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2014年湖南省衡阳市八中上学期高二期末考试文科数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命题 “若 p,则 q”的逆命题是 ( ) A若 q,则 p B若 p,则 q C若 ,则 D若 p,则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原命题与逆命题的关系可得: “若 p,则 q”的逆命题是 “若 q,则p”,所以 A选项正确; B选项为原命题的否命题; C选项为原命题的逆否命题; D选项为原命题的否定 考点:原命题与逆命题 设抛物线 的焦点为 ,经过点 的直线交抛物线于 、两点,分别过 、 两点作抛物线的两条切线交于点 ,则有( )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设出过点 F的直线方程即 ,联立
2、方程组 ,化简整理得 ,设 , ,则由韦达定理得, , 由可得, ,所以 ,所以抛物线在 A,B 两点处的切线的斜率分别为 , 所以在点 A处的切线方程为 ,即 同理在点 B处的切线方程为 于是解方程组 可得, ,所以点 C的坐标为 所以 故答案:应选 A 考点: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向量的数量积 设不等式组 表示平面区域为 D,在区域 D内随机取一个点,则此点到坐标原点的距离大于 2的概率是 ( )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首先画出区域 D: 表示正方形 OABC,(如下图所示),其中 O为坐标原点, A( 2, 0), B( 2, 2), C( 0, 2)然后根据到坐标原点
3、的距离大于 2知,满足其要求的点所表示的区域为位于以原点 O为圆心、半径为 2的圆外且位于图中正方形 OABC内,即扇形 OAC(下图黄颜色部分) 又因为正方形 OABC的面积 ,黄颜色部分的面积为正方形 OABC的面积减去扇形 OAC的面积即 ,故所求概率 ,即答案:为 D 考点:几何概型 椭圆的中心在原点,焦点在 轴上,长轴长为 ,焦距为 4,则该椭圆的方程为( ) A B + =1 C + =1 D + =1 答案: C 试题分析:由题意可设所求椭圆方程为 ,又因为长轴长为 和焦距为 4,所以 、 ,即 , ,再由 ,故所求椭圆方程为 ,故选 C 考点:椭圆的标准方程 设某大学的女生体重
4、 (单位: kg)与身高 (单位: cm)具有线性相关关系,根据一组样本数据( xi, yi)( i=1, 2, , n),用最小二乘法建立的回归方程为 ,则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 A 与 具有正的线性相关关系 B回归直线过样本点的中心( , ) C若该大学某女生身高增加 1cm,则其体重约增加 0 85kg D若该大学某女生身高为 170cm,则可断定其体重必为 58 79kg 答案: D 试题分析:由线性回归方程 知, ,所以 与 具有正的线性相关关系的,故选项 A 正确;由回归直线方程恒过样本点的中心( ,)知,选项 B正确;若该大学某女生身高增加 1cm,则由 知其体重约增加 0
5、 85kg,因此 C选项正确;若该大学某女生身高为 170cm,则可预测或估计其体重为 58 79kg,并不一定为 58 79kg,因此选项 D不正确故答案:为 D 考点:变量间的相关性 某学生在一门功课的 22次考试中,所得分数茎叶图如图所示, 则此学生该门功课考试分数的极差与中位数之和为 ( ) A 117 B 118 C 118 5 D 119 5 答案: B 试题分析:由茎叶图知, 22次考试分数最高分数为 98,最低分数为 56,所以其极差为 98-56=42;从小到大排列,中间两数为 76, 76, 所以中位数为 76故此学生该门功课考试分数的极差与中位数之和为42+76=118故
6、选 B 考点:茎叶图 设函数 ,则 ( ) A 为 的极大值点 B 为 的极小值点 C 为 的极大值点 D 为 的极小值点 答案: D 试题分析:首先求出导函数 ,然后令 ,解得,且当 时, ;当 时, ;由极值定义知,函数 在 处取得极小值,即 是 的极小值点故选 D 考点:利用导数求函数的极值 阅读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运行相应的程序,若输入 的值为 -5, 则输出的 值是 ( ) A B 1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程序框图知,若输入 的值为 -5,则 第一次判断: ,执行赋值语句 ,即 ; 第二次判断: ,执行赋值语句 ,即 ; 第三次判断: ,执行赋值语句 ,即 ; 第四次判
7、断: ,执行语句 ,即 ,结束程序故选 A 考点:程序框图与算法 “ ”是 “ ”的 (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 B 试题分析:由 “ ”可得, 或 ,不能推出 ,即 “ ”不是 “ ”的充分条件;反过来,由 “ ”可得, “ ”,即 “ ”是“ ”的充分条件, “ ”是 “ ”的必要条件故答案:应选 B 考点: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填空题 若规定 E= 的子集 为 E的第 k个子集,其中 k=,则( 1) 是 E的第 个子集;( 2) E的第 211个子集是 答案:( 1) 5;( 2) 试题分析:( 1)由题意新定义知, 中 , ,
8、故第一空应填 5; ( 2)因为 ,所以 E的第 211个子集包含 ,此时 211-128=83;又因为 , ,所以 E的第 211个子集包含 ,此时 83-64=19;又因为 , ,所以 E的第 211个子集包含 ,此时 19-16=3;又因为 , ,所以 E的第 211个子集包含 ,此时3-2=1;因为 ,所以 E的第 211个子集包含 ;故 E的第 211个子集是故第二空应填 考点:子集与真子集;新定义 已知 4张卡片上分别写有数字 1, 2, 3, 4,从这 4张卡片中随机抽取 2张,则取出的 2张卡片上的数字之和为奇数的概率为 答案: 试题分析:直接列举出所有情况,看取出的两张卡片上
9、的数字之和为奇数的情况数占所有情况总数的即可,即所有种数有: 12、 13、 14; 21、 22、 23; 31、32、 34; 41、 42、 43,共 12种其中取出的两张卡片上的数字之和为奇数的所有种数有: 12、 14; 21、 23; 32、 34; 41、 43,共 8种根据古典概 型的计算公式知, 考点:古典概率;列举法 设 为常数,若点 F( 5,0)是双曲线 的一个焦点,则 = 答案: 试题分析:直接由点 F( 5,0)是双曲线 的一个焦点及 可得, ,解得 考点:双曲线的简单性质 某学校高一、高二、高三年级的学生人数之比为 ,现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该校高中三个年级的 学生中
10、抽取容量为 50的样本,则应从高二年级抽取 名学生 答案: 试题分析:首先根据高一、高二、高三年级的学生人数之比为 得,高二年级在总体中所占的比例是 ;然后由样本容量为 50和分层抽样的方法特征知,应从高二年级抽取的学生人数为 考点:分层抽样方法 曲线 在点( 1, 3)处的切线方程为 答案: 试题分析:先求出导函数 ,然后令 得,再由所求切线方程过点( 1, 3),所以所求切线方程为: ,化简整理得 故答案:为 考点:导数的概念及其几何意义 已知命题 , ,则命题 P的否定是 答案: , 试题分析:因为所给命题 P是一个全称命题,其命题的否定就是特称命题,即, 考点:命题的否定;特称命题与全
11、称命题 解答题 已知 ,若命题 “ p且 q”和 “ p”都为假,求 的取值范围 答案: 试题分析:首先分别求出命题 p、 q为真命题时 的取值范围,然后由复合命题真值表及题意知,命题 p为真,命题 q为假由此求出 的取值范围即可 试题:命题 p为真时, ;命题 q为真时, 或 然后由复合命题真值表知,若命题 “ p且 q”和 “ p”都为假,则 p为真, q为假所以满足:,解得 ,故 的取值范围为 考点:复合命题的真假 现有 6道题,其中 4道甲类题, 2道乙类题,张同学从中任取 2道题解答试求: ( )所取的 2道题都是甲类题的概率; ( )所取的 2道题不是同一类题的概率 答案:( )
12、;( ) 试题分析:( )根据题意,设事件 A为 “都是甲类题 ”,由计数原理可分别求出实验结果总数与事件 A包含的基本事件数目,然后由古典概率计算公式计算即可得出答案:;( )设事件 B为 “所取的 2道题不是同一类题 ”,由组合计算公式分别求出从 6道中抽取 2道的情况数目与抽出的 2道是一个甲类题,一个是乙类题的情况数目,最后由古典概型的计算公式即可得出答案: 试题:( )从中任取 2道题解答,实验结果总数有 种;设事件 A 为“所取的 2道题都是甲类题 ”,则包含的基本事件共有 种, 由古典概型的计算公式得, ; ( )设事件 B为 “所取的 2道题不是同一类题 ”,则从 6道题中抽取
13、 2道共有种情况,而踌躇的 2道满足一道是甲类题,一类是乙类题的情况数目有种,故由古典概型的计算公式知, 考点:列举法计算基本事件数及事件发生的概率 某校从高一年级学生中随机抽取 40名学生,将他们的期中考试数学成绩(满分 100分,成绩均为不低于 40分的整数)分成六段: , , ,后得到如图的频率分布直方图 ( 1)求图中实数 的值; ( 2)若该校高一年级共有学生 640人,试估计该校高一年级期中考试数学成绩不低于 60分的人数; 答案:( 1) ;( 2) 544 试题分析: ( 1)根据图中所有小矩形的面积之和等于 1,建立 关于 的等式,解之即可求出答案:; ( 2)根据频率分布直
14、方图直接求出成绩不低于 60分的频率,然后根据频数 =频率 总数即可求出结果 试题:( 1)由于图中所有小矩形的面积之和等于 1,所以解得 ( 2)根据频率分布直方图,成绩不低于 60分的频率为 由于该校高一年级共有学生 640人,利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可估计该校高一年级数学成绩不低于 60分的人数约为 人 考点:概率分布直方图 设函数 ,曲线 过 P( 1,0),且在 P点处的切斜线率为 2 ( I)求 a, b的值;( II)令 ,求 的单调区间 答案:( I) ; ( II) 在( 0,1)上单调递增,在 上单调递减 试题分析:( I)先求出函数的导函数,再利用已知条件建立方程组,解之
15、即可得到 a, b的值; ( II)先求出 的表达式,再求出它的导函数,然后令导函数大于和小于 0即可分别求出其单调增区间和单调减区间 试题:( I) 由已知条件得 ,解得 ( II) 的定义域为 ,由( I)知 设 则当 时, ;当 时, ;所以 在( 0,1)上单调递增,在 上单调递减 考点:利用导数研究曲线上某点切线方程;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 如图,抛物线关于 x轴对称,它的顶点在坐标原点,点 P( 1,2), A( x1,y1), B( x2, y2)均在抛物线上 ( 1)写出该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及其准线方程; ( 2)当直线 与 的斜率存在且倾斜角互补时,求 的值及直线 的斜率 答
16、案:( 1)所求抛物线的方程是 ,准线方程是 ( 2) 且由 - 得直线 AB的斜率为 -1 试题分析:( 1)设出抛物线的方程,把点 P代入抛物线求得 p,即求出抛物线的方程,进而求得 抛物线的准线方程;( 2)设直线 的斜率为 ,直线的斜率为 ,则可分别表示 、 ,根据倾斜角互补可得 ,进而得出 与 之间的等式关系,最后把点 A、 B代入抛物线的方程并将两式相减后即可求得直线 AB的斜率 试题:( 1)由已知条件,可设抛物线的方程为 因为点 P( 1,2)在抛物线上,所以 ,解得 故所求抛物线的方程是 ,准线方程是 ( 2)设直线 的斜率为 ,直线 的斜率为 ,则 , 因为 与 的斜率存在
17、且倾斜角互补,所以 又由 ,均在抛物线上,得 所以 ,所以 且由 - 得直线 AB的斜率为 -1 考点:抛物线的应用 已知 是实数,函数 。 ( )若 =3,求 的值及曲线 在点 处的切线方程; ( )求 在区间 上的最大值。 答案:( ) ;( ) 试题分析:( )先求出 ,然后直接利用 得到 的值,最后将的值代入 中求出 得到切点,而切线的斜率等于 ,写出切线方程即可; ( )令 即可求出 的值,利用 的值分三个区间讨论 的正负得到函数的单调区间,根据函数的增减性得到函数的最大值即可 试题: ( ) ,因为 ,所以 又当 时, , ,所以曲线 在 处的切线方程为 ( )令 ,解得 , 当 ,即 时, 在 上单调递增,从而 当 ,即 时, 在 上单调递减,从而 当 ,即 时, 在 上单调递减,在 上单调递增,从而 综上所述, 考点:利用导数求闭区间上函数的最值;利用导数研究曲线上某点切线方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