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江苏东台头灶镇中学初三下学期中考系列化模考训练(Ⅱ)数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testyield361 文档编号:293918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232.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届江苏东台头灶镇中学初三下学期中考系列化模考训练(Ⅱ)数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13届江苏东台头灶镇中学初三下学期中考系列化模考训练(Ⅱ)数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13届江苏东台头灶镇中学初三下学期中考系列化模考训练(Ⅱ)数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2013届江苏东台头灶镇中学初三下学期中考系列化模考训练(Ⅱ)数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2013届江苏东台头灶镇中学初三下学期中考系列化模考训练(Ⅱ)数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届江苏东台头灶镇中学初三下学期中考系列化模考训练( )数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的值是, A -2 B 2 C D - 答案: B 试题分析:绝对值的规律:正数和 0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 ,故选 B. 考点:绝对值的规律 点评:本题属于基础应用题,只需学生熟练掌握绝对值的规律,即可完成 . 如图,在 ABC 中, ACB 90, AC 4, BC 2,点 A、 C 分别在 x轴、y轴上,当点 A在 x轴运动时,点 C随之在 y轴上运动,在运动过程中,点 B到原点 O的最大距离是 A 6 B 8 C 答案: C 试题分析:点 A, C分别在 x轴、 y轴

2、上,当点 A在 x轴运动时,点 C随之在 y轴上运动,在运动过程中,点 O在到 AC的中点的距离不变本题可通过设出AC的中点坐标,根据 B、 D、 O在一条直线上时,点 B到原点 O的最大可得出答案: 作 AC的中点 D,连接 OD、 DB OBOD+BD, 当 O、 D、 B三点共线时 OB取得最大值, D是 AC中点, 点 B到原点 O的最大距离为 , 故选 C 考点:两点间的距离 点评:本题综合性强,难度较大,是中考常见题,理解 D到 O的距离不变是解决本题 的关键 如图是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及相关数据,则该几何体的侧面积是 A 10 B 15 C 20 D 30 答案: B 试题分析:先根

3、据几何体的三视图的特征判断出这个几何体是圆锥,再根据圆锥的侧面积公式求解即可 . 由图可得该几何体的侧面积 ,故选 B. 考点:几何体的三视图,圆锥的侧面积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圆锥的侧面积公式:圆锥的侧面积 底面半径母线 . 为了解某小区居民的日用电情况,居住在该小区的一名同学随机抽查了 15户家庭的日用电量,结果如下表:则关于这 15户家庭的日用电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众数是 6度 B平均数是 6.8度 C极差是 5度 D中位数是 6度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众数、平均数、极差、中位数的求法依次分析各选项即可作出判断 . A众数是 6度, B平均数是 6.8度, C极差是 5度

4、,均正确,不符合题意; D中位数是 7度,故错误,本选项符合题意 . 考点:统计的应用 点评:统计的应用是初中数学的重点,是中考常见题,熟练掌握各种统计量的计算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 二次函数 y -3x2-6x 5的图像的顶点坐标是 A (-1, 2) B (1, -4) C( -1, 8) D (1, 8)) 答案: C 试题分析:先把二次函数化为顶点式,再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即可作出判断 . 的图像的顶点坐标是( -1, 8) 故选 C. 考点:二次函数的性质 点评:二次函数的性质是初中数学的重点,是中考常见题,一般难度不大,需熟练掌握 . 不等式组 的解集是 A -2 x 1 B x 1

5、C x -2 D x -2 答案: A 试题分析:先分别求得两个不等式的解,再根据求不等式组解集的口诀求解即可 . 解 得 解 得 所以不等式组的解集为 故选 A. 考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求不等式组解集的口诀: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大大小小找不到(无解) . 计算: (-2a2)3(2a2),结果是 A 4a4 B -3a4 C 3a7 D -4a4 答案: D 试题分析:先根据积的乘方法则化简,再根据单项式除单项式法则化简即可 . ,故选 D. 考点:整式的混合运算 点评:计算题是中考必考题,一般难度不大,学生要特别慎重,尽量不在计算上失分 . 下

6、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答案: C 试题分析: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一个图形绕一点旋转 180后能够与原图形完全重合即是中心对称图形 A、 D只是中心对称图形, B只是轴对称图形, C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故选 C. 考点: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 点评:本题属于基础应用题,只需学生熟练掌握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即可完成 填空题 如图,已知一次函数 y=kx+b与反比例函数 y= 的图像交点坐标为( 2,4)、( -4, -2),点( a1, b)(

7、a2, b)分别为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图像上的一点,且 a1 a2,则 b的取值范围是 . 答案: 或 试题分析:根据两个图象的交点坐标为( 2, 4)、( -4, -2)再结合两个函数图象的性质求解即可 . 由图可得当 a1 a2时, b的取值范围是 或 . 考点: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的交点问题 点评:此类问题是初中数学的重点,在中考中比较常见,一般难度不大,需熟练掌握 . 如图,点 E、 F分别是正方形纸片 ABCD的边 BC、 CD上一点,将正方形纸片 ABCD分别沿 AE、 AF 折叠,使得点 B、 D恰好都落在点 G处,且 EG=2,FG=3,则正方形纸片 ABCD的边长为 _

8、. 答案: 试题分析:设正方形 ABCD的边长为 x,根据翻折变换的知识可知 BE=EG=2,DF=GF=3,则 EC=x-2, FC=x-3,在 Rt EFC中,根据勾股定理列出式子即可求得边长 x的长度 设正方形 ABCD的边长为 x, 根据折叠的性质可知: BE=EG=2, DF=GF=3, 则 EC=x-2, FC=x-3, 在 Rt EFC中, EC2+FC2=EF2, 即( x-2) 2+( x-3) 2=( 2+3) 2, 解得: x1=6, x2=-1(舍去), 故正方形纸片 ABCD的边长为 6 考点:翻折变换的知识,勾股定理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翻折变换的性质:翻

9、折前后对应边相等,另外要求同学们熟练掌握勾股定理的应用 在 Rt ABC中, ACB=90, BC=1, AB=2,则 sinA=_. 答案: 试题分析:正弦函数的定义:正弦 . ACB=90, BC=1, AB=2 . 考点: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点评:本题属于基础应用题,只需学生熟练掌握正弦函数的定义,即可完成 . 如图,在 ABC中, AB = 5cm, AC = 3cm, BC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 AB、BC于 D、 E,则 ACD的周长为 _cm 答案: 试题分析:先根据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证得 BD=CD,再根据三角形的周长公式求解即可 . DE是 BC的垂直平分线 BD=CD AB=5c

10、m, AC=3cm ACD的周长 . 考点: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 . 已知 O1与 O2两圆半径分别为 2和 6,且圆心距为 7,则两圆的位置关系是 _. 答案:相交 试题分析:若两圆的半径分别为 R和 r,且 ,圆心距为 d:外离,则;外切,则 ;相交,则 ;内切,则 ;内含,则 两圆半径分别为 2和 6,且圆心距为 7 两圆的位置关系是相交 . 考点: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点评:本题属于基础应用题,只需学生熟练掌握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即可完成 . 在一个布袋中装着只有颜色不同其它都相同的红、黄、黑三种小球各一个,从中任

11、意摸出一个球,记下颜色后放回并搅匀,再摸出一个球,则摸出的两个球中,其中一个是红球,一个是黑球的概率是 . 答案: 试题分析:画树状图列举出所有情况,看一个是红球,一个是黑球的情况占总情 况的多少即可 共有 9 种情况,一个是红球,一个是黑球的情况有 2 种,所以摸出的两个球中,一个是红球,一个是黑球的概率是 考点:概率的求法 点评:如果一个事件有 n种可能,而且这些事件的可能性相同,其中事件 A出现 m种结果,那么事件 A的概率 ,注意本题是放回实验 如图, O的直径 CD EF,垂足为 G, OEG=30,则 DCF= .答案: 试题分析:先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得 EOG的度数,再根据

12、垂径定理及圆周角定理求解 . CD EF, OEG=30 EOG=60,弧 DE=弧 DF DCF=30. 考点: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垂径定理,圆周角定理 点评:圆周角定理:同圆或等圆中,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均等于所对圆心角的一半 . 已知 是方程 的一个解,那么 的值是 . 答案: 试题分析:由题意把 代入方程 ,即可得到关于 a的方程,再解出即可 . 由题意得 , . 考点:方程的根的定义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方程的根的定义:方程的根就是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 . 函数 y 中,自变量 x的取值范围是 . 答案: 试题分析: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二次根号下的数为非负数

13、,二次根式才有意义 . 由题意得 , . 考点: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 点评:本题属于基础应用题,只需学生熟练掌握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即可完成 . 分解因式: 答案: 试题分析:先提取公因式 ,再根据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即可 . . 考点:因式分解 点评:解答此类因式分解的问题要先分析是否可以提取公因式,再分析是否可以采用公式法 . 计算题 计算: 答案: 试题分析:根据特殊角的锐角三角函数值、有理数的乘方法则、二次根式的性质计算即可 . 考点:实数的运算 点评:计算题是中考必考题,一般难度不大,学生要特别慎重,尽量不在计算上失分 . 解答题 如图 1,已知 Rt ABC中, , AC 8cm,

14、 BC 6cm点 P由 B出发沿 BA方向向点 A匀速运动,同时点 Q由 A出发沿 AC方向向点 C匀速运动,它们的速度均为 2cm/s以 AQ、 PQ为边作平行四边形 AQPD,连接 DQ,交AB于点 E.设运动的时间为 t(单位: s)( 0t4)解答下列问题: ( 1)用含有 t的代数式表示 AE=_; ( 2)当 t为何值时, DQ=AP; ( 3)如图 2,当 t为何值时,平行四边形 AQPD为菱形; ( 4)直接写出:当 DQ的长最小时, t的值 . 答案:( 1) 5-t;( 2) ;( 3) ;( 4) 试题分析:( 1)先根据勾股定理求得 AB的长,再根据点 P的运动特征即可

15、求得结果; ( 2)由题意当 DQ=AP时, AQPD是矩形,易证 APQ ABC,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求解即可; ( 3)当 AQPD 是菱形时, DQ AP,根据 BAC 的余弦函数的定义求解即可; ( 4)根据点 P、 Q的运动特征结合 DQ的长度的特征求解即可 . ( 1)由题意得 AE=5-t; ( 2)当 DQ=AP时, AQPD是矩形 易证 APQ ABC,得 ,解得 当 时, DQ=AP; ( 3)当 AQPD是菱形时, DQ AP 则 COS BAC ,即 ,解得 当 时, AQPD是菱形; ( 4) 考点:动点问题的综合题 点评:此类问题是初中数学的重点和难点,在中考中极为

16、常见,一般以压轴题形式出现,难度较大 . 如图, AB是 O的直径, AC是弦, BAC的平分线 AD交 O于点 D,DE AC交 AC的延长线于点 E, OE交 AD于点 F。 ( 1)求证: DE是 O的切线; ( 2)若 ,求 的值; ( 3)在( 2)的条件下,若 O直径为 10,求 EFD的面积 答案:( 1)连接 OD,根据角平分线定义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 CAD= ODA,推出 OD AC,根据平行线性质和切线的判定推出即可;( 2);( 3) 试题分析:( 1)连接 OD,根据角平分线定义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 CAD= ODA,推出 OD AC,根据平行线性质和切线的判定推

17、出即可; ( 2)先由( 1)得 OD AE,再结合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即可得到答案:; ( 3)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结合圆的基本性质求解即可 . ( 1)连接 OD 因为 OA = OD 所以 OAD = ODA 又已知 OAD = DAE 可得 ODA = DAE , 所以 ODAC , 又已知 DE AC 可得 DE OD 所以 DE是 O的切线; ( 2)由( 1)得 OD AE, ( 3) 考点:圆的综合题 点评:此类问题是初中数学的重点和难点,在中考中极为常见,一般以压轴题形式出现,难度较大 . 某电脑经销商计划同时购进一批电脑机箱和液晶显示器,若购进电脑机箱10台和液晶显示器

18、8台,共需要资金 7000元;若购进电脑机箱 2台和液晶显示器 5台,共需要资金 4120元 ( 1)每台电脑机箱、液晶显示器的 进价各是多少元 ( 2)该经销商计划购进这两种商品共 50台,而可用于购买这两种商品的资金不超过 22240元根据市场行情,销售电脑机箱、液晶显示器一台分别可获利10元和 160元该经销商希望销售完这两种商品,所获利润不少于 4100元试问:该经销商有哪几种进货方案 哪种方案获利最大 最大利润是多少 答案:( 1) 60元, 800元;( 2)进 24台电脑机箱, 26台液晶显示器利润最大为 4400元。 试题分析:( 1)设每台电脑机箱的进价是 x元,液晶显示器的

19、进价是 y元,根据 “若购进电脑机箱 10台和液晶显示器 8台,共需要资金 7000元;若购进电脑机箱 2台和液晶显示器 5台,共需要资金 4120元 ”即可列方程组求解; ( 2)设购进电脑机箱 z台,根据 “可用于购买这两种商品的资金不超过 22240元,所获利润不少于 4100元 ”即可列不等式组求解 . ( 1)设每台电脑机箱的进价是 x元,液晶显示器的进价是 y元,由题意得 解得 答:每台电脑机箱的进价是 60元,液晶显示器的进价是 800元; ( 2)设购进电脑机箱 z台,由题意得 解得 24x26 因 x是整数,所以 x=24、 25、 26 利润 10x+160(50-x)=8

20、000-150x,可见 x越小利润就越大,故 x=24时利润最大为 4400元 答:该经销商有 3种进货方案: 进 24台电脑机箱, 26台液晶显示器; 进25台电脑机箱, 25台液晶显示器; 进 26台电脑机箱, 24台液晶显示器。第 种方案利润最大为 4400元。 考点:方案问题 点评:方案问题是初中数学的重点,在中考中极为常见,一般难度不大,需熟练掌握 . 关于 x的方程 kx2+( k+2) x+ =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 ( 1)求 k的取值范围; ( 2)当 k=4时方程的两根分别为 x1 、 x2,直接写出 x1 +x2 , x1 x2的值; ( 3)是否存在实数 k使方程的

21、两个实数根的倒数和等于 0?若存在,求出 k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答案:( 1) 且 ;( 2) , ;( 3)不存在 试题分析:( 1)根据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可得 ,即可得到关于 k的不等式,再结合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项系数不为 0求解即可; ( 2)先把 k=4代入原方程,再根据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求解即可; ( 3)由题意可得 ,即 ,再根据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求解即可 . ( 1)由题意得 ,解得 则 k的取值范围为 且 ; ( 2)当 k=4时,原方程可化为 所以 , ; ( 3)由题意得 ,即 所以 ,解得 因为 k的取值范围为 且 所以不存在这样的 k的值

22、. 考点: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与判别式 的关系:( 1) 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 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3) 方程没有实数根 某景区有一个景观奇异的天门洞, D点是洞的入口,游人从入口进洞游览后,可经山洞到达山顶的出口凉亭 A处观看旅游区风景,最后坐缆车沿索道AB返回山脚下的 B处,在同一平面内,若测得斜坡 BD的长为 100米,坡角 DBC 10,在 B处测得 A的仰角 ABC 40,在 D处测得 A的仰角 ADF 85,过 D点作地面 BE的垂线,垂足为 C ( 1)求 ADB的度数: (

23、2)过 D点作 AB的垂线,垂足为 G,求 DG的长及索道 AB的长(结果保留根号) 答案:( 1) 105;( 2) 米 试题分析:( 1)由 DC CE 可得 BCD=90,由 DBC=10可得 BDC=80,再根据周角的定义求解; ( 2)过点 D作 DG AB于点 G,先根据含 30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得 GD的长,再根据 30角的余弦函数求得 GB的长,再 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解即可 . ( 1) DC CE BCD=90 又 DBC=10 BDC=80 ADF=85 ADB=360-80-90-85=105; ( 2)过点 D作 DG AB于点 G 在 Rt GDB中, GB

24、D=40-10=30, BDG=90-30=60 又 BD=100, GD=BD=100 =50 GB=BDcos30=100 在 Rt ADG=105-60=45 GD=GA=50 AB=AG+GB= 答:索道长 米 考点: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 点评: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是中考必考题,一般难度不大,正确作出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是解题关键 . 如图,四边形 ABCD的对角线 AC 与 BD相交于 O 点, 1= 2, 3= 4 求证:( 1) ABC ADC;( 2) BO DO 答案:( 1)由 1= 2, 3= 4,再结合公共边 AC即可作出判断; ( 1)由 ABC ADC证得 AB=AD,

25、再结合 1= 2,公共边 AO可证得 ABO ADO,问题得证 . 试题分析:( 1) 1= 2, AC=AC, 3= 4 ABC ADC; ( 2) ABC ADC AB=AD 1= 2, AO=AO ABO ADO BO DO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 点评: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是初中数学的重点,贯穿于整个初中数学的学习,是中考中比较常见的知识点,一般难度不大,需熟练掌握 . 为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教育行政部门规定学生每天参加户外活动的平均时间不少于 1小时为了解学生参加户外活动的情况,抽样调查了 50名学生参加户外活动的时间,并将调查结果绘制作成如下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请你根据图中

26、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 1)补充户外活动时间为 1 5小时的频数分布直方图; ( 2)求表示户外活动时间 1小时的扇形圆心角的度数; ( 3)户外活动时间的中位数是多少? ( 4)本次调查中学生参加户外活动的平均时间是否符合要求? 答案:( 1) 12,如下图;( 2) 144;( 3) 1小时;( 4)符合要求 试题分析:( 1)用活动时间为 1 5小时所占的百分比乘以 50即可得到结果; ( 2)再求出活动时间为 1小时所占的百分比,再乘以 360即可得到结果; ( 3)根据中位数的求法结合统计图中的数据求解即可; ( 4)先根据加权平均数公式计算出 学生参加户外活动的平均时间,即可

27、作出判断 . ( 1)户外活动时间为 1 5小时的频数 ( 2)户外活动时间 1小时的扇形圆心角的度数 ; ( 3)由图可得户外活动时间的中位数是 1小时; ( 4)由图可得平均时间 ,所以符合要求 . 考点:统计图的应用 点评:统计图的应用初中数学的重点,是中考必考题,一般难度不大,需熟练掌握 . 先化简 : ,再选取一个合适的 x值代入计算 答案: ,当 时,原式 =1 试题分析:先对小括号部分通分,再根据分式的基本性质约分,最后选取一个合适的 x值代入计算 当 时,原式 =1. 考点:分式的化简求值 点评:计算题是中考必考题,一般难度不大,学生要特别慎重,尽量不在计算上失分 . 如图,抛

28、物线 y=ax2+bx4与 x轴交于 A( 4, 0)、 B( 2, 0)两点,与 y轴交于点 C,点 P是线段 AB上一动点(端点除外),过点 P作 PD AC,交BC于点 D,连接 CP ( 1)求该抛物线的式; ( 2)当动点 P运动到何处时, BP2=BD BC; ( 3)当 PCD的面积最大时,求点 P的坐标 答案:( 1) ;( 2)( , 0);( 3)( 1, 0) 试题分析:( 1)由抛物线 y=ax2+bx4过点 A( 4, 0)、 B( 2, 0)根据待定系数法求解即可; ( 2)设点 P运动到点( x, 0)时,有 BP2=BD BC,在 中,令x=0时,则 y=4,即

29、可求得点 C的坐标,由 PD AC可得 BPD BAC,再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求解即可; ( 3)由 BPD BAC,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及二次函数的性质求解即可 . ( 1) 抛物线 y=ax2+bx4与 x轴交于 A( 4, 0)、 B( 2, 0)两点 ,解得 抛物线的式为 ; ( 2)设点 P运动到点( x, 0)时,有 BP2=BD BC, 在 中,令 x=0时,则 y=4 点 C的坐标为( 0, 4) PD AC BPD BAC , AB=6, BP=x( 2) =x+2 ,即 BP2=BD BC, ,解得 x1= , x2=2(不合题意,舍去) 点 P的坐标是( , 0) 当点 P运动到( , 0)时, BP2=BD BC; ( 3) BPD BAC, , 又 , 0, 当 x=1时, S BPC有最大值为 3 点 P的坐标为( 1, 0)时, PDC的面积最大。 考点:二次函数的综合题 点评:此类问题是初中数学的重点和难点,在中考中极为常见,一般以压轴题形式出现,难度较大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