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浙江绍兴地区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模拟数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orderah291 文档编号:293693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38.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2014学年浙江绍兴地区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模拟数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3-2014学年浙江绍兴地区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模拟数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3-2014学年浙江绍兴地区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模拟数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13-2014学年浙江绍兴地区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模拟数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13-2014学年浙江绍兴地区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模拟数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2014学年浙江绍兴地区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模拟数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已知点 P( 3, -2)与点 Q 关于 x轴对称,则 Q 点的坐标为( ) A( -3, 2) B( -3, -2) C( 3, 2) D( 3, -2)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关于 x轴对称点的坐标特点:横坐标不变,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可以直接得到答案: P点坐标为( 3, -2)关于 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3, 2), 所以 Q 点的坐标为( 3, 2) 故选 C 考点 :关于 x轴、 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 如图中的图像 (折线 ABCDE)描述了一汽车在某一直线上的行驶过程中,汽车离出发地的距离

2、 s(千米 )和行驶时间 t(小时 )之间的函数关系,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给出下列说法: 汽车共行驶了 120千米; 汽车在行驶途中停留了 0.5小时; 汽车在整个行驶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80.8千米时; 汽车自出发后3小时至 4.5小时之间行驶的速度在逐渐减小 汽车离出发地 64千米是在汽车出发后 1.2小时时。其中正确的说法共有 (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图象对每条进行分别判断即可,行驶的最远距离是 120千米,共行驶 240千米,共用时间是 4.5小时 行驶的最远距离是 120千米,共行驶 240千米,故此选项错误; 根据图象从 1.5时

3、到 2时,是停留时间,停留 0.5小时,故此选项正确; 汽车在整个行驶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千米 /时,故此选项错误; 汽车自出发后 3小时至 4.5小时之间路程与时间成一次函数关系,因而速度不变故此选项错误; ,因为汽车回来途中也有离出发地 64千米的时候;故此选项错误 故正确的说法是: 故选 A. 考点 : 函 数的图象 如图,过边长为 1的等边 ABC的边 AB上一点 P,作 PE AC 于 E, Q 为BC 延长线上一点,当 PA CQ时,连 PQ交 AC 边于 D,则 DE的长为( ) A B C D不能确定 答案: B. 试题分析:利用 APF是等边三角形, PE AC,得出 AE=

4、EF,再由 PFD QCD,得出 CD=DF,由此得出 DE与 AC 的关系解决问题 APF是等边三角形, PE AC, AE=EF, PFD QCD, CD=DF, DE=EF+DF= AC, AC=1, DE= 考点 : 1.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2.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小芳和爸爸、妈妈三人玩跷跷板 ,三人的体重一共为 150千克 ,爸爸坐在跷跷板的一端;体重只有妈妈一半的小芳和妈妈一同坐在跷跷板的另一端 .这时 ,爸爸的那一端仍然着地 .请你猜一猜小芳的体重应小于( ) A 24千克 B 50千克 C 25千克 D 49千克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可设小明的体重为 x,则小

5、明妈妈的体重为 2x,爸爸的体重为150-3x,根据图形可知爸爸的体重大于小明和妈妈的体重和,由此可列出不等式 x+2x 150-3x,化简解出 x的取值范围 即可 设小明的体重为 x,则小明妈妈的体重为 2x,爸爸的体重为 150-3x 则有 x+2x 150-3x 即 6x 150 所以 x 25 因此小明的体重应小于 25千克 故选 C 考点 :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 在 ABC中, A: B: C=1: 2: 3, CD AB于 D, AB=a,则 DB等于( ) A B C D以上结果都不对 答案: A. 试题分析:先求出 ABC是 A等于 30的直角三角形,再根据 30角所对的直角

6、边等于斜边的一半求解 根据题意,设 A、 B、 C为 k、 2k、 3k, 则 k+2k+3k=180, 解得 k=30, 2k=60, 3k=90, AB=a, BC= AB= , CD AB, BCD= A=30, DB= BC= = 故选 A 考点 : 含 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 已知 x轴上的点 P到 y轴的距离为 3,则点 P的坐标为 ( ) A (3,0) B (0,3) C (0,3)或 (0,-3) D (3,0)或 (-3,0) 答案: C 试题分析: y轴上点 P到 x轴的距离为 3, 点 P横坐标为 0,且纵坐标的绝对值为 3, 点 P坐标为( 0, 3)或( 0, -3)

7、 故选 C 考点 : 点的坐标 若正比例函数 y (1-2m)x+m的图象经过点 A(x1, y1)和点 B(x2, y2),当 x1 x2时, y1 y2,则 m的取值范围是 ( ) A m 0 B m 0 C m D m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已知条件 “当 x1 x2时, y1 y2, ”可以判定该函数的增减性,然后由此可以确定一次函数的系数 1-2m的符号,从而解得 m的取值范围 一次函数 y=( 1-2m) x+m的图象经过 A( x1, y1)和 B( x2, y2),当 x1 x2时, y1 y2, 该函数的图象是 y随 x的增大而增大, 1-2m 0, 解得 m 故选 C

8、. 考点 : 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 以下不能构成三角形三边长的数组是 ( ) A (1, , 2) B (3, 4, 5) C ( , , ) D ( , ,) 答案: C. 试题分析:看哪个选项中两条较小的边的和不大于最大的边即可 A、 1+ 2,能构成三角形; B、 3+4 5,能构成三角形; C、 32+42=52,不能构成三角形; D、 ,能构成三角形 故选 C 考点 : 三角形三边关系 下列图象中,表示直线 y=x-1的是 ( )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一次函数 y=kx+b的图象,易得直线 y=x-1,过点( 0, -1)和( 1, 0),比较可得答案:为 D 故选 D

9、考点 : 一次函数的图象 如图,已知 1= 2,则不一定能使 ABD ACD的条件是( ) A AB=AC B BD=CD C B= C D BDA= CDA 答案: B 试题分析:利用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 ASA, SAS, AAS 对各个选项逐一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A、 1= 2, AD为公共边,若 AB=AC,则 ABD ACD( SAS);故本选项正确,不合题意 B、 1= 2, AD为公共边,若 BD=CD,不符合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不能判定 ABD ACD;故本选项错误,符合题意 C、 1= 2, AD为公共边,若 B= C,则 ABD ACD( AAS);故本选项正确,不合题意 D

10、、 1= 2, AD为公共边,若 BDA= CDA,则 ABD ACD( ASA);故本选项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 B 考点 :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填空题 已知,一次函数 的图像与正比例函数 交于点 A,并与 y轴交于点 , AOB的面积为 6,则 。 答案:或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画出图形,根据三角形 AOB的面积为 6,求出 A1、 A2的坐标,用待定系数法求出一次函数的式即可 试题:如图 : 三角形 AOB的面积为 6, A1E OB=6, OB=4, A1E=3, 代入正比例函数 y= x得, y=1,即 A1( 3, 1), 设一次函数的式为 y=kx+b,则, ,解得, k= ,b=

11、-4, 一次函数的式为 y= x-4; 同理可得,一次函数的另一个式为 y=-x-4; kb=4或 考点 : 1.两条直线相交或平行问题; 2.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式; 3.三角形的面积 AOB=45,其内部有一点 P, OP=8,在 AOB的两边分别有两点 Q, R(不同与点 0),则 PQR的最小周长是 。 答案: . 试题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性质,作出 P关于 OA、 OB的对称点 M、 N,连接 AB,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得到最小值线段,再构造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求出 MN 的值即可 试题:分别作 P关于 OA、 OB的对称点 M、 N 连接 MN 交 OA、 OB交于 Q、 R

12、,则 PQR符合条件 连接 OM、 ON, 则 OM=ON=OP=8, MON= MOP+ NOP=2 AOB=245=90, 故 MON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MN= 考点 : 轴对称 -最短路线问题 如图:在四边形 ABCD中,点 E在边 CD上,连接 AE、 BE并延长 AE交BC 的延长线于点 F,给出下列 5个关系式: AD BC, ,DE=EC 1= 2, 3= 4, AD+BC=AB。将其中三个关系式作为已知,另外两个作为结论,构成正确的命题。请用序号写出两个正确的命题:( 1) ;( 2) ; 答案: (1)如果 ,那么 ; (2)如果 ,那么 试题分析:如果 ,那么 :先证得 A

13、ED FEC,得到 AD=CF,再利用 1= 2,而 2= F,得到 AB=BF,则有 AD+BC=AB; 如果 ,那么 :先由 AD BC,得到 1= F,而 1= 2,得到 2= F,于是 BA=BF,而 3= 4,可得 AE=EF,易证 AED FEC,得到 AD=CF, DE=EC,易得 AD+BC=AB 试题:如果 ,那么 理由如下: AD BC, 1= F, D= ECF, 而 DE=EC, AED FEC, AD=CF, 1= 2, 2= F, AB=BF, 而 BF=BC+CF, AD+BC=AB; 如果 ,那么 理由如下: AD BC, 1= F, 而 1= 2, 2= F,

14、 BA=BF, 3= 4, BE平分 AF, 即 AE=EF, 易证 AED FEC, AD=CF, DE=EC, 而 BF=BC+CF, AD+BC=AB 故答案:为如果 ,那么 ;如果 ,那么 考点 : 命题与定理 等腰三角形,三边分别是 3x-2, 4x-3, 6-2x,等腰三角形的周长 答案: .5或 9 试题分析:题中已知三边的长,而没有指明哪个是腰,哪个是底边,故应该分情况进行分析,从而求解 . 试题: 当 3x-2是底边时,则腰长为: 4x-3, 6-2x 三角形为等腰三角形 4x-3=6-2x, x=1.5, 4x-3=3, 6-2x=3, 3x-2=2.5 等腰三角形的周长

15、=3+3+2.5=8.5 当 4x-3是底边时,则腰长为: 3x-2, 6-2x 三角形为等腰三角形 3x-2=6-2x, x=1.6, 3x-2=2.8, 6-2x=2.8, 4x-3=3.4 等腰三角形的周长 =2.8+2.8+3.4=9 当 6-2x是底边时,则腰长为: 3x-2, 4x-3 三角形为等腰三角形 3x-2=4x-3, x=1, 3x-2=1, 4x-3=1, 1=1 6-2x=4 1+1 4 不能构成三角形 故答案:为: 8.5或 9 考点 : 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2.三角形三边关系 已知函数 和 的图象交于点 P, 根据图象可得,求关于 x的不等式 ax+b kx的

16、解是 答案: x -4 试题分析:求使 ax+b kx的 x的取值范围,即求对于相同的 x的取值,直线x+b 落在直线 kx的上方时,对应的 x的取值范围直接观察图象,可得出结果 试题:由图象可知,当 x -4时,直线 ax+b落在直线 kx的上方, 故使不等式 ax+b kx成立时 x的取值范围是: x -4 故答案:是: x -4 考点 : 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 已知点 A(4, y), B(x,-3),若 AB x轴,且线段 AB的长为 5, x=_,y=_。 答案: -1或 9, -3. 试题分析:根据平行于 x轴的直线上的点的纵坐标相同求出 y的值,再由线段AB的长为 5求出 x

17、的值 试题: 点 A( 4, y), B( x, -3), AB x轴, y=-3 又线段 AB=5 x=-1或 9. 考点 : 坐标与图形性质 一个直角三角形,两边长分别为 6、 8,则斜边长为 _ 答案: cm或 10cm. 试题分析: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为最长边,无法确定边长为 4cm 的边是否为斜边,所以要分两种情况讨论:( 1)边长为 4cm的边为斜边;( 2)边长为 4cm的边为直角边 试题:( 1)当边长为 8cm的边为斜边时,该直角三角形中斜边长为 4cm; ( 2)当边长为 8cm的边为直角边时,则根据勾股定理得斜边长为cm, 故该直角三角形斜边长为 8cm或 10cm. 考点

18、: 勾股定 理 已知某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 (-1, 2),且函数 y的值随自变量 x的增大而减小,请写出一个符合上述条件的函数关系式: _ 答案: y=-2x或 y=-x+1等 .(答案:不唯一) 试题分析:根据 y 随着 x 的增大而减小推断出 k 与 0 的关系,再利用过点( -1,2)来确定函数的式 试题: y随着 x的增大而减小, k 0 又 直线过点( -1, 2), 式为 y=-2x或 y=-x+1等 考点 : 一次函数的性质 已知等腰三角形一个内角的度数为 30,那么它的底角的度数是 _。 答案:或 75 试题分析:由于不明确 30的角是等腰三角形的底角还是顶角,故应分 30的

19、角是顶角和底角两种情况讨论 试题:当 30的角为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时,底角的度数 = ; 当 30的角为等腰三角形的底角时,其底角为 30, 故它的底角的度数是 30或 75 考点 : 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2.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如图,已知 AC=BD,要使 ABC DCB,只需增加的一个条件是_; 答案: ACB= DBC(或 AB=CD.答案:不唯一) . 试题分析:要使 ABC DCB,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添加适合的条件即可 试题: AC=BD, BC=BC, 可添加 ACB= DBC 或 AB=CD 分别利用 SAS, SSS 判定 ABC DCB 故填 ACB= DBC(或 AB

20、=CD.答案:不唯一) 考点 :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解答题 某公司专销产品 ,第一批产品 上市 40天内全部售完该公司对第一批产品 上市后的市场销售情况进行了跟踪调查,调查结果如图所示,其中图 1中的折线表示的是市场日销售量与上市时间的关系;图 2中的折线表示的是每件产品 的销售利润与上市时间的关系 ( 1)试写出第一批产品 的市场日销售量 与上市时间的关系式; ( 2)第一批产品 上市后,哪一天这家公司市场日销售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多少万元?(说明理由) 答案: (1)当 0t30时,市场的日销售量 y=2t;当 30t40时,市场的日销售量 y=-6t+240( 2) t=30, 3600

21、. 试题分析:( 1)由图象可知,市场日销售量 y与上市时间 t在 0 30和 30 40之间都是一次函数关系,设 y=kt+b,把图象中的任意两点代入即可求出 y与 x的关系 ( 2)要求日销售利润最大即市场日销售量 每件产品的销售利润最大, 由图示,分别找出市场日销售量、每件产品的销售利润的最大值即可 试题:( 1)由图 10可得,当 0t30时,设市场的日销售量 y=kt 点( 30, 60)在图象上, 60=30k, k=2即 y=2t 当 30t40时,设市场的日销售量 y=k1+t 点( 30, 60)和( 40, 0)在图象上, 解得 k1=-6, b=240 y=-6t+240

22、 综上可知,当 0t30时,市场的日销售量 y=2t; 当 30t40时,市场的日销售量 y=-6t+240 ( 2)方法一:由图 10知,当 t=30(天 )时,市场的日销售量达到最大 60万件;又由图 11知,当 t=30(天)时产品的日销售利润达到最大 60万元 /件,所以当t=30(天)时,市场的日销售利润最大,最大值为 3600万元 方法二:由图 11得, 当 0t20时,每件产品的日销售利润为 y=3t;当 20t40时,每件产品的日销售利润为 y=60 当 0t20时,产品的日销售利润 y=3t2t=6t2; 当 t=20时,产品的日销售利润 y最大等于 2400万元 当 20t

23、30时,产品的日销售利润 y=602t=120t 当 t=30时,产品的 日销售利润 y最大等于 3600万元; 当 30t40时,产品的日销售利润 y=60(-6t+240); 当 t=30时,产品的日销售利润 y最大等于 3600万元 综合 , , 可知,当 t=30天时,这家公司市场的日销售利润最大为 3600万元 考点 : 一次函数的应用 直线 a、 b相交于点 A, C、 E分别是直线 b、 a上两点且 BC a, DE b,点 M、 N 是中点求证: ( 1) DM=BM; ( 2) MN BD 答案:( 1)证明见;( 2)证明见 . 试题分析:( 1)由 BC a, DE b,

24、易得 CBE, CDE为直角三角形,又由点 M是 EC 中点,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即可证得:DM=BM; ( 2)根据等腰三角形中的三线合一,即可证得 试题:( 1) BC a, DE b, CDE= CBE=90, CBE, CDE为直角三角形, 点 M是中点, DM=BM= EC, DM=BM; ( 2) DM=BM, MDB为等腰三角形, 又 N 为 BD的中点, MN 为 BD边上的中线, MN BD(三线合一) 考点 : 1.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 2.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老师给初二 (10)班同学分练习本 ,如果每人分到 4本 ,那么还剩 24本;如果每人

25、分到 5本 ,那么只有一个同学分到但不足 5本。求这个班的人数 答案: ,26,27,28. 试题分析:设学生数为未知数,关系式为: 0最后一名学生分得的练习本数 5,求得正整数解, 试题:设学生有 x人,则练习本有 (4x+24)本 0 4x+24-5(x-1) 5 解的 24 x 29 所以 x=25,26,27,28 考点 :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 . 如图,已知 ABC、 ADE均为等边三角形,点 D是 BC 延长线上一点,连结 CE,求证: BD=CE 答案:证明见 . 试题分析:由 ABC、 ADE均为等边三角形,可利用 SAS,判定 ABD ACE,继而可证得 BD=CE 试题

26、: ABC、 ADE均为等边三角形, AB=AC, AD=AE, BAC= DAE=60, BAC+ CAD= DAE+ CAD BAD= CAE, 在 ABD和 ACE中, , ABD ACE( SAS), BD=CE 考点 : 1.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2.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解不等式组,并在数轴上表示解集。 ( 1) ( 2) 答案:( 1) x14;( 2) 1 x 4. 试题分析:( 1)先求出不等式的解集,再根据 “大于向右,小于向左,包括端点用实心,不包括端点用空心 ”的原则在数轴上将解集表示出来; ( 2)先分别求出各不等式的解集,再求出其公共解集并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即可 试题

27、: (1)去分母得: 3( 2+x) 2( 2x-1) -6 去括号得, 6+3x4x-2-6 移项得 :3x-4x-2-6-6 合并同类项得: -x-14 解得: x14 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如下: ( 2)解不等式 1得 x 1; 解不等式 2得 x 4; 所以不等式组的解集为: 1 x 4. 其解集在数轴上表示为: 考点 : 1.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组 ); 2.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组)的解集 如图,在 中, , , , AF=10cm, AC=14cm,动点 E以 2cm/s的速度从 点向 点运动,动点 以 1cm/s的速度从 点向 点运动,当一个点到达终点时,另一个点随之停止运动

28、,设运动时间为 t ( 1)求证:在运动过程中,不管 t取何值,都有 ; ( 2)当 t取何值时, 与 全等; ( 3)在( 2)的前提下,若 , ,求 。 答案: (1)证明见;( 2) ;( 3) . 试题分析:( 1)由角平分线的性质可知 DF=DM,所以 AED和 DEG的面积转化为底 AE和 CG的比值,根据路程 =速度 时间求出 AE和 CG的长度即可证明在运动过程中,不管取何值,都有 S AED=2S DGC (2)若 DFE与 DMG 全等,则 EF=MG,利用已知条件求出 EF 和 MG的长度,建立方程解方程即可求出运动的时间 ( 3)利用等高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对应底的比,即

29、可求得答案: 试题:( 1)证明: BAD= DAC, DF AB, DM AC, DF=DM, S AED= AE DF, S DGC= CG DM, , 点 E以 2cm/s的速度从 A点向 F点运动,动点 G以 1cm/s的速度从 C点向 A点运动, AE=2tcm, CG=tcm, ,即 , 在运动过程中,不管取何值,都有 S AED=2S DGC ( 2)解:设时间为 t时, DFE与 DMG全等,则 EF=MG 当 M在线段 CG的延长线上时, 点 E以 2cm/s的速度从 A点向 F点运动,动点 G以 1cm/s的速度从 C点向 A点运动, EF=AF-AE=10-2t, MG=

30、AC-CG-AM=4-t, 即 10-2t=4-t, 解得: t=6, 当 t=6时, MG=-2,所 以舍去; 当 M在线段 CG上时, 点 E以 2cm/s的速度从 A点向 F点运动,动点 G以 1cm/s的速度从 C点向 A点运动, EF=AF-AE=10-2t( cm), MG=AM-( AC-CG) =t-4( cm), 即 10-2t=t-4, 解得: t= , 综上所述当 t= 时, DFE与 DMG全等 ( 3) t= , AE=2t= ( cm), DF=DM, S ABD: S ACD=AB: AC=BD: CD=119: 126, AC=14cm, AB= ( cm), BF=AB-AF= -10= ( cm), S ADE: S BDF=AE: BF= : , S AED=28cm2, S BDF= ( cm2) 考点 : 1.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2.三角形的面积; 3.角平分线的性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