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届重庆市铜梁中学高三 3月月考理科数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已知集合 , ,则 为( )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因为, , =,所以, = ,故选 A。 考点:集合的运算,指数函数的性质,不等式解法。 点评:小综合题,为进行集合的运算,首先明确集合中的元素。 过双曲线 : 的左焦点 ,作圆:的切线,切点为 E,延长 FE交双曲线右支于点 P,若,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 为 的中点,令右焦点为 ,则 为 的中点,则 , 为切点, 在 中, ,即 ,故离心率 ;故选 B 考点: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双曲线的定义及其几何性质。
2、点评:中档题,从平面向量的关系式出发,确定得到 E为中点,结合双曲线的定义,确定 a,b,c的关系。 若函数 满足 ,且 时, ,函数 ,则函数 在区间 -5,5内与 轴交点的个数为( ) A 5 B 7 C 8 D 10 答案: C 试题分析:因为 f( x+2) =f( x),所以函数 y=f( x)( x R)是周期为 2函数, 因为 x -1, 1时, f( x) =1-x2,所以作出它的图象,则 y=f( x)的图象如图所示:(注意拓展它的区间) 再作出函数 的图象, 容易得出到交点为 8个故选 C 考点:常见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分段函数的概念。 点评:中档题,涉及函数图象问题,往往需
3、要画出函数的图象,利用数形结合思想加以处理。注意周期函数的一些常见结论:若 f( x+a) =f( x),则周期为a;若 f( x+a) =-f( x),则周期为 2a;若 f( x+a) = ,则周期为 2a。 设实数 , 满足条件 ,若目标函数 的最大值为 12,则 的最小值为( ) A B C D答案: D 试题分析:画出可行域及直线 ax+by=0,平移直线 ax+by=0,当直线经过点 A( 4,6)时, 的最大值为 12,即, 2a+3b=6,所以,= ,故选 D。 考点:简单线性规划的应用,均值定理的应用。 点评:小综合题,简单线性规划的应用问题,遵循 “画,移,解,答 ”等步骤
4、。本题应先求 a,b相关和为定值,利用均值定理进一步解题。 从 9名学生中选出 4人参加辩论赛,其中甲、乙、丙三人至少有两人入选的不同选法的种数为( ) A 36 B 51 C 63 D 96 答案: B 试题分析:由题意 9名学生中选出 4人参加辨论比赛,其中甲、乙、丙三人至少有两人入选的不同选法有两类, 一类是三人中有两人参加,入选种数为 C32C 62=45, 一类是三人都参加,入选种数为 C33C 61=6, 所以总的入选种数有 45+6=51,故选 B。 考点:计数原理,简单组合应用问题。 点评:简单题,排列组合应用问题,关键是首先区分是排列,还是组合应用问题,主要看 “顺序的有无
5、” , 此类问题,往往与计数原理相结合,分类或分步解决问题。 按下列程序框图来计算: 如果输入的 = 5, 应该运算( )次才停止 . A 2 B 3 C 4 D 5 答案: C 试题分析:输入的 = 5,按 逐次计算可得 13, 37, 109, 327,所以,应运算 4次才能停止,选 C。 考点:程序框图的功能识别。 点评:简单题,从高考命题看,此类问题难度不大,注意明确算法功能,根据变量受到的限制,判断运行次数。 已知锐角 满足 ,则 等于( )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因为,锐角 满足 , 所以, ,两边平方得, = ,故选 A。 考点:和差倍半的三角函数公式。 点评:中
6、档题,灵活运用三角公式进行变换。涉及正弦、余弦的和积互化问题,往往通过平方得以实现。 某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该空间几何体的体积是( ) A B 10 CD 答案: C 试题分析:该几何体是一个三棱锥,底面为直角边长分别为 4, 5的直角三角形,几何体的高为 4,所以,该空间几何体的体积是 ,故选 C。 考点:三视图,几何体体积计算。 点评:简单题,涉及三视图的题目,已成为高考保留题型,一般难度不大。要注意遵循三视图画法规则,正确还原几何体。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个 “ ”是 “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若命题 ,则 命题 “若 ,则 ”的否命题是: “若 ,则 ” 已知 ,若 ,则 A
7、0 B 1 C 2 D 3 答案: D 试题分析: “ ”是 “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不正确,因为,由得, ; 若命题 ,则 ,正确,因为,存在性命题的否定是全称命题; 命题 “若 ,则 ”的否命题是: “若 ,则 ”,正确,命题的否定要求,否定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 已知 ,若 ,则 ,正确,因为, 31, 所以, ab0,而 ,由指数函数的性质知, ,故选 D。 考点:充要条件,命题,复合命题,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性质。 点评:小综合题,本题综合性较强,考查知识较多,有一定难度。需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加以解答。 在各项为正的等比数列 中, ,前三项和为 21,则 等于( ) A 189 B 84
8、 C 72 D 33 答案: B 试题分析:因为,等比数列 中, ,前三项和为 21,即, 所以, q=2, = =84,故选 B。 考点: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点评:简单题,将所求用已知表示,简化解答过程。 填空题 如右图, 是半径为 的圆 O的两条弦,他们相交于 的中点 ,= , ,则 =_ 答案: 试题分析:因为点 P是 AB的中点,由垂径定理知, OP AB 在 Rt OPA中, BP=AP=acos30= a 由相交弦定理知, BP AP=CP DP, 即 a a=CP a,所以 CP= 。 考点:圆的垂径定理,直角三角形边角关系,相交弦定理。 点评:中档题,平面几何选讲问题,难度一
9、般不大,综合运用三角形、圆的性质加以解决。 已知圆的参数方程为 为参数),直线 的极坐标方程为,若圆与直线相切,则实数 _ 答案:或 -8 试题分析: 为参数),即即, ,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应等于圆的半径,即 ,故 2或 -8。 考点:极坐标、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的互化,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点评:中档题,首先将参数方法、极坐标方程化为普通方程,实现 “化生为熟 ”,进一步研究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有 “几何法 ”“代数法 ”两种方法。 在实数范围内,不等式 的解集为 _ 答案: 试题分析: 即, ,而由绝对值的几何意义表示数轴上点 x到点 - , 的距离之和,所以,不等式的解集为 。 考点:绝对值
10、不等式的解法。 点评:中档题,绝对值不等式的求解问题,往往要去绝对值符号, 基本方法有:分段讨论法、平方法,有时利用绝对值的几何意义,更为简单。 在 中,角 所对边长分别为 ,若 成等差数列,则角 的最大值为 _ 答案: 试题分析:因为, 成等差数列,所以, , ,又,余弦函数在( 0, )是减函数,所以,角 的最大值为 。 考点:余弦定理的应用,等差数列的概念,均值定理的应用。 点评:小综合题,注意确定 cosC的表达式,利用均值定理确定其取值范围。 一个社会调查机构就某地居民的月收入调查了 10000人,并根据所得数据画了样本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下图)为了分析居民的收入与年龄、学历、职业等
11、方面的关系,要从这 10000人中再用分层抽样方法抽出 200人作进一步调查,则在 1500, 3000(元)月收入段应抽出 _人 .答案: 试题分析:由图知, 1500, 3000收入段的频率是0.0004500+0.0005500+0.0005500=0.7 故用分层抽样方法抽出 200人作进一步调查,则在 1500, 3000收入段应抽出人数为 0.7200=140. 故答案:为 140. 考点:频 率分布直方图,分层抽样。 点评:简单题,解题的关键是从直方图中求得相应收入段的频率,再根据分层抽样的规则计算出样本中本收入段应抽的人数。 已知复数 , 是 z的共轭复数,则 等于 _ 答案:
12、 试题分析:因为, ,所以, =1. 考点:复数的代数运算,复数的概念,复数模的计算。 点评:简单题,注意通过分子分母同乘分母的共轭复数,实现分母实数化。 解答题 已知向量 ,设函数 ( I)求 的式,并求最小正周期 ; ( II)若函数 的图像是由函数 的图像向右平移 个单位得到的,求的最大值及使 取得最大值时 的值 答案:( I) ; ( II) 时, 试题分析:( I)( ) 故最小正周期为 ( II) 故当 ;即 时, 考点: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和差倍半的三角函数公式,正弦型函数图象的变换,三角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点评:典型题,本题综合性较强,利用三角公式,将研究对象 “化一 ”,是高
13、考要求的基本问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函数图象的平移遵循 “左加右减,上加下减 ”。 某项选拔共有三轮考核,每轮设有一个问题,能正确回答问题者进入下一轮考试,否则即被淘汰,已知某选手能正确回答第一、二、三轮的问 题的概率分别为 且各轮问题能否正确回答互不影响 . ( )求该选手被淘汰的概率; ( )该选手在选拔中回答问题的个数记为 ,求随机变量 的分布列与数学期望 . (注:本小题结果可用分数表示) 答案:( ) ( ) 的分布列为 1 2 3 试题分析:( )记 “该选手能正确回答第 轮的问题 ”的事件为 , 则 , , 该选手被淘汰的概率 ( ) 的可能值为 1,2,3
14、 ; 的分布列为 1 2 3 考点:独立事件的概率计算,随机变量的分布列及其数学期望。 点评:典型题,涉及概率计算,随机变量的分布列及其数学期望等问题,是高考经常考查的题型,此类问题,关键是明确基本事件,正确运用概率计算公式,细心计算。 定义在 上的函数 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在 上是减函数,在 上是增函数; 是偶函数; 在 处的切线与直线 垂直 . ( I)求函数 的式; ( II)设 ,若存在 ,使 ,求实数 的取值范围 . 答案:( I) ;( II) 试题分析:( I) ,由 得: ;由 得:;由 得: 解得: ;故 ( II)由( I)知: ;由 得 :存在 ,使得有解 即 ;令 ,即
15、, 令 ,得 或 故 在 上单调递增,在 上单调递减; ;故 ;所以 考点:导数的几何意义,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性质。 点评:典型题,在给定区间,导数非负,函数为增函数,导数非正,函数为减函数。涉及 “不等式恒成立 ”问题,往往通过构造函数,转化成求函数的最值问题,利用导数加以解决。 如图,四棱锥 中, 是正三角形,四边形 是矩形,且平面 平面 , , ( ) 若点 是 的中点,求证: 平面 ; ( II)若点 为线段 的中点,求二面角 的正切值 . 答案:( )证明:设 , 交于点 ,连接 ,易知 为 的中位线, 故 ,又 平面 , 平面 ,得 平面 ( )解:过 做 交 于 ,过 作 交 于
16、 , 由已知可知 平面 , ,且 , 过 作 交 于 ,连接 ,由三垂线定理可知: 为所求角 如图, 平面 , ,由三垂线定理可知, 在 中,斜边 , ,得 , 在 中, ,得 ,由等面积原理得, B到 CE边的高为则 ; 在 中, ,则 , 故: 法 2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 , , ; , ( I)设平面 的法向量为 , 则 即 ;推出 即 , 平面 。 ( II) ,故 试题分析: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 , , ; , ( I)设平面 的法向量为 , 则 即 ; 即 令 ,则 ;又 ,故 即 ,而平面 所以 平面 。 ( II)设平面 的法向量为 , , 则 即
17、; 即 令 ,则 ;由题可知平面 的法向量为 故 ,故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立体几何中的平行关系、角计算。 点评:中档题,立体几何题,是高考必考内容,往往涉及垂直关系、平行关系、角、距离、体积的计算。在计算问题中,有 “几何法 ”和 “向量法 ”。利用几何法,要遵循 “一作、二证、三计算 ”的步骤,利用空间向量,省去繁琐的证明,也是解决立体几何问题的一个基本思路。对计算能力要求较高。 设椭圆 的右焦点为 ,直线 与 轴交于点 ,若 (其中 为坐标原点) ( I)求椭圆 的方程; ( II)设 是椭圆 上的任意一点, 为圆 的任意一条直径( 、 为直径的两个端点),求 的最大值 答案:( I)椭圆
18、 的方程为 ; ( II)当 时, ,故 试题分析:( I)由题设知, , , 由 , 得 解得 所以椭圆 的方程为( II)方法 1:设点 ,因为 的中点坐标为 , 所以 所以 因为点 在圆 上,所以 ,即 因为点 在椭圆 上,所以 ,即 故 因为 ,所以当 时, 法 2:由题知圆 N: 的圆心为 N;则 从而求 的最大值转化为求 的最大值; 因为点 在椭圆 上,设点 所以 ,即 又因为 ,所以 ; 因为 ,所以当 时, ,故 方法 3: 若直线 的斜率存在,设 的方程为 , 由 ,解得 因为 是椭圆 上的任一点,设点, 所以 ,即 所以 故 因为 ,所以当 时, ,故 若直线 EF的斜率不
19、存在,此时 EF的方程为 ; 由 ,解得或 . 不妨设 E(0, 3),F(0, 1); 因为点 在椭圆 上,设点 所以 ,即 所以 ,故因为 ,所以当 时, ,故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椭圆的标准方程,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 点评:难题,求椭圆的标准方程,主要运用了椭圆的几何性质,注意明确焦点轴和 a,b,c的关系。曲线关系问题,往往通过联立方程组,得到一元二次方程,运用韦达定理。本题( 2)注意讨论直线的斜率存在、不存在两种情况,易于忽视。熟练进行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设数列 满足 ,若数列 满足: ,且当时, ( I) 求 及 ; ( II)证明: ,(注: ) . 答案:( I) ( II)注意 而 当 时, ,即 。 试题分析:( I) 由 得 , 所以 为等比数列;所以 ( II)由 ,得 ; 由 - 得: ,则( ) 当 时, ,即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放缩法 ”,数学归纳法。 点评:典型题,本题综合性较强,处理的方法多样。涉及数列不等式的证明问题,提供了 “放缩、求和、证明 ”和 “数学归纳法 ”等证明方法,能拓宽学生的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