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山东省鱼台一中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confusegate185 文档编号:315900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3.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2013学年山东省鱼台一中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2-2013学年山东省鱼台一中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2-2013学年山东省鱼台一中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2-2013学年山东省鱼台一中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2-2013学年山东省鱼台一中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2-2013学年山东省鱼台一中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且划线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辩别脍炙人口煤 屑 ( xi) 冯 虚御风( png) B烟霭蓊蓊郁郁 涸 辙( h) 锲 而不舍( q) C宛然横槊赋诗 模 型( m ) 数 见不鲜( shu) D觊觎委屈求全混 沌 ( dn) 夙 兴夜寐( s ) 答案: C 试题分析: A 项: “辩 ”改为 “辨 ”; B项:锲 “q”应读 “q”; D 项: “屈 ”应为 “曲 ”。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汉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字音的能力,能力层次为 A 级。 点评:高考对字音的考查主要以形

2、声字和多音字为主,针对这一特点我们可采用以点连线的方法来复习形声字。所谓的 “点 ”,指的是形声字的声旁, “线 ”就是指声旁相同的形声字。我们以声旁为点向外扩散,就可以将很多形声字连成一条线,组成一个整体,大大的提高了记忆积累的效率。 下面关于作者及作品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羲之,字逸少,琅琊临沂人,后迁居会稽山阴。其书法 “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代表了楷书、行书成熟时期书法艺术的最高成就。兰亭集序 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 B王安石,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散文雄健峭拔,诗歌遒劲清新,词风格高俊。作品命名用的是字号,今存临川集临川集拾遗。 C郁达夫,现

3、代小说家、散文家。曾发起创办创造社,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代表作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等。 D朱自清,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毛泽东曾热烈赞扬其 “宁肯饿死,拒食美国救济粮,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的英雄气概 ”。 答案: B 试题分析: “作品命名用的是字号 ”错,作品命名用的是籍贯。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能力层次为 A级。 点评:文学常识重在平时的积累和整理归纳。在识记的过程中,要特别关注作者所处的朝代,可按作者所处朝代的先后顺序对作者排列识记。另外应特别注意文学常识中的专有术语和并称,弄清楚其内容。 判断下列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太

4、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B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C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D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答案: A 试题分析: A句为定语后置句,其余三句均为判断句。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文言句式的能力,能 力层次为 B 级。 点评:对文言句式的判断,在高考中往往不单独考查,但在文言文的翻译中会经常考查到句式。因此,平时的学习要掌握文言几种特殊的句式,并且要把握这些句式的典型特征,以及它的翻译形式。 下列句中划线词意义及用法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其 孰能讥之乎? A其真无马耶, 其 真不知马也 B且行千里, 其 谁不知? C而余亦悔 其 随之

5、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D路漫漫 其 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答案: B 试题分析:例句与 B句中的 “其 ”均为语气副词,表反问的语气,难道。 A句,表选择,是 还是。 C句,第一人称代词,我。 D句,语气副词,用在形容词后,加强语气。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能力层次为 B级。 点评:文言文试题的段子虽然选自课文之外,但所考查的知识却都在课外以内。这几年来,考到的文言虚词都能从文中找到答案:,许多例句都来自教材。因此,应立足教材,吃透教材,以课本为根本,提高文言虚词的解题能力。 下列句中划线词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击 空明 兮溯流光 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

6、 视听 之娱 B 流 觞曲水 侣鱼虾而 友 麋鹿 C火尚足以 明 也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 东 也 D一 觞 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唐浮屠慧褒始 舍 于其址 答案: D 试题分析: D 项:都是名词活用作动词。觞,喝一杯酒;舍,建舍定居。 A 项:空明,形容词活用作名词,空旷澄明的水波;视听,动词活用为名词眼睛看的景色耳朵听到的声音。 B项:流,动词的使动用法,使 流;友,名词意动用法,以 为友。 C项:明,形容词活用作动词,照明;东,名词活用作状语,向东。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次为 B级。 点评:本题考查的主要是文言实词的词类活用。文言文的词类活用,

7、 主要看它在句子中的位置来判断。它如果处在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上,这类词就要充当名词,如 “击空明兮 ”中的 “空明 ”就作宾语,那它就要活用作名词。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今天的日子很短,正在自己的脚下悄悄地流逝。 _, _。_, _, _, _,经营好每一个今天就等于经营好昨天和明天。 今天的事应该今天完成,不能推到明天 脚踏实地,全身心地经营好今天,才会有一个个实在的昨天 因此,面对今天,我们不要太多地怀念过去 接力棒交得好,才能走向辉煌的明天 如果总是站在今天望明天,结果明天也会悄悄地溜走 今天是昨天和明天的接力处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

8、析:本段文字主要论述昨天、今天、明天,观点是 “经营好今天是关键 ”为了论述自己的观点,作者先从今天说起;紧接着论述 “不要太多地怀念过去 ”,因为昨天已经过去,已经难以决定其好坏,走向明天才是人生的大方向,而要走向辉煌的明天,就必须经营好今天;最后再论述不能 “总是站在今 天望明天 ”,实际上强调的依然是 “经营好今天 ”,文路至此,自然接住了结尾一句话,突出了中心。再看看文段的 “文理 ” 即语言运用的内在规律,主要体现为虚词、关联词语的 “焊接作用 ”。 “今天是昨天和明天的接力处 ”,这一句中既然有 “接力处 ”,下句自然就要顺着这一比喻来论述,那么紧接的句子就应该是 “接力棒交得好,

9、才能走向辉煌的明天 ”。从逻辑事理来看,接力之后自然是 “向前 ”,怎么会 “向后 ”呢? 考点: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能力层次为 E级。 点评:句子排列能力的考查,目的是通过语段结构关系的客观规定性考查考生语言理解 能力、语言组合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也同时考查考生的思维判断能力。 语段内部的句子排列次序是句子根据语意的需要进行的正确组合,这种组合具有不可随意更改的逻辑性,所以句序安排也有一定的规律:或以空间先后为序;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或以时间先后为序;或以事物发展前后、正反为序;或以人们的认识规律为序,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或以主次轻重为序。 下列各句中

10、,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场深刻变革,是一项事关全局、影响深远的系统工程。 B用语不妥贴,造 句不合文法,行文缺乏条理,拖沓冗长,就会把意思弄得含混晦涩,令人误解甚至费解。 C六方会谈在危机与转机的反复中曲折前进,其根本原因是朝美在战略上存在巨大的差异并相互较量的结果。 D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然而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肤浅地研究的。 答案: A 试题分析: B句不合逻辑,也可以看作语序不当, “误解 ”与 “费解 ”应互换。 C句句式杂糅,可将 “的结果 ”删去。 D句不合逻辑,造成此问题主要是关联词语运用不当

11、,应将 “然而 ”改为 “并且 ”。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能力层次为 E级。 点评: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有多重否定或还有反问的句子,要将否定换成肯定来理解。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见词语题。对逻辑概念方面的不协调 ,可以凭事理推断。 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使用正

12、确的一项是( ) A坐落在山西晋中大地上的被誉为 “华夏民居第一宅 ”的王家大院,不仅拥有庞大的气势雄伟的建筑群,还保存了大量 卓尔不群 的石雕、砖雕艺术精品。 B面对金融风暴的袭击,来自生产一线的 20名职工代表直抒胸臆, 各行其是 ,畅谈对公司生产经营、改革发展以及后勤服务、环境建设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C新课标高考的命题模式要求考生在复习备考时要抓住根本,不能只偏重做题,个别地方那种 目无全牛 的复习方式,将会使不少考生在高考中吃亏。 D阳光、地热、风等新能源 都是可再生能源,而且环保、安全,但由于传统的化石能源成本低廉,所以长期以来新能源 少人问津 。 答案: D 试题分析: A项 “

13、卓尔不群 ”:形容优秀卓越,超出常人。用错了对象,应为 “精美绝伦 ” B项 “各行其是 ”:各自按照自己认为对的去做。与语意不符,应为 “各抒己见 ”。 C项 “目无全牛 ”:眼中没有完整的牛,只有牛的筋骨结构,比喻技术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地。不合语境,应为 “舍本逐末 ”。 D项 “少人问津 ”:用来形容受冷落;没有人再来尝试或过问某件事、某种东西。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的能力,能力层次为 E级。 点评: “望文生义 ”误用有个特点,表面上看放在原文中很贴切,但那只是照字面理解。很多成语有转义、比喻义。判断这种误用类型的方法只有一个:必须理解该成语的实质意义。当然,对

14、那些一眼看去放在原文中按字面意思理解很贴切的成语须格外留心。 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正确的一组是( ) A 目头晕目眩绿草如茵博闻强记 B碟血婆娑起舞不假思索浪 遏 飞舟 C斑斓桀骜不驯绿树成阴图穷匕现 D殴打残不忍睹嘻笑怒骂黯然泣下 答案: A 试题分析: B项:碟 喋; C项:阴 荫、现 见; D项:残 惨、嘻 嬉。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规范字形的能力,能力层次为 A级。 点评:同音字词中的错别字是指有些汉字读音虽然相同,但在意义上大多是不能互相替代的,因此在使用上如果不注意,就会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有些汉字读音相同或相近,有些甚至在语义上也相似,极易造成混淆。有些汉字读音相

15、同或相近,字形也相似。这类题目出错的可能性极高,也难以根据字面意义辨别。解决此类问题,关键要弄清词语的意义,本着以义取字的原则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判断。平时积累过程中,对于固定词语的搭配一定要烂熟于心。 现代文阅读 美丽的嘉荫 苇岸 踏上 嘉荫的土地,我便被它的天空和云震动了。这里仿佛是一个尚未启用的世界,我所置身的空间纯净、明澈、悠远,事物以初始的原色朗朗呈现。深邃的天穹笼罩在我的头顶,低垂的蓝色边缘一直弯向大地外面,我可以看到团团白云,像悠悠的牧群漫上坡地,在天地的尽头涌现。尽管北面的地平线与南面的地平线在视觉上是等距的,一种固有的意识仍然使我觉得,南方非常遥远,而北方就在我脚下这片地域。我

16、的 “北方 ”的观念无法越过江去,再向远处延伸,我感到我已经来到了陆地的某个端点。看着周围那些千姿百态的云团,每观察一个,都会使我想起某种动物,我甚至能够 分辨出它们各自的四肢和面目。它们的神态虽然狰狞,但都温驯地匍匐在地平线上方,我注视了很久,从未见它们跑到天空的中央。它们就像一群从林中跑出饮水的野兽,静静地围着一口清澈的池塘。 蓝色的黑龙江,在北方的月缓缓流淌。看到一条河流,仿佛看到一群迁徙的候鸟,总使我想到许多东西。想到它的起源;想到它路过的地方、遇见的事情;想到它将要路过的地方、将要遇见的事情;想到它或悲或喜的结局。想到法国诗人勒内 夏尔 “具有一颗决不被这疯狂的监狱世界摧毁的心的河流

17、使我们对天边的群峰保持狂热和友善的流 ”(索尔格)的颂歌诗句 。河流给我们带来了遥远之地森林和土地温馨的气息,带来了异域的城镇与村庄美丽的映象。我常常想, 无论什么时候来到河流旁,即使此刻深怀苦楚,我也应当微笑 ,让它把一个陌生人的善意与祝福带到远方,使下游的人们同我一样,对上游充满美好的憧憬和遐想。 嘉荫仿佛是一个蹲在黑龙江边上的猎人,它的背后,是莽莽苍苍的小兴安岭。我不了解嘉荫的历史,不知道它诞生的时日和背景,我所看到的是一座美丽清静的河边小镇。走近它,我感到很温暖。这温暖的感觉,不仅来自它橘黄的色调,双层门窗的屋舍及每个院落的桦木段垛,更来自它温和的居民。走在嘉荫的 街上,即使你的感官天

18、性迟钝,你也会被这里淳朴的民风所打动。从人们的神态和表情我能够看出,只要你开口,他们会乐于回答你任何问题;只要你请求,他们会给予你任何的帮助。以后我还会走很多地方,但这样令人感动的地方,我将终生难忘。 在嘉荫江岸的堤下,汛期过后,便裸露出一片狭长平坦的沙滩,积满沙砾和细屑的卵石。边民在这里网鱼、洗澡、冲涮家什,妇女们将洗净的衣物晾在光洁的石子上,拖运原木的江轮停泊在一旁。在江水遥遥的对岸,散落着一排醒目的白房子,阔大方正,它们沿江而列,仿佛在同此岸的嘉荫小镇相互呼应。那里偶尔会传过几声狗 吠或若断若续的歌声。一种浓郁的家园氛围,一种和平的生活气息,弥漫在河水两岸的寥廓空间。 嘉荫,这是一个民族

19、称作北方而另一个民族称作南方的地方。站在黑龙江岸,我总觉得就好像站在了天边。对我来讲,东方、西方和南方意味着道路,可以行走;而北方则意味着墙,意味着不存在。在我的空间意识里,无论我怎样努力也无法形成完整的四方概念。 望着越江而过的一只鸟或一块云,我很自卑。 我想得很远,我相信像人类的许多梦想在漫长的历史上逐渐实现那样,总有一天人类会共同拥有一个北方和南方,共同拥有一个东方和西方。那时人们走在大陆上,如同 走在自己的院子里一样。 【小题 1】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展示嘉荫的独特的美丽的?请分条概括。( 6分) 【小题 2】文章开头一段是如何描写嘉荫的天空和白云的?作者描写嘉荫的天空和白云的作用是什

20、么?( 6分) 【小题 3】 “无论什么时候来到河流旁,即使此刻深怀苦楚,我也应当微笑 ”。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6分) 【小题 4】 “望着越江而过的一只鸟或一块云,我很自卑。 ”作者为什么会感到自卑?文章结尾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理想?( 6分) 答案: 【小题 1】原始、纯净的自然风光;淳朴、善良的民风;和平、宁静的生活氛围(或:具有浓郁的 家的氛围)。 (每点 2分) 【小题 2】运用比喻、想像(或虚实结合)的手法( 2分),具体的展现了嘉荫纯净、明澈、悠远、初始的特点( 2分),表达了人类应当融入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 2分)。 【小题 3】因为河流给我们带来了远方温馨的气息,异

21、域美丽的映象( 2分),所以我们也应把善意与祝福带到远方( 2分),每一个人都应成为美与善的传道者( 2分)。 【小题 4】自己没有鸟与云那样的自由,人类不能像鸟和云那样打破种种人为的阻隔( 2分)。希望世界成为一个整体,成为人类共同的和谐家园( 2分),渴望人类能打破种种人为的阻隔 自由活动( 2分)。 【小题 1】试题分析:本题要求分条概括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展示嘉荫的独特的美丽的。因此,要特别注意题目中的 “哪几个方面 ”这几个词,要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概括分类。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次为 C级。 点评: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它分两步:一是筛选,二是整合。筛选是指

22、阅读过程中,在辨别信息主次的基础上,根据阅读目的对信息进行搜寻、取舍,选取符合阅读目的的重要词句,舍弃无关信息的过程;整合是对筛选出的有效信息进行归纳、综合、转换的过程。后者一般用在主观题中。 【小题 2】试题 分析:怎样描写,主要答出描写的角度和艺术手法。从修辞手法来看,用于描写的主要有比喻、拟人和夸张。本段文字是用的比喻。至于其作用,是要看所描写的景物的特点来确立。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的表现形式和分析结构结构的能力,能力层次为C级。 点评:文学作品的表现手法实际上是指表达技巧,主要是指文章运用了哪些写作原则、规律和方法来塑造文学形象和表现作品内容。一是指作者在表达方式运用上的技巧问

23、题,这是运用方面的技巧;二是修辞手法的运用和其他相关写作方面技巧。主要包括表达方式、修辞方法、表现手法、描写手段和行文布局( 篇章结构)技巧等。 【小题 3】试题分析:要理解 “无论什么时候来到河流旁,即使此刻深怀苦楚,我也应当微笑 ”。这句话的含义,首先要明确这句话的具体语境,即找到它的上下文:其上句云: “河流给我们带来了遥远之地森林和土地温馨的气息,带来了异域的城镇与村庄美丽的映象。 ”其下句 “让它把一个陌生人的善意与祝福带到远方,使下游的人们同我一样,对上游充满美好的憧憬和遐想。 ”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欣赏句子丰富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次为 D级。 点评:阅读现代文,理解文意,要注意十

24、种句子的分析:起始句、主旨句、衔接句、警示句、深化句、 矛盾句、情感句、比喻句、引用句、总结句。 1注意确认句子基本意义。对句子基本意义的确认既是阅读测试的重点,更是阅读中准确获取信息的前提。 2注意结合具体语境,探明句子的特定意义。 3注意审美鉴赏,体会句子的表达作用。 4注意句中的修饰、限制成分,分析本句结构,理解结构复杂的句子。 5注意联系时代背景、制作意图以及作家人生经历、作品的语言风格,领悟句子的含义。 【小题 4】试题分析:其上文说 “在我的空间意识里,无论我怎样努力也无法形成完整的四方概念。 ”不像鸟和云那样自由,想飞到哪里就到哪里;作者进而想到人类不能 像鸟和云那样打破种种人为

25、的阻隔,所以作者感到很自卑。同时也就传达出作者对人类能打破种种人为的阻隔和自由活动的渴望。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者思想感情和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次为 C级。 点评:文章的思想观点是指作者在文中表现出的赞同或批评、肯定或否定、喜欢或厌恶、支持或保留的态度,与文章的中心思想相辅相成。命题多要求从文章中提炼出隐含信息。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的出题角度有:用考查理解关键词句的含意检测对文章观点与态度的把握;用解释比喻等修辞的形式来考查作者在文中的感情态度的分析理解;用语言转换的形式进行观 点态度的测试等。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苏秦之弟曰代,代弟苏厉,见兄捭阖七国遂志,亦皆苦

26、学从衡之术。苏秦既死反间,其助燕谋齐之事大泄。齐闻之,乃望燕,燕甚恐。代乃求见燕王哙,欲袭苏秦故事。曰: “臣,东周之鄙人也。窃闻大王义甚高,鄙人不敏,释锄耨而干大王。至于邯郸,所见者异于所闻于东周,臣窃负其志。及至燕廷,观王之群臣下吏,王,天下之明王也。 ”燕王曰: “奚以谓吾明王也? ”对曰: “臣闻明王务闻其过,不欲闻其善,臣请数王之过。夫齐、赵者,燕之仇雠也;楚、魏者,燕之援国也。今王奉仇雠以伐援国,非 所以利燕也。 王自虑之,此则计之过,无以闻者,非忠臣也。 ” 燕王曰: “吾闻齐有清济可以为固,长城足以为塞,诚有之乎? ”对曰: “天时不与,虽有清济,恶足以为固! 民力罢敝,虽有长

27、城,恶足以为塞 !骄君唯利是好,而亡国之臣必贪。王诚能无羞从子母弟以为质,宝珠玉帛以事左右,则可亡齐已。 ”燕王曰: “吾终以子受命于天矣。 ”燕乃使一子质于齐。 燕相子之与苏代婚,而欲得燕权,乃使苏代侍质子于齐。齐使代报燕,燕王哙问曰: “齐王其霸乎? ”曰: “不能。 ”曰: “何也? ”曰: “不信其臣。 ”于是燕王专任子之,已而让位,燕大乱。齐伐燕,杀王哙、子之。燕立昭王,而苏代遂不敢入燕,终归齐,齐善待之。 苏代过魏,魏为燕执代。后出之。代之宋,宋善待之。齐伐宋,宋急,苏代乃遗燕昭王书。燕昭王善其书,曰: “先人尝有德苏氏,子之之乱而苏氏去燕。燕欲报仇于齐,非苏氏莫可。 ”乃召苏代,

28、复善待之,与谋伐齐。竟破齐, 醭鲎摺 br燕使约诸侯从亲如苏秦时,或从或不,而天下由此宗苏氏 之从约。代、厉皆以寿死,名显诸侯。 (选自史记 苏秦列传,有删改) 【小题 1】对下列各句中划线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3分) A齐闻之,乃 望 燕 望:怨恨 B王 诚 能无羞从子母弟以为质 诚:真诚地 C苏代过魏,魏为燕 执 代执:拘捕 D而天下由此 宗 苏氏之从约 宗:尊崇 【小题 2】下列各句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3分) A所见者异 于 所闻于东周 吾终以子受命 于 天矣 B观王 之 群臣下吏 代 之 宋,宋善待之 C齐王 其 霸乎不信 其 臣 D燕立昭王, 而

29、苏代遂不敢入燕 子之之乱 而 苏氏去燕 【小题 3】下列对原文的分析和概括,错误的一项是( )( 3分) A苏代兄弟,看到哥哥在七国间采取分化拉拢的手法,实现了志向,也都发奋学习纵横之术。 B苏代认为,贤明的国君愿意听到别人指出他的过失,不希望只听到别人称赞他的优点。 C苏代认为,如果燕国能够用亲属作为人质,并贿赂齐王的亲信,燕国就可以消灭齐国。 D齐国杀了燕王哙和子之后,燕昭王即位,苏代归附了齐国,从此再也没有回到燕国。 【小题 4】 翻译下面的句子。( 12分) ( 1)王自虑之,此则计之过,无以闻者,非忠臣也。( 4分) ( 2)民力罢敝,虽有长城,恶足以为塞!( 4分) ( 3)然则诸

30、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4分)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D。 【小题 3】 D。 【小题 4】 大王自己想一想,这是策略上的失误,不把这种失误让您听到的人,就不是忠臣。(关键点:则、闻,句意各 1分) 百姓已经疲劳困乏,即使有长城,怎么能够成为要塞呢?(关键点:罢敝、恶,句意各 1分) (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是有限的,残暴的秦国的欲望却是没有满足的时候,送给他的东西越多,侵犯他们就越厉害。(关键点:无厌、两个 “之 ”的 不同指代、弥、句意各 1分) 【小题 1】试题分析: “诚 ”,如果。 考点: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次

31、为 B级。 点评:联系上下文推断多义词在文中的特殊含义。第一,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词语的隐含意义。第二,理解临时意义,辨别不同义项。 【小题 2】试题分析: A.均为介词,前者译为 “与 相比 ”;后者译为 “从 ”。 B.前为助词,译为 “的 ”;后为动词, “到 ”。 C.前为副词,表推测,译为 “会(将) ”;后者为代词,译为 “他的 ”D.均为连词,表因果。译为 “因此(所以) ”。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能力层次为 B级。 点评:文言虚词考查的重点是理解词语的意义,难点是理解词语的用法,即词性。学生在做此题时,多注重意义,而不注重用法,这极易

32、导致判断的失误。 【小题 3】试题分析: “从此再也没有回到燕国 ”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能力层次为 C级。 点评:它要求学生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内容,并对文章中所述的事件或所论述道理进行综合性分析、判断,进而推理概括。这种考查应用性、综合性强。考查时,一般涉及以下几点:( 1)某个论点 的依据;( 2)某种现象的内在本质;( 3)某件事发生的原因,发展所导致的结果;( 4)某个人物的思想性格等等。 【小题 4】试题分析: 句是判断句,这个判断句是通过 “则 ”和 “ 者,非 也 ”来表判断。 句要注意这几个关键词:罢敝,疲劳困乏;恶,怎么。 句要把握这几个

33、关键点:无厌,没有满足;弥,更加。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能力层次为 C级。 点评:要翻译句子,必须先理解句子。理解文中的句子,要求能够根据语境读懂、领会每一语句的具体含意,并能对该句从内容和表达等方面作出输电网杂技。正确理解文 中的句子,就要抓住句中的关键词语,特别是多义实词、重点虚词、相关句式,并且要把握某些句子的特殊含意。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军城早秋 严武 注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 严武( 726-765):字季鹰,华阴(今属陕西)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 764)秋率兵西征,击

34、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 【小题 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2分)有什么寓意?( 2分) 【小题 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 6分) 答案: 【小题 1】( 1)夜晚、秋风、汉关、寒云、冷月、西山,诗的前两句描绘的是一幅初秋边关阴沉浓重的夜景。( 2分)寓意边境局势的紧张。( 2分) 【小题 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作为镇守边关的将领,斗志昂扬的豪迈情怀。( 2分)第三句写部署奋力出击,显示昂扬的斗志;( 2分)第四句写全歼敌军的决心,显示必胜的信心。( 2分) 【小题 1】试题分析:本题考诗歌的意境,应借助于诗歌中的 “秋风 ”“汉关 ”“朔云 ”“边月

35、”等意象,来解决题目中的 “什么样的景象 ”这个问题,那就是边关初秋阴沉浓重的夜景。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形 象的能力,能力层次为 D级。 点评:鉴赏诗中的意境:设题形式: 1、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有什么作用? 2、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解题思路: 1、解说相关诗句 2、概括意境特点及作用 3、分析意境中蕴含的诗人的情感。 【小题 2】试题分析: “更催 ”、 “莫遣 ”二词,语势斩截,有振雷走霆之力,表现了主将果断刚毅的气魄和胜利在握的必胜信心,洋溢着边防将士保疆卫国的奋发激昂的爱国热情。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思想感情和诗人观点态度的能力

36、,能力层次为D级。 点评:本题所供诗是边塞诗,把握 边塞征戍诗人的思想内容感情特点,表现如下: 描写边塞苍茫雄奇的自然风光,体现边塞风光的自然之美。 表现战士们奋勇杀敌、建功立业、积极进取的思想内容。 揭露战争的激烈残酷和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反映征人思念家乡、厌倦战争、渴望团圆和安宁生活的思想。 抒发报国无门、壮志难酬而又无可奈何的郁闷之情。 默写 名句名篇默写( 8分) 根据原文,在横线上填上正确的文字。 【小题 1】 _,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劝学) 【小题 2】吾师道也, _?(师说) 【小题 3】 _,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 (赤壁赋) 【小题 4】逝者如斯,而未尝往

37、也;盈虚者如彼, _。(赤壁赋) 【小题 5】 _,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阿旁宫赋) 【小题 6】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_。(阿旁宫赋) 【小题 7】 _,收取关山五十州。(南园) 【小题 8】树欲静而风不止, _。(韩诗外传) 答案: 【小题 1】故不积跬步 【小题 2】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小题 3】舳舻千里 【小题 4】而卒莫消长也 【小题 5】妃嫔媵嫱 【小题 6】弃掷逦迤 【小题 7】男儿何不带吴钩 【小题 8】子欲养而亲不待 /子欲养而亲不待也 /子欲养而亲不在 试题分析:本题中默写的这几句,多为课内名篇名句。 “舳舻 ”“媵嫱 ”等这几个词属生僻字,默写时应注意;

38、 “逦迤 ”要留心语序,不要粗心写成 “迤逦 ”。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名句名篇的能力,能力层次为 A级。 点评:对于文质兼美的名句名篇,许多学生虽然会背诵,但一旦落实到个别字句时,往往不是写不出来就是写成了错别字,就是把语句的顺序写颠倒,为了克服因记忆模糊而导致的失分,建议同学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记住生僻难写字。 “名句名篇 ”中有一些生僻难写的字,平时要勤于动笔,强化记忆。在考试中才能准确无误地写出来。 2、区分同音异形字。读音相同但意义不同甚至相反的字在名句名篇中大量存在着,这是命题者 “设伏 ”的热点,平时复习时要特别注意这些同音异义字,有意识地多做分析比较,能够既知其形

39、,更知其义。 3、区分异形同义字。意 思相同而字形迥异的字在 “名句名篇 ”中也是屡见不鲜的,是考试得分的 “盲点 ”之一,复习时也应引起高度的重视。 4、区分形近异义字。形近字在 “名句名篇 ”中屡见不鲜,再加上读音又大多相近,对学生有更大的迷惑性和误导性,因此在答题时更应予以注意。 5、要留心语句顺序。有不少名句的语句顺序即使颠倒,意思也不会发生改变,也正是这个原因,一部分学生往往只观其大略,不求甚解,导致把语句的顺序写颠倒,白白丢掉了分数。 作文 作文 (60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生活中总有值得你我铭记的日子,正是 “这一天 ”让你我的生命更加 丰富。 “这一天 ”,可

40、能是从清晨到日暮都那么不同寻常;也可能是某一个时刻让 “这一天 ”变得不同凡响。 请选择你认为最有感触的一天,以 “这一天 ”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注意: 1、字数不少于 800字。 2、书写认真,字迹端正,卷面要保持整洁。 答案: 试题分析:本题是命题作文。本作文的题目为 “这一天 ”,是个偏正短语,具有限制性。它可以是一整天,也可以是一天中的某一个时刻。但不管是一天,还是一天中的某一时刻,都要写出令人难忘的这一点。 从题目前的提示语来看,这一天应当是值得 “铭记的日子 ”,应当是 “生命更加丰富的 ”的这一 天,应当是 “那么不同寻常 ”的这一天,应当是 “不同凡响 ”的某一时刻。由此可以

41、看出,所写的 “这一天 ”就不是一般的快乐层面上或者悲伤层面上的事,具有一般的意义,它需要上升到人生和价值观的高度,具有一定的理想色彩和青春的气息。据此,可以对自己人生成长的一些事情作一个梳理,想一想有哪些事情使自己的思想观念发生了转变,哪些事情使自己的人生成长道路有了转折,哪些事情使自己走向了成熟或质的改变等等。这样,就可以从中选择一个角度立意作文了。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能力层次为 E级。 点评:命题作文的写作,其基础是要做好 两点: 1、审题。 所谓 “审题 ”,就是对所给题目中文字所蕴涵的有效写作信息进行分析研究,从而把握出题者的出题动机,抓住作文的中心问题。审题的关键是寻找 “题眼 ”,也即寻找题目中的关键词语。 2、立意。 “意 ”,即文意、主题,是写作主体在文章写作中通过各种具体材料所表达出来的中心意思,就议论文而言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主题是文章的灵魂,主题决定着文章写作的构思、行文及修改活动,文章材料的选择、结构的安排、表达方式的选用及语言的遣用等,都必须围绕主题的表现进行,都要服从、服务于主题表现的需要。文章的主题决定着文章价值的 高低,因此,一篇优秀文章的主题应该尽量做到明确、正确、深刻、新颖,这是文章主题的四个基本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