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届江苏省仪征市大仪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末考试数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4的算术平方根是( ) A 2 B 2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 4的平方根是 2 ,算术平方根是 2 考点:实数中的算术平方根 点评:注意算术平方根和平方根的区别,正数有两个平方根,例如 4的平方根是 2 , 0的平方根是 0,负数没有平方根,正数的算术平方根是正数,例如 4的算术平方根是 2, 0的算术平方根是 0. 如图所示的二次函数 的图象中,刘敏同学观察得出了下面四条信息: ( 1) ;( 2) ;( 3) ;( 4) ,你认为其中错误的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答案: B
2、 试题分析:( 1)因为抛物线与 x 轴有两个不同的相交点,所以 = ,正确 ( 2)抛物线与 y轴交点在 y=1的下方, 00,错误 考点:数形结合,利用二次函数判断函数式各系数关系 点评:解这类题,要依据图像位置获取相关信息:( 1)开口方向决定 ;( 2)对称轴决定 、 是否同号:左同右异;( 3)与 y轴交点决定 c;( 4) =判断与 x轴交点个数 . 如图,过平行四边形 ABCD的顶点 A分别作 AHBC 于点 H、 AG CD于点G, AH、 AC、 AG将 DBAD分成 D1、 D2、 D3、 D4, AH 5, AG 6,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 BH GD B HC C
3、G C D1 D2 D D3 D4 答案: C 试题分析: AG CD,AH BC 2+ D=90, 1+ B=90 又 四边形 ABCD是平行四边形 B= D 1= 2 考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点评: 善于通过平行四边形和全等三角形两种途径寻求等量关系(线段相等或者角相等),再进行等量代换。 如下图是根据某班 40名学生一周的体育锻炼情况绘制的条形统计图 .那么关于该班 40名学生一周参加体育锻炼时间(小时)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极差是 13 B中位数为 9 C众数是 8 D超过 8小时的有 21人 答案: A 试题分析:统计初步应用,在条形统计图中, A、极差(看横坐标)最大值减去最小值
4、,即 10-7=3,故 13错误; B、中位数:按顺序排列最中心的数字或者处于中间两数的平均值,第 20和 21个数的平均数 ,即 9; C、众数(看纵坐标):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值,即是 8; D、超过 8小时包括锻炼时间为 9和 10小时,人数为 14+7=21. 考点:条形统计图得初步应用考查 点评:该类统计题比较简单。要理解极差、中位数、众数的定义理解,常会考查的统计图还有: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频数分布直方图。 下列命题中的假命题是( ) A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B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 C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D一组对边相等且有一
5、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答案: D 试题分析:一组对边平行相等,且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考点: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 点评:掌握各种特殊四边形的性质、判定以及理清各种四边形之间的联系是关键。 已知抛物线 与 轴交于 A( , 0)、 B( 3, 0)两点,则 为( ) A -5 B -1 C 1 D 5 答案: B 试题分析:从抛物线 中可以看出,对称轴 x=1, A( ,0)、 B( 3, 0)关于 x=1对称, x1+3=1,即 x1=-1. 考点:二次函数顶点型式的考查 点评:掌握对二次函数顶点型的对称轴,顶点坐标,开口方向,最值问题等得判断,练习用数形结合解题。 若关于 的一元
6、二次方程 有实数根,则 的取值范围为( ) A -1 B -1 C -1 D -1 答案: C 试题分析:因为关于 的一元二次方程 有实数根,所以 =b2-4ac=22-4( -k) =4+4k0,即 k-1 考点:一元二次方程跟的判别式 点评:一元二次方程跟的判别式: =b2-4ac, 0方程有两个根, 0即为图像上 x轴上方的部分, 0即为图像上 x轴下方的部分,写出符合条件的 x得取值即可。 如图, O 是 的外接圆, OCB 40,则 A的度数等于 答案: 试题分析:( 180-40-40) 2=50 考点:三角形的外接圆、圆周角定理 点评:在同圆或等圆中,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
7、都等于弧所对的圆心角一半。 一个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半径为 4,圆心角为 90的扇形,则此圆锥的底面半径为 答案: 试题分析: ,即 r=1 考点:圆锥的侧面积和全面积公式 点评:圆锥由一个侧面和一个底面围成,底面是圆,侧面展开是一个扇形,扇形弧长等于底面圆的周长。 等腰梯形的腰长为 ,它的周长是 ,则它的中位线长为 答案: 试题分析:等腰梯形的中位线为: (22-52)2=6cm 考 点:梯形中位线的性质 点评:梯形中位线的性质 :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一半。 将抛物线 向右平移 1个单位后,得到的抛物线的式是 答案: 试题分析:左右平移式 x轴变化,左加右减,抛物线 向右平
8、移 1个单位, . 考点:二次函数的图像平移 点评:平移口诀:图像要平移,先化顶点式,上加下减 y轴变化,左加右减 x轴变化 . 如果最简二次根式 2 与 是同类二次根式,则 答案: 试题分析:因为最简二次根式 2 与 是同类二次根式,所以,即 . 考点:最简二次根式与同类项二次根式的含义 点评:( 1)几个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后,如果被开方数相同,则这几个根式为同类二次根式( 2)判断几个二次根式是否是同类二次根式,必须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后再判断。 若关于 x的方程 是一元二次方程,则 a满足的条件是 答案: 试题分析:关于 x的方程 是一元二次方程,则 ,所以 考点: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
9、点评:一元二次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含有未知数项的最高次数是 2的方程 . 函数 中,自变量 的取值范围是 答案: x 试题分析: x-10,即 x1 考点:函数式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点评:此类题可归类: ( 1)根式型(被开方数不为 0);( 2)分式型(分母不为 0);( 3)指数型(底数不为 0);( 4)整式型(各部分有意义的公共部分)。 计算题 解下列方程(每小题 4分,共 8分) ( 1) ( 2) 答案: (1) , ( 2) , 试题分析: ( 1) 解: x-1= ( 2)解:( x-3) 2-2(x-3)=0 X= +1 ( x-3) (x-3-2)=0 x1= +1
10、 x2=- +1 x1=3 x2=5 考点: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点评: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直接开平方方法、分式法、因式分解法。 计算(每小题 4分,共 8分) ( 1) ( 2) 答案: (1) (2) 试题分析: ( 1) 原式 = ( 2)原式 = = = 考点:实数的运算 点评:实数运算常用的公式:( 1) ( 2) ( 3)( 4) . 解答题 某种在同一平面进行传动的机械装置如图 1,图 2是它的示意图其工作原理是:滑块 Q 在平直滑道 l上可以左右滑动,在 Q 滑动的过程中,连杆 PQ也随之运动,并且 PQ带动连杆 OP绕固定点 O 摆动在摆动过程中,两连杆的接点 P在以 OP为半
11、径的 O 上运动数学兴趣小组为进一步研究其中所蕴含的数学知识,过点 O 作 OH l于点 H,并测得 OH = 4 dm, PQ = 3 dm, OP = 2 dm解决问题 ( 1)点 Q 与点 O 间的最小距离是 dm;点 Q 与点 O 间的最大距离是 dm;点 Q在 l上滑到最左端的位置与滑到最右端位置间的距离是 分米 ( 2)如图 3,小明同学说: “当点 Q 滑动到点 H的位置时, PQ与 O 是相切的 ”你认为他的判断对吗?为什么? ( 3) 小丽同学发现: “当点 P运动到 OH上时,点 P到 l的距离最小 ”事实上,还存在着点 P到 l距离最大的位置,此时,点 P到 l的距离是
12、dm; 当 OP绕点 O 左右摆动时,所扫过的区域为 扇形,求这个扇形面积最大时圆心角的度数 答案:( 1) 4 5 6; ( 2)不对; ( 3) 3 120 试题分析: 解:( 1)点 Q 与点 O 间的最小距离是 OH长度,即是 4dm;点 Q 与点 O 间的最大距离是 OP+PQ=5dm; HQ= =3dm, 点 Q 在 l上滑到最左端的位置与滑到最右端位置间的距离是 2HQ=6dm; ( 2)不对 OP = 2, PQ = 3, OQ = 4,且 4232 +22,即 OQ2PQ2 + OP2, OP与 PQ不垂直 PQ与 O 不相切 ( 3) 3; 由 知,在 O 上存在点 P,
13、到 l的距离为 3,此时, OP将不能再向下转动,如图 3 OP在绕点 O 左右摆动过程中所扫过的最大扇形就是 OP连结P,交 OH于点 D PQ, 均与 l垂直,且 PQ = , 四边形 PQ 是矩形 OH P , PD = D 由 OP = 2, OD = OH HD = 1,得 DOP = 60 PO = 120 所求最大圆心角的度数为 120 考点:垂线的性质,勾股定理,圆与直线间关系的判定 点评:垂线性质 2:垂线段最短;熟记几组购股数: 3、 4、 5; 5、 12、 13; 7、24、 25. 某汽车在刹车后行驶的距离 s(单位: m)与时间 t(单位: s)之间的关系得部分数据
14、如下表: 时间 t( s) 0 0.2 0.4 0.6 0.8 1.0 1.2 行驶距离 s( m) 0 2.8 5.2 7.2 8.8 10 10.8 假设这种变化规律一直延续到汽车停止 ( 1)根据这些数据在给出的坐标系中画出相应的点; ( 2)选择适当的函数表示 s与 t之间的关系,求出相应的函数式; ( 3)刹车后汽车行驶了多长距离才停止? 答案:( 1)下图 ( 2) s=5t2+15t ( 3) m 试题分析: 解:( 1)描点图所示:(画图基本准确均给 2分); ( 2)由散点图可知该函数为二次函数 设二次函数的式为: s=at2+bt+c, 抛物线经过点( 0, 0), c=0
15、, 又由点( 0.2, 2.8),( 1, 10)可得: 解得: a=5, b=15; 二次函数的式为: s=5t2+15t; 经检验,其余个点均在 s=5t2+15t上 ( 3)汽车刹车后到停止时的距离即汽车滑行的最大距离, 当 t= 时,滑行距离最大, S= , 即刹车后汽车行驶了 m才停止 考点:根据二次函数的图像求函数式及函数的最值问题 点评:常用 待定系数法求函数式;函数通常在顶点 ,处取得最值。 商场某种商品平均每天可销售 30件,每件盈利 50元 . 为了尽快减少库存,商场决定采取适当的降价措施 . 经调查发现,每件商品每降价 1元,商场平均每天可多售出 2件设每件商品降价 x元
16、 . 据此规律,请回答: ( 1)商场日销售量增加 件,每件商品盈利 元(用含 x的代数式表示); ( 2)在上述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每件商品降价多少元时,商场日盈利可达到2100元? 答案:( 1) ( 2) 试题分析: 25解:( 1)因为每件商品每降价 1元,商场平均每天可多售出 2件,所以每降价 x元,就多售出 件。每件的实际利润 =每件盈利 -降低的价格,即 ( 2) ,解得 , 该商场为了尽快减少库存 取 考点: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 点评:运用二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关键是弄清楚个数量之间的关系,利润问题通常根据总利润 =(每件的售价 -进价) 数量,列函数式,列出关系式后,要求求最值问
17、题时,再把函数关系式通过配方法化为顶点型求解。 如图,点 、 、 是 O 上的三点, . ( 1)求证: 平分 ; ( 2)过点 作 于点 ,交 于点 . 若 , ,求的长 答案:( 1) 即 平分 . ( 2) 的长是 试题分析: 解( 1)证明: , , 即 平分 . ( 2) , 经过 点 又 , , ,设 ,则 ,根据勾股定理得 解得 = ,即 的长是 考点:平行线的性质和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点评:两条直线平行:同位角、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 在直角三角形中,有一个角是 30,它所对的直角边是斜边的一半。 如图,在 中, 、 为 BC 边上两点,且 , 求证:( 1) ; ( 2)四边
18、形 是矩形 答案:证明:( 1) ABF DCE ( 2) 四边形 ABCD是矩形 试题分析: ( 1) 四边形 ABCD是平行四边形 AB DC B+ C 1800 BE CF BF CE 在 ABF和 DCE中 ABF DCE ( 2) ABF DCE B C 又 B+ C 1800 B 900 四边形 ABCD是矩形 . 考点:三角形全等和矩形的判定 点评:证明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SSS,SAS,ASA,AAS,HL,矩形的判定:( 1)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 2)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 3)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 已知关于 x的方程 ( 1)若这个方程有实数根,求 k的取值范
19、围; ( 2)若这个方程有一个根为 1,求 k的值 答案:( 1) k5 ( 2) , 试题分析:( 1)由题意得 0 化简得 0,解得 k5 ( 2)将 1代入方程,整理得 , 解这个方程得 , 考点: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的运用 点评:一元二次方程根有根的情况, = 0,有两个根, =0,没有实数根 . 甲、乙两支仪仗队队员的身高(单位: cm)如下: 甲队: 178, 177, 179, 178, 177, 178, 177, 179, 178, 179; 乙队: 178, 179, 176, 178, 180, 178, 176, 178, 177, 180 ( 1)将下表填完整: 身
20、高( cm) 176 177 178 179 180 甲队(人) 3 4 0 乙队(人) 2 1 1 ( 2)甲队队员身高的平均数为 cm,乙队队员身高的平均数为 cm; ( 3)你认为哪支仪仗队身高更为整齐?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 1) 0、 3; 4、 2 ( 2) 178, 178 ( 3) S 甲 2=0.6 , S 乙2=1.8甲仪仗队更整齐。 试题分析:( 1)根据题目所给数据进行记录 ( 2) 甲 = =178( cm) 乙 = =178( cm) ( 3) S2 甲 =( 177-178) 23+( 178-179) 23 =0.6 S2 乙 = ( 176-178) 22+(
21、 177-178) 23+( 178-179) 21+( 178-180) 22 =1.8 S2 甲 S2 乙 ,甲仪仗队更整齐。 考点:统计图的运用 点评:根据表格明确平均数,众数,中位数;运用方差和标准差更为准确地刻画波动情况,形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如图,抛物线 y x2 bx c与 x轴交于点 A、 B(点 A在点 B左侧),与 y轴交于点 C( 0,-3),且抛物线的对称轴是直线 x=1 ( 1)求 b的值; ( 2)点 E是 y轴上一动点, CE的垂直平分线交 y轴于点 F,交抛物线于 P、 Q两点,且点 P在第三象限当线段 PQ = AB时,求点 E的坐标; ( 3)
22、若点 M在射线 CA上运动,过点 M作 MN y轴,垂足为 N,以 M为圆心, MN 为半径作 M,当 M与 x轴相切时,求 M的半径 . 答案:( 1) b=-2 ( 2)点 E的坐标为( 0, - ) ( 3) 试题分析:解:( 1)由图可知,对称轴 x=1 X= = =1 即 b=-1 ( 2) 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 x=1 设抛物线的式为 y (x-1)2 k 抛物线过点 C( 0,-3), (0-1)2 k -3 解得 k -4 抛物线的式为 y (x-1)2-4 x2-2x-3 令 y=0,则 x2-2x-3=0 解得 x1 = 3, x2 = -1 点 A坐标为( -1,0),点
23、 B坐标为( 3,0) AB=4,又 PQ = AB PQ =3 PQ y轴 PQ x轴 设直线 PQ交直线 x=1于点 G 由抛物线的轴对称性可得, PG= 点 P的横坐标为 - 将点 P的横坐标代入 y x2-2x-3中,得 y = - 点 P坐标为( - , - ) 点 F坐标为( 0, - ) FC= - -( -3)= PQ垂直平分 CE CE=2 FC= 点 E的坐标为( 0, - ) (3)设直线 l A C: y=k x+ b(k0) 过点 A( -1,0), C( 0, -3) y=-3x+3 M( xM,-3xM+3) 又 M与 x轴相切, MN y轴 x M=-3xM+3 x M= M的半径为 考点: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的综合运用 点评:此类题可以利用抛物线的对称性可求出抛物线的式,函数值,两点间的距离,点的坐标,利用对称点的坐标也可以求出其对称轴,要认真体会,灵活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