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数学试卷与答案(二).doc

上传人:花仙子 文档编号:297416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36.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201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数学试卷与答案(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0-201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数学试卷与答案(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0-201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数学试卷与答案(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0-201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数学试卷与答案(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0-201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数学试卷与答案(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0-201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数学试卷与答案(二) 选择题 下列 “ 表情 ”中属于轴对称图形的是 ( )答案: C 答案: B 如图,已知 MB=ND, MBA= NDC,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 ABM CDN 的是 ( ) A M= N B AM CN C AB=CD D AM=CN 答案: D OP平分 AOB, PC OA于 C, PD OB于 D,则 PC与 PD的大小关系 ( ) A PC PD B PC PD C PC PD D不能确定 来源 : 答案: B 三角形中,到三个顶点距离相等的点是 ( ) 三条高线的交点 三条中线的交点 C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 D三边垂直平分线

2、的交点 答案: 单选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有理数都是有限小数 无限小数就是无理数 C实数包括有理数、无理数和零 D无论是有理数还是无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 答案: 等腰三角形 ABC在直角坐标系中,底边的两端点坐标是 (-2, 0), (4, 0), 则其顶点的坐标能确定的是 ( ) A纵坐标 B横坐标 C横坐标及纵坐标 D横坐标或纵坐标 答案: 若 有意义,则 a的取值范围是 ( ) a0 a=0 C a0 D a为任何实数 答案: 填空题 如图,已知:在同一平面内将 ABC绕 B点旋转到 ABC的位置时, AA BC, ABC=70,则 CBC为 _度。答案: 答案: 如

3、图,因为 MN 为边 AC 的垂直平分线,所以 MA=MC 三角形 BCM周长为 c=BM+MC+BC=BM+MA+MC=AB+BC 因为 AB=8,BC=6,所以三角形 BCM周长为 AB+BC =14 已知 ABC ABC,A与 A, B与 B是对应点, ABC周长为 9cm,AB=3cm, BC=4cm,则 AC= cm。 答案: 如图,点 P在 AOB的平分线上,若使 AOP BOP,则需添加的一个条件是 (只写一个即可,不添加辅助线)。 答案: 的平方根是 _ 答案: 若 为实数,且 ,则 的值为 答案: -1 的相反数是 _。 答案: 已知点 P( -3, 4) ,关于 x轴对称的

4、点的坐标为 答案: 计算题 求下列各式的值: 【小题 1】 + + 【小题 2】 答案: 【小题 1】 3 【小题 2】 4 解答题 某市政府计划修建一处公共服务设施,使它到三所公寓 A、 B、 C 的距离相等。 【小题 1】若三所公寓 A、 B、 C的位置如图所示,请你在图中确定这处公共服务设施(用点 P表示)的位置(尺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 【小题 2】若 BAC 56o,则 BPC o. 答案: 【小题 1】略 【小题 2】 112 分析: ( 1)到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应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所以应作出任意两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它们的交点即为所求; ( 2)连接点 P和

5、各顶点,以及 AC根据线段的垂直 平分线的性质和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解 解答:解:( 1)如图: ( 2)连接点 P和各顶点,延长 AP 到 D交 BC 于 D, PA=PB, PAB= PBA, 同理 PAC= PCA, BAP+ PAC= BAC=56, PAB+ PBA+ PAC+ PCA=112, BPD= PAB+ PBA, CPD= PAC+ PCA, BPC= BPD+ CPD= PAB+ PBA+ PAC+ PCA=112 故答案:为: 112 点评:此题考查应用与设计作图本题用到的知识点为:到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应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的两个端

6、点的距离相等等边对等角 如图,在所给网格图(每小格均为边长是 1的正方形)中完成下列各题:(用直尺画图) 【小题 1】画出格点 ABC(顶点均在格点上)关于直线 DE对称的 A1B1C1; 【小题 2】在 DE上画出点 P,使 最小 【小题 3】在 DE上画出点 Q,使 最小 答案: 答案: AMC BMD 已知: AB CD, AE BC 于 E, DF BC 于 F,且 CE BF 。 求 证: AB CD 答案:略 CE=BF CF=BE AEB= DFC, AB=CD AEB全等于 DFC( H.L) ABE= DCF ABCD 如图,将矩形纸片 沿对角线 折叠,点 落在点 处, 交于

7、点 ,连结 求证: 【小题 1】 【小题 2】 答案:略 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矩形的性质 分析:( 1)由折叠的性质可得到 ABD EDB,那么 ADB= EBD,所以BF=DF; ( 2)易得 AED EAB那么 AEB= EAD所以 AF=EF, AEF=( 180- AFE) 2=( 180- BFD) 2= FBD, AE BD 证明:( 1)由折叠的性质知, CD=ED, BE=BC 四边形 ABCD是矩形, AD=BC, AB=CD, BAD=90, AB=DE, BE=AD, BD=BD, ABD EDB, EBD= ADB, FB=FD; ( 2) AD=BE, AB=

8、DE, AE=AE, AED EAB( SSS), AEB= EAD, AFE= BFD, AEB= EBD, AE BD 如图,已知: E是 AOB的平分线上一点, EC OB, ED OA, C、 D是垂足,连接 CD,且 交 OE于点 F. 【小题 1】求证: OE是 CD的垂直平分线 . 【小题 2】若 AOB=60o,请你探究 OE, EF 之间有什么数量关系? 答案: 如图,在 ABC中, AB=AC,点 D、 E、 F分别在 BC、 AB、 AC 边上,且BE=CF, AD+EC=AB. 【小题 1】求证: DEF是等腰三角形; 【小题 2】当 A=40时,求 DEF的度数; 【小题 3】请你猜想:当 A为多少度时, 。 答案: 【小题 1】略 【小题 2】 【小题 3】 ( 1)证明: AB=AC B= C 在 DBE和 ECF中 BE=CF, B= C, BD=EC, DBE ECF( SAS) DE=EF DEF是等腰三角形 ( 2)解: A=40, B= C, B= C=70 BDE+ DEB=110 DBE ECF FEC= BDE, FEC+ DEB=110, FEC+ DEB=90 DEF=70 ( 3)解: EDF+ EFD=120,即 DEF=60, FEC+ DEB=120,即 B=60 AB=AC, A=6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