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amazingpat195 文档编号:293518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338.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2014学年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13-2014学年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13-2014学年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2013-2014学年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2013-2014学年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2014学年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以下问题,不适合用普查的是( ) A了解全班同学每周体育锻炼的时间 B旅客上飞机前的安检 C学校招聘教师,对应聘人员面试 D了解全市中小学生每天的零花钱 答案: D 试题分析: A、了解全班同学每周体育锻炼的时间可以用普查的方式; B、旅客上飞机前的安检必须用普查的方式; C、学校招聘教师,对应聘人员面试也必须用普查的方式; D了解全市中小学生每天的零花钱这个只能用抽样调查的方式进行;故选 D 考点: 1、全面调查; 2、抽样调查 如图所示,将一张边长为 8的正方形纸片 折叠,使点 落在 的中点 处,

2、点 落在点 处,折痕为 ,则线段 的长为( ) A 10 B 4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如图,连接 ME,作 MP CD交 CD于点 P, 由四边形 ABCD是正方形及折叠性知, AM=MF, EN=DF, EF=ND, MFE= BAD=90, 在 Rt ECN中, CE2+CN2=EN2, AB=BC=CD=DA=8, E为 BC的中点 CE=4, 42+CN2=( 8-CN) 2 解得 CN=3, 在 Rt MFE中, MF2+FE2=ME2, 在 Rt MBE中, BE2+BM2=ME2, MF2+FE2=BE2+BM2, MF2+82=42+( 8-MF) 2 解得, MF=

3、1, AM=PD=1, NP=CD-CN-PD=8-3-1=4, 在 Rt MPN中, MN= 故选: B 考点: 1、翻折变换(折叠问题); 2、勾股定理 教室的饮水机接通电源就进入自动程序,开机加热时每分钟上升 10 ,加热到 100 后停止加热。水温开始下降,此时水温 y( )与开机后用时 x( min)成反比例关系。直到水温降至 20 ,饮水机关 机。饮水机关机后即刻自动开机。重复上述自动程序,若在水温为 20 时,接通电源后,水温 y( )和时间 x(min)的关系如图所示,为了在上午第一节课下课时( 8: 45)能喝到不超过 40 的水,则接通电源的时间可以是当天上午的( ) A

4、7: 10 B 7: 20 C 7: 30 D 7: 50 答案: C 试题分析: 开机加热时每分钟上升 10 , 从 20 到 100 需要 8分钟, 设一次函数关系式为: y=k1x+b, 将( 0, 20),( 8, 100)代入 y=k1x+b得 k1=10, b=20 y=10x+20( 0x8),令 y=40,解得 x=2; 设反比例函数关系式为: y= , 将( 8, 100)代入 y= 得 k=800, y= , 将 y=20代入 y= ,解得 x=40; y= ( 8x40),令 y=40,解得 x=20 所以,饮水机的一个循环周期为 40 分钟每一个循环周期内,在 0x2及

5、20x40时间段内,水温不超过 40 逐一分析如下: 选项 A: 7: 10至 8: 45之间有 95分钟 95-402=15,不在 0x2及 20x40时间段内,故不可行; 选项 B: 7: 20至 8: 45之间有 85分钟 85-402=5,不在 0x2及 20x40时间段内,故不可行; 选项 C: 7: 30至 8: 45之间有 75分钟 75-40=35,位于 20x40时间段内,故可行; 选项 D: 7: 50至 8: 45之间有 55分钟 55-40=15,不在 0x2及 20x40时间段内,故不可行; 综上所述,四个选项中,唯有 7: 30符合题意 故选: C 考点:反比例函数

6、的应用 若 mn 0,则一次函数 与反比例函数 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大致图象是( ) 答案: A 试题分析: mn 0 反比例函数 的图象位于第一、三象限, 选项 A、 C是正确的 mn 0 m、 n同号 一次函数 的图象过第三、二、一象限或第二、三、四象限 综上可知 A选项正确,故选 A 考点: 1、一次函数的图象与系数的关系; 2、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系数的关系 已知下列命题 ,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 若 ,则 ; 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菱形; 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在反比例函数 中,如果函数值 y 1时,那么自变量 x 2 A 4个 B 3个 C 2个 D 1个 答案

7、: C 试题分析: 若 ,则 ,故错误; 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菱形,正确; 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正确; 在反比例函数 中,如果函数值 y2 或 xx2x3 试题分析:把点 P( x1, -2)、 Q( x2, 3)、 H( x3, 1)代入 得x1= , x2=- , x3=-( a2+1), 所以 x1x2x3 考点: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 实数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化简 = 答案: 试题分析: 10, a-20)的交点, k=42=8; ( 2) -4x0或 x4 ( 3) 点 C在双曲线上,当 y=8时, x=1 点 C的坐标为( 1, 8) 过点 A

8、、 C分别做 x轴、 y轴的垂线,垂足为 E、 F,得矩形 DEOF, S 矩形 OEDF=32, S OFC=4, S CDA=9, S OAE=4, S AOC=S 矩形 OFDE - S OFC -S CDA-S OAE=32-4-9-4=15; ( 4) M1( 3, 0), N1( 0, 6)或 M2( -3, 0), N2( 0, -6) 考点: 1、待定系数法; 2、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值的比较; 3、平移的性质;4、平行四边形性质的应用 某生态示范村种植基地计划用 90亩 120亩的土地种植一批葡萄,原计划总产量要达到 36万斤 ( 1)列出原计划种植亩数 (亩)与平均每亩产量

9、 (万斤)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 的取值范围;(总产量 =亩数 平均每亩产量) ( 2)为了满足市场需求,现决定改良葡萄品种改良后平均每亩产量是原计划的 1 5倍,总产量比原计划增加了 8万斤,种植亩数减少了 20亩,原计划和改良后的平均每亩产量各是多少万斤? 答案:( 1) ( x ) ( 2)改良前亩产 0 3万斤,改良后亩产 0 45万斤 试题分析:( 1)直接根据亩产 量、亩数及总产量之间的关系得到函数关系式即可; ( 2)根据题意列出 后求解即可 试题:( 1)由题意知: xy=36, 故 ( x ) ( 2)根据题意得: 解得: x=0 3 经检验: x=0 3是原方程的根

10、 1 5x=0 45 答:改良前亩产 0 3万斤,改良后亩产 0 45万斤 考点:反比例函数的应用 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在进行二次根式运算时,我们有时会碰上如 、 这样的式子,其实我们还可以将其进一步化简: ; 。以上这种化简过程叫做分母有理化。 还可以用以下方法化简: (1)请用其中一种方法化简 (2)化简: 答案:( 1)原式 = ( 2)原式 = 试题分析:( 1)按材料中所给的方法即可解决; ( 2)按材料中所给的方法进行化简,然后通过规律即可得到最后的结果 试题:( 1)原式 = = ( 2)原式 = = 考点: 1、阅读题; 2、二次根式的化简 如图所示,点 O是菱形 A

11、BCD对角线的交点, CE BD, EB AC,连接OE,交 BC于 F ( 1)求证: OE=CB; ( 2)如果 OC: OB=1: 2, OE= ,求菱形 ABCD的面积 答案:( 1)证明见; ( 2) S 菱形 ABCD=4 试题分析:( 1)通过证明四边形 OCEB是矩形来推知 OE=CB; ( 2)利用( 1)中的 AC BD、 OE=CB,结合已知条件,在 Rt BOC中,由勾股定理求得 CO=1, OB=2然后由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和菱形的面积公式进行解答 试题:( 1) 四边形 ABCD是菱形 AC BD CE/DB, BE/AC 四边形 OCEB是平行四边形 四边形 OC

12、EB是矩形 OE=BC 四边形 OCEB是矩形 BC=OE= AC BD Rt BCO中, CO2+OB2=BC2= =5 又 CO: OB=1: 2 CO=1, OB=2 四边形 ABCD是菱形 AC=2, BD=4 S 菱形 ABCD= BDAC=4 考点: 1、矩形的判定; 2、菱形的性质; 3、勾股定理 江都区为了解 2014年初中毕业生毕业后的去向,对部分初三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就初三学生的四种去向( A读普通高中; B读职业高中; C直接进入社会就业; D其它)进行数据统计,并绘制了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 )、( )请问: ( 1)该区共调查了 名初中毕业生; ( 2)将两幅统计图中

13、不完整的部分补充完整; ( 3)若该区 2014年初三毕业生共有 8500人,请估计该区 今年的初三毕业生中读普通高中的学生人数 答案:( 1) 100; ( 2)图形见; ( 3)估计该区今年的初三毕业生中读普通高中的学生人数为 3400人 试题分析:( 1)根据 A类有 40人,占 40%即可求解; ( 2)利用总人数减去 A、 C、 D类的人数即可求得 B类的人数,利用 1减去其它各组的百分比即可求得 C类的百分比;补全图形即可 ( 3)利用总人数 8500乘以对应的百分比即可求解 试题:( 1) 4040%=100,故答案:为 100 ( 2) 100-40-25-5=30 1-30%

14、-40%-5%=25% 图形如下所示: ( 3) 850040%=3400(人) 答:估计该区今年的初三毕业生中读普通高中的学生人数为 3400人 考点: 1、条形统计图; 2、扇形统计图; 3、用样本估计总体 如图,在方格纸中, 的三个顶点及 、五个点分别位于小正方形的顶点上 ( 1)画出 绕点 顺时针方向旋转 90后的图形 ( 2)先从 四个点中任意取两个不同的点,再和 点构成三角形,求所得三角形与 面积相等的概率是 答案:( 1)图形见 ( 2) 试题分析:( 1)按要求进行画图即可; ( 2)从 四个点中任意取两个不同的点,再和 点构 成三角形,共可构成 6个三角形,其中 DHG、 D

15、FG、 DEH的面积与 ABC的面积相等,故概率为 试题:( 1)如图所示, ABC即为所求作的三角形; ( 2) (提示:从 四个点中任意取两个不同的点,再和 点构成三角形,共可构成 6个三角形,其中 DHG、 DFG、 DEH的面积与 ABC的面积相等,故概率为 ) 考点: 1、旋转; 2、概率 先化简,再求值: ,其中 答案:原式 = ;原式 =1 试题分析:对括号中的先进行通分后进行加减去年,然后再进行除法运算即可 试题:原式 = = = 原式 =1 考点:分式化简求值 解方程: 答案:原方程无解 试题分析:先去分母,变为整式方程,解后进行检验即可 试题:去分母: 2(3x-1)+3x

16、=1 x= 检验:当 x= 时, 9x-3=0 所以 :x= 是原方程的增根,原方程无解 考点:解分式方程 计算 ( 1) (2) 答案: )原式 = ( 2)原式 =a+1 试题分析:( 1)先将括号中的每个二次根式进行化简,然后合并同类二次根式,最后再进行除法即可; ( 2)先将括号中的进行通分,然后再进行除法运算即可 试题: (1)原式 = = 原式 = = =a+1 考点: 1、二次根式的运算; 2、分式的运算 如图,菱形 ABCD中, E、 F分别是边 AD, CD上的两个动点(不与菱形的顶点重合),且满足 CF=DE, A=60 ( 1)写出图中一对全等三角形: _ ( 2)求证:

17、 BEF是等边三角形; ( 3)若菱形 ABCD的边长为 2,设 DEF的周长为 ,则 的取值范围为 (直接写出答案:); ( 4)连接 AC分别与边 BE、 BF交于点 M、 N,且 CBF 15o,试说明:答案: 试题分析:( 1)根据题意可判断出 AE=DF, DE=CF,从而结合菱形的性质即可得出全等三角形的对数,选择一对进行证明即可; ( 2)根据( 1)可得出 BE=BF, EBF=60,继而可判定 BEF为正三角形; ( 3)由( 2)知, DE+DF+EF=AD+BE因为 AD=2,则当 BE AD时, BE最短,所以由三角函数求出 BE,从而得出 m的最小值; ( 4)如图,

18、把 BNC绕点 B逆时针旋转 120,使 CB与 AB重合, N对应点为N,连接 MN构建全等三角形: NBM NBM( SAS),利用该全等三角形的性质、结合已知条件和图形得到 ANM=135-45=90,所以由勾股定理证得 MN2+CN2=AM2 试题:( 1) ABE DBE(或 EBD FBC) ABCD为菱形 AB=AD=DC=BC A= C=60 ABD与 BDC为等边三角形 DE=FC EDB FCB EB=FB, EBD= FBC EBF=60 EBF是等边三角形 ( 3)如图 1,由( 2)知, BEF是等边三角形,则 EF=BE=BF 则 m=DE+DF+EF=AD+BE

19、当 BE AD时, BE最短,此时 DEF的周长最短 在 Rt ABE中, sin60= ,即 , BE= m=2+ 当点 E与点 A重合, DEF的周长最长,此时 m=2+2=4 综上所述, m的取值范围是: 2+ m 4; 故答案:是: 2+ m 4; ( 4)把 BNC绕点 B逆时针旋转 120,使 CB 与 AB重合, N对应点为 N ,连接 MN NBC= NBA NBA+ EBA=60= EBF BN=BN, BM=BM NBM NBM( SAS) MN=MN, MNB= MNB=45 又 ANB= BNC=180-( 15+30) =135 ANM=135-45=90 AM2=AN2+MN2=MN2+NC2 考点: 1、菱形的性质; 2、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3、勾股定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