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山东聊城市东阿一中高一上学期9月模块测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appealoxygen216 文档编号:315902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0.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2013学年山东聊城市东阿一中高一上学期9月模块测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2-2013学年山东聊城市东阿一中高一上学期9月模块测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2-2013学年山东聊城市东阿一中高一上学期9月模块测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12-2013学年山东聊城市东阿一中高一上学期9月模块测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12-2013学年山东聊城市东阿一中高一上学期9月模块测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2-2013学年山东聊城市东阿一中高一上学期 9月模块测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各组成语中,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 3分) A变本加厉百尺竿头蜂拥而上和言悦色 B步履维艰振聋发聩积腋成裘殚精竭虑 C未雨绸缪不胫而走独辟蹊径高屋建瓴 D栩栩如生披星带月追本溯源前倨后恭 答案: C 试题分析: A 和颜(面容)悦色 B集(聚集)腋成裘 D 披星戴(像戴帽子一样)月 考点:此题考查字形辨析。 点评:字形辨析关键是从词语的本义来判断,不能想当然的分析,如 “不胫而走 ”中的 “胫 ”是小腿的意思,不能是 “经 ”;又如 “不计其数 ”中的 “计 ”是统计之意,不可写为 “记 ”

2、等。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3分) A美国篮球巨星迈克尔 乔丹起诉中国运动服饰生产商乔丹体育股份有限公司姓名权一案又有进展,此案日前已被中国法院正式受理。 B漫步小径,微风送来一阵扑鼻的香味。环顾四周,我看见一枝露出高墙的腊梅正在那里释放幽香。 C在重新入主克里姆林宫的 “新普京时代 ”,普京能否实现 “自我超越 ”,从某种角度讲也 是俄罗斯能否进入一个 “新发展期 ”的重要节点。 D在今年自主招生的面试选拔中,对于沪浙苏以外地区的考生,同济大学主要依据联考笔试成绩为基础,择优确定自主选拔录取对象。 答案: C 试题分析: A“日前 ”改为 “目前 ”, “目前 ”是当前, “

3、日前 ”是 “以前 ”,不合语境。B“看见 幽香 ”搭配不当。 D “主要依据 为基础 ” 句式杂糅,要么 “主要依据 成绩 ”,要么 “以联考成绩为基础。 ” 考点:此题考查病句辨析。 点评:病句辨析相对较难,考生主要从搭配不当、不合逻辑、成分残缺或赘余、语序不当、结构混乱、表意不明等方面分析,尤其是搭配不当和结构混乱是难点,考生一定要熟练掌握,平时多训练,提高解题的速度和准确度。 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平均主义的思想已成为 明日黄花 ,逐渐在人们的头脑中消失了。 B文章生动地描写了麻雀的外形、神态和动作,倾注了强烈的爱憎情感,读来 楚楚动人 。 C我相信,一方水土养育

4、出一方的 钟灵毓秀 。 D从你出生就在影响你,与生俱来、无所不在, 潜移默化 。 答案: A 试题分析: A明日黄花指过时的事物,正确。 B 楚楚动人多用以形容女子的娇柔可爱 ,此处形容文章不妥。 C钟灵毓秀指山川秀美,人才辈出,本身就有养育的意思,就是前面所写的内容,况且一般作定语,不作宾语。 D“潜移默化 ”不能说是出生带来的。 考点: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点评:成语的使用要从适用对象、语法结构、等方面分析,弄清词语的本义,切忌望文生义,如 “目无全牛 ”比喻技术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地,不能理解为对事情不了解。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3分)

5、过去的儿童教育是注入式教育,只要 把种种的死知识、死教训装入他头脑中,就以为满足。 、 、 、 ; 。 。儿童自由的读物 ,实在极少。我们出版这个儿童世界的宗旨在于弥补这个缺憾。 教师教一课,他们就读一课 刻板庄严的教科书,就是儿童的唯一读物。 我们虽知道之前的不对 然而小学校里的教育仍旧不能十分吸引儿童的兴趣 而且各种教育 ,仍旧是被动的,不是自动的 也想尽办法去启发儿童的兴趣。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从语境来看,本段是对儿童世界的介绍,首先对比传统教育指出不足即 , 承接不足去改进,改进的结果是 , 放到后面,因为有 “而且 ”表递进,剩下的 , 中提到 “刻板 ” 是说怎

6、样刻板的,所以 放到 的后面,所以选 B项。 考点:此题考查语言知识运用中的排序。 点评:排序题相对较难,考生首先要把几句话完整的看一遍,了解大体的意思,然后根据上下文的逻辑关系来排列,在这之中要注意一些标志性的词语如关联词(虽然但是而且等)、指示代词(这或这些)等。最好用排除法来解答。 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 是 A果 脯 ( p) 殄 ( tin)灭 荫 ( yn)凉牵 强 ( qing)附会 B掉 色 ( s) 颔 ( hn)首 劲 ( jng)爆天 遂 ( su)人愿 C卸 载 ( zi) 逮 ( di)捕 间 ( jin)隙 怏 ( yng)怏不乐 D道 行 ( hn

7、g) 偌 ( ru)大 刷 ( shu)白请君入 瓮 ( wng) 答案: D 试题分析: A果脯( f)只与胸脯有关读 p。 B掉色( si)口语中读 si C卸载( zi)多音字,记住只有作 “年 ”和 “记录、书 ”有关时读 zi。间( jin)隙,强调位置读 jin,强调空隙读 jin。 考点:此题为语音题,总体难度不大。 点评:多音字有的根据意思来定读音,如 “假 ”和假期有关的时候读 “ji”,其余读 “ji”;有的根据语体色彩来定音,如 “削 ”,口语中读 “xio”如削苹果,书面语中读 xu,如剥削;有的根据词性来判断读音,如 “冠 ”,名词读 gun如张冠李戴,动词读 gun

8、,如冠军等。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关羽臂中毒箭,华佗前来医治。关羽一边饮酒,一边与马良弈棋,华佗给关羽割臂刮毒,众人皆掩面失色。(三国演义) B孔明随鲁肃来见周瑜。周瑜、孔明心中早有主意,却又装作不知,故意互相激怒对方。鲁肃亦是心知肚明。(三国演义) C欧也妮因为堂弟背叛了爱情而心灰意冷,嫁给德 篷风做名义夫妻。德 篷风所长当选为索漠议员八天后就死了。(欧也妮 葛朗台) D欧也妮初次见堂兄弟查理,认为查理是从 “天上掉下来的妙人儿 ”。查理的到来,使葛朗台忧心忡忡,担心欧也妮会爱上侄子。(欧也妮 葛朗台) E张倩如率先剪了发,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琴

9、告诉母亲想学倩如那样把头发剪掉,却遭到母亲的反对。(家) 答案: BD 试题分 析: B鲁肃大惑不解。 D是公证人和银行家都忧心忡忡的,害怕欧也妮也被查理夺去。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中外文学常识。 点评:中外文学常识的解答主要靠考生平时的阅读积累,多读名著,对人物、故事情节、都要把握准,考生平时要多拓展自己的阅读面。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9分) 两汉今古文经学的斗争与融合 西汉时期,博士传授弟子的经书是用当时通行的文字 隶书写成的,后人把这样的经书称为今文经。西汉经学的历史主要是今文经学发展的历史。西汉初期,刘向刘歆父子在长期的校书过程中逐渐发现了一些用古文字写的经传如春秋

10、左氏传毛诗等,这些经传是由秦将文字统一为小篆以前的大篆和六国使用的文字书写的,大篆和六国的文字对于当时的人来讲,是古文字,因此用古字写成的经传就叫做古文经。 从表面上看,今古文经学得名是因为所书写的文字不同,实际上,古文经学要想流传必须改写成今文,而今文经学的原始底本就是古文,所以这种文字方面的区别是次要的。今古文经学方面的根本区别在于随着经师源流和治经方法的不同、治经的方法和对经文解释的不同,因而形成了两个不同的学统和宗派。( 1)经师源流的不同 :按照日本学者本田成之的说法,古文学派源于荀子,因大师多为鲁人,又叫 “鲁学 ”;今文学派源于孟子,因大师多为齐人,又称为 “齐学 ”。 ”。 (

11、2)治学方法不同 :今文经学派重微言大义,根据现实的政治需要来解读经,为了需要甚至不惜歪曲经义来论证现实政治的合理性,以致走向阴阳五行和神性化的道路;古文经学派则重名物训诂,即按字义解释经文,力求弄清经文的本义,训诂较简明,不凭空臆造,迷信成分较少。今古文经学有区别,就难免会斗争。 西汉哀帝以前,古文经未出现,立学官的五经都是今文经,当时并没有今古文经的名称。大胆系统地提出古文经应该立为学官并与今文十四博士相抗衡的是刘歆,但刘 歆的建议遭到今文博士们的抵制。直到王莽执政,重用刘歆,扶植古文经学,于是春秋左氏传毛诗等都立了学官,古文经才第一次取得了合法地位,可惜不久又被废除。 经过斗争,今文经学

12、自身更加谶纬迷信烦琐化,而古文经学在意识形态领域及东汉统治者心目中的地位日益提高,并且涌现出一大批在学术上有造诣的著名学者如许慎、马融等,这样以来,古文经学最终由弱变强,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今古文经学并不总是水火不相容的。今古文经学的融合主要是由古文经学大师来完成的。古文经学大师都能博通群经,并对今古文经了如指掌。古文经学为了战胜今文 经学,都重视并能够汲取今文经学的优点完善自我;相反,今文经学固步自封。许慎、郑玄等在今古文经学融合中做出了突出贡献。如许慎的古文经著作说文解字就吸收了今文经学家对字义的解释,引用了大量的今文经学。 尽管今古经学在诸多方面不相同,并且上升到四次激烈的斗争,但是他们

13、的政治目标(巩固封建统治,维护封建秩序)从根本上相同的,决定了他们必将会最终趋向统一。 (摘编自 “国学网 ”试论两汉今古文经学的斗争与融合) 【小题 1】下列关于 “经 ”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分) A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的主要区别 在于它们书写经书的文字形态不同。 B今文学派源于孟子,最后走向阴阳五行和神性化的道路。 C如果说古文经学的特点为 “合古 ”,今文经学的特点就是 “合时 ”。 D刘歆虽是今文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却为古文经学的发展做过重要贡献。 【小题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3分) A今古文经学得名表面上是因为所书写的文字不同,而实质是

14、因为经师源流和治经方法的不同。 B刘向刘歆发现汉初春秋左氏传毛诗等经传用秦统一文字之前的大篆和六国用的文字书写。 C古文经学按字义解释经文,力求弄清经文的本义,训诂较简明,不凭空臆造,迷信成分较少。 D今文经学派走向阴阳五行和神性化的道路,是因为它重微言大义,据现实的政治需要解读经。 【小题 3】下列理解与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 ) (3分 ) A西汉经学的历史主要是今文经学发展的历史,而古文经到王莽篡位还未立学官。 B刘歆大胆系统地提出古文经应该立为学官,但这一提议当时未能被今文经学派接纳。 C今古经学派政治目标在根本上是相同的,这决定了它们之间最终必然既有斗争又有融合。 D许慎虽然是

15、古文经派大师 ,但他以一种开放的学术态度,对古今文经融合做出贡献。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D 【小题 3】 C 【小题 1】试题分析:文中 “所以这种文字方面的区别是次要的 ”,所以 A错。 考点:此题考查理解文章重要的词语的能力。 点评:理解文章的词语,要回到原文寻找和重要词语有关的文句,通过逐一对比,找出表述不同的地方所在,一般从范围大小、是否偷换概念,是否绝对等方面来分析。 【小题 2】试题分析: “重微言大义,据现实的政治需要解读经 ”本身不是原因,只是在 “重微言大义,据现实的政治需要解读经 ”时走了极端,才走向错误的道路的。 考点:此题考查理解文章重要信息的能力。

16、 点评:理解文章重要的信息,要带着题支中的内容,回归到原文中去,通过对比分析,然后得出结论,在这一过程中注意事件的前因后果,不可强加因果。 【小题 3】试题分析: C“既有斗争又有融合 ”错,政治目标在根本上是相同的,最终是融合不是斗争,文中有 “从根本上相同的,决定了他们必将会最终趋向统一。 ” 考点:此题考查理解文章重要内容的能力。 点 评:题支中给的说法,有的从原文中能得到答案:,需要考生根据原文的说法自己推敲,所以考生应该对原文中的信息要熟练掌握,否则不好做出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9分) “啊,就是那啥啥 ”“ 对对对,我说的就是那个,那个什么嘛 唉,怎么话都到嘴边了

17、,就是想不起来。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这就是所谓的 TOT现象,说复杂点,这是 “一种提取记忆失败的现象,表现为记忆已经逼近被完全回忆,却无法转化成为确切的词语表达出来。 ”说简单点,就是话在心头口难开的感觉。 关于 TOT现象的研究由来已久,对其产生原因的解释也是多种多样: 传输不足模型,主要基于记忆表达的多元模型来解释 TOT现象。我们大脑中负责语音和语意表达的其实是两个区域,当回忆的刺激产生时,你的语义表达区域很快被激活了;语音表达区域反应却总是慢半拍,你已经从语义存储中提取了关于目标词汇足够多的信息,但语音存储却还没有进行有效的提取。你明明知道你要表达什么,却无法用精确的词汇表达 TO

18、T 现象产生了。支持这种观点的证据很多,最直观的是神经影像学技术的应用,通过脑扫描技术或磁共振成像技术,可以最直观的显示出产生 TOT现象时 大脑中被激活的区域;但问题也出现了,涉及到 TOT现象的脑区很多,多到很难详细研究这些区域在 TOT现象中的确切功能。 阻塞假说,是说你回想起的有关目标词语的线索反而抑制了你对目标词语的检索。这种假说最直白的表达就是: “因为你想多了,所以你想不起来。 ” 不完全激活假说,解释起来很容易,就是: “你记不起来,是因为你记得不牢! ”另一方面,这个模型也是建立在你确切知道要回忆的词语的前提下,但有的时候,连我们自己也很难知道自己是不是真的知道这个要表达的词

19、语。 造成 TOT现象的原因首先是年龄。成年之后,年纪越大, TOT现 象发生的频率越高;但有研究者发现,年长者和年轻人的大脑产生 TOT现象的区域并不完全一样;年长者在发生 TOT现象时更倾向于过度激活他们的前额皮质,这导致了记忆检索失败时不停的重复检索,因此老年人在遇到 TOT 现象时更加容易焦虑。 使用双语者可能会增加 TOT 现象产生的概率。对于双语使用者的劣势的解释是,当你在记忆中搜索你要表达的东西时,双语会使你对同一件事物产生两种不同形式的表达倾向,实验也印证了这种假设;但当你要表达的是一个专有名词时,双语的影响可以忽略 的确,全世界看到的都是同一个太阳。 还有情绪影响。 “越 想

20、越是想不起来,不想说不定它突然在你脑中冒泡了。 ”有研究显示, TOT现象中关于情绪的预期先于记忆行为的发生。情绪恰恰会影响到有关记忆的许多方面。对于大多数人来说, TOT现象产生时的情绪显然是消极的,因此这种消极的情绪也抑制了你回忆目标的过程。 不管你是什么年龄、性别,学历如何,你都有可能出现 TOT现象。如果 TOT现象只是偶尔在你身上发生,那么你完全可以忽视它;只有 TOT现象频繁出现以致严重的影响生活的时候,才是一种病态的表现。这种病症可能是由幼年时的学习障碍或者脑损伤引起,一些失语症和阿尔茨海默症也表现出一 定的 TOT现象。 (节选自新发现 2011年 11月号) 【小题 1】下面

21、对于 “TOT现象 ”的表述和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分) A TOT现象产生时的消极情绪会影响到人的回忆目标的过程,导致 “越想越是想不起来 ”。 B TOT表现为记忆已几乎被完全回忆,却无法用确切的言语来表达。 C双语使用者出现 TOT现象的概率会比单语使用者要高。 D TOT现象是一种常见的普遍存在的言语现象。 【小题 2】下列对文章有关信息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当回忆的刺激产生,语音存储的有效提取快 于语义提取时,就会产生 TOT现象。 B阻塞假说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理解为,被试者能否成功回忆目标词语有赖于对潜在的干扰项目的抑制和排除。 C老年人在遇到 T

22、OT现象时更加容易焦虑,是因为他们在记忆检索时容易失败。 D TOT现象是一种病。这种病症可能是由幼年时的学习障碍或者脑损伤引起,它也体现在失语症和阿茨海默症上。 【小题 3】不管什么年龄、性别,学历如何,都有可能出现 TOT现象。请结合文本谈一谈,就如何减少 TOT现象,作者给了我们哪些建议? (3分 )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B 【小题 3】 保持年轻的心态,同时在记忆检索失败时不要过于焦虑; 适时调控(放松)自己的情绪,特别是克服消极情绪; 偶尔出现可以忽视,频繁出现时要重视。 【小题 1】试题分析:文中是 “可能会增加 TOT现象产生的概率 ”,所以 C项说法太绝对。

23、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对文中重要词语的理解。 点评:理解文中重要的词语首先要把各选项在文中的位置锁定,然后逐一对照排查,注意是否扩大或缩小范围、是否偷换概念、是否漏掉限定的词语等。 【小题 2】试题分析: A语意快于语音。 C“记忆检索时容易失败 ”错,原文是“ 记忆检索失败时不停的重复检索 ”。 D不是所有的 TOT现象是一种病,只有频繁出现以致严重的影响生活的时候才是一种病。 考点:此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点评:做好此题一定要带着题支中的说法回到原文找出处,看看说法是否一致,要从事理的先后、是否漏了条件、是否说法绝对等方面分析。 【小题 3】试题分析:要找到减少这种现象的发生的办法就要

24、从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寻起,主要是从我们自己能调控的方面也就是主观方面做起,文中有 “这种消极的情绪也抑制了你回忆目标的过程 ”,因此要放松自己的情绪;老年人更容易产生 TOT现象,因此要保持年轻的心态,遇到这种那个现象不要 焦虑。要正确看待这种现象,偶尔出现可以忽视,频繁出现时要重视。 考点:此题考查筛选并归纳概括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 点评:这种题型答案:有的在文中显现出来,有的需要自己概括,这就需要考生有较强的归纳概括能力,难度较高,考生平时要有意识的去训练。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19分) 示季子懋修书 明 张居正 汝幼而颖异,初学作文,便知门路,吾尝以汝为千里驹,即

25、相知诸公见者,亦皆动色相贺曰: “公之诸郎,此最先鸣者也。 ”乃自癸酉科举之后,忽染一种狂气,不量力而慕古,好矜己而自足。顿失邯郸之步,遂至匍匐而归。 丙子之春,吾本不欲求试,乃汝诸兄咸来劝我,谓不宜挫汝锐气,不得已黾勉从之,竟致颠蹶。艺本不佳,于人何尤 然吾窃自幸曰: “天其或者欲厚积而钜发之也。 ”又意汝必惩再败之耻,而俯首以就矩 也。岂知一年之中,愈作愈退,愈激愈颓。以汝为质不敏耶 固未有少而了了,长乃懵懵者。以汝行不力耶 固闻汝终日闭门,手不释卷。乃其所造 尔尔,是必志骛于高远,而力疲于兼涉,所谓之楚而北行也 !欲图进取,岂不难哉 ! 夫欲求古匠之芳躅,又合当世之轨辙,惟有绝世之才者能

26、之,明兴以来,亦不多见。吾昔童稚登科,冒窃盛名,妄谓屈宋班马,了不异人,区区一第,唾手可得,乃弃其本业,而驰骛古典。比及三年,新功未完,旧业已芜。今追忆当时所为,适足以发笑而自点耳。甲辰下第,然后揣己量力,复寻前辙,昼作夜思,殚精毕力,幸而艺成。然亦仅得一第止耳,犹未能掉勒文场,夺标艺苑也。今汝之才未能胜余乃不俯寻吾之所得而蹈吾之所失岂不谬哉 ! 吾家以诗书发迹,平生苦志励行,所以贻则 于后人者,自谓不敢后于古之世家名德。固望汝等继志绳武,益加光大,与伊巫之俦,并垂史册耳 !岂欲但窃一第,以大吾宗哉 !吾诚爱汝之深,望汝之切,不意汝妄自菲薄,而甘为辕下驹也。 今汝既欲我置汝不问,吾自是亦不敢厚

27、责于汝矣 !但汝宜加深思,毋甘自弃。假令才质驽下,分不可强;乃才可为而不为,谁之咎与 !己则乖谬,而使诿之命耶,惑之甚矣 !且如写字一节,吾呶呶谆谆者几年矣,而潦倒差讹,略不少变,斯亦命为之耶 区区小艺,岂磨以岁月乃能工耶 吾言止此矣,汝其思之 ! (选自张文忠公全集) 【小题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好 矜 己而自足矜:夸耀 B所以贻 则 于后人者则:家规 C平生 苦 志励行苦:为 所苦 D 惑 之甚矣惑:糊涂 【小题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3分) A所谓 之 楚而北行欲人 之 无惑也难矣 B 乃 才可为而不为

28、度我至军中,公 乃 入 C吾家 以 诗书发迹日削月割, 以 趋于亡 D天 其 或者欲厚积而钜发之也愚人之所以为愚, 其 皆出于此乎 【小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本文是张居正写给他季子的一封书信,帮助儿子总 结科举考试失利的原因。 B张居正认为儿子两次科考失利,与儿子好高骛远、贪多务得、用力不专有关。 C张居正以自己走过来的经验教训教育儿子,鼓励儿子努力改正自己学习上的缺点。 D张居正认为儿子自幼就自大自狂,慕古不成便自暴自弃,及时劝勉能成大器。 【小题 4】用 “/”给文中画线部分断句。( 3分) 今 汝 之 才 未 能 胜 余 乃 不 俯 寻 吾

29、之 所 得 而 蹈 吾 之 所 失 岂 不 谬 哉 ! 【小题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7分) ( 1)又意汝必惩再败之耻,而俯首以就矩 也。( 3分) ( 2)区区小艺,岂磨以岁月乃能工耶 吾言止此矣,汝其思之 ! ( 4分)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D 【小题 3】今汝之才 /未能胜余 /乃不俯寻吾之所得 /而蹈吾之所失 /岂不谬哉 ! 【小题 4】 D 【小题 5】 又想到你会记住(惩戒)再次失败的教训,肯底下头来遵守规矩。 写字是小事情,但是任凭时间消磨(个人却不努力)就能做好吗?我的话就说到这,你还是好好想想吧! 【小题 1】试题分析: C“平生苦志励行

30、 ”即平生磨练自己的意志行为 , 苦:即磨练。 A陈情表中有 “本图宦达 ,不矜名节 ”句中 “矜 ”也是此意。 B“则 ”为通假字,通 “规 ”,D师说中有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句中的 “惑 ”也是糊涂之意。 考点:此题考查文言文实词的解释。 点评:文言实词的解释,要结合原文,根据上下文推断,同时注意 【小题 2】试题分析: A项中前一个是 “到 ”的意思,后一个是取消句子独立性。B项中前一个是 “竟然 ”的意思,后一个是 “才 ”的意思。 C项中前一个是 “凭借 ”的意思,后一个表结果。 D项中两个个均是 “大概 ”的意思。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文言虚词。 点评:文言虚词是高考考

31、查的一个重点,考生要结合课文中的重点的例句来记忆高考范围中的 18 个常见的 虚词,尤其是 “之、以、而、其、乃 ”等虚词的用法。 【小题 3】试题分析: D选项中的自小就自狂自大,要注意理解 “乃自癸酉科举之后,忽染一种狂气,不量力而慕古,好矜己而自足。 ”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 点评:对文言文中重要内容的分析,考生首先要吃透原文,翻译准确,然后找出题支中对应的区域进行排查,注意事件的时间先后,不可以偏概全、偷换概念等。 【小题 4】试题分析:此句出现在第三段,此段作者以自身的经历来劝勉他的儿子,说自己经过努力才侥幸获得一点名声,后来因为自得而没有成就,遭到别人的讥笑,

32、所以 对自己自大的儿子说,你的才能不如我,还不好好学习,也要和我一样,那是很荒谬的。所说义根据这个意思,段出相应的停顿来,同时要注意标志性的词语 “乃、而、岂 ”等。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文言文断句。 点评:文言文断句要先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来对整句话有一个大体的了解,然后先从自己最有把握地方断开,然后逐步缩小范围集中攻破,要注意标志性的词语,如句首句末语气词,表转折关系的虚词等。 【小题 5】试题分析:( 1)注意 “意(想到) ”、 “惩(惩戒) ”、 “矩 (遵守规矩) ”等词语的翻译。( 2)注意 “区区(小事情) ”、 “磨 ”(消磨) 、 “工(做好) ”、 “其(还是) ”等词语的翻译

33、,为了语句更通顺,适当加上一些连贯性的词句。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文言文翻译。 点评:文言文翻译是考查的综合能力,考生要从实词虚词活用句式等各方面综合考虑,翻译完要顺一顺是否通顺,可以适当增加一些词语,讲求 “信达雅 ”的原则。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19分) 淮南厉王长者,高祖少子也,其母故赵王张敖美人。高祖八年,从东垣过赵,赵王献 美人。厉王母得幸焉,有身。赵王敖弗敢内宫,为筑外宫而舍之。及贯高等谋反柏人事 并逮治王,尽收捕王母兄弟美人,系之河内。厉王母亦系 ,告吏曰: “得幸上,有身。 吏以闻上,上方怒赵王,未理厉王母。厉王母弟赵兼因辟阳侯言吕后,吕后妒,弗肯白 辟阳侯不强争。及

34、厉王母已生厉王,恚,即自杀。吏奉厉王诣上,上悔,令吕后母之, 葬厉王母真定。真定,厉王母之家在焉,父世县也。 高祖十一年七月,淮南王黥布反,立子长为淮南王,王黥布故地,凡四郡。上自将兵击灭布,厉王遂即位。厉王蚤失母,常附吕后,孝惠、吕后时以故得幸无患害,而常心怨辟阳侯,弗敢发。及孝文帝初即位,淮南王自以为最亲,骄蹇,数不奉法。上以亲故,常宽赦之,三年,入朝。甚横。从上入苑囿猎,与上同车, 常谓上 “大兄 ”。厉王有材力,力能扛鼎,乃往请辟阳侯。辟阳侯出见之,即自袖铁椎椎辟阳侯,令从者魏敬刭之。厉王乃驰走阙下,肉袒谢曰: “臣母不当坐赵事,其时辟阳侯力能得之吕后,弗争,罪一也。赵王如意子母无罪,

35、吕后杀之,辟阳侯弗争,罪二也。吕后王诸吕,欲以危刘氏,辟阳侯弗争,罪三也。臣谨为天下诛贼臣辟阳侯,报母之仇,谨伏阙下请罪。 ” 孝文伤其志,为亲故,弗治,赦厉王。当是时,薄太后及太子诸大臣皆惮厉王,厉王以此归国益骄恣,不用汉法,出入称警跸 ,称制,自为法令,拟于天子。 六年,令男子但等七十人与棘蒲侯柴武之子奇谋 ,以马车四十乘反谷口,令人使闽越、匈奴。事觉,治之,使使召淮南王。 (节选自史记 淮南衡山列传 ) 【注】 警跸:警戒清道,断绝行人,是帝王出入时的规矩。 【小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 A赵王敖弗敢 内 宫内:通 “纳 ” B厉王母亦 系 系

36、:囚禁 C厉王 蚤 失母,常附吕后蚤:通 “早 ” D厉王有材力,力能 扛 鼎扛:把东西放在肩膀上 【小题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3分 ) A为筑外宫 而 舍之 而 常心怨辟阳侯,弗敢发 B厉王母 之 家在焉令从者魏敬刭 之 C立子长 为 淮南王臣谨 为 天下诛贼臣辟阳侯 D上 以 亲故,常宽赦之厉王 以 此归国益骄恣 【小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 A汉高祖经过东垣时,赵王进献美人 (即后来的厉王之母 )给他,后来赵王又专门在宫外造房子给她住。 B贯高谋反之事,牵连到了赵王,赵王被囚禁,厉王之母也一起被抓起来

37、了,她虽然有孕在身也没有得到高祖的赦免。 C厉王在其母死后依附吕后,因而免于祸患,但他内心却始终怨恨辟阳侯,怪他当初没有尽全力救自己的母亲。 D孝文帝和 厉王关系很好,常常称他为 “大兄 ”,厉王到辟阳侯府上把辟阳侯杀了,而孝文帝也没有怪罪他。 【小题 4】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 ( 1)吏奉厉王诣上,上悔,令吕后母之,而葬厉王母真定。 (5分 ) 译文:_ ( 2)吕后王诸吕,欲以危刘氏,辟阳侯弗争,罪三也。 (5分 ) 译文:_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D 【小题 3】 D 【小题 4】 (1)狱吏抱着厉王送到皇上面前,皇上后悔莫及,让吕后抚养

38、他,并在真定县安葬了厉王的母亲。 (2)吕后封吕家亲戚为王,意欲夺取刘氏天下,辟阳侯不挺身抗争,这是第三桩罪。 【小题 1】试题分析: D扛,读 gng,用双手举起沉重的东西。成语出自史记 项羽本纪: “籍(项羽)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 ”形容力气大。A鸿门宴中有 “据关,勿内诸侯 ”“内 ”也是通 “纳 ”,接纳之意。 B陈涉世家中有 “陈王怒,捕系 武侯等家室 ”中的 “系 ”也是此意。 C鸿门宴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中的 “蚤 ”也是通 “早 ”即早早之意。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文言实词。 点评:文言实词是高考中必考的内容,考生要善于通过上下文来推断,同时要注意知识的迁移,

39、把课文中所学的知识通过检索迁移过来。 【小题 2】试题分析: A都为连词前表承接,后表转折。 B前为结构助词的,后为代词,代辟阳侯。 C前为动词 “做 ”,后为介词 “替 ”。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文言虚词。 点评:文言虚词是高考考查的一个重点,考生要结合课文中的重点的例句来记忆高考范围中的 18个常见的虚词, 尤其是 “之、以、而、为 ”等虚词的用法。 【小题 3】试题分析: D是厉王称孝文帝为 “大兄 ”。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对文言文内容的把握。 点评: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考生要把题支中的信息放回到原文中去,注意排查,注意时间先后、事件的逻辑顺序、人物之间的关系及官职变化等。 【小题 4】试

40、题分析:注意( 1) “奉(抱着) ”“诣(到) ”“母(动词 抚养) ”的解释,及 “真定 ”前省略了 “于 ”是介宾短语后置句。( 2) “王 (动词 称王 )”“危(动词威胁、夺取) ”的翻译。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文言文翻译。 点评:文言文翻译是考查的综合能力,考生要从实词虚词活用句式等各方面综合考虑,省略的要补出来,讲求 “信、达、雅 ”的原则,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参考译文】 你小时侯聪慧,才质异于常人,刚开始学写文章,便知道写文章的门路,我曾经认为你是千里马,和我相熟的朋友看到你,也动颜祝贺,对我说 :“您的几个儿子当中,他应该是最先取得成功的(最先及第)。 ”然而自从癸酉年你

41、科举中第,你忽然染上了一种狂傲之气,自不量力地想着仿效古人,骄矜自满。好比那邯郸学步的年轻人,把自己本有的忘了,只得爬着回家。 丙子年春天,我本不想让你去 应试,是你的几个兄长都来劝我,说不应该挫了你的锐气,我只好勉强答应,结果你遭受挫败。你学艺不精,我埋怨你又有什么用呢?可是我庆幸地对自己说: “老天大概是要让你厚积薄发吧。 ”又想到你会记住再次失败的教训,肯底下头来遵守规矩。 哪里想到一年里,你越写越退步,越激励你你越颓废。是你的才质不聪敏吗?大概还没有小时候聪慧,长大很懵懂的人。是你不够努力吗?我听说你终日闭门读书,手不释卷。可是才学造诣平常,定然是你好高骛远,想广涉猎而使得自己疲倦,这

42、就是南辕北辙啊!还想进步,这不是很困难吗? 想追寻前人的足迹,又合乎当世的 准则,这只有才华卓著的人才能做到,然而从明朝建立以来,这种人都不多见。我早年年少登科,得到了人们附会的好名声,胡乱品评屈原、宋玉、班固、司马迁这些人,认为自己才质异于常人,科举及第也是很轻松的事情,于是放弃原来的学业,仿效古人。到过了三年,学习古典的还没有取得成功,原来的学业已经荒废。现在回想当年的行为,恰好是引人耻笑而自取污辱。甲辰年我科举落第,于是估摸自己的能力,继续以前放弃的学业,学习不分昼夜,发奋努力,侥幸学业有所成就,然而也只是科举中第罢了,还没有能力在文学界夺得头筹。 而今你的才能,恐怕不会超过 我,可是不

43、放低姿态沿袭我的路径,而要重蹈我的覆辙,这不是很荒谬吗? 我们家靠读书发家,我一身艰苦学习,要留给你们后人的,不敢落后于古代世家的高尚道德。本来希望你们能继承我的志愿,将这种精神道德发扬光大,以便能同伊尹、巫咸这些人一起,彪炳史册。哪里只是想以科举及第来光大我们宗族!我爱你那样深,对你的希望那样殷切,没想到你妄自菲薄,甘愿做柴门前守门的狗! 现在你既然希望我对你不闻问,我自然也是不会严厉指责你。但是你要好好的思考,不要自暴自弃。如果是才质驽钝,那本是无法勉强的;可是你有能力却不去作为,这又能怪谁呢 ?自己性情怪僻,却归咎到命运,这糊涂得很厉害呀!譬如说写字,我教导你几年了,可你还是这样潦草,没

44、有一点改变,难道这也是命运造成的吗? 写字是小事情,但是任随时间流逝(个人却不努力)就能做好吗?我的话就说到这,你还是好好想想吧!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8分) 从 军 行 (唐)杨炯 烽火照西京 ,心中自不平。牙璋 辞凤阙 ,铁骑绕龙城 。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注】: 西京:长安。 牙璋:皇帝调兵的信符。 凤阙:指皇宫。 龙城:匈奴名城,这里泛指敌人要塞。 【小题 1】诗歌颈联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描绘了怎样的场面?( 4分) 【小题 2】诗歌尾联直抒胸臆,表达了保家卫国的壮志豪情。联系全诗内容,试评价一下作者的思想情感。( 4分) 答案: 【

45、小题 1】 颈联描绘的是激烈的战斗场面,诗人通过 景物描写 进行 侧面烘托 。( 1分) “雪暗凋旗画 ”,是从视觉出发:大雪弥漫,遮天蔽日,使军旗上的彩画都黯然失色。 “风多杂鼓声 ”,是从听觉出发:狂风呼啸,与雄壮的进军鼓声交织在一起。( 2分)诗人以象征军队的 “旗 ”和 “鼓 ”,表现出征战将士顶风冒雪与敌人搏斗的英勇无畏精神和在战鼓声激励下奋勇杀敌的豪壮激 烈场面。 【小题 2】全诗表达了作者觉得形势危急,拜命赴边,不惜触雪犯风,以消灭敌人,建功立业,不象书生那样无用的思想。 【小题 1】试题分析:颈联写 “雪 ”和 “风 ”等景物,衬托了环境的限险恶,或 “画 ”和 “声 ”分别从

46、视觉和听觉来写战场的的激烈,或通过 “旗 ”和 “鼓 ”,来象征战斗的激烈的场面。根据题目来看应为边塞诗,多写战争的场景的,所以考生应该结合诗句来分析怎样的战争场景。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诗词鉴赏中的表现表达技巧。 点评:表达技巧表现在三大方面: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表达方式常见的有记叙、描写、抒情、议 论。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间接抒情常见的有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借景抒情顾名思义就是借助景物来抒发情感。表现手法分渲染、对比、象征、用典、衬托、移情等。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对比、借代、夸张、排比、设问、反问等。考生要熟悉,灵活运用。 【小题 2】试题分析:此诗的首联说边境

47、上有敌人来犯,警报已传递到长安,这使作者心中起伏不平。于是领了兵符,辞别京城,率领骁勇的骑兵与敌人战斗。最后说百夫长为国效命的时候,一个书生怎能比得上。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评价诗词的思想内容。 点评:诗词的思想内容的评价应从题 目作者正文注释等入手,要综合各方面的信息结合全诗来归纳思想,不要答偏了。 语言表达 请在横线上填写三句话,所填句子与前后内容、句式一致。 没有悲剧就没有悲壮,没有悲壮就没有崇高。雪峰是伟大的,因为满坡掩埋着登山者的遗体; , ; , ; , ;人生是伟大的,因为有白发,有诀别,有无可奈何的失落。 答案:大海是伟大的,因为处处漂浮着船楫的残骸;沙漠是伟大的,因为随时湮没了旅人漂泊的足迹;登月是伟大的,因为有人类无数航天器碎片的陨落。 试题分析:从句式( 是伟大的,因为 )和内容上仿写,由山峰想到大海、沙漠、蓝天等。 考点:本题考查 “仿用句式 ”考点,能力层次为 E,侧重 “表达应用 ”能力的考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