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年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figureissue185 文档编号:316301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1.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2013年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2-2013年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2-2013年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12-2013年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12-2013年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2-2013年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颓 圮 ( p) 弄 堂( lng) 猗 郁( y) 渐 车帷裳( jin) B訾 詈 ( l) 间 或( jin) 踯 躅( zh) 冯 虚御风( png) C门 槛 ( kn) 窈 陷( yo) 商 贾 ( ji)相形见 绌 ( ch) D 澧 水( l) f岩( chn)宫 绦 ( to)含情凝 睇 ( d) 答案:( 3分) D 试题分析: A渐 jinjin ;渐 jin1.慢慢地,一点一点地:逐。进。次。悟。冉(逐渐)。防微杜。 2.加剧:

2、疾大。 3.疏导:九川。 jin1.浸:渍。洳(浸湿)。染。仁摩谊(用仁义之道感化教育人)。 2.流入:东于海。 B间 jinjin ;名词词性读 jin1.两段时间相接的地方,或介于两桩事物当中及其相互关系:中。距。奏。天地之。 2.在一定空间或时间内:田。人。 3.房子内隔成的部分:里。衣帽。动词词性读 jin1.空隙:隙。当儿。亲密无。 2.隔开,不连接:隔。断。接。日。 歇。黑白相。 3.挑拨使人不和:离。谍。反计。 4.拔去,除去:苗。 C贾 jig 。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篝火 谛听蓊蓊郁郁 殒身不恤 B

3、祈祷 帐篷莫名其妙 按步就班 C诅咒 蜷缩旁稽博彩 踌躇满志 D热衷 隐瞒巅沛流离 黯然失色 答案:( 3分) A 试题分析: B按部就班;按部就班: “按 ”本作 “案 ”。部:门类。班:次序。原意是写文章时篇章结构安排得体,用字造句合乎规范 。后来引申为照章办事,依次进行,不越轨,不逾格。 C旁稽博采;旁稽博采:旁:广大普遍;稽:考查、考核;博:广泛、普遍,多;采:摘取;旁稽、博采两词意义相仿,连用表示从多方面考察、吸收各家长处之意。 D颠沛流离。颠沛流离:生活艰难,四处流浪。(颠沛:遭受挫折或困难;流离:离散,流落。)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依次填入

4、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或短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我们在季节里默默走着,城市与城市让一条条航线连得很近,朋友散落在各地,我们每天在网上对着各自朋友的名字很多话,而 “你什么 时候来 ”“咱见一面吧 ”,成了一种。其实,我们已经很长时间没有见过了,忘了彼此的模样。 A像棋子一样敲出调侃甚至 B像流水一样打出嘲弄进而 C像繁星一样写出讽刺也许 D像落花一样说出邀请因此 答案:( 3分) 试题分析:根据词义和语境分析 A项最恰当。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北京市政府昨天启动更加严格的应急减排,包括在 3天内停止使用党政机关的部分公车,勒令 10

5、3家重污染企业停产等等,但这些措施对空气污染的缓解作用只是暂时的。 B总的来说,发达国家官员财产公示制度对腐败现象的抑制作用还是比较明显的,这是因为发达国家在官员财产公示及对个人金融税务监管方面有比较向详的规定在起作用。 C近年来,随着外部市场的变化,中国经济发展正面临着新的挑战,不仅原有的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步履缓慢,而且东部沿海地区的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也开始出现衰退现象。 D自从上世纪二十年代起,英国的食物浪费现象便被视作一项重要的公众议题,并成为一项被媒体广泛报道的新闻内容,针对这一议题,英国政府曾经做出过许多不同的反响。 答案:( 3分) 试题分析: A成份残缺, “启动 ”缺少宾语 “措

6、施 ”;句式杂糅,可改为 “这是因为 的规定 ”或 “这是 在起作用 ”; D搭配不当, “做出过 ”与 “反响 ”不搭配,将 “反响 ”改为 “回应 ”。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海明威是 20世纪上半期美国著名作家和记者,也是当时文学流派 “垮掉的一代 ”的代表作家。他因小说老人与海获得 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 B白居易是唐代的现实主义诗人,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他主张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其诗歌题材广泛,形式 多样,语言平易通俗。 C纳兰性德是清代词人,他的词作以小令见长,内容多抒写个人的相思离别和哀思闲

7、愁,情调感伤低沉,凄婉哀怨,感情自然真挚,多用白描手法。 D “桐城派 ”是清代最大的散文流派,以文统的源远流长、文论的博大精深、著述的丰厚清正而闻名,主要宣传儒家思想,代表人物有方苞、姚鼐等。 答案:( 3分) A 试题分析: “垮掉的一代 ”应为 “迷惘的一代 ”。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 A。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近日,意大利一家商会给埃菲尔铁塔开出了四千三百三十二亿欧元的价值评估。这一惊人的数字使埃菲尔铁塔成为欧洲最值钱的文化地标,其价值相当于法国国内生产总值的五分之一,是米兰全城年收入的两倍。 历史遗存之所以弥足珍贵,是因为它们经历了时间的洗礼,在

8、岁月的风霜雨雪销蚀了其他同代建筑时凸显了留存下来的古迹的稀有性;人类的社会变迁赋予留存者丰富的内涵,使其具有了文化性。游客登临埃菲尔铁塔,所欣赏的绝不仅仅是高超的建筑艺术和绮丽的巴黎风光,更有附着其上的数不清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传说故事 这些才是埃菲尔铁塔的魅力 所在。真正有价值的不是建筑本身,而是历史,是文化。 新建的仿古建筑不论外观如何酷似古代的原作,都不可能具有原作天然具有的不可替代的价值。新建筑缺乏灵魂,这种灵魂不是说有就能有的,而是历经漫长时光、在历史的变迁中形成的。仅此一点就决定了真古迹和仿造者价值上的天差地别。 埃菲尔铁塔的 “天价 ”更是源自法国人民对包括埃菲尔铁塔在内的历史

9、遗存的态度和情感。法国人把铁塔视为巴黎的标志,视为法兰西民族精神的象征,对其珍爱有加。法国人的这种态度也引发了外国人对埃菲尔铁塔的兴趣。否则,再珍贵的文物古迹,如果人们不加重视, 随意毁弃,其价值也必然贬损。 作为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大国,我国拥有世界最多、最古老的历史遗存,但可惜的是,很多文物古迹没能完整地保存下来。即便是长城、故宫这样举世闻名的伟大建筑,相当一部分也早已不是当年的模样了。更为严重的是,许多古建筑没有毁于自然灾害和战火兵燹,却在城市房地产和旅游开发的热潮中被推土机夷为平地。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统计,近三十年,全国四万多处不可移动文物消失了,而其中有一半以上毁于各类建设活动。 真

10、是不可思议,我们一方面拆掉了那么多真实的古迹,另一方面却热衷于搭建仿古建筑。现在只要是个 旅游城市,就不难找到新建的仿古一条街。北方某地甚至花费数百亿元重建了一座古城。这些仿古建筑的水平如何姑且不论,人们走在其中除了能闻到浓烈的商业气息之外,还有多少文化的味道可供我们品味和欣赏?还有多少历史可供我们凭吊和怀想?我们憎恨真古迹,却喜爱假古董,这难道不是咄咄怪事吗? 说到底,我们还是缺乏一种对历史、对文化发自内心的热爱和敬畏。在许多人眼里,文物古迹唯一的价值是商业价值,是能吸引多少游客,能创造多少收益;但讽刺的是,越是一心想赚钱,反倒越不容易赚到钱。现在中国最吸引游客的还是故宫这样的真古迹, 20

11、11年参观故宫的游客超过了一千四百万人次,而那些仿古旅游点大多数还在亏损的深坑里苦苦挣扎。 真正尊重历史、热爱文化的国家或民族,就必然会把祖先的馈赠视为无价之宝而倍加珍惜,这种态度决定了文物古迹的价值。否则,哪怕是稀世珍宝,在不懂珍惜者的眼中,照样弃之如敝屣,就很有可能一文不值。 (选自 2013年第 5期社会科学论坛,略有删改。) 【小题 1】下列对 “文物古迹 ”有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埃菲尔铁塔能被开出 “天价 ”,是因为埃菲尔铁塔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和文化,以及法国人民对其珍爱的态度和情感。 B历 史遗存弥足珍贵,是因为与它同时代的建筑被时间销蚀吞噬,而历史遗存却呈现出古迹特有的

12、稀有性和文化性。 C埃菲尔铁塔也引发了外国人的兴趣,主要是因为法国人将埃菲尔铁塔视为巴黎标志、民族精神象征,对它珍爱有加。 D仿古建筑缺少真实的古迹所具有的天然的不可替代的价值,但因其在外形上酷似,所以也有不可替代的历史灵魂。 【小题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埃菲尔铁塔真正的魅力和价值并不是建筑本身,而是附着在建筑之上的数不清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传说故事等等,是历史,是文化。 B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最古老的历史遗存,但很多文物古迹都没能完整保存下来,像长城与故宫这样伟大的建筑也早已是面目全非了。 C中国的文物古迹毁坏严重,一方面是自然灾害与战火兵燹造成的,一方面是人类

13、建设活动导致的。近三十年,各类建设活动的破坏是主要原因。 D近三十年,中国一边拆掉众多真实的古迹,一边又热衷于搭建仿古建筑。旅游开发导致没有丰富文化内涵而空有古迹之形的建筑的泛滥。 【小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现今仿古建筑盛行的根本原因是人们缺少对历史与文化发自内心的敬畏,片 面地追求商业价值。如果尊重历史、热爱文化,那么搭建仿古建筑之风就不会盛行。 B当下的所有仿古建筑不仅建筑水平低劣,而且缺少文化品位,没有历史感,充满了浓烈的商业气息,人们拆毁真古迹而去搭建假古迹的做法让人感到不可思议。 C如果只看重文物古迹的商业价值,只关心文物古迹创造的收益,其结果可能是事

14、与愿违。东施效颦的仿古旅游点大多数面临着亏损的现实就是一个极好的例证。 D像埃菲尔铁塔这样珍贵的历史古迹,如果缺乏法国人民的重视和珍惜,而被随意毁弃,那么它的价值也必然贬损,甚至可能会被不懂珍惜者弃之如敝屣。 答案: 【小题 1】( 3分) D 【小题 2】( 3分) B 【小题 3】( 3分) B 【小题 1】 试题分析: “但因其在外形上酷似,所以也有不可替代的历史灵魂 ”的解说与原文 “新建筑缺乏灵魂。这种灵魂不是说有就能有的,而是历经漫长时光、在历史的变迁中形成的 ”的表述不相符。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 “像长城与故宫这样伟大的建

15、筑也早已是面目全非了 ”的说法过于绝对,原文为 “相当一部分也早已不是当年的模样了 ”。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 分析: “所有仿古建筑不仅建筑水平低劣 ”在文中找不到依据,原文为 “这些仿古建筑的水平如何姑且不论 ”,并未提及建筑水平的高低问题。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 冯骥才 她比他高十七厘米。 自从他俩搬进这大楼,楼里的老住户无不投以好奇莫解的目光。尤其是下雨天气,他俩出门,总是那高女人打伞。大楼里一些闲得没事儿的婆娘们,看到这可笑的情景,就在一旁指

16、指画画。 楼外门口小门房里住了一户裁缝,裁缝的老婆是个爱好说长道短的女人。尽管裁 缝老婆极有能耐,她却无法获知这对怪夫妻结合的缘由。 人们惊奇也好,困惑也好,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的孩子呱呱坠地了。每逢大太阳或下雨天气出门,高女人抱着孩子,打伞的事就落到矮男人身上。 后来,裁缝老婆做了街道居民代表。她在协助户籍警察查对户口时,终于找到了多年来叫她费心的问题的答案:。原来高女人和她的矮文夫都在化学工业研究所工作。矮男人是研究所总工程师,每月工资达一百八十元之多!高女人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化验员,收入不足六十元。她怎么会嫁给一个比自己矮一头的男人?为了钱,为了地位,为了过好日子! 1966 年 的一天下

17、午,来了一群人 研究所的,他们在院内外贴满大小标语,用十八张大白纸公布了这矮子的 “罪状 ” 晚上回家把研究成果偷偷写成书,打算逃到国外。人们围绕着那本 “书稿 ”,你问,我问,他问;尖声叫,粗声吼,哑声喊;大声喝,厉声逼,紧声追 高女人却只是摇头,真诚恳切地摇头。 裁缝老婆忽然跑到台前,指着高女人气冲冲地问: “你说,你为什么要嫁给他? ” 这句问话使研究所的人一怔。高女人也怔住了。她抬起几个月来被折磨得如同一片皱巴巴的枯叶般的瘦脸,脸上满是诧异的神情。高女人没有点头,也没摇头。她好像忽然明白了裁缝 老婆的话,眼里闪出一股嘲讽、倔犟、傲岸的光芒。 “好,你不服气!这家伙现在完蛋了,看你还靠得

18、上不? ”裁缝老婆一拍胸脯,手一挥,还有几个婆娘在旁边助威。别看这些婆娘们离题千里地胡来,反而使会场一下子热闹起来。没有这种气氛,批判会怎好收场?于是研究所的人也不阻拦,任凭婆娘们上阵发威。会开得成功与否,全看气氛如何。研究所主持批判会的人,看准时机,趁会场热闹,带领人们高声呼喊了一连串口号,然后赶紧收场散会,押着矮男人走了。 矮男人自批判会那天被押走后,一直没放回来。高女人被迫和裁缝老婆家调换了住房。整座楼的人们都能 透过窗子,看见那孤单的小屋和她孤零零的身影。不知她把孩子送到哪里去了,只是偶尔才接回家住几天。三十多岁的人,从容貌看很难说她还年轻。裁缝老婆下了断语: “我看这娘儿们最多再等上

19、一年。那矮子再不出来,她就得改嫁! ” 过了一年,矮男人还是没放出来,高女人依旧不声不响地上班下班。一天,矮男人重新出现了。这是秋后,他穿得单薄,剃了短平头,身形好似小了一圈儿,皮肤也没了光泽和血色。高女人蹲在门口劈木柴,一听到他的招呼,刷地站起身,直怔怔看着他。两年未见的夫妻,都因对方的明显变化惊呆了。一个枯槁,一个憔悴;一个显得更高 ,一个显得更矮。两人互相看了一忽儿,赶紧掉过头去,仿佛他俩再面对片刻就要爆发出什么强烈而受不了的事情来。高女人扭身跑进屋去,半天没出来;矮男人便蹲在地上拾起斧头劈木柴,直把两大筐木块都劈成细木条。此后,他俩又是形影不离,一起上班,一起下班回家。 11几年后的一

20、天早上,一辆救护车把高女人拉走了。二十多天后,高女人躺在担架上,被抬进小门房。转年天气回暖时,高女人出屋了。她久久没见阳光的脸,白得像刷了一层粉那样难看。她刚刚立起的身子左倒右歪,右手拄一根竹棍,左胳膊弯在胸前,左腿僵直,迈步困难。一看即知,她患的是脑 血栓。从这天起,矮男人每天清早和傍晚都搀扶着高女人在在院子里遛两圈。 12他俩走得艰难缓慢。矮男人两只手用力端着老婆打弯的胳膊。他太矮了,抬她的手臂时,必须向上耸起自己的双肩,他很吃力,但却掬出笑容,为了给妻子以鼓励。高女人抬不起左脚,他就用一根麻绳,套在高女人的左脚上,绳子的另一端拿在手里。高女人每次要抬起左脚,他就使劲向上一提绳子。这情景奇

21、异、可怜,又颇为壮观,使大楼的人们看了,不由得受到感动。这些人再与他俩打头碰面时,情不自禁地向他俩主动而友善地点头了 13高女人离去后,矮男人被落实了政策,抄走的 东西发还给他了。不少人都来帮助他再找一个媳妇,他都谢绝了。裁缝老婆说: “他想要什么样的,我知道。你们瞧我的! ” 14裁缝老婆怀里揣一张漂亮又年轻的女人照片,来到门房找矮男人。她在矮男人家里,正说得来劲,忽然发现矮男人一声不吭,脸色铁青,在他背后挂着当年与高女人的结婚照片。裁缝老婆没敢掏出侄女的照片,就自动告退了。 15十几年过去了,矮男人还是单身,只在周日,孩子从学校回来与他为伴。逢到下雨天气,矮男人打伞去上班时,仍旧高举着伞。

22、这时,人们有种奇妙的感觉,觉得那伞下好像有长长的一块空间,空空的,世界上什么东西 也填补不上。 (选自 2013年 5月版美文百家,略有删改) 【小题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最恰当的两项是(两项都选对给 4分,只选一项且正确给 2分,有选错的给 0分)( 4分) A大楼里的邻居们长久地好奇高女人与矮男人的结合,显示出他们的无聊与世俗;看到高女人病后锻炼的情景而心生感动,则表现出他们的友善、自责和反思。 B第 段 “你问 紧声追 ”运用长句,简洁有力地刻画了高女人被众人逼问的情景,渲染了混乱、压抑的气氛,暗示黑白颠倒、人心倒悬的时代背景。 C小说虽然叙事平淡无奇,没有曲折的故事情节

23、,多用趋于日常口语的朴实语言,但因有真实的细节描写丰富了小说的艺术形象,丝毫没有降低小说的艺术性。 D高女人与矮男人因为他们俩那引人注目的身高对比,而引起邻里的窃窃私语,一开始人们只看到他们不和谐的外表,却看不见他们朴实而真诚的夫妻恩爱。 E矮男人的伞下有 “世界上什么东西也填补不上 ”的 “长长的一块空间 ”,这空间对于矮男人来说,是永远无法填补的人生亏损,也是无法愈合的情感创伤。 【小题 2】高女人面对裁缝老婆 “你说,你为什么要嫁给他 ”的发问时,流露出了怎样的不同 神情?这些神情表现出了高女人怎样的心理?请你简要分析。( 4分) 【小题 3】 “他想要什么样的,我知道。你们瞧我的! ”

24、一句在小说中有何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4分) 【小题 4】小说着力刻画的是高女人与她的矮丈夫这一对夫妻形象,为什么还要在裁缝老婆身上花费许多笔墨?请你结合原文进行探究。( 8分) 答案: 【小题 1】( 4分) DE 【小题 2】( 4分)【答案:示例】 神情:高女人面对裁缝老婆的问题,先是“怔住了 ”,然后流露出 “诧异 ”的神情,继而眼里闪出一股 “嘲讽、倔犟、傲岸 ”的光芒。 心理: “怔住了 ”表现出高女人对 裁缝女人竟莫名其妙地提出与研究所的人立下的 “罪状 ”毫不相关的问题而惊呆了; “诧异 ”的神情表现出高女人对这突如其来的无聊的低俗的问题感到惊讶,觉得奇怪,而又一时不知

25、该怎样回答的茫然无措和惶恐不安;眼里闪出一股 “嘲讽、倔犟、傲岸 ”的光芒表现出高女人明白了裁缝老婆阴暗心理和不良念头后,对市井小民窥人隐私的奇异癖好及落井下石的市侩行径的鄙夷不屑,为自己与丈夫纯洁坚贞的感情而内心坦荡,备感自豪。(神情 1 分,心理 2 分,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1 分。言之成理即可。) 【小题 3】( 4分)【答案:示例】 推动情节发展:引出后文裁缝的 老婆把自己的侄女介绍给矮男人当对象情节。 刻画人物形象:这句话运用语言描写生动地刻画出裁缝的老婆自以为是、趋炎附势的的嘴脸。 巧妙地揭示小说主题:裁缝的老婆的话是其自身也是整个社会心态的投影,暗示当时社会环境的庸俗、势利,表达了

26、作者强烈的批判、讽刺意味。 与后文矮男人丝毫不领情、绝不再娶的结果形成强烈反差,突出了裁缝的老婆狭隘无知、荒唐可笑的特点以及矮男人对妻子、对爱情忠贞不渝的特点。(结合文本简要分析,言之成理即可,答出 1点给 1分,答出 2点 2分, 3点 4分。) 【小题 4】( 8分)【答案:示例】裁缝老婆虽然不 是小说的主人公,但在小说中也具有重要作用: 裁缝老婆这个人物形象具有典型性,人性的阴暗在她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从她身上可以窥见当时世俗心理中卑微、污浊的一面:她千方百计打探高女人嫁给矮男人的原因,当得知矮男人是个有钱人后得出高女人贪图金钱的结论;当矮男人失势的时候,她无情地侵占高女人的财产;可悲又

27、可笑的是当高女人死后,她竟想把自己的侄女许配给矮男人。 在塑造正面典型人物形象时,裁缝老婆起了反衬作用:她的丑恶、势利反衬出高女人和矮男人夫妻两人对爱情的忠贞以及人性的善良。 裁缝老婆这一形象对故事情节的发展起到推 波助澜的作用:如批斗会是小说最精彩的场景,批斗会中她气冲冲地问: “你说,你为什么要嫁给他? ”她所抛出的问题实则革委会批斗矮男人的 “打算私逃出国 ”的罪名毫无关联,而批斗会竟在她的叫嚣声中掀起高潮并闹剧般收场,足见其煽风点火之能量。 有助于深刻地揭示小说主题:裁缝老婆是那个非常时代人性被扭曲的一个代表人物,她从来不知道人性深处最感人的东西,如爱情、同情心、善良、廉耻等,从她的身

28、上可以窥见当时社会环境的庸俗、势利,对他人不尊重,对人的个性、自由的漠视和践踏,表达了作者对病态社会的强烈的批判、谴责与控诉,以及对纯真 美好人性的渴望与呼唤。( 8分,每点 2分。结合文本分析,意思正确,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 A “自责和反思 ”的分析于文无据。 B “你问,我问,他问 大声喝,厉声逼,紧声追 ”运用了 “长句 ”的分析不妥; C “叙事平淡无奇,没有曲折的故事情节 ”的说法与小说内容不符。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需要学生回到原文,抓住人物的表情变化,进行揣摩和概括。原文写

29、道高女人听到裁缝女人的问话后 “怔住 ”、 “脸上满是诧异的神情 ”、“眼里闪出 一股嘲讽、倔犟、傲岸的光芒 ”,学生需要揣摩神情变化后面的心理因素和性格因素。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3】 试题分析:分析语段的作用,要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考虑。结构方面考虑与前后文的关系,是否有照应、铺垫,是否是承上启下。内容方面则需要考虑主旨、感情、形象方面的作用。这句话写出了裁缝女人的丑恶嘴脸,为后文的情节展开做铺垫。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4】 试题分析:这需要从文章的表

30、达需 要入手进行分析,裁缝女人是一个典型人物,她的一举一动都在推动情节的发展,同时也是作为高女人的对立面的形象出现的,是为了反衬高女人的优秀品质。从而图出文章的主旨,引发人们对现实生活的关注。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 F。 文言文阅读 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 6处)( 3分) 夫明六经之指,涉百家之书,纵不能增益德行敦厉风俗犹为一艺得以自资父兄不可常依乡国不可常保一旦流离,无人庇荫,当自求诸身耳。 (选自颜之推勉学) 答案:( 3分)纵不能增益德行 /敦厉风俗 /犹为一艺 /得以自资 /父兄不可常依/乡国不可常保 /一旦流离

31、试题分析:文言断句抓住语言标志法。此题可根据句末语气词 “者 ”“也 ”“乎 ”和句首语气词 “而、则 ”及人称代词 “吾 ”等断句。 【参考译文】明晓六经的要旨,广泛涉猎百家著作,即使不能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行,使社会风俗变得纯朴,也还能学到一技之长,得以帮助自己。父亲长兄是不能够长久依靠的,家乡也不是可以常保安定(而不遭战乱)的,有朝一日流离失所,就没有人来保护你了,应当向自己求助。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后面题目。 季氏将伐颛臾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 见于孔子曰: “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 孔子曰: “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

32、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 冉有曰: “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 孔子曰: “求!周任有言曰: 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 冉有曰: “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 孔子曰: “求!君子疾夫舍曰 欲之 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

33、墙之内也。 ” (选自人教版语文读本第三册) 【注】 季氏将伐颛臾( Zhun y):季氏,季孙氏,这里指季康子;他是鲁国大夫,鲁哀公的权臣。颛臾,附庸于鲁国的小国。 冉有:名求,字子有。季路:名由,字子路。此二人都是孔子 的弟子,季氏的家臣。 周任:古代一位有名的史官。 兕( s):独角的犀牛。 费:季孙氏的私邑,与颛臾相距70里。 萧墙:国君宫门内当门的照壁。这里暗指鲁国内部。 【小题 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无乃尔是过与过:责备 B陈力就列就:充任 C不患寡而患不均患:担心 D相夫子相:察看 【小题 2】下列各组语句,全都体现孔子 “治国安邦 ”思想的一

34、组是( 3分) 君子疾夫舍曰 “欲之 ”而必为之辞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既来之,则安之 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A B C D 【小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主要通过叙写孔子与其弟子冉有、季路的对话,批驳了季氏企图吞并颛臾的野心,驳斥有力。 “何以伐为 ”等反诘句的运用使感情色彩强烈。 B本文破中有立,驳斥有理有据,立论坚实可靠。文章既对历史事实进行了深入分析,也对现实形势作出了精辟阐述,说理层层深入,令人叹服。 C孔子历来主张温、良、恭、俭、让,但在原则问题上,他却是当

35、仁不让的。本文主要通过对孔子动作和神态的细笔描绘,来表现其人格的可贵。 D本文多处运用比喻论证来论述观点,深入浅出,增添了说理的形象性。如用盲人的辅助者的失职来比喻冉有、季路作为季氏的家臣却未尽到责任等。 【小题 4】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9分) ( 1)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3分) ( 2)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 3分) ( 3)君子疾夫舍曰 “欲之 ”而必为之辞。( 3分) 答案: 【小题 1】( 3分) D 【小题 2】( 3分) B 【小题 3】( 3分) C 【小题 4】( 9分)【答案:示例】 ( 3分)这是鲁国的臣属,凭什么要讨伐

36、它呢? ( 3分)如果(盲人)走路不稳,辅助者却不去扶持;跌倒了,辅助者却不去搀扶,那何必要辅助盲人走路的人呢? ( 3分)有品德的人憎恨那种回避说 “自己愿意去做那件事 ”却一定要编造这样的辩解之词(来搪塞)。 【小题 1】 试题分析:相:辅佐。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 是孔子批评冉有的话; 是孔子指出 “季孙之忧 ”的根本原因。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 层级为 C。 【小题 3】 试题分析:文中并无对孔子 “动作和神态的描绘 ”,应为语言描写。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4】 试题分

37、析:得分点:( 1) “是 ”“何以 ”各 1 分,句意正确、句子通顺 1 分。( 2)“危 ”“颠 ”各 1分,句意正确且通顺 1分。( 3) “疾 ”“舍 ”各 1分,句意正确且通顺 1分。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参考译文】 季孙氏将要讨伐颛臾。冉有、季路拜见孔子说: “季孙氏准备对颛臾采取军事行动。 ” 孔子说: “求!我恐怕该责备你了吧?那颛臾,从前先王让他做祭祀东蒙山的主持人,并且它地处鲁国境内。 这是鲁国的臣属,凭什么要讨伐它呢? ” 冉有说: “季孙氏想要这么干,我们两个做臣下的都不愿意。 ” 孔子说: “求!周任有句话说: 能施展才能就担任那职务,

38、不能施展才能就不要担任那职务。 如果(盲人)走路不稳辅助者却不去扶持,跌倒了辅助者却不去搀扶,那何必要辅助盲人走路的人呢? 况且你的话错了,老虎和犀牛(凶恶的猛兽)从笼子里跑出来为患,占卜用的龟甲和祭祀用的玉器(贵重的东西)在匣子里被毁坏,这是谁的过错呢? ” 冉有说: “如今那颛臾城墙坚固而且靠近费城,现在不夺取,后世一定会成为子孙们的忧患。 ” 孔子说: “求! 有品德的人憎恨那种回避说 自己愿意去做那件事 却一定要编造这种辩解之词(来搪塞)的人。 我听说国君和大夫(诸侯的封地叫国,卿大夫的封地叫家),不怕财富少而怕分配不均匀,不怕贫困而怕不安定。原来是财物平均分配就无所谓贫穷,上下能和睦

39、相处就无所谓寡,安定的国家就没有倾覆的危险。像这样看来,原来的别的国家的人不归服,就实行文教德政来使他们来归服;使他们来归服了之后,就要使他安定下来。如今由与求你们两人辅佐季孙氏,远方的人不归 服却不能使他们来归服,国家四分五裂却不能保持它的稳定统一,反而在鲁国境内策划发起战争。我恐怕季孙氏的忧虑,不在颛臾,而是在鲁国内部啊。 ”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柳宗元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 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 百越文身地 ,犹自音书滞一乡。 【注】 这首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十年( 81

40、5)柳宗元初任柳州刺史之时。柳宗元当时因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永贞革新运动而遭贬。 ( zhn):吹动。 共来:指与柳宗元一同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永贞革新运动而同时被贬到漳州的韩泰、汀州韩晔、封州陈谏、连州刘禹锡。 百越文身地:指当时五岭以南各少数民族地区,即蛮荒之地。文身:身上刺花纹,是古时南方少数民族的一种习俗。 【小题 1】从全诗来看,诗人的茫茫愁思因何而起?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4分) 【小题 2】本诗颔联两句十分精妙,沈德潜对其评论是 “言在此而意不在此 ”,请简要赏析。( 4分) 答案: 【小题 1】( 4分) 愁思起于眼前之景。诗人登楼见到的是辽远的荒漠,海天相接茫茫的一片,狂风无情地摧

41、残着水中的芙蓉,大雨斜打着爬满墙头的薜荔,不禁触景生情,悲从中来,只觉愁绪万端。 愁思起于人生际遇。尾联 “共来百越文身地 ”,交代了作者被贬蛮荒之地,且 “犹自音书滞一乡 ”,诗人与友人同被贬谪,远离故土,彼此隔离,音讯不通,难免产生感叹人生际遇、思念故人之愁。(言之成理即可,每点 2分。) 【小题 2】( 4分)可从 “象征 ”“双关 ”“借喻 ”“赋比兴 ”“借景抒情 ”“炼字 ”等角度作答,言之成理即可。【示例 1】 颔联运用了 “象征 ”的艺术手法 ,以自然景象托物言志 “ 芙蓉 ”与 “薜荔 ”象征着诗人和诸友人高洁的品质与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惊风 ”、 “密雨 ”象征朝廷上那

42、些猖狂肆虐地打击进步力量的反动势力。 这是景语,更是情语,是诗人仕途险恶的写照,诗人对险恶处境的忧虑和愤慨溢于言表。【示例 2】颔联采用赋笔,竭力铺排描摹楼前近景,而且鲜明生动,借景抒情。 “惊 ”“乱 ”“密 ”“斜 ”四字,用词贴切传神,透过这些字词,我们强烈地感受到了暴风雨袭击鲜花香草的残酷无情;同时,我们也强烈地感受到了诗人遭贬以后忧恐烦乱的心境。诗人不露声色地于景物之中抒写了身世之感,这也 正如沈德潜所说 “言在此而意不在此 ”。【示例 3】就颔联所描绘的风急雨骤的景象而言,这是 “赋 ”笔,而赋中又兼有比兴。在这里,芙蓉与薜荔,正象征着诗人人格的美好与芳洁。登城楼而望近处,从所见者

43、中特意拈出芙蓉与薜荔,显然是它们在暴风雨中的情状使诗人心灵颤悸。风而曰惊,雨而曰密,而曰乱,侵而曰斜,足见对客观事物又投射了诗人的感受。芙蓉出水,何碍于风,而惊风仍要乱 ;薜荔覆墙,雨本难侵,而密雨偏要斜侵。这怎能不使诗人产生联想,愁思弥漫呢!在这里,景中之情,境中之意,赋中之比兴,有如水中着盐,不见痕迹。(言之成理即可, 酌情给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全诗先从 “登柳州城楼 ”写起。首句 “城上高楼 ”,于 “楼 ”前着一 “高 ”字,立身愈高,所见愈远。作者长途跋涉,好容易才到柳州,却急不可耐地登上高处,为的是要遥望战友们的贬所,抒发难于明言的积愫。 “接大荒 ”之 “接 ”字,是

44、说城上高楼与大荒相接,乃楼上人眼中所见。于是感物起兴, “海天愁思正茫茫 ”一句,即由此喷涌而出,展现在诗人眼前的是辽阔而荒凉的空间,望到极处,海天相连。而自己的茫茫 “愁思 ”,也就充溢于辽阔无边的空间了。这么辽阔的境界和这么深广的情意,作者却似乎毫不费力地写入了这第一 联,摄诗题之魂,并为以下的逐层抒写展开了宏大的画卷。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2】 试题分析:第二联 “惊风乱 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写的是近处所见。惟其是近景,见得真切,故写得细致。就描绘风急雨骤的景象而言,这是 “赋 ”笔,而赋中又兼有比兴。屈原离骚有云: “制芰

45、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又云: “G木根以结 兮,贯薜荔之落蕊;矫菌桂以纫蕙兮,索胡绳之 。謇吾法大前修兮,非世俗之所服。 ”在这里,芙蓉与薜荔,正象征着人格的美 好与芳洁。登城楼而望近处,从所见者中特意拈出芙蓉与薜荔,显然是它们在暴风雨中的情状使诗人心灵颤悸。风而曰惊,雨而曰密, 而曰乱,侵而曰斜,足见对客观事物又投射了诗人的感受。芙蓉出水,何碍于风,而惊风仍要乱 ;薜荔覆墙,雨本难侵,而密雨偏要斜侵。这怎能不使诗人产生联想,愁思弥漫呢!在这里,景中之情,境中之意,赋中之比兴,有如水中着盐,不见痕迹。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

46、赏评价 D。 语言表达 通过语文课堂学习,我们认识了很多文人雅士,领略了他们的横溢才情。请你从课文中任选一个自己所欣赏的作者,仿照示例写一句话。( 4分) 【示例】(白居易)他的诗句满怀愁绪,如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情感真挚,如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平易通俗,如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 答案:( 4分)【答案:示例 1】(李白)他的诗句激昂豪迈,如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意象壮美,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想象奇特,“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答案:示例 2】(苏轼)他的诗句 豪迈,如 “大江东去 ”;狂放,

47、如 “老夫聊发少年狂 ”;情深,如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言之成理即可,形式 2分,内容 2分,酌情给分。) 试题分析:仿写句式首先要仿结构,所写句子和原句的句式完全相同;其次要仿修辞,要恰当运用例句所用的修辞手法;最后仿主旨,所写句子和原句的格调一致。本题仿写首先要选择中国古代著名诗人,其次要引用他的诗句,第三要针对诗句进行精准的评价。 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2013年 4月 20日,我国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 7 0级强烈地震,全国上下众志成城,抗震救灾。 下面是一副为鼓舞 “雅安人民从废墟上站起来 ”而写的对联,请补写出下联。( 4分) 上联:天灾无情,华夏携手,共援巴蜀渡难关; 下联: 。 答案:( 4分)【答案:示例】人间有爱,九州同心,齐佑雅安保平安。(形式 2分,内容 2分,酌情给分。) 试题分析:仿写句式首先要仿结构,所写句子和原句的句式完全相同;其次要仿修辞,要恰当运用例句所用的修辞手法;最后仿主旨,所写句子和原句的格调一致。对联仿写,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语法结构和连句对偶的技巧。如 “无 ”对 “有 ”等。 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下面是 红楼梦中的一段描写。请从表现手法及表达效果的角度加以点评。(要求:语言表达准确、简明、连贯,不超过 80字。)( 4分) 当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