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江西省景德镇市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数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unhappyhay135 文档编号:295765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217.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2013学年江西省景德镇市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数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12-2013学年江西省景德镇市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数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12-2013学年江西省景德镇市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数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12-2013学年江西省景德镇市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数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12-2013学年江西省景德镇市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数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2-2013学年江西省景德镇市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数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已知不等式 x10,此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为( )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大于向右,小于向左,含等号实心,不含等号空心 . x10, x1 故选 C. 考点: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 点评:本题属于基础应用题,只需学生熟练掌握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的方法,即可完成 如图,在 Rt ABC纸片上可按如图所示方式剪出一正方体表面展开图,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与正方体展开图左下角正方形的边共线,斜边恰好经过两个正方形的顶点。已知 BC=24cm,则这个展开图可折

2、成的正方体的体积为( ) A 64cm3 B 27cm3 C 9cm3 D 8cm3 答案: B 试题分析:首先设这个展开图围成的正方体的棱长为 xcm,然后延长 FE交 AC于点 D,根据三角函数的性质,可求得 AC 的长,然后由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即可求得答案: 如图,设这个展开图围成的正方体的棱长为 xcm,延长 FE交 AC 于点 D, 则 EF=2xcm, EG=xcm, DF=4xcm, DF BC, EFG= B, tan EFG= , tan B= , BC=24cm, AC=12cm, AD=AC-CD=12-2x( cm) DF BC, ADF ACB, , 即 ,

3、解得 则这个展开图可折成的正方体的体积为 故选 B 考点:相似三角形的综合题 点评:此类问题难度较大,在中考中比较常见,一般在压轴题中出现,需特别注意 . 若关于 x的方程 =0无解,则( ) A m=1 B m=1 C m=0或 1 D m=1或 1 答案: D 试题分析:先把方程 =0去分母,再根据得到的整式方程的特征及分式方程无解的定义求解 . 方程 =0去分母得 当 时,方程可化为 , ,故不成立,此方程无解 因为方程 =0无解,所以 ,所以 ,解得 故选 D. 考点:解分式方程 点评:计算题是中考必考题,一般难度不大,要特别慎重,尽量不在计算上失分 . 如图,在 ABC 中, AD平

4、分 BAC, AE:AC=AF:AB=1:3,那么 AG:GD的值为( ) A 1: 2 B 1: 3 C 2: 5 D 3: 5 答案: A 试题分析:由 AE:AC=AF:AB=1:3,再结合公共角 BAC即可证得 AEF ACB,再由 AD平分 BAC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求解即可 . AE:AC=AF:AB=1:3, FAE= BAC AEF ACB AD平分 BAC AG:AD=1:3 AG:GD=1:2 故选 A. 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 点评: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是初中数学的重点,贯穿于整个初中数学的学习,是中考中比较常见的知识点,一般难度不大,需熟练掌握 . 下列命题是真

5、命题的是( ) A相等的角是对顶角 B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 于任何一个内角 C一组邻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矩形相似 D若 AB被点 C黄金分割,则 AC= AB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基本的数学概念依次分析各选项即可作出判断 . A.所以的直角都相等,但不一定是对顶角, B.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不相邻的内角, C.一组邻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矩形不一定相似,均为假命题,故错误; D.若 AB被点 C黄金分割,则 AC= AB,为真命题,本选项正确 . 考点:真假命题 点评:此类问题是初中数学的重点,贯穿于整个初中数学的学习,是中考中比较常见的知识点,一般难度不大,需熟练掌握 . 如图,能使

6、BF DG的条件是( ) A 1= 3 B 2= 4 C 2= 3 D 1= 4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平行线的判定方法依次分析各选项即可作出判断 . A. 1= 3能使 BF DG,本选项正确; B. 2= 4, C. 2= 3, D. 1= 4,均不能使 BF DG,故错误 . 考点:平行线的判定 点评: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是初中数学的重点,贯穿于整个初中数学的学习,是中考中比较常见的知识点,一般难度不大,需熟练掌握 . 填空题 已知直线 y=2x+4与 x轴、 y轴的交点分别为 A、 B, y轴上点 C的坐标为( 0, 2),在 x轴上找一点 P,使得以 P、 O、 C为顶点的三角形与

7、 AOB相似,则点 P的坐标为 。 答案:( -4, 0)、( -1, 0)、( 1, 0)、( 4, 0) 试题分析: A、 B两点的坐标容易根据直线的式求出,所以 OA、 OB的长度也可以求出,而 C的坐标已知,所以 OC=2,而以 P、 O、 C为顶点的三角形与 AOB相似有两种情况,其中 OC可以和 OA对应,也可以和 OB对应,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就可以求出 OP的长度,也就求出了 P的坐标 直线 y=2x+4, 当 x=0时, y=4; 当 y=0时, x=-2 A( -2, 0), B( 0, 4), OA=2, OB=4, C的坐标为( 0, 2), OC=2, 若以

8、P、 O、 C为顶点的三角形与 AOB相似, 那么有两种情况: OC和 OA对应,那么 OP和 OB对应, OA=OC=2, OP=OB=4, P的坐标为( 4, 0)或( -4, 0); OC和 OB对应,那么 OP和 OA对应, , OP=1, P的坐标为( 1, 0)或( -1, 0) 因此 P的坐标为( -4, 0)、( -1, 0)、( 1, 0)、( 4, 0) 考点:相似三角形的综合题 点评:此类问题难度较大,在中考中 比较常见,一般在压轴题中出现,需特别注意 . 若不等式组 有解,那么 a必须满足 。 答案: a -2 试题分析:先分别求得两个不等式的解集,再根据求不等式组的解

9、集的口诀求解即可 . 由 得 因为不等式组 有解 所以 的取值范围是 考点:解不等式组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求不等式组的解集的口诀: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取中间,大大小小找不到(无解) . 直线 l1: y=k1x+b与直线 l2: y=k2x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关于 x的不等式 k1x+b k2x的解为 。 答案: x -1 试题分析:根据两个图象的交点坐标结合两条直线的特征求解即可 . 由图可得关于 x的不等式 k1x+b k2x的解为 x -1. 考点: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 点评:一次函数的性质是初中数学的重点,贯穿于整个初中数学的学习,是中考中比较常

10、见的知识点,一般难度不大,需熟练掌握 . 若一组数据 1、 2、 3、 x的极差是 6,则 x的值为 。 答案:或 -3 试题分析:极差的求法:极差 =最大值 -最小值 . 当 x最大时, 当 x最小时, . 考点:极差的求法 点评:本题属于基础应用题,只需学生熟练掌握极差的求法,即可完成 . 已知 ,则 的值是 。 答案: -2 试题分析:由 可得 ,即可求得 的值 . 由 可得 ,则 . 考点:分式的化简求值 点评:计算题是中考必考题,一般难度不大,要特别慎重,尽量不在计算上失分 . 如图,已知 ABC DEF,且相似比为 k,则 k的值为 。 答案: 试题分析:根据相似比的定义得出 ,推

11、出 c=( a+b) k,b=( a+c) k, a=( c+b) k,即可求出答案: 由题意得 , c=( a+b) k, b=( a+c) k, a=( c+b) k, 相加得:( a+b+c) =2k( a+b+c), 当 a+b+c=0时, , 相似比是 k, k=-1舍去; 当 a+b+c0时, . 考点: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点评: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是初中数学的重点,贯穿于整个初中数学的学习,是中考中比较常见的知识点,一般难度不大,需熟练掌握 . 分解因式 xy2x= 。 答案: x(y+1)(y-1) 试题分析:先提取公因式 m,再根据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即可得到结果 . . 考点

12、:因式分解 点评:解答此类因式分解的问题要先分析是否可以提取公因式,再分析是否可以采用公式法 . 当 x 时,分式 有意义。 答案: 1 试题分析: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的分母不为 0时,分式才有意义 . 由题意得 , . 考点:分式有意义的条件 点评:本题属于基础应用题,只需学生熟练掌握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即可完成 . 解答题 水产养殖专业户王大爷承包了 30 亩水塘,分别养殖甲鱼和桂鱼有关成本、销售额见右表: ( 1) 2012年,王大爷养殖甲鱼 20亩,桂鱼 10亩求王大爷这一年共收益多少万元?(收益销售额 -成本) ( 2) 2013年,王大爷继续用这 30亩水塘全部养殖甲鱼和桂鱼,计划

13、投入成本不超过 70 万元若每亩养殖的成本、销售额与 2012 年相同, 要获得最大收益,他应养殖甲鱼和桂鱼各多少亩? ( 3)已知甲鱼每亩需要饲料 500kg,桂鱼每亩需要饲料 700kg根据 (2)中的养殖亩数,为了节约运输成本,实际使用的运输车辆每次装载饲料的总量是原计划每次装载总量的 2倍,结果运输养殖所需全部饲料比原计划减少了 2次求王大爷原定的运输车辆每次可装载饲料多少 kg 答案:( 1) 17万元;( 2)甲鱼 25亩,桂鱼 5亩;( 3) 4000kg 试题分析:( 1)仔细分析题中数据特征即可列算式求解; ( 2)先设养殖甲鱼 x亩,则养殖桂鱼( 30-x)亩,列不等式,求

14、出 x的取值,再表示 出王大爷可获得收益为 y万元函数关系式求最大值; ( 3)设大爷原定的运输车辆每次可装载饲料 a,结合( 2)列分式方程求解 ( 1) 2012年王大爷的收益为: ; ( 2)设养殖甲鱼 x亩,则养殖桂鱼( 30-x)亩 由题意得 解得 , 又设王大爷可获得收益为 y万元,则 ,即 . 函数值 y随 x的增大而增大, 当 x 25,可获得最大收益 答:要获得最大收益,应养殖甲鱼 25亩,养殖桂鱼 5亩; ( 3)设王大爷原定的运输车辆每次可装载饲料 akg,由( 2)得,共需饲料为,根据题意,得 ,解得 . 答:王大爷原定的运输车辆每次可装载饲料 4000kg. 考点:一

15、次函数的应用,分式方程的应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列不等式求 x的取值范围,再表示出函数关系求最大值,再列分式方程求解 为了加强视力保护意识,小明想在长为 3.2米,宽为 4.3米的书房里挂一张测试距离为 5米的视力表在一次课题学习课上,小明向全班同学征集 “解决空间过小,如何放置视力表问题 ”的方案,其中甲、乙、丙三位同学设计方案新颖,构思巧妙 ( 1)甲生的方案:如下页图 1,将视力表挂在墙 ABEF和墙 ADGF 的夹角处(不考虑视力表 与墙角 AF 之间的距离),被测试人站立在对角线 AC 上,问:甲生的设计方案是否可行?请说明理由 ( 2)乙生的方案:如图 2,将

16、视力表挂在墙 CDGH上,在墙 ABEF上挂一面足够大的平面镜,根据平面镜成像原理可计算得到:测试线应画在距离墙 ABEF 米处 ( 3)丙生的方案:如图 3,根据测试距离为 5m的大视力表制作一个测试距 为3m的小视力表如果大视力表中 “E”的长是 3.5cm,那么小视力表中相应 “E”的长是多少 cm? 答案:( 1)可行;( 2) 1.8米;( 3) 2.1米 试题分析:( 1)由勾股定理求得对角线的长与 5米比较 ( 2)根据平面镜成像原理知,视力表与它的像关于镜子成对称图形,故 EF 距AB的距离 =5-3.2=1.8米 ( 3)由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求解 ( 1)甲生的设计方案可行

17、根据勾股定理,得 AC2=AD2+CD2=3.22+4.32=28.73米 AC 5米 甲生的设计方案可行; ( 2)设测试线应画在距离墙 ABEFx米处, 根据平面镜成像,可得: x+3.2=5, x=1.8, 测试线应画在距离墙 ABEF1.8米处; ( 3) FD BC ADF ABC FD=2.1( cm) 答:小视力表中相应 “E”的长是 2.1cm 考点:勾股定理,物理中的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点评:此类问题难度较大,在中考中比较常见,一般在压轴题中出现,需特别注意 . 下面是某同学对多项式 (x24x+2)(x 24x+6)+4 进行分解因式的过程。 解:设 x24

18、x=y. 原式 =(y+2)(y+6)+4 (第一步) =y2+8y+16 (第二步) =(y+4)2 (第三步) =(x24x+4) 2 (第四步) 回答下列问题: ( 1)该同学第二步到第三步运用了分解因式的 ; A.提取公因式 B.逆用平方差公式 C.逆用完全平方公式 ( 2)该同学分解因式的结果不正确,应更正为 ; ( 3)试分解因式 n(n 1)(n 2)(n 3) 1. 答案:( 1) C;( 2) (x-2)4;( 3) (n2+3n+1)2 试题分析:( 1)仔细分析式子的特征结合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的特征分析即可; ( 2)根据因式分解最终结果要分解彻底即可求得结果; (

19、 3)先去括号,再根据多项式的特征分析即可,注意解本题要有整体意识 . ( 1)该同学第二步到第三步运用了分解因式的逆用完全平方公式; ( 2)该同学分解因式的结果不正确,应更正为 ; ( 3) n(n 1)(n 2)(n 3) 1=n(n 3) (n 1)(n 2) 1= 设 ,原式 所以 n(n 1)(n 2)(n 3) 1= . 考点:公式法分解因式 点评:此类问题是初中数学的重点,是中考中比较常见的知识点,一般难度不大,需熟练掌握 . 如图,在平行四边形 ABCD中,过点 A作 AE BC,垂足为 E,连接 DE,F为线段 DE上一点,且 AFE= B。 ( 1)求证: ADF DEC

20、; ( 2)若 AB=4, AD=3 , AE=3,求 AF 的长。 答案:( 1) ADF 和 DEC 中,易知 ADF= CED(平行线的内错角),而 AFD和 C是等角的补角,由此可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 2) 2 试题分析:( 1) ADF 和 DEC 中,易知 ADF= CED(平行线的内错角),而 AFD和 C是等角的补角,由此可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 ( 2)在 Rt ABE中,由勾股定理易求得 DE的长,再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即可求出 AF 的长 ( 1) 四边形 ABCD是平行四边形, AD BC, AB CD, ADF= CED, B+ C=180; AFE+ AFD

21、=180, AFE= B, AFD= C, ADF DEC; ( 2) CD=AB=4, AE BC, AE AD; 在 Rt ADE中, DE= , ADF DEC, 解得 考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 点评: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和性质是初中数学的重点,贯穿于整个初中数学的学习,是中考中比较常见的知识点,一般难度不大,需熟练掌握 . “勤劳 ”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学校要求同学们在家里帮助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 王刚同学在开学初针对暑假在家做家务的时间进行了抽样调查(时间取整数小时),所得数据统计如下 表: 时间分组(时) 0.520.5 20.540.5 40.560.5

22、 60.580.5 80.5100.5 频数(人) 20 25 30 15 10 ( 1)在这个问题中的样本是 ,其中暑假做家务的时间在 20.540.5的频率为_. ( 2)根据表中数据补全图中的频数分布直方图 . ( 3)样本的中位数所在时间段的范围是 . ( 4)若该学校有学生 1260人,那么约有 名学生在暑假做家务的时间在40.5100.5小时之间。 答案:( 1) 100名同学暑假做家务的时间; 0.25;( 2)如下图;( 3)40.5-60.5;( 4) 693 试题分析:( 1)根据统计表求出总人数,然后用 20.5-40.5的频数除以总人数即可; ( 2)画出频数时 30的

23、小长方形即可; ( 3)用第 50与 51个所在的组即可; ( 4)用总人数乘以 40.5-100.5小时之间的总的频率即可 ( 1)在这个问题中的样本是 100名同学暑假做家务的时间 总人数为: 20+25+30+15+10=100, 25100=0.25; ( 2)如图所示: ( 3)第 50与第 51人都在 40.5 60.5内, 样本的中位数所在时间段的 范围是: 40.5 60.5; ( 4) 1260=693 答:大约有 693名学生在暑假做家务的时间在 40.5 100.5小时之间 考点:统计图的应用 点评:利用统计图获取信息时,必须认真观察、分析、研究统计图,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

24、和解决问题 如图所示,图中的小方格都是边长为 1的正方形, ABC与 ABC是以 点 O 为位似中心的位似图形,它们的顶点都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 . ( 1)画出位似中心点 O; ( 2)直接写出 ABC与 ABC的位似比 ; ( 3)以位似中心 O 为坐标原点,以格线所在直线为坐标轴 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画出 ABC关于点 O 中心对称的 ABC,如果 ABC内部一点 M的坐标为( x, y),写出 ABC中 M的对应点 M的坐标 。 答案:( 1)如下图;( 2) 2:1;( 3)如下图,( , ) 试题分析:( 1)( 2)根据位似图形的特征即可得到结果; ( 3)先根据中心变换的作图方法

25、作图,再根据所作图形的特征即可得到结果 . ( 1)如图所示: ( 2)由图可得 ABC与 ABC的位似比为 2:1; ( 3)如图所示: 则 ABC中 M的对应点 M的坐标为( , ) . 考点:基本作图 点评:此类基本作图题是初中数学的重点,贯穿于整个初中数学的学习,是中考中比较常见的知识点,一般难度不大,需熟练掌握 . 先化简: ,若其结果等于 ,试确定 x的值 答案: ; x= 试题分析:先对小括号部分通分,再把除化为乘,然后约分,最后根据结果等于 求解即可 . 原式 因为其结果等于 所以 ,解得 x= . 考点:分式的化简求值 点评:计算题是中考必考题,一般难度不大,要特别慎重,尽量

26、不在计算上失分 . 解不等式组 ,并判断 x= 是否为该不等式组的解。 答案: -2 x1;是不等式组 的解 试题分析:先分别求得两个不等式的解集,再根据求不等式组的解集的口诀求解即可 . 由 得 由 得 所以不等式组的解集为 -2 x1 故 x= 是不等式组的解 . 考点:解不等式组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求不等式组的解集的口诀: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取中间,大大小小找不到(无解) . 解方程: 答案: x=3 试题分析:先去分母,再移项、合并同类项,化系数为 1,注意解分式方程最后要写检验 . 经检验 x=3是原方程的解 . 考点:解分式方程 点评:解方程是中考必考题,一般难度不

27、大,要特别慎重,尽量不在计算上失分 . 如图,以矩形 ABCD的顶点 A为原点, AD所在的直线为 x轴, AB所在的直线为 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点 D的坐标为 (8, 0),点 B的坐标为 (0, 6),点 F在对角线 AC 上运动(点 F不与点 A、 C重合),过点 F分别作 x轴、 y轴的垂线,垂足为 G、 E设四边形 BCFE的面积为 S1,四边形 CDGF的面积为S2, AFG的面积为 S3 ( 1)试判断 S1、 S2,的关系,并加以证明; ( 2)当 S3: S1=1: 3时,求点 F的坐标; ( 3)如图,在( 2)的条件下,把 AEF沿对角线 AC 所在直线平移,得到AE

28、F,且 A、 F两点始终在直线 AC 上,是否存在这样的点 E,使点 E到x轴的距离与到 y 轴的距离比是 5: 4若存在,请求出点 E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 1) S1=S2;( 2) F( 4, 3);( 3)存在满足条件的 E坐标分别是( 6, ) ( , ) 试题分析:( 1)两者应该相等,由于四边形 ADCB是矩形,那么对角线平分矩形的面积,同理 OF也平分矩形 AEFG的面积,由此就不难得出 S1=S2了; ( 2) S3: S2=1; 3,也就能得出 S AGF: S ADC=1: 4,根据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可得出 OF: OC=1: 2,即 F

29、为 OC中点由此可根据 C、D的坐标直接求出 F的坐标; ( 3)由于 AF始终在 OC上,因此 EE所在的直线必平行于 OC,可先求出直线 EE的式,然后根据 E横、纵坐标的比例关系来设出 E的坐标,代入直线 EE中即可求出 EA的坐标 ( 1) S1=S2 FE y轴, FG x轴, BAD=90, 四边形 AEFG是矩形 AE=GF, EF=AG S AEF=S AFG, 同理 S ABC=S ACD S ABC-S AEF=S ACD-S AFG 即 S1=S2 ( 2) FG CD, AFG ACD CD=BA=6, AD=BC=8, FG=3, AG=4 F( 4, 3); ( 3) AEF是由 AEF沿直线 AC 平移得到的,且 A、 F两点始终在直线AC 上, 点 E在过点 E( 0, 3)且与直线 AC 平行的直线 l上移动 直线 AC 的式是 y= x, 直线 L的式是 y= x+3 设点 E为( x, y), 点 E到 x轴的距离与到 y轴的距离比是 5: 4, |y|: |x|=5: 4 E( 6, 7.5); 存在满足条件的 E坐标分别是 ( 6, ) ( , ) 考点:动点问题的综合题 点评:此类问题难度较大,在中考中比较常见,一般在压轴题中出现,需特别注意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