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三3月月考数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inwarn120 文档编号:321954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531.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届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三3月月考数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13届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三3月月考数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2013届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三3月月考数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2013届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三3月月考数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2013届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三3月月考数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届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三 3月月考数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填空题 已知集合 , ,则 _ 答案: 试题分析: =,所以 。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集合的运算,指数函数的性质。 点评:基础题,高考中,此类问题经常出现,在考查几何知识的同时,与其它知识综合在一起进行考查。确定集合中元素的特征是关键。 已知连续 个正整数总和为 ,且这些数中后 个数的平方和与前 个数的平方和之差为 若 ,则 的值为 答案: 试题分析:设中间数为 m,由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得 m+2mn=a,后 n个数的平方和就是 ,前 n个数的平方和为因为 所以后 个数的平方和与前 个数的平方和之差为 , 由 得 n=5。 考点:本

2、题主要考查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 点评:中档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能灵活的假设中间数 m,并将前 n个数、后n个数 m表示,利用方程思想建立 m的方程。 已知函数 ,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写出所有正确命题的序号) 是奇函数; 对定义域内任意 x, 0时,若方程 |=k有且仅有两个不同的实数解 cos =-sin 。 答案: 试题分析: 的定义域为 x|x 0.因为 f( -x) =f(x),所以其为偶函数; 错; 因为 |sinx| 1,且当 0 x 时, sinx0时,若方程 | |=k有且仅有两个不同的实数解 ,由于( 0,)上 f(x)0,(, 2)上 f(x)0,所以 (导数为零), 结合

3、图象知 cos =-sin 。 综上知,答案:为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求极值,数形结合思想。 点评:中档题,本题综合性较强,解答过程中,时而运用函数图象,时而运用导数知识,体现应用数学知识的灵活性。 如图,已知椭圆 的左、右准线分别为 ,且分别交轴于 两点,从 上一点 发出一条光线经过椭圆的左焦点 被 轴反射后与 交于点 ,若 ,且 ,则椭圆的离心率等于 答案: 试题分析:由题意知 |AC|=|CF|=-c-(- )= , |AF|= , |BF|= cot30= |BD|=|DF|=c+ , |BF|= (c+ )= , ,整理得 e4-4e2+

4、1=0 解得 e2=2- 或 e2=2+ (舍去), e= 。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椭圆的几何性质。 点评:典型题,椭圆的几何性质是重要考点之一,常常将 a,b,c,e关系与椭圆的标准方程结合在一起进行考查。本题利用函数方程思想,通过建立 e的方程,达到解题目的。 若正数 满足 ,则 的最大值为 . 答案: 试题分析:因为 ,所以 , ,= ,令 t= ,则 = 在 是增函数,所以 t= 时, 的最大值为 。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平方公式,基本不等式的应用,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点评:典型题,基本不等式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之一,应用基本不等式,要注意 “一正、二定、三相等 ”。 在 ABC中 ,

5、角 A,B,C的对边分别 a,b,c,若 .则直线被圆 所截得的弦长为 答案: 试题分析:由半径、弦的一半、圆心距所确定的 “特征直角三角形 ”及得, 直线 被圆 所截得的弦长为 2 = 。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点评:典型题,涉及直线被圆截得弦长问题,往往要借助于半径、弦的一半、圆心距所确定的 “特征直角三角形 ”。 若数列 的通项公式 ,记 ,试通过计算 、 、 的值,推测出 答案: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 a1= , f(1)=2( 1- ) = , a2= , f(2)=2( 1- )( 1- ) = , a3= , f(3)=2( 1- )( 1-

6、 )( 1- ) = , 归纳可得 .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归纳推理的概念 . 点评:简单题,本题解法明确,逐项计算,发现规律,写出结论。 将一枚骰子抛掷两次,若先后出现的点数分别为 ,则方程有实根的概率为 答案: 试题分析:将一枚骰子抛掷两次,若先后出现的点数分别为 b, c,共有 36种结果:( 1, 1),( 1, 2),( 1, 3),( 1, 4),( 1, 5),( 1, 6),( 2,1),( 2, 2),( 2, 3),( 2, 4),( 2, 5), ( 2, 6),( 3, 1),( 3, 2),( 3, 3),( 3, 4),( 3, 5),( 3, 6),( 4, 1),

7、( 4, 2), ( 4, 3),( 4, 4),( 4, 5),( 4, 6),( 5, 1),( 5, 2),( 5, 3),( 5, 4),( 5, 5), ( 5, 6),( 6, 1),( 6, 2),( 6, 3) ,( 6, 4),( 6, 5),( 6, 6),属于古典概型 记 “方程 x2+bx+c=0有实根 ”为事件 A,则 =b2-4c0即 b2 , A包含的结果有:( 2, 1),( 3, 1)( 4, 1),( 5, 1),( 6, 1),( 3, 2),( 4,2),( 5, 2),( 6, 2),( 4, 3),( 5, 3), ( 6, 3),( 4, 4),(

8、 5, 4),( 6, 4),( 5, 5),( 6, 5),( 5, 6),( 6, 6)共 19种结果,由古典概率的计算公式可得, P( A) = 。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古典概型概率的计算。 点评:中档题,此类型题的求解有两点: 首先清 楚古典概率模型的特征:结果有限且每种结果等可能出现 古典概率的计算公式: P( A) =m/n(其中 n是试验的所有结果, m是基本事件的结果数)难点在确定 “结果数 ”。 正四面体 ABCD 中, AO 平面 BCD,垂足为 ,设 是线段 上一点,且 是直角,则 的值为 . 答案: 试题分析:延长 BO,交 CD于点 N,可得 BN CD且 N为 CD中

9、点 设正四面体 ABCD棱长为 1,得等边 ABC中, BN= , BC= AO 平面 BCD, O为等边 ABC的中心,得 BO= , BN= , Rt ABO中, AO= = 设 MO=x,则 Rt BOM中, BM= = BMC=90,得 BM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BM=AM= BC,即 = ,解之得 x= 由此可得 AM=AO-MO= ,所以 MO=AM= ,从而 =1.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正四面体的几何性质,垂直关系。 点评:中档题,本题充分借助于正四面体的几何性质,通过发现等腰三角形,灵活利用勾股定理,达到解题目的。本题解法充分体现了立体几何问题转化成平面几何问题的基本思路。 如果

10、复数 的实部与虚部互为相反数 ,则 = . 答案: . 试题分析:因为 的实部与虚部互为相反数,所以 =0,解得 =1.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复数的代数运算,复数的概念。 点评:简单题,高考必考题型,往往比较简单。细心计算即可。 一组数据 , , , , 的平均数是 ,则这组数据的方差是_ 答案: 试题分析:因为 , , , , 的平均数是 ,即 ,所以 x=10; 数据的方差为 。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平均数、方差的概念及计算。 点评:简单题,注意理解平均数、方差的概念,掌握它们的计算公式。 的值为 答案: 试题分析: =-2.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对数的运算法则,二倍角公式,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11、 点评:简单题,利用对数乘法法则,进一步计算三角函数值。 对某种电子元件使用寿命跟踪调查,抽取容量为 1000的样本,其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根据此图可知这批样本中电子元件的寿命在 300500小时的数量是 _个 答案: 试题分析:电子元件的寿命在 300500小时的数量是( 100+ 100)1000=650.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频率、频数的概念及其关系,频率分布直方图。 点评:简单题,各小组频数之和等于数据总和,各小组频率之和等于 1频率、频数的关系:频率 =频数 数据总和。 已知 ,若 是 的充分条件,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答案: . 试题分析: 所以 , ;而 是 的充分条件,所以对

12、应集合是 对应集合的子集,即 ,解得 ,故答案:为 。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充要条件的概念,简单不等式解法。 点评:基础题,充要条件的判断问题,是高考不可少的内容,特别是充要条件可以和任何知识点相结合。充要条件的判断一般有三种思路:定义法、等价关系转化法、集合关系法。本题运用的是集合关系法。 解答题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中,抛物线 C的顶点在原点,焦点 F的坐标为( 1,0)。 ( 1)求抛物线 C的标准方程; ( 2)设 M、 N是抛物线 C的准线上的两个动点,且它们的纵坐标之积为 ,直线 MO、 NO与抛物线的交点分别为点 A、 B,求证:动直线 AB恒过一个定点。 答案: (1)设抛物线的标

13、准方程为 ,则 , 所以抛物线方程为 ( 2)直线 MO的方程: ,与 联立解得 A点坐标 , B点坐标 ,得出直线 AB的方程为: ,说明直线AB恒过定点( 1,0)。 试题分析: (1)设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 ,则 , 所以抛物线方程为 ( 2)抛物线 C的准线方程为 ,设 ,其中 , 直线 MO的方程: ,将 与 联立解得 A点坐标。 同理可得 B点坐标 ,则直线 AB的方程为: 整理得 ,故直线 AB恒过定点( 1,0)。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直线方程,抛物线标准方程,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 点评:中档题,曲线关系问题,往往通过联立方程组,得到一元二次方程,运用韦达定理。本题求抛物线标准

14、方程时,主要运用了抛物线的几何性质。( 2)证明直线过定点问题时,巧妙地假设,并应用假设字母表示点的坐标,值得学习。 已知圆的极坐标方程为: 将极坐标方程化为普通方程; 若点 P(x, y)在该圆上,求 x y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答案: ; x y最大值为 6,最小值为 2 试题分析: ; 圆的参数方程为 所以 ,那么 x y最大值为 6,最小值为 2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极坐标、参数方程。 点评:中档题,极 坐标、参数方程作为选考内容,命题难度也不太大。极坐标主要停留在简单曲线方程的互化,而参数方程的应用,则显得更为突出。本题应用参数方程,将求二元函数的最值问题,转化成了三角函数问题,也很好体现

15、了 “换元思想 ”。 已知矩阵 A ,若矩阵 A属于特征值 6的一个特征向量为 1 ,属于特征值 1的一个特征向量为 2 求矩阵 A,并写出 A的逆矩阵 答案: A , A的逆矩阵是 试题分析:由矩阵 A属于特征值 6的一个特征向量为 1 可得, 6 , 即 c d 6;由矩阵 A属于特征值 1的一个特征向量为 2 ,可得 ,即 3c-2d -2,解得 即 A , A的逆矩阵是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矩阵的概念,逆矩阵的求法。 点评:中档题,矩阵作为选考内容,一般出题难度不大。就本题而言利用函数方程思想,通过建立方程,确定得到逆矩阵。 (本小题满分 16分) 已知 , ,且直线 与曲线相切 ( 1

16、)若对 内的一切实数 ,不等式 恒成立,求实数 的取值范围; ( 2)当 时,求最大的正整数 ,使得对 ( 是自然对数的底数)内的任意 个实数 都有成立; ( 3)求证: 答案:( 1)设点 为直线 与曲线 的切点,则有 ( *) , ( *) 由( *)、( *)两式,解得 , 由 整理,得 , , 要使不等式 恒成立,必须 恒成立 设 , , , 当 时, ,则 是增函数, , 是增函数, , 因此,实数 的取值范围是 ( 2)当 时, , 在 上是增函数, 在 上的最大值为 要对 内的任意 个实数 都有成立,必须使得不等式左边的最大值小于或等于右边的最小值, 当 时不等式左边取得最大值,

17、 时不等式右边取得最小值 ,解得 因此, 的最大值为 ( 3)证明:当 时,得出 令 , 化简得 , 得出 试题分析:( 1)设点 为直线 与曲线 的切点,则有 ( *) , ( *) 由( *)、( *)两式,解得 , 由 整理,得 , , 要使不等式 恒成立,必须 恒成立 设 , , , 当 时, ,则 是增函数, , 是增函数, , 因此,实数 的取值范围是 ( 2)当 时, , 在 上是增函数, 在 上的最大值为 要对 内的任意 个实数 都有成立,必须使得不等式左边的最大值小于或等于右边的最小值, 当 时不等式左边取得最大值, 时不等式右边取得最小值 ,解得 因此, 的最大值为 ( 3

18、)证明:当 时,根据( 1)的推导有, 时, , 即 令 ,得 , 化简得 ,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导数的几何意义,应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及极值,证明不等式。 点评:典型题,本题属于导数应用中的基本问题,像涉及恒成立问题,往往通过研究函数的最值达到解题目的。证明不等式问题,往往通过构造新函数,研究其单调性及最值,而达到目的。本题涉及对数函数,要特别注意函数的定义域。 (本题满分 16分) 已知有穷数列 共有 项(整数 ),首项 ,设该数列的前 项和为 ,且 其中常数 求 的通项公式; 若 ,数列 满足 求证: ; 若 中数列 满足不等式: ,求的最大值 答案: 整数 的最大值为 7。 试题分析

19、: 两式相减得 当 时 则,数列 的通项公式为 把数列 的通项公式代入数列 的通项公式,可得 数列 单调递增,且 则原不等式左边即为 由 可得 因此整数 的最大值为 7。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数列的的基础知识,简单不等式的解法。 点评:中档题,本解答从研究 的关系入手,确定得到通项公式 ,从而进一步明确 证明了 。 “分组求和法 ”、 “裂项相消法 ”、 “错位相消法 ”是高考常常考到数列求和方法。 (本小题满分 15分) 给定椭圆 C: ,称圆心在原点 O、半径是 的圆为椭圆 C的 “准圆 ”已知椭圆 C的一个焦点为 ,其短轴的一个端点到点的距离为 ( 1)求椭圆 C和其 “准圆 ”的方程;

20、( 2)若点 是椭圆 C的 “准圆 ”与 轴正半轴的交点, 是椭圆 C上的两相异点,且 轴,求 的取值范围; ( 3)在椭圆 C的 “准圆 ”上任取一点 ,过点 作直线 ,使得 与椭圆 C都只有一个交点,试判断 是否垂直?并说明理由 答案:( 1) ( 2) ( 3)对于椭圆 上的任意点 ,都有 试题分析:( 1)由题意知 ,且 ,可得 , 故椭圆 C的方程为 ,其 “准圆 ”方程为 ( 2)由题意,可设 ,则有 , 又 A点坐标为 ,故 , 故 , 又 ,故 , 所以 的取值范围是 ( 3)设 ,则 当 时, ,则 其中之一斜率不存在,另一斜率为 0,显然有 当 时,设过 且与椭圆有一个公共

21、点的直线 的斜率为 , 则 的方程为 ,代入椭圆 方程可得 ,即 , 由 , 可得 ,其中 , 设 的斜率分别为 ,则 是上述方程的两个根, 故 ,即 综上可知,对于椭圆 上的任意点 ,都有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圆的方程,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 点评:中档题,曲线关系问题,往往通过联立方程组,得到一元二次方程,运用韦达定理。本题新定义了 “准圆 ”,解答时要注意审题,明确其特征。本题易漏 “ 其中之一斜率不存在,另一斜率为 0, 的情况。 (本小题满分 15分) 如图,某小区有一边长为 2(单位:百米)的正方形地块 OABC,其中 OAE是一个游泳池,计划在地块 OABC内修

22、一条与池边 AE相切的直路 (宽度不计),切点为 M,并把该地块分为两部分现以点 O为坐标原点,以线段 OC所在直线为 x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若池边 AE满足函数 )的图象,且点 M到边 OA距离为 ( 1)当 时,求直路 所在的直线方程; ( 2)当 t为何值时,地块 OABC在直路 不含泳池那侧的面积取到最大,最大值是多少? 答案:( 1) ;( 2) , 。 试题分析:( 1) ( 2) ,过切点 M的切线 即 ,令 得 ,故切线 与 AB交于点 ; 令 ,得 ,又 在 递减,所以 故切线 与 OC交于点 。 地块 OABC在切线 右上部分区域为直角梯形, 面积 ,等号 , 。 考点

23、:本题主要考查函数模型,导数的几何意义,导数的应用,均值定理的应用。 点评:中档题,注意仔细审题。运用导数的几何意义,求切线方程属于简单题,解题的关键是建立面积的表达式后,通过构造,创造了应用均值定理的条件,“一正、二定、三相等 ”。 (本小题满分 14分 ) 如图,在四棱锥 中, , , , , , 为 的中点 求证:( 1) 平面 ; ( 2) 平面 答案:证明:( 1)取 中点 ,连结 , ,利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且 = 推出 进一步证出 平面 . ( 2)先推证 平面 得出 由 , 为 的中点,得到从而 平面 . 试题分析:证明:( 1)取 中点 ,连结 , , 为 中点, 且 = 且

24、 , 且 = 四边形 为平行四边形 平面 , 平面 , 平面 . ( 2) , , , 平面 平面 , , 为 的中点, , 平面 .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立体几何中的平行关系、垂直关系。 点评:典型题,立体几何题,是高考必考内容,往往涉及垂直关系、平行关系、角、距离的计算。证明过程中,往往需要将立体几何问题转化成平面几何问题加以解答。适当添加辅助线是关键。 (本小题满分 14分) 在 中,角 A, B, C的对边分别为 a, b, c,且( 1)求角 C的大小; ( 2)求 的最大值 答案:( 1) A B , C ( 2) A 时, 取最大值 2 试题分析:( 1) sinA cosA 2s

25、inB即 2sin(A ) 2sinB,则 sin(A ) sinB 因为 0 A, B p,又 ab进而 AB, 所以 A p-B,故 A B , C ( 2)由正弦定理及( )得 sinA sin(A ) sinA cosA 2sin(A ) 当 A 时, 取最大值 2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函数恒等变换,正弦定理的应用。 点评:典型题,为研究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往往需要将函数 “化一 ”。本题由正弦定理建立了 的表达式,通过 “化一 ”,利用三角函数性质,求得最大值。 已知集合 ,其中 , 表示 的所有不同值的个数 ( 1)已知集合 , ,分别求 , ; ( 2)求 的最小值 答案:(

26、 1) l(P) 5 , l(Q) 6 ( 2)对这样的集合 A, l(A) 2n-3,所以 l(A)的最小值为 2n-3 试题分析:( 1)由 2 4 6, 2 6 8, 2 8 10, 4 6 10, 4 8 12, 68 14, 得 l(P) 5 由 2 4 6, 2 8 10, 2 16 18, 4 8 12, 4 16 20, 8 16 24, 得 l(Q) 6 ( 2)不妨设 a1 a2 a3 an,可得 a1 a2 a1 a3 a1 an a2 an a3 an an-1 an, 故 ai aj (1i jn)中至少有 2n-3个不同的数,即 l(A)2n-3 事实上,设 a1, a2, a3, , an成等差数列,考虑 ai aj (1i jn),根据等差数列的性质,当 i jn时, ai aj a1 ai j-1;当 i j n时, ai aj ai j-n an; 因此每个和 ai aj(1i jn)等于 a1 ak(2kn)中的一个,或者等于 al an(2ln-1)中的一个故对这样的集合 A, l(A) 2n-3,所以 l(A)的最小值为 2n-3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集合的意义,等差数列的性质。 点评:新定义问题,利用新定义 集合确定 , 属于简单问题。而求 的最小值的方法,则具有一定难度,特别是假设 “排序 ”难以想到,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