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2-2013学年安徽铜陵县第三中学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在同一地点发现的远古人类是( ) A北京人 山顶洞人 B元谋人山顶洞人 C山顶洞人 半坡原始人类 D河姆渡原始人类半坡原始人类 答案: A 试题分析:元谋人的遗址在云南省元谋县 ; 半坡原始人类的遗址在山西半坡村;河姆渡原始人类在浙江河姆渡;山顶洞人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的山洞的洞穴里。故选 A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远古人类的遗址 点评:我国是的远古人类遗址最丰富的国家,要仔细观察远古人类遗址示意图,理清他们的空间位置和所在的领域。哪些在长江流域哪些在黄河流域。 2008年 5月 12日,在我国四川汶川地
2、区发生了 8级强烈地震,但距震中较近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却经受住了考验。都江堰水利工程修建于什么时间?( ) A战国时期 B秦朝 C西汉 D隋朝 答案: A 试题分析:秦朝的灵渠和隋朝的大运河。西汉重点是治理黄河。 秦国蜀郡太守李冰修筑都江堰。秦国是战国时期的诸侯国。故选 A 考点:都江堰水利工程修建的时间 点评:经常作为考点的我国著名的水利成就人物有大禹和李冰。还可考查都江堰的时间人物功能(防洪灌溉)得益的地方成都平原等。 下列国王与大臣匹对错误的是( ) A商汤 -伊尹 B周文王 -姜尚 C秦穆公 -商鞅 D齐桓公 -管仲 答案: C 试题分析: 商汤任用伊尹做大臣使商强大;周文王任用 -姜尚
3、成就西周伟业 ;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成为战国后期最强大国家;齐桓公 -任用管仲成为春秋首霸。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古代明君任用贤才 点评:可见国家要强大人才是关键。本题秦始皇于李斯 ;汉武帝与 主父偃和董仲舒;唐太宗与魏征 房玄龄和杜如晦等。 秦始皇、汉武帝都是杰出的帝王,为中华民族发展做出过巨大的贡献。但他们在处理以下某一方面问题时态度截然相反,这个问题是( ) A国家统一问题 B外族入侵问题 C中央集权问题 D儒家思想问题 答案: D 试题分析:秦始皇功绩: 1: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 秦朝,主要表现在统一六国上。 2.秦始皇建立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4、,被延续到清朝末期 .称皇帝,废分封,行县置,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中央集权官制。 3.在经济和文化思想方面推行了一系列巩固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的措施。重农抑商,统一度量衡,统一币制和文字。 4.为维护国家疆域统一 ,稳定,北击匈奴修长城,南攻越族修灵渠,统一驰道。 汉武帝功绩 1.政治方面:强化中央集权,削弱王国势力,颁布推恩令;设 “中朝 ”,限制丞相权力;设刺史,加强对地方的监察;任用酷吏,打击豪强。 2.经济方面:集中财权。改革币制,统一铸造新五铢钱;盐铁官营;算缗告缗;颁行均输、平准的经济政策。 3.军事方面:北击匈奴巩固边防。为了削弱匈奴的力量,曾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对百越、西南夷、西羌
5、、 西域等地用兵,将平定的地区设郡统治,扩大了中原王朝的疆域 4.文化方面:采用董仲舒的建议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确定了儒学在百家之学中的主导地位。 可见:秦始皇焚书坑儒,排斥儒家。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尊儒。故选 D 考点:秦始皇、汉武帝对儒学的态度 点评:秦始皇、汉武帝都是杰出的帝王,无论是排斥儒家还是尊儒之上,目的都是为了巩固其统治。他们采取的其他措施也是考试的重点。 战国初年,晋国的卿大夫瓜分了晋国,形成的三个国家是 ( ) A齐、楚、赵 B韩、赵、魏 C楚、燕、韩 D秦、齐、魏 答案: B 试题分析:春秋末年韩、赵、魏三家联合灭掉了同为晋国四卿的智氏瓜分了晋国即三家分晋。 考点
6、:三家分晋。 点评:本题还可考查战国七雄名称及方位。 春秋战国时期的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主要是因为 ( ) A农业重视使用肥料 B青铜器在农业中的广泛使用 C水利工程的兴修 D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 答案: D. 试题分析:生产工具是决定生产效率的关键。故春秋战国时期的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主要是因为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 考点:春秋战国时期生产技术的变革。 点评:还可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变革 即各国变法确立封建制度;思想变革百家争鸣。 一直为中医所沿用的扁鹊总结的四诊法中, “望 ”是指 ( ) A闻气味 B按脉搏 C看气色 D听声音 答案: C. 试题分析:扁鹊在诊视疾病
7、中,已经应用了中医全面的诊断技术,即后来中医总结的四诊法:望诊(看看他的脸色等)、闻诊(听听病人最近做了什么事情后生病)、问诊(问问有没有干可以导致生病的一些事情)和切诊(看看他的脉搏),当时扁鹊称它们为望色、听声、写影和切脉。 考点:扁鹊四诊法 点评:中国医学博大精深,在考试中还经常出现的有华佗的麻沸散 五禽戏 医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是被封建统治者利用和改造的 ( ) A老子的学说 B孔子的学说 C墨子的学说 D孙子的学说 答案: B 试题分析:汉武帝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是道家, .墨子是墨家
8、, .孙子是兵家。故选 B 考点:考查对孔子的学说价值的理解。 点评:孔子是我国古代大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学说成为 .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影响极大。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 毛泽东在沁园春 雪中提及了中国古代多位杰出君王。其中 “汉武 ”最主要的功绩是( ) A创立中央集权 B结束割据,实现国家统一 C稳固大一统局面 D统治期间出现盛世局面 答案: C 试题分析:创立中央集权 ,结束割据,实现国家统一是秦始皇;统治期间出现盛世局面是文景统治,汉武帝在文景之治的基础上在政治经济军事思想采取积极正确的措施实现了大一统。故选 C 考点:汉武
9、帝的功绩 点评:汉武帝在统治时期,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以及军事等方面实现了大一统,将西汉王朝推到了最为鼎盛的时期。虽然在统治的后期犯了一过错,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汉武帝是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总体而言是功大于过。 “孔子很了解自己的学生,他知道高柴愚钝,曾参性子慢,子张好偏激,子路爱冲动,就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教育,发挥他们的长处,帮助他们克服不足 ”。对这句话最准确的认识是( ) A以 “德 ”教化人 B有教无类 C因材施教 D当仁不让于师 答案: C 试题分析: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和方法始自孔子 ,虽然他并没有在 理论上提出因材施教的概念 ,但却始终将之贯穿于教育实践活动中。熹说 : 夫子教人
10、 ,各因其材。 注重在人的差异基础上通过不同的教育方法 ,促进每个人的发展。分析材料得知选 C 考点:孔子因材施教 点评:本题还可考查孔子其他的教育主张有教无类启发式教学等和思想主张核心是 仁 ”和 “礼 ”。 世界上发现最大的青铜器是( ) A大于铜鼎 B司母戊鼎 C四羊方尊 D三星堆青铜立人像 答案: B 试题分析:商代司母戊鼎是目前已知的中国古代最大最重的青铜礼器 ,通高 1.33米 ,口长 1.10米 ,口宽 0.79米 ,重达 832.84公斤 考点:司母戊鼎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观察判断能力。注意司母戊鼎的地位:世界现存最大的青铜器。和它的模型图。 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判断,下列哪个地
11、方的先民最早可以品尝香喷喷的大米饭是( ) A北京原始居民 B半坡原始居民 C大汶口原始居民 D河姆渡原始居民 答案: D 试题分析:北京原始居民靠采集和狩猎。大汶口原始居民距今年代比半坡原始居民 河姆渡原始居民都要晚。半坡原始居民最早种植粟,河姆渡原始居民最早种植水稻。故选 D 考点:原始的农耕生活 点评:此题难易适当,要读准题干要求。如 把题干改成很多人爱喝小米饭,谷子种植在我国有很长的历史。下列哪个地方的居民最早喝到小米饭 答案:是半坡原始居民。 国父孙中山说: “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 ”。其中的 “轩辕 ”指的是( ) A人文初祖黄帝 B克已爱民的尧 C宽厚待人的舜 D三过家
12、门而不入的禹 答案: A 试题分析:轩辕黄帝,是传说中原各民族的共同祖先。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光辉灿烂的文明和历史主要就是从黄帝开国算起。孙中山曾写过 “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这样的诗句。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人文初祖黄帝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明确诗句的全文,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可推之是黄帝。传说黄帝对中华民族的贡献,要理清传说和史实的关系。 老师让欣欣做组长。她却推选能力比较强,大家都信服的朱娟做组长,同学们感叹:这是 ( )的再现啊 ! A推恩令 B王位世袭 C禅让 D大一统 答案: C 试题分析:由题干得到的信息:推选即民主推选,依
13、据 “能力比较强,大家都信服 ”即德才兼备者。符合禅让制的特点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禅让制的理解 点评:禅让制是教学的难点。要弄清其实质即原始社会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启继禹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家天下取代公天下。禅让制才退出历史舞台。 如图, 2008 年 5 月 17 日,百载难逢的奥运圣火,走进了千年古城绍兴,并以大禹陵(见下图)为起点,经历了名副其实的文化之旅。你知道哪项关于大禹的描述是正确的?( ) A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 B自称为 “始皇帝 ”,建立皇帝制度 C是华夏族的人文初祖 D是治水英雄,最早实行禅让制 答案: A 试题分析:自称为 “始皇帝 ”,建立皇帝制度的是秦始皇;华
14、夏 族的人文初祖是黄帝;最早实行禅让制的是尧。有关大禹的史实有:治水英雄 禅让制被推选部落联盟首领 建夏朝。 依此可见应选 A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大禹史实的了解 点评:作为第一个王朝的开拓者,大禹以治水英雄出名。往往把他和李冰放在一起考查。 在西周时期,既赋予诸侯相关权利,又要求诸侯履行相关义务的制度是( ) A郡县制 B分封制 C礼乐制 D中央集权制 答案: B 试题分析:郡县制的实行在秦朝;礼乐制与西周的诸侯无关;中央集权制是封建社会的特点。 由题干中西周时期,既赋予诸侯相关权利,又要求诸侯履行相关义务的制度 ”可知是分封制 考点:分封制 点评:诸侯被分封各地做诸侯后有哪些权利和义务?在
15、教学中如果把内容这样分解变换提问的话学生易懂乐做,化难为易。关于分封制还可考查其目的和作用。 “他对内整顿朝政,对外 尊王攘夷 ,终于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就了春秋五霸之首的伟业。 ”这里的 “他 ”是( ) A周武王 B齐桓公 C晋文公 D楚庄王 答案: B 试题分析:周武王是西周开国国君;晋文公和楚庄王是在齐桓公称霸之后才成霸主的。题干中的字眼 “尊王攘夷 春秋五霸之首 ”就是提及的齐桓公 考点:齐桓公争霸 点评:春秋时期王室衰微 诸侯争霸。齐国盛产鱼盐,经济富庶,管仲改革富国强兵 借 尊王攘夷 口号促成齐桓公成为五霸之首。 秦朝北筑长城,防备游牧民族的南下袭扰。当时,长城防御的主要少数民
16、族是( ) A匈奴族 B鲜卑族 C大月氏 D氐族 答案: D 试题分析:鲜卑族在秦汉时从大兴安岭一带南迁至西刺木伦河流域。 (大月氏读成 d ru zh)公元前 5前 2世纪初,月氏人游牧于河西走廊西部张掖至敦煌一带,势力强大,为匈奴劲敌。二者都不在秦朝疆域之内。秦朝时北方匈奴不断南下进扰,为安定北边,维护国家统一,秦始皇采取积极积极地防御策略。 考点:使生了解秦朝和匈奴的关系 点评:本题考查对重要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秦汉与匈奴有战有和 ,考查较多的是汉武帝时卫青霍去病大败匈奴;汉元帝时,昭君出塞的佳话。 公元前 260年,秦大破东方六国中实力最强的赵国军队 ,坑杀赵军士卒 40多万人,从此,
17、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国攻势。这场战争是 ( ) A马陵之战 B桂陵之战 C长平之战 D城濮之战 答案: C 试题分析:城濮之战是春秋时晋楚争霸之战;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是公元前 4世纪中期齐魏孙膑和庞涓较量的著名战例。由材料所提供的史实推断是秦赵之间的长平之战 考点:长平之战 点评:本题考查对重要历史事件的识记能力。春秋战国时期重大战役及成语的来源如城濮之战 退避三舍 桂陵之战 围魏救赵 长平之战 纸上谈兵也可考查。 综合题 成语是我国语言文化的精华。很多成语都与历史典故相关。亲爱的同学你能找出下面的成语的历史典故吗?你一定能行!(每个 1 分,本题共计 8 分。) ( )纸上谈兵 a 牧野之战
18、( )阵前倒戈 b指挥长平之战的赵括 ( )退避三舍 c越王勾践磨砺自己的方法 ( )卧薪尝胆 d晋楚争霸时候城濮之战所用到的策略 ( )揭竿而起 e 刘邦入咸阳,收揽人心 ( )四面楚歌 f陈胜、吴广起义 ( )约法三章 g春秋时楚庄王挥师北上到洛邑,并打败晋国 ( )问鼎中原 h项羽兵败垓下 答案: b a d c f h e g 试题分析:牧野之战商军阵前倒戈商纣大败亡国;城濮之战晋文公退避三舍, 诱敌深入大败楚军;楚庄王问鼎中原;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 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陈胜、吴广大泽乡斩木为兵 揭竿而起;刘邦入咸阳,约法三章。 考点:识记成语并
19、了解它们的典故 点评:本题利用连线方式简易灵活,用成语带动历史学习,文史结合,使历史更加鲜活,平时要注意搜集归纳。对于初学历史的七年级学生来说能提高学生求知欲。 春秋战国时期是大变革的时代,涌现出很多的思想家,下面是他们的主要思想,请将相应的人名的填在括号里(每个 2分,本题共计 14分。) A提出 “春秋无义战 ”的思想家是 -() B提出 “兼爱 ”“非攻 ” 的思想家是 -() C提出 “仁 ”的学说的思想家是 -() D “无为而治 ”的思想家是 -() E. “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 ” 的思想家是 -( ) F. 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思想家是 -( ) G. 一切事物都
20、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 -( ) 答案:孟子、墨子、孔子、庄子、孙武、韩非子、老子 试题分析:春秋战国正处社会转型时期,形成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孔子提出 “仁 ”的学说;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墨子提出 “兼爱 ”“非攻 ”的主张;孟子提出 “春秋无义战 ” 庄子 “无为而治 ”的思想;韩非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封建国家;孙武 “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 ” 的军事思想。对号入座,完成答案:。 考点:春秋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及其主张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比较记忆能力,这种题型学生乐做也易做。诸子百家的主张较多容易混
21、淆建议记关键词,贴标签。特别 应记住他们的主张中积极地值得现代社会吸收利用。 材料一: 如图 材料二: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异)方,指意不同 ”,人君就无法维持统一。 “诸不在六艺(六经)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董仲舒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图一为秦统一货币图,秦始皇规定在全国统一使用的货币 ;图二为秦统一文字图,秦始皇把 规范文字。( 4分) ( 2)秦始皇为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上推行了什么制度?为加强思想控制,他采取了什么措施?( 4分) ( 3)根据材料二,为加强思想上的大一统,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了什 么建议?为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在政治上采取了什么措施?(
22、4分) ( 4)上述材料中涉及的秦始皇、汉武帝的相同点是( )( 2分) A.都是开国皇帝 B都大力加强中央集权 . C.都把儒家学说作为正统思想 D.都采用科举制度选拔人才 答案:( 1)圆形方孔铜钱;小篆;郡县制; “焚书坑儒 ” (每点 2分,本题共计 8分。 ( 2)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接受主父偃的建议,下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每个 2分,本题共计 4分。) ( 3) B( 2分) 试题分析:观察材料一可知图一为秦统一货币图,秦始皇规定在全国 统一使用的货币是 圆形方孔铜钱;图二为秦统一文字图,秦始皇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文字。这是秦始皇为巩固统一在经济和
23、文字方面的措施。为加强中央集权在中央实行皇帝制度,在地方推行郡县制 为加强思想控制 “焚书坑儒 ”; 读材料二可知提供的信号为加强思想上的大一统,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为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在政治上接受主父偃的建议,下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 总结上述材料的共性秦始皇、汉武帝的这些措施都大力加强中央集权 2 考点:秦始皇和汉武帝巩固统治的措施 点评:本题材 料图文并茂,典型科学。考查方式多样填空问答选择 题型全面,由易到难,使各层次学生都有成就感。有些字比如:篆 黜 尊 偃容易写错。本题还可考查秦始皇和汉武帝在军事民族关系方面的措施如:秦始皇北
24、拒匈奴修长城,南统越族灵渠。汉武帝派卫青和霍去病大败匈奴等。还有秦始皇在中央实行的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阅读下列材料:( 14分) 材料一:古时候洪水泛滥成灾 ,百姓过着悲惨的生活 ,A带领人们用疏导的办法治理洪水 ,他治水 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制服了洪水,让老百姓过上了安定的日子。 材料二: B和儿子一起,带领人民在化害为 利,在岷江流域修建了大型的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成为 “天府之国 ”。 ( 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两位水利专家 A和 B分别指的谁?( 4分) ( 2)材料二中的大型水利工程指的是什么?( 2分) ( 3)这两位水利专家能够治水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4分) ( 4)
25、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哪些精神?( 4分) 答案:( 1) A:大禹; B:李冰(每个 2分,本题共计 4分。) ( 2)都江堰( 2分) ( 3)依靠人民群众;采用堵和导相结合的方法(每点 2分,本题共计 4分。) ( 4)克己奉公的精神;勇于创新的精神;为民服务的精神。(答对二点即可得4分。) 试题分析:由材料一中 “治水 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 ”材料二 “岷江流域修建了大型的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成为 “天府之国 ”可推断古代两位水利专家是大禹和李冰。李冰修筑 秦国防洪灌溉水利工程都江堰。探究治水成功的原因要结合材料和课本知识综合分析得出:依靠人民群众;采用堵和导相结合的方法。他们的治水过程
26、所表现出来的精神:克己奉公的精神;勇于创新的精神;为民服务的精神 考点:大禹治水和李冰修筑都江堰 点评:把同一领域的人物和事件放在一起考查,通过分析比较找出他们的共性和个性。相同的原因和相同的精神。在使学生获得知识的同 时培养了其能力并对其进行了情感和价值观的教育。 穿越时空隧道,我们来到了秦国,大改革家商鞅正在接受记者采访 如果你现在就是商鞅,请你代为回答记者提出的问题。 ( 1)记者问:秦国要想富裕,怎样才能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生产发展?( 2分 ) 商鞅答: ( 2)记者问:国家富了,怎样才能提高秦国军队战斗力,实现强兵呢?( 2 分) 商鞅答: ( 3)记者问:你打算怎样帮助秦
27、孝公加强对地方的统治呢?( 2分) 商鞅答: ( 4)采访完毕后,请你说说商鞅变法的影响。( 4分) 答案:)奖励生产粮食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 2分) ( 2)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 2分) ( 3)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2分) ( 4)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为统一全国奠定基础。( 4分) 试题分析:商鞅变法中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生产发展措施的是:奖励生产粮食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提高秦国军队战斗力,实现强兵的措施: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加强对地方的统治的措施: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经过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为统一全国奠 定基础。 考点:商鞅变法 点评:本题以模拟情景,记者采访的方式,考查了商鞅变法的内容和意义。从侧边对内容进行了分析,变机械记忆为理解记忆。设计新颖,具有创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