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2014学年湖北武汉部分学校八年级 12月月考数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在等腰三角形、圆、长方形、正方形、直角三角形中,一定是轴对称图形的有( )个 . A 1 B 2 C 3 D 4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和性质,沿对称轴把图形对折两边的图形完全重合,每组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因此等腰三角形是对称图形它只有1条对称轴;长方形是轴对称图形它有 2条对称轴;正方形是对称图形它有 4条对称轴;圆是轴对称图形它有无数条对称轴;直角三角形不是轴对称图形,由此解答据分析可知:在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圆这些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分别是等腰三角形、
2、长方形、正方形、圆故答案:为: D 考点:轴对称图形的辨识 如图,正方形 CEFH的边长为 m,点 D在射线 CH上移动,以 CD为边作正方形 CDAB,连接 AE、 AH、 HE,在 D点移动的过程中,三角形 AHE的面积( ) . A无法确定 B m2C m2 D m2 答案: C 试题分析:如图,可能你会联想到平行线具有 “传递面积 ”的功能 (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 ),于是我们连接 AC,得: HE AC这样,在 D点移动的过程中, CHE与 AHE都是等底同高的三角形,所以这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而 CHE的面积可求,即 .故答案:为 C. 考点:三角形同底等高面积相等的运用 如图
3、,已知等边 ABC中,点 D、 E分别在边 AB、 BC上,把 BDE沿直线 DE翻折,使点 B落在 处, 分别交边 AC于 M、 H点,若 ADM 50,则 EHC的度数为( ) . A.45B.50C.55D.60 答案: B 试题分析:由对顶角相等可得 AMD= HMB1 CHE= MHB1,由两角对应相等可得 ADM B1HM CHE,那么所求角等于 ADM的度数由翻折可得 B1= B=60,所以 A= B1= C=60,因为 AMD= HMB1,所以 ADF B1MH,所以 ADM= B1HM= CHE=50. 考点: 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2、轴对称 -翻折变换 . 如图,
4、 ABC 中, ACB 90, AC 4, BC 3, AB 5, CH AB 于 H,则 CH的长为( ) . A 2.4 B 3 C 2.2 D 3.2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等面积法可以求得 CH的长因为在 ABC中, 解得 CH=2.4,故选 A. 考点:三角形面积法的运用 如图,已知 AB CD, AB CD,添加条件( )能使 ABE CDF. A AF EF B B C C EF CE D AF CE 答案: D 试题分析:在 ABE和 CDF中,已经具备 AB CD, AB CD,可得 A C,只要再加一角相等,或者与角相邻的一边相等即可由选项 D.AF CE可得 AE C
5、F,此时即可由 SAS证 ABE CDF.而选项 A、 B、 C选项提供的条件都不能得到 ABE CDF 所需要的一角或一边相等,所以错误 .故选 D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如图,在 ABC中, A 72, AB AC, BD平分 ABC,且 BD BE,点 D、 E分别在 AC、 BC上,则 DEB( ) . A.76 B.75.5 C.76.5 D.75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角平分线的定义可求解 .由 A 72, AB AC,得 ABE=540;由 BD平分 ABC,得 DBC=270;再由 BD BE,得 DEB=(1800-270)2=76.50故选 C. 考
6、点: 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2、角平分线的定义 . 一个三角形的底边为 4m,高为 m+4n,它的面积为( ) .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直接由 “三角形的面积底 高 2”可得:.故答案:为 C 考点: 1、三角形的周长和面积 .2、整式的乘除 . 在直角坐标系中,点 P( a, 2)与点 A( -3, m)关于 y轴对称,则 a、 m的值分别为( ) . A 3, -2 B -3, -2 C 3, 2 D -3, 2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任意一点 P( x, y),关于 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x, y),将 M的坐标代入从而得出答案:根据关于 x轴
7、、 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的特点,可知点 P( a, 2)关于 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 -a,2)所以 -a=-3, m=2;故选 C 考点:已知点关于 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 下列分解因式正确的是( ) .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提公因式法和公式法分别分解因式,从而可判断求解选项 A、,故错误;选项 B、 ,故错误;选项 C、 ,故错误;选项 D、 ,故正确故选 D 考点:因式分解 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分别根据完全平方式、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同底数幂的除法及单项式乘单项式的知识,判断各选项求解即可选项 A、 ,错误;选项 B、 ,错误
8、;选项 C、,正确;选项 D、 ,错误故选 C 考点: 1、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 .2、单项式乘单项式 3、完全平方公式 . 填空题 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 A( -3,4)、 B(5,4),在 x轴上找一点 P,使 PA+PB最小,则 P点坐标为( ) . 答案: P( 1,0) 试题分析:作 A关于 x轴的对称点 A,连接 AB与 x轴相交于一点,根据轴对称 -最短路线问题,交点即为所求的点 P.可以求出直线 AB的式,令 y=0可求出P点的横坐标,即可得解如图,作 A关于 x轴的对称点 A( -3, -4),连接AB与 x轴相交于点 P,则点 P即为使 PA+PB最短的点,设直线 A
9、B的式为:y=kx+b把 B(5,4) ; A( -3, -4)代入 y=kx+b得: ,解得:所以直线 AB的式为: y=x-1,令 y=0得 x=1.故点 P的坐标为( 1,0) . 考点: 1、轴对称 -最短路线问题 .2、坐标与图形性质 点 A( 2, 4)与点 B关于坐标轴对称,则 B点的坐 标为 . 答案:( -2, 4)或( 2, -4) 试题分析:本题的坐标轴应考虑 x轴、 y轴两种情况,根据关于 x轴、 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性质,可求点 A关于 x轴的对称点坐标为 B( 2, -4);点 A关于 y轴的对称点坐标为 B( -2, 4)故答案:为:( -2, 4)或( 2, -4
10、) 考点:关于 x轴、 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 多项式 能用完全平方式分解因式,则 m的值为 ( ). 答案: m=10 试题分析:完全平方式应具备的条件有:两数乘积二倍项和两数平方和的项,由此确定出确定出 mab=2 a 5b=10ab所以 m=10.故填 10. 考点:完全平方式 如图, ABC内有一点 D,且 DA DB DC,若 ACD 30, BCD40,则 ADB的大小是( ) . 答案: 0. 试题分析:因为 DA=DB=DC所以 DAC= DCA, DBC= DCB, DAB= DBA,所以 ABD+ DBC+ DCA=90,又 ACD 30, BCD40,根据等腰三角形等边对等角
11、的性质得出 ABD= DAB=200,进而得出结果即 ADB=1800-2002=1400. 考点: 1、等腰三角形等边对等角的性质 .2、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如图, ABC中, A 36, AB AC, BD平分 ABC交 AC于点 D,则图中的等腰三角形共有( )个 . 答案: 试题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求出 ABC的度数,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出 ABD的度数,然后得到 A= ABD,再根据等角对等边的性质解答即可因为 AB=AC, A=36,所以 ABC= C=720.因为 BD平分 ABC,所以 ABD= CBD=360.由 A= ABD,得 AD=BD C=720, CBD=
12、360,得 CDB=720.所以 CB=DB. 所以图中的等腰三角形共有 3个 ,即 ABC、 ADB、 CBD.故填 3. 考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 1) 答案: ; ; 试题分析:利用整式的乘除、加减的法则来做 . ,故填 . ( 2) ,故填 . ( 3) ,故填 . 考点:整式的混合运算 . 解答题 ABC中,射线 AD平分 BAC, AD交边 BC于 E点 . ( 1)如图 1,若 AB AC, BAC 90,则 ( ) ; ( 2)如图 2,若 ABAC,则( 1)中的结论是否仍成立?若成立,请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3)如图 3,若 ABAC, BAC BDC 9
13、0, ABD为锐角, DH AB于 H,则线段 AB、 AC、 BH之间的数量关系是( ),并证明 . 答案:( 1) =;( 2)成立,证明见; (3) ,证明见 . 试题分析: 由 , 平分 ,根据等腰三角形 “三线合一 ”可得: .所以. (2)求 与 、 与 的比,由图可知 .四条线段均为 和 的两边,可用两三角形的两组边与高分别表示面积 .如图,过点 分别作 于点 , 于点 ,过点 作 于点 ,由 平分 可得;然后根据面积公式可得: ; .所以 .故图( 1)中的结论成立 . ( 3)如图,过点 作 交 的延长线于点 ,此时易证得 ,因为 ,由同角 的余角相等,得.进而由 可证 ,得
14、 ;此时应考虑将等式转化为用 、 、 来表示,即 , ;所以 ,移项可得 . 试题:( 1)解: 平分 ( 2)图( 1)中的结论成立 . 证明:如图,过点 分别作 于点 , 于点 ,过点 作于点 , 平分 根据面积公式可得 ,; 所以 .故图( 1)中的结论成立 . ( 3)证明:如图,过点 作 交 的延长线于 平分 , , 在 和 中 . 相关试题 2013-2014学年湖北武汉部分学校八年级 12月月考数学试卷(带) 已知二次三项式 mx2-nx+1与一次二项式 2x-3的积不含 x2项,也不含 x项,求系数 m、 n的值 . 答案: n , m . 试题分析:由题中不含 x2项,也不含
15、 x项,可知二次三项式 mx2-nx+1与一次二项式 2x-3的积中,含有 x2与 x两个项的系数均为 0.因此应先求出两多项式的积再根据系数为 0,构建二元一次方程组求解 . 试题: 解: (mx2-nx+1)(2x-3) 2mx3-(2n+3m)x2+(2+3n)x-3 依题意, -( 2n+3m) 0, 2+3n 0, 解得 n - , m . 考点:多项式的乘法 . ABC的周长为 22cm, AB边比 AC边长 2cm, BC边是 AC边的一半,求 ABC三边的长 . 答案: AB=10cm, BC=4cm, AC=8cm 试题分析:本题是三角形周长与一元一次方程相结合的题,根据周长
16、列一元一次方程是解题的关键设 AC 的边长为 xcm,则 AB、 BC 边的长为 AB=( x+2)cm, BC= xcm,根据三角形的周长为 22cm,列出方程即可求出三边的长 试题:解:设 AC边长为 xcm,则 AB边长为( x+2) cm, BC边长为 x, 根据题意,得 x+( x+2) + x=22, 解得 x=8, x+2=10, x=4, 即 AB=10cm, BC=4cm, AC=8cm 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 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 ABC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 A(2,2)、 B( -1, -2)、 C( -1, 1) . ( 1)(画图与写坐标各 3 分)画出与 A
17、BC 关于 y轴对称的 A1B1C1, A、 B、C的对称点分别为 A1、 B1、 C1,则点 A1、 B1、 C1的坐标分别为 ( )、( )、 ( ). ( 2)( 1分)画出 B点关于 C点的对称点 B2(保留作图痕迹),并求出其坐标 . 答案:( 1)作图详见, (-2,2)、( 1, -2)、( 1, 1);( 2)作图详见,( -1, 2) . 试题分析:( 1)根据关于 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纵坐标不变、横坐标互为相反数 .先找出点 A、 B、 C关于 y轴对称的点 A1、 B1、 C1,然后连线即为所求 A1B1C1, ( 2)根据中心对称点平分对应点连线,可连接 BC 并延长至
18、点 B2,使 BC=B2C,即为所求点 B2. 试题: 解:( 1) ABC 关于 y轴对称的 A1B1C1, A、 B、 C 的对称点分别为 A1、 B1、C1,则点 A1、 B1、 C1的坐标分别为 (-2,2)、( 1, -2)、( 1, 1) . ( 2)所画图形如下所示: B2( -1, 2) . 考点: 1、轴对称作图 .2、中心对称作图 . 如图,点 D、 E分别在线段 AB、 AC上,已知 AD AE, B C, H为线段 BE、 CD的交点,求证: BH CH. 答案:证明详见 . 试题分析:由 AD AE, B C,加上公共角 A,易用 AAS证 ADC AEB,进而可得:
19、 AB=AC;利用等式的性质又可得出: BD=CE,根据对顶角相等可得 DHB= EHC,继续用 AAS证 BHD CHE,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出结论: BH=CH. 试题: 证明:在 ADC和 AEB中, , ADC AEB( AAS), AB=AC, AB-AD=AC-AE, BD=CE 在 BHD和 CHE中 BHD CHE BH CH. 考点: 1、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2、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 化简求值( 3m-n) 2+( 3m+n)( 3m-n) +6mn 2m,其中 m . 答案: , 3. 试题分析:根据整式的运算法则先对原式进行化简,然后将 m的值代入求值即可 .化简时,
20、先算中括号里面的,运用完全平方公式和平方差公式,进而合并同类项,再计算整式除法 .最后将 m的值代入化简的代数式求出其值即可 . 试题: 解:原式 当 时,原式 考点:整式的运算 化简求值 分解因式 ( 1) ( 2) ( 3) 答案:( 1) ;( 2) ;( 3) . 试题分析:根据提公因式法和公式法分别分解因式,从而可判断求解因式分解的方法可以简单的概括为 “一提二套三分组 ”,三个步骤不是孤立存 在的,解题时,要一直分解到不能分解为止。提:即提取公因式。首先看有没有公因式,若有应该先提取公因式进行分解 .套:即看能否套用乘法公式 .重点能否套用三个基本公式: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
21、pq式等 .分组:即对于没有公因式、也不能直接利用公式的,可以把某一个或多个项进行拆解、分组后再按照上述方法进行 .( 1)用提公因式法和完全平方公式;( 2)直接利用平方差公式;( 3)先分组再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和平方差公式 . 试题: 解 ; 原式 原式 原式 考点:分解因式 计算: ( 1) ( 2) 答案:( 1) ( 2); . 试题分析:根据整式乘除法则进行运算即可 .在计算整式运算时,一般地要注意以下几点: 审题确定运算顺序:先乘方 再乘除 后加减; 去掉括号后要注意原括号内的符号是否要改变; 注意弄清几个乘法公式的基本特征,灵活的选用乘法公式可使计算简便; 计算结果要注意合并同类
22、项 . 试题: 解:( 1) 原式 = ( 2) 原式 = = 考点:整式的乘除 如图(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AB x轴于 B, AC y轴于 C,点 C( 0, m), A( n, m),且( m-4) 2+n2-8n -16,过 C点作 ECF分别交线段AB、 OB于 E、 F两点 . ( 1)求 A点的坐标( 3分); ( 2)若 OF+BE AB,求证: CF CE( 4分) ( 3)如图( 2),若 ECF 45,给出两个结论: OF+AE-EF的值不变; OF+AE+EF的值不变,其中有且只有一个结论正确,请你判断出正确的结论,并加以证明和求出其值( 5分) . 答案:(
23、1)( 4, 4);( 2)证明见;( 3) OF+AE-EF值不变,且OF+AE-EF=0. 试题分析:( 1)可将( m-4) 2+n2-8n -16,通过移项、因式分解变形为:( m-4) 2+( n-4) 2=0.结合图象可知 m、 n都大于 0,由此可得 m=n=4. ( 2)因为 OF+BE AB,所以 OF AE,由( 1)易得四边形 COAB 是正方形;所以由 SAS得 ACE OCF,从而可证 CF CE. ( 3)因为 AC=OC,可想到绕点 C将 ACE顺时针旋转 900,到 OCH位置,如图,可证 HCF ECF得 HF=EF,而 HF=AE+OF,所以 OF+AE-E
24、F=0. 试题: 解:( 1) ( m-4) 2+n2-8n -16, ( m-4) 2+( n-4) 2=0. m 4, n 4. 证明: AB x轴, AC y轴 , A( 4, 4), AB AC OC OB, ACO COB ABO 90, 四边形 COAB是正方形 A 90 OF+BE AB BE+AE AE OF, COF CAE CF CE. ( 3) OF+AE-EF值不变,且 OF+AE-EF=0.如图, 证明:在 x轴负半轴上取点 H,使 OH AE, CO=CA COH= CAE ACE OCH 1 2 CH CE, AE=OH 又 EOF 45 HCF 45 HCF ECF HF EF OF+AE=OF+OH=HF=EF 即 OF+AE-EF=0. 考点: 1、正方形性质 .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