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江苏省泰兴市济川中学九年级10月阶段检测数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priceawful190 文档编号:292717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63.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届江苏省泰兴市济川中学九年级10月阶段检测数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4届江苏省泰兴市济川中学九年级10月阶段检测数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4届江苏省泰兴市济川中学九年级10月阶段检测数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4届江苏省泰兴市济川中学九年级10月阶段检测数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4届江苏省泰兴市济川中学九年级10月阶段检测数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4届江苏省泰兴市济川中学九年级 10月阶段检测数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若 有意义,则 a的取值范围是 ( ) A任意实数 B a1 C a1 D a0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非负性知: a-10,移项得: a1,故选 B. 考点:二次根式的非负性 . 下列命题中错误的是 ( ) A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B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C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D顺次连接矩形四条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答案: D 试题分析: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是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所以正确, “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是矩形

2、的判定定理,所以正确,“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是菱形的定义,所以正确,根据三角形中位线性质,可证顺次连接矩形四条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菱形,而不是正方形,所以选项 D错误,故选 D. 考点: 1、矩形的判定定理; 2、菱形的判定定理; 3、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 . 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有 ( ) A 4个 B 3个 C 2个 D 1个 答案: C 试题分析:轴对称图形的特点是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互相重合,中心对称图形的特点是图形绕某点旋转 180度后得到的图形与原图形重合 .据此分析,第一个图形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但不是中心对称图形,第二个图

3、形既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第三个图形梯形只是轴对称图形但不是中心对称图形,第三个图形既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 .故选 C. 考点: 1、轴对称图形的定义; 2、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 . 一元二次方程 x2-2(3x-2)+(x+1)=0的一般形式是 ( ) A x2-5x+5=0 B x2+5x-5=0 C x2+5x+5=0 D x2+5=0 答案: A 试题分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式为: ax2+bx+c=0(a0),将原方程去括号为: x2-6x+4+x+1=0,合并为: x2-5x+5=0,所以选 A. 考点: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式 . 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为 9,斜边

4、长为 10,则另一条直角边长为 ( ) A 1 B C 19 D 答案: B 试题分析:知道直角三角形的两条边,求第三条边,一般都使用勾股定理求解,如果数据较大,常常用平方差公式简化运算 . ,故选 B. 考点: 1、勾股定理; 2、二次根式的化简 . 体育课上,某班两名同学分别进行了 5次短跑训练,要判断哪一名同学的成绩比较稳定,通常需要比较两名同学成绩的 ( ) A平均数 B方差 C众数 D中位数 答案: B 试题分析:平均数、众数、中位数反映的是数据的集中趋势,方差反映的是数据的离散程度,方差越大,说明这组数据越不稳定,方差越小,说明这组数据越稳定 .所以 A、 C、 D不符合要求,故选

5、 B. 考点:方差的应用 . 填空题 如图是方格纸,方格纸中的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 1.点 A和点 B在方格纸中的格点上,在图中画出 ABC(点 C在方格纸中的格点上 ),使 ABC为直角三角形,这样的 C点有 个 . 答案: 试题分析:以 AB为直径作圆,观察圆周上的格点,有四个,分别是点 C、 D、E、 F.然后一一验证,在 ADB中, AD= ,BD= ,AB=5,BD2+AD2=AB2,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可知 ADB是直角三角形,在 AEB中,AE=4,BE=3,AB=5, 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可知 AEB是直角三角形,依次类推, ACB、 AFB都是直角三角形 . 考点:勾

6、股定理的逆定理 如图 ,菱形 ABCD的对角线 AC、 BD相交于点 O,且 AC 8, BD 6,过点O 作 OH AB,垂足为 H,则点 O 到边 AB的距离 OH . 答案: .4 试题分析:菱形的性质: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 .可以得到: OA=OC=4,OB=OD=3, AC BD,在 OAB中,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出 OH的值: . 考点:菱形的性质 . 如图,在平行四边形 ABCD中,对角线 AC, BD相交于点 O,点 E, F分别是边 AD, AB的中点, EF 交 AC 于点 H,则 的值为 。 答案: 试题分析:因为点 E、 F分别是边 AD,AB的中点,所以

7、EF 是三角形 ABD的中位线,根据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 EF BD,所以 AEH ADO,所以,再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可得AO=CO,所以 . 考点: 1、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2、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 已知代数式 的值是 7,则代数式 的值是 . 答案: 试题分析:由题意得, x2+3x+5=7,化简得, x2+3x=2,原式 =3(x2+3x)-2=32-2=4. 考点: 1、代数式的值; 2、整式的加减 . 如图, O 是矩形 ABCD的对角线 AC 的中点, M是 AD的中点,若 AB=5,AD=12,则四边形 ABOM的面积为 _. 答案: .5 试题

8、分析:因为点 O 是矩形 ABCD的对角线 AC 的中点, M是 AD的中点,所以 OM是三角形 ACD的中位线,根据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可得:OM CD,OM=2.5,因为四边形 ABCD是矩形,所以 D= BAD=90,AB CD,所以 AB OM,且 ABOM,所以四边形 ABOM是直角梯形,根据梯形面积公式,可得四边形 ABOM的面积是 . 考点: 1、矩形的性质; 2、梯形的定义 . 某企业 2010年底缴税 40万元, 2012年底缴税 48.4万元,设这两年该企业缴税的年平均增长 率为 ,根据题意,可得方程 _. 答案: 试题分析: 2011年该企业缴税为 40(1+x)万元 ,

9、2012年企业缴税为40(1+x)(1+x)万元,即 40( 1+x) 2万元,所以所列方程为 :40(1+x)2=48.4. 考点: 1、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 . 若方程 有解,则 的取值范围是 . 答案: a0 试题分析:因为 (x-4)20,又 (x-4)2=a,所以 a0.若 a 0,则等式不成立,即方程无解,故应填 a0. 考点:直接开平方法 . 已知梯形的中位线长是 4cm,下底长是 5cm,则它的上底 长是 cm. 答案: 试题分析:梯形中位线的性质: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梯形的上、下底,且等于上、下底和的一半 .根据此性质可求得梯形的上底长是 3cm. 考点:梯形中位线的性质 . 若

10、反比例函数 y= 的图象经过点 (-1, 3),则这个函数的图象位于第 _象限 . 答案:二、四 试题分析:当 k 0时,反比例函数 的图象分布在第一、三象限,当 k 0时,反比例函数 分布在第二、四象限 .将点( -1, 3)的坐标分别代入,可得 k=-3,所以这个函数的图象位于第二、四象限 . 考点: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 如果 a、 b分别是 16的两个平方根,则 ab的值为 . 答案: -16 试题分析: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 0的平方根是 0,负数没有平方根 .16的平方根是 4 ,所以 a,b分别是 4和 -4, ab=-16. 考点:平方根的性质 . 计算题 计算 (

11、1) ;(2) ;(3) . 答案:( 1) 1;( 2) ;( 3) . 试题分析:( 1)根据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和除法法则运算即可,运算的结果要化成最简二次根式 .(2)首先把每个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然后合并同类二次根式 .(3)和( 2)类似,首先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再合并同类二次根式 . 试题:( 1)原式 = ( 2)原式 = ( 3)原式 = 考点:二次根式的加减乘除运算 解答题 某人定制了一批地砖,每块地砖 (如图 (1)所示 )是边长为 0.5米的正方形ABCD.点 E、 F分别在边 BC 和 CD上, CFE、 ABE和四边形 AEFD均由单一材料制成,制成 CFE、 A

12、BE和四边形 AEFD的三种材料的价格依次为每平方米 30元、 20元、 10元 .若将此种地砖按图 (2)所示的形式铺设,则中间的阴影部分组成正方形 EFGH.已知烧制该种地砖平均每块需加工费 0.35元,要使BE长尽可能小,且每块地砖的成本价为 4元 (成本价 =材料费用 +加工费用 ),则CE长应为多少米? 解:设 CE x,则 S CFE , S ABE S 四边形 AEFD (用含 x的代数式表示,不需要化简 )。 由题意可得: (请你继续完成未完成的部分 ) 答案: S CEF= , S ABE = ,S 四边形 AEFD=解答过程详见 . 试题分析:由图( 2)中的四边形 EFG

13、H是正方形可知, CEF是等腰三角形,设 CE=x米 ,则 CF=x米, BE=(0.5-x)米,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和正方形面积公式可分别求出 S CEF, S ABE, S 四边形 AEFD的面积,根据相等关系:一块正方形中三种材料的费用 +加工费 =4元,列出方程,求出答案:,最后要结合题意,正确取舍 . 试题: S CEF= , S ABE = ,S 四边形 AEFD=, 化简得: 100x2-25x+1=0 解这个方程得: x1=0.2,x2=0.05(不合题意,舍去 ) 答: CE的长 0.2米 . 考点: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 . 作图题: (1)如图 1,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 1

14、个单位长度的正方形,方格纸中有 OAB,请将 OAB绕点 O 顺时针旋转 90,画出旋转后的 OAB. (2)折纸: 如图 2有一 张矩形纸片 ,要将点 D沿直线 EF 翻折 ,恰好落在 BC 边上的 D处 ,直线 EF 交 AD于点 E,交 BC 于点 F,请在图 2中利用直尺和圆规作出该直线 (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 ). 连接 DF,若 CD=3, CD=5,求 CF. 答案: (1)详见 (2) 详见 CF=1.6. 试题分析: (1)将点 A、 B分别绕点 O 顺时针旋转 90度,得到点 A、 B,连接OA、 OB、 AB, OAB即为所求 .(2) 连接 DD,作 DD的垂直平分线

15、,交AD于 E,交 BC 于 F. 设 CF=x,在 CDF中 ,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出 CF的值 . 试题: (1)答案:如图: (2) 答案:如图: 设 CF=x,则 DF=5-x, EF 是 DD的垂直平分线 DF=DF=5-X, 在 CDF中 , CD2+CF2=DF2, 32+x2=(5-x)2, x=1.6 即 CF=1.6 考点: 1、旋转作图; 2、轴对称的性质 . 如图,函数 y1=-x+4的图象与函数 y2= (x 0)的图象交于 A(a, 1)、 B(1, b)两点 . (1)求 a, b及 y2的函数关系式; (2)观察图象,当 x 0时,比较 y1与 y2大小 . 答案

16、: (1)a=3,b=3, ; (2)当 03 时 y1, y2. 试题分析:( 1)将点 A(a,1)、 B(1,b)的坐标分别代入一次函数,即可求出 a、 b的值,然后将点 A的坐标代入反比例函数,可求出 y2 的函数关系式 .(2)当 y1y2时,直线在双曲线的上方,当 y1 y2时,直线在双曲线的下方 . 试题: (1)根据题意,列方程组: 解得: a=3,b=3. 点( 1, 3)在双曲线上, k=3 (2)由图象观察得:当 03时 y1, y2 . 考点: 1、待定系数法求函数式; 2、函数与不等式、方程 . 已知关于 x的方程 x2-(m+2)x+(2m-1)=0. (1)求证:

17、无论 m取何值,方程总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若此方程的一个根是 1,请求出 m的值及方程的另一个根,并求以此两根作为两边的等腰三角形 (不是等边三角形 )的周长 . 答案: (1)详见 ;(2)m=2,x2=3,C=7 . 试题分析:( 1)用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来判断方程的解的情况,如果判别式大于 0,说明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如果判别式等 于 0,说明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如果判别式小于 0,说明一元二次方程没有实数根 .(2)将 x=1代入原方程,求出 m的值,用根与系数的关系定理求出另一根 . 试题:( 1) =(m+2)2-4(2m-1)=m2+4m+4

18、-8m+4=m2-4m+8=(m-2)2+4 0,所以原方程无论 m取何值,总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 (2)将 x=1代入原方程得: 1-(m+2)+(2m-1)=0,m=2,所以原方程化为: x2-4x+3=0,由根与系数的关系知: 1+x1=4,所以 x1=3,以 1, 3 为边的等腰三角形只能是 1, 3,3.所以三角形的周长是 7. 考点: 1、根的判别式; 2、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关系定理 . 如图,在 ABC中, CD是 AB边上的中线, E是 CD的中点,过点 C作AB的平行线交 AE的延长线于 F,连结 BF. (1)求证: CF=BD; (2)若 CA=CB, ACB=9

19、0,试判断四边形 CDBF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 . 答案:( 1)详见 ;( 2)四边形 CDBF是正方形,证明详见 . 试题分析: (1)首先证明 ADE FCE,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 AD=CF,又AD=BD,所以 CF=BD.(2)由( 1)知 AD=CF,从而得到: CF与 DB平行且相等 .再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得四边形 CDBF是平行四边形,再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 ”的性质,可得: CD=BD, CDB=90,根据 “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可知 CDBF是菱形,再根据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可知四边形 CDBF是矩形,所以它是正方形 . 试

20、题: (1) AB CF EAD= EFC, ADE= FCE, DE=CE ADE FCE AD=CF AD=BD BD=CF (2)由( 1)知 BD=CF 又 BD CF 四边形 CDBF是平行四边形 CA=CB,AD=BD CDB=90,CD=BD=AD 四边形 CDBF是正方形 . 考点: 1、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2、正方形的判定 . 某校要从初三 (1)班和初三 (2)班中各选取 10名女同学组成礼仪队,选取的两班女生的身高如下: (单位:厘米 ) 三 (1)班: 168 167 170 165 168 166 171 168 167 170 三 (2)班: 165 167 169

21、 170 165 168 170 171 168 167 (1)补充完成下面的统计分析表: 班级 平均数 方差 中位数 极差 三 (1)班 168 168 6 三 (2)班 168 3.8 (2)结合上述统计表你认为哪一个班女生能被选取,请说明理由 . 答案:( 1)三( 1)班方差: 3.2,三 (2)班中位数 168,极差: 6 ;( 2)详见 . 试题分析: (1)按照方差公式计算即可求出三( 1)班的方差 .把三( 2)班的数据从小到大排列,第 5和第 6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就是中位数,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就是极差 .(2)方差越小,越稳定,队伍看起来越整齐,所以应选取方差较小者 . 试题:

22、 (1) 三( 1)班方差: 3.2,三 (2)班中位数 168,极差: 6 .( 2)这两个班的平均数、中位数和极差都一样,只有方差不同,方差越小,表示这组数据越稳定,队伍越整齐,所以应该选取三( 1)班 . 考点: 1、方差的应用; 2、中位数 . 先化简,再求值: ,其中 . 答案:化简结果: ;代入求值: . 试题分析:首先利用分式的加减乘除法则,对原式进行化简,然后代入,再根据二次根式的有关知识进行计算 . 试题:原式 = ,当 a= 时,原式 = . 考点: 1、分式的混合运算; 2、二次根式的除法 . 解下列方程 (每小题 4分,共 12分 ) (1)x2-2x=0 (2)4x2

23、-8x-1=0(用 配方法 ) (3)3x2-1=4x(公式法 ) 答案:( 1) x1=0,x2=2 ( 2) x1= ,x2= ( 3) x1= x2= 试题分析:( 1)观察方程特点,没有常数项,适合用因式分解法解 .(2)第一步把 -1移到等式右边,第二步除以 4,第三步两边加 1,第四步开方 .(3)用公式法时,首先把方程化成一般式,确定 a、 b、 c的值,然后用判别式判断方程解的情况,最后再使用公式 . 试题: (1)原方程化为: x(x-2)=0,x=0或 x-2=0,所以 x1=0,x2=2. (2)原方程化为: x2-2x= , x2-2x+1= ,(x-1)2= ,x-1

24、= ,所以原方程的解为:x1= ,x2= . (3)原方程可化为: 3x2-4x-1=0,a=3,b=-4,c=-1, =(-4)2-43(-1)=28 0,原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x1= x2= . 考点: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如图 (1), ABC 为等边三角形, AB=6,在直角三角板 DEF中 F=90, FDE=60,点 D在边 BC 上运动,边 DF 始终经过点 A, DE交 AC 于点 G. (1)求证 : BAD= CDG ABD DCG (2)设 BD=x,若 CG= ,求 x的值; (3)如图 2,当 D运动到 BC 中点时,点 P为线段 AD上一动点,连接 CP,将线

25、段 CP绕着点 C逆时针旋转 60得到 CP ,连接 BP, DP, 求 CBP的度数; 求 DP的最小值 . 答案:( 1) 详见; 详见;( 2) x1=1,x2=5;(3) CBP=30 ; DP=1.5. 试题分析: (1) 利用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即可求证 . 利用两角相等的三角形相似 .(2)利用前面所得的三角形相似,由对应边成比例,可求得 x的值 .( 3) 根据旋转的性质,旋转前 后的图形对应线段、对应角相等,可证得 ACP BCP,从而 CAP= CBP,然后根据等腰三角形的 “三线合一 ”性质,得到 CBP=30. 根据 “垂线段最短 ”这一定理,

26、当 BPD=90时, DP最短 . 试题: (1) ADC= B+ BAD, ADC= ADG+ CDG B+ BAD= ADG+ CDG 三角形 ABC是等边三角形 B= C=60 ADG=60 BAD= CDG 由 知 BAD= CDG B= C ABD DCG (2)由( 1)知 ABD DCG,所以 AB:CD=BD:CG,CD=6-x,AB=6,CG=,BD=x,代入可求得: x=1或 5. (3) 由旋转知 PCP=60,CP=CP, ABC是等边三角形 AC=BC, ACB=60 ACP= BCP ACP BCP CBP= CAD=30 根据 “垂线段最短 ”可知,当 DP BP时, DP最短,此时,由于 CBP=30,所以 DP= BD=1.5. 考点: 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 2、旋转的性质; 3、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