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江苏仪征大仪中九年级第一学期12月月考数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ownview251 文档编号:292604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350.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届江苏仪征大仪中九年级第一学期12月月考数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14届江苏仪征大仪中九年级第一学期12月月考数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14届江苏仪征大仪中九年级第一学期12月月考数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2014届江苏仪征大仪中九年级第一学期12月月考数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2014届江苏仪征大仪中九年级第一学期12月月考数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4届江苏仪征大仪中九年级第一学期 12月月考数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 A、 与 不是同类二次根式,无法合并, B、 ,C、 ,均错误; D、 ,本选项正确 . 考点: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 如图所示,扇形 OAB的圆心角为直角,正方形 OCDE的顶点 C、 E、 D分别在 OA、 OB、 上, AF ED,交 ED的延长线于点 F如果正方形的边长为 2,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 A 4( )平方单位 B 2( )平方单位 C 4( )平方单位 D 2( )平方单位 答案: A 试题分析:连接 OD, 正方形 OCDE

2、的面积为 2, 正方形 OCDE的边长为 2, , , DE=DC, BE=AC,弧 BD=弧 AD, 阴影部分的面积 =长方形 ACDF的面积 =AC CD= 考点: 1.轴对称图形; 2.扇形的面积公式; 3.正方形的性质 如图,在 中, . O 截 的三条边所得的弦长相等,则的度数为( )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 ABC中 A=70, O 截 ABC的三条边所得的弦长相等, O 到三角形三条边的距离相等,即 O 是 ABC的内心, 1= 2, 3= 4, 1+ 3= ( 180- A) = ( 180-70) =55, BOC=180-( 1+ 3) =180-55=12

3、5 考点: 1.三角形的内心; 2.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某商品原售价 289元,经过连续两次降价后售价为 256元,设平均每次降价的百分率为 x,则下面所列方程中正确的是( ) A 289(12x)=256 B 256(1+x)2=289 C 289(1x)2=256 D 289289(1x)289(1x)2=256 答案: C 试题分析:降价后的商品的售价 =降价前的商品的售价 ( 1+平均每次降价的百分率) . 由题意可列方程为 . 考点:根据实际问题列方程 已知相交两圆的半径分别为 4和 7,则它们的圆心距可能是( ) A 2 B 3 C 6 D 11 答案: C 试题分析:两圆的半径分

4、别为 R和 r,且 ,圆心距为 d:外离,则;外切,则 ;相交,则 ;内切,则 ;内含,则 相交两圆的半径分别为 4和 7 它们的圆心距 ,符合条件的数据为 6. 考点: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在 Rt ABC中, C=90, AB=5, BC=3,以 AC 所在的直线为轴旋转一周,所得圆锥的侧面积为( ) A 12 B 15 C 24 D 30 答案: B 试题分析:由题意得底面半径 BC=3,母线 AB=5,所以侧面面积. 考点:圆锥的侧面积公式 把抛物线 y=x2向左平移 1个单位,所得的新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为( ) A y=x2+1 B y=(x+1) 2 C y=x2-1 D y=(x-1

5、) 2 答案: B 试题分析:二次函数的平移规律:横坐标左加右减,纵坐标上加下减 . 把抛物线 向左平移 1个单位,所得的新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为 . 考点:二次函数的性质 一组数据 的极差是 3,则另一组数据的极差是( ) A 3 B 4 C 6 D 9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极差的求法:极差 =最大值 -最小值,由数据 的极差是 3,可得另一组数据 的极差是 3. 考点:极差 填空题 某中学在校内安放了几个圆柱形饮水桶的木制支架(如图 ),若不计木条的厚度,其俯视图如图 所示,已知 AD垂直平分 BC, AD BC 40cm,则圆柱形饮水桶的底面半径的最大值是 cm 答案: 试题分析:当

6、圆柱形饮水桶的底面半径最大时,圆外接于 ABC;连接外心与B点,可通过勾股定理即可求出圆的半径 连接 OB 当 O 为 ABC的外接圆时圆柱形饮水桶的底面半径的最大 AD垂直平分 BC, AD=BC=40cm, O 点在 AD上, BD=20cm; 在 Rt 0BD中,设半径为 r,则 OB=r, OD=40-r, ,解得 r=25 即圆柱形饮水桶的底面半径的最大值为 25cm 考点:三角形的内切圆与内心 如图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平行四边形 在第一象限,直线从原点出发沿 轴正方向平移,被平行四边形 截得的线段 的长度 与平移的距离 的函数图象如图 所示,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 答案: 试题

7、分析:根据图象可以得到当移动的距离是 4时,直线经过点 A,当移动距离是 7时,直线经过 D,在移动距离是 8时经过 B,则 AB=8-4=4, 当直线经过 D点,设交 AB与 N,则 ,作 DM AB于点 M y=-x与 x轴形成的角是 45, 又 AB x轴, DNM=45, DM=DN sin45 , 则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 AB DM=42=8 考点: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 边长为 1cm的正六边形面积等于 cm2 答案: 试题分析:由于正六边形可分成六个全等的等边三角形,且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与正六边形的边长相等,所以正六边形的面积 考点:正多边形和圆 如图,量角器外沿上有 A、 B两点,它

8、们的读数分别是 70、 40,则 ACB的度数为 答案: 试题分析:圆周角定理:在同圆或等圆中,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都等于这条弧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 AOB=70-40=30 1= AOB=15. 考点:圆周角定理 已知圆锥的母线长为 30,侧面展开后所得扇形的 圆心角为 120,则该圆锥的底面半径为 答案: 试题分析:先根据弧长公式: ,可得该圆锥的底面周长则该圆锥的底面半径 考点: 1.弧长公式; 2.圆的周长公式 如图, PA、 PB 分别切 O 于 A、 B,并与 O 的另一条切线分别相交于 D、C两点,已知 PA 6,则 PCD的周长 = 答案: 试题分析:切线长定理:从圆外一

9、点可以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相等,这一点和圆心的连线,平分两条切线的夹角 . 设 DC 与 O 的切点为 E PA、 PB分别是 O 的切线,且切点为 A、 B PA=PB=6 同理可得 DE=DA, CE=CB 则 PCD的周长 =PD+DE+CE+PC=PD+DA+PC+CB=PA+PB=12. 考点:切线长定理 如图, C是以 AB为直径的 O 上一点,已知 AB=5, BC=3,则圆心 O 到弦 BC 的距离是 _ 答案: 试题分析:过 O 点作 OD BC, D点为垂足 AB为 O 的直径, ACB=90, , , 又 OD BC, DB=DC,而 OA=OB, OD为 BAC

10、的中位线,即有 OD= AC, 所以 OD= 4=2,即圆心 O 到弦 BC 的距离为 2 考点: 1.圆周角定理; 2.勾股定理; 3.垂径定理; 4.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 抛物线 y=(x3)2+5的开口方向 ,对称轴是 ,顶点坐标是 答案:向上;直线 x=3;( 3, 5) 试题分析:由 可知,二次项系数为 , 抛物线开口向上,对称轴为直线 ,顶点坐标为( 3, 5) 考点:二次函数的性质 若 n( )是关于 x 的方程 的根,则 m+n 的值为 _ 答案: -2 试题分析:方程的根的定义:方程的根就是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 . 由题意得 , , 考点:方程的根的定义 函数 中自变

11、量 x的取值范围是 _ 答案: 试题分析: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二次根号下的数为非负数,二次根式才有意义 由题意得 ,解得 考点: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 计算题 计算:( 1) ;( 2) 答案:( 1) ;( 2) 试题分析:( 1)根据任何非负数的 0次幂均为 1,负整数指数幂,绝对值的规律:正数和 0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先对各个部分化简,再合并同类二次根式即可得到结果; ( 2)先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化简各个根号,再合并同类二次根式,最后根据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则计算 . 试题:( 1)原式 ; ( 2)原式 考点:实数的运算 解答题 观察计算: 当 , 时, 与 的大小

12、关系是 _ 当 , 时, 与 的大小关系是 _ 探究证明: 如图所示, 为圆 O 的内接三角形, 为直径,过 C作 于 D,设 , BD=b ( 1)分别用 表示线段 OC, CD-; ( 2)探求 OC与 CD表达式之间存在的关系(用含 a, b的式子表示) 归纳结论: 根据上面的观察计算、探究证明,你能得出 与 的大小关系是:_ 实践应用: 要制作面积为 4平 方米的长方形镜框,直接利用探究得出的结论,求出镜框周长的最小值 答案:观察计算:当 , 时, ;当 , 时,= 探究证明:( 1) OC , ; ( 2)当 a=b时, OC=CD, = ; ab时, OC CD, 结论归纳: 实践

13、应用:周长最小为 4米 试题分析:观察计算:把 , 和 , 分别代入 与 计算,即可作出判断; 探究证明:( 1)由于 OC是直径 AB的一半,则 OC易得通过证明 ACD CBD,可求 CD; ( 2)分 a=b, ab讨论可得出 与 的大小关系; 实践应用:通过前面的结论长方形为正方形时,周长最小 试题:观察计算:当 , 时, 当 , 时, = 探究证明: ( 1) AB=AD+BD=2OC, OC AB为 O 直径, ACB=90 A+ ACD=90, ACD+ BCD=90, A= BCD ACD CBD 即 CD2=AD BD=ab,解得 ; ( 2)当 a=b时, OC=CD, =

14、 ; ab时, OC CD, 结论归纳: 实践应用 设长方形一边长为 x米,则另一边长为 米,设镜框周长为 l米, 则 ,当 ,即 x=1(米)时,镜框周长最小 此时四边形为正方形时,周长最小为 4米 考点: 1.几何不等式; 2.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3.圆周角定理 如图,已知直线 PA交 O 于 A、 B两点, AE是 O 的直径 ,点 C为 O 上一点,且 AC 平分 PAE,过 C作 CD PA,垂足为 D. ( 1)求证: CD为 O 的切线; ( 2)若 DC+DA=6, O 的直径为 10,求 AB的长度 . 答案:( 1)详见;( 2) 6 试题分析:( 1)连接 OC,根

15、据题意可证得 CAD+ DCA=90,再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得 DCO=90,则 CD为 O 的切线; ( 2)过 O 作 OF AB,则 OCD= CDA= OFD=90,得四边形 OCDF为矩形,设 AD=x,在 Rt AOF中,由勾股定理得( 5-x) 2+( 6-x) 2=25,从而求得x的值,由勾股定理得出 AB的长 试题:( 1)连接 OC, OA=OC, OCA= OAC, AC 平分 PAE, DAC= CAO, DAC= OCA, PB OC, CD PA, CD OC, CO为 O 半径, CD为 O 的切线; ( 2)过 O 作 OF AB,垂足为 F, OCD= CDA

16、= OFD=90, 四边形 DCOF为矩形, OC=FD, OF=CD DC+DA=6, 设 AD=x,则 OF=CD=6-x, O 的直径为 10, DF=OC=5, AF=5-x, 在 Rt AOF中,由勾股定理得 AF2+OF2=OA2 即( 5-x) 2+( 6-x) 2=25, 化简得 x2-11x+18=0, 解得 x1=2, x2=9 CD=6-x大于 0,故 x=9舍去, x=2, 从而 AD=2, AF=5-2=3, OF AB,由垂径定理知, F为 AB的中点, AB=2AF=6 考点: 1.切线的判定和性质; 2.勾股定理; 3.矩形的判定和性质 4.垂径定理 西瓜经营户

17、以 2元 /kg的价格购进一批小型西瓜,以 3元 /kg的价格出售,每天可售出 200kg为了尽快售出,该经营户决定降价促销,经调查发现,这种小型西瓜每降价 0.1元 /kg,每天可多售出 40kg另外,经营期间每天还需支出固定成本 24元该经营户要想每天至少盈利 200元,应将每千克小型西瓜的售价降低多少元? 答案: .3元 试题分析:设应将每千克小型西瓜的售价降低 x元那么每千克的利润为:( 3-2-x),由于这种小型西瓜每降价 O.1元 /千克,每 天可多售出 40千克所以降价 x元,则每天售出数量为: 200+40x0.1千克本题的等量关系为:每千克的利润 每天售出数量 -固定成本 =

18、200 试题:设应将每千克小型西瓜的售价降低 x元 根据题意,得 ( 3-2) -x( 200+40x0.1) -24=200 解这个方程,得 x1=0.2, x2=0.3 因为为了促销故 x=0.2不符合题意,舍去, x=0.3 答:应将每千克小型西瓜的售价降低 0.3元 考点: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 已知二次函数 ( 1)求抛物线顶点 M的坐标; ( 2)设抛物线与 x轴交于 A, B两点,与 y轴交于 C点,求 A, B, C的坐标(点 A在点 B的左侧),并画出函数图象的大致示意图; ( 3)根据图象,求不等式 的解集 答案:( 1)( 1, 4);( 2) A( -1, 0), B( 3

19、, 0), C( 0, 3),如下图;( 3) 或 试题分析:( 1)直接根据顶点坐标公式( , )即可求得抛物线顶点 M的坐标; ( 2)分别把 和 代入二次函数 即可求得点 A, B, C的坐标,再结合( 1)中求得的抛物线顶点 M的坐标即可得到函数图象的大致示意图; ( 3)由 可得 ,即找出图象在 x轴下方的部分对应的 x的值即可 . 试 题:( 1) , 抛物线顶点 M的坐标为( 1, 4); ( 2)在 中,当 时, 当 时, ,解得 , A( -1, 0), B( 3, 0), C( 0, 3),函数简图如下图 ( 3)由 可得 ,所以不等式 的解集为或 . 考点:二次函数的性质

20、 已知:如图, D是 ABC的边 AB上一点, CN AB, DN 交 AC 于点 M,MA=MC 求证: CD=AN; 若 AMD=2 MCD,求证:四边形 ADCN 是矩形 答案:详见 试题分析: 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求出 DAC= NCA,然后利用 “角边角 ”证明 AMD和 CMN 全等,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可得 AD=CN,然后判定四边形 ADCN 是平行四边形,再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即可得证; 根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推出 MCD= MDC,再根据等角对等边可得 MD=MC,然后证明 AC=DN,再根据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即可得证 试题

21、: CN AB, DAC= NCA, MA=MC, AMD CMN, AMD CMN( ASA), AD=CN, 又 AD CN, 四边形 ADCN 是平行四边形, CD=AN; AMD=2 MCD, AMD= MCD+ MDC, MCD= MDC, MD=MC, 由 知四边形 ADCN 是平行四边形, MD=MN=MA=MC, AC=DN, 四边形 ADCN 是矩形 考点: 1.矩形的判定; 2.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 3.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如图,在边长为 1的小正方形组成的网格中, AOB的三个顶点均在格点上,点 A、 B的坐标分别为 (3, 2)、 (1, 3) AOB绕点 O

22、逆时针旋转 90o后得到 A1OB1 ( 1)在网格中画出 A1OB1,并标上字母; ( 2)点 A关于 O 点中心对 称的点的坐标为 ; ( 3)点 A1的坐标为 ; ( 4)在旋转过程中,点 B经过的路径为弧 BB1,那么弧 BB1的长为 答案:( 1)如下图;( 2)( -3, -2);( 3)( -2, 3);( 4) 试题分析:( 1)根据网格结构找出点 A、 B绕点 O 逆时针旋转 90后的对应点A1、 B1的位置,然后顺次连接即可;( 2)根据关于 O 点中心对称的点的坐标互为相反数即可得到结果;( 3)根据平面直角坐标系结合所作图形写出点 A1的坐标即可;( 4)先利用勾股定理

23、列式求出 OB,再根据弧长公式列式计算即可得解 试题:( 1)如图所示: ( 2)点 A关于 O 点中心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3, -2); ( 3)点 A1的坐标为( -2, 3); ( 4)由勾股定理得 ,弧 BB1的长 考点: 1.旋转变换作图; 2.坐标和图形变化; 3.弧长公式 九年级( 1)班数学活动选出甲、乙两组各 10名学生,进行趣味数学答题比赛,共 10题,答对题数统计如表一: ( 1)根据表一中统计的数据,完成表二; ( 2)请你从平均数和方差的角度分析,哪组的成绩更好些? 答案:( 1)众数 7,中位数 8,方差 1;( 2)乙组 试题分析:( 1)众数是在一组数据中 ,

24、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是一组数据 中的原数据,而不是相应的次数;把数据重新排列,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如果是奇数个数据,则中间一个数是中位数,如果是偶数个数据,则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是中位数;方差是各个数据与平均数之差的平方的平均数; ( 2)方差的意义,方差反映的是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方差越小则波动越小,稳定性也越好 . 试题:( 1)乙组数据中 7的个数最多,所以乙组数据的众数为 7 乙组数据中第 5个数和第 6个数均为 8,所以乙组数据的中位数为 8 乙组数据的方差 ; ( 2)因为甲组、乙组的平均数相同,甲组的方差大于乙组的方差,所以乙组的成绩更好些 . 考 点:统计的应用 解下列方程:(

25、1) ;( 2) (用配方法) 答案:( 1) , ;( 2) , 试题分析:( 1)先移项得到 ,方程两边同加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得 ,再根据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得到 ,最后根据直接开平方法解方程即可; ( 2)先化二次项系数为 1得到 ,再移项得到 ,方程两边同加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得 ,再根据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得到 ,最后根据直接开平方法解方程即可 试题:( 1) 解得 , ; ( 2) 解得 , . 考点:解一元二次方程 已知:抛物线 与 x 轴交于点 A、 B( A 左 B 右),其中点 B的坐标为( 7, 0),设抛物线的顶点为 C ( 1)求抛物线的式和点 C的坐标; ( 2)如图 1

26、,若 AC 交 y轴于点 D,过 D点作 DE AB交 BC 于 E点 P为 DE上一动点, PF AC 于 F, PG BC 于 G设点 P的横坐标为 a,四边形 CFPG的面积为 y,求 y与 a的函数关系式和 y的最大值; ( 3)如图 2,在条件( 2)下,过 P作 PH x轴于点 H,连结 FH、 GH,是否存在点 P,使得 PFH与 PHG相似?若存在,求出 P点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答案:( 1) , C( 3, 4);( 2) ,当时, y最大值 = ( 3)( 3, 1)或( , 1)或( , 1) 试题分析:( 1)由题意把点 B的坐标( 7, 0)代入抛物线即可得到抛

27、物线的式,再根据抛物线的顶点坐标公式( , )即可求得顶点 C的坐标; ( 2)由 DE AB,再结合 PF AC 于 F, PG BC 于 G,可得四边形 CFPG为矩形,根据矩形的性质及二次函数的式即可求得 y与 a的函数关系式,从而可以求得 y的最大值; ( 3)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的比等于相似比,求解即可,要注意分情况讨论 . 试题:( 1) 抛物线 过点 B( 7, 0) ,解得 抛物线的式为 , , 顶点 C的坐标为( 3, 4); ( 2)由题意得四边形 CFPG为矩形, , 当 时, y最大值 = ( 3)( 3, 1)或( , 1)或( , 1) . 考点:抛物线综合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