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2014学年江苏南京高淳区八年级上期中质量调研检测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答案: D 试题分析:真空不能传声(太空中宇航员对话使用的是电磁波),选项 A 错误。声源振动的频率,由物体振动的快慢决定,改变振动频率,即改变声音的音调,选项 B中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主要目的是改变音调, B错误。隔音墙是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的,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选项 C错误。 B超是利用超声波检查身体,故选项 D正确。 考点:声音 如图,让一束太阳光通过棱镜射到白屏上,屏上标出了三个区域,其中能让温度计示数明显升高的区域和能识别人民币真伪的区域应该是( ) A区域
2、 能升温,区域 能识币 B区域 既能升温,又能识币 C区域 能升温,区域 能识币 D区域 既能升温,又能识币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紫外线和红外线的理解,红外线能使温度计示数明显升高,紫外线能识别人民币真伪,在色散实验中,红光以外的区域是红外线,紫光以外的区域是紫外线,故选 A。 考点:紫外线和红外线 以下几个实验观察活动: 通过三棱镜观察灯光; 透过红玻璃片观察彩色图片; 让手处于投影机光束中,观察幕布上的手影; 在水中加少许牛奶搅匀,观察通过水中的激光光路; 将手电筒的光照向玩具上的太阳能电池板,观察玩具是否摇摆 其中属于探究光的直线传播的有( ) A B C D 答案:
3、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实验的理解, 通过三棱镜观察灯光,是观察光的色散, 透过红玻璃片观察彩色图片,是观察透明物体的颜色。 将手电筒的光照向玩具上的太阳能电池板,观察玩具是否摇摆,是证明光能转化为电 能。 让手处于投影机光束中,观察幕布上的手影,是影子的形成,是光的直线传播, 在水中加少许牛奶搅匀,观察通过水中的激光光路的实验是证明光的直线传播。故选 B。 考点:光的直线传播 如图所示是物质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从图象中获得的信息错误的是 ( ) A这种物质是晶体,其熔点为 48 B在 BC 段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C第 10分钟后物质处于液态 D在 BC 段物质不吸收热
4、量,温度不变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物质熔化的理解,晶体有固定的熔点,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在熔化时,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熔化前是固态,熔化后是液态。故选 D。 考点:晶体熔化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祖国山河一年四季美景如画。图中关于山河美景的描述,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 答案: C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常见物态变化的理解,雾是小水滴,是水蒸汽液化形成的。雨是熔化或液化形成的,霜是凝化形成的,冰是凝固形成的,雪是凝华形成的,故选 CD。 考点:物态变化 下表是一些物质的凝固点和沸点。在我国各个地区都能测量气温的温度计是( ) 水 水银 酒精 乙醚 凝固点 / 0 -
5、39 - 117 - 114 沸点 / 100 357 78 35 A酒精温度计 B乙醚温度计 C水温度计 D水银温度计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凝固点和沸点,在我国各个地区的气温相差较大,最低的有零下 40 ,最高接近零上 50 ,因此只有酒精温度计符合要求,故选 A。 考点:凝固点和沸点 室内温度为 20 ,此时用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随着酒精的迅速蒸发,下图中正确反映了温度计读数随时间的变化的是 ( )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蒸发吸热,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随着酒精的迅速蒸发,吸收热量使温度计的温度降低,而酒精蒸发没了后,温度计又
6、要升高回到环境温度,故选 C。 考点:蒸发吸热 关于声现象中,以下知识结构错误的是( )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声音基本知识的理解,知道次声波、可闻声波、超声波的频率不同,减弱噪声的三种方法,声音的特征是什么,声 音的利用的二种方式,而在声音的特征中,频率影响音调,频率不是声音的特征,故选 C。 考点:声音知识 在演示声音是怎样发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泡沫塑料球,球被多次弹开(如图 3)在此实验中,泡沫塑料球的作用是( ) 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 B使音叉的振动时间延长 C将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D使声波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
7、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的理解,知道泡沫塑料球的作用是把微小振动放大,使我们容易观察,在物理学中经常用到这种方法,如证明微小形变的实验中也用到了,同时这个实验还可以证明响度与振幅的头疼故选 C。 考点:声音的产生 如图所示,如下实验,属于研究 “影响声音响度的因素 ”的一项是( ) A让同一小球从不同高度掉到鼓面上,听声音的不同 B把玻璃罩里的空气慢慢抽出,听声音的变化 C把塑料片以不同的速度从梳子上刮过,听声音的不同 D吹哨子,把活塞向下慢慢拉动,听声音的变化 答案: A 试题分析:响度跟振幅和距离发声体的距离有关。先一小球从较高的地方掉到鼓面上,引起鼓振动的幅度较大,再让
8、同一小球从较低处掉到鼓面上,引起鼓振动的幅度较小,听到鼓发出的声音响度不同,可以研究 “影响声音响度的因素 ”,故选 A。 考点:响度 王熙凤出场是红楼梦中极其精彩的一笔。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 ”贾母判断一定是 “凤辣子 ”来了。贾母判断的依据是声音特性中的( )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频率 答案: B 试题分析:音调是声音的高低,它与物体振动的频率有有关。响度是声音的强弱,它与发声体的振幅和发声体距人耳的距离有关,而音色是因为不同人的声带特征不同,所以不同人说话发出声音的音色也不相同,贾母是通过声音的音色不同区分是谁在说话的。我们判断什么乐器的声音,乐器声音的
9、质量,音箱的好坏都是通过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 考点:音色 下列温度中,约在 36 37 之间的是 ( ) A人的正常体温 B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 C冰箱冷藏室的温度 D人感觉舒适的环境的温度 答案: A 试题分析:学生对温度的感知能力不同,让学生知道我们常见的一些环境温度。A、人的正常体温是 37 左右,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是 100 ,冰箱冷藏室的温度是 4-8 ,人感觉舒适的环境的温度是 20 左右。故选项 A正确。 考点:温度的估测 实验题 ( 7分)请阅读下面一段短文后,认真思考并回答有关问题如图所示,小明和小刚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可乐饮料的纸杯制成了一个 “土电话 ”。 ( 1)他
10、们用 “土电话 ”能实现 10m间的通话,这表明 ( 2)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相同的响度讲话,如果改用细金属丝连接 “土电话 ”,则听到的声音就 大些。这一实验表明: 。 ( 3)如果用 “土电话 ”时,另一个同学捏住棉线的某一部分,则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 。 ( 4)某研究小组利用以上两个纸杯和一些长短、粗细不同的琴弦,又进行了探究 “音调和哪些因素有关 ”的活动。他们选用的琴弦长度、材料在图中已标出(其中琴弦的的直径关系: a c d b),并且每根琴弦固定在 “音箱 ”上的松紧程度一致。 若他们想研究 “音调的高低与琴弦长度 ”的关系应选择琴弦 (选填符号 a、 b、c 或
11、d)。 若选择琴弦 a和 b,则是为了研究 。 若有同学选择 c和 d进行研究,并推理得 出:琴弦长度越长,振动越慢,音调就越低的结论。该同学探究过程中存在什么问题? 。 两位同学还可以选择琴弦 (选填符号 a、 b、 c或 d),研究 “琴弦音调高低与材料的关系 ”。 答案:( 1)固体能传声 ( 2)金属比棉线传声效果好 ( 3)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 4) a d 音调高低与琴弦粗细的关系 没有控制材料相同 a c 试题分析:(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一切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细棉线是固体,能实现通话,说明固体也是传声的一种介质 ( 2)用金属丝听到的声音大,相距同样远,且
12、说话的响度也相同,但改用金属丝连接土电话,听到的声音大,说明金属丝传声效果比棉线好; ( 3)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说话声引起棉线振动,棉线把这种振动传到远方,如果用手捏住棉线的某一部分,棉线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 4) 研究 “音调的高低与琴弦长度 ”的关系,应控制粗细、材料、松紧相同,选 a d a b的长短、材料、松紧相同,只有粗细不同,所以是研究音调高低与琴弦粗细的关系。 没有控制变量,材料不相同。 a c的长短、粗细、松紧相同,只有材料不同,所以是研究音调高 低与琴弦材料的关系。 考点: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不同材料传声效果不一样、声音是发声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特征和什么因素有关
13、 ( 8分)如图所示,是 “探究物质的熔化规律 ”的实验装置。实验时先将固体物质和温度计分别放入试管内,再放入大烧杯的水中,观察固体的熔化过程。 ( 1)试管内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如图所示为读取温度计示数的方法,正确的是 (选填 “A”、 “B”或 “C”),该物质是 (选填 “晶体 ”或 “非晶体 ”)。 ( 2)将固体物质和温度计分别放入试管内,再放入大烧杯的水中进行加热固体的好处是 ;为了保证实 验的效果,试管中固体物质的表面应 (选填 “高于 ”、 “低于 ”)烧杯中的水面的高度。 ( 3)实验时若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试管底部,则测得试管内物质的温度值偏 。 ( 4)该同学按
14、照正确方法进行实验,收集数据后画出了如图所示的熔化和凝固的图象,根据图象可知该物质的凝固点是 ;该物质的熔化过程用了 min ;DE段该物质处于 状态。 答案:( 1) B 晶体 ( 2)均匀受热 低于 ( 3)大 ( 4) 230 4 液态 试题分析:( 1)仪器读数时要注意先明确量程,再弄清分度值,最后再读数,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内液柱内凹液面 的底部相平。 B正确。晶体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晶体熔化时温度不变。 ( 2)水浴法加热为的是均匀受热,小试管中物体的高度要低于大烧杯水的高度,以保证均匀受热。 ( 3) “探究物质的熔化规律 ”的实验,实验时若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试管底部,则测得试管内
15、物质的温度值偏大。 ( 4)晶体熔化时温度不变,在图象中平行于横轴的温度不变。熔化时间看横轴。比熔点高时物质处于液态。 考点:温度计读数 晶体熔化特点水浴法加热 实验设计的严密性、操作的规范性等都很重要,每一个环节都会影响实验结果。两容器中分别盛有等质量的酒精和水,室温下放置 几天后,两者的质量都明显减少,且酒精减少得更多,如图所示。某同学由此得出 “酒精比水蒸发得更快 ”的结论。但是另一位同学认为不能得出该结论,其理由是实验中没有控制 相同,因此无法比较蒸发快慢。 答案:液体的表面积 试题分析:在物理实验中,研究的问题有多个变量时物理学中对于多因素(多变量)的问题,常常采用控制因素(变量)的
16、方法,把多因素的问题变成多个单因素的问题。每一次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因素,而控制其余几个因素不变,从而研究被改变的这个因素对事物的影响,分别加以研究,最后再综合解决,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它是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思想方法,广泛地运用在各种科学探索和科学实验研究之中。 考点:控制变量法 ( 12分)在 “观察水沸腾 ”实验中: ( 1)小明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如图,则图中 是沸腾前的情况。 (填 “甲 ”或 “乙 ”) ( 2)下表是小明实验中所记录的数据: 时间( min) 0 1 2 3 4 5 6 7 8 9 温度( ) 95 96 97 98 98 98 98 96 98 9
17、8 从记录数据看,在第 min 时的数据是错误的,温度应改为 。 由表中数据得出的结论是: _ 。 ( 3)撤去酒精灯,小明观察到水没有立即停止沸腾,原因是 ,此时水的温度 (选填 “高于 ”、 “等于 ”或 “低于 ”)沸点 ( 4)同时,小华也做了该实验。他们根据各自的数据,在同一坐标纸上画出了如图所示的图线,其中实线表示小明的图线,虚线表示小华的图线,水平部分图线重合。若加热条件完全相同,整个过程中两人的操作都规范准确。根据图线分析: 你认为造成两同学图线差异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5)小明同学在做完 “观察水的沸腾 ”实验后又进一步探究了沸水自然冷却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他将实
18、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时间 /min 0 5 10 15 25 35 45 55 65 75 温度 / 98 70 55 45 35 28 24 22 22 22 请在下面坐标图中通过描点画出上述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2分) 根据表中的数据可推知,小明做上述实验时的环境温度 (即室温 )应在 左右 根据描画出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可知沸水在自然冷却过程中温度变化的规律是: A先快后慢 B先慢后快 C均匀降低 D基本不变 ( 6)如果有一天你要喝一杯奶茶,可以有两种方法供你选择: 先将滚烫的热茶冷却 5min,然后加一匙冷牛奶; 先将一匙冷牛奶加进滚烫的热中,然后冷却 5min。你认为方法 _
19、的冷却效果好。 答案:( 1)乙 ( 2) 7 98 液体沸腾时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 2)石棉网继续给水短暂供热 等于 ( 4)水的质量不同 ( 5) ( 2分)如图所示 22 A ( 6) 试题分析:( 1)水沸腾时,在溶器底产生大量的汽泡,气泡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放出其中的水蒸汽,沸腾前,在溶器底产生少量的气泡,上升变小。 ( 2)液体沸腾时温度不变,读数前认清分度值和量程。液体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 3)液体沸腾的条件是达到沸点,继续加热,只要液体沸腾就一定在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所以是石棉网继续给水短暂供热。 ( 4)初温和沸点相同,加热条件完全相同,小华加热的时间长,吸收的
20、热量多,可以看出原因是水的质量不同。 ( 4)水温降到 22 不再下降,说明当时的室温是 22 ,而物体的温差越大,热传递越快。 ( 5)物体的温差越大,热传递越快。传递的能量越多。 考点:沸腾现象 沸腾的特点 填空题 ( 4分)如图(甲)所示,取一支大注射器,拉动活塞使注射器里吸进一些乙醚,取下针头,用橡皮帽把注射器的小孔堵住。再向外拉动活塞,到一定程度时,注射器里的液态乙醚消失,这是 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然后推动活塞,可观察到又有液态乙醚出现,这表明 用 方法可以使气体液化。如图(乙)所示,如图所示的是一个碘锤,下部有少量的碘当用洒精灯微微加热碘锤下部时,会看到碘锤内部空间出现 ,而固
21、态的碘颗粒将逐渐减少;停止加热,并在碘锤上部凹陷处滴入一些冷水,你会看到碘锤滴冷水的下方出现较多的碘颗粒,这个现象说明 。 答案:汽化 压缩体积 碘蒸气 凝华放热 试题分析:使气体液化的方法( 1)降低温度( 2)压缩体积,原来有的液态液体乙醚,现在没了,是乙醚汽化变成乙醚蒸气。加热碘时碘由回态直接变成气态,碘颗粒将逐渐减少,而碘蒸气遇冷又由回态直接变成回态,凝华放热。 考点:气体液化的方法 凝华放热 ( 7分)如图所示某兴趣小组在空易拉罐的底部中央戳个小圆孔,将顶部剪去后,蒙上一层塑料薄膜,制作成一个简易针孔照相机如图甲所示,将其水平放置,在左侧固定一支点燃的蜡烛,可在塑料薄膜上看到烛焰倒立
22、的像 ( 1)该现象可以用 来解释; ( 2)在图乙中利用光线作出烛焰 AB 在塑料薄膜上像 (保留作图痕迹 )( 2 分)。 ( 3)若将点燃的蜡烛向上移动,则塑料薄膜上的像向 (选填 “上 ”或 “下 ”)方移动;若将蜡烛靠近小孔少许,蜡烛的像将 (选填 “变大 ”、 “变小 ”或 “不变 ”)。 ( 4)若只将小 圆孔改为三角形小孔,则像的形状 (选填 “改变 ”或 “不变 ”) ( 5)树荫下的圆形光斑就是 通过树叶间的小孔在地面上所成的实像。 答案:( 1)光的直线传播 ( 2)如图( 2分)(光线 1分, O 点的位置 1分) ( 3)下 变大 ( 4)不变 ( 5)太阳 试题分析
23、:( 1)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 3)小孔成像,像和物的上下左右都颠到,点燃的蜡烛向上移动,像应向下移动。小孔成像的大小是由相似三角的原理得到的,物距小孔越近,像越大。 ( 4)小孔成像时,成的是物体的像,不管小孔是什么形状,像的形状不变。 ( 5)树荫下的圆形光斑是太阳光通过树叶中的小孔成的实像。 考点:温度计读数 晶体熔化特点水浴法加热 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传播速度 ;(选填 “变大 ”、 “变小 ”、 “不变 ”) 如果超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 1500m/s,从某处海面竖直向海底发出的超声波经 4s返回海面,则该处海水的深度是 m 答案:变大 3000
24、 试题分析: 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液体中次之、气体中最慢(软木除外),回声测距是声音来回走过二次要除以 2.。 考点: 声速 回声测 距 如图所示,将刻度尺的一端紧压在桌面上,拨动伸出桌面的一端,显著改变两次用力的大小,能够听出声音的 发生了变化;显著改变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与上次相同的力拨动,能够听出声音的 发生了变化(选填 “响度 ”、 “音调 ”或 “音色 ”)。 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振动,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 。 答案:响度 音调 尺发出的是次声波 试题分析:轻拨时钢尺振动幅度小,响度小;重拨时钢尺振动幅度大,响度大;保持尺的振动幅度不变,钢尺伸
25、出长,振动慢,音调低;钢尺伸出短,振动快,音调高人耳听到的 频率范围是 20HZ20000HZ尺子伸出长了,振动慢了,频率小了,发出的是次声波,所以听不到了。 考点:音调 响度 2010年 4月 14日 7时 49分,我国青海省玉树县发生了里氏 7.1级强烈地震,为及时了解震区的受灾情况,相关部门利用了卫星遥感技术。卫星遥感可以昼夜不停的工作,因为它不仅可以感知可见光,还可以感知物体发出的 (填 “紫外线 ”或 “红外线 ”)。 答案:红外线 试题分析:所有的物体都能发出红外线,物体的温度越高发出的红外线越多,我们可以通过感知红外线的多少,来确定是否有生命体的存在。 考点:温度高的物 体发出的
26、红外线多 物理就在我们身边,请举一例你认为是光源的事例: 。 2009年 7月 22日在高淳区境内出现了难得一见的日食奇观,当我们位于下图中的 区域时,就能看到日全食现象。彩色电视画面的颜色是由红、 、蓝三种色光合成的。 答案:太阳等 A 绿 试题分析:光源是能够发光的物体。光在同种均匀介质是沿直线传播的,这样在 A区形成日环食、 B区形成日偏食、 C区形成日环食。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 考点:光源 光的直线传播 色光的三原色 打开冰箱门时,常会看到电冰箱门的附近出现一股 “白气 ”,用你学过的知识判断,这 种情况最常出现在 季(填写季节名称),这种 “白气 ”是 (填写来源)水蒸气 (填
27、写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 答案:夏 空气中的 液化 试题分析:夏季温度高,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水蒸气,打开冰箱门时,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冰箱空气液化成小水滴形成 “白气 ”。 考点:液化 诗句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中 “高 ”是指声音的 大(选填 “音调 ”、 “响度 ”或 “音色 ”);医学中常用超声波击碎人体内的结石,这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 。 答案:响度 能量 试题分析: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中 “高 ”指的是声音的大小,所以它指的是响度。不变,在两盆水中还有冰时,它们都是冰水混合物,它们的温度都是0 ,因此它们的温度是相等的。医学中常用超声波击碎人体内的结石, “声波击碎
28、 ”说明了是利用能量。 考点:响度和超声波传递能量 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声现象例如:笑树能发出笑声是因为果实的外 壳上面有许多小孔,经风一吹,壳里的籽撞击壳壁使其 发声;打雷和闪电是同时发生的,但我们总是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原因是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选填 “小 于 ”、 “大于 ”或 “等于 ”)。 答案:振动 大于 试题分析: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声音在 15 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340米 /秒,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3108m/s。光的传播速度远远大于声音的传播速度。 考点: 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速度 在控制噪声的措施方面,有
29、些地方可以看到如图 7所示的标牌,这主要是在 减弱噪声;教室外有声音干扰时,关上门窗是为了在 减弱噪声。 答案:声源处 传播过程中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防治噪声的途径,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种:在声源处减弱噪声,阻 断噪声的传播,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考点:防治噪声的途径 如图所示,该装置除了能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还能探究声音的 _和_的关系。 答案:响度 振幅 试题分析:响度跟振幅和距离发声体的距离有关,音叉的振幅的大小通过小球摆动的角度来体现,小球摆到的角度越大,音叉的振幅越大。 考点:响度和振幅的关系 今年夏季,我区久热不雨。为了缓解旱情, 2013年 8月份,高淳气象部门
30、实施了三次人工增雨作业,增雨效果明显,对我区的旱情缓解起了一定作用。气象部门用火箭将碘化银洒向云层,碘化银吸附水汽,加速水蒸 气 成小水滴,或加速水蒸气 成冰晶(均填物态变化名称)。水蒸气变成冰晶的过程中 热量(填吸收 /放出)。面对旱情,请你写出一种节约用水的方法: _。 答案:液化 凝华 放出 滴灌(合理给分) 试题分析:人工降雨的过程是碘化银升华吸热,使周围温度降低,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或凝华成小冰晶,水滴和冰晶下落,小冰晶熔化成小水滴形成雨,液化和凝华都是放热的。 考点:物态变化 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测温液体 的性质工作的,如图 10所示温度计的示数是 。 答案:热胀冷缩
31、-6 试题分析:物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温度计就是根据物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温度计读数时要认清量程和分度值,我们初中的测量仪器,认清分度值和量程都是为了读数。 考点:温度计的原理和读数 冬季,菜农贮菜时,常在菜窖里放几桶水(如图甲),这利用了 。高烧的病人常用冰袋降温(如图乙),这利用了 。 答案:水凝固放热 冰熔化吸热 试题分析:液体凝固时放出热量,使周围的温度降低的少,菜不会冻坏。固体熔化时吸收热量,使周围的温度降低。从而降低病人的体温。 考点:熔化吸热、凝固放热 北方冬天的清晨,我们经常看到玻璃窗上有美丽的 “冰花 ”,这是 _ (选填 “室内 ”或 “室外 ”)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
32、形成的,此过程要 热 (选填 “吸 ”或 “放 ”). 答案:室内 凝华 放 试题分析:冰花的形成是热的小蒸气遇到冷的玻璃凝华而成的,室内的温度高,有大量的水蒸气,这些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要凝华,所以在室内,而凝华是放热的。 考点:凝华放热 有两盆水,里面都有没有熔化的冰块,甲盆放在阳光下,乙盆放在阴凉处,在冰块未熔化完以前,甲盆水的温度 乙盆水的温度。(填 “小于 ”、 “ 等于 ”或“ 大于 ”) 答案:等于 试题分析:冰是晶体,晶体在熔化时吸收热量而温度不变,在两盆水中还有冰时,它们都是冰水混合物,它们的温度都是 0 ,因此它们的温度是相等的。 考点:晶体熔化的特点 ( 5分)小明猜想,水
33、中加入别的物质后,一定会对水的凝固点产生影响,为了验证这一猜想,他将一些盐放入水中,并把盐水用容器盛好放入冰箱,研究盐水的凝固过程 .每隔一定时间,小明就观察盐水状态、测出温度,并将凝固过程记录的温度数据画成了凝固图象如图甲所示。 (1)从图象中可以看出盐水凝固过程用了 分钟。 (2)从图象中得到晶体的液态物质在凝固时的温度将 。 (填 “变大 ”“变小 ”或 “不变 ”) (3)凝固点为 。实验验证了小明的猜想,因为与水相比,凝固点变 了。 (选填“高 ”或 “低 ”) (4)如果将一个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盐冰水混合物中如图 20乙所示,试管中的冰水混合物中的冰会 。 (选填 “变多 ”、 “变少 ”或 “不变 ”) 答案:( 1) 10 ( 2)不变 ( 3) -2 低 ( 4)变多 试题分析:( 1)晶体凝固时温度不变,在图象中与横轴平行是晶体熔化过程,时间是 10分钟。 ( 2)晶体的液体凝固时温度不变。 ( 3)凝固点是温度不变时的温度,水的凝固点是 0 。 ( 4)将一个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盐冰水混合物中,盐冰水混合物温度低吸收热量,而冰水混合物温度高放出热量,冰的质量变多。 考点:凝固和凝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