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山西农业大学附属中学八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卷(带解析).doc

上传人:outsidejudge265 文档编号:303903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7.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2013学年山西农业大学附属中学八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卷(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2-2013学年山西农业大学附属中学八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卷(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2-2013学年山西农业大学附属中学八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卷(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2-2013学年山西农业大学附属中学八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卷(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2-2013学年山西农业大学附属中学八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卷(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2-2013学年山西农业大学附属中学八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卷(带解析) 选择题 国际社会把每年 6月 3日定为国际禁烟纪念日,以此纪念林则徐销烟的壮举,与此壮举相关的地点是 A南京 B上海 C虎门 D厦门 答案: C 试题分析: 1839年 6月 3日,林则徐在广州虎门海滩领导了虎门销烟的壮举,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虎门销烟 点评:关于虎门销烟,学生还要其历史意义:虎门销烟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决心和勇气,振奋了民族精神,维护了民族尊严。 为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创建人民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揭开了序幕的是 A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B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 C八七会议

2、召开 D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 答案: D 试题分析: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失败后,中国革命开始从城市转入农村,创建人民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点燃了革命的星星之火,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南昌起义、秋收起义 点评:关于南昌起义,学生还要知道时间是 1927年 8月 1日,领导者是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也是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关于秋收起义,学生还要知道,时间是 1927年 9月,领导者是毛泽东,失败后毛泽东率部队建立了中国革命史上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井冈山根据地。 长征途中,我党召开了一次具有伟大转折意义的会议,会议地点在 A瑞金 B遵义 C会宁

3、 D吴起镇 答案: B 试题分析:长征途中,我党召开了一次具有伟大转折意义的会议,会议地点在遵义,故选 B。瑞金是中华苏维埃政权所在地,长征的起点;会宁、吴起镇是红军胜利会师的地点 。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遵义会议 点评:关于遵义会议,学生还要知道,其召开的时间是 1935年 1月,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后,又将侵略魔爪伸向华北,在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关头,中共提出了 A武装反抗国民党的主张 B反帝反封建的主张 C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 D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主张 答案: C 试题分析:日

4、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后,又将侵略魔爪伸向华北,在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关头,中共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促成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西安事变 点评:关于西安事变,学生还要知道,时间是 1936年 12月 12日;制造西安事变的是张学良、杨虎城;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结果事变得到和平解决,意义:成为时局转变的关键,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预示了团结抗日新局面的到来。 学完抗日战争这段历史,某班同学出了一期板报,下列板报内容最能反映日军野蛮暴行的是 A难忘九一八 B血染卢沟桥 C南京大屠杀 D血战台儿庄 答案: C 试题分析:抗日战争时期

5、,最能反映日军野蛮暴行的是南京大屠杀,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南京大屠杀 点评:关于南京大屠杀,学生还要知道,时间是 1937年 12月,日军屠杀的手段包括集体枪杀、焚烧、活埋、砍头、军犬撕咬等;屠杀持续了六周时间,屠杀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中国士兵达 30万人以上。 下列对中国抗日战争胜利意义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扭转了 100多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屡败局面 B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C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D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 答案: D 试题分析: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扭转了 100多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屡败局面,成为中华民族由

6、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抗日战争 点评:关于抗日战争,学生还要知道, 1937年 7月 7日的七七事变,标志着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抗日战争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根本原因是实现了全民族抗战;抗日战争的典型战役有:台儿 庄战役、百团大战; 1945年 8月 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标志着抗日战争的胜利。 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说: “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 ”这里的 “插上一刀 ”指

7、的是 A千里跃进大别山 B百万雄狮过大江 C挺进大西南 D会师大西北 答案: A 试题分析:材料中的 “插上一刀 ”指的是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故选 A。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点评:关于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史实,学生还要知道,时间是 1947年 6月,部队是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意义是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 历史事件的发生往往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解放战争最终取得胜利的因素有 精良的武器装备 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丰富的物资供应 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解放战争最终取得胜利的因素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人民群众的大

8、力支持。人民解放军的武器装备远远落后于国民党军,物质供应是及其匮乏,故选 D。 考点 :本题考查的是解放战争 点评:关于解放战争的史实,学生还要知道, 1946年 6月,国民党军队 20多万人向中原解放军区发起大规模进攻,全面内战由此爆发。人民解放军的作战方针: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消灭敌人,集中兵力打运动战;人民解放军先后粉碎了国民党对陕甘宁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三大战役指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和平津战役。 1949年 4月 23日,南京解放标志着 A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彻底胜利 B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结束 C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结

9、束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 D统治中国大陆 22年之久的国民党政权垮台 答案: D 试题分析: 1949年 4月 23日,南京解放标志着统治中国大陆 22年之久的国民党政权垮台,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渡江战役 点评:关于渡江战役,学生还要知道,渡江战役的时间是 1949年 4月 21日 23 日,战线西起江西湖口,东到江苏江阴;结果:宣告了延续 22年的国民党政权的覆灭。此后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台湾。 中国曾爆发了一场 “推翻军阀,统一中国 ”的革命战争,这场革命战争是 A北伐战争 B武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抗日战争 答案: A 试题分析: 1926年 7月,中国曾爆发了一场 “推翻军阀,统

10、一中国 ”的革命战争 北伐战争,故选 A。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北伐战争 点评:关于北伐战争,学生还要知道其打击目标是吴佩孚、孙传芳和张作霖三股军阀势力;北伐的战略方针是集中兵力、各个歼敌;北伐的先头部队是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叶挺独立团,有着 “铁军 ”的称号。北伐战争的结果是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下列不属于五四运动胜利成果的是 A北洋军阀释放了被捕学生 B撤销了三个卖国贼的职务 C废除了 “二十一条 ” D没有在对德 “和约 ”上签字 答案: C 试题分析:五四运动胜利的成果包括:北洋军阀释放了被捕学生,撤销了章宗祥、陆宗舆、曹汝霖三个卖国贼的职务,中国代表没有在对德 “和约 ”上签字。没

11、有废除 “二十一条 ”,该条约是在华盛顿会议上废除的,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五四运动 点评:关于五四爱国运动,学生还要知道,学生运动的口号是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 “废除二十一条 ”;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的口号最能体现反帝反封建的性质;运动前期重心在北京,主力是学生;后期重心转移到上海,主力是工人;运动的历史意义:五四运动是中国 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下图电影开天辟地讲述的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下列哪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国民党一大 D遵义会议 答案: A 试题分析: 1921年 7月 21日中共

12、一大的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近代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故选 A。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中共一大 点评:关于中共一大,学生还要知道,地点是上海,后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中共一大的代表包括毛泽东、董必武等;会议内容包括:确定党的名称、党的奋斗目标、党在当前的任务、选举产生党的领导机构、陈独秀为书记。意义:自从有了共产党,中国革命面貌就焕然一新。 马克思说: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俄国不需要花费一文钱,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 ”俄国得到的 “好处 ”之一就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领土共计 A 100多万平方公里 B 150多万平方公里 C

13、60多万平方公里 D 40多万平方公里 答案: B 试题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瑷珲条约、中俄北京条约、勘分西北界约记、中俄改订条约及以后五个勘界议定书,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共计 150多万平方千米,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近代俄国对中国的侵略 点评:关于近代俄国侵华的史实,学生还要知道,俄国支持阿古柏入侵新疆,并单独侵占伊犁; 1900年俄国参加八国联军,发动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攫取了在中国东北的铁路修筑权、矿山开采权,并强迫租借旅顺、大连,把东北变成俄国的势力范围。 近代名臣左宗棠提出 “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 ”据此,

14、清政府采取的措施是 A设伊犁将军 B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C收复新疆 D平定准噶尔叛乱 答案: C 试题分析:近代名臣左宗棠提出 “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 ”面对边疆的严重危机, 1875 年左宗棠被任命为钦差大臣,率军进军新疆,故选 C。乾隆平定准部和回部之乱后设立伊犁将军;乾隆皇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康熙皇帝平定准噶尔叛乱。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左宗棠收复新疆 点评:关于左宗棠收复新疆,学生还要知道清军讨伐的对象是阿古柏,清军的战术是 “缓进急战 ”。 1881年中俄两国签订条约,中国收回伊犁。为了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务,根据左宗棠的建议,清政府于 1884年在新疆设立行省

15、。 马关条约和南京条约相比,最根本的不同点是 A割地 B赔款 C开设通商口岸 D开设工厂 答案: D 试题分析:马关条约和南京条约都包括割地、赔款、开设通商口岸的内容, “开设工厂 ”只出自马关条约,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比较马关条约和南京条约 点评:关于南京条 约,学生还要知道,它是鸦片战争后签订的,它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马关条约是甲午中日战争后签订的,它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对下面年代尺中提供的时间,最准确的是 1842 1895 1901 A中国近代遭受外来侵略的全过程 B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程 C中国半殖民地半

16、封建社会形成和瓦解的历史 D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答案: B 试题分析: 1842年中英签订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95年中日签订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三大条约的签订,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点评:关于近代三大不平等条约,学生还要知道,南京条约是鸦片战争后签订的,马关条约是甲午中日战争后签订的,辛丑条约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签订的。 近代化就是经济实现工业化,政治实现民主化的过程,中国在这两大领域的开启性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和辛亥革命

17、B五四运动和戊戌变法 C实业救 国和辛亥革命 D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 答案: D 试题分析:近代史上的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的工业化,戊戌变法开启了中国的政治民主化,故选 D。最早提出实业救国的是实业家张謇,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并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 点评:关于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学生还要知道,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发起的,戊戌变法的领导阶级是资产阶级维新派;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有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戊戌变法的代表人物有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性质:洋务运动是一场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戊戌变法是一场资产阶级

18、性质的改革。 18951898 年,康有为多次上书光绪帝,主张 A师夷长技,自强救富 B救亡图存,变法自强 C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D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答案: B 试题分析: 18951898 年,康有为多次上书光绪帝,主张 “救亡图存,变法自强 ”,故选 B。 “师夷长技,自强救富 ”是洋务运动的口号,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属于同盟会的革命纲领,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是五四运动的口号。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戊戌变法 点评:关于戊戌变法,学生还要掌握的内容包括: “公车上书 ”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光绪帝颁布 “明定国是 ”诏书,标志着变法的开始;变法的内容包括发展农工商业;训练新式

19、陆海军;创办报刊,开放言论;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废除八股文,取消多余的衙门和无用的官职等。作用: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 叶圣 陶在一则日记中写道: “课毕后阅读报纸,见志电栏中有文:武昌已为革命党所据,新军亦起而相应 从此而万恶之政府即以推倒,亦未可知也。 ”日记反映的重要事件是 A武昌起义 B南昌起义 C西安事变 D渡江战役 答案: A 试题分析: 1911年 10月 10日,武昌新军中的革命党人和士兵打响了起义的第一枪,占领武昌城,取得了首义的胜利,故选 A。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也是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

20、,预示了团结抗日新局面的到来;渡江战役的胜利,宣告了延续 22年的国民党政权的覆灭。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辛亥革命 点评:关于辛亥革命,学生还要知道, 1912 年 1 月 1 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南京临时政府期间,孙中山颁布了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革命的历史意义: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国观念深入人心。 新文化 运动的旗帜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 “自强 ”、 “求富 ” C民主共和 D “民主 ”“科学 ” 答案: D 试题分析:新文化运动的旗帜是 “民主 ”、 “科学 ”,又称 “德先生 ”和 “赛先生 ”

21、,故选 D。 “师夷长技以制夷 ”是海国图志的主张, “自强、求富 ”是洋务运动的口号, “民主共和 ”与辛亥革命有关。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新文化运动 点评:关于新文化运动,学生还要掌握的内容包括: 1915年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主阵地:北京大学和新青年杂志;主要内容包括: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该运动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填空题 根据提示写出战役名称。( 12分) ( 1)八路军主动出击日军规模最大的战役是 ( 2)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一次重大胜利是 ( 3)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次大捷是 ( 4)奠定了解

22、放长江以南各省基础的战役是 ( 5)解放东北全境的战役是 ( 6)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的战役是 答案:( 1)百团大战 ( 2)台儿庄战役 ( 3)平型关大捷 ( 4)淮海战役 ( 5)辽沈战役 ( 6)平津战役 ( 1)试题分析:八路军主动出击日军规模最大的战役是百团大战。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百团大战 点评:关于百团大战,学生还要知道,时间是 1940年 8月,地点在华北地区,指挥者是彭德怀;作战方式是破袭敌人交通线,摧毁日伪军据点;意义:它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坚定了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 ( 2)试题分析: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一次重大胜利是台儿庄战役。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台儿庄战役 点

23、评:关于台儿庄战役,学生还要知道,地点是徐州,指挥者是李宗仁,结果大败日军,消灭日军一万多人;它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战士气。 ( 3)试题分析: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 次大捷是平型关大捷。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平型关大捷 点评:关于平型关大捷,学生还要知道,指挥者是林彪,这是中日开战以来共产党军队取得的第一次胜利。这次胜利振奋了全国人心,加强了全国人民抗战必胜的信念。 ( 4)试题分析: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基础的战役是淮海战役。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淮海战役 点评:关于淮海战役,学生还要知道,时间是 1948年 11月 1949 年 1月;指挥者有刘伯承、陈毅、邓小

24、平、粟裕、谭震林等;参战部队是中原野战军和华东野战军;战役以徐州为中心;歼灭敌人的地点有碾庄、陈官庄、双堆集;淮海战役 的胜利,为解放军渡江作战奠定了基础。 ( 5)试题分析:解放东北全境的战役是辽沈战役。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辽沈战役 点评:关于辽沈战役,学生还要知道,时间是 1948年 9月到 10月,指挥者有林彪、罗荣桓,参战部队是东北野战军;锦州之战,封闭了国民党军进出东北的大门。结果解放军歼敌 47万多人,人民解放军对国民党军第一次取得了数量上的优势。 ( 6)试题分析: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的战役是平津战役。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平津战役 点评:关于平津战役,学生还要知道,参战部队是华北野

25、战军和东北野战军;战术是 “先打两头,后取中间 ”,先后攻克张家口、天津等地。北平国民党总司令傅作义在人民解放军的强大的压力和耐心争取下,率领部队接受和平改编。1949年 1月 31日,北平和平解放。平津战役基本上解放了华北全境。 综合题 下图是 20世纪 30年代西北文化日报报导的一则消息,( 12分) 请回答: ( 1)此消息报导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2分) ( 2)此事件的策划者是谁?他们策划此事件的目的是什么?( 6分) ( 3)此事件的结果如何?有何重大意义?( 4分) 答案:( 1)西安事变 ( 2)张学良、杨虎城 为了逼蒋抗日 ( 3)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标志着 十年内战基本结束,

26、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试题分析:( 1)此消息报导的历史事件是西安事变; ( 2)西安事变的策划者是张学良、杨虎城,目的是为了逼蒋抗日; ( 3)西安事变最终得到和平解决,意义: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西安事变 点评:关于西安事变,学生还要知道,时间是 1936年 12月 12日;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和平解决的主张,并派周恩来、叶剑英和秦邦宪到西安谈判;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意义:成为时局转变的关键,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 预示了团结抗日新局面的到来。 读材料并简答( 6分) 奋勇前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的歼灭中

27、国境内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国人民,保卫中国领土主权的独立和完整。 毛泽东、朱德 请回答: ( 1)材料的命令下达后,进行了什么战役?( 2分) ( 2)用一句诗来形容这场战役的壮观场面。( 2分) ( 3)写出这一战役中取得一个突出成果( 2分) 答案:( 1)渡江战役 ( 2)百万雄狮过大江 ( 3)南京解放 试题分析:( 1)材料的命令下达后,进行了渡江战役; ( 2)用一句诗来形容渡江战役的壮观场面:百万雄狮过大江; ( 3)渡江战役取得的突出成果是南京解放。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渡江战役 点评:关于渡江战役,学生还要知道,渡江战役的时间是 1949年 4月 21日 23 日

28、,战线西起江西湖口,东到江苏江阴 500多千米的战线上;结果:宣告了延续 22年的国民党政权的覆灭。此后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台湾。 阅读下列材料( 10分) 材料一:承派周恩来先生来渝洽商,至为欣慰,惟目前各种重要问题,均待与先生面商,时机迫切仍盼先生能偕临,则重要问题方得迅速解决,国家前途实利赖亡。 蒋介石 材料二:鄙人愿与先生会见,共商和平建国大计,俟飞机到,恩来同志立即赴渝进谒,弟亦准备随即赴渝。 毛泽东 请回答: ( 1)材料一是蒋介石于 年发给毛泽东的电文,材料中的 “渝 ”是指 市( 4分) ( 2)蒋介石要毛泽东赴渝的真实用意是什么?( 2分) ( 3)材料二中,毛泽东为什么会接受

29、蒋介石的邀请?( 2分) ( 4)这次会晤史称什么事件?取得了什么结果?( 2分) 答案:( 1) 1945 重庆 ( 2)为了争取时间准备内战,也为了欺骗人民 ( 3)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 ( 4)重庆谈判 签订了 双十协定 试题分析:( 1)材料一是蒋介石于 1945年发给毛泽东的电文,材料中的 “渝 ”是指重庆市; ( 2)蒋介石要毛泽东赴渝的真实用意是为了争取时间准备内战,也为了欺骗人民。 ( 3)材料二中,毛泽东之所以会接受蒋介石的邀请,是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 ( 4)这次会晤史称重庆谈判,取得的结果是国共双方签署了双十协

30、定。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重庆谈判 点评:关于重庆谈判,学生还要知道,参加重庆谈判的代表是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双十协定规定,坚决避免内战,在和平、民主、团结、统一 的基础上,建立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但是对于解放区民主政权和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问题,国共双方未达成协议。 阅读下列材料( 8分) 沈阳日军行动,可作为地方事件,望力避冲突,以免事态扩大,一切对日交涉,听侯中央处理。 蒋介石致张学良密电 请回答: ( 1)材料反映了蒋介石的什么态度?( 2分) ( 2) “沈阳日军行动 ”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2分)日军发动这一事件的导火线是什么?( 2分)这一事件导致了什么样的结果?( 2分

31、) 答案:( 1)不抵抗政策 ( 2)九一八事变 柳条湖事件 东北三省全部沦陷 试题分析:( 1) 材料反映了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 ( 2) “沈阳日军行动 ”指的是九一八事变,日军发动这一事件的导火线是柳条湖事件,九一八事变导致的结果是东北三省全部沦陷。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九一八事变 点评:关于九一八事变,学生还要知道,时间是 1931年 9月 18日;日军以柳条湖事件为借口,炮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攻占沈阳城。由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导致不到半年时间,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全部沦陷敌手,东北3000万同胞在日军的铁蹄下,受尽欺压凌辱。 探究题( 12分) 八年级 1班同学以 “国共关系及

32、其历史启示 ”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 1)在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曾经有过两次合作,这两次合作分别取得了什么成果?( 4分) ( 2)两次分别与谁的国民党合作( 4分) ( 3)在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曾两次分裂,这两次分裂造成了什么相同的后果?( 2分) ( 4)通过以上探究,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2分) 答案:( 1)第一次: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第二次:取得了八年抗战的胜利 ( 2)第一次:孙中山 第二次:蒋介石 ( 3)导致了内战,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 4)合则两利、分则两伤 试题分析:( 1)在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曾经有过两次合作,这两次合作分别取得的成果:第一次:北

33、伐战争胜利进军;第二次:取得了八年抗战的胜利。 ( 2)两次国共合作,第一次合作时期国民党领袖是孙中山,第二次合作时期国民党领袖是蒋介石。 ( 3)在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曾两次分裂,这两次分裂造成的相同的后果是导致了内战,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 4)通过以上探究,我们能得到的启示是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伤。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国共关系及其历史启示 点评:关于国共关系的史实,学生还要掌握的内容包括: 1924年 5月黄埔军校的创建 ,是国共第一次合作的产物;军校总理是孙中山,校长蒋介石,党代表廖仲恺,政治部主任是周恩来;黄埔军校实行政治教育和军事训练并重的方针,尤其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和革命精神;意义: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行奠定了基础。北伐战争打击目标是吴佩孚、孙传芳和张作霖三股军阀势力;北伐的战略方针是集中兵力、各个歼敌;北伐的先头部队是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叶挺独立团,有着 “铁军 ”的称号。北伐战争的结果是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1927年 4月 12日,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 1927年 4月18日蒋介石建立南京国民政府, 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破裂。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预示了团结抗日新局面的到来。抗战胜利后,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挑起内战,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