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山西农业大学附属中学七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卷(带解析).doc

上传人:deputyduring120 文档编号:303897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03.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2013学年山西农业大学附属中学七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卷(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2-2013学年山西农业大学附属中学七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卷(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2-2013学年山西农业大学附属中学七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卷(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2-2013学年山西农业大学附属中学七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卷(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2-2013学年山西农业大学附属中学七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卷(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2-2013学年山西农业大学附属中学七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卷(带解析) 选择题 小明在笔记中记录了某些远古人类的生产生活情况,据此判断小明记录的是哪种远古人类 发现于周口店的龙骨山 能够直立行走,但还保留着猿的一些特征 会用火烧烤食物 过群居生活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河姆渡人 答案: B 试题分析:分析题意,观察 , 在周口店龙骨山,说明我国这种远古人类的生活地点, 能够直立行走,但还保留着猿的一些特征,说明那时的人类还保留着某些古猿的特征, 会用火烧烤食物,说明这时候 的人类已经会使用天然火, 过群居生活,说明这时候的人类生产力水平低下,综上判断,这是我国远古人类,而

2、且是更高级点的北京人,本题选 B。 A项是迄今我国境内最早的人类, C项比起元谋人和北京人已经具备了现代人的特征,他们的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 D项是氏族公社时期的人类 考点:我国境内的远古人类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识记和分析判断能力,对我国 境内的远古人类,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生活的时代,特征和生产生活状况同学们都要进行分析判断,比较,这样才能整体上把握我国的远古人类的情况。 使匈奴再也无力与西汉对抗的事件是 A西汉夺回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 B匈奴经过漠北战役的沉重打击 C匈奴分裂为几部,彼此攻杀不休 D呼韩邪单于向汉称臣 答案: B 试题分析:分析题目,根据所学知识,

3、公元前 119年,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在漠北同匈奴主力相遇进行激战,追击匈奴 200多里,大胜而归,霍去病也带兵追击匈奴,经过此战,匈奴在也无力于西汉对抗,一次本题选 B。 考点:卫青,霍去病大败匈奴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识记能力,卫青霍去病打败匈奴的历史史实在教材中是基础知识,对于学生来说,能力要求低,一般都能直接得出答案:,属于送分题。 新疆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管辖,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事件是 A张骞出使西域 B开辟丝绸之路 C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 D昭君出塞 答案: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张骞出使西域的史实的识记,汉武帝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张骞在 西

4、域积极活动,西域各国也派使节来汉朝,后来西域各国都归附西汉,公元前 60年,西汉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管辖西域事务,至此,新疆地区归中央政权管辖,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经过张骞的努力,形成了丝绸之路,本题选 C。 考点:西域都护的设立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西域都护的设置是历史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学生根据课本知识就能得出答案:,属于送分题。另外,于此有关的诸如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的路线以及经过国家,西域的地理位置以及班超后来对西域的经营同学们都要好好把握。 张骞说:我通;班超说:我也通。卫青说:我打;霍去病说:我也打。这两组诙谐有趣的话反映的史实是 A通西域,北

5、击匈奴 B通吐蕃,南击南蛮 C通夷洲,西击党项 D通南中,东击匈奴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汉和西域及匈奴的关系的认识,分析题意,张骞和班超所说的 “通 ”是指张骞出使西域和东汉班超经营西域的状况,通过两人的努力,西域和汉朝的关系密切了,有利于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卫青和霍去病这里说的 “打 ”是指西汉汉武帝统治时期,国力强盛,具备了反击匈奴的实力,于是派卫青,霍去病带军队抗击匈奴,经过漠北战役的沉重打击,匈奴再也无力与西汉对抗,本题选 A。 考点:两汉时期于西域的关系以及民族关系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对历史问题的分析和识记能力,两汉时期于西域的关系非常重要,因为西域都

6、护 的设置,标志着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管辖,另外这一时期的民族关系也是同学们要重点掌握的内容。 蔡伦改进造纸术的突破点在于 A由笨重改进为携带方便 B简化制作过程 C扩大造纸原料来源,使之易得而又便宜 D纸张由粗糙改进为精细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中国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的发明的史实,纸发明以前,人们主要的书写工具是竹木简,竹木简比较笨重,携带非常不变,影响了文化的传播和交流,东汉时期,宦官蔡伦改进了造纸术,蔡伦用树皮,麻头和旧渔网做原料,改进了造纸术,改变了过去用竹木简书写不方便携带的现状,从而扩大造纸原料来源,使之易得而又便宜,本题选 C 考点:造纸术的改进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

7、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造纸术的改进,不仅促进了中国的文化传播,而且造纸术后来传到欧洲,对欧洲资产阶级战胜封建统治阶级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四大发明是 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考试命题的重点,希望同学们引起重视。 战国时期,诸子各派外出游说,讲学时,随身携带的各种著作和典籍往往要用车搬运,很不方便。后来促使这一现象发生根本变化的发明是 A造纸术 B火药 C印刷术 D指南针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中国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的发明的史实,纸发明以前,人们主要的书写工具是竹木简,竹木简比较笨重,携带非常不变,影响了文化的传播和交流,东汉时期,宦官蔡伦改进了造纸术,蔡伦用树皮,麻头和旧渔网做原料

8、,改进了造纸术,改变了过去用竹木简书写不方便携带的现状,因此本题选 A。 考点:造纸术的改进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造纸术的改进,不仅促进了中国的文化传播,而且造纸术后来传到欧洲,对欧洲资产阶级战胜封建统治阶级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考试命题的重点,希望同学们引起重视。 源于中国本土的宗教是 A道教 B基督教 C佛教 D伊斯兰教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道教的识记能力,根据所学知识, B、基督教, C、佛教 D、伊斯兰教三项都是外来的宗教,只有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本题选 A。 考点:道教的产生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

9、生对历史问题的识记能力,道教的产生是历史课本中的基础知识,学生根据课本能直接解答,属于送分题。 秦汉时期雕塑艺术的杰出代表是 A马王堆汉墓帛画 B秦始皇陵兵马俑 C长信宫灯 D四羊方尊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秦汉时期雕塑艺术的认识,秦汉时期的雕塑艺术水平很高,代表作是轰动世界的秦始皇兵马俑,兵马俑雕塑的艺术特色,主要是绘塑结合,注重传神,构图巧妙,技法灵活,形式和内容统一,既富真实性也富装饰性。正因为如此,兵马俑在中国的雕塑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完全可以与希腊 、罗马的雕塑媲美。根据所学知识,本题选 B 考点:秦汉时期的雕塑艺术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识记能力,秦

10、始皇陵兵马俑是世界艺术史上的一颗明珠,被誉为 “世界第八大奇迹 ”,是考试命题的重点,希望引起同学们的重视。 早在战国时期,秦国曾在岷江修筑过类似的水利工程,至今还发挥着防洪灌溉的巨大功能。这项工程是 A郑国渠 B都江堰 C灵渠 D黄河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秦国都江堰工程史实的认识,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建了都江堰,都江堰既可以防洪又可以灌溉,使城都平原变得 “水旱从人,不知饥馑。 ”成都平原变成了天府之国,两千多年来,都江堰一直造福于人民,本题选 B。 考点:著名的都江堰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都江堰是课本的基础知识,学生一般根据课本

11、知识就能直接回答,属于送分题。 汉代农具有很大进步,其中耧车(下图)是一种新型的 A交通工具 B播种工具 C收割工具 D灌溉工具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汉代农用工具耧车的识记能力,汉代的农业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生产力发展的重要表现是生产工具的改进,耧车由三只耧脚组成,即三脚耧。三脚耧,下有三个开沟器,播种时,用一头牛拉着耧车,耧脚在平整好的土地上开沟播种,同时进行覆盖和镇压,一举数得,省时省力,故其效率可以达到 “日种一顷 ”。根据所学知识,本题选 B. 考点:汉代的播种工具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学生对图片信息的处理和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本题观察图片,然后提取信息在结合所学

12、知识就可解答问题,属于送分题。 有史学家认为: “孔子的学说在 生前并没有被普遍接受,更不用说贯彻了。 公元前 2世纪,孔子的学说被宣布为国家的官方教义或官方信仰。 ”这一改变从哪一位皇帝开始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孝文帝 D唐太宗 答案: B 试题分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儒家学说的演变的史实,儒家学说创立后,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历史命运,战国时期儒家学说不符合统治者统一的需要,不被重用,秦朝建立后遭到了焚书坑儒的命运,到西汉汉武帝统治时期,由于政治经济都实现了大一统,思想方面也要大一统,儒生董仲舒发挥了儒家学说,提出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的建议,汉武帝欣然接受, 从此儒家学说成为国家的统

13、治思想并一直延续下来。因此本题选 B。 考点:儒家学说的演变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历史问题的理解分析能力,儒家学说是我国一种重要的思想,也是历代封建统治者用来统治人民思想的重要工具,对于儒家思想的创立,代表人物及思想,正统思想地位的确立,到儒学的发展演变成后来的宋明理学等都要好好掌握,从整体上把握这一重要思想。 秦末农民战争爆发和秦朝灭亡的共同原因是 A秦朝 “焚书坑儒 ”引起封建知识分子的不满 B秦灭六国统一全国 C秦朝的暴政 D秦二世的皇位是篡位而来的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秦末农民战争和秦朝灭亡的共同原因的认识,秦末农民起义是因为秦的横征暴敛,徭役赋税沉重而引起的

14、,农民起义最终推翻了秦王朝的统治,秦朝灭亡,因此两者的共同原因是秦朝的暴政。本题选 C。 考点:秦末农民起义及秦朝的灭亡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的分析对比能力,比较题要找出比较项,解答该题的关键是要对两个历史事件进行分析对比,最后找出共同的原因,能力要求教高,希望同学们注意。 “民以食为天 ”,从野食充饥到农耕种植是人类生活史上的飞跃。我国原始农耕时期遗址包括 北京人遗址 半坡遗址 元谋人遗址 河姆渡遗址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我国古代原始的农耕生活,原始的农耕生活就是种植业的开始,题目中 两项,生产力水平低下,靠采集植物的种子和果实生活, 半坡遗址和 河姆渡遗址

15、两项,使用磨制石器,用耒 种植植物,农耕生活开始,从半坡氏族和河姆渡氏族的遗址发掘了大量的稻米和粟,同时它们都过着定居的生活,因此本题选 B。 考点:原始的农耕生活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对我国古代农耕生活的认识,农耕生活就是以种植为主,半坡氏族和河姆渡氏族都过着定居的生活,属于农耕时代,我国古代远古人类生产力水平低下,过着群居的生活,同学们要注意区分。 许多史书都叙述: “尧舜传贤,禹独传子。 ”“尧舜皆传贤,及禹而德衰,不传贤而传子。 ”从史书记载来看,禹破坏了下列哪一制度 A世袭制 B禅让制 C民主选举制 D人民代表选举制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我国古代的民主禅让制度

16、的认识,民主禅让制度是我国民主推举首领制度的办法,相传尧老了就把首领位置让给舜,舜老了就把首领的位置让给治水有功的禹,但禹后来却把位置传给儿子,从此禅让制被破坏,家天下代替了公天下,禅让制被破坏,因此本题选 B。 考点:尧舜禹的 “禅让制 ”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认识和理解能力,解答的关键是读懂材料的信息,还要理解世袭制,禅让制概念的意思,然后在分析判断最后得出答案:。 下图反映的是西周等级示意图,下列对该图中天子和诸侯关系的表述中,明显与历史史实 不符的是 A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 B诸侯要向周天子交纳贡品 C周天子定期向诸侯收取土地的租税 D战争爆发时诸侯带兵随周天子

17、作战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西周分封制的认识和理解,西周建立后,为了巩固统治,实行分封制,周王把土地和人民分给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贵族,封它们为诸侯,诸侯在往下分封,这样就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制度,诸侯对周王的义务是,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要定期向周天子缴纳贡品,要带兵随周王打仗,至于土地租税,每个诸侯在自己的封地内都有独立的税收权利,它们只向周王定期缴纳贡品,因此本题 C不符合题意。 考点:西周的分封制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对历史问题的分析认识能力,西周的分封制是西周重要的政治制度,分封制的目的,分封的对 象,诸侯对周王的义务,分封制的意义和作用等都是同学们要重点掌握的内

18、容,它和西周的经济制度井田制一样共同支撑着西周政权,分封制和井田制都是考试命题的重点,希望同学们好好把握。 你知道司母戊鼎是什么时期的青铜器 A夏朝 B商朝 C西汉 D唐朝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青铜文化是中国先进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商朝的青铜器制造规模大,技艺精湛,品种多,其中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青铜器是司母戊鼎,本题选 B。 考点:商周时期的青铜文化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青 铜文化在我国古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研究商周时期的重要文物,青铜器像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等在教材中表述清楚,是基础知识,学生根据课本知识就能回答,属于送分题。

19、史学家为了便于研究东周时期的这段历史,将之划分为哪两个时期 A东周与西周 B西周与春秋 C东周与战国 D春秋与战国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春秋和战国历史的识记,周朝分为西周和东周,公元前 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史称东周,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时期是指从公元前 770年至公元前 476年,战国时期指从公元前 475年至公元前 221年,本题选 D。 考点:春秋和战国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识记能力,东周的分期是教材的基础知识,学生根据课本就能回答,属于送分题。 春秋战国时期有许多改变和变法,其中效果最为显著的是 A商鞅在秦国的变法 B李悝在魏国的变法

20、 C吴起在楚国的变法 D管仲在齐国的变法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商鞅变法的识记,根据所学知识,战国时期,为了在争霸战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各国都实行了变法,其中有李悝在魏国的变法,吴起在楚国的变法,商鞅在秦国的变法,商鞅变法是秦国富强起来,逐渐成为七个诸侯国中实力最强的国家,因此本题选 A。 考点:商鞅变法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识记能力,商鞅变法是秦国历史上重要的变革,是课本的基础知识,学生根据课本能直接解答,属于送分题。 作为 “千古帝 ”的秦始皇,下列属于他的功绩的是 灭掉六国,实现统一 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 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 采用科举制

21、选官 修建阿房宫和骊山陵墓 修建灵渠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属于组合型选择题,组合型选择题的解法是排除法,从题目中给出的 中排除一到两个不符合题意的内容,答案:就基本出来了,题目中 采用科举制选官,分析可知,科举制创建于隋朝隋炀帝,完善于唐朝,排除, 修建阿房宫和骊山陵墓,属于秦始皇的残暴,不属于功绩,排除,本题选 A、 考点:对秦始皇的评价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能力,在历史人物评价中,首先要先了解评价的标准和原则。标准:生产力和实践标准;原则:史论结合、有理有据,把历史人物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去综合分析;公正客观、事实就是、一分为二,抓事情的主要方

22、面进行分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下列哪些制度是秦朝开创而被后世各朝所沿用的 分封制 郡县制 中央集权制 世袭制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分析题目, 分封制是西周实行的政治制度, 郡县制 中央集权制 两项是秦朝建立后,秦始皇创建的专 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地方上实行郡县制, 世袭制是原始社会后期,夏禹破坏了原始的民主禅让制,采用世袭制,因此本题选 B。 考点: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和郡县制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对历史问题的理解和识记能力,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如分封制,宗法制,察举制,世袭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科举制等同学们都要逐一分析理解,比较它们的相同和不同点。同学们也要好

23、好掌握。 填空题 简答题( 12分) 根据相关的成就或描述写出人物或著作。 ( 1)改进造纸术: ( 2)发明了全身麻醉药剂 “麻沸散 ”: ( 3)著有伤寒杂病论被称 为 “医圣 ”: ( 4)东汉时期的一部总结了春秋战国以来的数学成就的数学名著: ( 5)发明世界上公认的最早的地震仪器: ( 6)东汉末年全面阐述了中医的理论和治病原则的著作: 答案: 蔡伦 华佗 张仲景 九章算术 张衡 伤寒杂病论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我国古代造纸术,医学,数学方面成就的认识,分析题目,要求学生根据相关成就或描述写出人物或著作回答( 1)( 2)( 3)( 4)( 5)( 6)个问题: 问题( 1)是改

24、进造纸术,根据所学知识知道是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问题( 2)描述的是发明了全身麻醉剂 “麻沸散 ”根据所学知识知道发明者是华佗。 问题( 3)的描述是著有伤寒杂病论被称为 “医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是张仲景。 问题( 4)的描述是东汉时期的一部春秋战国的数学名著,根据所学知识知道是九章算术。 问题( 5)的描述是发明世界上公认的最早的地震仪器,根据所学知识知道是张衡发明的。 问题( 6)的描述是东汉末年全面阐述了中医的理论和治病原则的著作,根据所学知识是伤寒杂病论。 考点:我国古代医学,天文学,数学,造纸术的代表人物和成就。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 识记能力,本题中的历史人

25、物和成就在教材中都是基础知识,也是学生要掌握的基本知识,属于送分题。 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 8分) 材料一:汉武雄国载史篇,长城万里遍烽烟。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 剪伯赞 材料二: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亡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 汉书 请回答: ( 1)材料一中的 “汉武 ”指谁?请举出能反映 “长城万里遍烽烟 ”的一次重大战役名称。( 4分) ( 2)两则材料盛赞了哪一历史事件?( 2分)这一事件有何作用?( 2分) 答案: ( 1)汉武帝 漠北战役 ( 2)昭君出塞 为汉匈的 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卫青霍去病反击匈奴和昭君出塞的识记和理

26、解,分析题意并根据所学知识得出: ( 1)材料一中关键信息 “汉武雄国载史篇,长城万里遍烽烟 ”,这里的汉武指的就是汉武帝,长城万里遍烽烟是指战争激烈,汉武帝时期反击匈奴的战争是卫青霍去病带兵和匈奴主力在漠北进行的激战,最终打败了匈奴,使匈奴再也无力对西汉构成威胁, ( 2)材料一中的 “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 ”和材料二中的 “三世亡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 ” 说出了昭君出塞后给北部边境 带来的和平安宁,边境再无战争,人民过着安静祥和的生活,昭君出塞为汉匈的和平相处和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 考点:两汉时期的民族关系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解读材料信息和对历史问题的理解能力

27、,材料题一定要按照它的基本解法去解答,先看问题,然后带着问题读材料,最后结合所学知识组织答案:,答案:一定要言简意赅,主题明确,条理分明。 读下图,回答问题( 6分) 请回答: ( 1)图中的工具是谁发明的?他是什么时候的人?( 4分) ( 2)该项发明的主要用途是什么?( 2分) 答案: ( 1)杜诗 东汉 ( 2)鼓风冶铁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解读图片信息和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 ( 1)观察图片并根据所学知识知道这是东汉时期南阳太守杜诗发明的水排。 ( 2)根据所学知识,水排是一种动力装置,利用它鼓风冶铁,因此答案:很容易就得出了。 考点:两汉时期的经济中的冶炼技术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

28、,考察学生对图片信息的解读能力,注意杜诗发明的这种工具不是水利灌溉工具,它是一种动力装置,利用水利,鼓风冶铁,节省了人力,比欧洲也要早一千多年。 识读下图( 14分) 图一:丝绸之路示意图 图二:西汉疆域图 请回答: ( 1)仔细阅读材料一,你能否将图中所标序号代表的丝绸之路经过地区名称填在 上。( 10分) ( 2)对开通丝绸之路功劳最大的是谁?( 2分) ( 3)对材料二中斜线覆盖区域,西汉政府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2分) 答案: ( 1) 长安 河西走廊 新疆 西亚 欧洲 ( 2)张骞 ( 3)设立西域都护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丝绸之路的路线图和对西域的有效管理的史实。 ( 1)解题

29、的关键是要读懂图中的信息,图一是丝绸之路开辟的示意图,根据所学知识,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过今新疆地区,运往西亚在 转运往欧洲,又把西域各国的奇珍异宝运往中国。因此题目中的 分别是长安 ,河西走廊, 新疆, 西亚,欧洲。 ( 2)张骞同西域后,汉朝和西域各国的使者和商人来往频繁,互通有无,这样就开辟了一条丝绸之路,所以对开辟丝绸之路功劳最大的是张骞; ( 3)图二是西汉疆域图,解读信息,划斜线的覆盖区域是西北地区,也就是古代的西域地区,为了加强对这以地区的控制,汉武帝在公元前 60年设置了西域都护,管理西域事物,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管辖。 考点:丝绸之路的路线图和西汉对西域的管辖

30、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 对图片信息的解读和结合所学知识解答问题的能力,张骞通西域和丝绸之路的开辟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的重要大事,扩展了我国疆域,新疆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丝绸之路使中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加强,我国后来又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这些是考试命题的重点,希望同学们好好把握。 阅读下列材料( 10分) 材料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司马迁 材料二: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 请回答: ( 1)材料一是谁说的?他写的史学著作是什么?( 4分) ( 2)材料二是这部著作编写的目的, “古 ”“今 ”分别指何时? “成一 家之言 ”指的又是什么?( 6分) 答

31、案: ( 1)司马迁 史记 ( 2)古:指黄帝时期 今:汉武帝时期 成一家之言:开创了纪传体通史这一体例。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司马迁以及他的名著史记的识记,分析并结合所学知识解答得出: ( 1)材料一中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是司马迁的名言, ( 2材料二中的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是指史记创作的起止时间和体例创新,材料中的 ”古 ”和 “今 ”分别指 “皇帝时期 ”和 “汉武帝时期 ”,司马迁写的史记开创了纪传体通史这一体例,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考点:司马迁及其史记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和结合课本知识解答问题的能力,解答此

32、题的关键是要材料和知识结合起来,更要对史记的知识点特别清楚才能解答,总之考察能力较低,学生一般读到材料就能得出正确答案:。 填表题 完成下列表格( 10分) 汉武帝的大一统措施 措施 政治上 经济上 军事上 思想上 文化上 答案: 措施 政治上 削弱诸侯国势力 经济上 盐铁官营,统一铸造五株钱 军事上 卫青、霍去病反击匈奴 思想上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文化上 大力推行儒学教育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汉武帝的大一统措施的识记,根据所学知识,汉武帝统治时期,在政治上,颁布 “推恩令 ”,削弱诸侯国势力,经济上,实行盐铁官营,钱币由国家统一铸造,军事上派卫青霍去病取得反击匈奴的胜利,北部边境得到了安定,有利于经济的发展,思想上接受儒生董仲舒的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的建议,文化上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实现了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的大一统。 考点:汉武帝的大一统措施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察学生对西汉汉武帝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的大一统措施,汉武帝的大一统措施是教材的基础知识也是考试命题 的重点,学生一般都能根据所学知识解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