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安徽省马鞍山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素质测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李朗 文档编号:312240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14.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届安徽省马鞍山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素质测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4届安徽省马鞍山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素质测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4届安徽省马鞍山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素质测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4届安徽省马鞍山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素质测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4届安徽省马鞍山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素质测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4届安徽省马鞍山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素质测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近年来,雾霾天气频发,严重危害人们健康。下列措施对防止雾霾天气无效的是( ) A建筑工地定期洒水 B开私家车上下班 C减少矿物燃料燃烧 D禁止燃烧秸秆 答案: B 试题分析:雾霾天气形成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 大气空气气压低,空气不流动时主要因素。由于空气的不流动,使空气中的微小颗粒聚集,漂浮在空气中。 2 地面灰尘大,空气湿度低,地面的人和车流使灰尘搅动起来。 3 汽车尾气是主要的污染物排放,近年来城市的汽车越来越多,排放的汽车尾气是雾霾的一个因素。 4 工厂制造出的二次污染。 5 冬季取暖排放的CO2等污

2、染物。 A、建筑工地定期洒水,可以使降低空气中的灰尘,有效 B、开私家车上下班,增加了汽车尾气的排放,所以错误, C、减少矿物燃料燃烧就可以减少 CO2等污染物的排放,可以, D、禁止燃烧秸秆也可以减少 CO2等污染物的排放,故选 B 考点:空气的污染及其防治 如图所示。先在乙中盛放约 3/4容积的水(水中加 2滴红墨水),然后在甲中放入十几粒锌粒,再注入稀硫酸直至锌粒完全被浸 没,塞紧橡皮塞。双手按住两个橡皮塞,不久,红色的水从尖嘴玻璃管喷出,形成美丽的喷泉下列对形成喷泉的原因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A氢气密度小于空气 B氢气难溶于水 C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 D装置内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

3、 答案: A 试题分析:锌粒和稀硫酸发生反应: Zn + H2SO4 = ZnSO4 + H2,塞紧橡皮塞,也就是是整个装置处在一个密闭的环境中,而又不断反应生成氢气,先充满甲瓶,然后再往乙瓶走,自然使整个装置的压强不断增大,从而乙瓶中红色的水从尖嘴玻璃管喷出,形成美丽的喷泉故选 A 考点:金属与酸反应,氢气的物理性质 将一定质量的 a、 b、 c、 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见下表。关于这四种物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质量 /g 5.0 1.2 2.0 0.5 反应后质量 /g 待测 3.0 3.6 0.5

4、A a是反应物, b、 c是生成物 B反应后 a的质量为 3 4g C d可能是催化剂 D b不一定是单质 答案: B 试题分析:由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可知,反应前 b的质量是 1 2g,反应后是 3 0g,则说明反应中生成了 1 8g; c则是由 2 0g变成 3 6g,即反应生成了 1 6g;而 d的质量没变,说明 d要么没有参加反应,要么是该反应的催化剂;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 a应为反应物,且 a参加反应的质量为1 8g+1 6g=3 4g,故该反应可表示为 ab+c。 A、 a是反应物, b、 c是生成物,正确; B、反应前 a的质量为 5 0g, 又反应了 3 6g,故反应后 a物

5、质的质量 =5g-3 4g =1 6g,错误; C、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但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这里只能反映出 d的质量没变,是否改变了这个反应的反应速率,并不知道,所以只是有可能是催化剂,正确; D、这个反应是分解反应,而 b是其中的一种生成物,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化合物,正确。故选 B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催化剂的概念 塑化剂是一种化工原料,属于致癌物质,不能用于食品添加剂。其最常见的品种是 DEHP。 下列关于 DEHP(化学式为 C24H38O4)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碳、氢、氧三种元素质量比为24384 B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C属于氧化物 D完全燃烧后生成水和二

6、氧化碳分子的个数比为 1912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物质的化学式可确定 1、一个分子中所含的原子总数以及对应各原子的个数(甚至是个数比), 2、可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3、可计算物质中所含元素的质量比, 4、可计算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A、根据分子中各原子的个数比即对应元素符号右下脚的数字比(当元素符号右下脚没有数字的时候,不是 0,而是 1),化学式为 C24H38O4, C、 H、 O元素符号右下脚的数字分别是 24、 38、 4,所以碳、氢、氧的原子个数比为 24: 38: 4,而不是它们的质量比,错误, B、根据元素质量分数的表达式求算, C、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

7、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1、化合物, 2、由两种元素组成, 3、要含有氧元素,而它由三种元素组成,错误, D、所有的化学反应都应该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即反应前后的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物质燃烧就是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也就是说,在反应物中,只有 DEHP(化学式为 C24H38O4)含有 C、 H原子,并且原子个数比为 24: 38,那反应后 C、 H原子个数比也应该 24: 38,所以完全燃烧后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分子的个数比为1924(因为一个水分子中含 2个氢原子,而一个二氧化碳分子中只含一个碳原子),而不是 19: 12,故选 B 考点:根据物质化学式进行的相关计算,质量守恒定

8、律微观解释的应用 化学反应: 6CO2+6H2O=X+6O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确定 X的化学式( ) A C6H12 B C6H12O C C6H12O 6 D C3H6O3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各元素原子的种类、个数、质量均不变,化学反应: 6CO2+6H2O=X+6O2,可以看出反应前总共有 6个碳原子, 12个氢原子, 18个氧原子,而反应后 6O2,表示是 12个氧原子,所以不难推出 x的化学式为 C6H12O 6 ,故选 A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微观解释的应用 金属 Mg在空气中燃烧可生成 MgO和 Mg3N2,在 Mg3N2中 N元素的化合价是(

9、) A -3价 B -2价 C +3价 D +5价 答案: A 试题分析:化合价的一般规律告诉我们: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而金属 Mg的化合价为 +2,则可设 N的化合价为 x,即 +23+x2=0, x=-3 ,故选 A 考点:化合价的一般规律 除去 CO2中少量 CO的最佳方法是( ) A点燃 B通过灼热的木炭层 C通过澄清的石灰水 D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答案: D 试题分析:在实行原理行得通的情况下,物质的除杂有 2个原则: 1、假如的物质或采取的方法只能除去杂质, 2、在除杂过程中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方法既可以物理手段也可以采用化学方法, A、二氧化碳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所

10、以不可能将混合气体点燃,原则上就行不通,所以错误, B、通过灼热的木炭层,在高温下,碳只会和二氧化碳反应: C + CO2 高温 2CO,而不会和一氧化碳反应,错误, C、澄清的石灰水会与二氧化碳反应: CO2 +Ca(OH)2 =CaCO3+ H20,错误, D、 CO会与灼热氧化铜反应生成 CO2: CO+ CuO 加热 Cu + CO2,而 CO2不会灼热氧化铜反应,所以正确,故选 D 考点: CO、 CO2的化学性质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木炭燃烧后生成黑色固体 B碳还原氧 化铜,固体由黑色逐渐变红色 C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 D硫燃烧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 答案: B 试题

11、分析:对物质燃烧实验现象的描述要注意分清 “在空气中 ”还是 “在氧气 ”,因为氧气的浓度不同,燃烧的现象也不同,描述要注意准确性, A、木炭燃烧后生成的是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并不是黑色固体,错误, B、碳还原氧化铜,生成了铜,氧化铜是黑色的,铜是红色的,所以固体由黑色逐渐变红色,正确, 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才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所以错误, D、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错误,故选 B 考点:化学反应及物质燃烧的现象 二氧化碳是重要的资源。以二氧化碳和钠为原料,在 440 和 800个标准大气压下,可得 到直

12、径最大达 1 2mm的金刚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钠属于非金属 B上述反应是化合反应 C二氧化碳发生了还原反应 D钠和空气在上述条件下也可制得金刚石 答案: C 试题分析: A,钠明显是金字旁,属于金属元素,错误,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的元素种类不变,二氧化碳和钠是反应物,说明反应前有碳、氧、钠三种元素,那反应后也应该要有这三种元素,而金刚石只含碳元素,则说明除了金刚石外,还一定有其他的生成物,所以不可能是化合反应,错误, C、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是氧化反应,而在反应中含氧化合物中氧被夺去反应则是还原反应,二氧化碳中的氧元素被钠夺去变为碳单质,发生的是还原反应,正确,D、在空

13、气中含有氧气,而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并且金属钠也是非常活泼的金属,如果把金属钠放在空气中,马上就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形成钠的氧化物,不可能制得金刚石,错误,故选 C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化合反应,氧化,还原反应 水是生命之源 ,下列关于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水是一种常见的化合物 B水中 Ca2+、 Mg2+增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C水分子是由氢、氧原子构成 D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是氧气 答案: B 试题分析: 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一种常见的化合物,正确, B、大量含氮、磷肥料的生产和使用,食品加工、畜产品加工等造成的工业废水和大量城市生活废水,特别是含磷洗涤剂产生的污水未经

14、处理即行排放,使海水、湖水中富含氮、磷等植物营养物质,称为水体富营养,所以主要由 N、 P等元素引起的,并不是 Ca2+、 Mg2+,错误, C、分子由原子构成,所以水分子是由氢、氧原子构成,正确, D、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是氢气,正确,故选 B 考点:水的组成,水的电解,水的净化 右图为元素周期表中钚元素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钚是金属元素 B钚原子的质子数为 94 C钚原子的中子数为 94 D钚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24 答案: C 试题分析:元素周期表中任一种元素的位置牌上可以反映出这样几个信息: 1、原子序数(也就是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或者核电荷数), 2

15、、元素符号, 3、元素名称(从中可以判断元素的分类), 4、相对 原子质量(结合前面的质子数,可以大约推算出中子数), A钚是金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正确, B、据图可知原子序数为 94,所以也是质子数为 94,正确, C、据图可知质子数为 94,相对原子质量为 224,而相对原子质量 =质子数 +中子数,所以中子数 =224-94=130,错误,故选 C 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知识,原子的结构 2013年 6月 12日,神舟十号航天员在太空中度过了中国传统节日 端午节,并且吃到了 粽子。粽子采用真空包装是为了隔绝( ) A氧气 B水蒸气 C氮气 D稀有气体 答案: A 试题分析:食物腐烂变质主要原

16、因是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缓慢氧化的结果,所以采用真空包装是为了隔绝氧气,这样就可以防止食物因氧化而腐烂变质,故选 A 考点:氧气的性质 下列有关的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 A五个氢原子: H5 B三个水分子: 3H2O C两个钙离子: 2Ca+2 D四个铵根离子 4NH3+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分析解答, A、表示原子的个数应在元素符号前面加数字,五个氢原子: 5H,错误, B、表示分子的个数应在化学式前面加数字,三个水分子: 3H2O,正确, C、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 1

17、个电荷时, 1要省略,由于 1个钙离子带 2个单位正电荷,故可表示为 Ca2+, 2个钙离子就在其前再加 2,故表示为 2Ca2+,错误, D、铵根离子 NH4+, NH3是氨气,错误,故选 B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铜用于制导线,是由于铜有良好的导电性 B氮气常用作保护气,是由于其化学性质稳定 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因为干冰升华吸热 D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用于急救病人 答案: D 试题分析: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反映性质, A、铜用于制导线,是由于铜有良好的导电性,正确, B、氮气常用作保护气,防止食物在保存,金属在焊接过程中接触

18、氧气而发生化学变化,就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稳定,正确, C、干冰用作人工降雨,是根据干冰升华(直接由固体变液体)吸热,从而使周围的温度降低,使水蒸气液化成水,正确, D、氧气可用用于急救病人,是由于氧气供给呼吸,并不是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错误。故选 D 考点: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关系 实验室熄灭酒精灯是用灯帽将其盖灭,该 灭火方法的主要原理是( ) A隔绝空气 B降低温度 C清除可燃物 D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答案: A 试题分析:灭火的原理:( 1)消除可燃物( 2)隔绝氧气(或空气)( 3)降温到着火点以下。熄灭酒精灯是用灯帽将其盖灭,灭火方法的主要原理是:隔绝空气,故选 A 考点:酒精灯的

19、使用方法,灭火的原理 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原子的( ) A质子数 B中子数 C电子数 D最外层电子数 答案: D 试题分析:在原子的结构中,原子分为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核外电子绕原子核分层高速运动,并且是分层运动,每个电子层上的电子数不同,其中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 4,易失电子,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 4,易得电子,稀有气体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 8( He为 2),的结构叫相对稳定结构,不易得失电子,因此元素的化学性质由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故选 D 考点:最外层电子数与原子化学性质的关系 下列物质不属于氧化物的是( ) A过氧化氢( H2O2) B水( H2O) C水晶( SiO2) D

20、钟乳石( CaCO3) 答案: D 试题分析: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1、化合物, 2、由两种元素组成, 3、要含有氧元素, D、钟乳石( CaCO3),虽然含有氧元素,但有三种元素组成,所以不属于氧化物,故选 D 考点:氧化物的概念 酒精灯的活跃太小时,将灯芯拨得松散些,可使火焰更旺。其原因是( ) A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B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 C增加空气中氧气含量 D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答案: A 试题分析:可燃物燃烧的现象取决于: 1、氧气的浓度,浓度越大,燃烧现象越激烈, 2、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接触面积越大,燃烧现象越激烈,

21、将酒精灯灯芯拨得松散些,实际上就是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而空气中氧气含量一般是一直不变的,所以 A正确, C错误,可燃物的着火点是物质本身的一个属性,一般是固定不变的,所以无法提高或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所以 B、D都是错误的,故选 A 考点:燃烧的现象 填空题 生活离不开水,水的知识有着广泛的应用。 ( 1)从宏观角度看,水是由 组成的,地球表面的 “水循环 ”主要 是由 运动引起的。 ( 2)茶杯内的纱网,可将茶叶与茶水分离,便于饮用,该设计利用的化学原理是 _。 ( 3)生活中使硬水软化的一种最常用方法是 。 ( 4)饮用水消毒剂除了目前采用的液氯外,补充了一种一氯胺( NH2Cl)

22、、臭氧( O3)等。 NH2Cl由 种(填数字)元素组成; O3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是 。 臭氧水是臭氧溶于水中制成的,能脱色去臭,还是很好的杀虫、杀菌剂。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臭氧属于单质 B 1个臭氧分子由 3个氧原子构成 C臭氧水是氧化物 D臭氧水是混合物 ( 5)为确保 “水立方 ”的水质达到国际泳联最新卫生标准,泳池的水将采用砂滤-臭氧 -活性炭等净水工艺,其中活性炭净水是利用它的 性。 “水立方 ”还设计了循环用水、收集应用雨水等系统,达到了 的目的。 ( 6)保护水资源,人人有责,请你提出一条保护水资源的合理化建议: 。 答案: (1) 氢、氧元素 水分子 (2

23、)过滤 (3)煮沸 (4) 三, 0 A、 B、 D ( 5)吸附 节约用水(合理给分) ( 6)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合理给分) 试题分析:( 1)物质的描述既可以从微观角度(分子、原子、离子),也可从宏观角度(元素),从宏观角度看,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运动,像挥发、溶解 、扩散、蒸发等物理现象,其实都是分子运动的结果,地球表面的 “水循环 ”是由水分子运动引起的。 ( 2)过滤是将不溶与水的固体与液体分离,所以茶杯内的纱网,可将茶叶与茶水分离,便于饮用,该设计利用的化学原理是过滤 ( 3)硬水软化有 2种常用的方法: 1、加热煮沸, 2、蒸馏,生活中,就是加热煮沸,实验室

24、采用蒸馏 ( 4) 根据化学式 NH2Cl,可知由三种元素组成,根据化合价的规律,在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 0, O3是单质, O3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是 0, A、臭氧,化学式 O3,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正确, B 臭氧, 化学式 O3,元素符号右下脚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的原子个数,所以 1个臭氧分子由 3个氧原子构成,正确, C氧化物要由 2 中元素组成,而臭氧只由一种元素组成,不是氧化物,错误; D臭氧不稳定,在臭氧水能自行分解成氧气和氧离子,是混合物,正确,所以选 A、 B、 D ( 5)活性炭具有较强的吸附性,常用于水的净化,脱色,滤毒,除臭等。循环用水、收集应用雨水,都是

25、节约用水的做法 ( 6)保护水资源,可以从个方面做: 1、防止水污染, 2、节约用水 考点:水的净化,爱护水资源,物质的组成及构成,化合价,氧化物等 实验室制取气体所需的装置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 1)仪器 a的名称是 。 ( 2)实验室制取气体发生装置选择要考虑 和 ; 实验室若用 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室若用 B装置制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 ( 3)选择气体收集方法时,必须考虑的气体性质 (填序号) 颜色 密度 溶解性 可燃性;收集二氧化碳所选用的装置为 (填字母);实验室检验二氧化碳的 方法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 4)若用 A、 E装置来制取氧气

26、,当导管口有气泡连续冒出时进行收集,当集气瓶口有气泡 冒出时,应进行的操作是 。 答案:( 1)酒精灯 ( 2)反应物状态 反应条件 2KMnO4 K2MnO4 + MnO2 + O2 CaCO3 + 2HCl = CaCl2 + CO2 + H2O ( 3) C 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是二氧化碳。 CO2 + Ca(OH)2 = CaCO3 + H2O 将燃着的木条放到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说明收集满。 ( 4)在水中用玻璃片盖住集气瓶,拿出正放在桌上。 试题分析:( 2)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装置 A是属于固固加热型,且试管 口塞了一小团棉花,所以是用高锰

27、酸钾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2KMnO4 K2MnO4 + MnO2 + O2, B装置适用于固液在常温下反应,所以是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CaCO3 + 2HCl = CaCl2 + CO2 + H2O ( 3)收集方法的选择,考虑的是气体的溶解性和气体的密度,所以选择 ,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且能与水反应,所以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选用的装置为 C,实验室检验二氧化碳的 方法是: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是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O2 + Ca(OH)2 = CaCO3 + H2O ( 4)当导管口有气泡连续冒出时进行收集,而当集气瓶口有

28、气泡冒出时,表示已收集满,这时应在水中用玻璃片盖住集气瓶,拿出正放在桌上。 考点: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及实验操作注意事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二氧化碳的检验方法, 计算题 帕拉米韦氯化钠注射液是治疗 H7N9亚型禽流感的有效药物之一,帕拉米韦的化学 式为 C15H28NXO4试计算: ( 1)帕拉米韦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 2)帕拉米韦的 相对分子质量为 328,则 x的数值为 ; ( 4) 32 8g的帕拉米韦中氧元素的质量为 g。 答案:( 1) 716 ( 1分) ( 2) 4 ( 2分) ( 3) 6 4( 2分) 试题

29、分析:根据物质的化学式可确定 1、一个分子中所含的原子总数以及对应各原子的个数(甚至是个数比), 2、可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3、可计算物质中所含元素的质量比, 4、可计算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1)帕拉米韦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 =128: 164=7: 16 ( 2)帕拉米韦的相对分子质量 =1215+128+14x+164=328 x=4 ( 3)帕拉米韦中氧元素的质量 =164/328100%=6 4% 考点:根据化学式进行的计算 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中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实验测得相关数据如下图所示: ( 1)反应生成氧气质量为 g。 ( 2)计算剩余的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计算结果

30、保留二位小数)。 答案:( 1)氧气的质量为 4 8 g( 1分) ( 2) 4.75g 试题分析:化学反应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有时前后质量看似不相等,是由于反应前有气体参加,或反应后有气体生成没有加进去, 这题反应前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质量为 17 0g,而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只有 12 2g,分析原因,因为反应生成了氧气。所以很快可以算出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 17 0g-12 2g=4 8g,再根据化学放应方程式 2KClO3 2KCl + 3O2 中氯酸钾,氯化钾与氧气的质量关系,算出氯酸钾或氯化钾均可 解:设 12 2g剩余的

31、混合物中含有氯化钾的质量为 x。 设 12 2g剩余的混合物中含有氯化钾的质量为 x。 2KClO3 2KCl + 3O2 149 96 x 4 8g x=7 45g 12 2g - 7 45g = 4 75g 答:剩余的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为 4 75g 考点: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探究题 小丽对家中的家用制氧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她通过阅读说明书了解到家用制氧机的工作原理如下:加压时,装填在制氧机内部的分子筛吸附空气中的氮气,制取高浓度氧气。减压时,分子筛将所吸附的氮气排放。整个过程中,分子筛并不消耗。小丽用这台家用制氧机制取并收集了一袋气体,带到实验室对其进行研究。 实验 I:小丽欲通过以

32、下实验验证所收集的气体是否为纯净的氧气。 【实验记录】 使用步骤 实验现象 化学方程式 取一只 250mL的集气瓶,用排水法收集一瓶所带气体,然后把一小块燃着的木炭插入集气瓶中 木炭燃烧得更旺 化学方程式 表中,化学方程式 是 。 【实验结论】收集的气体是纯净的氧气。 【实验反思】老师指出上述实验并不能证明小丽所带来的气体一定是纯净的氧气。该实验不 能证明所收集气体为纯净氧气的原因是 。 实验 II:测定小丽所带气体中氧气的含量。 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并重复多次。 【实验记录】 实验操作 主要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及解释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加入药品,

33、将装置连接固定 打开止水夹 a和 b,向 A中缓慢鼓入一定量气体后关闭止水夹 a和 b A中水进入到 B中, B中水的体积为 200mL。 收集 200mL气体(由压强差引起的误差忽略不计) 用凸透镜聚光引燃白磷 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待白磷熄灭并冷却到室温, 打开止水夹 现象 小丽收集的气体不是纯净的氧气 表中,现象 I是 。 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 【数据记录】 实验次序 1 2 3 4 5 B中剩余水体积/mL 100 42 39 41 38 【数据处理】在上表数据中,第 1组数据偏差较大,存在明显误差,在数据处理时应删去。 小丽所带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 【实验反思】 ( 1)

34、这台家用制氧机制氧气的过程发生的变化属于 (填 “物理变化 ”或 “化 学变化 ”)。 ( 2)导致第 1组数据产生较大误差的可能原因是 。 答案:实验 I: C + O2 CO2(写出生成 CO的反应不扣分) 木炭在集气瓶中燃烧得更旺只能说明集气瓶中氧气的含量高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不能说明集气瓶中氧气含量为 100%(其他合理答案:均可得分)实验 II: B中部分水被吸入 A中 4P+5O2 2P2O5( 2分) 80 物理变化 白磷量不足(其他合理答案:均可得分) 试题分析:( 1)木炭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I为: C + O2 C

35、O2或 2C + O2 点燃 2CO ( 2)燃烧的现象跟氧气的浓度有关,浓度越大,燃烧现象就越旺,木炭在集气瓶中燃烧得更旺只能说明集气瓶中氧气的含量高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不能说明集气瓶中氧气含量为 100% ( 3)结合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分析,由于白磷能与氧气反应,生成固体五氧化二磷,故反应后,集气瓶中因氧气的减少而使压强变小,待白磷熄灭并冷却到室温时,打开止水夹 b,会看到 B中部分水被吸入 A中;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4P+5O2 2P2O5 ( 4)根据题意,由于第 1组数据偏差较大,存在明显误差,故在数据处理时已删去;为了进一步缩小误差,可求出另外 4次的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则

36、小丽所带气体中氧气的体积为 200ml-( 42ml+39ml+41ml+38ml) 4=160m:,故氧气的体积分数 =160ml200ml=80% ( 5)说明书了解到家用制氧机的工作原理如下:加压时,装填在制氧机内部的分子筛吸附空气中的氮气,制取高浓度氧气。减压时,分子筛将所吸附的氮气排放。可知,这台家用制氧机在制氧气的过程中,只是将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分离,而没有新物质生成,故发生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本实验是根据 B中水量进入到 A的多少,既是白磷燃烧消耗的氧气量, B中剩余的水越多,说明消耗的氧气越少,压强变化小,倒吸的水也就少,所以第 1组数据较大,说明氧气没有被消耗完,最可能的情

37、况就是白磷量不足,不足以消耗所有的氧气; 考点: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燃烧的现象,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推断题 A F分别是氧气、氢气、氮气、一氧化碳、水、甲烷六种物质中的一种,请回答下列问题。 ( 1) C中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3:1。则 C的化学式为 _。 ( 2) C与 D分别在 B中燃烧均能生成 F, F在常温下是一种液体化合物, A是一种有毒物质。 请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 为 _, D 为 _, E 为 _,F为 _。 ( 3)根据以上的推断,请写出下列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与 B反应: _; D与 B反应: _。 请写出物质 E的一种用途: _ _。 答

38、案:( 1) CH4 ( 2) CO H2 N2 H2O ( 3) CH4 + 2O2 2H2 O + CO2 2H2 + O2 2H2 O 用于食品保鲜或金属焊接或灯泡的保护气或深度制冷剂或低温实验、手术等。 试题分析:( 1)在氧气、氢气、氮气、一氧化碳、水、甲烷六种物质中,只有3中化合物:一氧化碳、水、甲烷,在一氧化碳中 C、 O元素质量比为 3:4,在水中 H、 O元素质量比为 1:8,在甲烷中 C、 H元素质量比为甲烷,所以 C的化学式为 CH4 ( 2)这是一种文字叙述型的推断题,解答时抓住关键,找准解题的突破口,也称 “题眼 ”,指的是关键词、特殊现象、物质的特征等, C与 D分别在 B中燃烧均能生成 F, F在常温下是一种液体化合物,抓住关键词:燃烧、液体化合物,可以推知 B为氧气, F为水, C已经确定为甲烷,那 D自然为氢气, A是一种有毒物质,那就是一氧 化碳,剩下 E就是氮气, ( 3) CH4 + 2O2 2H2 O + CO2 2H2 + O2 2H2 O 考点:初中常见物质的性质,根据化学式进行的计算,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