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年湖北省十堰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数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boatfragile160 文档编号:295943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62.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2013年湖北省十堰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数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2-2013年湖北省十堰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数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2-2013年湖北省十堰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数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2-2013年湖北省十堰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数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2-2013年湖北省十堰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数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2-2013年湖北省十堰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数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在 -1, 0, 3, 5这四个数中,最小的数是( ) A -1 B 0 C 3 D 5 答案: A 试题分析:有理数的大小比较法则:正数大于 0,负数小于 0,正数大于一切负数;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 最小的数是 -1 故选 A. 考点:有理数的大小比较 点评:本题属于基础应用题,只需学生熟练掌握有理数的大小比较法则,即可完成 . 有 9人 14天完成了一件工作的 ,而剩下的工作要在 4天内完成,则需增加的人数是( ) A 12 B 11 C 10 D 8 答案: A 试题分析:设需增加的人数是

2、 x人,根据 “9人 14天完成了 ,剩下的工作要在4天内完成 ” 即可列方程求解 . 设需增加的人数是 x人,由题意得 解得 则需增加的人数是 12 故选 A. 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读懂题意,找到量与量的关系,正确列出一元一次方程,再求解 . 在 “地球停电一小时 ”活动的某地区烛光晚餐中,设座位有 x排,每排坐 30人,则有 8人无座位;每排坐 31人,则空 26个座位 .则下列方程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 “每排坐 30人,则有 8人无座位;每排坐 31人,则空 26个座位 ”即可列出方程 . 由题意可列方程为 ,故选 D. 考点

3、:根据实际问题列方程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读懂题意,找到量与量的关系,正确列出一元一次方程 . 如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OB方向是北偏西 15o B OA方向是北偏东 30o C OC方向是南偏西 25o D OD方向是东南方向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方位角的表示方法依次分析各选项即可作出判断 . A OB方向是北偏西 15o, C OC方向是南偏西 25o, D OD方 向是东南方向,均正确,不符合题意; B OA方向是北偏东 60o或东偏北 30o,故错误,本选项符合题意 . 考点:方位角的表示 点评:本题属于基础应用题,只需学生熟练掌握方位角的表示方法,即可完成 . 如果

4、a=b,则下列式子不成立的是( ) A a c=b c B a2=b2 C ac=bc D a-c=c-b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依次分析各选项即可作出判断 . , , ,但无法得到 故选 D. 考点:等式的基本性质 点评:本题属于基础应用题,只需学生熟练掌握等式的基本性质,即可完成 . 我国网上购物持续高速发展, 2011年我国有 2.12亿用户至少有一次网购经历,网购金额达到了 80 90亿元,比 2010年增长 72.9%,占到了我国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 4.4% 8090亿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 8.091012 B 8.091011 C 8.091010 D 8

5、.09103 答案: B 试题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 ,其中 , 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 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 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 1时, n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 1时, n是负数 ,故选 B. 考点: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 点评:本题属于基础应用题,只需学生熟练掌握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即可完成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x的指数是 0 B -2ab的系数是 -2 C -1是一次单项式 D x的系数是 0 答案: B 试题分析: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叫做单项式的系数,所有字母的指数之和叫做单项式的次数 . A. x的指数是 1, C.-1

6、是 0次单项式, D.x的系数是 1,故错误; B.-2ab的系数是 -2,本选项正确 . 考点: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 点评:本题属于基础应用题,只需学生熟练掌握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的定义,即可完成 . 把弯曲的河道改直,能够缩短航程,这样做的道理是( ) A两点之间,射线最短 B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C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D两点之间,直线最短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 “把弯曲的河道改直,能够缩短航程 ”即可作出判断 . 由题意得这样做的道理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故选 B. 考点: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点评:本题属于基础应用题,只需学生熟练掌握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应用,即可完成 . 钟表上的时间为

7、 8点,这时时针和分针之间的夹角( 小于平角)的度数是( ) A 120 B 105 C 100 D 90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钟面角的特征可得 8点时时针与分针之间间隔 4个大格,即可求得结果 . 由题意得时针与分针所成的角 ,故选 A. 考点:钟面角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时钟的钟面被分成了 12个大格,每个大格的圆心角是 30. 如图所示的几何体,从上面看所得到的图形是(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几何体的特征即可判断出从上面看到的图形 . 由图可得从上面看所得到的图形是第三个,故选 C. 考点:几何体的三视图 点评:本题属于基础应用题,只需学生熟练掌握几何体的三视图,即可完

8、成 . 填空题 用同样大小的黑色棋子按图所示的方式摆图案,按照这样的规律摆下去,第 n个图案需要棋子枚 答案: 试题分析:仔细分析所给图形可得:相邻两个图案需要棋子的个数相差 3,根据这个规律即可求得结果 . 由题意得第 n个图案需要棋子 枚 . 考点:找规律 -图形的变化 点评: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是读懂题意及图形特征找到规律,再把这个规律应用于解题 . 拿一张长方形纸片,按图中所示的方法折叠一角,得到折痕 EF,如果 DFE=35o,则 DFA=_. 答案: 试题分析:根据折叠的性质结合平角的定义即可求得结果 . 由题意得 DFA=180- DFE2=180-35o2=110o. 考点:折叠

9、的性质,平角的定义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折叠的性质:折叠前后图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 若 ,则代数式 = 答案: -1 试题分析:直接把 整体代入代数式 即可求得结果 . 由题意得 考点:代数式求值 点评:本题属于基础应用题,只需学生熟练掌握代数式求值的方法,即可完成 . 如右图, A、 B、 C三点在一直线上,已知 1=20o, 2=70o,则 CD与 CE的位置关系是 _. 答案:垂直 试题分析:先由 1=20o, 2=70o结合平角的定义可求得 ECD=90o,即可作出判断 . 1=20o, 2=70o ECD=180- 1- 2=90o CD与 CE的位置关系是垂直 . 考点

10、:平角、垂直的定义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垂直的定义:相交的夹角成 90的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 已知 是方程 的解,则 =_ 答案: 试题分析:由题意把 直接代入方程 即可得到关于 的方程,再解出即可 . 由题意得 ,解得 考点:方程 的解的定义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方程的解的定义:方程的解就是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 . 的相反数是 _,绝对值是 _,倒数是 _ 答案:, 2, 试题分析: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负数的绝对值等于相反数,乘积为 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 的相反数是 2,绝对值是 2,倒数是 考点:相反数,绝对值,倒数 点评:本题属于基础应用题,只需学生熟

11、练掌握相反数、绝对值、倒数的定义,即可完成 . 解答题 如图, O 为直线 AB上一点, OD平分 AOC, DOE=90. ( 1)请你数一数,图中有 _个小于平角的角; ( 2)若 AOC=50,则 COE 的度数 =_, BOE 的度数 =_; ( 3)猜想: OE是否平分 BOC?请通过计算说明你猜想的结论 . 答案:( 1) 9;( 2) 65, 65;( 3) OE平分 BOC 试题分析:( 1)根据角的表示方法结合图形的特征即可得到结果; ( 2)由 AOC=50结合角平分线的性质可求得 AOD、 DOC的度数,再结合 DOE=90即可求得结果; ( 3)设 AOC=2,根据角平

12、分线的性质可得 AOD= COD= =,再根据 DOE=90可表示出 COE、 BOE的度数,从而作出判断 . ( 1)图中有 AOD、 DOC、 COE、 BOE、 AOC、 DOE、 COB、 AOE、 DOB共 9个小于平角的角; ( 2) AOC=50, OD平分 AOC AOD= DOC= =25 DOE=90 COE= DOE- COD=65, BOE=180- DOE- AOD=65; ( 3)结论: OE平分 BOC. 理由:设 AOC=2, OD平分 AOC, AOC=2, AOD= COD = =, 又 DOE=90 COE= DOE- COD=90-. 又 BOE=180

13、- DOE- AOD=180-90-=90-, COE= BOE,即 OE平分 BOC. 考点:角平分线的性质,比较角的大小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角的平分线把角分成相等的两个小角,且都等于大角的一半 . 阅读:在用尺规作线段 等于线段 时,小明的具体做法如下: 已知:如图,线段 . 求作:线段 ,使得线段 . 作法 : 作射线 ; 在射 线 上截取 . 线段 为所求 . 解决下列问题: 已知:如图,线段 . ( 1)请你仿照小明的作法,在上图中的射线 上作线段 ,使得 ;(不要求写作法和结论,保留作图痕迹) ( 2)在( 1)的条件下,取 的中点 .若 ,求线段 的长 .(要求:第( 2

14、)问重新画图解答) 答案:( 1)如图所示: ( 2) 2或 8 试题分析:( 1)在线段 AB上或射线 BM 上截取 ,注意有两种情况; ( 2)分点 在线段 的延长线上与点 在线段 上这两种情况结合线段中点的性质求解即可 . ( 1)如图所示: ( 2) 为线段 的中点, . 如图,点 在线段 的延长线上 . . . . 如图,点 在线段 上 . . . . 综上所述, 的长为 2或 8. 考点:基本作图,比较线段的长短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线段的中点把线段分成相等的两条小线段,且都等于原线段的一半 . 在手工制作课上,老师组织七年级( 2)班的学生用硬纸制作圆柱形茶叶筒 . 七年级

15、( 2)班共有学生 44人,其中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少 2人,并且每名学生每小时剪筒身 50个或剪筒底 120个 . ( 1)七年级( 2)班有男生、女生各多少人? ( 2)要求一个筒身配两个筒底,为了使每小时剪出的筒身与筒底刚好配套,应该分配多少名学生剪筒身,多少名学生剪筒底? 答案:( 1)男生 21人,女生 23人;( 2) 24名学生剪筒身, 20名学生剪筒底 试题分析:( 1)设七年级( 2)班有男生 x人,根据 “共有学生 44人,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少 2人 ”即可列方程求得结果; ( 2)设分配剪筒身的学生为 y人,根据 “一个筒身配两个筒底,每小时剪出的筒身与筒底刚好配套 ”即可

16、列方程求得结果 . ( 1)设七年级( 2)班有男生 x人,依题意得 , 解得 , 所以 ,七年级( 2)班有男生 21人,女生 23人; ( 2)设分配剪筒身的学生为 y人,依题意得 , 解得 , , 所以,应该分配 24名学生剪筒身, 20名学生剪筒底 . 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读懂题意,找到量与量的关系,正确列出一元一次方程,再求解 . 如图,池塘边有一块长为 20米,宽为 10米的长方形土地,现在将其余三面留出宽都是 米的小路,中间余下的长方形部分做菜地,用代数式表示: ( 1)菜地的长 米,宽 米;菜地的面积 平方米; ( 2) 1时,求菜地的面积 . 答案:(

17、 1) , , ;( 2) 162平方米 试题分析:( 1)仔细分析题意及图形特征,再结合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即可得到结果; ( 2)把 1代入( 1)中列出的代数式即可得到结果 . ( 1)由题意得菜地的长 米,宽 米;菜地的面积 平方米; ( 1)当 1时, 平方米 答:菜地的面积为 162平方米 . 考点:列代数式,代数式求值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读懂题意及图形,找到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代数式 . 先化简,再求值: ,其中 . 答案: -2 试题分析:先去括号,再合并同类项,最后代入求值即可 . 原式 = = 当 时,原式 = =-2. 考点:整式的化简求值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在去括号时

18、,若括号前是 “-”号,把括号和括号前的 “-”号去掉后,括号里各项的符号均要改变 . 解方程:(只需要选择一题解答,多选则以 A类题计分) ( A类) ( B类) ( C类) 答案:( A类) ;( B类) ;( C类) . 试题分析: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去分母,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 1. ; ; . 考点:解一元一次方程 点评:本题属于基础应用题,只需学生熟练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即可完成 . 计算:( 1) (-5)-( 1)-(-6);( 2) 答案:( 1) 0;( 2) 10 试题分析: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的顺序: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同级运算按

19、从左向右的顺序依次计算;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的 .同时注意运算过程中可以运用运算律计算的要运用运算律简化计算 . ( 1)原式 ; ( 2)原式 考点: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点评:本题属于基础应用题,只需学生熟练掌握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的顺序,即可完成 . 如图,已知数轴上点 A表示的数为 8, B是数轴上一点,且 AB=14动点 P从点 A出发,以每秒 5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 t 0)秒 ( 1)写出数轴上点 B表示的数 ,点 P表示的数 ( 用含 t的代数式表示); ( 2)动点 Q 从点 B出发,以每秒 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若点 P、 Q 同时出发

20、,问点 P运动多少秒时追上点 Q? ( 3)若 M为 AP 的中点, N 为 PB的中点点 P在运动的过程中,线段 MN 的长度是否发生变化?若变化,请说明理由;若不变,请你画出图形,并求出线段 MN 的长; ( 4)若点 D是数轴上一点,点 D表示的数是 x,请你探索式子 是否有最小值?如果有,直接写出最小值;如果没有,说明理由 答案:( 1) -6; 8-5t;( 2) 7秒;( 3)没有变化;( 4)有最小值,最小值为 14. 试题分析:( 1)仔细阅读题意,根据数轴的特征及路程、速度、时间的关系即可得到结果; ( 2)设点 P运动 秒时,在点 C处追上点 Q,则 AC=5 , BC=3

21、 ,再根据AC-BC=AB即可列方程求解; ( 3)分两种情况: 当点 P在点 A、 B两点之间运动时, 当点 P运动到点 B的左侧时,根据中点的性质即可得到结果,注意要有整体意识; ( 4)根据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 公式即可作出判断 . ( 1)由题意得点 B表示的数为 -6;点 P表示的数为 8-5t; ( 2)设点 P运动 秒时,在点 C处追上点 Q(如图) 则 AC=5 , BC=3 , AC-BC=AB 5 -3 =14 解得: =7, 点 P运动 7秒时,在点 C处追上点 Q; ( 3)没有变化分两种情况: 当点 P在点 A、 B两点之间运动时: MN=MP+NP= AP+ BP= (AP+BP)= AB=7 当点 P运动到点 B的左侧时: MN=MP-NP= AP- BP= (AP-BP)= AB=7 综上所述,线段 MN 的长度不发生变化,其值为 7; ( 4)有最小值,最小值为 14. 考点:动点问题的应用 点评:动点问题的应用是初中数学的难点,是中考常见题,尤其在中考压轴题中极为常见,一般难度较大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