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学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吴艺期 文档编号:298655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17.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学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5学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5学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5学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5学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5学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纳米( nm) ”是一种长度单位 1nm=10-9m,纳米技术是以 0.1nm 100nm这样的尺度为研究对象的前沿科学,目前我国对纳米技术研究方面已经跻身世界前列。 1.76109nm最接近下列哪个物体的长度( ) A一个人的身高 B物理课本的长度 C课桌的高度 D一个篮球场的长度 答案: A 试题分析: 1.76109nm=1.76m,最接近一个人的身高;物理课本的长度大约是26cm;课桌的高度大约是 80 cm;一个篮球场的长度大约是 50m。故选 A 考点:长度单位的换算;长度的估测 关于误差,下列说法

2、中错误的是( ) A误差是测量中的错误 B只要方法正确,仪器精良,误差就可以消除 C选用精密的仪器,改进实验方法,可减小误差 D误差是测量时态度不认真而引起的 答案: ABD 试题分析:误差不同于错误,错误可以避免,但误差是不能避免的。错误是由于不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而造成的,测量时态度不认真是错误;而误差是由仪器的精密程度,环境的温度、湿度和人的视觉造成的,选用精密的仪器,改进实验方法,可减小误差。故选 ABD。 考点:误差与错误的区别 甲、乙两同学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他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 A在 0 10s内,甲同学比乙同学运动的快 B两同学

3、在距离出发点 100m处相遇 C在 10s 20s内,乙同学静止不动 D在 0 10s内,乙同学的速度为 10m/s 答案: BCD 试题分析:由图像可知,在 0 10s内,乙的路程比甲的路程大,应是乙同学比甲同学运动的快;乙同学在第 15s时追上甲,此时两人通过的路程都是 100m,即两同学在距离出发点 100m处相 遇;在 10s 20s 内,乙同学通过的路程没变,即静止不动;在 0 10s内,乙同学的速度为 v=s/t=100m/10s=10m/s。故选 BCD 考点:图像分析;速度的计算 某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对同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了 4次测量,结果如下:12.34cm、 12.36cm、

4、 12.35cm、 12.75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为( ) A 12.45cm B 12.34cm C 12.35cm D 12.36cm 答案: C 试题分析: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在处理数据时,应把错误数据去掉, 12.75cm与其他数据相差太大,应该是记错了,所以该物体的长度 L=( 12.34cm+12.36cm+12.35cm+) /3=12.35cm。故选 C 考点:误差;数据的处理 下列四个选项中,平均速度最大的是( ) A航模飞行器以 11m/s的速度飞行 B汽车以 72km/h的速度在公路上行驶 C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用 10s跑完全程 D从 30m高处竖直下落的物体

5、用了 2s 答案: B 试题分析:汽车的行驶速度是 72km/h=20m/s;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用 10s跑完全程,他的平均速度是 v=s/t=100m/10s=10 m/s;从 30m高处竖直下落的物体用了 2s,它的平均速度是 v=s/t=30m/2s=15 m/s。由此可知,汽车的行驶速度最大。故选 B 考点:平均速度计算;速度单位的换算 如图所示,用刻度尺、三角板测量一个圆柱体直径,其中测量方法正确的是( ) 答案: B 试题分析:用刻度尺、三角板测量一个圆柱体直径时,用的是平移法,这四个图的放法都正确。但 A和 C两图刻度尺的边缘不一定是它的零刻线; D图的三角板没有刻度,即使有刻度,

6、它的下边缘不一定是它的零刻线;只有 B图从刻度尺 的某一整刻线量起是正确的。故选 B 考点: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 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速度公式 V=S/t可知,物体的( ) A速度大小恒定不变 B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C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D以上说法都对 答案: A 试题分析: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运动,是速度不变的运动,它的速度与路程和时间无关。 v=s/t是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的计算式,但不是决定式。故选 A。 考点:匀速直线运动 甲、乙两物体,运动路程之比是 3: 5,所用时间之比是 3: 2,则它们的速度之比是( ) A 2: 5 B 9: 10 C 10: 9 D 5: 2 答案: A 试题

7、分析:由 v=s/t可得 v甲 =s甲 /t甲 、 v乙 = s 乙 /t 乙 ,那么 v甲 / v乙 =( s 甲 /t甲 ) / ( s 乙 /t 乙 )= ( s 甲 / s 乙 ) ( t 乙 / t 甲 ) =( 3/5) ( 2/3) =2/5。故选 A。 考点:速度的计算 如图所示的图象中,描述的是同一种运动形式的是( ) A A与 B B A与 C C C与 D D B与 C 答案: D 试题分析: A 图像是路程 时间图像,由图像可知,物体的路程不变,即静止;B图像是速度 时间图像,由图像可知,物体的运动速度保持不变,即做匀速直线运动; C图像是路程 时间图像,由图像可知,它

8、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说明物体的路程和时间的比值不变,即速度不变,所以物体匀速直线运动; D图像是速度 时间图像,由图像可知,物体的运动速度逐渐增大,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选 D 考点:机械运动的分类;图像分析 昆虫飞行时翅膀都要振动,蝴蝶每秒振翅 5 6次,蜜蜂每秒振翅 300 400次,当它们都从你身后飞过时,凭你的听觉( ) A能感到蝴蝶从你身后飞过 B能感到蜜蜂从你身后飞过 C都能感到它们从你身后飞过 D都不能感到它们从你身后飞过 答案: B 试题分析:物体振动的次数与所用时间的比叫做频率。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 20Hz-20000Hz。蝴蝶每秒振翅 5 6次,它的频率是 5Hz

9、-6Hz,没在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内,不能感到蝴蝶从你身后飞过;蜜蜂每秒振翅300 400次,它的频率是 300Hz400Hz,在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内,能感到蜜蜂从你身后飞过。故选 B 考点:频率;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 假期到了,班上的几个同学送小明乘列车回家。如图所示,几个同学看着列车徐徐地开动了,小明坐在窗边,却看到同学们渐渐向后退去,原因是几个同学 和小明所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 ) A地面、列车 B列车、地面 C列车、列车 D地面、地面 答案: A 试题分析:机械运动是指物体位置的变化。几个同学以地面为参照物,看着列车的位置发生了变化,说列车徐徐地开动了;小明以列车为

10、参照物,看着同学们的位置发生了变化,说同学们渐渐向后退去。故选 A 考点:参照物;机械运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C电磁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D只要物体振动就能听到声音 答案: B 试题分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听到声音的条件必须满足有发声体(声音的频率在 20Hz-20000Hz)、有传播介质和健全的耳朵。故选 B 考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听到声音的条件 实验题 如图所示,在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

11、从斜面 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 B点和 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 1)图中 AB段的路程 sAB= cm,如果测得时间 tAB=1.6s。则 AB段的平均速度vAB= cm/s( 2)在测量小车到达 B 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 B 点才停止记时,测得 AB段的平均速度 vAB会偏 。( 3)为了测量小车在 AC段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 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 C 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他的做法正确吗? ,理由是: 。 答案:( 1) 40.00 25.0 ( 2)小 ( 3)不正确,因为小车从斜面顶端

12、运动到底端时,从后半段一开始就有一定的速度,而将小车从中间位置开始释放时,后半段一开始的速度为零。 试 题分析:( 1)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求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1mm,所以图中 AB段的路程 sAB=40.00cm,则 AB段的平均速度 vAB=sAB/tAB=40.00cm/1.6s=25.0 cm/s。 ( 2)在测量小车到达 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 B点才停止记时,记录的时间实际是小车通过 AB段和一个车身长所用的时间,偏大,由 v=s/t可得 AB段的平均速度 vAB会偏小。 ( 3)小车在 AC段运动过程中,经过 B点的速度不为零,但让小车从 B点

13、由静止释放时, B点的速度为零,所以该同学的做法是不 正确的。 考点:速度的计算和测量 填空题 两种不同规格的刻度尺测量同一只铅笔的长度,图甲中铅笔的长度是 cm,图乙中铅笔的长度是 cm。 答案: .7( 4.6-4.8均可); 4.70( 4.69-4.71均可) 试题分析: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要求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图 7中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1 cm,它的长度是 4.7( 4.6-4.8均可) cm;图 8中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1 mm,它的长度是 4.70( 4.69-4.71均可) cm。 考点:长度的测量 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两个音叉,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的音叉响,悬挂在线上的紧

14、靠左边音叉的泡沫小球 (选填 “会 ”或 “不会 ”)弹起。这说明右边音叉通过 把振动传给了左边音叉。若在月球上做这个实验,左边音叉 响,小球 (选填 “会 ”或 “不会 ”)弹起,这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 。在此实验中乒乓球的作用是 。 答案:会 空气 不会 介质 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试题分析:完全相同的两个音叉,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的音叉响这是共鸣现象。左边的音叉响,说明左边的音叉振动,它把能量传给泡沫小球,引起沫小球的振动;同时也说明 右边音叉通过空气这种介质把振动传给了左边音叉。由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而在月球上没有空气,真空不能传声,所以若在月球上做这个实验,左边音叉不会响,小

15、球不会弹起。音叉的振动幅度较小,用眼睛看不出来,在此实验中把音叉的微小振动转换为乒乓球的摆动,便于观察。 考点:共鸣;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转换法 计算题 向前传播的声音遇到障碍物能反射回来。一位同学向一口枯井的井底大喊一声, 1.5s后听到回声,那么这口枯井的深度大约是多少米?(设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 340m/s)。 答案: m 试题分析: 该题是利用回声测距。 这口枯井的深度大约是 h=vt/2=( 340m/s1.5s) /2=255m 考点:回声测距 从都匀到瓮安 120km。一辆小车以 60km/h的速度行驶 3/4的路程后,又以40km/h的速度行驶完后 1/4的路程。求: (

16、 1)这辆小车从都匀到瓮安的时间? ( 2)这辆小车从都匀到瓮安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km/h? 答案: .25h 53.3km/h 试题分析: 这辆小车从都匀到瓮安行驶前 3/4的路程时需要的时间为 t1=s1/v1=( 3/4) 120km/60km/h=1.5h; 行驶后 1/4的路程时需要的时间为 t2=s2/v2=( 1/4) 120km/40km/h=0.75h; 这辆小车从都匀到瓮安的时间为 t=t1+t2=1.5h+0.75h=2.25h ( 2)这辆小车从都匀到瓮安的平均速度是 v=s/t=120km/2.25h=53.3km/h 考点:速度和时间的计算 “五一 ”期间,小强一家

17、开小车到来宾市旅游,接近来宾市时,看到路边标志牌如图所示,此后小车用 1min匀速通过一段长为 600m的路段。求: ( 1)小车通过该路段的速度; ( 2)请根据计算结果说明小车在该路段是否超速行驶; ( 3)请写出一句相关警示语, 以提醒司机朋友要按交通法规安全驾驶。 答案:( 1) 36 km/h( 2)小车在该路段超速行驶( 3)为了你和他人的安全,饮酒不开车,开车不饮酒 试题分析: ( 1)小车通过该路段的速度: v=s/t=600m/60s=10m/s=36 km/h; ( 2)根据标志牌上的数据可知,这段路程限速 60 km/h 36 km/h,因此小车没有超速行驶; ( 3)略

18、 考点:速度的计算 银川 -北京西 K175/6次列车升级为 T275/6次特快旅客列车,升级后列车的运行时刻表如下表。请根据表中数据回答问题:(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 数)。 站名 银川 灵武 盐池 定边 靖边 北京西 到达时间 21: 32 22: 37 22: 59 00: 03 09: 41 发车时间 21: 00 21: 34 22: 39 23: 05 00: 06 停留 2分 2分 6分 3分 ( 1)从银川到北京西站单程运行时间是多少? ( 2)从银川到盐池,若列车行驶的平均速度为 100km/h,计算列车此段行驶的路程。 答案:( 1) 12h41min;( 2) 161.7 k

19、m 试题分析: ( 1)列车从银川到达北京的时间为 t=24: 00-21: 00+9: 41=12h41min ( 2) 列车从银川到盐池行驶的时间为 t=22: 37-21: 00=97min=( 97/60) h 从银川到盐池路程为 s=vt=100km/h( 97/60) h=161.7 km 考点:速度和路程的计算 简答题 ( 1)如图甲所示,停表的读数为 s。 ( 2)小平同学用刻度尺测量物理书的宽,他的测量方法如图乙所示,请指出测量中的三个错误: ; ; 。 答案:( 1) 184.4s;( 2) 图中零刻线没有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 图中视线没有正对刻度线; 图中刻度线没有紧贴被测物体。 试题分析:( 1)停表的小圈内的指针是分针,一个大格是 2min ,一个小格是1min;停表的大圈内的指针是秒针,一个大格是 1s,一个小格是 0.1s。,由此可知停表的读数为 184.4s; ( 2)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让刻度尺的零刻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线;且让刻度尺的刻度线紧贴被测物体。 考点: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