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四川遂宁中学九年级第一学段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boatfragile160 文档编号:310292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89.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届四川遂宁中学九年级第一学段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3届四川遂宁中学九年级第一学段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3届四川遂宁中学九年级第一学段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13届四川遂宁中学九年级第一学段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13届四川遂宁中学九年级第一学段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届四川遂宁中学九年级第一学段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关于分子间作用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根铁棒很难被拉断,这说明铁棒的分子间只存在引力 B液体非常容易流动,这说明液体分子间主要是斥力 C气体很容易被压缩的原因是气体分子间没有作用力 D分子间的距离减小,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增大 答案: D 试题分析: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一根铁棒很难被拉断,这说明铁棒的分子间存在引力, A错误;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但有时引力大于斥力,合力为引力;有时斥力大于引力,表现为斥力, B、 C错误;当分子间的距离减小,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增大, D正确。 考点:分子间的

2、作用力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清楚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但有时引力大于斥力,合力为引力;有时斥力大于引力,表现为斥力。 如图所示,用一弹簧测力计吊着一铁块,使铁块的下端靠近磁体的 A端,并从 A端慢慢地移动到 B端,则在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变化是( ) A先由大变小,后由小变大 B先由小变大,后由大变小 C由大变小 D由小变大 答案: A 试题分析:磁体有吸引铁钴镍的性质,条形磁体两极的磁性最强,中间最弱,所以当铁块在条形磁体的 N极时,受到磁铁的作用较强,所以弹簧测力计对铁块的拉力较大,示数较大;向右移动过程中,吸引力先变小后变大,所以示数

3、是先变小后变大,选 A。 考点:条形磁铁的磁性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条形磁铁的磁性是两端强中间弱。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接触一个金属箔已张开一个小角度的验电器,接触时验电器的金属箔的张开角度变得更大,由此可以断定( ) A验电器原来带正电,接触时有电子从玻璃棒传向验电器 B验电器原来带正电,接触时有电子从验电器传向玻璃棒 C验电器原来带负电,接触时有电子从玻璃棒传向验电器 D验电器原来带负电,接触时有电子从验电器传向玻璃棒 答案: B 试题分析: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玻璃棒带正电;去接触一个金属箔已张开一个小角度的验电器,接触时验电器的金属箔的张开角度变得更大,说明原验电器带的是正电

4、;接触时不是正电荷的移动,是电子从从验电器传向玻璃棒,选 B. 考点:验电器的原理和使用、摩擦起电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丝绸摩 擦过的玻璃棒,玻璃棒带正电。 在摩擦起电的过程中,带正电的甲原子与带负电的乙原子相比较,它们束缚电子的本领( ) A甲比乙弱些 B甲比乙强些 C相同 D甲比乙有时强,有时弱 答案: A 试题分析:不同的物体在相互摩擦时,束缚电子的本领是不同的,束缚本领强的得到电子带负电;束缚本领弱的,失去电子,带正电,选 A。 考点:摩擦起电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而不是创造了电荷。 如图所示, AB为一钢针,拿一条形磁铁用图中所示的方式进行摩擦,

5、若钢针被磁化后,用来制作指南针,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A端指南 B B端指南 C可能 A端指南,也可能是 B端指南 D无法确定 答案: B 试题分析:如图所示摩擦,钢针被磁化后, B端是 S极, A端是 N极, B端与地磁的 N 极吸引,但地磁的北极在地理的南极附近,所以 B端指向南极,选 B。 考点:磁化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物质被磁化后的磁性。 如图所示的螺线管 P和 Q,若电路中有电流,它们将相互( ) A吸引, P的右端是 S极, Q的左端是 N极 B吸引, P的右端是 N极, Q的左端是 S极 C排斥, P的右端是 N极, Q的左端是 N极 D排斥, P的右端是 S极

6、, Q的左端是 S极 答案: B 试题分析:如图所示,根据安培定则判定 P端是 N极, Q端是 S极,根据异名磁极相互吸引,所以它们将相互吸引,选 B。 考点:安培定则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安培定则判定通电螺线管的磁性:用右手握住螺线管,让四指弯向螺线管中电流方向,则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通电螺线管的N极。 有三块金属块,它们的质量相同,比热容之比 C 甲 : C 乙 :C 丙 =3:4:5,让它们吸收相同的热量后,升 高的温度之比为( ) A 3:4:5 B 5:4:3 C : :D 20:15:12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知 m甲 : m乙 :m 丙 =1:1:1,比热容之比

7、 C 甲 : C 乙 :C 丙 =3:4:5,吸收相同的热量 Q 甲 : Q 乙 :Q 丙 =1:1:1,根据 ,得 ; 所以 选 D。 考点:热量的计算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求热量的公式 。 冷水和热水混合(不计热量损失),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热水降低的温度一定等于冷水升高的温度 B若热水的质量大于冷水的质量 ,热水降低的温度一定大于冷水升高的温度 C若热水的质量小于冷水的质量 ,热水降低的温度一定小于冷水升高的温度 D热水放出的热量一定等于冷水吸收的热量 答案: D 试题分析:冷水和热水混合后,如果不计热损失,冷水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温度升高;热水放出热量,内能减小,温度降低

8、直到温度相同热水降低的温度不一定等于冷水升高的温度,因为不知道水的质量,但是热水放出的热量一定等于冷水吸收的热量,选 D。 考点:热传递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热传递的条件:必须存在温度差。 一水滴从 60m 高空落下,若重力做功使机械能的 25%转化成内能被水吸收,问水滴 落下后温度升高了( ) C 水 =4.2103J/(kg ), g=9.8N/kg A 0.35 B 0.035 C 0.0035 D条件不足,无法计算 答案: B 试题分析:一滴水的质量约是 1g,故一滴水所受的重力为: G=mg=110-3kg9.8N/kg=9.810-3N;下落 60m后,重力做的功为:;转化成

9、的内能为:W1=W25%=0.588J0.25=0.147J; 根据 ,得 ,选 B。 考点:功的计算、热量的计算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会熟练应用做功的公式: W=Gh和热量计算公式。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将条形磁铁分成若干段,每段磁体均有 N、 S极 B磁感线在磁体的外部从磁体 N极出发,最后回到 S极 C磁场是由无数条磁感线组成的 D大头针被磁铁吸引的同时也被磁化成小磁体 答案: C 试题分析:磁感线是人们为了研究磁场的方便而假想的线,不是真实存在的,所以磁场不是由磁感线组成, C错误。 考点:磁场与磁感线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磁感线不是真实存在的,是人们假想的线。 单缸四

10、冲程汽油机完成一个工作循环,曲轴转过( ) A 720 B 180 C 150 D 90 答案: A 试题分析:汽油机,完成一个工作循环活塞往复 2次,曲轴转动 2周,所以转动 720。 考点:内燃机的四个冲程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内燃机的的一个工作循环:活塞往复两次,曲轴转动两周,做功一次。 关于热机的效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热机做的有用功越多,热机效率一定高 B热机的功率大,热机效率一定高 C热机单位时间内消耗的燃料少,热机效率一定高 D以上说法都不对 答案: D 试题分析:热机的效率是指热机用来做有用功的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产生的能量之比;热机的效率高,说热机用来做有用功的

11、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产生的能量比值高,而不是有用功越多,机械效率越大, A错误;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热机的效率是指热机用来做有用功的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产生的能量之比,两者之间无关, C错误,选 D。 考点:热机的效率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功率和机械效率的区别:热机的效率是指热机用来做有用功的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产生的能量之比;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下列运动中,能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无数雨点从空中落下 B “固体清新剂 ”能使居室温馨芳香 C秋风起,灰尘漫天飞扬 D铁块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 答案: B 试题分析:分子很小,用肉眼看不到;雨点不是分子,

12、 A错误; “固体清新剂 ”散发香味,这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B正确;灰尘不是分子, C错误;铁块生锈是由于发生了化学反应,不属于分子的运动, D错误。 考点:分子的运动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分子很小,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的运动,温度越高,物体运动的越快。 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具有内能,冰块没有内能 B水蒸气具有的内能一定比水具有的内能大 C一杯水的温度越高,它具有的内能越大 D一杯水放在高处具有的内能一定比放在低处具有的内能大 答案: C 试题分析: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水具有内能,冰块也具有内能, A错误;影响内能的因素有:温度、质

13、量、状态、材料;由于水蒸气和水的状态不一样,质量不一定,所以不能确定之间内能的关系, B错误;一杯水质量、状态、材料确定,温度越高,内能越大, C正确;内能的大小与位置无关, D错误。 考点: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影响内能的因素有:温度、质量、状态、材料。 关于温度、热量、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温度升高,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B两个温度相同的物体,它们之间一定不会发生热传递 C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D物体的温度越高,内能越大,含有的热量也越多 答案: B 试题分析: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物体的温度升高,有可能

14、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也有可能是由于外界对物体做功, B错误;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不一定 升高,比如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C错误;热量是指在热传递的过程中,内能改变的多少,不能说成含有, D错误。 考点: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 人们常说井水冬暖夏凉,这是因为( ) A井内冬夏温度变化小,地面冬夏温度变化大,所谓 “冬暖夏凉 ”是井水温度与地面温度比较而言的。 B井水受地热的作用而有较多的内能 C井水远离地面,不受空气流动的影响,因而具有较多的内能 D井水暴露在空气中,夏天气温高,蒸发得快,吸收了较多的热,因而温度较低

15、答案: A 试题分析:人们感觉井水冬暖夏凉,是相对于当时地面上的温度来说的冬天井水相对于地面温度高,夏天井水相对于对面温度低,选 A。 考点:温度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人们对冷暖的感知。 下列关于燃料的热值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容易燃烧的燃料,热值一定大 B燃料的热值与燃料燃烧的情况有关 C煤的热值比干木柴的大,燃烧煤放出的热量一定比燃烧干木柴放出的热量多 D 0.5g的汽油和 2kg的汽油,它们的热值是一样的 答案: D 试题分析: 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它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燃料是否容易燃烧无关, A 错误;与燃料的质量、

16、燃烧程度等均无关, B错误;煤的热值比干木柴的大,完全燃烧相同的煤和干木材时,煤放出的热量多,但不是燃烧煤放出的热量一定比燃烧干木柴放出的热量多,质量和燃烧情况没有确定, C错误;燃料的热值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燃料的质量无关,故 D正确。 考点:燃料的热值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燃料的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它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燃料的质量、燃烧程度等均无关。 热机在工作过程时,能量的转化过程是( ) A内能 化学能 机械能 B化学能 内能 机械能 C化学能 机械能 内能 D化学能 机械能 化学能 答案: B 试题分析:热机工作时,燃料燃烧把化学能转化为内能,推动活塞和飞轮转动,带动机械

17、工作,内能转化为热机的机械能,选 B。 考点:能量的转化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热机工作时的能量的转化: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在四冲程汽油机的工 作过程中,通过做功增加燃料混合物内能的是( ) A吸气冲程 B压缩冲程 C做功冲程 D排气冲程 答案: B 试题分析: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包括: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压缩冲程活塞向上运动,压缩燃料混合物对其做功,使气缸内的气体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故是压缩冲程。 考点:热机的四个冲程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内燃机的四个冲程: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 柴油机的效率比汽油机的效率高,主要原因是( ) A柴油的热值

18、比汽油热值大 B柴油机和汽油机的点火方式不同 C汽油机的做功冲程用电火花点燃方式,浪费了一部分能量 D做功冲程中柴油机汽缸内的燃气产生的压强和温度比汽油机里的高 答案: D 试题分析:柴油机的效率比汽油机的效率高,主要原因是因为柴油机在压缩冲程中,压缩的程度比汽油机大,燃烧更充分,燃气产生的压强更大,转化成的有用功更多,选 D。 考点:热机的效率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影响效率高低的因素。 实验题 两个同样的烧杯,内装温度、质量相同的水和某种液体,用同样的酒精灯加热,每隔 1min记录一次它们的温度,测得如下数据: 时间 /min 0 1 2 3 4 5 水的温度 / 20 22 24 2

19、6 28 30 某种液体的 温度 / 20 23 26 29 32 35 回答下列问题: ( 1)在加热时间相同的条件下,升温快的是 _; ( 2)如果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 _吸收的热量多; ( 3)由此可根据公式 _,推出 C 水 _C 液 (填 “ ”“ ”或 “=”) ( 4)根据以上数据可算出 C 液 =_;( 2分) 答案:( 1)某种液种; ( 2)水; ( 3) Q=Cm t或 Q=cm(t-t0) ( 4)2.8103J/(kg ) 试题分析:由表格可知,某种液体的温度升高的快;当把初温相同的水和某种液体,温度都升高到 26 时,水加热的时间长,所以水吸收的热量多;由此可根据公

20、式 Q=Cm t,推出 C 水 C 液 。当分别给某种液体和水加热 1min钟时,水的温度改变 2 ,液体改变 3 ,所以:代入数值,得液体的比热容是: 2.8103J/(kg )。 考点:探究比热容的概念实验、热量的计算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探究比热容概念的实验,以及热量的计算公式:。 如图所示,在观察奥斯特实验时,小明注意到置于通电直导线下方小磁针的 N极向纸内偏转,小明由此推测:若电子沿着水平方向平行地飞过磁针上方时,小磁针也将发生偏转,请你说出小明推测的依据是: _,你认为磁针的 N极会向 _(选填 “纸内 ”或 “纸外 ”)偏转。答案: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纸外 试题分析:若

21、电子沿着水平方向平行地飞过磁针上方时,小磁针也将发生偏转,推测的依据是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由于电子的方向和电流的方向相反,通电导体产生的磁场与电流的方向有关,所以磁针的 N极会向 纸外偏转。 考点:奥斯特实验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通电导体周围的磁场与电流的方向有关 同样的一杯热水,室温高时冷却得慢,室温低时冷却得快,老师要求同学们针对这一现象,提出一个问题,下面是四位同学的发言,其中较有价值且可探究的问题是( ) A “热水在室温低时比室温高时冷却得快吗? ” B “热水冷却的快慢与它的质量、它与环境的温差有什么关系? ” C “为什么热水在室温低时比室温高时冷却得快呢? ” D “

22、为什么热水的质量越大冷却得越慢? ” 答案: B 试题分析:同样的一杯热水,室温高时冷却得慢,室温低时冷却得快,说明水冷却的快于慢与环境温度的关系,选 B。 考点: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结合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提出问题。 如图甲所示,用酒精灯加热试管中的水,当水沸腾一段时间以后,塞子被试管内水蒸气推出,水蒸气的 _转化为塞子的机械能。图中 _(填 “乙 ”或 “丙 ”)汽油机的工作过程与实验过程中能量的转化是一致的。答案:内能 丙 试题分析:用酒精灯加热试管中的水,水的内能增大;当水沸腾一段时间以后,塞子被试管内水蒸 气推出,水的内能转化为塞子的机械能,内燃机的做功冲程是内

23、能转化为机械能,内燃机做功冲程的特点是进气门和排气门关闭,活塞向下运动,火花塞喷火,是图中的丙。 考点: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内燃机的四大冲程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内燃机的做功冲程工作情况。 填空题 甲、乙两物体的比热容之比是 3:1,质量之比是 3:1,当它们吸收相同的热量后,甲物体温度升高 10 ,则乙物体的温度升高 _ 。(甲、乙两物体状态不变) 答案: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知, , , ,根据 ,得 ,所以 ,由于甲是 10 ,所以乙是 90 。 考点:热量的计算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热量的计算公式 。 甲、乙两个杯子,盛有质量和初温相同的水,另有 a、 b两不同材料的金属球,

24、其质量和初温相同,现将 a、 b 两球分别投入甲、乙两杯中,达到热平衡后,测得甲杯的水温升高 6 ,乙杯中水温升高 3 ,若不计热量损失,则: a球的比热容 _b球的比热容, a球放出的热量 _b球放出的热量。(选填 “ ”=”或 “ ”) 答案: 试题分析:将 a、 b两球分别投入甲、乙两杯中,甲、乙两个杯子,盛有质量和初温相同的水,最终测得甲杯的水温升高 6 ,乙杯中水温升高 3 ,甲杯水温度的变化量大于乙杯中水的温度的变化量,根据 ,甲杯水吸收的热量大于乙杯中水吸收的热量,由于不计热量损失,所以 a球放出的热量 b球放出的热量。由于 a球的温度的变化量小于 b球的温度的变化量, a球释放

25、的热量大于 b球,根据 ,知 a球的比热容大。 考点:热量的计算、比热容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热量的计算公式 。 一块冰先后经历了以下三个过程: -10 的冰到 0 的冰,吸收热量 Q1; 0 的冰 变为 10 的水,吸收热量 Q2; 10 的水到 20 的水,吸收热量 Q3,已知冰和水的比热容 C 冰 C 水 ,且在整个过程中总质量保持不变,则 Q1、 Q2、Q3从小到大 (用 “=”或 “ ”连接 )的排列顺序是 _。 答案: Q1 Q3 Q2 试题分析:根据公式 , 0 的水变为 10 的水和 10 的水到 20 的水,吸收的热量相等,但 中是 0 的冰变为 10 的水,冰一开始需

26、要熔化,在熔化的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熔化完之后水从 0 变为 10 与 中吸收的热量相等,所以 Q3 Q2; -10 的冰到 0 的 冰,吸收热量 Q1与 10的水到 20 的水,吸收热量 Q3,温度的变化量相等,质量相等,但 C 冰 C 水 ,所以 Q1大,所以 Q1 Q3 Q2 。 考点:热量的计算、熔化吸热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热量的计算公式 。 A、 B两个物体相互摩擦后都带上电荷,若物体 A与带负电的物体 C相排斥,则物体 B必是能 _物体 C,物体 B一定带 _电。 答案:吸引 正 试题分析:物体 A与带负电的物体 C相排斥, C带负电,所以 A带负电;由于A

27、与 B摩擦后带上电荷,所以 B带正电,根据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所以 B和 C一定吸引。 考点:摩擦起电、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如图所示,一个带正电的物体 A和一个带负电的物体 B,用一根带绝缘柄的金属杆将它们连接起来时,发生移动的电荷是 _,瞬间的电流方向是 _。 答案:负电荷 AB 试题分析: A 带正电, B 点负电,用一根带绝缘柄的金属杆将它们连接起来时,发生移动的电荷是负电荷,电流的方向与电子移动的方向方向相反,所以是从AB 。 考点:电流的方向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 电流的方向与电子移动的方向方向相反。

28、 将体积分别为 V1、 V2的水和酒精混合,发现混合后液体的总体积 V 总_( “ ”“=”或 “ ”) V1+V2,这一实验表明液体分子间有 _。 答案: 空隙(或间隙) 试题分析:分子间存在间隔,所以将体积分别为 V1、 V2的水和酒精混合,发现混合后液体的总体积 V 总 小于两者的体积之和。 考点:分子间存在间隔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分子间存在间隙。 电冰箱里的食物容易相互 “窜味 ”,请你从物理角度分析,食物 “窜物 ”属于_现象,这个现象说明了 _。 答案:扩散 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试题分析: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的运动,此现象是扩散现象;电冰箱里的食物容易相互 “

29、窜味 ”,请你从物理角度分析,食物 “窜物 ”属于扩散现象现象,这个现象说明了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考点:扩散现象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扩散现象的定义: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的运动。 我们每天生火做饭,这是利用内能直接来 _;内能的另一个重要应用是用它来 _,如今使用的各种热机 就是利用这个应用的机器。 答案:加热 做功 试题分析: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做功和热传递;生火做饭,这是利用内能直接来加热,是利用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另一个就是利用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比如在热机中的应用。 考点: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做功和热传递

30、。 内燃机在做功冲程中,通过高温气体迅速膨胀而做功,则气体的温度_(选填 “升高 ”“降低 ”或 “不变 ”)内能 _(选填 “增加 ”“减小 ”或 “不变 ”)。 答案:降低 减小 试题分析:内燃机在做功冲程中,通过高温气体迅速膨胀而做功,则气体的温度降低,内能减小,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考点:做功冲程、能量的转化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内燃机的做功冲程以及能量的转化: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一台单缸四冲程汽油机飞轮转速是 1200r/min,它在每秒钟内完成了_个冲程,做了 _次功,做功冲程工作时,推动活塞一次做功1500J,那么,这台汽油机的功率为 _KW。 答案: 10 15KW 试题分

31、析:一台单缸四冲程汽油机飞轮转速是 1200r/min, 1s的转速是 20r,所以 1s钟做功 10次,完成 40个冲程;做功冲程工作时,推动活塞一次做功1500J,所以 1s钟活塞做功 1500J10=15000J;所以功率是 15000W=15KW。 考点:内燃机的四个冲程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内燃机的四大冲程: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冲程。 某柴油机的效率为 40%,它表示 _,用这台柴油机工作时,完全燃烧 2kg的柴油可做有用功为 _J。( q 柴油=3.3107J/kg) 答案:热机 做的有用功占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热量的比例为 40% 2.64107J 试题分析:热机的效率是指热

32、机用来做有用功的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产生的能量之比;某柴油机的效率为 40%,它表示热机做的有用功占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热量的比例为 40%;用这台柴油机工作时,完全燃烧 2kg 的柴油释放的热量为:有用功为 W= 考点:机械效率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求热机机械效率的定义:是指热机用来做有用功的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产生的能量之比。 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指南针能够指南北,是因为本身具_性的指南针受到 了 _的作用,在磁感线上任何一点的切线方向表示该点的 _;曲线分布的疏密程度表示 _。 答案:磁 地磁场 磁场的方向 磁场的强弱 试题分析: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指南针能够指南北,是

33、因为本身具磁性的指南针受到了地磁场的作用,在磁感线上任何一点的切线方向表示该点的磁场的方向;曲线分布的疏密程度表示磁场的强弱。 考点:磁场的方向、磁感线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及磁场的方向:在磁感线上任何一点的切线方向表示该点的磁场的方向。 计算题 用装有 84g煤油的煤油炉对 4kg 13 的水加热,煤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有 60%散失,其余被水吸收。在 1标准大气压下水温能升高到多少摄氏度?(煤油的热值: 4.6107J/kg) 答案: 试题分析:先根据 Q 放 =mq求出煤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由于煤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有 60%散失,根据 Q 吸 =Q 放 (1-60%)求出水吸收的

34、热量;再根据 Q 吸=cm(t-t0)的变形公式 求出水温度的变化量,进而求出水升高的温度;在根据在 1 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 100 ,判定求出的温度是否符合实际情况; 煤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Q 放 =mq=4.6107J/kg8410-3kg=3.864106J Q 吸 =Q 放 (1-60%)=3.864(1-60%)=1.5456106J 由 Q 吸 =cm(t-t0)得: t= =105 因为在 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 100 ,当水达到 100 后,继续加热水会沸腾,温度不变,则水温只能升高到 100 考点:热量的计算、燃料的热值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热量的计算公式 Q

35、 吸 =cm(t-t0)。 一辆重为 5104N的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 9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遇到的阻力为车重的 0.02,每小时需汽油 7kg,汽油的热值为 4.6107J/kg,求这辆汽车发动机的热机效率。(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答案: 试题分析:根据 Q=mq求出 7kg汽油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由于汽车是匀速行驶,所以牵引力等于阻力 F=f,根据 W=Pt=FVt求出牵引力做功;根据求出汽车发动机的热机效率; 7kg汽油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 Q=mq=7kg4.6107J/kg=3.22108J 90Km/h=25m/s 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F=f W=Pt=FVt=0.02510

36、4N25m/s3600s=9107J = 考点:速度的计算、功的计算、热机效率的计算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功 W=Pt、热机效率 以及速度的计算。 作图题 在图中根据静止小磁针的指向,标出通电螺线管的 N、 S极,磁感线方向及电源正、负极。( 3分) 如图所示,两螺线管串联在一起,并且通电后互相排斥,请你画出右端螺线管的绕法。( 2分) 答案: 试题分析:如图 中,知道小磁针的两极,根据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确定螺线管的两极,然后根据安培定则确定电源的正负极,在磁体的外部,磁感线从磁体的 N极指向磁体的 S极;如图 中,先确定左端的螺线管的两极,根据题意知,两螺线管排斥,确定右端螺线管的两极,然后根据安培定则画出螺线管的绕法。 考点:安培定则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安培定则判定通电螺线管的磁性:用右手握住螺线管,让四指弯向螺线管中电流方向,则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通电螺线管的N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