( 1)求 m的值及点 A的坐标; ( 2)如图,将 AEO 沿 x轴向右平移得到 AEO,连结 AB、 BE 当点 E落在该二次函数的图象上时,求 AA的长; 设 AA=n,其中 0 n 2,试用含 n的式子表示 AB2+BE2,并求出使AB2+BE2取得最小值时点 E的坐标; 当 AB+BE取得最小值时,求点 E的坐标 答

32、案:( 1) m=1,A(-2,0); (2) , 点 E的坐标是( 1, 1) , 点 E的坐标是( , 1) 试题分析: (1)将点代入式即可求出 m的值,这样写出函数式,求出 A点坐标; ( 2) 将 E点的坐标代入二次函数式,即可求出 AA; 连接 EE,构造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出 AB2+BE2 当 n=1时,其最小时,即可求出 E的坐标; 过点 A 作 AB x轴,并使 AB = BE = 3易证 ABA EBE,当点 B, A, B在同一条直线上时, AB + BA最小,即此时 AB+BE取得最小值易证 ABA OBA,由相似就可求出 E的坐标 试题: 解:( 1)由题

33、意可知 4m=4, m=1 二次函数的式为 点 A的坐标为( -2,0) ( 2) 点 E( 0,1),由题意可知, 解得 AA= 如图,连接 EE 由题设知 AA=n( 0 n 2),则 AO=2-n 在 RtABO中,由 AB2=AO2+BO2, 得 AB2=(2n)2+42=n2-4n+20 AEO是 AEO 沿 x轴向右平移得到的, EE AA,且 EE=AA BEE=90, EE=n 又 BE=OB-OE=3. 在 RtBEE中, BE2=EE2+BE2=n2+9, AB2+BE2=2n2-4n+29=2(n1)2+27 当 n=1时, AB2+BE2可以取得最小值,此时点 E的坐标是( 1, 1) 如图,过点 A作 AB x轴,并使 AB=BE=3 易证 ABA EBE, BA=BE, AB+BE=AB+BA 当点 B, A, B在同一条直线上时, AB+BA最小,即此时 AB+BE取得最小值 易证 ABA OBA, , AA= , EE=AA= , 点 E的坐标是( , 1) 考点: 1.二次函数综合题; 2.平移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