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江苏南京高淳区初二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生物卷(带解析).doc

上传人:appealoxygen216 文档编号:308620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80.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2014学年江苏南京高淳区初二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生物卷(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3-2014学年江苏南京高淳区初二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生物卷(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3-2014学年江苏南京高淳区初二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生物卷(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3-2014学年江苏南京高淳区初二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生物卷(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3-2014学年江苏南京高淳区初二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生物卷(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2014学年江苏南京高淳区初二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生物卷(带解析) 选择题 没有根、茎、叶等器官分化的植物是 A藻类植物 B苔藓植物 C蕨类植物 D种子植物 答案: A 试题分析: A、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符合题意。 B、苔藓植物无根,起固着作用的是假根,有茎、叶的分化,无输导组织,不符合题意。 C、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一般长的高大,不符合题意。 D、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裸子植物有根、茎、叶和种子四种器官,被子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不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解题需要明确藻类植物没

2、有根、茎、叶分化,即可正确答题。 乌贼释放墨汁、黄鼬释放臭气、野兔发现老鹰时奔向洞穴等,这些行为都属于 A觅食行为 B社会行为 C生殖行为 D防御行为 答案: D 试题分析:防御行为:为了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各种行为都是防御行为,如逃跑、装死、释放臭气、保护色、警戒色、机体防御等,觅食行为:是动物通过各种方式获取 生存所需的食物的行为;社会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生殖行为: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如占巢、求偶、交配、孵卵、哺育等一系列行为。故D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动物行为的分类,解答此题需要理解动物行为的目的。 下列四幅图

3、中属于动物社会行为的是 答案: C 试题分析: A、生殖行为: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如占巢、求偶、交配、孵卵、哺育等一系列行为,图中是鸟类在哺育,属于生殖行为,不符合题意; B、防御行为:为了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各种行为都是防御行为,如逃跑、装死、释放臭气、保护色、警戒色、机体防御等,图中是黄鼠狼在放臭气,属于防御行为,不符合题意; C、社群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图中是一群狒狒的社群行为,符合题意; D、觅食行为:是动物通过各种方式获取生存所需的食物的行为,图中是丹顶鹤在取食,属于取食行为,不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社

4、会行为,解答时可以从社会行为的特点方面来切入。 黄羊、跳鼠等动物善于奔跑或穴居,适于它们 生活的生态系统是 A森林生态系统 B草原生态系统 C农田生态系统 D池塘生态系统 答案: B 试题分析:草原生态系统分布在干旱地区,这里年降雨量很少,草原上的植物以草本植物为主,有的草原上有少量的灌木丛,由于降雨稀少,乔木非常少见,那里的动物与草原上的生活相适应,大多数具有挖洞或快速奔跑的行为特点,草原上啮齿目动物特别多,它们几乎都过着地下穴居的生活,草原上视野开阔,动物挖洞穴居或奔跑有利于逃避敌害,是对草原环境的一种适应,由于缺水,在草原生态系统中,两栖类和水生动物非常少见,故黄羊、跳鼠等善于奔 跑的动

5、物主要生活在草原生态系统。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生态系统的类型及特点,解题需要熟知生态系统的类型及特点。 下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图解,甲、乙、丙分别代表不同的生物类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丙是分解者 B甲是生产者,乙是分解者,丙是消费者 C甲是分解者,乙是消费者,丙是生产者 D甲是分解者,乙是生产者,丙是消费者 答案: B 试题分析:由图解可知,甲与大气之间是双箭头,说明该生物既能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又能吸收氧气,产生二氧化碳,可以判断出甲为生产者,而甲和丙都被乙分解,判断出乙为分解者,靠分解动植物的遗体来维持生活,丙直接或间接地以甲(植物)为食,又被乙(分解者)分解

6、,同时,丙又不断地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判断丙为消费者。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碳循环,解答此题需理解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在下列生态系统中,自我调节能力最强的是 A农田生态系统 B池塘生态系统 C草原生态系统 D热带雨林 答案: D 试题分析: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生态系统调节能力的大小取决于它自身结构特点,但生态系统的资源和空间是有限的,所以,其自动调节能力也是有限的,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大,反之,调节能力就小,所以森林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最大。 考点:本题

7、考查的是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大。 下表是某水域生态系统流经各营养 级的能量数值表,表中甲、乙、丙、丁分别表示不同的营养级。其中属于生产者的是 营养级 甲 乙 丙 丁 能量( KJ/m2) 141.10102 15.91102 0.88102 871.27102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 D 试题分析:能量是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能量在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传递时,具有单向性和逐级递减的特点,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所以生产者是能量最高的丁。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8、,解此题从食物链(网)能量的流动来分析。 下列属于 “低碳生活 ”方式的是 A用餐时习惯使用一次性筷子和餐盒 B晚上习惯于把家里所有的灯都打开 C每天上学由家长开车接送 D节约用纸,少用纸巾,保护森林 答案: D 试题分析: “低碳生活 ”就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主要是从节电、节气和回收三个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选项 D 属于 “低碳生活 ”方式。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低碳生活,解题需要理解低碳生活的实质。 下列对生态平衡概念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在一定时期内,一个自然生态系统内的生物种类和数量一般是相对稳定的

9、 B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数量一定相等 C一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该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多样性有关 D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答案: B 试题分析: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状态的一种现象,生态平衡是一个动态的平衡,生物的种类数量不是不变、而是相对稳定,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生态平衡的概念,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生态平衡的概念。 脊椎动物 运动系统的组成有 皮肤 骨骼肌 骨 骨连接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骼和肌肉组成,骨骼是由多块骨连接而成,骨和骨之间的连接叫骨连

10、结,有的骨连结是不能活动的,如脑颅骨各骨之间的连结,有的稍微能活动,如椎骨前方椎体间的连结,还有一种是能活动的,即一般所说的关节,如上肢的肩关节、肘关节,下肢的髋关节、膝关节等,关节是骨连结的主要形式,它是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组成,骨骼肌两端较细呈乳白色的部分是肌腱(属 于结缔组织),分别附着在相邻的两块骨上,中间较粗的部分是肌腹,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外面包有结缔组织膜,里面有许多血管和神经,能够收缩和舒张,综上所述,故 C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脊椎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组成,意在考查对运动系统组成的熟记。 动物迁徙的意义是 A.获得充足的食物 B.获得适宜的生活环境 C.有利于进

11、行生殖 D.A、 B、 C三项都正确 答案: D 试题分析:动物迁徙行为指某种动物每年春季和秋季,有规律的、沿相对固定的路线、定时地在繁殖地区和越冬地区之间进行的长距离的往返移居的行为现象,动物的迁徙有 利于寻找适宜的生活环境,寻找充足的食物,有利于进行繁殖和延续,完成繁殖活动,故 D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动物迁徙的意义解答时可以从迁徙行为的概念和意义方面来切入。 鸭足趾间有蹼,适于运动的形式是 A飞翔 B爬行 C游泳 D滑翔 答案: C 试题分析:动物的运动方式是与动物的结构相适应的,如鸭的趾间有蹼,蹼相当于撑船的浆,所以,鸭的趾间有蹼,适于游泳。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动物的运动

12、方式,解题需熟知动物的运动方式多种多样,飞行、游泳、爬行、奔跑,这些都是与生活环境相适宜的。 下列植物中,种 子外没有果皮包被,属于我国一级保护植物的是 A水杉 B雪松 C桫椤 D珙桐 答案: A 试题分析:水杉的种子外面有无果皮包被着,种子裸露,仅仅被一鳞片覆盖起来,属于裸子植物,属于我国一级保护植物,雪松的种子外面有无果皮包被着,种子裸露,仅仅被一鳞片覆盖起来,也属于裸子植物,但不属于我国一级保护植物,桫椤属于我国一级保护植物,但不是裸子植物,它属于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无花、果实和种子,珙桐的种子外有果皮包被,属于被子植物,也是我国一级保护植物,故 A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的

13、是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及我国的以及保护植物。 细菌与真菌相比,其结构特点是 A有成形的细胞核 B无成形的细胞核 C有细胞结构 D无细胞结构 答案: B 试题分析: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 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真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叶绿体,因此细菌与真菌相比,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故 B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细菌与真菌的结构,解答此题需要熟知细菌真菌的结构。 生物分 类的等级从高到低依次是 A界 门 纲 目 科 属 种 B门 纲 目 科 属 种 C种 属 科 目 纲 门 界

14、 D纲 目 科 属 种 答案: A 试题分析:生物的分类等级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单位,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故 A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生物的分类单位,解答此题需要熟记生物的分类单位。 种植药材是利用生物多样性的 A潜在价值 B间接价值 C直接价值 D食用价值 答案: C 试题分析:生物多样性的概念:生物多样性,简单地说,就是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多样性,确切地说,生物多样性包括包括地球上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及其所拥有的全部基因和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直接使用价值,

15、指对人类的社会生活有直接影响和作用的价值,如:药用价值、观赏价值、食用价值和生产使用价值(野外收获进入贸易市场)等,间接使用价值,一般表现为涵养水源、净化水质、巩固堤岸、防止土壤侵蚀、降低洪峰、改善地方气候、吸收污染物,调节碳 氧平衡,在调节全球气候变化中的作用,主要指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的作用等等,潜在价值,今天还未被利用的哪些物种在将来会有利用的价值,栽培植物的野生亲缘种究竟能提供多少对农林业发展有用的遗传材料,是不可估量的。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生物多样性的价值,解答时可以从生物多样性的意义方面来切入。 科学家研究了某地鸟类濒危或受到威胁的原因,结果如下表: 原因 偷猎 栖息地丧失 外来物种

16、的影响 其他原因 比例 20% 60% 12% 8% 由上述结果看出,保护鸟类最有效的措施为 A大力开展爱鸟周活动,加强爱鸟宣传 B禁止偷猎 C控制外来物种的引入 D建立自然保护区 答案: D 试题分析: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又叫就地保护,自然保护区是 “天然基因库 ”,能够保存许多物种和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为进行各种生物学研究提供良好的基地,是活的自然博物馆,是向人们普及生物学知识,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场所,通过以上鸟类濒危或受到威胁的原因:偷猎、栖息地丧失、外来物种的影响等,因此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

17、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解题需明确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 生物遵循一定的规律不断进化发展。下列不符合生物进化规律的是 A从简单到复杂 B从体积小到体积大 C从低等到高等 D从水生到陆生 答案: B 试题分析: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较多,越晚近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较多,因此证明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生物进化的趋势,解答此题需熟记生物进化的趋势。 达尔文认为,长颈鹿的长颈性状

18、形成的原因是 A上帝创造的 B自然选择的结果 C为吃到高处的树叶颈不断伸长 D祖先遗传的结果 答案: B 试题分析:古代的长颈鹿有的颈长些,有的颈短些,这是生物的变异现象,这些变异是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因此这些性状是可以遗传的,在食物不足的情况下,颈长些的能够吃到高处的树叶,就容易生存下去,并且繁殖后代,这是适者生存,四肢和颈短的个体,吃不到高处的树叶,导致营养不良,体质虚弱,本身活下来的可能性很小,留下 后代的就会就更小,甚至死亡,这是不适者被淘汰,经过许多代后颈短些的长颈鹿就被淘汰了,达尔文认为,在激烈的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反之,具有不利变异的个

19、体,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死亡,这就是说自然界中的生物,经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生物的进化是在遗传、变异的基础上进行自然选择的结果。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内容,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自然选择的过程特点达尔文关于长颈鹿进化过程的解释:变异 环境选择 适者生存。 在人类进化 过程中发生的显著变化是 A后肢粗壮 B奔跑飞快 C脑容量增加 D群居生活 答案: C 试题分析:在距今 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森林古猿的一支是现代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

20、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早期人类在使用天然工具的过程中,逐渐学会了制造工具,随着制造工具的越来越复杂,他们的大脑也变得越来越发达,并在群体生活中产生了语言,逐渐发展成现代的人类社会,工具的制造和使用促进了脑的发展,而脑的发展又提高了他们制造工具的能力;他们用火烤制食物,从而改善了身体的营养,有利于脑的发育,大大增强 了他们在自然界中生存能力,语言的产生,使得相互之间能更好的交流与合作,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劳动是一个重要因素,劳动是人类的身体得到协调发展,最终演变成自然界的强者。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人类的起源和进化,解题需熟记相关的知识。 综合题 ( 5分)现代地球

21、上生活的各种生物都是由古代的生物进化来的。科学家根据亲缘关系的远近,用生物 “进化树 ”(如下图所示)形象而简明地表示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请据图回答: ( 1)进化树中标号 、 所代表的植物及桫椤的共同特征是生殖过程离不开 。 ( 2)标号 代表的动物,大多数成体用 呼吸,皮肤有辅助呼吸功能。 ( 3)进化树上标出的属于我国一级保护的哺乳动物是 。 ( 4)进化树上标出的属于我国一级保护的蕨类植物是 。 ( 5)观察进化树,图中亲缘关系最近的两种生物是 。 答案:( 1)水 ( 2)肺 ( 3)大熊猫 ( 4)桫椤 ( 5)鲤鱼、鲫鱼 试题分析:进化树中 代表昆虫, 代表两栖动物, 代表藻类植

22、物, 代表苔藓植物, 代表被子植物, ( 1)植物进化的历程为:生活在海洋中的原始藻类,经过极其漫长的年代,逐渐进化成为适应陆地生活的原始的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使原来的不毛之地开始披上了绿装,但是,它们的生殖还都需要有水的环境,后来,一部分原始的蕨类植物进化成为原始的种子植物,包括原始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由于花粉管的出现它们的生殖完全脱离了水的限制,更加适应陆地生活,所以进化树中标号 藻类植物、 苔藓植物及桫椤的共同特征是生殖过程离不开水; ( 2)标号 代表的动物两栖类其发育类型属于变态发育,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发育为变态发育,成体既能生活在 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皮肤辅

23、助呼吸; ( 3)大熊猫是大熊猫科的一种哺乳动物,是世界上最可爱的动物之一,大熊猫已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 800万年,被誉为 “活化石 ”和 “中国国宝 ”,世界自然基金会的形象大使,是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物种,据第三次全国大熊猫野外种群调查,全世界野生大熊猫不足 1600只,属于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 4)桫椤属于我国一级保护植物,属于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无花、果实和种子; ( 5)生物的分类等级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所属的等级越小,生物的亲缘关系 越近,共同特征越多,等级越大,亲缘关系越远,共同特征越少,如图可知,亲缘关系最近的两种植物是鲤鱼和鲫鱼,因为

24、鲤鱼和鲫鱼都属于鱼纲、鲤形目、鲤科,共同特征最多。 考点:本题考查植物进化的历程的有关知识,本题结合植物的分类及植物进化的历程中不同阶段的生物的特点进行记忆。 ( 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印度曾经有过关于 “狼孩 ”的报道:一只失去幼仔的母狼,疯狂地闯进了一户主人不在家的农舍,对园里的鸡群大肆捕咬。此时,留在家中的婴儿受到惊吓大声啼哭起来,于是母狼循着哭声越窗进入屋内 闻讯赶回家的主人正看到衔着婴儿的 母狼遁入山林。 十余年后,人们终于在山林里发现了被母狼哺育长大的孩子:一个赤身裸体,不懂人言,只会嚎叫,追逐着母狼用四肢爬行,且用牙撕咬生肉为食的 “狼孩 ”。 ( 1)母狼捕咬鸡群的行为是先

25、天性行为中的 行为;母狼捕咬鸡群所需要的能量来源于细胞的 。 ( 2) “狼孩 ”的表现说明了正常人的言语是通过逐步 才形成,属于 行为,主要与神经系统中的 有关。 答案:( 1)觅食、呼吸作用 ( 2)学习、学习、大脑皮层 试题分析: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 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母狼捕咬鸡群是动物生来就有的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本能,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来自氧气分解细胞中的有机物释放出的能量,即生物体的呼吸作用;正常人的言语是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 “学习 ”逐渐建立起来的,

26、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活动,称为后天性行为,又称为学习行为。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区别,解答此题需要熟练掌握动物行为的获得途径和特点。 ( 4分)下图为大熊猫、蚯蚓、鲫鱼、扬子鳄四种动物,请回答: ( 1)鱼有 许多适应水中生活的特征,其主要是用 _ _呼吸,用鳍游泳。 ( 2)按照由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鲫鱼、蚯蚓、大熊猫、扬子鳄 B蚯蚓、扬子鳄、鲫鱼、大熊猫 C蚯蚓、鲫鱼、扬子鳄、大熊猫 D蚯蚓、鲫鱼、大熊猫、扬子鳄 ( 3)我国四川省卧龙地区建立的自然保护区,是对上图动物中的 进行就地保护。 ( 4)上图中体内无脊柱的动物

27、是 。 答案:( 1)鳃 ( 2) C ( 3)大熊猫 ( 4)蚯蚓 试题分析:( 1)鱼适应水中生活有两个最重要的特点:一是能用鳃呼吸,鳃是鱼的呼吸器官,能吸收水中的溶解氧,二是能用鳍游泳,来取食和避敌; ( 2)动物的进化是由无脊椎动物进化成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是:原始鱼类 原始两栖类 原始爬行类 ,蚯蚓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环节动物,鲫鱼属于鱼类,扬子鳄属于爬行类,大熊猫属于哺乳类,因此,按照由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排列是:蚯蚓、鲫鱼、扬子鳄、大熊猫; ( 3)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们采取了不同的措施,其中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如为保护大熊猫建立了四川省卧龙自然保护区

28、 ; ( 4)根据体内有无脊柱这一特征,可将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类,脊椎动物的体内有脊柱,无脊椎动物的体内无脊柱,蚯蚓的体内无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鱼、扬子鳄、大熊猫的体内都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动物的分类,意在考查对各种动物特征的掌握。 (6分 )下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1)该生态系统中有 条食物链。请写出猫头鹰在该生态系统中获得能量最多的一条食物链 。 (2)该生态系统若被 DDT污染,则体内 DDT含量最多的生物是 。 (3)在该生态系统中,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进入生物体内的途径是绿色植物的 。 ( 4)一般情况下该池塘生态系统中某种

29、消费者减少并不影响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能力。 (5)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一般是 方向的。(选填 “单 ”或 “双 ”。) 答案:( 1) 4、草 鼠 猫头鹰 ( 2)猫头鹰 ( 3)光合作用 ( 4)自我调节 ( 5)单 试题分析: (1)食物链的数法是:从生产者开始,沿着箭头走到最高消费者(也就是说再往后没有箭头了为止),逐条逐条的数,看有多少种走法(注意最高消费者不一定是一个) ,从图 中可以看出该题中的食物链有:草 虫 鸟 猫头鹰,草 虫 蛙 蛇 猫头鹰,草 鼠 蛇 猫头鹰,草 鼠 鹰,共 4条食物链,食物链越简单,能量损耗就越少,所以猫头鹰在该生态系统中获得能量

30、最多的一条食物 链是:草 鼠 猫头鹰; ( 2)有害物质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的积累,其浓度也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渐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鹰位于食物链的最末端,其体内有害物质的浓度应该是最高; ( 3)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故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进入生物体内的途径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 4)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 我调节能力,使得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一般情况下该池塘生态系统中某种消费者减少并不影响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 5)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逐级递减,由绿色植物流向植食性动物,再流向肉食性动物。 考点:本题考查的

31、是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和食物链的内容以及会分析生物的数量变化。 判断题 草履虫的运动器官是纤毛,变形虫的运动器官是伪足。 ( ) 答案: 试题分析:草履虫靠表膜完成呼吸,靠纤毛的摆动在水中旋转前进,变形虫在固体表面移动时,向前伸出一个或多个伪足,将体内部分原生质移入伪足内,后面的原生质也随着收缩前进,不断地补充向前流动的原生质,整个细胞就逐渐移向前方,变形虫就是这样依靠细胞内原生质流动才向前运动和捕捉食物的,故变形虫的运动依靠伪足。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草履虫和变形虫的特征,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了解草履虫和变形虫的运动方式。 生物圈是生物的共同家园。 (

32、 ) 答案: 试题分析:生物圈是生物与环境构成的一个统一的整体,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它包括了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的全部环境,它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三个部分,在生物圈中既有高大的山脉,也有低洼的海洋,因此这三个圈层并不是截然分开的,生物就生活在这三个圈层中,生物圈是人类和其它生物生存的共同家园,我们要好好保护它。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生物圈,解题需熟记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而不是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 既能在水中生活、又能在陆地上生活的动物叫两栖动物。 ( ) 答案: 试 题分析:两栖动物具有变态发育,幼体和成体的呼吸器官也不同等,如鸭子既能在水

33、中生活,又能在陆地生活的却属于鸟类,而不是两栖类。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两栖动物的定义,解题需熟记两栖动物是幼年只可以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成体既可以在水中生活,也可以在陆地上生活,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功。 化石是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 ( ) 答案: 试题分析:生物进化的证据有化石证据、比较解剖学上的证据、胚胎学上的证据等,化石是由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下,经过漫长的年代和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比较解 剖学是对各类脊椎动物的器官和系统进行解剖和比较研究的科学,比较解剖学为生物进化论提供的最重要的证据是同源器官,胚胎学是研究动植物的胚胎形成和发育过程的科学,也为生

34、物进化论提供了很重要的证据,如脊椎动物和人的胚胎早期都有鳃裂和尾,说明了脊椎动物和人是从某些古代的低等动物进化来的,因此化石不是研究生物进化的唯一证据,但化石是生物进化的重要证据,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先后顺序,说明了生物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逐渐进化而来的,始祖鸟化石说明了鸟类是由古代的爬行动物进化来的,因此化石是生物进化的重要证 据,故题干的叙述是正确的。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生物进化的证据 -化石,解答此题需要熟知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证据,但不是研究生物进化的唯一证据。 植物分为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两大类。 ( ) 答案: 试题分析:植物可以分为四大类群,由低等到高等分别

35、是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种子植物根据种子外面有无果皮包被分为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故题干中的叙述是错误的。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植物的分类,意在考查对植物分类的熟记。 连线题 配伍题(请将下列左侧与右侧的内容进行合理配伍,在括号内填上相应字母,每题 1分,共 5分) 1.动物园、植物园等 ( ) a.身体两侧有侧线,能感知水流方向 2.鲫鱼 ( ) b.胎生、哺乳,被誉为 “活化石 ” 3.生产者、消费者等 ( ) c.就地保护 4.大熊猫 ( ) d.生物成分 5.建立自然保护区 ( ) e.迁地保护 答案: .e 2.a 3.d 4.b 5.c 试题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有:一是就地保护,大多是建自然保护区,比如四川卧龙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等,二是迁地保护,大多转移到动物园或植物园,比如,水杉种子带到南京的中山陵植物园种植等,三是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科学研究 ,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和政策,四是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宣传和教育;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体表大多有鳞片,体外受精,卵生,体温不恒定,身体呈流线形,用侧线感知水流方向;大熊猫具有胎生、哺乳的特征,属于哺乳动物。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和动物的特征,解答此题需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