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4届北京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初三第一学期 10月月考数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面四张扑克牌中,图案属于中心对称的是( )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中心对称图形是图形沿对称中心旋转 180度后与原图重合,因此,上面四张扑克牌中,图案属于中心对称的是 B. 故选 B. 考点:中心对称图形 . 如图, AC、 BD为圆 O的两条垂直的直径,动点 P从圆心 O出发,沿线段线段 DO的路线作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 t秒, APB的度数为 y度,则下列图象中表示 y与 t的函数关系最恰当的是( )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当动点 P在 OC上
2、运动时,根据三角形的外角大于与它不相邻内角的性质,得 APB逐渐减小; 当动 P在 CD 上运动时,根据同弧所对圆周角相等性质,得 APB不变; 当动 P在 DO上运动时,同样根据三角形的外角大于与它不相邻内角的性质,得 APB逐渐增大 . 故选 C. 考点: 1.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 2.三角形外角性质; 3.圆周角定理 . 如图,每个正方形网格的边长为 1个单位长度,将 ABC的三边分别扩大一倍得到 (顶点均在格点上),若它们 是以点 P为位似中心的位似图形,则点 P的坐标是( )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 ABC的三边分别扩大一倍得到 A1B1C1(顶点均在格点上),它们是
3、以 P点为位似中心的位似图形,根据位似图形的性质,对应点的坐标相交于一点,连接 AA1, BB1, CC1,交点即是 P点坐标, 如图所示, P点的坐标为: 故选 C 考点: 1.位似变换; 2.坐标与图形性质; 3.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 已知点 A的坐标为 , O为坐标原点,连结 OA,将线段 OA绕点 O按逆时针方向旋转 90得 OA1,则点 A1的坐标为( )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旋转的性质,旋转不改变图形的大小和形状,即与原来的图形全等: 原来点 A的坐标为( 2, 3),逆时针旋转 90后就到了第二象限,旋转前后的三角形全等,从而得 A1点坐标为 故选 A 考点:
4、坐标与图形的旋转变化 下列一元二次方程中没有实数根的是( )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分别找出每一个方程中 a, b及 c的值,计算出根的判别式的值小于0,即为正确的选项: A , 方程有两不相等的实数根,选项错误; B , 方程有两相等的实数根,选项错误; C , 方程有两不相等的实数根,选项错误; D , 方程没有实数根,选项正确 . 故选 D. 考点: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 . 如图, O 是 ABC 的外接圆,已知 ABO=30o,则 ACB 的大小为( ) A 50o B 45o C 30o D 60o 答案: D. 试题分析: OA=OB, ABO 30, BAO=
5、 ABO=30(等边对等角) . AOB=120(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ACB=60(同弧所对圆周角是圆心角的一半) . 故选 D. 考点: 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2.圆周角定理; 3.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下列计算中,正确的是( ) A B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二次根式运算法则逐一分析计算作出判断: A. ,选项错误; B. ,选项正确; C. ,选项错误; D. 和 不是同类根式,不可合并,选项错误 . 故选 B. 考点:二次根式计算 . 若 是关于 的一元二次方程,则 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 此方程是关于 x的一元二次方程, 0,即 故选
6、 A. 考点:一元二次方程定义 . 填空题 函数 中,自变量 的取值范围是 答案: . 试题分析:求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就是求函数式有意义的条件,根据二次根式被开方数必须是非负数和分式分母不为 0的条件,要使 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必须 . 考点: 1.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2.二次根式和分式有意义的条件 . 关于 的一元二次方程 的一个根是 0,则 的值为 答案: . 试题分析: 关于 的一元二次方程 的一个根是 0, . 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 , . 考点: 1.一元二次方程的根; 2.解一元二次方程; 3.一元二次方程定义 . 如图,在 ABC中, DE AB分别交 AC, BC于
7、点 D, E,若 AD=2,CD=3,则 CDE与 CAB的周长比为 答案: 5 试题分析:首先由在 ABC中, DE AB可以得到 CDE CAB,然后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即可求解: 在 ABC中, DE AB分别交 AC, BC于点 D, E, CDE CAB. CDE与 CAB的周长比 =CD: CA. 又 AD=2, CD=3, AC=5. CDE与 CAB的周长比 =3: 5 考点:相似三 角形的判定和性质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 ,对 AOB连续作旋转变换,依次得到三角形 (1)、 (2)、 (3)、 (4)、 ,则第 (7)个三角形的直角顶点的坐标是 ;第 (2013)
8、个三角形的 直角顶点 的坐标是 答案:( 24, 0);( 8052, 0) . 试题分析:先计算出 AB,然后根据旋转的性质观察 OAB连续作旋转变换,得到 OAB每三次旋转后回到原来的状态,并且每三次向前移动了 3+4+5=12个单位,于是判断三角形( 7)和三角形( 4)的状态一样,三角形( 2013)和三角形( 3)的状态一样,然后可分别计算出它们的直角顶点的横坐标,从而得到其直角顶点的坐标: 点 , OB=3, OA=4, 根据勾股定理,得: AB=5. 对 OAB连续作如图所示的旋转变换, OAB每三次旋转后回到原来的状态,并且每三次向前移动了 3+4+5=12个单位 . 7=32
9、+1, 三角形( 7)和三角形( 4)的状态一样 . 三角形( 7)的直角顶点的横坐标为 212=24,纵坐标为 0. 三角形 的直角顶点的坐标为( 24, 0) . 2013=3671, 三角形( 2013)和三角形( 3)的状态一样 . 三角形( 2013)的直角顶点的横坐标为 67112=8052,纵坐标为 0. 三角形 的直角顶点的坐标为( 8052, 0) . 考点: 1.探索规律题(图形的变化类 循环问题); 2.勾股定理; 3.旋转的性质 . 计算题 计算: 答案: . 试题分析:针对二次根式化简,零指数幂,负整数指数幂,绝对值 4个考点分别进行计算,然后根据实数的运算法则求得计
10、算结果 . 试题: . 考点: 1.实数的运算; 2.二次根式化简; 3.零指数幂; 4.负整数指数幂; 5.绝对值 . 解答题 解方程: 答案: . 试题分析:应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也同应用因式分解法或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 试题:方程 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得 ,即, 两边开平方,得 , 或 . 原方程的解为 . 考点:解一元二次方程 . 在 ABC中, AB=AC, BAC 60,把线段 BC绕点 B逆时针旋转 60至BP;如图所示位置有 ABQ=60, BCQ=150 ( 1)若 BAC=30,则 ABP= 度;若 BAC=,则 ABP= (用 表示); ( 2)求证: AB
11、Q为等边三角形; ( 3)四边形 CBPQ的面积为 1,求 ABC的面积 答案:( 1) 15, ;( 2)证明见;( 3) 1. 试题分析:( 1)若 BAC=30,一方面在 ABC中, AB=AC,可得 ABC=75,另一方面由旋转的性质知 CBP=60,因而 ABP=15;若 BAC=,同上可得 ,因而由 BAC 60可得 ,所以 ;( 2)连接 CP, AP,由已知和旋转的性质,通过证明 ABP ACP( SSS)和 ABP QBC( ASA)来证明 ABQ为等边三角形;( 3)通过转换 ,可得. 试题:( 1) 15; . ( 2)如图,连接 CP, AP, 由旋转的性质知 BC=B
12、P, CBP=60, BCP为等边三角形 . BP=CP, BPC=60. 在 ABP和 ACP中, , ABP ACP( SSS) . . 又 BCQ=150, . 在 ABP和 QBC中, , ABP QBC( ASA) . BA=BQ. ABQ为等边三角形 . ( 3)如图,过点 A作 AH BP交 BP的延长线于点 H,则 由( 2) 得 , . . 由( 2) ABQ为等边三角形得 , . . 由( 2)得 , . 又 , . 考点: 1.旋转的性质; 2.等腰三 角形的性质; 3.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4.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 5.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 6.转换思想的应用 .
13、 已知关于 的一元二次方程 . ( 1)若 是该方程的一个根,求 的值; ( 2)无论 取任何值,该方程的根不可能为 ,写出 的值,并证明; ( 3)若 为正整数,且该方程存在正整数解,求所有正整数 的值 答案:( 1) ;( 2)( 2) ,证明见;( 3) 或 . 试题分析:( 1)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概念,将 代入方程,即可求得 a的值;( 2)把 代入 ,得,从而得到当 时,无论 取何值,此等式均不成立的结论;( 3)由 ,记 , 为正整数,得 ,根据 为非负数,且 ,且 与 奇偶性相同的性质,得到 或 ,解之即得所求 . 试题:( 1) 是方程 的一个根, , 解得. ( 2) ,
14、证明如下: 把 代入 ,得 ,即 , 当 时,无论 取何值,此等式均不成立 . 无论 取任何值,该方程的根不可能为 . ( 3) ,记 , 为正整数, ,即 , . 为非负数,且 ,且 与 奇偶性相同, 或 ,解得: 或 . 经验证,当 或 时正整数数,符合题意 . 考点: 1.一元二次方程的根; 2. 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 3.简单推理 . 如图,已知点 C、 D在以 O为圆心, AB为直径的半圆上,且 OC BD于点M, CF AB于点 F交 BD于点 E, BD=8,CM=2 ( 1)求 O的半径; ( 2)求证: CE=BE 答案:( 1) 5;( 2)证明见 . 试题分析:( 1
15、)可在 Rt OBM中,用半径表示出 OM,然后根据勾股定理求出半径的长;( 2)由 AAS证得 ,由等量减等量差相等得,从而由 AAS或 ASA可证得 ,因此 CE = BE 试题:( 1) AB为直径, . OC BD, M为 BD的 中点 . BD=8, . 设半径为 r,则 OM OC-CM r-2, 在 中, ,即 ,解得 . O的半径为 5. ( 2)在 和 中, COF= BOM(公共角), CFO= BMO=90, OC=OM1 (AAS), OF=OM. 又 OB=OC, ,即 . (AAS或 ASA). CE = BE 考点: 1.圆周角定理; 2.勾股定理; 3.垂径定理
16、; 4.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 已知:如图,在 ABC中, AB=AC= 5, BC= 8, D, E分别为 BC, AB边上一点, ADE= C ( 1)求证: BDE CAD; ( 2)若 CD=2,求 BE的长 答案:( 1)证明见;( 2) 2.4. 试题分析:( 1)由题中条件可得 B= C,所以由已知条件,求证 BDE= CAD即可得 BDE CA;( 2)由( 1)可得 BDE CAD,进而由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即可求解线段的长 试题:( 1) AB=AC, B= C ADE+ BDE= ADB = C+ CAD,且 ADE= C, BDE = CAD BDE CAD (
17、2)由( 1) BDE CAD得 AB=AC= 5, BC= 8, CD=2, 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 已知关于 x的一元二次方程 . ( 1)若此方程有实数根,求 m的取值范围; ( 2)若 x=-1是这个方程的一个根,求 的值 答案:( 1) ;( 2) 1. 试题分析:( 1)若一元二次方程有实数根,则根的判别式 ,建立关于 m的不等式,解之即可求出 m的取值范围;( 2)把 x=-1代入原方程,得 ,将 变形为 ,即可求解 . 试题:( 1) 关于 x的一元二次方程 有实数根, ,解得 . ( 2)把 x=-1代入原方程,得: , 化简得:, . 考点: 1. 一元二次方程根
18、的判别式; 2.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 3.求代数式的值; 3.整体思想的应用 . 已知 a,b为实数,且 ,求 的值 答案: . 试题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非负数性质可得 ,代入 求解即可 . 试题: , . 根据二次根式的非负数性质可得: , . . = . 考点: 1.二次根式的非负数性质; 2.求代数式的值 . 如图,有一块矩形纸板,长为 20cm,宽为 14cm,在它的四角各切去一个同样的正方形,然后将四周突出部分沿虚线折起,就能制作一个无盖方盒,如果要制作的无盖方盒的 底面积为 160cm2,那么纸板各角应切去边长为多大的正方形? 答案:边长为 2cm的正方形 试题分析:方程的应用解题
19、关键是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求解 . 本题等量关系为:制作的无盖方盒的底面积为 160cm2. 试题:设切去的小正方形边长为 xcm, 则 , 整理得 ,解得 (大于 14,不合题意,舍去) . 答:纸板各角应切去边长为 2cm的正方形 考点: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几何问题) . 如图,等腰直角 ABC 绕直角顶点 A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 60后得到 ADE,且 BC=2,求 EC的长 答案: . 试题分析:由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求出 AC、 AB的值;由旋转性质,对应线段相等,即 AC=AE,由旋转角为 60,即 CAE=60,可证 CAE为等边三角形,从而把 EC转化为与 AC、 AB相等即
20、可 等腰直角 ABC中 BC=2, AC=AB= . 等腰直角 ABC绕点 A按逆时针方向旋转 60后得到 ADE, 对应线段AC=AE. 又 CAE=60, CAE为等边三角形 . 则 EC=AC=AB= . 考点: 1.旋转的性质; 2.等边三角形的判定; 3.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已知 , ,求 的值 . 答案: . 试题分析:先将 a、 b化简,求出 , ,再对 变形,将 , 整体代入求值 . 试题: , , , . . 考点: 1.代数式求值; 2.二次根式化简; 3.整体思想的应用 . 如图,在 中, AB是 的直径, 与 AC交于点 D,求 的度数 答案: 试题分析:先根据三角形
21、内角和定理求出 A的度数,再由圆周角定理即可求解 . 试题:在 ABC中, B=60, C=75, A=45. AB是 O的直径, O与 AC交于点 D, DOB=2 A=90 考点: 1.圆周角定理; 2.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点 P在图形 M上 , 点 Q在图形 N上 ,记 为线段 PQ长度的最大值,为线段 PQ长度的最小值,图形 M, N的平均距离 (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中, O是以 O为圆心, 2的半径的圆,且 A, B ,求 及 ; (直接写出答案:即可 ) ( 2)半径为 1的 C的圆心 C与坐标原点 O重合,直线 与 轴交于点 D,与 轴交于点 F,记线段 DF为图形 G,求
22、; ( 3)在( 2)的条件下,如果 C的圆心 C从原点沿 轴向右移动, C的半径不变,且 ,求圆心 C的横坐标 答案:( 1) 2, 4;( 2) 3;( 3) 或 . 试题分析:( 1)作出图形, 根据定义求解;( 2)如图,过点 O作 OH DF于点 H,交圆 C于点 M,圆 C与 x轴的左交点为点 N,根据点到直线上一点的距离的最小值为该点到垂足的距离可知, ,从而应用直线上点的坐标与方程的关系和锐角三角函数(或相似三角形)知识求出 OH,进而求出MH,又 ,因此根据定义可求 ;( 3)分, , , 四种情况讨论即可 . 试题:( 1)如图,根据勾股定理可求: OA=1, OB=4,
23、. , . ( 2)如图,过点 O作 OH DF于点 H,交圆 C于点 M,圆 C与 x轴的左交点为点 N,则 根据点到直线上一点的距离的最小值为该点到垂足的距离可知, 直线 与 轴交于点 D,与 轴交于点 F, D( 4, 0), F( 0,),即 OD=4, OF= . . . . 又 , . ( 3)设点 C的横坐标为 x( x0), 当 时,线段与圆无公共点,圆心离点 D最远,解得: . 当 时,线段与圆无公共点,圆心离点 F最远,解得: (不符合 ,舍去) . 当 时,线段与圆有公共点, ,解得: (舍去负值) . 当 时, ,不符合题意舍去 . 综上所述,点 C的横坐标为 或 . 考点: 1.新定义; 2.勾股定理; 3.垂直线段的性质; 4.直线上点的坐标与方程的关系; 5.锐角三角函数定义; 6. 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7.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8.数形结合和分类思想的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