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年天津市和平区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boatfragile160 文档编号:317295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34.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2014年天津市和平区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13-2014年天津市和平区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13-2014年天津市和平区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13-2014年天津市和平区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13-2014年天津市和平区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2014年天津市和平区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 组是 A发 霉 (mi)懊 悔 (hu)欺 侮 (r)风雨如 晦 (hu) B疏 浚 ( jn) 皴 裂( qn) 逡 巡( qn)怙恶不 悛 ( qun) C 犄 角( j)绮 丽 (q)崎 岖 (q)风光 旖 旎 (y) D弹 劾 (h)刻 薄( k)隔 阂 (h)言简意 赅 ( gi) 答案: D 试题分析: A 欺 侮 wB, 皴 裂 cn, C 风光 旖 旎 y ,多音字、形近字、形声字、音近字是高考字音题的常考内容,识记时可采用下面的几种方法: 1、音义结合

2、法。多音多义字的复习应该把读音与字义结合起来。 2、联想法。对于具有相同声符的形近字可以运用 “联想法 ”把它们组合起来记忆。 3、推断法。所谓 “推断 ”法,就是根据已知的词语读音来推断未知词语的读音,这种方法适用于很多并列结构的词语。 4、记少不记多法。应遵循记少不记多的原则。一些字的读音记住少数,可以推断多数。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 组是 A镌刻通辑欲盖弥彰宁缺 毋滥 B克扣幅射混水摸鱼蛛丝蚂迹 C嘈杂订正人情事故徇私舞弊 D卓越拮据自作自受桀骜不驯 答案: D 试题分析: A通缉 B辐射 蛛丝马迹 C人情世故。 A。同音字、形

3、似字、容易弄错的成语用字是高考字形题的常考内容,识记时可采用下面几种方法: 1、语音辨识法。通过朗读词语,发现词中字的书写错误。当然这要求同学们平时就要读准字音,才能准确找出错别字。 2、字形辨识法。在我国汉字中,形声字占了绝大多数,其形旁为我们领悟词义辨析字形提供了有利条件。 3、语义辨识法。通过掌握、分析词语的意义来辨析用字是否正确。在理解词语含义的基础上去掌握字形,不容易出错。 4、结构分析法。借助词语的结构特点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或者说做到 “字不离词 ”。 5、语境辨识法。借助词语语境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特别是对同音词语,只有结合词语词境或词语组合,才能准确而有效地找到与之相匹配的字

4、形。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下面语段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从太空看下来,阴山山脉以北是一条 _东西约五六百里的宽阔走廊。经过实地 _,这里 _地形开阔平坦,全无林木遮蔽, _居民点十分稀少,草原上的沙质土壤也十分松软,如此 _的飞船着陆场,真是世上难找。 A横亘勘察既又举世无双 B横贯勘察不仅而且天造地设 C横亘勘探不仅而且举世无双 D横贯勘探既又天造地设 答案: B 试题分析: “横亘 ”不宜用形容平地; “勘探 ”一般不适用于对地表地形的踏勘;虚词联系的前后句不是并列关系,故不宜用 “既 又 ” ; “世上难找 ”不一定是绝无仅有,故不宜

5、用 “举世无双 ”。 历年高考试题表明,在 “正确 使用词语(包括成语) ”的考点中,近义词的运用是常考点。辨析近义词的基本原则是同中求异,具体方法:从色彩方面辨析,包括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两方面;从词的意义方面辨析,包括词义的范围大小、词义的侧重点、词义的轻重、词义的具体与概括等方面;从运用上辨析,包括习惯搭配、词性和句法功能、适用的对象等。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 句是 A 2006年中国银联将再拓展 7至 8个国家的收单市场,从而在该年年底之前,使人民币银联卡持有者至少可以在 20个国家刷卡消费。 B据有 关资料披露,近 两年来,山西

6、省的艾滋病已由从省外输入向本地人群发展,由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扩散的快速增长阶段。 C朝韩双方能够重新回到谈判桌前,靠的是两国政府的共同努力,中、俄、美三国政府从中积极不懈的斡旋取得的。 D十月一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宴会,招待来自五大洲的华侨、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和中国血统的外籍人士共度国庆佳节。 答案: A 试题分析: B成分残缺, “已 ”后加 “进入 ”; C“靠的是 取得的 ”句式杂糅,可去掉 “取得的 ”; D结构混乱, “共度国庆佳节 ”应另起一句话,前面加上 “与他们 ”。 辨析病句首先应熟知病句的类型,最常用的判别方法是划分句子结构成分,先看主谓宾,再看定状补,判断

7、句子是否存在成分残缺赘余、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序不当等问题。如果结构上没有问题,可从逻辑意义上分析,看是否有表意不明、句意关系不当等问题。还有一个简捷的方法便是借助标志法,比如,如果句中出现关联词,可从关联词的搭配、语序、逻辑等三个方面考虑;如果出现介词,可从主语残缺、中途易辙、主客颠倒等角度考虑。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下列标 点符号使用正确的 项是 A 2014年春节联欢晚会,是赵本山、小沈阳师徒二人再次合作呢?还是两个人轮番上阵?让我们翘首以待吧。 B奥林匹亚遗址长宽大约都是五、六百米,分布着大大小小二十座建筑。遗址周围全是青翠的树林;小河静静流过,风景十分美

8、丽。 C我国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或出身,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D合体字是以独体字为基础而构成的, 包括: “会意字 ”和 “形声字 ”。 答案: C 试题分析: A第一个问号改为逗号,选择问只在最后用一个问号。 B“五、六百米 ”是概数,去掉顿号。 “树林 ”后的分号改为逗 号。 D去掉破折号和冒号。标点符号是高中生必须掌握的内容,也是高考常考考点,复习中要注意熟悉标点符号的种类,了解高考常考题型,掌握各种标点符号的用法、作用、及书写位置,能给现代文、文言文加标点,对错、漏标点能加以改正或补出。 考点: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

9、现代新儒家 ”的困境和理论局限 所谓 “现代新儒家 ”,是由 批抱持传统文化本位主义立场而又具有现代经世意识的知识分子所建立的、力图通过吸纳西方文明而重建儒家道德形而上学以抗拒全盘反传统思潮的攻击、寻求中国现代化理想道路的思想流派。这个思想流派是在儒学受到全面批判处于 “花果飘零 ”时期在中国曲折成长起来的。从思想发展的背景看,现代新儒学主要是对 “五四 ”新文化运动以后兴起的全盘反传统思潮(实质上是全盘西化思潮)以及社会主义 共产主义思潮的 “文化回应 ”。这一思潮大体肇始于 20世纪 20年代的 “科玄论战 ”,奠基于张君劢、熊十力,系统化于牟宗三的 “新心 学 ”和冯友兰的 “新理学 ”

10、,而普及于 20世纪 80至 90年代的国际新儒学思潮。现代新儒家做了许多理论创新工作,其中最有成效的是熊十力、牟宗三和冯友兰。熊、牟二氏弟子众多,在台港形成一大学派,其理论臻予精密;冯友兰则是孤将独帅,虽有弟子而未成军立派,虽有理论而未臻精密。 然而,现代新儒家的理论具有明显的时代局限和严重的理论缺陷:第一,他们怀有过多的悲情意识,因此不能客观理性地评价马列主义与共产主义在中国革命中的作用以及中国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也不能全面公正地从识与解释中国传统学术的缺陷以及西方新学的精华。第二,他 们试图纯粹从中国文化传统中开出或转出原本没有或极其贫乏的资源(诸如民主政治、现代科学与知识论)的努力是事

11、倍动半的,在理论上充满矛盾与困惑。第三,他们虽然有 “援西入儒 ”的思考,但他们对西方民主、自由、人权、法治的根本精神的认识是不深刻的。例如牟宗三提出 “本内圣开出新外王 ”的命题,仅从外王的制度之用去理解西方民主价值观,就反映了其固守传统不求变道的思想局限。第四,他们具有强烈的道统观念和卫道意识,缺乏新时代应有的博大胸怀和融摄多元文化的气度,因而在理论上表现为相当程度的主观独断性和排他性。至于冯友兰的 “新理学 ”,更是一个粗糙而非精密的、矛盾而非一贯的理论体系。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其人生遭遇了过多的政治运动和思想批判运动,因而干扰了他的 “精神反思 ”,同时也由于冯氏在创建 “新理学

12、 ”过程中深受西方知识论和逻辑实证论的影响,过分注重了对理学概念的抽象分析而忽略了对儒学道德人文精神的阐发。因此,现代新儒学还只是应对型、精英型的,称不上是变革型、大众型的。 (节选自 2011年 10月 31日北京日报) 【小题 1】关于 “现代新儒家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 项是 A由心存传统文化本位主义立场并具有现代经世意识的知识分子所建立 的思想流派。其主要代表是熊十力、牟宗三和冯友兰。 B有 “援西入儒 的想法,力图通过吸纳西方文明而重建儒家道德形而上学来回击全盘反传统思潮、寻求中国现代化理想道路。 C是在儒学受到全面批判时期成长起来的,是对 “五四 ”运动以来兴起的全盘西化思潮及社会

13、主义 共产主义思潮的 “文化回应 ”。 D他们试图只是从中国文化传统中开出或转出原本没有或极其贫乏的民主政治、现代科学与知识论等资源的努力,收效不大。 【小题 2】下列有关于 “现代新儒家 ”困境及理论局限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马列主义与共产主义在中国革命中的作用以及中国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的评价,未能做到客观理性。 B因怀有过多的悲情意识,故未能做到全面公正地认识与解释中国学术的缺陷以及西方学术的精华。 C对西方民主、自由、人权、法治的根本精神认识欠深刻,牟宗三 “本内圣开出新外王 ”的命题就体现了这一点。 D缺乏新时代对多元文化应有的包容胸怀和融摄气度,因而其理论的主观独断性和排他性表

14、现相当明显。 【小题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 20世纪 20年代的 “科玄论战 ”是现代新儒学正式诞生的标志,而张君劢、熊十力 是这一思潮的奠基人。 B牟宗三的 “新心学 ”和冯友兰的 “新理学 ”是现代新儒学系统化的表现,这两人是其各自学派的代表。 C遭遇了过多的政治运动和思想批判运动,干扰了冯友兰的 精神反思 ”,这是造成其 “新理学 ”理论局限的主要原因。 D西方知识论和逻辑实证论,注重对理学概念的抽象分析而忽略对儒学道德人文精神的阐发,给 “新理学 ”带来了不利影响。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B 【小题 3】 C 【小题 1】 试题分析:从高考来看,此类题

15、目选择肢中设错类型可分为 1程度深浅、范围大小有意混淆; 2偶然、必然有意混淆; 3已然、未然有意混淆; 4以偏概全; 5张冠李戴; 6因果颠倒 ; 7误划类别; 8无中生有; 9偷换概念。因此解答时考生要把选项归位,通过与原文对比,找到答案:。据原文第一段中间部分,对 “全盘西化思潮及社会主义一共产主义思潮 ”进行 “文化回应 ”的是 “现代新儒学 ”而非 “现代新儒家 ”;偷换概念。另外, “五四 ”运动以来错,而是 “以后 ”。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根据原文第二段第三行, “中国学术 ”“西方学术 ”应为 “中国传统学术 西方新学

16、”,这里扩大了范围。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3】 试题分析: A项在原文第一段中间,原文说 “这一思潮大体肇始于 ”这一时期,因此 “正式诞生的标志 ”说法错误。 B项由第一段结尾可知,牟宗三有自己的学派,而冯友兰并未形成自己的学派。 D项由第二段结尾可知, “西方知识论和逻辑实证论,注重对理学概念的抽象分析而忽略对儒学道德人文精神的阐发 ”说法不正确。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各题。 哑巴与 春天 迟子建 最惧怕春风的,莫过于积雪了。 春风像一把巨大

17、的笤帚,悠然扫着大地的积雪。它一天天地扫下去,积雪就变薄了。这时云雀来了,阳光的触角也变得柔软了,冰河激情地迸裂,流水之声悠然重现,嫩绿的草芽顶破向阳山坡的腐殖土,达子香花如朝霞 般,东一簇西一簇地点染着山林,春天有声有色地来了。 我的童年春光记忆,是与一个老哑巴联系在 起的。 在一个偏僻而又冷寂的小镇,一个有缺陷的生命,他的名字就像秋日蝴蝶的羽翼一样脆弱,渐渐地被风和寒冷给摧折了。没人记得他的本名,大家都叫他老哑巴。他有四五十岁的样子,出奇 地黑,出奇地瘦,脖子长长的,那上面裸露的青筋常让我联想到是几条蚯蚓横七竖八地匍匐在那里。老哑巴在生产队里喂牲口,一早一晚的,常能听见他铡草的声音,嚓 嚓

18、嚓,那声音像女人用刀刮着新鲜的鱼鳞,又像男人抡着锐利的斧子在劈柴。我和小伙伴去生产队的草垛躲猫猫时,常能看见他。老哑巴用铁耙子从草垛搂下一捆一捆的草,拎到铡刀旁。本来这草是没有生气的,但因为有一扇铡力横在那儿,就觉得这草是活物,而老哑巴成了刽子手,他的那双手令人胆寒。我们见着老哑巴,就老是想逃跑。可他误以为我们把草垛蹬散了他会捉我们问责,为了表示支持我们躲猫猫,他挥舞着双臂,摇着头,做出无所谓的姿态。见我们仍惊惶地不敢靠前,他就本能地大张着嘴,想通过呼喊挽留我们。但见他喉结急剧蠕动,嗓子里发出 “呃呃 ”的如被噎住似的沉重的气喘声,却说不出一句话来。 老哑巴是勤恳的,他除了铡草、喂牲口之外,还

19、把生产队的场院打扫得干干净净。冬天打扫的是雪,夏天打扫的是草屑、废纸和雨天时牲畜从田间带回的泥土。他晚上就住在挨着牲口棚的一间小屋里。也许人哑了,连鼾声都发不出来,人们说他睡觉时无声无息的。老哑巴很爱花,春天时,他在场院的围栏旁播上几行花籽,到了夏天,五颜六色的花不仅把暗 淡陈旧的围栏装点出了生机,还把蜜蜂和蝴蝶也招来了。就是那些过路的人见了那些花儿,也要多望上几眼,说,这老哑巴种的花可真鲜亮啊,他娶不上媳妇,一定是把花当媳妇给伺候和爱惜着了! 有一年春天,生产队接到一个任务,要为一座大城市的花园挖上几千株的达子香花。活儿来得太急,人手不够,队长让老哑巴也跟着上山了。老哑巴很高兴,因为他是爱花

20、的。达子香花才开,它们把山峦映得红一片粉一片的。老哑巴看待花的眼神是挖花的人中最温柔的。晚上,社员们就宿在山上的帐篷里。由于那顶帐篷只有一道长长的通铺,男女只能睡在一个铺里。队长本想在 通铺中央挂上一块布帘,使男女分开,但帐篷里没有帘子。于是,队长就让老哑巴充当帘子,睡在中间,他的左侧是一溜儿女人,右侧则是清一色的男人。老哑巴开始抗议着,他一次次地从中央地带爬起,但又一次次地在大家的嬉笑声中被按回原处。后来,他终于安静了。后半夜,有人起夜时,听见了老哑巴发出的隐约哭声。 从山上归来后,老哑巴还在生产队里铡草。一早一晚的,仍能听见铡刀“嚓 嚓嚓 ” 的声响,只不过声音不如以往清脆,不是铡刀钝了,

21、就是他的气力不比从前了。那一年,他没有在场院的围栏前种花,也不爱打扫院子,常蜷在个角落里打瞌睡 。队长嫌他老了,学会偷懒了,打发了他。他从哪里来,是没人知道的,就像我们不知他扛着行李卷又会到哪里去一样。我们的小镇仍如从前一样,经历着人间的生离死别和大自然的风霜雨雪,达子香花依然在春天时静悄悄地绽放,依然有接替老哑巴的人一早一晚地为牲口铡着草料,但我们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原来这小镇是少了一个沉默的人。 一个永远无法在春天里歌唱的人! (选自散文选刊 2011年第 3期,有改动) 【小题 1】文章开头第一段,作者用浓重的笔墨描写了春天的景色,这有什么作用? ( 2分) 【小题 2】文章以 “ 个永远

22、无法在春天中歌 唱的人 ”结尾,水到渠成而又让人深思,请分析这句话的含义。 ( 4分) 【小题 3】文章多处描写达子香花的作用是什么( 4分) 【小题 4】联系全文,分析第 段在文中的作用。 ( 4分) 【小题 5】本文中老哑巴与祝福中的祥林嫂有无可比之处?请加以探究。 ( 3分) 【小题 6】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4分) ( )( ) A文章第 段中的 “积雪 ”有双重含义,既指自然界的积雪,又指人性的冷漠。 B这篇文章表现了老哑巴因社会地位低下而被人忽视、遭人歧视、最终遭到抛弃的命运,表达了作者对老哑巴的深 切同情。 C本文运用了细节描写,通过对人物的外貌、动作

23、、心理的描写刻画了老哑巴宽厚、仁慈、善良、敢于与命运抗争的形象。 D作品以达子香花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脉络清晰,行文自然。 E第 段中写到达子香花依然在春天时静悄悄地绽放,有人接替了老哑巴的工作,表明作者已将老哑巴淡忘了。 答案: 【小题 1】因为文章题为 “哑巴与春天 ”,同时面对有声有色、五彩缤纷的春天,哑巴感受到美却无法表达,为下文的伤感的情绪作铺垫。 【小题 2】( 1)表层含义:老哑巴是一个让人心酸的人,因为生理上的缺陷,而无法用语言表达自己对春天对生活的热爱。( 1分)( 2)深层含义:一个本分、仁慈、善良、热爱生活的人,却因为生理上的缺陷和社会地位的卑微渺小而遭到周围人的嘲笑和歧

24、视,他生活在一个人性冷漠、落后的地方,社会地位低,不被人尊重。文章蕴含着我对他的深刻同情。只要我们对这样的人给予理解和同情,或许他也能在春天放歌。( 4分) 【小题 3】作品以达子香花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达子香花的开放是春天来临的标志,它是 “我 ”对童年春光回忆的重要元素,对引出老哑巴起了重要的作用;美丽的达子香花与老哑巴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 “我 ”对老哑巴的怀念。( 2分)第 7段第三处描写了达子香花:结构上与前两处描写达子香花开放形成呼应:达子香花 “依然 ”绽放,老哑吧的生活却发生了改变,表达了作者的同情与思考。 【小题 4】 结构上,承上启下,承接上文的春回大地的景色描写,开启下文

25、的老哑巴的故事。 内容上, “春光记忆 ”和 “老哑巴 ”联系在一起,点明老哑巴与春天的关系:面对有声有色、五彩缤纷的春天,哑巴感受到了美却无法表达;哑巴渴望人生的春天,希望过平等而有尊严的生活,却受人歧视。(每一点 2分,共 4分,第 点中 冒号后的内容可不回答) 【小题 5】有。 都是社会底层人物,失去尊严。 都生活在落后的地方,周围人性冷漠。 都很勤劳、善良。 都被他人抛弃,结局悲惨。(观点 1分,分析 2分)无:生活的社会制度根本不同(观点 1分,分析 2分) 【小题 6】 C E 【小题 1】 试题分析:景物描写在文章的开头,作用往往是以下几种情况 给全篇奠定感情基调或叙述基调, 营

26、造意境与渲染气氛, 烘托人物, 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 引出下文。本文开头描写的春天呈现出一派 “有生有色 ”生机勃勃的景象,然而面对这样的景象,哑巴主人公虽然能看到却是没有办法 表达出来的,这段景物描写就对主人公就起到了衬托的作用,景越美,越衬托出主人公命运的悲凉,从而使后文笼罩全篇的伤感情绪显得自然而然。另外,本文题目中有“春天 ”二字,因此文章开头写春天也有照应题目的作用。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理解句子的含义,一般从以下几个角度思考:一、该句子中有没有具有象征含义的

27、意象出现;二、句子中有没有指代很强的代词出现;三、句子中有没有比喻句,其中隐喻要格外注意;四、有没 有言外之意;五、是否是一个表意矛盾但又不矛盾的句子。 “ 个永远无法在春天中歌唱的人 ”这句话中的“春天 ”和 “歌唱 ”都运用了双关的手法,具有双重含义, “春天 ”既是指自然界中处于一年四季之首的春天,又是指人间的温暖、关爱、尊重、平等、同情等等;而 “歌唱 ”,既是指真正的开口唱歌,又是指表达看法、抒发情感。因此,这句话也就具有了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两个层次的理解。考生在答题时一定要注意到这一点,这样才能把题目答准确。另外,因为 “ 个永远无法在春天中歌唱的人 ”这句话在文章的结尾,所以还要

28、考虑到结尾的一般作用 升华主旨、 卒章显志、首尾呼应、引人思考等等,善良的主人公为什么 “无法在春天中歌唱 ”?因为他的社会地位低,因为社会的冷漠、缺乏同情心。这样考生才能把题目答完整。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3】 试题分析:一篇文章前后多次写到某样东西,一般来说,它就是文章的线索,本文的达子香花就是全文的线索;前后多次写到达子香花,自然就使前后文形成了呼应。另外,写人叙事散文中如果多次写到某个物品,一般还有烘托人物、渲染气氛、奠定基 调、升华主旨的作用。本文的题目是 “哑巴与

29、春天 ”而达子香花是春天的标志,在作者记忆中它与老哑巴一样都是童年春光的一部分,二者对比鲜明,作者怀念达子香花也就引出了对老哑巴的怀念。本文前后写到达子香花一样的盛开,可是主人公生活却发生了变化,达子香花对主人公起到了衬托的作用,写达子香花也就表达出作者对主人公的同情,表现出作者的思考。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4】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段落在文章中的作用,要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来答,内容就是段落大意,结构上主 要看这一段在文章中的位置,如果在开头,可是引出下文,为下文作铺垫,为全文奠定一种感情基调,与下文作对比,也可以是交待有关

30、背景,与结尾呼应等;如果在中间,在结构上的作用都是过渡、承上启下;如果是在结尾,一般都是对文章的总结、深化、升华,是对全文主旨的概括。本文第 段在文章的中间,因此结构上的作用是承上启下,内容上看,把本文主人公 老哑巴和春光联系在了一起,注意,考生要答题时一定要把如何联系具体分析出来。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5】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探究题,考生需要 把本文中的主人公与鲁迅先生的祝福中的主人公祥林嫂进行对比,这类题目一般可以从四个方面探究:地位、环境,性格、命运。从社会地位看,本文主人公是一个喂牲口的,祥林嫂是个农村妇女,给人帮佣,两个人的社会地位都很

31、低;从生存环境看,大环境,一个生活在新社会,一个生活在旧社会,这是不同的,但从小环境看,两个人生活的地方都是思想闭塞、落后、人情冷漠的地方,这一点又是相同的;从人物性格看,祥林嫂善良、勤劳、软弱、迷信,本文主人公也是善良、勤劳的;从人物命运来看,祥林嫂被鲁四老爷赶出家门,被整个社会抛弃,最终冻饿至死,本 文主人公被队长赶走,不知所终,所以二人命运是一样的凄惨。考生可以答有可比性,从以上四个方面,侧重相同点来答;考生也可以答没有可比性,侧重于社会制度不同,因此没有比较的基础。考生无论怎样回答,一定要能够自圆其说。 考点: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能力层级为探究 F。对

32、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 F。 【小题 6】 试题分析:这道题综合性比较强,既涉及到了对文中字词句段的理解,也涉及到了对文章主旨的探究,还涉及到了对文章结构、手法的把握。因此解答时要认真阅读文章,把握 主旨,理清结构,研究技法。第五段老哑巴被充当帘子,他只能为自己的命运哭泣;第七段队长赶走了他,他不知所终,可知 C项 “敢于与命运抗争 ”错。 E项,原文第七段描写达子香花 “依然 ”绽放,老哑吧却不知道去哪里了,作者说 “我们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原来这小镇是少了一个沉默的人 ”,这恰恰说明作者没有忘记老哑巴,反而是怀念同情老哑巴,而老哑巴的遭遇也引起了作者对社会对人性的思

33、考。 考点: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 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 市隐斋记 元好问 吾友李生为予言: “予游长安,舍于娄公所。娄,隐者也,居长安市三十余年矣。家有小斋,号曰 市隐 ,往来大夫多为之赋诗,渠欲得君作记,君其以我故,为之。 ” 予曰: “若知隐乎?夫隐,自闭之义也。古之人隐于农、于工、于商、于医卜、于屠钓,至于博徒、卖浆、抱关吏

34、、酒家保,无乎不在,非特深山之中,蓬蒿之下,然后为隐。前人所以有大小隐之辨者,谓初机之士,信道未笃,不见可欲,使心不乱,故以山林为小隐;能定能应,不为物诱,出处一致,喧寂两忘,故以朝市为大隐耳。以予观之,小隐于山林则容或有之而在朝市者,未必皆大隐也,自山人索高价之后 ,欺松桂而诱云壑者多矣,况朝市乎?今夫乾没氏 之属,胁肩以入市,叠足以登垅断,利嘴长距,争捷求售,以与佣儿贩夫血战于锥刀之下,悬羊头,卖狗脯, 盗跖行而伯夷语,曰: 我隐者也 而可乎 敢问娄之所以隐,奈何? ” 曰: “鬻书以为食,取足而已,不害其为廉;以诗酒游诸公间,取和而已,不害其为高。夫廉与高,固古人之所以隐也,子何疑焉?

35、” 予曰: “予得之矣,予为子记之。虽然,予于此犹有未满焉者,请以韩伯休之事终其说。伯休卖药都市,药不二价,一女子买药,伯休执价不移,女子怒曰:子韩伯休邪,何乃不二价? 乃叹曰: 我本逃名,乃今为儿女子所知。 弃药径去,终身不返。 夫娄公固隐者也 ,而自闭之义,无乃与伯休异乎? 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奚以此为哉? 予意大夫士之爱公,强为之名耳,非公意也。君归,试以言问之。 ” 贞佑丙子年十二月日,河东元某记。 注: 山人:山居者,指隐士。 乾没氏:侥幸取利的人。 【小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 项是 A 舍 于公所舍:居住 B非 特 深山之中特:只,仅仅 C欺

36、松桂而 诱 云壑者多矣诱:欺骗 D予 意 大夫士之爱公者意:意义 【小题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无 乎 不在 /浩浩 乎 如冯虚御风 B 以 予观之,小隐于山林则容或有之 /但 以 刘日薄西山 C今夫乾没氏 之 属,胁肩以入市 /以其求思 之 深而无不在也 D予意大夫士之爱公 者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 者 【小题 3】下列句子中,全都属于作者对伪隐者讽刺否定的 项是 非特深山之中,蓬蒿之下,然后为隐 而在朝市者,未必皆大隐也 自山人索高价之后,欺松桂而诱云壑者多矣,况朝市乎 夫廉与高,固古人所以隐也 悬羊头,卖狗脯,盗跖行而伯夷语 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 A B

37、: C D 【小题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生是作者的朋友,他认为娄公既清廉又高洁,是 个居于闹市的 真隐士,所以希望作者为娄公的 “市隐斋 ”写一篇记。 B作者认为,所谓 “隐 ”,就是与世隔绝,什么地方什么行业都可以作为隐居之所,不 定非要躲到深山老林住在蓬蒿茅草之下才算隐居。 C古人认为 “隐 ”有小大之别, “小隐 ”因为道行不深,为避免见到引起欲望的东西扰乱内心,所以要躲到山林中; “大隐 ”因为道行高深,可以不被外物所诱,所以可以隐在朝市中。 D作者最后说起韩伯休的故事,是以韩伯休不求显达的淡泊心性来说明什么才是真正的隐者,从而说明娄公本是要与世隔绝

38、的,批评姓李的朋友替娄公求取书斋之记违背了娄公本意。 【小题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1)子韩伯休邪,何乃不二介?( 3分) (2)夫娄公固隐者也,而自闭之义,无乃与伯休异乎?( 3分) (3)敢问娄之所以隐,奈何?( 2分)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D 【小题 3】 C 【小题 4】 D 【小题 5】( 1)你难道是韩伯休啊,竟然(为什么)不让还价? ( 2)娄先生的确是个隐士,但是他自我隐藏的思想,恐怕还是和韩伯休不同吧? ( 3)我冒昧地问娄先生隐居的原因,是怎么样的呢?(或:是什么样的呢?) 【小题 1】 试题分析:文言文中一词多

39、义现象比较多,所以答题时一定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结合上下文及本句语法关系来推断实词的含义。 A项 “予意大夫士之爱公者 ”下文是 “强为之名耳,非公意也 ”,翻译过来意思是 “我认为官人们喜欢和他交往,是强加给他了名声,不是娄公的本意啊 ”,因此,这里 “予意大夫士之爱公者 ”的 “意 ”应为 “认为 ”的意思。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 D项两个 “者 ”都是 “的人 ”。 A前一个 “乎 ”,语气助词,用在句中的停顿处;后一个乎作词尾,译为 “ 的样子 ”“ 地 ”。 B前一个 “以 ”,介词,表示时间、处所或对象,译为 “在 ”

40、;后一个以,介词,表示原因,译为 “因为 ”。C前一个 “之 ”,代词,这、这一类;后一个之,助词,是补语的标志,或结构助词,的。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是高考的一个高频考点,平时复习中要注意了解文言虚词在高考中的考查要求及题型种类。积累常考文言虚词的意义和基本用法。另外虚词大多是多义的,具体解答时要根据它在句中的作用来确定它的词义。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3】 试题分析: 是说真隐士无所不在。 是说清廉和清高是古人 隐居的原因和目的。这类题目常涉及人物行为举止、人物主张、人物情感、人物思想道德、人物性格、人物志向、人物才智、选文的综合性八类信息的

41、筛选 ,做题时要在原文中找准区间,把准对象,体情察意,切忌张冠李戴,断章取义,无中生有。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 C。 【小题 4】 试题分析:从开头来看,求取书斋之记,是娄公本意,作者说 “予意士大夫之爱公者,强为之名耳 ”,是作者委婉地批评娄公,所以 D项错。综合近些年来的高考设题情况来看,此类题目选择肢中设错类型可分为信息错位、错解词语、强加因果(或因果倒置)、无中生有、 颠倒是非将文中未然的信息说成必然等。解题时考生应审准题干,依文索义,正确分析。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5】

4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 “留 ”“删 ”“调 ”“换 ”“补 ”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1)句中 “子 ”,你; “邪 ”,副词,表疑问,译为 “难道 啊 ”; “何乃 ”怎能,何故,为何。 (评分标准: “子 ”1 分, “邪 ” 1分, “何乃 ”1 分。)( 2)句中 “固 ”,译为 “的确 ”“本来 ”; “而 ”转折连词,可译为 “但是、却 ”; “义 ”,译为 “主张、思想 ”; “无乃 乎 ”,译为 “恐怕 吧 ”。 (评分标准: “

43、固 ” 1分, “而 ”1分,“义 ”1分, “无乃 乎 ”1分。)( 3)句中 “敢 ”,斗胆、冒昧; “所以 ”表原因;“奈何 ”,怎么样。(评分标准: “敢 ” 1分, “所以 ”1分, “奈何 ”1分。)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参考译文】 一个姓李的朋友对我说: “我游历长安,住在娄先生家。娄先生,是 个隐士,住在长安的市区三十多年了。他家有个小书斋,叫做 市隐斋 。来往的官员大多都为它写过赋、传,他想请你也写一篇,你或许看我的面子会写一篇吧。 ” 我说: “你知道什么是隐吗?隐,就是自闭的意思。古代的人隐于农、隐于工、隐于商、隐于医生、算命、隐于屠户、钓

44、鱼,至于赌徒、卖粥的、看门的、酒保,无处不在,并非只有在深山之中,茅屋之下,才叫做隐居。前人有大隐、小隐的区别,认为初步懂得大道的人,对自己的信仰还不是很彻底,为了不接触贪欲,使自己的心不乱,所以隐居到山林,这是小隐;能够心平气静,不被外界的事物所迷惑,到哪 里都一样,言行一致,对喧嚣或寂静的环境都视而不见,所以隐居在城市的叫做大隐。以我来看,在山林隐居的人或许称得上小隐,但在朝廷市肆隐居的人,未必都能称得上大隐。自从隐居成为抬高身价的手段之后,欺骗松桂、云壑的人(假隐士)多了,更何况隐居在朝廷市肆的呢?如今侥幸取利的人,缩敛肩膀(形容取媚于别人的样子)来到市肆,翘着脚来控制行市,利嘴、长爪,

45、争相买卖,和奴仆、贩夫拿着刀子血战,挂羊头,卖狗肉,嘴里说伯夷(商周时期的贤人)的话却干盗跖(春秋末期的大盗)一样的行为,说 我是隐士 ,能行吗?敢问娄先生为什么隐居,你知 道吗? ” 朋友说: “卖字换吃的,只够自己用的就行了,不妨碍他的清廉;凭借诗酒在达官贵人间周旋,求得一团和气而已,不妨碍他的清高。清廉和清高,本来就是古人隐居所追求的,你怀疑什么呢? ” 我说: “我明白了,我替你写篇记。就算如此,我依然有点不相信,请让我用东汉末年韩康(字伯休)的事情来作为结尾。韩伯休在都市卖药,绝不让人还价,一个女子来买药,韩康依然坚持不还价。女子大怒说 :你难道是韩伯休啊,竟然不让还价? 韩康于是叹

46、息说: 我本来就是为了躲避名利,今天竟然连小女子都知道了我的名字! 扔掉了草药径直走了,终身都 没有回来。娄先生固然是个隐士,但是自我隐藏的思想,恐怕和韩康不同了吧?言辞是人们用来修饰外表行动举止的,身将隐居,而求文以显耀自身,这种相抵牾的作法又是为了什么呢?我认为官人们喜欢和他交往,是强加给他了名声,并不是娄先生的本意。你回去后,试着替我问问娄先生。 ” 贞佑丙子(金宣宗贞佑四年)十二月某日,河东(批山西境内黄河以东地区,作者故乡忻州在河东,故自称河东元某)元某题写此篇。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词,按要求作答。( 8分) 鹧鸪天 宋 陆游 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斟残玉瀣 行穿竹,卷

47、罢黄麾 卧看山。 贪啸傲,任衰残,不妨随处一开颜。元 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 注释 玉瀣:美酒。 黄庭:道家经典著作。 元:通假字,同 “原 ”。 【小题 1】请分析首句中 “苍烟落照 ”四字的意蕴和作用。( 2分) 【小题 2】这首词抒写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请联系具体词句进行赏析。 (3分 ) 【小题 3】刘克庄后村诗话续集把陆游的词分为三类: “其激昂慷慨者,稼轩不能过;飘逸高妙者,与陈简斋(与义)、朱希真(敦儒)相颉颃;流丽绵密者,欲出晏叔原、贺方回之上。 ”请分析本词的艺术风格。 (3分 ) 答案: 【小题 1】 ( 1) “苍烟落照 ”四字突显了居所环境的宁谧清幽,为下文关于词人恬淡放旷的隐居生活的描写做了自然的铺垫; 也渲染出暮霭苍茫、落日残照的凄冷氛围,映衬出词人悲凉落寞的心境; 从而奠定了全词苍凉深沉的感情基调。(每点 1分。) (另: “苍烟落照 ”四字 ,不禁让人联想起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的意境,一经讽诵便难以忘怀。 “苍烟 ”犹青烟,字面已包含着作者的感情色彩。 “落照 ”这个词里虽然没有表示颜色的字,但也有色彩暗含其中,引起读者的多种联想。词人以 ”苍烟落照 ”四字点缀自己居处的环境,意在与龌龊的 仕途作鲜明的对比。所以在第二句中就直接点明住在这里与尘世毫不相关,可以一尘不染,安心地过着隐居的生活。这也正是陶渊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