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0年 -2011年度北京市石景山区初三第一学期期末化学卷 选择题 将一定量的木炭在盛有 32g氧气的密闭容器中燃烧(氧气完全反应),将生成的气体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生成 50 g沉淀。生成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 12% B 24% C 36% D 50% 答案: C 科学家发明了一种 “月球制氧机 ”,这种 “月球制氧机 ”可利用聚焦太阳能产生的高温加热月球土壤,制得氧气。据此可推测月球土壤中一定含有 A氧化物 B氧元素 C氧气 D水 答案: B 现代社会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下列图示中,不是利用环保新能源发电的是答案: D 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取气体,需满足的条件是 反应物是
2、固体 反应需要加热 制取的气体不易溶于水 制取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 制取的气体能与空气中氧气反应。 A B C D 答案: A 区别 CO和 CO2最简便的方法是 A测量它们的密度 B检验它们是否有毒 C分别通入到水中 D分别通入到澄清石灰水中 答案: D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与事实不符合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镁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放出热量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有黑色固体生成 D电解水时,与正极、负极相连的电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 1 2 答案: C 下列化学用语中,正确的是 A两个氢分子 2H B氧化钠: NaO C 2个硫酸根离子: 2SO42- D 2价的镁元素:
3、 Mg2+ 答案: C 图 1是元素周期表中铝元素的部分信息,图 2是铝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铝元素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 13 B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6.98 g C铝原子的核外电子分三层排布 D铝元素的化学性质与铝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有密切的关系 答案: B 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答案: A 某河水中含有的物质 R在氧气的作用下发生反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R+2H2O+7O2 = 2FeSO4+2H2 SO4,则 R的化学式是 A FeS B FeS2 C FeO D Fe2S3 答案: B 下列实验操作中, “先 ”与 “后 ”的顺序不正确的是 A制备气体时,先装
4、药品,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用排水法收集完氧气,先把导管移离水面,后停止加热 C用量筒量取 10mL液体时,先倒入接近 10mL的液体,后用胶头滴管补至刻度线 D用托盘天平称量物质时,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再加质量小的砝码,最后移动游码 答案: A 鉴别下列各组物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选项 鉴别的物质 鉴别的方法 A 纯水和矿泉水 观察是否澄清 B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点燃,观察是否能燃烧 C 水和过氧化氢溶液 加二氧化锰,观察是否有气泡 D 冰和干冰 室温( 20 )放置,过一段时间观察是否有液体残留 答案: A 下面是某同学用连线的方式对某一主题内容进行归纳的情况,其中有错误的一组是答案: D
5、将一定量的稀硫酸加入到过量的锌粉中,右图是反应过程中某种物质的质量 Y随着时间变化的关系,则 Y不可能的是 A消耗锌粉的质量 B剩余稀硫酸的质量 C生成氢气的质量 D生成 ZnSO4的质量 答案: B 实验结束后,下列仪器放置方法正确的是 答案: C 下列事实与氧气的化学性质无关的是 A氧气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B氧气可以供给呼吸 C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D白磷能在空气中燃烧 答案: A A、排空气法收集该气体利用的是它的密度比空气略大,是氧气的物理性质 C、复燃是体现氧气的助燃性,助燃性是氧气的化学性质 B、呼吸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的过程,参与的是化学变化是化学性质 D、自燃也是燃烧,利
6、用的是氧气的助燃性,助燃性是氧气的化学性质 故选 A 点评:理解氧气的物理化学性质是解决这类题的关键所在 “神州七号 ”太空舱将利用 NiFe2O4将航天员呼出的 CO2转化为 O2,而NiFe2O4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改变,在该过程中 NiFe2O4是 A反应物 B生成物 C催化剂 D消毒剂 答案: C 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水果榨果汁 B玻璃破碎 C煤气燃烧 D湿衣服晾干 答案: C 在空气的成分中,体积分数约占 78%的是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答案: A 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 O2 B KClO3 C MgO D Na2 SO4 答案: C 能
7、够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是 A O2 B N2 C H2 D CO2 答案: D 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A碳原子 B氧原子 C氧分子 D二氧化碳分子 答案: D 百花盛开,阵阵花香,沁人心脾。花香四溢的现象说明 A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C分子具有一定的质量 D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 答案: A 加油站是重要的防火单位,在加油站必须粘贴的警示标志是 A B C D 答案: D 实验题 ( 7分)在实验课上,老师要同学们配制 15的氯化钠溶液 50 g。 ( 1)计算:配制 15的氯化钠溶液 50 g,需氯化钠的质量为 g,水的体积为 mL。 ( 2)甲同学按下图所示步
8、骤依次操作。 其错误的操作步骤有 和 (填字母序号); B中仪器名称为 ; E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 3)乙同学在将称量好的氯化钠倒入烧杯中时,不小心有一部分氯化钠固体撒出,则其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与 15%相比 (答 “偏低 ”、 “偏高 ”、或 “相等 ”) 答案: ( 1) 7.5 42.5 ( 2) A B 量筒 搅拌,加速溶解 ( 3)偏低 ( 6分)下图所示是气体制取与性质验证的组合实验。打开 A中分液漏斗活塞后, A、 B、 C、 D、 E中均可观察到明显现象。 ( 1) 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2) B中的现象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3) E中的现象
9、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4)用 F装置收集气体的依据是 。 答案: ( 1) ( 2)白磷燃烧 ( 3)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CO2 + H2O = H2CO3 ( 4)气体密度比空气密度大 ( 6分) 亚硝酸钠( NaNO2)是一种外观极像食盐,且具有与食盐一样咸味的有毒物质,因此,这种工业盐常被冒充食盐掺假或被误作食盐使用,导致多起中毒事故发生。某校化学实验室有一瓶标签破损的试剂瓶,盛放的药品可能是氯化钠固体,也可能是亚硝酸钠固体,该校化学小组同学通过实验手段确定该瓶盛放的药品的成分。 其主要探究过程如下: 【提出假设】该药品的成分是 NaCl。 【查阅资料】 亚硝酸钠 氯化钠
10、溶解性 15 时溶解度为 81.5g 15 时溶解度为 35.8g 熔点 271 801 沸点 320 时发生分解有氧气等气体产生 1413 【实验过程】化学小组同学根据自己的假设,设计实验验证。请你帮助他们完成实验报告。 ( 1)小华同学设计的实验如下: 实验装置 实验主要过程 检查装置气密性。操作如下:先将导管伸入液面下,用手紧握试管,观察到 ,松开手后,导管口有液面上升。 加入药品,加热,导管口有大量气泡生成。 收集气体。 停止加热。熄灭酒精灯前,应 ,目的是 。 ( 2)小明同学根据小华的实验判断该药品的成分是 。他又结合两物质的溶解性知识,设计了另一种实验方案,得到了同样的结论。其实
11、验方案是 。 答案: ( 1) 导管口有气泡产生 先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 防止水倒流引起试管炸裂 ( 2)亚硝酸钠(或 NaNO2) 15 时,在 100g水中加入 50g该药品,充分溶解后,无固体剩余,证明该药品为亚硝酸钠。( 2分)其他答案:合理得分。错答、漏答均为 0分 填空题 ( 7分) 下列用字母表示的 8种物质由 H、 C、 O、 Ca、 Cl、 Mn中的几种元素组成,它们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 ( 1)上述 6种元素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 。 ( 2) A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遇 B溶液产生气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3)向 X溶液中加入 Y会生成 Z和 W,其中 X、 Z组成元
12、素相同。 X的化学式为 , W的化学式为 。 ( 4)向 Z中加入 M,发生化合反应生成 N, M和 N 含有相同的金属元素。该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为 。 ( 5)从上述物质中任选 2种为一组,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将胶头滴管中的液体滴入瓶中,导管口处有气泡产生。写出符合要求的 3组物质。 友情提示:填写物质的化学式、名 称或俗称均可。答案: (5分 )右图是硝酸钾溶解度曲线。 ( 1)硝酸钾溶液中的溶剂是 。 ( 2)从右图溶解度曲线可以得到的信息是 _(写一条即可)。 ( 3)欲将一瓶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可采取的 方法是 (写出一种即可 )。 ( 4)小明在 20 时进行了
13、如下实验,得到相应的溶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大 B 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 中没有固体存在 D 的溶液为饱和溶液 答案: ( 1)水 ( 2)硝酸钾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其它合理答案:均可) ( 3)降温(或加入硝酸钾固体等) ( 4) ABC ( 2分) 空答、错答均为 0分;漏答为 1分;完全正确为 2分 推断题 ( 3分) 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法制氧气,若要制得 3.2g氧气 ,计算参加反应的高锰酸钾的质量 答案: .6克 ( 3分) 将碳酸钠和硫酸钠的固体混合物 6g放入烧杯中,此时总质量为 106g,加入24.5g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反应方程式为 Na2CO3 + H2SO4 = Na2SO4 + H2O +CO2),待没有气泡逸出后再次称量,总质量为 128.3g。计算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CO2的溶解忽略不计) 答案: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