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1-2012学年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词语中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 3分) ( ) A佝( y)偻纾( sh)祸愧怍( zu)刎( wng)颈之交 B赊( sh)帐脑髓( shu)趿( t)拉昙( tn)花一现 C皋陶( yo)刀俎( z)纤( xin)绳残羹冷灸( zh) D孱( cn)头钳( qin)制湮( yn)没冠冕( min)堂皇 答案: D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3分) ( ) A当我们漫步在花园的林阴小道,当我们踏上 玲珑剔透 的小桥,落叶在脚下踩得沙沙响。 B文化传统的变化无论如何总是缓慢的、
2、渐进的,不会 一蹴而就 ,即使在社会急剧变幻的革命时期也是如此。 C令他们心醉的是,那些过往不复、无处寻觅的生活画面,都在这里千姿百态、 绘声绘色 地保留下来。 D我们不应 以偏概全 地将某种文化中的单一元素视为衡量文化的唯一尺度,更不能不加分析地用一种文化来统摄和取代另一种文化。 答案: C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 ) A据美国务院发言人维多利亚 纽兰 9日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希望中国发挥影响力,采取措施帮助阻止朝鲜卫星发射计划。 B境外投资应当符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和境外投资产业政策,符合企业发展战略和国际化经营战略,同时投资规模要与企业资产经营规模、资产负债水
3、平、实际筹资能力和财务承受能力相适应。 C今年本市共有 7.34万余人报名参加高考,比去年减少 2547人,降幅约为3.3%,录取率将稳定在 80%左右。从已公布今年在京招生计划的高校来看,其计划减少比例均慢于考生减少幅度,考生报考形势比较乐观。 D “北京高校博物馆联盟 ”包括中国地质大 学 (北京 )、北京大学等 18所高校的19所博物馆组成,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 )副校长王训练当选为首届 “北京高校博物馆联盟 ”理事会理事长。 答案: B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小题。 写 给 秋 天 台湾罗兰 尽管这里是亚热带,但我仍从蓝天白云间读到了你的消息。那蓝天的明净高爽,白云的浅淡悠闲
4、,依稀约有北方那金风乍起,白露初临的神韵。 一向,我欣赏你的安闲明澈,远胜过春天的浮躁喧腾,自从读小学的童年,我就深爱暑假过后,校园中野草深深的那份宁静。夏的尾声已近,你就在极度成熟蓊郁的林木间,怡然的拥有了万物。 由那澄明万里的长空,到穗实累累的秋禾,就都在你那飘逸的衣襟下安详的找到了归宿。 接着,你用那黄菊、红叶、征雁、秋虫,一样一样地把宇宙点染上含蓄淡雅的秋色;于是木叶由绿而黄、而萧萧的飘落;芦花飞白,枫木染赤,小室中枕簟生凉,再加上三日五日潇潇秋雨,那就连疏林野草间,都是秋声了! 想你一定还记得你伴我度过的那些复杂多变的岁月。那两年,我在那寂寞的村学里,打发凄苦无望的时刻,是你带着哲学
5、家的明悟来了解慰问我深藏在内心的悲凉。你让我领略到寂寥中的宁静,无望时的安闲;于是那许多唐人诗句都在你澄明的智慧引导之下一一打入 我稚弱善感的心扉。是你教会了我怎样去利用寂寞无聊的时刻,发掘出生命的潜能,寻找到迷失的自我。 你一定也还记得,我们为你唱 “红叶为他遮烦恼,白云为他掩悲哀 ”的那两年苍凉的日子。情感上的折磨使我们觉察到人生中有多少幻灭、有多少残忍、有多少不忍卒说的悲哀!但是,红叶白云终于为我们冲淡了那胶着沉重的烦恼和忧郁;如今时已过,境早迁,记忆中倒真的只残留着当时和我共患难的那个女孩落寞的素脸。是 “白云如粉黛,红叶如胭脂 ”,还是 “粉黛如白云,胭脂如红叶 ” ?那感伤落寞的心
6、情如今早已消散无存! 原来一切的悲愁如加以诗情和智慧去 渲染,都将成为深沉激动的美丽。 你是曾如此有力的启迪了我们,而在我逐渐沉稳的中年,始领悟到你真正的豁达与超然! 你接收了春的绚烂和夏的繁荣;你也接收了春的张狂和夏的任性,你接收了生命们从开始萌生、到稳健成熟,这期间的种种苦恼、挣扎、失望、焦虑、怨忿,和哀伤;你也容纳了它们的欢乐、得意、胜利、收获,和颂赞。你告诉我: 生命的过程注定是由激越到安详,由绚烂到平淡。一切情绪上的激荡终会过去,一切色彩喧哗终会消隐。如果你爱生命,你该不怕去体尝。因为到了这一天,树高千丈,叶落归根,一切终要回返大地,消溶于那一片渺远 深沉的土地。到了这一天,你将携带
7、着丰收的生命的果粒,牢记着它们的苦涩或甘甜;随着那飘坠的黄叶消隐,沉埋在秋的泥土中,去安享生命最后的胜利,去吟唱生命真实的凯歌! 生命不是虚空,它是如厚重的大地一般的真实而具体。因此,你应在执着的时候执着,沉迷的时候沉迷,清醒的时候清醒。 如今,在这亚热带的蓝天白云间,我仍读到你智慧的低语。我不但以爱和礼赞的心情来记住生命的欢乐,也同样以爱与礼赞的心情去纪念那几年 生命中难得出现的那几年中的刻骨的悲酸与伤痛! 而今后,我更要以较为冲淡的心情去了解,了解那属于你的,冷然的清醒,超逸的豁达,不变的安闲,和永恒的宁静! 【小题 1】怎样理解第 段 “原来一切的悲愁如加以诗情和智慧去渲染,都将成为深沉
8、激动的美丽 ”在文中的含意? (4分 ) 【小题 2】概括文章的思路,并分析本文使用第二人称表达的效果。( 5分) 【小题 3】请赏析第二段文字中画线语句的写作特色。( 5分) 【小题 4】通览全文,说说作者为什么 “礼赞秋天 ” ( 6分) 答案: 【小题 1】我们在生活中总会遇到许多的不幸,但是只要我们能 以平静美好的心情 和 豁达超然的态度 去看待它 ,将来这些不幸就会成为 深埋在我们心中 又时时让我们 感动的美好记忆 (划线处各 1分) 【小题 1】思路:由写 秋景 到写 秋思 ,再由秋思到对 生命的思考 ,层层推进。( 3分) 效果:增强抒情色彩,感情更加真挚;将秋天拟人化了,拉近了
9、作者、读者与秋天的距离,亲切而有感染力。(每点 1分) 【小题 1】( 1)抓住了最富有秋天特征的景物来描写。例如黄菊、红叶、征雁、秋虫等;( 2)从视觉和听觉角度分别描写了秋色和秋声,使画面具有灵动感;( 3)句式整散相间,节奏感强。(答对一点 1分,二点 3分,三点 5分。) 【小题 1】( 1) 作者欣赏秋天 “安闲明澈 ”之美。( 2)秋天伴随作者度过那些艰辛悲楚的岁月,并教会了作者发掘出生命的潜能,寻找到迷失的自我。( 3)秋天给作者生命的启迪,使作者领悟到: “生命的过程注定是由激越到安详 ,由绚烂到平淡 ”“生命不是空虚的 ,它是如厚重的大地一般的真实而具体 ”。(每点 2分)
10、【小题 1】本题考查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考点,能力层次为 B,侧重 “理解 ”能力的考查。 【小题 1】本题考查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考点,能力层次为 C,侧重“分析综合 ”能力的考查。 【小题 1】此题考查语言特色及表达技巧。 【小题 1】本题考查 “筛 选文中的信息 ”和 “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考点,能力层次为分别为 C和 D,侧重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能力的考查。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再谈 “微博 ”与 “说理 ” 徐贲 对我的微博是好的说理形式吗 (下称 “徐文 ”),曾宪皓先生写了微博正是好的说理形式 (下称 “曾文 ”)的讨论
11、文章。微博是广为人们运用的传播媒介,公共说理也是人们很关心的话题,讨论微博与说理的关系,目的不是要争一个谁是谁非的最终结论,而是加深对问题的了解,因此,我愿意就曾先生文中提到的几个关于说理和微博的问题再作一点讨论。 首先便是什么是公共说理的 “理 ”。此 “理 ”指的是一个由 “理由 ”来充分支持的“结论 ”,在这二者之间还需要有一个可靠的、可称为 “假设 ”的中介保证。这当然不是唯一可以称作 “理 ”的理。牧师布道说的是理,老百姓心目中的天道是理,发展是硬道理坚持的是理,但这些都不是公共说理的那个理。这些 “理 ”与公共说理的 “理 ”的区别在于,它们的结论是靠 “信仰 ”支撑的,不需要说出
12、理由。 曾文说, “贡献出结论,不代表推演缺位 ”。这话是对的,但是,在公共说理中,那个不缺位的推演不能只是发生在说话者的头脑里,而必须说给公众听。放在一个人头脑里 的推演是否可靠,是否符合逻辑,是否合理,不说出来,别人又如何检验呢?说理不仅要说出 “什么 ”,而且还要解释 “为什么 ”。 曾文说, “不认 结论 和 理解 。照此思维,禅宗是虚妄,顿悟不存在,口号皆扯淡 ”。这话恰恰犯了一个公共说理的错误 扯开话题,因为徐文讨论的是 “说理 ”,不是禅宗,不是顿悟,也不是口号。公共说理不是对人类其他思维和表达方式的否定。提倡公共说理,不是说别的什么都是 “胡闹 ”或 “扯淡 ”。禅宗、顿悟、呼
13、口号有它们自己的作用,但不在讨论说理的范围之内。 曾文认为,在说理时 “以偏概全 ”不是什么大问 题, “统计学上的以偏概全,不排斥这段话在精神上抓住症结,不排斥它的正确。恰恰是它抽出了现象中的理 ,人们才认同它,转发它 ”。以偏概全不是统计学意义上的谬误,而是一种有社会危害的思维方式,叫作 “草率概括 ”,说理要求避免草率概括,那是因为许多的成见或偏见都是因草率概括造成的。成见或偏见就是在握有充分证据之前,便先有了确定的意见和看法。 其实,在说理中,要 “抽出现象中的 理 ”,有比草率概括更好的办法,那就是用 “限定词 ”。图尔敏的说理论证称之为 “模态限定 ”,也就是在陈述主张的时候,添加
14、 “往往 ”、 “可能 ”、 “也 许 ”、 “基本上 ”、 “在很大程度上 ”等限定语。这不仅仅是为说理留余地,而更是一种话语伦理的基本教养 (公正、客观、不夸张 )。 这当然不是说夸张 (或求痛快 )就不好,而是说,夸张在说理中会削弱说话者的可信度。许多在文学修辞中常用的有效手法或风格在说理中恰恰是应该避免的,因为说理不是文学。 说微博不适用于说理不是贬低微博,这就像说水壶不适用于煮饭不是要贬低水壶一样。曾文说, “微博可以加图片、视频、长微博,实在不行还能用文章链接嘛 ”。但这正说明,微博所起的毕竟只是引介与索引的作用,它本身并不是在说理。亚里士多德曾指 出一种逻辑错误: “5是 2加
15、3,因此 5既是奇数,又是偶数 ”,所以,微博只是 。 (选自 2011年 12月 06日的南方都市报) 【小题 1】第 节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请在原文第 节中的 “ ”处,填上符合文意的句子。( 6分) 【小题 2】作者和曾文就哪几个方面进行了讨论?( 6分) 【小题 3】请根据材料内容概括曾宪皓先生认为 “微博正是好的说理形式 ”的理由。( 6分) 答案: 【小题 1】比喻论证,形象地论证了 “说微博不适用于说理不是贬低微博 ”;引证法有力地指出曾文观点的逻辑错误。(每点 2分) 微博只是许多媒介中的一种,不能因为它与别的媒介可以结合使用,它就变成了一种无所不能、什么都是的媒介
16、。 (语意连贯,大意对即可, 2分) 【小题 1】四个方面 ; 什么是公共说理的 “理 ” 公共说理的结论与推演的关系 否定 “结论 ”和 “理解 ”对公共说理的危害性。 “以偏概全 ”是不是大问题。(每点 1分,两点 3分,三点 5分,四点 6分) 【小题 1】 微博虽然字数少,但是都是结论性的观点,虽然没有推演过程,但是并不代表推演缺位,另外在说理过程中结论比推演重要。( “贡献出结论,不代表推演缺位 ”, “不认 结论 和 理解 。照此思 维,禅宗是虚妄,顿悟不存在,口号皆扯淡 ”) 微博说理常采用的方式是以偏概全,而以偏概全不会影响说理的效果。(在说理时 “以偏概全 ”不是什么大问题)
17、 如果微博不能说明所有的道理,还可以可以加图片、视频、长微博,和文章链接。(微博可以加图片、视频、长微博,实在不行还能用文章链接嘛 ”)(评分建议:每点 2分) 【小题 1】此题考查论证方法中的比喻论证。 【小题 1】本题考查 “筛选文中的信息 ”和 “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考点,能力层次为分别为 C和 D,侧重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能力的考查。 【小题 1】本题考 查 “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考点,能力层次为 F,侧重 “探究 ”能力的考查。这是一道探究题。答题之前,先对作品有充分的了解和准确的把握。面对一篇陌生的文学作品,要善于抓住关键语句,理清全文
18、脉络,明白作品所表达的主题,对全文有一个整体认识和把握。具体答题时,还要切忌脱离文本,想当然地去套用鉴赏术语,避免空洞抽象的泛泛而谈或不着边际的任意罗列,更不能根据个人的主观喜好冠作隧意的褒贬。本题可以从客观与主观两方面去思考。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冬,上在邯郸。陈将侯敞将万余人游行,王黄将骑 千余军曲逆,张春将卒万余人渡河 攻聊城;汉将军郭蒙与齐将击,大破之。太尉周勃道太原入定代地,至马邑,不下,攻残之。赵利守东垣,帝攻拔之,更命曰真定。 帝购王黄、曼丘臣以千金,其麾下皆生致之 。于是陈军遂败。 淮阴侯信称病,不从击,阴使人至陈所,与通谋。信谋与家臣夜诈诏赦诸官徒、奴,
19、欲发以袭吕后、太子;部署已定,待报。其舍人得罪于信,信囚,欲杀之。春,正月,舍人弟上变,告信欲反状于吕后。吕后欲召,恐其党不就;乃与萧相国谋,诈令人从上所来,言已得,死,列侯、群臣皆贺。相国绐信曰: “虽疾,强入贺。 ”信入,吕后使武士缚 信,斩之长乐钟室。信方斩,曰: “吾悔不用蒯彻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岂非天哉! ”遂夷信三族。 臣光曰:世或以韩信首建大策,与高祖起汉中,定三秦,遂分兵以北,禽魏,取代,仆赵,胁燕,东击齐而有之,南灭楚垓下,汉之所以得天下者,大抵皆信之功也。观其距蒯彻之说,迎高祖于陈,岂有反心哉!良由失职怏怏,遂陷悖逆。夫以卢绾里旧恩,犹南面王燕,信乃以列侯奉朝请;岂非高祖
20、亦有负于信哉?臣以为高祖用诈谋禽信于陈,言负则有之;虽然,信亦有以取之也。始,汉与楚相距荥阳,信灭齐,不还报而自王;其后汉追楚至固陵,与信期共攻楚而信不至; 当是之时,高祖固有取信之心矣,顾力不能耳,及天下已定,信复何恃哉!夫乘时以侥利者,市井之志也;酬功而报德者,士君子之心也。 信以市井之志利其身,而以士君子之心望于人,不亦难哉! 是故太史公论之曰: “假令韩信学道谦让,不伐己功,不矜其能,则庶几哉!于汉家勋,可以比周、召、太公之徒,后世血食矣!不务出此,而天下已集,乃谋畔逆;夷灭宗族,不亦宜乎! ” 选自资治通鉴 【小题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 A陈
21、将侯敞将万余人 游行 游行:流动袭击 B不下,攻 残 之残:杀戮 C不 伐 己功 伐:夸耀 D观其 距 蒯彻之说距:距离 【小题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 ) A 世或 以 韩信首建大策 越国 以 鄙远 B 告信欲反状 于 吕后 至激 于 义理者不然 C 乃 与萧相国谋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 乃 还。 D 酬功 而 报德者 秦以城求璧 而 赵不许 【小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 A世人有的认为,卢绾仅仅凭与高祖是里巷旧邻的交情,就被封为燕王,而韩信却以侯爵身分奉朝请,高祖确实有亏待韩信的地方。 B韩信有个
22、门下舍人曾因得罪韩信,被囚禁起来,准备处死。春季,正月,舍人上书举报事变,将韩信打算谋反的情况告诉吕后。 C司马光认为,高祖早在韩信被杀之前就已经有诛杀韩信的念头了,只是当时力量还做不到罢了。待到天下已经平定,韩信就没有什么可依赖之处了。 D太史公司马迁认为,韩信对汉家的功勋,本可以与周公、召公、太公吕尚等人相比,可惜他在天下已定之时,图谋叛逆,最终也只能落得个被斩灭宗族这一理所当然的下场了。 【小题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 1)帝购王黄、曼丘臣以千金,其麾下皆生 致之。( 3分) ( 2)吾悔不用蒯彻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岂非天哉!( 3分) ( 3)信以市井之
23、志利其身,而以士君子之心望于人,不亦难哉!( 4分)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1】 C 【小题 1】 B 【小题 1】( 1)高帝 用 千金 悬赏捉拿 王黄、曼丘臣,他的部下都将他们活捉 送来 。 ( 2)我真后悔没采用蒯彻的计策, 竟然被 小孩子、妇人欺骗,这难道不是天意吗! ( 3)韩信 用 市井小人的志向为自己 谋取利益 ,而 要求 他人用君子的胸怀回报,不是太难了吗! 【小题 1】距:通 “拒 ”,拒绝 【小题 1】 A以:动词,认为 /连词,而; B于:介词, 向 /介词,被; C乃:副词,于是,就; D而:连词,来 /连词,如果 【小题 1】舍人的弟弟上书举报事变,将韩信
24、打算谋反的情况告诉吕后 【小题 1】( 1) “购、以、致 ”一字 1分( 2) “乃 ”、 “为 所 ”被动句、句意通顺各 1分( 3) “以 ”、 “利 ”、 “望 ”、各分、句意通顺 1分。望:期望,要求。 【参考译文】 冬季,高帝在邯郸城。陈的部将侯敞率一万余人游动袭击,王黄率骑兵一千余人屯军曲逆,张春率一万余士卒渡过黄河进攻聊城;汉朝将军郭蒙与齐国将军迎击,大破陈军。太尉周勃取道太原去平定代地,兵抵马邑,久攻不下,攻下后便大行杀戮。 赵利守东垣城,高帝亲自率军攻克,将地名改为真定。高帝又悬赏千金捉拿王黄、曼丘臣,结果其部下都将他们活捉送来,于是陈军队溃败。 淮阴侯韩信假称有病,不随从
25、高帝去攻击陈,暗中却派人到陈那里,与他勾结谋划。韩信想在夜间与家臣用伪诏书赦免官府的有罪工匠及奴隶,打算发动他们去袭击吕后、太子。已经部署完毕,只等陈的消息。韩信有个门下舍人曾因得罪韩信,被囚禁起来,准备处死。春季,正月,舍人的弟弟上书举报事变,将韩信打算谋反的情况告诉吕后。吕后想把韩信召来,又担心他可能不服从,便与相国萧何商议,假装让人从高帝处来,说陈已经 被擒,处死。列侯及群臣闻讯都到朝中祝贺。萧何又欺骗韩信说: “你虽然病了,也应当强挺着来道贺。 ”韩信来到朝廷,吕后便派武士将他捆绑起来,在长乐宫钟室里斩首。韩信在斩首之前,叹息说: “我真后悔没用蒯彻的计策,竟上了小孩子、妇人的当,这难
26、道不是天意吗! ”吕后随后下令将韩信三族都连坐杀死。 臣司马光曰:世人有的认为,韩信为汉高祖首先奠定开业大计,与他一同在汉中起事,平定三秦后,又分兵向北,擒获魏国,夺取代国,扑灭赵国,胁迫燕国,再向东攻击占领齐国,复向南在垓下消灭楚国,汉朝之所以能得到天下,大致都归功于韩信。再看他拒绝蒯彻的建议,在陈地迎接高祖,哪里有反叛之心呢!实在是因为失去诸侯王的权位后怏怏不快,才陷于大逆不道。卢绾仅仅有高祖里巷旧邻的交情,就封为燕王,而韩信却以侯爵身分奉朝请;高祖难道不也有亏待韩信的地方吗?我认为:汉高祖用诈骗手段在陈地抓获韩信,说他亏待是有的;不过,韩信也有咎由自取之 处。当初,汉王与楚王在荥阳相持,
27、韩信灭了齐国,不来奏报汉王却自立为王;其后,汉王追击楚王到固陵,与韩信约定共同进攻楚王,而韩信按兵不动;当时,高祖本已有诛杀韩信的念头了,只是力量还做不到罢了。待到天下已经平定,韩信还有什么可倚仗的呢!抓住机会去谋取利益,是市井小人的志向;建立大功以报答恩德,是有志操和学问的君子的胸怀。韩信用市井小人的志向为自己谋取利益,而要求他人用君子的胸怀回报,不是太难了吗!所以,太史公司马迁评论说: “假如让韩信学习君臣之道,谦虚礼让,不夸耀自己的功劳,不矜持自己的才能,情况大概就不同了 !他对汉家的功勋,可以与周公、召公、太公吕尚等人相比,后代也就可以享有祭祀了!他不去这样做,反而在天下已定之时,图谋
28、叛逆,被斩灭宗族,不是理所当然的吗! ”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10分) 送沈子福归江东 (唐)王维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小题 1】分析第一句所写意象及各自的作用。这些意象与题目有什么关系?( 4分) 【小题 2】第三、四句历来备受赞赏,试分析其手法和表达的情感。( 6分) 答案: 【小题 1】杨柳,古代有折柳送别的习俗,烘托了送别的 氛围;( 1分)渡头,点明送客的地点;( 1 分)行客,用行人稀少营造了送别时的凄清情境。( 1 分)这些意象都扣住了题目中的 “送 ”字。( 1分) 【小题 1】第三、四句用了比喻(或想
29、象、或即景抒情)、拟人的手法。( 2分)诗人觉得自己心中无限的惜别之情,就像江南江北的春光,无处不在,伴随着友人归去。( 2分)这两句诗 生动形象 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 依依不舍的眷恋之情 。( 2分) 【小题 1】意象柳,在古诗词中是送别的象征。 【小题 1】本题考查 “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 ”考点,能力层次为 D,侧重 “鉴赏评价 ”能力的考查。 “表达技巧 ”分为四 个理解层面由低到高(字词一句子 段落一篇章),分别是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夸张、借代等)、表达方式(记叙、说明、描写、抒情、议论,诗歌中主要是描写和抒情)、表现手法(对比、衬托、象征、比兴等)、谋篇布局手法(开头、结尾、过渡
30、、照应等)。 默写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小题 1】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 。(屈原离骚) 【小题 2】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 ,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小题 3】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 , 。(张溥五人墓碑记) 【小题 4】 ,逸豫可以亡身。(欧阳修伶官传序) 【小题 5】怨不在大,可畏惟人, ,所宜深慎。(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答案: 【小题 1】惟草木之零落兮 恐美人之迟暮 【小题 1】吾所以为此者 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小题 1】亦以明死生之大 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小题 1】忧劳可以兴国 【小题 1】载舟覆舟 下面六句是评论三国演义中人物
31、的诗句,请按顺序写出六位人物的姓名。( 6分) 爱将重才兴魏帜,吟诗横槊见英雄。 五丈原头星陨落,论今谈古一名臣。 绝伦精武横偃月,败走麦城泪写裳。 持矛举火破连营,玄德穷奔白帝城。 长坂桥边怒气腾,一声虎啸退曹兵。 舍身救得幼主归,七进七出盖世雄。 答案: 曹操 诸葛亮 关羽 陆逊 张飞 赵云 作文 作文 诗经 大雅中说: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 “鸦有反哺之义 ,羊知跪乳之恩 ”的说法, “滴水之恩 ,当涌泉相报 ”更是许多人信奉的名言。其实 “感恩 ”不一定要感谢大恩大德, “感恩 ”可以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善于发现美并欣赏美的道德情操。心怀感恩,则四季 如春。生活中我们如果常怀感恩之心,便会觉得总有幸福相伴。 请以 “有一种幸福叫做感恩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文章。 要求: 立意自定; 角度自选; 不必面面俱到; 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