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2014学年北京市房山区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图形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来判断:把一个图形绕某一点旋转 180,如果旋转后的图形能够与原来的图形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就叫做中心对称图形,这个点叫做对称中心 考点:中心对称图形 如图,矩形 ABCD中, AB=1, AD=2, M是 AD的中点,点 P在矩形的边上,从点 A出发,沿 ABCD 运动,到达点 D运动终止设 APM的面积为 y,点 P经过的路程为 x,那么能正确表示 y与 x之间函数关系的图象是( )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
2、式,分类讨论: P在 AB上运动时,三角形的面积在增大, P在 BC 上运动时,三角形的面积不变; P在 CD上运动时,三角形的面积在减小,可得答案: 考点: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 如图,函数 y=ax1的图象过点( 1, 2),则不等式 ax1 2的解集是( ) A x 1 B x 1 C x 2 D x 2 答案: B 试题分析:先把点( 1, 2)代入 y=ax1,求出 a的值,然后解不等式 ax1 2即可 考点: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 正方形具有而矩形没有的性质是( ) A对角线互相平分 B对边相等 C对角线相等 D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正方形对角线相互垂直平
3、分相等的性质和长方形对角线平分相等性质的比较就可以判断 . 考点:正方形的性质;矩形的性质 在函数 中,自变量 x的取值范围是( ) A 3 B 0 C 3 D -3 答案: A 试题分析:求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就是求函数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有意义的条件是:分母不等于 0 考点: 1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分式有意义的条件 在一个不透明的盒子中放有 2个黄色乒乓球和 4个白色乒乓球,所有乒乓球除颜色外完全相同,从中随机摸出 1个乒乓球,摸出白色乒乓球的概率为( )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概率的求法,找出全部情况的总数和符合条件的情况数目;二者的比值就是其发生的概率 考点:概
4、率公式 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 720,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 ) A 4 B 5 C 6 D 7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内角和定理 180 ( n2)即可求得 考点:多 边形内角与外角 在平面直角坐标中,点 P( 3, 5)在(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特征解答 考点:点的坐标 填空题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 P0的坐标为( 1, 0),将线段 OP0按逆时针方向旋转 45,再将其长度伸长为 OP0的 2倍,得到线段 OP1;又将线段OP1按逆时针方向旋转 45,长度伸长为 OP1的 2 倍,得到线段 OP2;如
5、此下去,得到线段 OP3, OP4, OP n( n为正整数)那么点 P6的坐标是 ,点 P2014的坐标是 答案:( 0, 64)或( 0, 26);( 0, 22014)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得出 OP1=2, OP2=4, OP3=8,进而得出 P 点坐标变化规律,由 456=270可知 P6在 y轴负半轴上,进而得出点 P6的坐标;再由20148=2516 ,即可以及点 P2014的坐标 考点:坐标与图形变化 -旋转 甲和乙一起练习射击,第一轮 10枪打完后两人的成绩如图所示,通常新手的成绩不太稳定,那么根据图中的信息,估计甲和乙两人中的新手是 他们成绩的方差大小关系是 s2 甲 s2
6、乙 (填 “ ”、 “ ”或 ”“=”) 答案:乙; 0,即可得到方程总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 根;( 2)利用求根公式法解方程得到 x1=1, x2= =1 ,然后利用有理数的整除性确定 m的值 试题:( 1)证明: m 0, =2( m1) 24m( m2)=4m28m+44m2+8m=4 0, 此方程总有两个不等实根; ( 2)解:由求根公式得 x1=1, x2= =1 , 方程的两个根均为整数且 m是整数, 是整数,即 是整数, 而 m 0, m=1或 2 考点:根的判别式 如图,四边形 ABCD 中, E、 F、 G、 H 分别是 AB、 BD、 CD、 AC 的中点 ( 1)判断四边形
7、 EFGH是何种特殊的四边形,并说明你的理由; ( 2)要使四边形 EFGH是菱形,四边形 ABCD还应满足的一个条件是 答案:( 1)详见;( 2) AD=BC 试题分析:( 1)利用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可证得 EF GH, EF=GH后利用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判定即可;( 2)由( 1)中的结论,再根据菱形的判定定理即可得到条件 试题:( 1)四边形 EFGH是平行四边形;理由如下: 在 ACD中 G、 H分别是 CD、 AC 的中点, GH AD, GH= AD, 在 ABC中 E、 F分别是 AB、 BD的中点, EF AD, EF= AD, EF GH, EF=GH,
8、 四边形 EFGH是平行四边形 ( 2)要使四边形 EFGH是菱形,四边形 ABCD还应满足的一个条件是 AD=BC 理由如下: E, F分别是 AB, BD的中点, EF= AD, 同理可得: FG= BC, AD=BC, 即 EF=FG, 又 四边形 EFGH是平行四边形 EFGH是菱形 考点: 1菱形的判定; 2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3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 已知 x25x=14,求( x1)( 2x1) ( x+1) 2+1的值 答案: 试题分析:将所求式子化简,结果为 x25x+1,再将已知条件整体代入该式即可 试题:( x1)( 2x1) ( x+1) 2+1, =2x2x2x+1( x
9、2+2x+1) +1, =2x2x2x+1x22x1+1, =x25x+1 当 x25x=14时, 原式 =( x25x) +1=14+1=15 考点:整式的化简求值 已知:如图, E, F是 ABCD的对角线 AC 上两点,且 AE=CF求证:BE=DF 答案:详见 试题分析: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得 BAE= DCF,再由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可得出结论 试题 四边形 ABCD是平行四边形, AB DC, AB=DC BAE= DCF 在 AEB和 CFD中, , AEB CFD( SAS) BE=DF 考点: 1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2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用指定的方法解下列方程: ( 1
10、) x2+4x1=0(用配方法); ( 2) 2x28x+3=0(用公式法) 答案:( 1) x1=2+ , x2=2 ;( 2) x1= , x2= 试题分析:( 1)先把常数项移到方程左边,再两边加上 4得到 x2+4x+4=5,然后把方程左边写成完全平方式,再利用直接开平方法解方程; ( 2)利用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中求解 试题:( 1)解: x2+4x=1, x2+4x+4=5 ( x+2) 2=5, x+2= , 所以 x1=2+ , x2=2 ; ( 2)解: a=2, b=8, c=3, =b24ac=( 8) 2423=40 x= = , x1= , x2= 考点: 1解一元
11、二次方程 -配方法; 2解一元二次方程 -公式法 直线 与 x轴交于点 A,与 y轴交于点 B,菱形 ABCD如图放置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其中点 D在 x轴负半轴上,直线 y=x+m经过点 C,交 x轴于点 E 请直接写出点 C、点 D的坐标,并求出 m的值; 点 P( 0, t)是线段 OB上的一个动点(点 P不与 O、 B重合),经过点 P且平行于 x轴的直线交 AB于 M、交 CE于 N设线段 MN 的长度为 d,求 d与 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不要求写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点 P( 0, t)是 y轴正半轴上的一个动点,为何值时点 P、 C、 D恰好能组成一个等腰三角形? 答案:( 1)
12、 m=9;( 2) ;( 3) t=4,或 t= , t= 时, PCD均为等腰三角形 . 试题分析:( 1)由直线的式可求出 A和 B点的坐标,再根据菱形的性质即可求出点 C、点 D的坐标,把点 C的坐标代入直线 y=x+m即可求出 m的值; ( 2)设点 M的坐标为( xM, t),点 N 的坐标为( xN, t),首先求出 xM=t+3,再求出 xN=t9,进而得到 d=xMxN= t+3( t9) = t+12; ( 3)由 A和 B的坐标可求出 AB的长,再分三种情况分别讨论求出符合题意的 t值即可 试题:( 1) 直线 y= x+4与 x轴交于点 A,与 y轴交于点 B, 点 A的
13、坐标为( 3, 0)点 B的坐标为( 0, 4), 四边形 ABCD是菱形, 点 C的坐标为( 5, 4),点 D的坐标为( 2, 0), 直线 y=x+m经过点 C, m=9, ( 2) MN 经过点 P( 0, t)且平行于 x轴, 可设点 M的坐标为( xM, t),点 N 的坐标为( xN, t), 点 M在直线 AB上, 直线 AB的式为 y= x+4, t= ,得 xM= t+3, 同理点 N 在直线 CE上,直线 CE的式为 y=x+9, t=xN+9,得 xN=t9, MN x轴且线段 MN 的长度为 d, d=xMxN= t+3( t9) = t+12; ( 3) 直线 AB
14、的式为 y= x+4, 点 A 的坐标为( 3, 0),点 B的坐标为( 0, 4), AB=5, 四边形 ABCD是菱形, AB=BC=CD=5, 点 P运动到点 B时, PCD即为 BCD是一个等腰三角形,此时 =4; 点 P( 0, t)是 y轴正半轴上的一个动点, OP=t, PB=|t4|, 点 D的坐标为( 2, 0), OD=2,由勾股定理得 PD2=OD2+OP2=4+t2, 同理, CP2=BC2+BP2=25+( t4) 2, 当 PD=CD=5时, PD2=4+t2=25, t= (舍负), 当 PD=CP时, PD2=CP2, 4+t2=25+( t4) 2, t= , 综上所述, t=4,或 t= , t= 时, PCD均为等腰三角形 考点:一次函数综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