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北京市海淀区高三第二学期二模考试卷与答案.doc

上传人:ownview251 文档编号:315593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8.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年北京市海淀区高三第二学期二模考试卷与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1年北京市海淀区高三第二学期二模考试卷与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1年北京市海淀区高三第二学期二模考试卷与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1年北京市海淀区高三第二学期二模考试卷与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1年北京市海淀区高三第二学期二模考试卷与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1年北京市海淀区高三第二学期二模考试卷与答案 其他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8分) ,不求闻达于诸侯。(诸葛亮出师表) 策扶老以流憩,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本图宦达, 。(李密陈情表) ,静影沉璧。(范仲淹岳阳楼记) 出师一表真名世, 。(书愤) 遥想公瑾当年, ,雄姿英发。(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怎敌他、晚来风急!(李清照声声慢) ,毕竟东流去。(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答案: 苟全性命于乱世 时矫首而遐观 不矜名节 浮光跃金 千载谁堪伯仲间 小乔初嫁了 三杯两盏淡酒 青山遮不住 (每句 1分,有错别字,则该句不得分) 选择题 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

2、正确的一项是 A水蒸气拾人牙惠昵( n)称弄巧成拙 (zhu) B发详地一脉相承麻痹( b)曲( q)意逢迎 C快捷键情有独衷阴霾( mi)虚以委蛇( sh) D元宵节形迹可疑滂( png)沱蓦( m)然回首 答案: D 依次填入下面各句横线处的句子和词语,语意和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针对众多作家指责百度文库侵权的问题,百度提出了解决的办法 :将百度文库中文学作品附带的大部分 回报给版权方。 对学生的教育,如果在生活上 “怀里抱着走 ”,在课业上 “鞭子赶着走 ”,那么将 无穷,很难培养出国家需要的人才。 每次会议,闫书记都鼓励大家发表自己的见解,他常说:人民的事业需要我们讲真话,而不负责任的

3、是事业的绊脚石。 A效益祸害附和 B收益祸害附会 C收益贻害附和 D效益贻害附会 答案: C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长期以来,一些商业电视广告 “打造优等生 ”“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的蛊惑之词不绝于耳,对一些家长的教育观念产生了负面影响。 B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增加了给予老年人生活关照和精神慰藉的内容,这对那些虐待老人的不肖子孙起到了震慑作用。 C中华文理学院中文系孔立远教授博览群书、学养深厚、才气横溢,他的诗文犹如天马行空,令他的学生十分佩服。 D肖仁福的小说权规则是一本表现权利背景下各色人等心态的作品,对官场上尔虞我诈现象的讽刺批判入木三分。 答案:

4、B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语意明确的一项 是( ) A京剧是融唱、念、做、打于一体的戏剧表演艺术,表现了中国传统的戏剧美学理想,它是人类共同的宝贵文化遗产。 B畜牧局下发通知,要排查并打击在饲料原料和产品中添加有害物质及在畜禽饲养、贩运过程中使用 “瘦肉精 ”等违禁药物。 C甲状腺减低症简称 “甲减 ”,发病率高达 5%,但在人群中知晓率却很低,多数人不但没听说过这种病,甚至还很不了解这种病。 D以色列军方一位发言人说,以色列军队几天前就开始占领了靠近以色列北部边境的两个黎巴嫩村庄中的阵地。 答案: A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人,我国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

5、的主要作品收录在西汉刘向编辑的楚辞中,离骚是他的代表作。 B鲁迅,原名周树人,现代作家,他的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等。 C氓是一首叙事诗,她以一个女子自述的口吻,讲述了她自己的爱情悲剧,多用比兴手法,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D装在套子里的人是俄国作家契诃夫的作品,主人公 e里科夫是一个因循守旧、害 怕新事物、抗拒新思想的 “套中人 ”形象。 答案: C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25分 ) 园缘 老编辑朱慨然的家在古双巷的尾端,再过去几十步,就是雨湖,水光波影一直通到小巷中来。他家进门是一个极小的院子,一堵花墙,把前后隔成两半。花墙正中有一个六角形的

6、门,门两侧上方嵌两个漏窗;门楣上置一块汉隶小匾,上书 “置足园 ”。 园子长约五十步,宽仅二十步许。前面是幽静的庭院,后面是三间小瓦屋。庭院的东北角,叠几块玲珑山石;庭中植几丛花木,红绿相映;西侧贴墙筑半廊,与一个半亭相连,亭墙上凿出一个扇形窗,伸颈可餐雨湖秀色。亭子旁边耸几竿瘦竹,一如郑板桥之画意。庭园虽仅可置 足,却似唐人绝句与宋人小令,堪可咀嚼。 这园子是他的挚友胡令行设计的,而远在湘南山地的令行却于几日前溘然长逝了。 在大学里,他们读的是中文系,同班,且穷。朱慨然喜欢写些小说、诗歌。令行则在课余苦研园林建筑,把一本明人撰著的园治读得滚瓜烂熟,又经实地考察,积累了许多经验。毕业后,朱慨然

7、到书局当编辑,令行在一个营造厂做了技师。 当朱慨然东凑西借,买下这个又小又破的园子时,令行喜得眉飞色舞。他苦思冥想,精心算计,用极少的钱置办了砖、瓦、木、石,和请来的两个工匠一起将园子修葺一新,又亲自携锄到荒野,挖来几竿瘦竹 几株花草,植在园中。两人坐在半亭里,推敲出 置足园 这个雅名。令行论及造园得失,妙语惊人: “私家园林往往地甚局促,常于无可奈何之处,以无可奈何之笔化险为夷,使全局顿生光彩。 ”他慨叹: “我平生最大的愿望,是设计一个自己的园林。为豪门大户造园,受其制约,俗不可耐。我颇想回老家去,一是照顾老人,二是倘遇机缘,能置办一座园林也难说。 ” 过了两年,令行真的飘然而去。朱慨然间

8、或收到令行信札,说他在家乡教小学,因为此地太缺少师资。学生很尊重他。说他父母相继辞世,自己仍是孑然一身。 十多年过去了。 “置足园 ”犹在,而斯人去矣 。朱慨然不胜唏嘘。稍觉慰藉的是去年得令行一信,说已有了一处很好的园林,名 “适园 ”,还附了一篇颇有文采的散文适园小记。文中写道: “吾园择山水佳胜之处为之,最可怡其性情,适其意趣。一草一木,一山一石,一水一桥,皆顺其自然,无斧凿雕琢之迹,得流霞凝岚之妙,天设地造,物我俱忘,遂名之为 适园 。 ”园中的种种景状,四时及晴雨中的变化,何处是湖,何处有山,何处立寺,何处飞桥 . 皆细细描绘。 慨然奇怪,此等规模之园林,该花多少银钱?他决意去令行家乡

9、一走。 一路车船劳顿,朱慨然终于来到湖南的令行老家。他打听 “适园 ”在何处,竟无人知。 阳光下闪着一个很大的湖,湖心有一小洲,一条柳堤如绸带从岸边飘到洲上。湖的彼岸,有一座不高的山,绿云间露出古寺的一角红檐 。他寻到那一拱板桥,跨过溪流,果然有一片泥墙茅顶的屋舍,围在竹篱中,木板门上方有一横额,上书四个隶字:得育小学,是令行的手笔。朱慨然走进了学校。闻说是令行的老友来访,几个年轻老师 是令行的学生,热情地接待了他。他知道了令行的许多情况。 令行是累死的。拖着一个患痨病的身子,教学上又一点不肯马虎,从早到晚,上课、备课,忙得有滋有味。每月的收入,除留一点生活费外,全用来 为穷苦学生购买书籍、文

10、具。朱慨然听得双手发颤,心上寒飕飕的。 “令行不是有一座 适园 吗 ” “先生生前说,无园者可以有园,天地万物皆属此园。顺乎自然,以三尺微躯为社会效力,即是赏心乐事。 ” 朱慨然觉得自己已找到了令行的 “适园 ”。 【小题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小说把胡令行设计的置足园比作唐人绝句与宋人小令,表现了这座园子的小巧精致,韵味十足。 B朱慨然所见到的适园的山石草木,小桥流水皆得自然之趣,毫无斧凿之痕,充分体现了胡令行造园技艺的高超。 C小说构思巧妙,行文中多处埋下伏笔,为揭开适园的 “真相 ”做好铺垫,使小说结局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D小说以朱慨然为线索,通过他

11、的心理及情感变化,推动情节发展,使小说悬念迭生,波澜起伏,回环跌宕。 E这篇小说语言典雅凝炼,隽永而富有诗意,与小说中所记之人、所述之事、所绘之景相得益彰。 【小题 2】( 1)请分析文中画线语句在小说中的作用。( 3分) ( 2)小说为什么用很多笔墨写 “置足园 ”?( 4分) 【小题 3】小说结尾说 “朱慨然觉得自己已找到了令行的 适园 ”。根据文意解释句中 “适园 ”的含义。( 4分) 【小题 4】小说中的胡令行是怎样一个人?你如何评价这个人物?(不少于 200字)( 10分) 答案: 【小题 1】( 4分) B D 【小题 2】( 1)( 3分)要点: 照应前文适园小记中的相关内容,写

12、出了胡令行工作生活的环境,推动情节的 发展,用环境的优美衬托胡令行品行的美好。 (答对 3点即可得 3分,意思对即可) ( 2)( 4分)要点: 引出小说的主人公胡令行( 1分),突出了胡令行的才能( 1分),表现了他高雅脱 俗的志趣( 1分),用 “置足园 ”来衬托 “适园 ”,为表现他更高的人生追求做铺 垫( 1分)。(言之成理即可) 【 小题 3】( 4分)要点: 适园是怡人性情,适人意趣的山水佳胜之处( 2分),是实现人生理想,体现人生价值的美好之地( 2分)。 【小题 4】第一个问题( 3分)胡令行是一个有才能、志趣高雅、有理想有追求、热爱学生、具有奉献精神的人。(意思对即可) 第二

13、个问题( 4分)对胡令行的评价言之成理即可。 语言通顺( 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8分) 我们平时所熟悉的污染物,多是 “物质流污染物 ”,如粉尘、废水、毒物、固体废弃物等,它们可见可闻,容易被人感知。而 “能量流污染物 ”就不同了,如电离辐射、电磁辐射、次声等,其 特点是看不见、闻不到、摸不着,不占空间,也不留痕迹,更不易被人感知。 “能量流污染物 ”中的电磁辐射,是一种从电磁源向外发出电磁能量的现象。换句话说,电磁辐射借辐射现象传递能量。太阳发出光和热,就是如此。电磁辐射与我们日常生活的联系最为密切。地球本身就是一个大磁场,其表面的热辐射和雷电都可产生电磁辐射。我们身边的

14、任何电子、电器设备在运行时,也会产生一定强度的电磁辐射。可见,不论在何处,我们都会受到许多不同频率的电场和磁场的复合照射,它们都可以产生各种形式、不同频率、不同强度的电磁污染。 研究表明,长期暴露在高 强度的电磁场中,可能增加癌症发病的概率,也有可能引起人体染色体的畸变。这是因为人体生命活动包含一系列的生物电活动,这些生物电对环境的电磁波非常敏感,当人体接受电磁辐射时,体内分子会随着电磁场的转换快速运动,使体温升高,进而引起中枢神经和植物精神系统的功能障碍。即使吸收辐射不足以引起体温增高,也会对脑细胞产生影响,使大脑皮质细胞活动能力减弱,已形成的条件反射受到抑制。如果机体过多或过久地暴露于电磁

15、辐射的环境中,就会 “受激 ”而产生不利的生物效应,出现急性损害或慢性损害。平时电磁辐射的慢性损害比较多见,且是以功能 性危害的表现为主,器质性损害的表现较少。受到电磁辐射污染,一般会出现头疼、失眠、记忆衰退、心律不齐等中枢神经的问题,也会出现皮肤病以及视力下降等现象。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儿童,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尚未成熟,发育组织的生理活动十分活跃,所以更容易受到电磁辐射的伤害。 为了减少电磁辐射的伤害,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自我防护。远离辐射源,尽量缩短使用电器的时间,适当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 A、 C和蛋白质的食物。 【小题 1】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在日常生活中,那些不易被

16、人感知的电离辐射、电磁辐射、次声等都属 于“能量流污染物 ”。 B太阳发出光发热,也是一种电磁辐射现象,不仅产生电磁能量,也产生电磁污染。 C电磁辐射污染带来的头疼、失眠、皮肤病等问题,都是电磁辐射对人体造成的器质性损害。 D电磁辐射对人体的损害程度与人的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的发育程度是密切相关的。 【小题 2】在生活中,为什么对 “电磁污染 ”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 5分) 答案: 【小题 1】 C ( 3分) 【小题 2】 电磁污染不易被人感知; 电磁污染无处不在; 电磁污染容易引起功能性和器质性疾病。 (答对 3点得 5分;答对 2点得 3分;答对 1点得 2分) 文言文阅读 用斜线( /

17、)给下面短文画横线的部分断句。( 5分) 范仲淹等意欲复古劝学,数言兴学校,本行实,诏近臣议。于是宋祁、王拱辰、张方平、欧阳修等八人合奏曰: “教 不 本 于 学 校 士 不 察 于 乡 里 则 不 能 核 名 实 有 司 束 以声 病 学 者 专 于 记 诵 则 不 足 尽 人 材 谨 参 考 众 说 择 其 便 于 今 者 莫 若 使士 皆 土 著 而 教 之 于 学 校 然 后 州 县 察 其 履 行 学 者 自 皆 修 饬 矣。 ” (取材于续资治通鉴) 答案:教不本于学校 /士不察于乡里 /则不能核名实 /有司束以声病 /学者专于记诵 /则不足尽人材 /谨参考众说 /择其便于今者 /

18、莫若使士皆土著而教之于学校 /然后州县察其履行 /学者自皆修饬矣。( “莫若使士皆土著 /而教之于学校 ”可断可不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9分 每小题 3分) 王肃,字恭懿,琅邪临沂人。肃少而聪辩,涉猎经史,颇有大志。仕萧赜,历著作郎、太子舍人、司徒主簿、秘书丞。肃自谓礼易为长,亦未能通其大义也。父奂及兄弟并为萧赜所杀,肃自建业来奔。 高祖幸邺,闻肃至,虚襟待之,引见问故。 肃辞义 敏切,辩而有礼,高祖甚哀恻之 。遂语及为国之道,肃陈说治乱,音韵雅畅,深会帝旨。高祖嗟纳之,促席移景,不觉坐之疲淹也。因言萧氏危灭之兆,可乘之机,劝高祖大举。于是图南之规转锐。器重礼遇日有加焉,亲

19、贵旧臣莫能间也。 二十年七月,高祖以久旱不雨,辍膳三旦,百僚诣阙,引在中书省。高祖在崇虚楼,遣舍人问曰: “朕知卿等至,不获相见,卿何为而来? ”肃对曰: “伏承陛下辍膳已经三旦,群臣焦怖,不敢自宁。臣闻尧水汤旱,自然之数,须圣人以济世,不由圣以致灾。是以国储九年,以御九年之变。臣又闻至于八月不雨,然后君不举膳。 昨四郊之外 已蒙滂澍,唯京城之内微为少泽 。蒸民未阙一餐,陛下辍膳三日,臣庶惶惶,无复情地。 ”高祖遣舍人答曰: “昔尧水汤旱,赖圣人以济民,朕虽居群黎之上,道谢前王,今日之旱,无以救恤,应待立秋,克躬自咎。 ”是夜澍雨大降。 高祖崩,遗诏以肃为尚书令,与咸阳王禧等同为宰辅,征肃会驾

20、鲁阳。肃至,遂与禧等参同谋谟。自鲁阳至于京洛, 行途丧纪,委肃参量,忧勤经综,有过旧戚 。禧兄弟并敬而昵之,上下称为和辑。唯任城王澄以其起自羁远,一旦在己之上,以为憾焉。每谓人曰: “朝廷以王肃加我上尚可。从叔广陵,宗室尊宿,历任内外,云何一朝令肃居其右 也? ”肃闻其言,恒降而避之。 寻为澄所奏劾,称肃谋叛,言寻申释 。 肃频在边,悉心抚接,远近归怀,附者若市,以诚绥纳,咸得其心。清身好施,简绝声色,终始廉约,家无余财。然性微轻佻,颇以功名自许,护疵称伐,少所推下,高祖每以此为言。 景明二年薨于寿春,年三十八。 (取材于魏书 王肃传) 【小题 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21、音韵雅畅,深会帝旨会:符合 B不觉坐之疲淹也淹:时间长 C百僚诣阙,引在中书省引:推荐 D蒸民未阙一餐阙:同 “缺 ”,缺少 【小题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 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因言萧氏危灭之兆 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B卿何为而来 徐公何能及君也 C一旦在己之上,以为憾焉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D然性微轻佻 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小题 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肃辞义敏切,辩而有礼,高祖甚哀恻之 王肃言辞敏锐,语义确当,善辩而有礼,高祖很同情他。 B昨四郊之外已蒙滂澍,唯京城之内微为少泽 昨天郊野已经下了大雨,只是京城内没有下一点儿雨。 C行途丧纪,委肃参量

22、,忧勤经综,有过旧戚 沿途有关丧葬的事情,交付王肃酌情处理,他忧心劳苦,筹划料理,超过了皇室的亲戚故旧。 D寻为澄所奏劾,称肃谋叛,言寻申释。 不久王肃被任城王上书弹劾,说王肃阴谋反叛,但诬告不久就被澄清了。 【小题 4】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王肃少年时聪明善辩,博览经史,在父亲兄弟被萧赜杀害之后,从建业投奔了魏高祖。 B王肃深受高祖器重,在他劝高祖大干一番事业之后,高祖图谋南方的心思变得急切了。 C高祖因为久旱不雨而停了三天的膳食,王肃等惊惶不安,也决定陪皇帝停食三天。 D王肃在边塞尽心竭力安抚外邦,以诚相待,深得民心。他一生为官清廉,洁身自好。 答案: 【小题 1】 C(

23、引:被领到) 【小题 2】 D(转折连词,然而 ) ( A第一个 “因 ”,理解为 “于是 ”或 “趁机 ”均可;第二个 “因 ”介词,凭借; B第一个 “何 ”为疑问代词,什么;第二个 “何 ”为疑问代词, “怎么 ”。 C第一个 “焉 ”为语气助词;第二个 “焉 ”,代词。) 【小题 3】 B(京城内下的雨小些) 【小题 4】 C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7分) 江月晃重山 初到嵩山时作 元好问 塞上秋风鼓角,城头落日旌旗。少年鞍马适相宜。从军乐,莫问所从谁。 候骑才通蓟北,先声已动辽西。归期犹及柳依依。春闺月,红袖不须啼。 注 犹及:还赶得上。 【小题 1】下列对本

24、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开头两句,对仗工整,借 “秋风鼓角 ”“落日旌旗 ”分别从听觉和视觉两个角度,表现了边 塞景象的壮美。 B上片后三句勾勒出一个乐观豪迈、甘愿为国效力的少年形象,其中 “从军乐 ”的 “乐 ”字堪称这首词的词眼。 C下片前两句写出了大部队声势浩大,行动迅捷,作战威猛,很快就取得了战斗的胜利。 D这首词以 边塞生活为题材,既无 “将军白发征夫泪 ”的哀伤之气,也无 “古来征战几人回 ”的悲慨之情。 【小题 2】 “归期犹及柳依依 ”一句中, “犹及 ”二字使该句意蕴颇丰。请结合前后诗句具体分析。( 4分) 答案: 【小题 1】 C( 3分) 【小题 2】( 4

25、分) “归期犹及柳依依 ”是说胜利归来还赶得上杨柳依依的春天。“犹及 ”一句与上文的 “才通 ”“已动 ”意脉相贯,表现此前行军作战的迅捷顺利,强调归期在即,同时又与后文的 “不须啼 ”呼应,暗示胜利指日可待,表现出喜悦乐观的情怀、豪迈慷慨的胸襟。 语言表达 我国史传文学秉承 “不虚美,不隐恶 ”的原 则,强调对历史人物应客观如实地记录,请你结合本文内容和你读过的史传作品(如廉颇蔺相如列传烛之武退秦师苏武传等),谈谈你对这一原则的理解和认识。(不少于200字)( 10分) 答案:( 10分)能结合文中内容谈理解, 3分;能结合作品谈理解并有所认识, 4分;语言通顺, 3分。 作文 作文 (60分 )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台湾苗栗县的魏女士摆了一个蔬菜自助摊。摊上摆满了各种时令蔬菜,任人自取,随意投钱。不久,魏女士发现,大部分人取菜后,能自觉地往钱箱里投钱,可是,也有一些人取菜之后不投钱,悄悄溜走。后 来魏女士请人画了一幅题字的漫画,挂在菜摊旁。漫画上写着两行字:这里没有监视器,只有上帝的望远镜。 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答案:依据高考评分标准评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