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贵州省晴隆民族中学高二5月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dealItalian200 文档编号:315087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1.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2012学年贵州省晴隆民族中学高二5月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1-2012学年贵州省晴隆民族中学高二5月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1-2012学年贵州省晴隆民族中学高二5月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1-2012学年贵州省晴隆民族中学高二5月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1-2012学年贵州省晴隆民族中学高二5月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1-2012学年贵州省晴隆民族中学高二 5月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划线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 A慰 藉 (ji) 与 会 (y)里 应 外合 (yn)厝 火积薪 (cu) B真 谛 (d)贫 血 (xu)不 着 边际 (zho)妍 媸 毕露 (ch) C寒 暄 (xun)涎 水 (xin)相 机行事 (xin)W掌而谈 (zh) D绣 闼 (t)荫 庇 (yn)韦 编三绝 (wi)深 孚 众望 (f) 答案: C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3分 )( ) A褒贬 针砭时弊 鞭辟入里 精兵减政 B 望 眼花缭乱 严惩不贷 要言不烦 C磐石

2、 钟罄齐鸣 金榜题名 功亏一篑 D抱怨 以德报怨 心无旁骛 斐声文坛 答案: B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 A “我们一切工作是从本本出发呢,还是从实际出发呢?在这个问题上认识清楚了么,老王同志? ”王玉山惭愧地摇了摇头。 B四项协议顺利签署后,两岸大体上就能完成 “三通 ”进程 (通邮、通航、通商 ),这将为今后两岸关系更加全面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和墓础。 C某教授认为,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带有血腥味不宜编入课本。对此,有人讽刺道:按照此逻辑, “宰 ”呀、 “杀 ”呀等带有血腥味的字也该从字典中除去,以免吓坏学生。 D钓鱼台,在北京玉渊潭公园东面,环境清幽, “台下有

3、泉涌出,汇成池,其水至冬不竭。 ” 答案: A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 ) A过去的一年, 五风十雨 ,夏秋季农作物歉收,但广大农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迅速调整种植结构,把损失降到了最低程度。 B著名主持人鲁豫着装优雅,谈吐伶俐,可谓 玲珑剔透 而又咄咄逼人,与她面对面,你简直没有任何躲闪的余地。 C有关部门指出,非法开采导致的一起起 耸人听闻 的生产安全事故,使中国的采矿行业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具危险性的生产行业。 D这样的小错误对于整个项目的要求来说是无伤大雅、 不足为训 的,我们绝不能只纠缠于细枝末节而忘记了根本目标。 答案: B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

4、的一句是 (3分 )( ) A今年春晚,以 “旭日阳刚 ”“西单女孩 ”为代表的草根歌手一炮走红以后,使得很多经纪公司从中发现了商机,开始打起草根歌手的主意。 B国务院成渝经济区规划出台后, 成都和重庆的绝大部分二级城市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产业布局、升级等方面,其资源分配将更合理。 C只要我们认为人口流动是经济发展的必需,那么实行异地高考制度就是我们的明智选择,不管推行起来有多难,我们都要不断付诸于努力。 D虽然史铁生已离我们而去,如今的地坛也早经修整,再不是他笔下的那个地坛了,但这些都不要紧,地坛早已成了读者心灵家园的代名词。 答案: D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2

5、3分 ) 仙叠岩记 熊召政 小时候,常听到各类海上仙山的故事,特别是白居易的诗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 ”,不免心向往之。总想去某一座仙山,找找那种眠云饮露、友鹿餐霞的感觉。 我认为既谓之仙山,就应该离尘嚣远一点,离烟波近一点 。在幽静中听鸟语,于突兀中见玲珑。眼下,我站在仙叠岩的矶头上,感到身上的每一个细胞都处在放松的状态。 由温州向东,跨过六十公里入海长堤,便到了碧波深处的洞头岛。岛的东南端,便是名闻遐迩的仙叠岩了。古人名句 “白银盘里一青螺 ”,写的就是洞庭湖上的君山。仙叠岩没有君山那么大,四面临水的峭壁,嶙峋的褚黄, 当 然就不能喻为青螺了。但簇拥它的波涛,却远非八百里洞庭可

6、比。如果说洞庭湖的沧浪横无际涯,则眼前这东海的浩瀚,可以说是空阔无边了。仙叠岩不是白银盘上的青螺,而是闪烁在无边蔚蓝中的一颗钻石。 作为胜迹,仙叠岩的历史并不长。晋朝岛上始有渔民定居。南北朝时期,这里属于永嘉郡的永嘉县。大概是由于舟航艰危的缘故,一生耽爱山水的谢灵运,在担任永嘉太守时没有来到辖下的洞头。我认为,遗憾的不是洞头而是那位有着烟霞之癖的谢太守。没有站在仙叠岩上饮一杯流霞,怎么说都是一件令人懊恼的事。进入中世纪之后,直到解放前这几百年间,洞头饱 受倭寇与海盗之苦。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这三十年来,洞头才有了显著的发展,作为岛上最能吸引游客的仙叠岩,才成为一方胜景。 早潮才退

7、,我站在仙叠岩高耸的危石上,但见脚下的大海,近处微黄,远处碧绿,更远处则是苍茫的黛色了。陪同的人告诉我,在那黛色深处,越过苍茫之后,便是台湾的基隆。恨我目力不及,看不到基隆港湾里的舳舻。但扑岸的涛声,却让人隐约可以听到基隆的椰雨蕉风。 仙叠岩处在厦门与舟山之间。厦门有南普陀,舟山有北普陀,洞头有一个中普陀。三处普陀,一样慈悲。观音大士的航海路线,应该是世界上最美好 的航程。她选择的驿站,既是乐土,亦是净土。仙叠岩与中普陀同处一岛。寺院的钟声回荡在珞珈丛林里,而观音的微笑也留在这仙叠岩的每一个角落。 在仙叠岩面朝基隆港的斧削一般的错落有致的 f岩上,有数十处佛像雕刻。最突出的一块数丈高的崖壁上,

8、雕了一幅巨大的观音。由此盘纡而下,在闪着金箔一样光芒的岩石上,是一组十六罗汉的群雕。这些罗汉图像取自唐代画僧贯休的绘图。这些石刻均出自一人之手,他便是有着岩雕大师之称的中国美院教授洪世清。仙叠岩佛教石刻是洪先生去世前创造的最后的艺术。这一件件石刻融神圣于圆润的线条,它抵达神 又 取悦众生,让宗教的虔诚在风吹雨淋的岩石上留下永恒的魅力。洪先生完成仙叠岩的雕刻后,曾对人说: “石刻艺术三分天成,三分雕琢,四分岁月 。 ”老艺术家是谦虚的,但道出了艺术的秘密。岁月即沧桑,有着沧桑感的艺术最能打动人心。从某种意义上说,仙叠岩造像与云冈、麦积山、龙门等石窟有着不可分割的血缘关系。在古代,宗教与艺术密不可

9、分。 现在,艺术掺杂了大多的技术,这既是进步,也是倒退 。 我来仙叠岩的时候,并非最好的季节,头顶上总悬着台风的威胁。相比于春风中的海市蜃楼以及秋月下的纤尘不飞,眼前的海似乎在蓄积一种力量。在等待一次 静久思动的爆发。但仙叠岩寂然如故。看看那些石刻的佛像以及身边为数不多的散淡的游人,你会突然感觉到,和谐其实就是减去浮躁,增添安静 (选自 2009年 7月 27日人民日报 ) 【小题 1】第 自然段,作者引用白居易的诗歌有什么用意? (5分 ) 答: _ _ 【小题 2】解释下面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 (6分 ) (1)我认为既谓之仙山,就应该离尘嚣远一点,离烟波近一点。 (3分 ) 答: _ (

10、2)石刻艺术三分天成,三分雕琢,四分岁月。 (3分 ) _ 【小题 3】在文章第 自然段中,作者采用了哪些方法来写仙叠岩?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6分 ) 答: _ 【小题 4】在文中,作者说 “现在,艺术掺杂了太多的技术,这既是进步,也是倒退 ”。请联系文意,探究作者这样说的原因。 (6分 ) 答:_ 答案: 【小题 1】 (1)说明仙山能给人一种眠云饮露、友鹿餐露的感觉,表达了自己对仙山的向往; (2)为下文自己登上仙叠岩埋下伏笔。 【小题 1】 (1)远离喧嚣、浮躁的尘世,能够使人心灵安静的地方才能称得上仙山。 (2)一件成功的石刻艺术,三分靠天然而成的石头, 三分靠雕刻者的技术,四分靠岁

11、月赋于它的沧桑感。 【小题 1】第一问:作者采用了引用、对比、比喻的手法来写仙叠岩。第二问: 引用古人名句 “白银盘里一青螺 ”,增添了文采,自然而然地引出仙叠岩; 拿洞庭湖上的君山与仙叠岩对比,突出仙叠岩环境的空阔无边,表达自己对仙叠岩的赞美和喜爱之情; 把仙叠岩比作 “闪烁在无边蔚蓝中的一颗钻石 ”,表现仙叠岩的精美和珍贵。 【小题 1】因为在现代技术的支持下,艺术作品做得越来越完美,越来越精致,这是 “进步 ”;但艺术作品创作者的主观意识并没有融进自己的作品中,许多艺术作品仅仅做到了 “形似 ”,而没有做到 “神似 ”,缺乏长久的生命力,所以说 “倒退 ”。 【小题 1】开头交待了作者小

12、时候就对仙山心向住之,向住能找找那种眠云饮露、友鹿餐霞的感觉。所以作者以白居易的诗做为证明,诗中描绘了诗人听说有仙山,所以令作者更向往,心往,可能就会有所行动。所以从结构上对下文起了铺垫作用。 【小题 1】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含义。首先要明确尘嚣比喻尘世的烦杂,烟波比喻宁静,明确了它们的比喻义,也就明确了什么样的山才能称得上是仙山。 【小题 1】本题有两问,一问是回答修辞手法,第二问是分别写出它们的作用。例如引用的作用, 一般是用来证明观点或增加文采,此处为增加文采。对比,是为了使所要表现的事物更突出。而比喻则是使事物更生动形象。所以联系具体内容,一一列出即可。 【小题 1】联系上下文,

13、在古代,宗教与艺术密不可分。宗教在艺术中起着灵魂的作用,而现在,艺术似乎少了点什么。所以答题时抓住外形进步、内在退步这一切入点来答。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9分 ) 孔林,地面上的家谱 李朝明 刘续兵 孔林就像地面上的孔氏家族谱系,后人安葬前辈,昭穆不乱,井然有序。林内分布着历代 “衍圣公 ”以及可以入孔氏宗谱的后裔子孙墓葬群。因年代久远,孔门 第四十二代以前,除孔子祖孙三代墓世代祭祀不绝,仍保持着完整的墓碑、祠坛和神道石以外,只有第四代的墓有确切位置,其余已不可考。不过,从战国到宋代,墓群都按时代分布着。而自从第五十五代开始,墓葬归属则座座明确,尤其是元、明、清三代,保存基本完好。

14、作为伟大圣人,孔子深刻认识社会人生,也对天命、鬼神有自己的理解。孔子主张通过祭祀的仪式教育人们要追念先祖功德,希望通过这些礼仪教化人心,使 “民德归厚 ”。孔子推崇周礼,强调 “慎终追远 ”,重视丧葬与祭祀,主张 “葬之以礼 ”“祭之以礼 ”,其着眼点应该在于现世人间的秩序。社会风 气的好坏,取决于孝道是否得到施行,爱心的培养应当从 “孝亲 ”开始,所以孔子说 “立爱自亲始 ”。人只有做到 “亲亲 ”才能 “爱人 ”,只有在 “亲亲 ”的基础上加强修养,推己及人,才能 “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进而才能做到 “泛爱众 ”“四海之内皆兄弟 ”。 “孝

15、”是爱心形成的基础, “孝 ”是整个伦理乃至人文大厦的根基。孔子认为,只要是 “人 ”,就应当具有仁德,而 “孝敬父母 ”就会有仁德;人之所以为人, “孝 ”是一个基本标志。什么是 “孝 ”,孔子曾经做过不少解答。例如,他说孝的人能够做到 “三年无改于 父之道 ”,哪一位父亲都希望儿女走正途,父亲去世后能自我约束,几年内不改其志,十分难得。一个人是否做到了 “孝 ”,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考量,而 “葬之以礼 ”“祭之以礼 ”也是孝的重要表现,用孔子的话说这叫 “无违 ”,也就是不违背礼制。孔子所说的 “父之道 ”的传承,爱心的递相授受,人文的薪火相传,不都是这样一代一代进行的吗? 孔子是春秋末

16、年的鲁国人,其以 “孝 ”为中心的儒学是鲁文化结出的丰硕 “精神文明 ”的成果。西周初年,鲁国的第一代国君伯禽来到鲁国,积极推行周礼,采取了 “尊尊而亲亲 ”的 “治国方针 ”,形成了鲁国独具特色的文化 品格。 孔氏家族没有因为王朝的更迭而有大的起伏,井然有序、 “万古长春 ”的孔林,这部地面上的家谱,也喻示着孔子学说超越特定时代的价值。兵连祸结的时候人们盼望和平与和谐,礼崩乐坏的时候人们期待仁政与德治,在历史上,不论哪朝哪代,不论哪个民族,前来祭祀孔子的人络绎不绝。络绎不绝的扫墓队伍,简洁而寓意悠远的仪式,无声的静默哀思,古木森森的背景,生动地传达着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信息。 (摘自文明 20

17、11年第 4期 有改动 ) 【小题 1】孔林里能使 “后人安葬前辈,昭穆不乱,井然有序 ”,不属于其原因的一项是 (3分 )( ) A因为从战国到宋代,墓群都按时代分布着;而孔门前四代和第五十五代以后的墓群,墓葬归属则座座明确,保存基本完好。 B孔子对天命、鬼神有自己的理解。孔子主张通过祭祀的仪式教育人们要追念先祖功德,希望通过这些礼仪教化人心,使 “民德归厚 ”。 C孔子推崇周礼,强调 “慎终追远 ”,重视丧葬与祭祀,主张 “葬之以礼 ”“祭之以礼 ”,其着眼点应该在于现世人间的秩序。 D子孙能以礼葬、祭先辈,才可能去 “爱人 ”,才可能亲人之亲、老人之老,进而才能做到 “泛爱众 ”“四海之

18、内皆兄弟 ”。 【小题 2】下列各项中,不能直接说明 “孝 是整个伦理乃至人文大厦的根基 ”这句话的含意的一项是 (3分 )( ) A只要是 “人 ”,就应当具有仁德,有仁德就会 “孝敬父母 ”;人之为人, “孝 ”是一个基本标志。 B有孝心的人能够做到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 ”,父亲去世后能自我约束走正途,几年内不改其志。 C孔子所说 “父之道 ”的传承,爱心的递相授受,人文的薪火相传,都是孝礼制下的代代相续。 D伯禽积极推行周礼,采取了 “尊尊而亲亲 ”的 “治国方针 ”,形成了鲁国独具特色的文化品格。 【小题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 ) A除孔门第四十三代至第五十

19、四代的墓没有确切位置,不可考证外;其余,则是墓葬归属座座分明,有些还保存基本完好。 B一个人是否做到了 “孝 ”,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考量,而 “无违 ”即不违背礼制,也是做到 “孝 ”的一个重要表现。 C井然有序、 “万古长春 ”的孔林,这部地面上的家谱,也因为孔氏家族一直没有大的起伏,而使孔子学说有超越特定时代的价值。 D在历史上,人们络绎不绝地来到孔林,以简洁而意义悠远的仪式祭祀孔子,主要为了表达对和平与和谐的盼望、对仁政与德治的期待。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1】 B 【小 题 1】 B 【小题 1】 A项,这是现象, B、 C、 D三项都是作者分析的孔子对丧葬、祭祀有明确主

20、张和深意,这都是原因所在。 【小题 1】 B项,这是解释什么叫 “孝 ”,没有涉及到它的伦理、文化根基价值。 【小题 1】 A项,第五代之后、四十二代以前的墓也都没有确切位置,已不可考,此选项的时间跨度错了; C项,因果关系错乱:因为孔氏家族一直没有大的起伏,所以孔林井然有序、 “万古长春 ”;因为孔林井然有序、 “万古长春 ”,所以才可喻示孔子学说有超越特定时代的价值;另外, “使 ”也改变了原意。 D项, “兵连祸结 ”时、 “礼崩乐坏 ”时人们祭祀孔 子的目的,只是不完全列举,不代表一般或全部。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谏成帝营陵寝 刘 向 臣闻贤圣之君,博观终始,穷极

21、事情,而是非分明。孝文皇帝居霸陵,顾谓群臣曰: “嗟乎!以北山石为椁,岂可动哉! ”张释之进曰: “使其中有可欲,虽锢 南山犹有隙;使其中无可欲,虽无石椁,又何戚焉? ”夫死者无终极,而国家有废兴,故释之之言,为无穷计也。孝文寤焉,遂薄葬,不起山坟。 易曰; “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藏之中野,不封不树。后世圣人易之以棺椁。 ”棺椁之作,自黄帝始。黄帝葬于桥山,尧葬济阴,丘陇皆小,葬具甚微。文、武、周公葬于毕,秦穆公葬于雍橐泉宫祈年馆下,皆无丘陇之处。此圣帝明王、贤君智士远览独虑无穷之计也。逮至吴王阖闾,违礼厚葬。十有余年,越人发之。秦始皇帝葬于骊山之阿,下锢三泉,上崇山坟,其高五十余丈,周回五

22、里有余,水银为江海,黄金为凫雁,天下苦其役而反之,骊山之作未成,而周章百万之师至其下矣。项籍燔其宫室营宇,往者咸见发掘。 其后牧儿亡羊,羊入其凿,牧者持火照求羊,失火烧其藏椁。 自古至今,葬未有盛如始皇者也,数年之间,外被项籍之灾,内离牧竖之 祸,岂不哀哉!是故德弥厚者葬弥薄,知愈深者葬愈微。无德寡知,其葬愈厚,丘陇弥高,宫庙甚丽,发掘必速。由是观之,明暗之效,葬之吉凶,昭然可见矣。 陛下即位,躬亲节俭,始营初陵,其制约小,天下莫不称贤明。及徙昌陵,增埤为高,积土为山,发民坟墓,积以万数,营起邑居,期日迫卒,功费大万百余。死者恨于下,生者愁于上,怨气感动阴阳,因之以饥馑,物故流离以十万数,臣甚

23、愍焉。陛下慈仁笃美甚厚,聪明疏达盖世,宜弘汉家之德,崇刘氏之美,光昭五帝三王,而顾与暴秦乱君竞为奢侈,比方丘陇,违贤知之心,亡万世之安,臣窃为陛下羞之。 孝文 皇帝去坟薄葬,以俭安神,可以为则; 秦始皇增山厚藏,以侈生害,足以为戒。初陵之模,宜从公卿大臣之议,以息众庶。 (选自汉书 楚元王传,有删改 ) 【注】 锢:用金属溶液填塞空隙。 【小题 1】对下列语句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 A外被项籍之灾,内 离 牧竖之祸 离:遭受 B期日 迫卒 ,功费大万百余迫卒:急促 C 物故 流离以十万数物故:死亡 D而 顾 与暴秦乱君竞为奢侈顾:回头 【小题 2】下列各组语句中,分

24、别写薄葬和厚葬的一组是 (3分 )( ) A 棺椁之作,自黄帝始 下锢三泉,上崇山坟 B 丘陇皆小,葬具甚微 水银为江海,黄金为凫雁 C 以北山石为椁 积土为山,发民坟墓 D 始营初陵,其制约小 葬之吉凶,昭然可见矣 【小题 3】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 A张释之向汉文帝进言:假如有的王陵被人觊觎,即使陵寝修建得十分坚实,终会被人盗挖开。文帝明白了这个道理,最终薄葬。 B吴王阖闾违背礼制,实行厚葬;秦始皇大建陵墓,山坟高耸,陪葬丰厚,但没过多长时间,他们的陵墓或被人挖掘,或遭人破坏,可悲可叹。 C文、武、周公、秦穆公,为长久计,实行薄葬,他们都是道德高尚

25、的智者;那些奢靡厚葬的人,实际上都是无德寡知者。 D王侯丧葬之事,关乎人心向背、天下安危,俭则吉,奢则凶。因此,作者在文末劝说成帝弘扬古帝先人的美德。简俭薄葬,不要效法暴秦乱君。 【小题 4】翻译文言文中画横线句子。 (8分 ) (1)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藏之中野,不封不树。后世圣人易之以棺椁。 (3分 ) 译文:_ (2)其后牧儿亡羊,羊入其凿,牧者持火照求羊,失火烧其藏椁。 (3分 ) 译文:_ (3)孝文皇帝去坟薄葬,以俭安神,可以为则。 (2分 ) 译文:_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1】 B 【小题 1】 A 【小题 1】 (1)古代安葬,用薪柴把死者厚厚地盖住,埋葬在原野

26、之中,不起坟堆,不栽树木 (做标记 )。后来的圣人改用棺椁。 (2)后来,牧童丢失了羊,羊进入到了始皇陵的洞穴,牧人手持火把找羊,失火烧了里面的葬椁。 (3)孝文皇帝不起坟堆,实行薄葬,因为节俭而使灵魂安息,可以作为榜样。 【小题 1】顾:反而、却。 【小题 1】本题题干要求选取符合 “薄葬 ”与 “厚葬 ”的一组, A.第一句是说用棺椁的历史,第二句是 “厚葬 ”。 C.两句均属于 “厚葬 ”。 D.第一句是 “薄葬 ”,第二句是“厚葬 ”与 “薄葬 ”的后果。只有 B项符合要求。 【小题 1】 A.张释之向文帝进言的目的,并不是说 “厚葬 ”容易被发掘,而是讲明厚葬的危害 劳民伤财,让人们

27、产生怨气,造成国家的不安定。 【小题 1】本题考查翻译能力。关键词: (1)注意 “厚衣 ”“封 ”“树 ”“以 ”等词语,以及介词结构后置句式。 (2)注意 “亡 ”“凿 ”“藏 ”等词语。 (3)注意 “以 ”“安神 ”“则 ”等词语。 【参考译文】 我听说贤圣的君主,广泛观察结局和开始,透彻地了解事理,而做到是非分明。孝文皇帝站在霸陵上,回头对群臣说: “啊!用北山石做椁,哪里能动摇它! ”张释之进言道: “如果里面有值得要的东西,即使坚固如南山仍然有 缝可钻;如果里面没有值得要的东西,即使没有石椁,又有什么忧伤的? ”死是没有终极的,但国家有兴亡,所以释之的话,是为无穷的后事打算。孝文

28、皇帝感悟,便薄葬,不建山坟。 易说: “古代安葬,用薪柴把死者厚厚地盖住,埋葬在原野之中,不起坟堆,不栽树木 (做标记 )。后来的圣人改用棺椁。 ”制作棺椁,从黄帝开始。黄帝葬在桥山,尧葬在济阴。坟冢都很小,葬品微薄。文王、武王、周公葬在毕,秦穆公葬在雍橐泉宫祈年馆下,都没有坟冢。这是圣帝明王、贤君智士深思远虑传之无穷的打算。等到吴王阖闾,违背礼制进行厚葬。十多年后,越国人就挖掘了他的坟墓。秦始皇埋葬在骊山的山曲,下面阻住了三眼泉水,上面堆起了高高的山坟,它的高度有五十多丈,周长有五里多;水银做江海,黄金制成飞雁。天下苦于他的徭役就起来造反,骊山的坟墓还没有建成,周章就率领百万大军来到了。项羽

29、烧掉了他的宫室以及营造的楼宇,以前的坟墓都被发掘了。后来,牧童丢失了羊,羊进入到了始皇陵的洞穴,牧人手持火把找羊,失火烧了里面的葬椁。从古至今,埋葬的礼节没有比秦始皇隆重的了,几年之间,在外遭受了项羽的灾祸,在内遭受了牧人的灾祸,难道不悲哀吗?所以品德越高的人越薄葬,智慧越高的人越不重视葬礼。 没有德行与智慧的人,越崇尚厚葬,坟墓越高,宫室庙宇越华丽,他们的坟墓也越被发掘得快。从这点看来,明显与隐晦的效果,薄葬与厚葬的吉凶,已经很明白了。 陛下登上皇位,亲身倡导节俭,开始营造初陵,它的规模简单而小,天下的人没有不说您圣贤明智的。等到迁到昌陵,就增加坟墓的高度,积土成山,发掘百姓的坟墓,积累起来

30、有几万,营造城邑,计算着日期十分急促,费去的金钱成百上万:死亡的人在九泉之下怨恨,活着的人在地上忧愁,怨气感动了阴阳两界,加上荒年,死亡的和流离失所的有十多万人,我非常怜悯他们。陛下仁慈的美德很深厚,聪慧明达 超过世人,应该弘扬崇尚汉家和刘氏的美德,光辉超过五帝、三王,却只是与暴秦乱君比谁更奢侈,比谁的坟墓更高,违背了贤明智慧的心,忘记了万世的安定,我私下里替您感到羞耻。孝文皇帝不起坟堆,实行薄葬,因为节俭而使灵魂安息,可以作为榜样;秦始皇增高山陵,实行厚葬,因为奢侈产生了祸害,值得引以为戒。初陵的规模,应该遵从大臣们的意见,来平息大家的怨气。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途中见杏花

31、 吴 融 一枝红杏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长得看来犹有恨,可堪逢处更难留。 林空色暝莺先到,春浅香寒蝶未游。 更忆帝乡 千万树,澹烟笼日暗神州。 【注】 帝乡,此指长安。长安多杏树。 【小题 1】请说明这首诗的首联有怎样的艺术特色? (4分 ) 答:_ 【小题 2】这首诗中流露出诗人的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4分 ) 答:_ 答案: 【小题 1】 (1)首联 运用了反衬的艺术手法 (或:以乐景衬哀情 )。早春时节,一枝俏丽鲜艳的杏花伸出墙头,昭示着春天的生气,可是作者面对这美好的景象,却感到忧愁、苦涩。 【小题 1】 惜春之情。杏花开放了,带来春天的消息,却无蜂蝶采赏,只能自开自落;自己行色

32、匆匆,更无法等到花朵开尽。 流离之苦 (或:身世之叹 )。诗人飘零在外,纵逢赏心悦目之景也难停留;杏花独自盛开于早春,无蝶欣赏,正是诗人孤独寂寞的写照。 故国之思。诗人由眼前鲜艳的杏花联想到当年在京城看到的千万树杏花盛开的绚丽景象,这幅长安杏花图代表着作者深心忆念着的长安生活,与今日的 流离在外形成对比,说明诗人虽然落魄飘零,却依然心系朝廷,点出了自己的愁怀所在。 【小题 1】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行人看到这样的美景,大多会感到惊喜,但本诗中的行人却正独自发愁。所以从内容上看,美景却反衬了忧愁之浓。答题时先写出用了何种手法,再具体分析这种手法的作用,最后要点出思想感情,关键词是忧愁。

33、 【小题 1】答题时要充分理解诗句的含义,从诗句入手具体分析。如春浅香寒蝶未游,杏花虽开得好,却无人欣赏,这是一愁。二者,通过更忆帝乡 千万树可知,作者身处异乡,怀乡之苦可算第二愁。再者花虽好总有开落时, 春来春会去,时光匆匆不为人停留。长得看来犹有恨,可堪逢处更难留,即好花不常开,好景不能常看。 语言表达 某校高二进行选修课总结,有多位同学会议上交流了各自深切的体会。请仿照甲同学的表述,将乙同学的发言补充完整。 (4分 ) 选修课教材从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中进行选择。 甲同学说:学习中外传记作品选读,我能真切地体会到传记中蕴含的传主的人格精神:杜甫关注现实和感时忧国,毛泽东百折不挠和献身理想

34、,贝多芬战胜困难和扼住命运。 乙同学说:学习 _,我能 _: _,_, _。 答案: (示例 )乙同学说:学习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我能深刻地感受到散文内抒发的作者的思想感情:林语堂对北平故都文化的敬仰与赞美,余秋雨对都江堰工程及李冰父子的歌颂与倾倒,张承志对戈壁滩汉家寨几间泥屋的尊崇与依恋。 依据画线的句子,仿写句子,使语段语意连贯。 (4分 ) 世界有爱,而融融;人间有爱,而温馨;心灵有爱,而阳光。 爱是暖暖春天的萌动,让经过沉睡的心灵焕发出激情; 爱是 _, _;爱是 _, _;爱是 _,_。 答案:爱是炎炎夏天的凉风 让烦躁郁闷的心灵安静 爱是丰收秋天的沉甸甸 让辛勤耕耘的心灵收获累累

35、果实 爱是萧条冬天的一线阳光 让孤独绝望的心灵感受温暖明亮 请仿照给出的句子,另写两句话。要求句意连贯,句式一致,修辞一致。( 4分) 同样的风,不一样的感觉。 春风暖,给大地披上新绿,那是风对大地的抚慰; _ ; _; 北风冷,给大地捎来洁白,那是风对大地的爱恋。 答案:夏风热,给大地送来活力,那是风对大地的问候;( 2分)秋风凉,给大地铺上金黄,那是风对大地的赞美。( 2分) 默写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小题 1】 _,抱明月而长终。 (苏轼赤壁赋 ) 【小题 2】襟三江而带五湖, _。 (王勃滕王阁序 ) 【小题 3】或取诸怀抱, _。 (王羲之兰亭集序 ) 【小题 4】黄

36、鹤之飞尚不得过, _。 (李白蜀道难 ) 【小题 5】 _,居无求安, _。 (论语 ) 答案: 【小题 1】挟飞仙以遨游 【小题 1】控蛮荆而引瓯越 【小题 1】悟言一室之内 【小题 1】猿猱欲度愁攀援 【小题 1】君子食无求饱 敏于事而慎于言 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文。 一天,一只苍蝇飞进谷仓,在地 板角落的一片牛皮纸上,有一大群苍蝇正在不停地舞蹈。这么快乐的去处,有这么多伙伴在那里开心地玩耍,有什么可担心的呢?想到这里,这只智商超群的苍蝇毫不犹豫地向那片牛皮纸飞去。 就在它即将落下时,一只蜜蜂飞过来,善意地提醒道: “别飞到那上面去。你可千万别犯傻,那是骗你们送命的捕蝇纸! ”苍蝇并不领情,大声回答道: “别想蒙骗我。你没看到我的那么多同伴一个个都在兴高采烈地跳着舞吗?要说上当受骗,那么多苍蝇不可能全都是傻子吧?! ”最终,这只自负而又聪明的苍蝇被牢牢地粘住,不久就一命呜呼了。 群体的诱惑,盲目的从众心理,让 这只聪明的苍蝇最终送了小命。 读了上边的文字,你有何联想?请根据你的理解,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文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文章。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