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河南省安阳一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科数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Iclinic170 文档编号:321103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375.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2013学年河南省安阳一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科数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12-2013学年河南省安阳一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科数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12-2013学年河南省安阳一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科数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12-2013学年河南省安阳一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科数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12-2013学年河南省安阳一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科数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2-2013学年河南省安阳一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科数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若集合 P 1,2,3,4, Q x|0 x 5, x R,则 ( ) A “x P”是 “x Q”的充分条件但不是必要条件 B “x P”是 “x Q”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C “x P”是 “x Q”的充要条件 D “x P”既不是 “x Q”的充分条件也不是 “x Q”的必要条件 答案: A 试题分析:显然 P Q,但 Q P,所以 “x P”是 “x Q”的充分条件但不是必要条件,故选 A。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集合的概念,充要条件的概念。 点评:小综合题,判断充要条件,可利用定义法、等价命题

2、法、集合关系法。 过点 P(x,y)的直线分别与 x轴和 y轴的正半轴交于 A,B两点 ,点 Q 与点 P关于 y轴对称, O 为坐标原点,若 且 =1,则点 P的轨迹方程是( )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设 A( a, 0) ,B( 0, b)( a0,b0) , 由向量 =2 ,得, x= ,y= , 由 =1得 (-x,y) (-a,b)=1, 所以 xa+yb=1, 把 代入上式得 ,故选 D。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向量的数量积,求轨迹方程的 “相关点法 ”。 点评:中档题,本题将直线、向量、求轨迹方程综合考查,对考生灵活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有较好的考查。

3、另外,求轨迹方程的基本方法的基本方法之一 “相关点法 ”,常常考到。 在三棱锥 P-ABC中, PA 平面 ABC, BAC 90, D、 E、 F分别是棱AB、 BC、 CP的中点, AB AC 1, PA 2,则直线 PA与平面 DEF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 )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以 A为坐标原点,建立如图空间直角坐标系 易知: A( 0, 0, 0), B( 1, 0, 0), P( 0, 0, 2), , , 设 是平面 DEF的一个法向量, 则 即 ,取 x 1, 则 , 设 PA与平面 DEF所成的角为 , 则 sin 。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立体几何中的垂

4、直关系,角的计算。 点评:典型题,立体几何题,是高考必考内容,往往涉及垂直关系、平行关系、角、距离的计算。在计算问题中,有 “几何法 ”和 “向量法 ”。利用几何法,要遵循 “一作、二证、三计算 ”的步骤,利用向量则简化了证明过程。 古希腊人常用小石子在沙滩上摆成各种形状来研究数 比如:他们研究过图 1中的 1,3,6,10, ,由于这些数能够表示成三角形,将其称为三角形数;类似的,称图 2中的 1,4,9,16, 这样的数为正方形数下列数中既是三角形数又是正方形数的是 ( ) A 289 B 1024 C 1225 D 1378 答案: C 试题分析:观察数字排放构成规律,发现三角形数第 n

5、个数为 ;正方形数第 n个数是 。所以既是三角形数又是正方形数应同时是 =m, =m的解。验证知应选 C。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归纳推理的概念。 点评:简单题,观察数字排放构成规律,发现三角形数第 n个数为 ;正方形数第 n个数是 . 函数 的定义域为开区间 ,导函数 在 内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函数 在开区间 内有极小值点( ) A 4个 B 个 C 个 D 1个 答案: B 试题分析:确定极小值点,应满足 “在极值点左侧导数为负、右侧导数值为正 ”,所以极小值点有两个。选 B.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导数的应用,求函数的极值。 点评:基础题,在函数的极值点处,导数值为 0,在极值点左侧导数为正、右侧

6、导数值为负,为极大值点;在极值点左侧导数为负、右侧导数值为正,为极小值点; 已知 F1,F2是椭圆的两个焦点,过 F1且与椭圆长轴垂直的直线交椭圆于 A,B两点,若 ABF2是正三角形,则这个椭圆的离心率是( )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因为 F1,F2是椭圆的两个焦点,过 F1且与椭圆长轴垂直的直线交椭圆于 A,B两点,且 ABF2是正三角形,所以由椭圆的对称性可知, AB垂直于 x轴,将 x=c代入椭圆方程,可得 |AB|=2 ,从而在直角三角形中 ,即 ,解得 e= ,故选 A。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椭圆的定义,椭圆的几何性质。 点评:简单题,涉及椭圆的焦点三角形问题,往往要

7、利用椭圆的定义。本题同时关注三角形的特征。 函数 在点 处的切线方程是 ( )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因为 ,所以 ,切线的斜率为 -2,切线方程为,故选 D。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的几何意义。 点评:简单题,过曲线上点的切线斜率,就是该点处的导数值。 在正方体 ABCD-A1B1C1D1中, M、 N 分别为棱 AA1和 BB1的中点,则 sin , 的值为 ( )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设正方体棱长为 2.建立如图空间直角坐标系,则 C(2, 2,0),M(0,0,1),N(2,0,1), 所以 (-2, -2, 1), =(0, -2, 1), sin ,

8、= = = ,故选 B。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立体几何中的平行关系、垂直关系,角的计算,空间向量的应用。 点评:基础题,直方图中平行关系、垂直关系十分明确,因此,通过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向量知识,可较方便地解题。 已知函数 ,若函数 的图像在点 P( 1, m)处的切线方程为 ,则 m的值为 ( ) A B C - D - 答案: C 试题分析:因为 ,所以 ,由“过曲线上点的切线斜率,就是该点处的导数值 ”,得 -1-4a=3,a=-1,f(1)=m= ,故选 C。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的几何意义。 点评:简单题,过曲线上点的切线斜率,就是该点处的导数值。 =( ) A B 2 C D 答案

9、: D 试题分析: = =2 = ,故选 D。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定积分的计算。 点评:简单题,计算得积分,一是直接运用公式计算,二是利用几何意义计算。 当 a为任意实数时,直线 恒过定点 P,则过点 P的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是( ) A 或 B 或 C 或 D 或 答案: C 试题分析: 即 a( 2x-4) +3x+y+2=0,所以直线过 2x-4=0与 3x+y+2=0的交点( 2, -8),代入选项验证知过点 P的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是 或 ,故选 C。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直线过定点,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点评:小综合题,本题首先根据直线过定点,确定 a、点 P坐标,然后利用待定系数法写出抛物线

10、标准方程。 函数 在闭区间 -3, 0 上的最大值、最小值分别是 ( ) A 1, 1 B 1, 17 C 3, 17 D 9, 197 答案: C 试题分析:因为 ,所以由 =0得, x=1或 -1,计算f(-3)=-17, f(-1)=3, f(0)=1,函数 在闭区间 -3, 0 上的最大值、最小值分别是 3, ,17.故选 C。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导数的应用,求函数的最值。 点评:简单题,函数的最值在区间端点、极值点处取到。 填空题 已知 是抛物线 的焦点,过 且斜率为 的直线交 于两点设 ,则 的值等于 答案: 试题分析: F( 1,0),设 A( x1, y1) B( x2, y2

11、) 由 整理得 3x2-10x+3=0,所以 x1=3, x2= ,( x1 x2) 由抛物线的定义知 = = , 故答案:为 3。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抛物线的定义,抛物线的几何性质,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 点评:中档题,涉及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由于曲线方程已确定,所以通过解方程组,得到点的坐标,利用抛物线的定义,得到线段长度得解。 已知正三棱柱 ABCA 1B1C1的侧棱长与底面边长相等,则 AB1与侧面ACC1A1所成角的正弦等于 _ 答案: 试题分析:在正三棱柱 ABCA 1B1C1中,取 A1C1的中点 E,则连 B1E, B1E垂直于 A1C1,所以 B1E垂直于平面 ACC1

12、A1,连 AE,则角 B1AE就是 AB1与侧面ACC1A1所成角。由正三棱柱 ABCA 1B1C1的侧棱长与底面边长相等,不难得到, AB1与侧面 ACC1A1所成角的正弦等于 。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正三棱柱的几何特征,垂直关系,角的计算。 点评:基础题,本题主要运用了正三棱柱的几何特征,正三角形的几何特征,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一般的,在计算问题中,有 “几何法 ”和 “向量法 ”。利用几何法,要遵循 “一作、二证、三计算 ”的步骤。 曲线 在 处切线的斜率是 . 答案: 试题分析:因为 ,所以 ,曲线 在 处切线的斜率是 1.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导数的计算,导数的几何意义。 点评:简单题

13、,过曲线上点的切线斜率,就是该点处的导数值。 两不重合直线 l1和 l2的方向向量分别为 (1,0, -1), (-2, 0,2),则 l1与 l2的位置关系是 _ 答案:平行 试题分析:因为两不重合直线 l1 和 l2 的方向向量分别为 (1,0, -1), (-2,0,2),且 ,即 共线,所以 l1与 l2的位置关系是平行。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直线的方向向量,直线的位置关系。 点评:简单题,空间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可由它们的方向向量来确定。方向向 量共线,不重和直线平行。 解答题 (本题满分 10分) 如图,已知正四棱柱 ABCDA 1B1C1D1中,底面边长 AB 2,侧棱 BB1的长

14、为4,过点 B作 B1C的垂线交侧棱 CC1于点 E,交 B1C于点 F, 求证: A1C 平面 BDE; 求 A1B与平面 BDE所成角的正弦值。 答案: 由三垂线定理可得, A1C BD, A1C BE A1C 平面 BDE 试题分析: 由三垂线定理可得, A1C BD, A1C BE A1C 平面 BDE 以 DA、 DC、 DD1分别为 x、 y、 z轴,建立坐标系,则 , , , 设 A1C 平面 BDE K,由 可知, A1BK 为 A1B与平面 BDE所成角,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三垂线定理的应用,角的计算,空间向量的应用。 点评:典型题,立体几何题,是高考必考内容,往往涉及垂直关

15、系、平行关系、角、距离的计算。在计算问题中,有 “几何法 ”和 “向量法 ”。本题解法利用了向量,简化了证明过程。 (本题满分 12分) 已知函数 在点 处的切线方程为 求函数 的式; 若对于区间 上任意两个自变量的值 都有 ,求实数 的最小值; 答案: 的最小值为 4 试题分析: 根据题意,得 即 解得 所以 令 ,即 得 因为 , ,所以当 时, , 则对于区间 上任意两个自变量的值 ,都有 ,所以 所以 的最小值为 4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导数的几何意义,应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及极值。 点评:典型题,本题属于导数应用中的基本问题,像 “ 恒成立 ”这类问题,往往要转化成求函数的最值问题,

16、然后解不等式。 (本题满分 12分) 如图,四边形 ABCD 为正方形, PD 平面 ABCD, PD QA, QA AB PD. (1)证明:平面 PQC 平面 DCQ; (2)求二面角 Q-BP-C的余弦值 答案:( I)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后,计算 证得PQ DQ, PQ DC.PQ 平面 DCQ. 再据 PQ 平面 PQC,得到平面 PQC 平面 DCQ. ( II) 试题分析:如图,以 D为坐标原点,线段 DA的长为单位长,射线 DA为 x轴的正半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Dxyz. ( I)依题意有 Q( 1, 1, 0), C( 0, 0, 1), P( 0, 2, 0) . 则 所以

17、 即 PQ DQ, PQ DC. 故 PQ 平面 DCQ. 又 PQ 平面 PQC,所以平面 PQC 平面 DCQ. 6 分 ( II)依题意有 B( 1, 0, 1), 设 是平面 PBC的法向量,则 因此可取 设 m是平面 PBQ 的法向量,则 可取 故二面角 QBPC 的余弦值为 12 分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立体几何中的垂直关系,角的计算,空间向量的应用。 点评:典型题,立体几何题,是高考必考内容,往往涉及垂直关系、平行关系、角、距离的计算。在计算问题中,有 “几何法 ”和 “向量法 ”。利用几何法,要遵循 “一作、二证、三计算 ”的步骤,利用向量则能简化证明过程。 (本题满分 12分)

18、 已知函数 。 ( I)求 的最小值; ( II)若对所有 都有 ,求实数 的取值范围。 答案:( )当 时, 取得最小值 。 ( ) 。 试题分析:( ) 的定义域为 , 的导数 。 令 ,解得 ;令 ,解得 。 从而 在 上单调递减,在 上单调递增。 所以,当 时, 取得最小值 。 ( )解法一:令 ,则 , 若 ,当 时, , 故 在 上为增函数, 所以, 时, ,即 。 若 ,方程 的根为 , 此时,若 ,则 ,故 在该区间为减函数。所以,时, 即 ,与题设 相矛盾。 综上,满足条件的实数 的取值范围是 。 解法二:依题意,得 在 上恒成立, 即不等式 对于 恒成立。 令 ,则。 当

19、时,因为 ,故 是上的增函数,所以 的最小值是 ,从而 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利用导数研究函数单调性、求函数极值、最值。 点评:典型题,导数的应用,是高考必考内容,注意解答成立问题的一般方法步骤。 恒成立问题,通过分离参数法,转化成求函数最值问题,应用导数知识加以解答。这体现了几道此类题的一般方法步骤。 (本题满分 12分) 双曲线的中心为原点 ,焦点在 轴上,两条渐近线分别为 ,经过右焦点垂直于 的直线分别交 于 两点已知 成等差数列,且 与 同向 ( )求双曲线的离心率; ( )设 被双曲线所截得的线段的长为 4,求双曲线的方程 答案:( ) e= = ;( ) 。 试题分

20、析:( )设 , , 由勾股定理可得: 得: , , 由倍角公式 ,解得 ,则离心率 ( )过 直线方程为 ,与双曲线方程 联立 将 , 代入, 化简有 将数值代入,有 ,解得 故所求的双曲线方程为 解法二 :解 :( )设双曲线方程为 (a0,b0),右焦点为 F(c,0)(c0),则 c2=a2+b2 不妨设 l1: bx-ay=0, l2: bx+ay=0 则 , 因为 2+ 2= 2,且 =2 - , 所以 2+ 2=(2 - )2, 于是得 tan AOB= 。 又 与 同向,故 AOF= AOB, 所以 解得 tan AOF= ,或 tan AOF=-2(舍去)。 因此 所以双曲线

21、的离心率 e= = ( )由 a=2b知,双曲线的方程可化为 x2-4y2=4b2 由 l1的斜率为 , c= b知,直线 AB的方程为 y=-2(x- b) 将 代入 并化简,得 15x2-32 bx+84b2=0 设 AB与双曲线的两交点的坐标分别为 (x1,y1), (x2,y2),则 x1+x2= , x1 x2= AB被双曲线所截得的线段长 l= 将 代入 ,并化简得 l= ,而由已知 l=4,故 b=3, a=6 所以双曲线的方程为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双曲线的几何性质,直线与双曲线的位置关系,两角和的正切公式。 点评:中档题,涉及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问题,往往要利用韦达定理。弦

22、长问题,往往利用弦长公式,通过整体代换,简化解题过程。 (本题满分 12分)设椭圆 E: ( a,b0)过 M( 2, ) ,N( ,1)两点, O 为坐标原点 ( )求椭圆 E的方程; ( )是否存在圆心在原点的圆,使得该圆的任意一条切线与椭圆 E恒有两个交 A,B且 ?若存在,写出该圆的方程,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答案:( 1) ( 2)存在圆心在原点的圆 ,使得该圆的任意一条切线与椭圆 E恒有两个交点 A,B,且 试题分析:( 1)因为椭圆 E: ( a,b0)过 M( 2, ), N( ,1)两点 , 所以 解得 所以 椭圆 E的方程为 ( 2)假设存在圆心在原点的圆,使得该圆的任意一条

23、切线与椭圆 E恒有两个交点 A,B,且 ,设该圆的切线方程为 解方程组 得,即 , 则 = ,即 , 要使 ,需使 ,即 ,所以 ,所以 又 , 所以 ,所以 ,即 或 , 因为直线 为圆心在原点的圆的一条切线 , 所以圆的半径为 , , , 所求的圆为 ,此时圆的切线 都满足 或 , 而当切线的斜率不存在时切线为 与椭圆 的两个交点为或 满足 , 综上 , 存在圆心在原点的圆 ,使得该圆的任意一条切线与椭圆 E恒有两个交点 A,B,且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椭圆的标准方程,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圆与椭圆的位置关系。 点评:中档题,涉及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问题,往往要利用韦达定理。存在性问题,往往从假设存在出发,运用题中条件探寻得到存在的是否条件具备。( 2)小题解答中,集合韦达定理,应用平面向量知识证明了圆的存在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