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吉林省十二中 20092010学年度下期末质量监测高一语文 其他 请以 “生活的表情 ”为题,写一篇不少 800字的作文。 要求:自定立意,自选文体(不要写成诗歌),且文体特征明显。 答案:无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文章 古人曾写过这样的诗句: “一种春声浑难忘,最是长安课归时。 ”表现了对放学之后那欢快、嬉闹之声的深深怀恋。今天,我们周围的声音多得让人应接不暇,可是哪一种才是真正牵动你内心深处的呢?是小院的课钟,还是窗外的风雨?是新年的爆竹,还是梦中的短笛?或者,那是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诗歌除外),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
2、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无 下面是某位同学在竞选学生会干部时的竞选发言,读后完成下面的题目。( 5分) 尊敬的评委,对各位聆听我的竞选答辩表示欢迎。 我竞选学生会主席。 我当过班长,工作得到了老师的表扬和同学们的认可。 也开展了各式各样的班级活动,深受老师和同学们的欢迎。 因工作成绩突出,经班主任推荐,在高一时我被选入学生会。 如果能当选,我一定会努力工作,做出更大的成绩。 如果不能当 选,我会为没有遇到伯乐而深感遗憾。 ( 1)重复多余需删除的一句是: 。(序号) ( 2)不得体需修改的是: A (序号) 修改: 。 B (序号) 修改: 。 答案:( 1)需删除的
3、: ( 1分) ( 2)不得体的句子修改:(每处指出句子 1分,修改正确 1分,共 2分; 2个句子共 4分) A: 示例:能向您陈述我的竞选意愿,我感到非常荣幸。(换掉 “聆听 ”“欢迎 ”且语言得体各 1分,意思对即可。) B: 示例:我会为失去更好地为同学服务的机会而深感遗憾的。(换掉 “伯乐 ”且语言得体,意思对即可。)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一 步 棋 许行 绿冠擎天,清风徐来。树下,豪与一老者对弈,观者如堵,但鸦雀无声,无敢妄议者。忽一少年过此,无意间一搭眼便断言: “再一步便定局矣! ” 众皆一惊,豪与老者亦愕然,抬头见少年面若敷粉,唇如涂朱,潇洒倜傥,甚是不俗。豪不为怪 ,
4、且甚喜,遂与搭言: “敢问公子亦嗜此道? ” “偶尔消遣。 ” “请问何谈一步定局? ” “老翁已走华容,是擒是纵,全凭先生之一步棋矣。 ” 豪是当地棋坛高手,艺高胆大,善走险着,每每出其不意,以一步棋而赢全局,人称 “一步棋 ”。少年之言甚中豪之下怀,遂拱手揖坐,邀与对弈。 少年名杰,幼受祖 传,棋多诡谲,擅破旧出新,以奇制胜。也有 “一步棋 ”之称。 今日两强相遇,异着叠出,精彩纷呈。令围观者眼目一新,不断暗中叫好。杰看来已使尽全身招数,但最后终不敌豪,为其一步绝棋所败。豪哈哈大笑 ,甚为得意,对杰连称: “高手,高手! ”此时此刻,这与其是称赞他人,莫如说是炫耀自己。 杰少年老成,声色不
5、动,连说: “惭愧,惭愧! ”并问: “还能令小子再学一局乎? ” 豪忙说: “当然奉陪。 ” 开局前杰有意无意中忽然提出: “能否下一赌注,以助棋兴? ”说时颇有几分羞涩。 豪冷笑说: “君一过路之人,可身带重金? ” 杰似被激怒,稍一沉吟,愤然从臂上脱下一镶金之玉镯,乃极难得之祖母绿,而以黄金衬里贴边。往棋盘上一放,金玉生辉,熠熠夺目。豪大吃一惊,观者亦眼前一亮,交头接耳 ,啧啧连声。 杰说: “重金虽无,但愿以此为注。 ” 豪对此玉镯万分喜欢,心想这真是天赐,遂指身后之豪华宅院,大声道: “愿以此宅院连同其中财产和妻妾为注。 ”这话说得也太大、太绝啦!盖豪心怀必胜,实以此为幌子,得其玉镯
6、而已。 杰见此似有几分惊讶之色,但略一踌躇,便说: “既然先生如此,小子再添一注。 ” 豪问: “何物? ” 杰说: “现已无身外之物,惟以身为注。倘如败 北,愿与君家终身为奴。 ”至此两人之赌注也算旗鼓相当,无可反悔也。 豪亦惊亦喜,不免对杰又多看几眼,他对杰这一美少年,早已满心喜欢,若得其为奴则给个神仙亦不换矣! 开局后,豪借上局之余威,求胜心切,运子不久,便思用其绝步再度置杰于死地。怎奈此局已非上局,杰对豪逼人之凶棋,虽神色紧张,却能在侥幸中一一化解。其运子则以守为攻,以缓待急。有时竟似无心走些漏步,先是舍弃一炮,豪未敢轻取;后又放一马,豪仍未敢动。观众未明理路,都替豪惋惜,而为杰捏一把
7、汗。最后杰车入虎口,亦有悔色,但已落子,只好认了。至此豪已有轻蔑之意, 前后左右精察细算一番,觉此车不能放过,吃它之后便有一步致胜之棋,孰料车甫入口,忽生巨变,仅只一步便被杰双马逼宫,踹老帅于蹄下,他的胜算恰恰晚了一步。豪顿时面若死灰,汗如雨下,仰天长啸: “我 一步棋 栽了! ”声入云空,悲惨动人。 豪的宅院和财产杰均收了,惟妻妾杰作为奉送,请其带走。 豪走时杰掏出玉镯,双手相赠: “棋上为敌,棋下为友,既然君家喜欢,权以此留念吧! ” 观者都一惊愕,甚感杰少年豪爽,赢个精湛,赠个义气。 豪稍一迟疑,接过玉镯熟视良久,猛然把它摔碎在对弈的石桌之上,大呼: “这劳什子害我苦矣!还欲令我以 此相
8、欺他人乎? ” 盖玉镯乃一赝品也。 【小题 1】标题 “一步棋 ”的表层含义与深层含义各是什么?( 4分) 【小题 2】小说的主要人物是豪还是杰?为什么?试作简要分析。( 4分) 【小题 3】请分析该小说在情节安排上的特点及作用。( 4分) 【小题 4】这篇小说揭示了人性的哪些弱点,试结合文本加以简要分析。( 6 分) 答案: 【小题 1】表层含义有二: 从人物看,两位高手都被称为 “一步棋 ”;( 1分) 从情节看,全文以一步棋为线索,多次点到一步棋,关键处都在 “一步棋 ”。( 1分) 深层含义:人生关键的一步棋,常在诱惑中走错。( 2分) 【小题 2】各有道理。 杰是主要人物,主要从情节
9、立论。从情节看,小说中杰对豪用尽心机,多方诱惑,诱使豪步步上钩,杰始终处于主动。全文塑造了一个狡黠的少年形象。 豪是主要人物,主要从主题与寓意立论。小说的主旨不是告诉人们怎样骗人,不是塑造骗子的形象,而是通过塑造 “豪 ”这一棋坛高手因禁受不住诱惑致一步棋走错而落败的形象,告戒人们,人生一步棋,常在诱惑中走错。 【小题 3】特点:悬念叠生,环环相扣(或自然的开头、曲折的发展、出乎意料的结尾) 作用:吸引读者(或表现人物,突现主题) 【小题 4】本文表现的人性弱 点: ( 1)贪婪(豪贪杰的玉镯,想贪少年为奴); ( 2)过于自负(豪第一局结束后的自得,第二局中的轻蔑,都是致其失败之因); (
10、3)受不住诱惑(文中杰先以物诱,次以身诱,最后以棋诱,故意败第一局,故意弃马、丢炮、送车,终使豪受不住诱惑而落败); ( 4)易被表面现象迷惑(杰之美貌、诈败,玉镯之金玉生辉,熠熠夺目、第二局之弃马、丢炮、送车,都是表面现象,而豪却为其所惑) 【小题 1】无 【小题 2】无 【小题 3】无 【小题 4】无 填空( 4分,每空 0.5分) ( 1)劝学第二段,荀子以亲身的体验,强调空想不如学习。 他说: “ , 。 ” ( 2)李白在蜀道难中写蜀道之高险时,用这样的句子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_。 ” ( 3)苏轼定风波中 “莫听穿林打叶声, ”一句,显示了他的达观情怀。 ( 4)辛弃疾永遇乐
11、 京口北亭怀古 “舞榭歌台, ”,表现了对保国安邦有雄才大略及有建树的人才的缅怀与期待。 ( 5)近代学者王国维用 “衣带渐宽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形容治学过程中的执著境界,这句词的作者是著名词人 _,是 _派的重要代表人物,我们学过他的词雨霖铃 寒蝉凄切。 19世纪法国现实主义文学大师巴尔扎克创作的 被誉为法国社会的 “百科全书 ”。 答案:( 1)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2)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 3)何妨吟啸且徐行 ( 4)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5)柳永 婉约 人间喜剧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8分) 鹧鸪天 建康上元作 赵鼎(宋) 客路那知岁序移,忽惊春到小
12、桃技。天涯海角悲凉地,记得当年全盛时。 花弄影,月流辉。水精宫殿五云飞。分明一觉华胥梦,回首东风泪满衣。 注: 作于宋南渡 后的元宵节。 华胥梦:传说黄帝梦游华胥之国,该国社会繁荣祥和。 这首词第二句中的 “惊 ”字可否换成 “见 ”字 请简述理由。( 4分) 本词运用了对比手法,请作简要分析。( 4分) 答案: 不能换成 “见 ”。( 1分)因为 “惊 ”字与首旬的 “那知 ”相呼应,不但表现了时序推移之速,而且写出了如梦初醒之情,( 1分)充分表达了作者恨时思国的爱国情怀。( 1分)而 “见 ”字仅仅是客观叙述,不能充分表达作者的情态和情怀。( 1分)(共 4分,意思对即可。如答可以换,言
13、之成理可酌情给分,但不能超过 2分) 上片写南渡后客居的悲凉,下片转 写当年全盛时的欢乐,结尾两句又从欢乐的 高潮跌入悲怆的深渊:以今日之悲凉对比昔日之全盛,以往昔之欢乐对比现实之悲哀。 ( 2分)对比手法使作者冲破了时空的束缚,把悲国之思、爱国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 2分)(共 4分,意思对即可。)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9分) ( 1)时虽未尽了,则已私识之矣。( 3分) ( 2)是岁登第,始见知于欧阳公,因公以识韩、富。( 3分) ( 3)则已有忧天下致太平之意,故为万言书以遗宰相。( 3分) 答案:( 1)当时虽然没有完全明白(这句话),却已经私下记住他们了
14、。( “了 ”、 “识 ”、 “私 ”各 1分,全句通顺。 ) ( 2)这一年(我)考中进士,才被欧阳公所赏识(了解),通过欧阳公认识了韩琦、富弼。(被动句式 “见 于 ”、 “知 ”、 “因 ”各 1分,全句通顺。) ( 3)就已经有了心忧天下实现(达到)太平的心愿(意图),所以写万言书来送给宰 相。( “致 ”、 “意 ”、 “遗 ” 各 1分,全句通顺。)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范文正公文集序 苏轼 庆历三年,轼始总角入乡校,士有自京师来者,以鲁人石守道所作庆历圣德诗示乡先生。轼从旁窃观,则能诵习其辞,问先生以所颂十一人者何人也,先生曰: “童子何用知之 ”轼曰: “此天人也耶,则不
15、敢知;若亦人耳,何为其不可 !”先生奇轼言,尽以告之,且曰: “韩、范、富、欧阳,此四人者,人杰也。 ”时虽未尽了,则已私识之矣 。嘉祜二年,始举进士至京师,则范公殁。既葬,而墓碑出,读之至流涕,曰: “吾得其为人。 ”盖十有五年而不一见其面,岂非命也欤 是岁登第,始见于欧阳公,因公以识韩、富 。皆以国士待轼,曰: “恨子不识范文正公。 ” 呜呼,公之功德,盖不待文而显,其文亦不待序而传。然不敢辞者,自以八岁知敬爱公,今四十七年矣。彼三杰者,皆得从之游,而公独不识,以为平生之恨,若获 挂名其文字中,以自托于门下士之末,非畴昔之愿也哉。 古之君子,如伊尹、太公、管仲,乐毅之流,其王霸之略,皆素定
16、于畎亩中,非仕而后学者也。淮阴侯见高帝于汉中,论刘、项长短,画取三秦,如指诸掌,及佐帝定天下,汉中之言,无一不酬者。诸葛孔明卧草庐中,与先主论曹操、孙权,规取刘璋,因蜀之资,以争天下,终身不易其言,此岂口传耳受尝试为之而侥幸其或成者哉 公在天圣中,居太夫人忧, 则已有忧天下致太平之意,故为万言书以遗宰相 ,天下传诵。至用为将,擢为执政,考其平生所为,无出此书者。其于仁义礼乐,忠信孝弟,盖如饥渴之予饮食, 欲须臾忘而不可得。如火之热,如水之湿,盖其天性有不得不然者。虽弄翰戏语,率然而作,必归于此。故天下信其诚,争师尊之。 注 韩、范、富、欧阳:韩琦,范仲淹、富弼、欧阳修,皆北宋名臣。 【小题 1
17、】对下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恨子不识范文正公恨:遗憾。 B彼三杰者,皆得从之游游:交往。 C汉中之言,无一不酬者酬:报答。 D其于仁义礼乐,忠信孝弟弟:尊敬兄长。 【小题 2】下列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苏轼对范仲淹景仰的一组是( 3分) 此天人也耶,则不敢知;若亦人耳,何为其不可 ! 既葬,而墓碑出,读之至流涕,曰: “吾得其为人。 ” 若获挂名其文字中,以自托于门下士之末,岂非畴昔之愿也哉。 而公独不识,以为平生之恨。 虽弄翰戏语,率然而作,必归于此。 故天下信其诚,争师尊之。 A B C D 【小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18、苏轼小时候所听说的庆历圣德诗,颂扬了包括范仲淹在内的十一个人,所以苏 轼对范仲淹仰慕已久,但一直没能见到他。 B苏轼认为,范仲淹的功德,不需要文章来显扬,他的文章也不需要靠序言来传世, 自己答应为其作序,是为了实现结识范仲淹的愿望。 C苏轼举伊尹、太公,淮阴侯、诸葛孔明等人为例,是为了说明范仲淹就像他们一 样,早就有辅佐人君称王称霸的抱负,并且一以贯之,终身不易。 D这篇序言如叙家常,通过童年的记忆、考中进士后的结交逸事等的叙写,着力歌 颂了范仲淹的功德,表达了自己对范仲淹的倾慕之情。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D 【小题 3】 B 【小题 1】无 【小题 2】无 【小题 3】无
19、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学术通俗化不是学术娱乐化 王彬彬 近些年,学术突然与大众亲近起来。不少具有学者身份的人,在电视上以时髦的话语方式,谈先秦诸子,谈三国风云,或古今中外无所不谈。出版界自然也不甘落后,趁机大出这类以浅显易懂而又充满噱头的方式谈论 “学术问题 ”的书。有人对之非议,也有人出而辩护。辩护的理由是:学术的通俗化是必要的,学术走向大众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学术通俗化与学术娱乐化,是极易混淆却又大不相同的两回事。 学术研究的目的,最终是要影响社会,影响大众的生活。实际上,我们赖以生存和生活的许多常识,当初都是高深的学术观点。抽烟有害,如今尽人皆知,当初却不过是 实验室里的结论;人权
20、的意识和观念,在中国也日渐普及,起先却仅仅是象牙塔里的呼声。学术的通俗化,其实一直以各种方式在进行着。过去的学者,是很注重这方面的工作的,他们往往一方面从事很专业很艰深的研究,一方面又致力于将自己专业艰深的成果尽可能向社会普及。并使这种普及性的著作成为经典。费孝通、萨孟武,都是在学术上颇有造诣的学者,他们都拥有多种专业性很强的学术著作行世;至于他们的乡土中国、水浒传与中国社会这样的著作,则是在非专业的报刊上发表文章的结集,都是民国时期的 “通俗经典 ”。 在将学术通俗化时,必然要考虑 到大众的接受水平,必然要将那些最专业最难懂的部分牺牲掉。但这丝毫不意味着迎合大众、讨好大众。如果说,一个学者,
21、在从事艰深的学术研究时,应该心怀一种神圣感,应该有着对学术的敬畏,那他在从事将学术通俗化的工作时,这种神圣感,这份敬畏之心,仍然是非常必要的。学术通俗化,目的是在教育大众、启迪大众、唤醒大众,仍然是以对大众启蒙为目的。它不是要强化而是要摧毁、改变大众心中某些固有的东西。 以这种眼光来看今日学术与大众的 “零距离接触 ”,称之为学术娱乐化或许更合适 。将学术娱乐化的目的,无非是名与利,迎合和讨好大众,就是他 们的基本策略。大众最想听什么,听了什么最开心,他们就说什么。而将学术通俗化绝不这样。不妨以萨盂武的水浒传与中国社会为例。在这本通俗性的学术著作中,萨孟武对梁山泊集团予以坚决的批判和否定。他强
22、调,以宋江为首的梁山泊造反集团,在中国历史上屡屡起着极其恶劣的作用。这样一种对 “梁山好汉 ”的评说,显然与大众心目中原有的情感观念相冲突。而萨孟武的目的,就是要摧毁改变大众长期以来对 “梁山好汉 ”的仰慕崇拜,就是想清扫中国社会长期存在的 “水浒气 ”。如果让今天的那些热衷于将学术娱乐化的 “学者 ”来讲水浒传,他们决不会这样 讲。他们一定会极力歌颂 “梁山好汉 ”的 “义 ”与 “勇 ”,一定不敢对他们的滥杀无辜、打家劫舍有半句微词。为了最大限度地获取名与利,他们就必须最大限度地迎合社会上的 “水浒气 ”。为了讨得大众更多的喜爱,也不妨顺便称林冲为 “帅哥 ”,说李逵是 “猛男 ”。而大众
23、呢,大众自然乐得合不拢嘴。在这合不拢嘴的过程中,大众身上原有的 “水浒气 ”,就被进一步强化了。 【小题 1】根据文意,下列对 “学术通俗化 ”的理解,确切的一项是 ( ) A学术走向大众,影响大众的生活,与大众亲近起来,让大众最开心。 B将学术专业艰深的成果以 “通俗经典 ”的形式尽可能地向社会普及。 C牺牲掉学术著作中那些最专业最难懂的部分,最大限度地满足大众的好恶。 D浅显易懂,但与大众心目中原有的情感观念相冲突,不会讨得大众的喜爱。 【小题 2】下列对画线句子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 A “零距离接触 ”的目的就是为了最大限度地获取名与利。 B “零距离接触 ”是为了迎合大众,讨得大
24、众更多的喜爱。 C与大众 “零距离接触 ”是为了更好地教育大众、启迪大众、唤醒大众。 D学术娱乐煞费苦心,在一定程度上更强化了大众心中某些固有的认识。 【小题 3】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如今尽人皆知赖以生存和生活的常识,都是由当初高深的学术观点,借助学术通俗化方式逐渐普及形成的。 B无论是从事艰深的学术研究,还是从事学术通俗化的工作,学者们都应心怀一种神圣和对学术的敬畏。 C今日学术与大众的 “零距离接触 ”,常常以时髦而又充满噱头的话语方式,来解读古今中外的 “学术问题 ”。 D对中国社会长期存在的 “水浒气 ”,将学术通俗化的学者和将学术娱乐化的学者持有截然不同的两种态
25、度。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C 【小题 3】 A 【小题 1】无 【小题 2】无 【小题 3】无 选择题 按照合乎逻辑、语意连贯的要求,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语句的顺序,最恰当一项是 4月 8日上午蒙蒙细雨中 ,戊子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在河南新郑黄帝故里举行。 , , , 。 , ,表达了中华儿女 “祈福北京奥运盛会 ”的心愿。来自海内外的 2万多名炎黄子孙共拜华夏始祖,共建中华精神家园,祈福北京奥运盛会。 邓亚萍、许海峰、熊倪等 29名历届奥运会冠军走到祈福树下 高大的汉白玉雕塑的黄帝坐像,神情庄严 将刻有祝福奥运文字的红色祈福牌悬挂在祈福树上 距黄帝坐像 50米的正前方 金黄
26、色的枝叶闪烁着耀眼的光彩 一棵高 7米象征着中华根脉的祈福树 A B C D 答案: C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石油和天然气价格的不断上涨,引起消费者信心指数连续下降,给世界经济复苏蒙上了一层阴影,造成工农业生产成本大幅提高。 B尽管许多梦想没有实现,但我曾真诚地向往过,为此努力过,付出过心血,这样的 经历对我,始终是非常难忘的。 C自从西藏和平解放以来,达赖集团一刻也没有放弃分裂破坏活动,妄图通过所谓的 “西藏独立 ”为手段,恢复昔日的封建农奴制度。 D汶川余震频繁,滑坡和泥石流不断发生,这既影响了道路抢修的进度,也威胁着现场人员的安全,但抢修人员打通道路的决心没有改变。 答案:
27、D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此事虽然说起来让人难以相信,但却千真万确 他就是凭借一张假证件冠冕堂皇地走进了大厅。 B该社用意良佳,可惜的是求实版新整理本错字连篇累牍,简直不堪卒读,像这样的 现象在当今出版物中并不鲜见,应引起全社会的重视。 C进入高中的第一次期中考试,我们班成绩名列第一,听到这个消息后,同学们沸反盈天,好不激动。 D随着贝克特等人的先后逝世,荒诞戏剧作为一个流派也渐渐偃旗息鼓了,但其创作 成就和产生的影响依然存在。 答案: D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伺( s)候隽( jun)永绰( chu)号休戚( q)相关 B聒( gu)噪剔( t)除
28、谂( shn)知装模( m)作样 C埋( mn)怨氛( fn)围提( d)防少不更( gng)事 D奢靡( m)拖累( li)挨( i)打遂( su)心如意 答案: C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求人可使报秦者 。 相如曰: “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 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 “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召群臣议,皆曰: 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 议不欲予秦璧。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
29、奉璧,拜送书于庭。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 ” 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实不可得,乃谓秦王曰: “和氏璧,天下所 共传宝也。 ” 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遂许斋五日,舍相如广成传舍。 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相如至,谓秦王曰: “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 【小题 1】与 “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 ”中 “以 ”意义相同的一句是 A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 B何者?严
30、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C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D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 【小题 2】下列加点字中,与 “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中的 “完 ”活用相同的一项是 A舍相如 广成传舍 B得夜见汉使 C空以身膏草野 D大将军邓骘奇其才 【小题 3】下列句子中与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求人可使报秦者 B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C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D皆为陛下所成就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C 【小题 3】 D 【小题 1】无 【小题 2】无 【小题 3】无 语言表达 在下面一段话后续写。要求: 先用一句话写出自己的观点; 然后至少写出两条理由; 不超过 50字。( 3分
31、) 有报道说,国家语委副主任王登峰近日对媒体表示,我国对地方台使用方言进行播音有严格要求,播报新闻不能使用方言,方言类节目的播出时间、时长和占节目总数的比例也都有严格要求。对此,你怎么看? 。 答案:参考答案:观点可能有多种:支持,反对或部分支持、部分反对。只要理由合理,能自圆其说,即可。 理由:支持播报新闻不能使用方言: ( 1)推广普通话,媒体有率先垂范的责任。 ( 2)放任各地用方言播新闻,会造成新闻播报的混乱。 ( 3)推广普通话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反对播报新闻不能使用方言: ( 1)剥夺了部分群众收听新闻的 权利; ( 2)方言可使得新闻的传播效果增强; ( 3)可避免 “不懂普通话
32、休想看新闻 ”情况发生; 支持方言类节目的播出时间、时长和占节目总数的比例有严格要求: ( 1)造成听不懂普通话的人越来越少和方言节目反而越来越多的矛盾现实; ( 2)推广普通话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反对方言类节目的播出时间、时长和占节目总数的比例有严格要求: ( 1)方言的背后是鲜明的地域文化,需要保护; ( 2)方言的保护需要实践,媒体的限制只能让方言慢慢被遗忘。 评分标准:没有用一句话写出自己的观点,扣 1分;超过字数,每超过两个扣一分; 理由合 情理即可,一条 1分。 “此 ” 针对 “播报新闻不能使用方言 ”和 “方言类节目的播出时间、时长和占节目总数的比例也都有严格的要求 ”两条,只针对一条写理由扣 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