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浙江省东阳市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figureissue185 文档编号:295811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24.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2013学年浙江省东阳市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2-2013学年浙江省东阳市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2-2013学年浙江省东阳市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2-2013学年浙江省东阳市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2-2013学年浙江省东阳市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2-2013学年浙江省东阳市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 P( 1, 3)在第( )象限。 A一 B二 C三 D四 答案: A 试题分析:考察坐标象限内数的分布情况。第一象限(正,正);第二象限(负,正) ;第三象限(负,负);第四象限(正,负)。以题意,( 1,3)属于(正,正)情况,故在第一象限。 考点:坐标象限内数的分布情况 点评:简单题。熟悉各象限的定义即可。 点 A的坐标为( , 0),点 B在直线 y=x动,当线段 AB为最短时,点 B的坐标为( ) A( , ) B( , ) C( - , -) D( 0, 0) 答案: C

2、试题分析 B在直线 y=x上运动,也即在第一、三象限上活动。要使线段 AB为最短,也即要求线段 AB垂直于直线 y=x。结合图形,可知 B点应该在第三象限。当线段 AB垂直于直线时,三角形 AOB是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线段 0A是该三角线的斜边,通过计算可得出 B点的坐标为( - , - ) 考点:垂线段最短、 点评:较难题。此题是一道典型的几何问题。要求考试有较强的分析能力,有一定的难度。 已知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线等于腰长的一半,那么这个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等于( ) A 150或 750 B 150 C 750 D 1500和 300 答案: A 试题分析:此题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该高线在

3、等腰三角形内部,另外一种是在等腰三角形外部。当该高线在三角形内部时,那么该三角形的顶角度数为 300,其底角也就是为 750。当高线在三角形外部时,其顶角度数为 1500,那么其底角为 150。 考点: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钝角和锐角的情况。 点评:此题有一定的难度。考生容易忽视两种情况,只考虑到一种情况。此类型题经常出现在各种试卷上,希望考生能通过此题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在方差的计算公式 S2= ( x1-20) 2+( x2-20) 2+ ( xn-20) 2中,数字10和 20表示的意义分别是( ) A平均数和数据的个数 B数据的方差和平均数 C数据的个数和方差 D数据的个数和平均数 答案

4、: D 试题分析:方差公式是运用个数据和平均值的差的平方后再求平均值,故 10是代表了数据个数,而 20代表平均数。 考点:方差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主要考查学生对方差公式的意义的掌握。 如图所示, ABC中, BAC=900, AD BC 于 D,若 AB=3, BC=5,则AD的长度是( )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由 AB=3, BC=5得到 AC=4(直角三角形中斜边的平方 =两直角边的平方和 )。再依据三角形的面积是不变的得到 BC AD =AB AC 即5AD=12 ,所以 AD= 考点:三角形的面积多种表示方法。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主要考查学生对直角三角形性质的掌

5、握。 已知数据 x1、 x2、 x n的平均数,则一组数据 x1+7, x2+7, x n+7的平均数是( ) A 4 B 3 C 7 D 11 答案: D 试题分析: x1、 x2、 x n的平均数应该为大于 O 的数。 x1+7, x2+7, x n+7的平均数实际上是 x1、 x2、 x n的平均数加上 7。选项中比 7大的数字只有 D。 考点: 平均数的定义。 点评:此题出题看似不完整。实际上要求考生有较强的分析能力。 已知点 P1( -4, 3)和 P2( -4, -3),则关于 P1和 P2( ) A关于原点对称 B关于 y轴对称 C关于 x轴对称 D不存在对称关系 答案: C 试

6、题分析:由 P1 的数字可得它在第二象限, P2 在第三象限。依据象限的划分,可知它们两个是关于 Y轴对称。事实上,例如( a,b)关于 X轴对称为( a,-b) ,关于 Y 轴对称为( -a,b) ,关于原点对称为( -a,-b) .牢记此规律,即可快速解题。题中 x不变, Y变相反,所以是关于 X轴对称。 考点:对称的相关规律 点评:同学们应该牢记对称的变化规律,此类题型经常出现在考试中,应引起注意。 不等式 2x-40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为( )答案: B 试题分析:由 2x-40可得出 2x4,进而得出 x2.那么可以肯定的 是该数值可以取到 2,所以数轴上的 2因为实心点,排除 C和

7、D。再看 A,数轴表示的意思是 X 2,与所得的不符。所以选 B 考点:不等式的计算,数轴的表示方法。 点评:简单题。要求同学们熟悉不等式的计算,和数轴的表示。特别的,同学们要注意数轴上的有些点是否能取到,能取到的,用实心点表示,不能取到的,用空心点。 下列图形,经过折叠不能折成立方体的是( )答案: C 试题分析: A中可以以横着摆放的第三个小正方形为底拼成正方体。 B可以以横着摆放的第二个为底拼成。 D中可以以第二排的第二个为底拼成。 考点:图形的空间组合 点 评:简单题。考的是同学们的空间想象能力。以后接触的空间图形越来越多,同学们要加强在这方面的思维培养。另外同学们也可以用剪纸来进行试

8、验,验证每个图形能否拼成正方体。 如图,把一快含有 450角的直角三角板的两个顶点在放在直尺的对边上若 1=20,那么 2的度数是( ) A 30 B 25 C 20 D 15 答案: B 试题分析:依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 1的错位角 为 20,题中已知此三角板为450角的直角三角板,那么由此可得到 2=45O 20 0 =250 考点:,错位角的性质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主要考查学生对平行线性质实际运用的掌握。 填空题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过点 P分 e作 x轴, y轴的垂线与坐标轴围成矩形 OAPB的周长与面积相等,则点 P是和谐点( 1)判断点 M( 1, 2), N( 4, 4)是否为和

9、谐点? ( 2)若和谐点 P( a, 3)在直线 y=-x+b( b为常数)上,则 a, b的值为 。 答案: M不是, N 是 a=6 b=9 已知关于 x的不等式组 的整数解共有 3个,则 a的取值范围是 。 答案: -3a3( x-2) +2 ( 2) 答案: x-2 x3x-6+2,将带有 x的一项移到一边,即 2x-4,解的 x-2 (2)解不等式组。不等式组中的第一个式子,得 x-2x+64,即 -x-2.所以 x2,第二个式子,不等式两边同时乘以 4得 2x-x+1 4,即 x 3,综合可得 x2 考点:不等式的解。 点评:容易题。了解不等式的解法即可。但是要求考生细心仔细,粗心

10、大意容易出错。 解答题 如图, A、 B表示两个村庄,直线 X表示高速公路,已知 AB=50km,A、 B到直线 X的距离分别为 10km和 40km,要在高速公路旁修建一出口 P.小民设计了两种方案,图( 1)是方案一的示意图 (AP与直线 X垂直,垂足为 P),P到 A、B的距离之 和 S1=PA+PB; 图( 2)是方案二的示意图 (点 A关于直线 X的对称点是 A,连接 BA交直线 X于点 P),P到 A、 B的距离之和 S2=PA+PB. (1)求 S1 、 S2 ,并比较它们的大小 . (2)请你说明 S2=PA+PB的值为最小 . (3)拟建的另一高速公路 Y与高速公路 X垂直,

11、建立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 B到直线 Y的距离为 30km,请你在 X旁和 Y旁各修建一出口 P、 Q,使 P、 A、 B、Q 组成的四边形的周长最小 .并求出这个最小值 . 答案:( 1) (2) S2=BA为最小 (3) 四边形的周长为 试题分析:解 : 图 10( 1)中过 B作 BC AP,垂足为 C,则 PC=40,又 AP=10, AC=30 在 Rt ABC 中, AB=50 AC=30 BC=40 BP= S1= 图 10( 2)中,过 B作 BC AA垂足为 C,则 AC=50, 又 BC=40 BA= 由轴对称知: PA=PA S2=BA= (2)如 图 10( 2),在公

12、路上任找一点 M,连接 MA,MB,MA,由轴对称知MA=MA MB+MA=MB+MAAB S2=BA为最小 ( 3)过 A作关于 X轴的对称点 A, 过 B作关于 Y轴的对称点 B, 连接 AB,交 X轴于点 P, 交 Y轴于点 Q,则 P,Q 即为所求 过 A、 B分别作 X轴、 Y轴的平行线交于点 G, AB= 所求四边形的周长为 考点:三角形性质与轴对称等等 点评:本题难度中等,主要考查学生学习了三角形即多边形等几何知识后综合运用能力。作辅助线分析是这类题型的解题关键。注意数形结合思想的培养,运用到考试中。 某蔬菜研究所培养番茄种子,共试种了 1.2万株番茄种子成熟后,为统计种子数量,

13、科研人员随机抽取了 15株番茄作为样本进行计算统计,统计结果如下表: 每株番茄结籽质量( g) 26 27 28 29 30 番茄株数(株) 3 3 2 5 2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 ( 1)表中数据的众数是 ; ( 2)计算样本中每株番茄的平均结籽质量; ( 3)已知每 1克结籽质量约有 50颗种子,请估计研究所共育得番茄种子多少万颗 答案: 28 1680 试题分析:( 1)因为有 5株的结籽质量为 29,故众数为 29 ( 2)也即求平均数。由题意有( 26x3+27x3+28x2+29x5+30x2)(3+3+2+5+2)=28 ( 3) 285012000=16800000(颗) =1

14、680(万颗) 考点:众数,平均数的概念。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主要考查学生对统计中众数平均数等等的掌握。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与运用,特别是方差知识点也是中考常考题型,需要牢固掌握。 周末,小明骑自行车从家里出发到野外郊游从家出发 0.5 小时后到达甲地,游玩一段时间后按原速前往乙地小明离家 1小时 20分钟后,妈妈驾车沿相同路线前往乙地,如图是他们离家的路程 y( km)与小明离家时间 x( h)的函数图象已知妈妈驾车的速度是小明骑车速度的 3倍 ( 1)求小明骑车 的速度和在甲地游玩的时间; ( 2)小明从家出发多少小时后被妈妈追上?此时离家多远? 答案: (1)20( km/h) 0

15、.5 h (2)1.75h 25km 试题分析: (1)小明骑车速度: 在甲地游玩的时间是 10.5=0.5( h) (2) 妈妈驾车速度: 203=60( km/h) 设直线 BC 式为 y=20x+b1, 把点 B( 1, 10)代入得 b1=10 y=20x10 设直线 DE式为 y=60x+b2,把点 D( , 0) 代入得 b2=80 y=60x80 解得 交点 F( 1.75, 25) 考点:函数的综合题型。函数表达式的求法,函数的图像。 点评:中等难度题。此题有较强的综合性,要求考生正确认识函数的性质和函数的图像,此题是一题很好的实际应用题,考生可以通过训练此类型的题目以达到举一

16、反三的效果。 如图所示:直接写出 A、 B、 C 关于 y 轴对称的 A、 B、 C三点的坐标:A( ) 、 B( ) 、 C( ) ;( 2)请画出 ABC关于 y轴对称的ABC;( 3)若小正方形的边长为 1,求 ABC的面积。答案:( 1) A( 2, 5), B( 3, 3), C( -1, -2) ( 3) S ABC=5.5 试题 分析:( 1)由题得 A( -2,5) B( -3,3), C( 1, -2)题中要求 Y轴对称,根据相关的知识点, Y坐标对应的数字应该不变, X左边的数字变相反的数,所以 A( 2, 5), B( 3, 3), C( -1, -2) ( 3)直接计算

17、三角形 ABC 的面积不方便,可以将其划分为两个三角形,求他们的面积之和即可。以 B点所在的 X轴为划分线,得到 2x22+2x52=5.5,即所求三角形的面积。 考点:对称的性,。三角线的面积计算。 点评:简单题。此题属于简单题,要求学生熟悉基本概念,有一定的综合性。对于此类既综合,又是考查基础内 容的题型,是中考的常见考题。 如图所示,在 ABC中, A=800, B=300, CD平分 ACB, DE AC。 ( 1)求 DEB的度数;( 2)求 EDC的度数。 答案:( 1) DEB=700,( 2) EDC=350 试题分析:( 1)由 DE AC,可得 DEB= ACB, ACB=

18、1800 A B=700 ( 2) EDC=1800 DEC DCE, DEC= B+ BDE, BDE= A=800所以 DEC=1100 DCE= ACB ACB=700 所以 DCE=350 ,那么 EDC=1800110 035 0=350 考点:三角形的内角和性质,由平行线得出的有关同位角,错位角的性质。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主要考查学生对平行线性质与三角形性质的掌握。为中考常见题型。 如图是六个棱长为 1的立方块组成一的一个几何体,画出它的三视图。答案: 试题分析:三视图,分为正视图,俯视图和左视图。需分别分析作图。 考点:三视图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主要考查学生对三视图的掌握。需

19、要一定空间思维能力,学生要在日常中多做这类空间形状分析训练 如图,在等腰三角形 ABC 中, AB=AC=10cm, ABC=300,以 BC 所在直线为 x轴,以 BC 边上的高所在的直线为 y轴建立平面直角三角形系。 ( 1)求直线 AC 的式; ( 2)有一动点 P以 1cm/s的速度从点 B开始沿 x轴向其正方向运动,设点 P的运动为 t秒(单位: s)。 当 t为何值时, ABP是直角三角形; 现有另一点 Q 与点 P同时从点 B开始,以 1cm/s的速度从点 B开始沿折线BAC运动,当点 Q 到达点 C时, P、 Q 两点同时停止运动。试写出 BPQ的面积 S关于 t的函数式,并写

20、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答案:( 1) y=- x+5 ( 2) t=5 ; t= ( 3)当 0t10时, S= t2; 10t20时, S=- t2+5t 试题分析:( 1) AC=10, ABC=300因为是等腰三角形 ABC,所以 OA=5 ,从而可得到 OC=5 .那么 A(0, 5),C(5 ,0),设直线 AC 的式为 y=ax+b,代入A,C两点,得 y=- x+5 ( 2) ABP是直角三角形也即 p点运动到 0点,即运动的距离为线段 BO,BO=OC。所以运动的时间为 5 s 当 BAP=900时,此时的 P点在 X轴的正半轴。此时的 p点可设为( x,0) ,由题可得 ,即 X= ,加上前面的 5 ,得到 t= ( 3) 0t10,即 Q 在 BA点运动时, S=tx tx = 10t20,Q在 AC 上运动,设此时 Q 的坐标为( m, m+5) ,再由 5-(m+5)=(t-10)x 得出 Q 点的纵坐标为 10- t,围成的三角形面积 =tx(10- t )x =-t2+5t 考点:函数的式的求法,三角形的面积。 点评:此题较难。有很强的综合性。要求考生基础扎实,对问题有较强的分析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