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数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刘芸 文档编号:293573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64.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2014学年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数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3-2014学年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数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3-2014学年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数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13-2014学年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数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13-2014学年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数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2014学年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数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在实数 3.14159, , 1.010010001, , , 中,无理数有 (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无理数的定义,无理数是指实数范围内不能表示成两个整数之比的数 . 简单的说,无理数就是 10进制下的无限不循环小数。初中阶段主要有与圆周率相关的数、开方开不尽的数和无限不循环小数等 .因此, 3.14159, 1.010010001, , 是有理数, 无理数有: . 故选 A. 考点:无理数 . 如图,在 ABC中, AD BC于 D, CE AB于

2、 E, AD、 CE交于点 H, 已知 EH EB 3, AE 4,则 CH的长是 ( ) A 1 B 2 C 3 D 4 答案: A 试题分析:由 AD垂直于 BC, CE垂直于 AB,利用垂直的定义得到一对角为直角,再由一对对顶角相等,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得到一对角相等,再由一对直角相等,以及一对边相等,利用 AAS得到三角形 AEH与三角形 EBC全等,由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得到 AE=EC,由 EC-EH,即 AE-EH即可求出 HC的长: AD BC, CE AB, ADB= AEH=90. AHE= CHD, BAD= BCE. 在 HEA和 BEC中, , HEA BEC(

3、AAS) . AE=EC=4. 故选 A.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 如图, ABC中, AB AC, ABC 36, D、 E为 BC上的点,且 BAD DAE EAC,则图中共有等腰三角形 ( )个 A 2个 B 4个 C 6个 D 8个 答案: C 试题分析:由已知条件,根据三角形内角和等于 180、角的平分线的性质求得各个角的度数,然后利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进行找寻,注意做到由易到难,不重不漏: AB=AC, ABC=36, BAC=108. BAD= DAE= EAC=36. 等腰三角形 ABC, ABD, ADE, ACE, ACD, ABE,共有 6个 . 故选 C 考点: 1

4、.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2. 角平分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如图所示,在 ABC中, AB AC, ABC、 ACB的平分线 BD, CE相交于 O点,且 BD交 AC于点 D, CE交 AB于点 E某同学分析图形后得出以下结 论: BCD CBE; BAD BCD; BDA CEA; BOE COD; ACE BCE,上述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 )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可知 由 ASA可证 BCD CBE; BAD BCD不一定成立; 由 AAS可证 BDA CEA; 由 AAS可证 BOE COD; ACE BCE不一定成立 . 故选 B. 考

5、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 已知 a、 b、 c是三角形的三边长,如果满足 (a-6)2 0,则三角形的形状是 ( ) A底与腰不相等的等腰三角形 B等边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直角三角形 答案: D 试题分析: (a-6)2 0, 根据偶次幂、算术平方根和绝对值的非负数性质,得 . 。 三角形的形状是直角三角形 . 故选 D. 考点: 1.偶次幂、算术平方根和绝对值的非负数性质; 2.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 的平方根是 x, 64的立方根是 y,则 x y的值为 ( ) A 3 B 7 C 3或 7 D 1或 7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平方根,立方根的定义, 的平方根是 x, 64的立方

6、根是 y, . 当 时, x y 7;当 时, x y 1. 故选 D. 考点: 1.平方根; 2.立方根; 3.分类思想的应用 . 在 Rt ABC中, C 90, A、 B、 C所对的边分别为 a、 b、 c, a12, b 16,则 c的长为 ( ) A 26 B 21 C 20 D 18 答案: C. 试题分析:由已知,根据勾股定理得: . 故选 C. 考点:勾股定理 . 下列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两部分沿对称轴折叠后可重合 .因此,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故选 A. 考点:轴对称图形 . 在 ABC和 ABC中, A

7、B AB, B B,补充条件后仍不一定能保证 ABC ABC,则补充的这个条件是 ( ) A BC BC B A A C AC AC D C C 答案: C. 试题分析: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可用 SAS, ASA, SSS, AAS等进行判定,因此按判定全等的方法逐个验证: A.满足两边夹一角 SAS条件,能保证 ABC ABC; B.满足两角夹一边 ASA条件,能保证 ABC ABC; C.构成两边带一角 SSA条件,不一定能保证 ABC ABC; D.满足两角带一边 AAS条件,能保证 ABC ABC. 故选 C.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 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 A B C D 答案:

8、A. 试题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有意义的条件和运算法则逐一计算作出判断: A ,正确; B ,错误; C ,错误; D 在实数范围内无意义,错误 . 故选 A. 考点:二次根式的意义和化简 . 填空题 如图,在 ABC中, AC BC 2, ACB 90, D是 BC边的中点, E是AB上一动点,则 EC ED的最小值是 答案: . 试题分析:首先确定 DC=DE+EC=DE+CE 的值最小然后根据勾股定理计算: 如图,过点 C作 CO AB于 O,延长 CO到 C,使 OC=OC,连接 DC,交 AB于 E,连接 CE,此时 DE+CE=DE+EC=DC的值最小 连接 BC,由对称性可知 CB

9、E= CBE=45, CBC=90. BC BC, BCC= BCC=45. BC=BC=2. D是 BC边的中点, BD=1. 根据勾股定理可得 . 考点: 1.单动点问题; 2.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 3. 勾股定理 在数轴上,点 A与点 B对应的数分别是 、 ,则点 A与点 B之间的整数点对应的数是 答案: 和 试题分析:根据数的平方正确估算 和 的大小,然后结合数轴找到点 A与 B之间的整数点对应的数: 1 3 4, 9 11 16, . 点 A与 B之间的整数点对应的数是 和 考点: 1.估算无理数的大小; 2.实数与数轴 如图, ABC中, DE是 AC的垂直平分线, AE 3c

10、m, ABD的周长为13cm,则 ABC的周长为 cm 答案: 试题分析: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的性质可得AD=CD,然后求出 ABD的周长等于 AB+BC,再求出 AC的长,最后根据三角形的周长公式进行计算即可得解: DE是 AC的垂直平分线, AE=3cm, AD=CD, AC=2AE=23=6cm. ABD的周长 =AB+BD+AD=AB+BD+CD=AB+BC=13cm. ABC的周长 =AB+BC+AC=13+6=19cm 考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如图,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为 1, A、 B、 C是小正方形的顶点,则 ABC 答案: 试题分析:分别在格点三

11、角形中,根据勾股定理即可得到 AB, BC, AC的长度,继而可得出 ABC的度数: 如图,连接 AC, 根据勾股定理可以得到: AC=BC= , AB= . ,即 AC2+BC2=AB2, 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ABC=45 考点: 1.网格问题; 2.勾股定理和逆定理; 3.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 若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 3, 4, x,则 x 答案:或 . 试题分析:由于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不能确定,故应分 x为斜边与 4为斜边两种情况进行讨论: 当 x为斜边时, ; 当 4为斜边时, . 考点: 1.勾股定理; 2. 分类思想的应用 . 如图,点 P是 BAC的平分线 AD上一点,

12、 PE AC于点 E,已知 PE 3,则点 P到 AB的距离是 答案: 试题分析:过 P作 PF AB于 F, 点 P是 BAC的平分线 AD上一点, PE AC, PF AB, PE=3, 根据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性质,得点 P到 AB的距离PF=PE= 3 考点 : 角平分线的性质 已知 x, y都是实数,且 y , xy的值 答案: . 试题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非负数性质,要使 有意义,必须 x 2, y 3. xy 8. 考点: 1.二次根式的非负数性质; 2.嫠代数式的值 . 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 4和 9,则周长是 答案: 试题分析:根据腰为 4 或 9,分类

13、求解,注意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进行判断: 当等腰三角形的腰为 4时,三边为 4, 4, 9, 4+4 9,三边关系不成立, 当等腰三角形的腰为 9时,三边为 4, 9, 9,三边关系成立,周长为 4+9+9=22 周长是 22 考点: 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2.三角形三边关系; 3.分类思想的应用 . 苏州公共自行车自 2010 年起步至今,平均每天用车量都在 10 万人次以上,在全国公共自行车行业排名前五名根据测算,日均 10万多人骑行公共自行车出行,意味着苏州每年因此减少碳排放 6865.65吨,相当于种树近 22.7万棵,对数据 6865.65吨按精确到 0.1吨的要求取近似值可表示为

14、 吨 答案: .7. 试题分析:求近似值,在一般情况下,无特殊要求就用 “四舍五入 ”, 对数据6865.65吨按精确到 0.1吨的要求取近似值可表示为 6865.7吨 考点:近似值 . - 的相反数是 答案: . 试题分析:相反数的定义是:如果两个数只有符号不同,我们称其中一个数为另一个 数的相反数,特别地, 0的相反数还是 0. 因此 - 的相反数是 . 考点:相反数 . 计算题 (1) ; (2) 答案:( 1) ;( 2) . 试题分析:( 1)先化简二次根式,再合并即可;( 2)根据实数的运算顺序计算即可 . 试题:( 1) . ( 2) . 考点:实数的运算 . 解答题 如图,在

15、ABC 中, ABC 45, CD AB, BE AC,垂足分别为 D、 E,F为 BC中点, BE与 DF, DC分别交于点 G, H, ABE CBE (1)求证: BH AC; (2)求证: BG2-GE2 EA2 答案:( 1)( 2)证明详见 . 试题分析:( 1)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出 BCD= ABC, ABE= DCA,推出 DB=CD,根据 ASA证出 DBH DCA即可 .( 2)根据 DB=DC和 F为 BC中点,得出 DF垂直平分 BC,推出 BG=CG,根据BE AC和 ABE= CBE得出 AE=CE,在 Rt CGE中,由勾股定理即可推出答案: . 试题:(

16、1) BDC= BEC= CDA=90, ABC=45, BCD=45= ABC, A+ DCA=90, A+ ABE=90. DB=DC, ABE= DCA. 在 DBH和 DCA中, DBH= DCA, BD=CD, BDH= CDA, DBH DCA( ASA) . BH=AC. ( 2)连接 CG, F为 BC的中点, DB=DC, DF垂直平分 BC. BG=CG. ABE= CBE, BE AC, AEB= CEB. 在 ABE和 CBE中, AEB= CEB, BE=BE, CBE= ABE, ABE CBE( ASA) . EC=EA. 在 Rt CGE中,由勾股定理得: CG

17、2GE2=EC2. BG2GE2=EA2. 考点: 1.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和性质; 2.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3.勾股定理 . 师在一次 “探究性学习 ”课中,给出如下数表: (1)请你分别认真观察线段 a、 b、 c的长与 n之间的关系,用含 n(n为自然数,且 n1)的代数式表示: a , b , c (2)猜想:以线段 a、 b、 c为边的三角形是否是直角三角形?并说明你的理由 答案:( 1) ;( 2)以 a, b, c为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理由见 . 试题分析:( 1)结合表中的数据,观察 a, b, c与 n之间的关系,可直接写出答案:;( 2)分别求出 a2+b2, c2,比

18、较即可 试题:( 1)由题意有: . ( 2)猜想为:以 a, b, c为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理由如下: , . 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可知以 a, b, c为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考点: 1.列代数式; 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如图,在 ABC 中, AB AC, D为 AB上一点, E为 AC 延长线上的一点,且 CE BD,连接 DE交 BC于点 P 求证: PD PE 答案:证明详见 . 试题分析:过点 D作 DF AC交 BC于点 F,由等腰三角形性质和平行线性质可得 DBF= DFB,可推得 DB=DF,由因为已知 CE=BD,即可得 DF=CE,通过 AAS可得 DFP ECP,

19、即得到 PE=PD 试题:如图,过点 D作 DF AC交 BC于点 F, ACB= DFB, FDP= E. AB=AC(已知), ACB= ABC. ABC= DFB. DF=DB。 又 CE=BD(已知), CE=DF. 又 DPF= CPE, ECP DFP( AAS) . PE=PD. 考点: 1.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 2.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 如图,小红用一张长方形纸片 ABCD 进行折纸,已知该纸片宽 AB为 8cm,长 BC为 10cm当小红折 叠时,顶点 D落在 BC边上的点 F处 (折痕为 AE)求EC的长度 答案: cm 试题分析:由折叠的性质得 AF=AD=10cm

20、, DE=EF,先在 Rt ABF中运用勾股定理求 BF,再求 CF,设 EC=xcm,用含 x的式子表示 EF,在 Rt CEF中运用勾股定理列方程求 x即可 试题: 四边形 ABCD是矩形, AB=CD=8cm, AD=CB=10cm. 由折叠方法可知: AD=AF=10cm, DE=EF, 设 EC=xcm,则 EF=ED=( ) cm, AF=AD=10cm, 在 Rt ABF中, , . 在 Rt CEF中, CF2+CE2=EF2,即 ,解得 x=3. EC=3cm 考点: 1.翻折变换(折叠问题), 2.矩形的性质; 3.勾股定理 如图,已知 AOB和 C、 D两点,求作一点 P

21、,使 PC PD,且点 P到 AOB两边的距离相等(保留作图痕迹) 答案:作图详见 . 试题分析:使 PC=PD,即作 CD的中垂线,并且 P到 AOB两边的距离相等,即作角平分线,两线的交点就是点 P的位置 试题:作图如下: 点 P就是所求的点 考点:作图(复杂作图) 求下列各式中 x的值 (1)16x2-49 0; (2) (x 3)3-9 0 答案:( 1) ;( 2) . 试题分析:( 1)应用开平方法解方程即可;( 2)应用开立方法解方程即可即可 . 试题:( 1)由 16x2-49 0移项,得 16x2 49, 两边同除以 16,得 , . ( 2)由 (x 3)3-9 0移项,得

22、 (x 3)3 9, 两边同乘以 3,得 , 两边开立方,得 , . 考点:开方法解方程 . 如图,分别以 ABC的边 AB、 AC向外作等边 ABE和等边 ACD,直线BD与直线 CE相交于点 O (1)求证: CE BD; (2)如果当点 A 在直线 BC 的上方变化位置,且保持 ABC 和 ACB 都是锐角,那么 BOC的度数是否会发生变化?若变化,请说明理由;若不变化,请求出 BOC的度数: (3)如果当点 A在直线 BC的上方变化位置,且保持 ACB是锐角,那么 BOC的度数是否会发生变化?若变化,请直接写出变化的结论,不需说明理由;若不变化,请直接写明结论 答案:( 1)证明详见;

23、( 2)不变化, BOC=120;( 3)变化,当 ABC 120时, BOC=60, 当 ABC=120时, BOC不存在,当 ABC 120时, BOC=120. 试题分 析:( 1)由 ABE和 ACD都为等边三角形,利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得到 EAB= DAC=60, AE=AB, AD=AC,利用等式的性质得到 EAC= BAD,利用 SAS可得出 AEC ABD,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即可得证 .( 2) BOC的度数不会发生变化,都为 120,由三角形 ADC为等边三角形,得到 ADC= ACD=60,再由( 1)得到 AEC ABD,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得到 ACE=

24、ADB,由 BOC为三角形 OCD的外角,利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及等量代换可得出 BOC = ADC+ ACD,可求出 BOC的度数( 3)变化,分 ABC 120, ABC=120, ABC 120三种情况讨论 . 试题:( 1) ABE和 ACD都为等边三角形, EAB= DAC=60,AE=AB, AD=AC. EAB+ BAC= DAC+ BAC,即 EAC= BAD. 在 AEC和 ABD中, , AEC ABD( SAS) . EC=BD. ( 2)不变化, BOC=120. ADC为等边三角形, ADC= ACD=60. AEC ABD, ACE= ADB. BOC为 COD的外角, BOC= ODC+ OCD= ODC+ ACD+ ACE= ODC+ ADB+ ACD = ADC+ ACD=120. ( 3)变化 . 当 ABC 120时, BOC=60; 当 ABC=120时, BOC不存在; 当 ABC 120时, BOC=120. 考点: 1.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2.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 3.三角形外角性质;4分类思想的应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