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浙江省富阳新登镇中学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arrownail386 文档编号:293677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09.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2014学年浙江省富阳新登镇中学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3-2014学年浙江省富阳新登镇中学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3-2014学年浙江省富阳新登镇中学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3-2014学年浙江省富阳新登镇中学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3-2014学年浙江省富阳新登镇中学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2014学年浙江省富阳新登镇中学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化简后的结果是( )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 . 故选 B. 考点:二次根式的化简 . 如图,在一次函数 的图象上取点 P,作 PA 轴于 A, PB 轴于 B,且长方形 OAPB的面积为 6,则这样的点 P个数共有( ) A 4 B 3 C 2 D 1 答案: A. 试题分析:设点 P的坐标为( x, y),由图象得 |x|y|=6,再将 y=-x+5代入,得x( -x+5) =6, 则 x2-5x+6=0或 x2-5x-6=0, 每个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故选 A 考点:一

2、次函数综合题 如图,在平行四边形 ABCD中, M是 CD的中点, AB=2BC, BM= ,AM= ,则 CD的长为( )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因为 M为 CD中点, CM=DM= CD= AB=BC=AD, DAM= DMA, CBM= CMB, C+ D=180, C=2 DMA, D=2 CMB DMA+ CMB= ( C+ D) =90, AMB=180-( DMA+ CMB) =90, 即 MAB为直角三角形, BM= , AM= , CD=AB= . 故选 D 考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商场在促销活动中,将标价为 200元的商品,在打 a折的基础上再打 a折销售,

3、现该商品的售价为 128元,则 a的值是( ) A 0.64 B 0.8 C 8 D 6.4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已知中连续的打折问题,注意在打 a折的 基础上再打 a折销售,可以得出等式方程,进而求出 a的值 根据题意得: 200 =128, 即 a 2=64, 解得: a=8 故选 C 考点: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 已知如图 DE是 ABC的中位线, AF是 BC边上的中线, DE、 AF交于点O。现有以下结论: DE BC; OD= BC; AO=FO; 。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为( ) A 1 B 2 C 3 D 4 答案: C. 试题分析: DE是 ABC的中位线, DE BC; DE

4、= BC; 故结论 正确; AF是 BC边上的中线, AO是 DE边上的中线, DO= DE= 故结论 正确; DE BC 又 AD=DB AO=OF 故结论 正确; 根据题意知 而 故结论 错误 故选 C. 考点: 1.三角形的中位线; 2.三角形的中线 . 若关于 的方程 有一个根为 0,则 的值是( ) A -1 B 3 C -1或 3 D 1或 -3 答案: C. 试题分析: x=0是方程 的解 解得: x1=-1, x2=3 故选 C. 考点: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 若点 P( a, 2)与 Q( -1, b)关于坐标原点对称,则 a, b分别为( ) A -1, 2 B 1, -2

5、C 1, 2 D -1, -2 答案: B. 试题分析: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任意一点 P( x, y),关于原点的对称点是( -x,-y),那么,即可求得 a与 b的值 点 P( a, 2)与 Q( -1, b)关于坐标原点对称, a, b分别为 1, -2; 故本题选 B 考点: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B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C平行四边形的对角互补,邻角相等 D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 答案: C. 试题分析:可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对命题分别作出判断,进而即可得出结论 A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正确; B平

6、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正确; C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互补,邻角相等,错误; D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正确 . 故选 C. 考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下表是某所学校一个学习小组一次数学测验的成绩统计表,已知该小组本次数学测验的平均分是 85分,那么表中的 的值是( ) 分数 70 80 90 100 人数 1 3 1 A 4 B 3 C 2 D 1 答案: B. 试题分析:由题意和图表我们可列出方程 70+803+90x+100=85( 1+3+x+1) 解得 x=3 故选 B 考点:加权平均数 方程 的根是( ) A 2 B -2 C 2或 -2 D 2或 5 答案: D. 试题分析:

7、即: x-2=0, x-5=0 解得: x1=2, x2=5 故选 D. 考点:解一元二次方程 -因式分解法 . 填空题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 A( -2, 1), B( -2, -1), O( 0, 0)若以A、 B、 C、 O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那么点 C的坐标是 . 答案:( 0, -2),( 0, 2),( -4, 0) . 试题分析:本题可结合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在坐标轴中找出相应点即可 试题:根据题意可得 C点坐标为( 0, -2),( 0, 2),( -4, 0) . 考点: 1.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2.坐标与图形性质 已知平行四边形 ABCD中, AC, BD交于点

8、O,若 AB=6, AC=8,则 BD的取值范围是 答案: BD 20 试题分析:首先要作辅助线,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 CE=BD,BE=CD=AB=6,再利用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即可求得 试题:如图,过点 C作 CE BD,交 AB的延长线于点 E, 四边形 ABCD是平行四边形, AB CD, 四边形 BECD是平行四边形, CE=BD, BE=CD=AB=6, 在 ACE中, AE=2AB=12, AC=8, AE-AC CE AE+AC, 即 12-8 BD 12+8, 4 BD 20 考点: 1.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2.三角形三边关系 已知点 P( , 2

9、)为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点,则点 P到原点的距离为 答案: . 试题分析:求出 与 2的平方和的算术平方根即可 试题:点 P( , 2)到原点的距离是 考点: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一组数据 25, 26, 26, 24, 24, 25的方差 S2= ,标准差 = 答案: , . 试题分析:根据方差和标准差的定义计算即可 试题: S= . 考点: 1.方差; 2.标准差 若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为 1080,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 答案: . 试题分析: n边形的内角和是( n-2) 180,如果已知多边形的边数,就可以得到一个关于边数的方程,解方程就可以求出多边形的边数 试题:根据 n边形的内角和公式,得

10、 ( n-2) 180=1080, 解得 n=8 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 8 考点:多边形内角与外角 化简: 答案: . 试题分析:先把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再合并同类二次根式即可 . 试题: 考点:二次根式的化简 . 解答题 如图,在平行四边形 ABCD中, BD=2AB, AC与 BD相交于点 O,点 E、F、 G分别是 OC、 OB、 AD的中点 求证:( 1) DE OC; ( 2) EG=EF 答案: (1)证明见;( 2)证明见 . 试题分析:( 1)由四边形 ABCD是平行四边形, AC与 BD相交于点 O,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即可得 BD=2OD, AB=CD, AD=BC,

11、又由 BD=2AB,可得 ODC是等腰三角形,根据三线合一的性质,即可证得 DE OC; ( 2)由 DE OC,点 G是 AD的中点,利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即可得 EG= AD,又由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求得 EF= BC,则可证得 EG=EF 试题:( 1) 四边形 ABCD是平行四边形, AC与 BD相交于点 O, BD=2OD, AB=CD, AD=BC BD=2AB, OD=AB=CD 点 E是 OC的中点, DE OC. ( 2) DE OC,点 G是 AD的中点, EG= AD; 点 E、 F分别是 OC、 OB的中点 EF= BC AD=BC, EG=EF 考

12、点: 1.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2.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如图, M、 N是平行四边形 ABCD对角线 BD上两点。 ( 1)若 BM=MN=DN,求证:四边形 AMCN为平行四边形; ( 2)若 M、 N为对角线 BD上的动点(均可与端点重合),设 BD=12cm,点M由点 B向点 D匀速运动,速度为 2( cm/s),同时点 N由点 D向点 B匀速运动,速度为 a( cm/s),运动时间为 t( s)。若要使四边形 AMCN为平行四边形,求 a的值及 t的取值范围。 答案: (1)证明见;( 2) a=2, 0t6且 t3. 试题分析: (1)根据题意易证 AND CMB.所以 AN=CM, A

13、ND= CMB.所以 ANM= CMN,即 AN CM.因此,四边形 AMCN为 平行四边形; ( 2)连接 AC,交 BD于 O,要使四边形 AMCN为平行四边形,即 OM=ON,列出方程与不等式即可求解 . 试题: (1) 四边形 ABCD是平行四边形 AD=CB, AD BC ADB= CBD 又 BM=DN AND CBM CM=AN, BMC= DNA CMN= ANM CM AN 四边形 AMCN为平行四边形; ( 2)如图,连接 AC,交 BD于 O,要使四边形 AMCN为平行四边形,即OM=ON, 6-2t=6-at a=2 当 M、 M重合于点 O,即 t=3时,点 A、 M

14、、 C、 N在同一直线上,不能组成四边形, 0t6且 t3. 考点: 1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 . 已知关于 的方程 ( 1)求证:方程恒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 2)若此方程的一个根是 1,请求出方程的另一个根,并求以此两根为边长的直角三角形的周长 答案: (1)证明见;( 2) 4+ 或 4+ 试题分析:( 1)根据关于 x的方程 x2-( m+2) x+( 2m-1) =0的根的判别式的符号来证明结论; ( 2)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定义求得 m值,然后由根与系数的关系求得方程的另一根分类讨论: 当该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是 1、 3时,由勾股定理得斜边的长度为 ; 当该直角三角形的直角

15、边和斜边分别是 1、 3时,由勾股定理得该直角三角形的另一直角边为 ;再根据三角形的周长公式进行计算 试题:( 1)证明: =( m+2) 2-4( 2m-1) =( m-2) 2+4, 在实数范围内, m无论取何值,( m-2) 2+4 0,即 0, 关于 x的方程 x2-( m+2) x+( 2m-1) =0恒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 2)解:根据题意,得 12-1( m+2) +( 2m-1) =0, 解得, m=2, 则方程的另一根为: m+2-1=2+1=3; 当该直角三角形的 两直角边是 1、 3时,由勾股定理得斜边的长度为 ; 该直角三角形的周长为 1+3+ =4+ ; 当该直

16、角三角形的直角边和斜边分别是 1、 3时,由勾股定理得该直角三角形的另一直角边为 ;则该直角三角形的周长为 1+3+ =4+ 考点: 1.根的判别式; 2.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3.勾股定理 为了了解业余射击队队员的射击成绩,对某次射击比赛中每一名队员的平均成绩 (单位:环,环数为整数 )进行了统计分别绘制了如下统计表和成绩分布直方图,请你根据统计表和成绩分布直方图回答下列问题: 平均成绩 0 1 2 3 4 5 6 7 8 9 10 人数 0 1 3 3 4 6 1 0 ( 1)参加这次射击比赛的队员有多少名 ( 2)这次射击比赛平均成绩的中位数落在成绩分布直方图的哪个小组内 ( 3)这次射击

17、比赛平均成绩的众数落在成绩分布直方图的哪个小组内 答案:( 1) 33;( 2)落在 4.5 6.5这个小组内;( 3)落在 6.5 8.5小组内 试题分析:( 1)把各频数相加即可; ( 2) 33 个数,中位数应是大小排序后的第 17 个数;落在 4.5 6.5 这个小组内; ( 3) 6.5 8.5的频数最多为 15 试题:( 1)参加这次射击比赛的队员有: 4+6+7+15+1=33(人); ( 2) 33 个数,中位数应是大小排序后的第 17 个数,落在 4.5 6.5 这个小组内; ( 3) 0.5 2.5有 4个数,则平均数为 2的人数为 3; 6.5 8.5有 15个数,则平均

18、数为 7的人数为 15-6=9人;平均数为 5的人数为 7-4=3;所以众数为 7,落在 6.5 8.5小组内 考点: 1频数(率)分布直方图; 2.中位数; 3.众数 已知 =2 , =2- ,求 的值 答案: . 试题分析:先求出 a-b与 ab的值,再化简 ,然后代入求值即可 . 试题: a=2 , b=2- a-b= ,ab=-1 又 . 考点:代数式化简求值 . 用适当的方法解下列方程: ( 1) ( 2) 答案: (1) x1=3, x2=2;(2) . 试题分析:( 1)运用公式法求解即可; ( 2)移项,化成完全平方直接开平方即可求解 . 试题: a=2, b=-5, c=3

19、=b2-4ac=(-5)2-423=1 0 x= 即 x1=3, x2=2; (2)移项得: 即: 解得: . 考点: 1.解一元二次方程 -公式法; 2.解一元二次方程 直接开平方法 . 如图,在 ABC中, B=90, AB=6cm, BC=8cm,点 P、 Q为 AB边及BC 边上的两个动点。( 1)若点 P从点 A沿 AB边向点 B以 1cm/s的速度移动,与此同时,点 Q从点 B开始沿 BC边向点 C以 2cm/s的速度移动,两个点同时出发。 经过几秒, PBQ的面积等于 8cm2; 是否存在这样的时刻,使 PBQ的面积等于 10 cm2?如果存在请求出来,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0、( 2)假设点 P、 Q可以分别在 AB、 BC边上任意移动,是否存在 PQ同时平分 ABC的周长和面积的情况?如果存在请求出 BP的长度;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 1) 2秒或 4秒;( 2)不存在,理由见;( 3)不存在,理由见 . 试题分析:( 1)设出运动所求的时间,可将 BP和 BQ的长表示出来,代入三角形面积公式,列出等式,可将时间求出; ( 2)将 PBQ的面积表示出来,根据 =b2-4ac来判断 试题:( 1) 设经过 x秒, PBQ的面积等于 8cm2则: BP=6-x, BQ=2x, 所以 S PBQ= ( 6-x) 2x=8,即 x2-6x+8=0, 可得: x

21、=2或 4, 即经过 2秒或 4秒时, PBQ的面积等于 8cm2 设经过 y秒, PBQ的面积等于 10cm2, S PBQ= ( 6-y) 2y=10, 即 y2-6y+10=0, 因为 =b2-4ac=36-410=-4 0,所以 PBQ的面积不会等于 10cm2 ( 2)设经过 y秒,线段 PQ恰好平分 ABC的周长和面积, PBQ的周长和面积等于 12cm2, S PBQ= ( 6-y) 2y=12, 即 y2-6y+12=0, 因为 =b2-4ac=36-412=-12 0,所以 PBQ的面积不会等于 12cm2,则线段PQ不能平分 ABC的面积 考点: 1.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 2.勾股定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