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内蒙古包头蒙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doc

上传人:appealoxygen216 文档编号:313910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51 大小:13.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年内蒙古包头蒙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2010年内蒙古包头蒙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2010年内蒙古包头蒙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2010年内蒙古包头蒙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2010年内蒙古包头蒙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0年内蒙古包头蒙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 其他 根据课文填写下列空缺的名句( 10分) ( 1) , ,万类霜天竞自由。(毛泽东沁园春 长沙) ( 2)她是有 , , ,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戴望舒雨巷) ( 3)那河畔的金柳, ; ,在我的心头荡漾 。(徐志摩再别康桥) ( 4)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战国策 燕策三) 又前而为歌曰: “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同上) ( 5)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 。 (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答案:略 选择题 下面加点词解释有错误或句子翻译有错误的一项是 A持千金之资币物 拿着价值千金的礼物 B共其乏困(供给)夫晋,何厌之有(厌烦)是寡人

2、之过也(这) C(沛公)脱身独去,已至军矣 沛公脱身独自离开,已经回到军营了 D君安与项伯有故(老交情)大礼不辞小让(讲究)何辞为(告辞) 答案: B 下列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战国策的作者是西汉的刘向,烛之武退秦师选自战国策。 B史记中本纪记述皇帝,世家记述诸侯王,列传记述各方面的著名人物。项羽虽没做过皇帝,但他打入咸阳,号令诸侯,称霸一时,因此司马迁把他列入本纪。 C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司马迁。鲁迅称其为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 D宴席的四面座位,以东向最尊,次为南向,再次为北向,西向是侍坐(陪坐)。鸿门宴中 “项王、项伯东向坐 ”,是最上位,范增

3、南向坐,是第二位,再次是刘邦北向座,张良则为侍坐。 答案: A 选出加点字注音有误或有错别字的一项 A遒劲 qi遏止 峥嵘岁月 忸怩不安 B刀 俎 z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f菲薄绯红 C彳亍 ch颓圮 tup沧海桑田沧茫大地 D桀骜 ji创伤 chung作揖舟楫 答案: C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9分,每小题 3分) 茶文化源远流长。据传茶的发现约于公元前 2700多年的神农时代。最早祖先们利用的是野生茶树,人工栽培约在 3000多年前,巴蜀地区是中国茶树的起源地之一。东晋史书华阳国志 巴志记载,周武王伐纣时,巴蜀一带已用当地所产茶叶作贡品,说明当时茶叶生产已有一定规模。而

4、后茶的栽培从巴蜀地区南下云贵,东移楚湘,转粤赣闽,入江浙,北移淮河流域,形成广阔的产茶区。 原始社会人类在对植物的长期食用中发现茶树叶有解渴、提神和治疗某些疾病的作用,就把它熬煮成茶水作饮料。长期以来,茶只是用来治病,大约到西周初期,茶叶才发展为茶食,即 “生煮羹饭 ”,后又成为祭品,最终从煮水清饮改进到泡饮。 秦以前,各地语言文字不统一,茶的名称众说纷纭。商周时 茶叶首次有了名字,叫 “荼 ”,因其苦涩,又叫 “苦荼 ”。据唐代陆羽茶经载,唐以前,茶有 “荼 ”、“贾 ”等名,自茶经问世后,正式将 “荼 ”字减去一横,称之为 “茶 ”。 春秋战国时期,茶叶已传至黄河中下游地区。清代顾炎武在日

5、知录中说:“自秦人取蜀而后,始有茗饮之事。 ”到了汉代,茶的保健作用日益受到重视。西汉王褒在僮约中提到 “武阳买荼 ”,说明当时已有了专卖茶叶的茶叶市场。魏晋南北朝时期,饮茶的风气传播到长江中下游,茶叶已成为待客、宴会、祭礼的饮料。南齐武帝临终遗诏说: “灵座上慎勿以牲为祭,惟设饼、茶饮、干饭 、酒脯而已。天下贵贱,咸同此制。 ”从此茶叶成为祭祀时必备的祭品。 唐代中期,饮茶之风盛行全国。各地制茶技术日益提高,出现很多名茶。有关茶的诗歌众多,据统计,李白、杜甫等 100 多人写了 400 多篇涉及茶事的诗歌,唐代还首次出现描绘饮茶场面的绘画。宋代,茶成为普及的饮料,特别是上层社会嗜茶成风。制茶

6、的技术达到了精巧奢华的地步,如龙凤团饼茶的制作技术就非常复杂,有蒸茶、榨茶、研茶、造茶、过黄、烘茶等工序。 1391年,明太祖下诏 “罢造龙团,惟采茶牙以进 ”。皇室提倡饮用散茶,民间蔚然成风,并将煎煮法改为冲泡法,这是饮茶 方法史上的一次革命。明代茶的加工炒制方法和品饮都有了创新,出现了炒青技术和功夫茶艺,从而推动了名茶发展和许多茶类的创新。 茶自发现以后,通过各种渠道传向国外。目前世界上 50多个产茶国的茶种、饮茶风尚都来自中国。中国茶叶约在汉代就传入日本,唐代又有大批日本僧人来华,回国时带回茶种。中国茶叶传入欧洲是在 1607年。东印度公司成立的第二年,荷兰船首次将茶由澳门转运到爪哇。

7、1669年,英国印度公司把 14万磅茶叶运到英国,当时只在伦敦咖啡馆中供应少量中国茶。 17世纪初明神宗万历年间,中国大使将少量茶叶运入俄国,大量输 入是在 1689年签订尼布楚条约后, 1893年,俄国聘请中国茶工发展茶叶生产。此后中国茶叶又从欧洲和中国传入了东南亚各国。 【小题 1】下列选项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A西周时,作为中国茶树的起源地之一的巴蜀地区的茶叶生产已有一定规模,所产茶叶已作为贡品。 B西周初年,茶叶的功用由治病发展为泡饮,其间经历茶食、煮水清饮和祭品三个发展阶段。 C西汉时已有了专卖茶叶的茶叶市场,茶的保健作用日益受到重视。 D魏晋南北朝时,饮茶的风气已传至长江中下游

8、,茶叶成为祭祀时必备的祭品。 【小题 2】中国茶 “通过各种渠道传向国外 ”,对 “各种渠道 ”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大批日本僧人来华后,回国时偷偷带回茶种。 B东印度公司刚刚成立,就将大批茶叶运到英国。 C清代,中国茶叶大量输入俄国的同时,中国茶工也被聘请到俄国。 D后来中国茶叶又由日本、欧洲传入东南亚各国。 【小题 3】下列推断与原文不相符合的一项是 A祖先最早利用的是野生茶树,茶树的人工栽培时间大约在公元前 1000多年。 B唐代陆羽被后人尊为 “茶圣 ”,是因为他最先为茶正名,即将 “荼 ”字减去一横,称之为 “茶 ”。 C唐代中期,饮茶 之风盛行,文人画士的创作涉及茶事,促进了唐代文学

9、、艺术的繁荣。 D明代是中国茶发展的特殊阶段,茶叶的加工工艺和茶类形式有极大创新,品饮方法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1】 C 【小题 1】 B 【小题 1】 B项中从 “祭品 ”到 “泡饮 ”的过程并非西周初年完成。 【小题 1】 A项中 “偷偷地 ”无依据; B项中茶叶大批运到英国是 1669年以后; D茶叶是欧洲和中国传入东南亚各国的。 【小题 1】 B项中因果关系文中无依据。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24分) 碧云寺的秋色 北京西山碧云寺是一个大寺院,又是一个大林子。在那些大小不等的院子里,都有树木或花草。那些树木,种类繁多,其中不少还是活上了几

10、百岁的参天老干。寺的附近,那些高地和山岭上,树木也相当繁密。 我是中秋节那天搬到寺里来的,在那些繁茂的树丛中,还很少看到黄色的或红色的叶子。 半个月过去了。寺里有些树木渐渐开始在变换着颜色。石塔前的柿子树,院子里那些攀着石桥和假山的爬山虎,好像先得秋意似的,叶子慢慢地黄的黄、赤的赤了。可是,绿色的统治基本上还没有动摇。近日,情景突变。黄的、红的、赤的颜色触目都是。它来得是那么神速,将我 那模糊的季节感惊醒了。 不论这里那里的爬山虎,都急速地换上新装。它们大都由绿变黄,变红,变丹,变赤 我们要找出整片的绿叶已经不很容易了。罗汉堂前院子里靠北墙有株缠绕着大槐树的爬山虎,平日,我们没有注意到它跟槐树

11、叶子的差别。几天来,可大不同了。槐树有一些叶子渐渐变黄,可全树还是绿沉沉的。而爬山虎的无数叶子,却由绿变黄,变赤,在树干上、树枝上鲜明地显出自己的艳丽。特别是在阳光的照射下,那些深红的、浅红的、金黄的、柑黄的叶子都闪着亮光,把大槐树反衬得美丽可爱了。 释迦牟尼佛殿前的两株梧桐,弥勒佛殿前的那些高耸的 白果树,泉水院石桥边的那株黑枣树 它们全都披上黄袍了。中山纪念堂一株娑罗树的大部分叶子镶了黄边,堂阶下那株沿着老柏上升到高处的凌霄花树的叶子也大都变成咖啡色的了。 自然,那些高耸的老柏和松树还是比较保守的,尽管有很少的叶子已经变成了刀锈色,可是,它们身上那件墨绿袍子是不肯轻易褪下的。槐树的叶子,也

12、改变得不踊跃。但是,不管怎样,现在,碧云寺的景色却成为多彩的了。多彩的秋林有它自己特别的情调和风格。夏日花园的美不能代替它,也不能概括它。 古代的诗人,多喜欢把秋天看作悲伤的季节。过去许多 “悲秋 ”的诗篇或诗句,多 半是提到 “草木黄落 ”的景象的。其实,引起人们的伤感,并不一定是秋天固有的特性。从许多方面看,它倒是一个叫人感到愉快的时辰。所谓 “春秋佳日 ”,决不是没有根据的一句赞语。 20090223 A作者对急速换上新装的爬山虎倾注了热烈的赞美之情,意在对老柏和松树的“保守”表达自己的不满与批评。 B本文对秋叶的描写采取了有详有略的技巧,着重描绘了得秋意之先的爬山虎,而对其它树种的叶子

13、则点到即止。 C作者在行文过程中用对比的手法具体描述了夏日花园之美,借此突出多彩的秋林有它自己特别的情调与风格。 D在结尾一段,作者援引了一系列描写秋色的诗句,是为了证明中国古代诗人见秋叶而伤情是完全不足取的。 E古代诗人写下了许多“悲秋”之作,从“满山红叶”中见出“离人眼中血”,这与诗人的生活背景有一定关联。【小题2】文中对爬山虎的描写采用了什么手法?有何表达效果?(6分)【小题3】本文大量运用描写色彩的词语,这与文章主旨有什么关系?产生了怎样的艺术效果?(6分)【小题4】文章结尾说:“现在跟过去是对立的;但是,在历史的长河中,他们又有着一脉相连的源流。”结合上下文,谈谈你的理解。(7分)

14、答案:【小题1】BE 【小题1】拟人。形象地写出了爬山虎在秋季变色之快。【小题1】第一问:文章表达了作者对秋色之美的发现与赞叹,并结合古人的创作,传达了作者对审美体验和社会生活关系的理解。描写色彩的词语的大量运用,凸显了文章主旨。第二问:在艺术效果上,则写出了秋叶的绚烂多彩,展现了秋色的丰富性;给人以一种视觉的享受,富于艺术感染力。【小题1】作者通过对古代诗人赞美秋色的诗句的引用,说明了古人与今人的感受也是有相通之处的。因此,“过去”与“现在”并不是割裂的,两者之间是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 【小题1】略【小题1】略【小题1】每问2分,共4分。【小题1】略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列

15、各题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锬稀br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

16、郑人盟。使使杞子、逢孙、扬孙戍之,乃还。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小题1】对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且贰于楚也贰:从属二主 B又欲肆其西封肆:扩张 C朝济而夕设版焉济:成功 D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侵损 【小题2】下列加点的“之”与“微夫人之力不及此”的“之”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B邻之厚,君之薄也 C夫晋,何厌之有 D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小题3】选出不属于让秦伯退兵的理由的一项是 A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 B邻之厚,君之薄也 C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D

17、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小题4】对文章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晋围郑的原因是郑国在晋文公出亡时没有礼待他,并且从属于楚国。 B烛之武去见秦君的原因是郑伯向他道了歉。 C秦伯被烛之武说服了,不仅解除了郑围,而且派将军帮助郑国守城。 D晋文公不去攻打秦国,表现了他的仁义和明智。 【小题5】翻译课文中的句子。(1)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5分)译:(2)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5分)译:(3)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5分)译: 答案:【小题1】C 【小题1】D【小题1】C 【小题1】B 【

18、小题1】(1)北方边远地区的人,没有见过天子,所以有些害怕,望大王能够稍稍原谅他,让他能够在大王面前完成使命。(2)持戟交叉守卫军门的卫士想阻止他不让他进去,樊哙侧着盾牌撞去,卫士跌倒在地上,樊哙就进去了。(3)秦王有虎狼一样的心肠,杀人惟恐不能杀尽,惩罚人惟恐不能用尽酷刑,所以天下人都背叛他。 语言表达 仿照下面的例句,仍以“书”为话题,续写三个句式相同的比喻句,四句话前后呼应构成排比。(6分) 例句:没有一本书的家,是没有一朵花的花园;答案:示例:没有一本书的家,是没有一只鸟的树林;没有一本书的家,是没有一条鱼的河流;没有一本书的家,是没有一颗星的天空。 下面两题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下联。(5分)第一题:春晖盈大地第二题:处处春光好 答案:(1)(上联)春晖盈大地(下联)瑞气满乾坤温情洒人间喜气入家门捷报映长空美事满神州(2)(上联)处处春光好(下联)家家气象新 作文 请以那时花开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字数不少于800字;感情真挚;文体特征鲜明;结构完整;书写清楚,文面整洁。 答案:答案:不一,属于开放性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