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2-2013学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某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三个质点 A、 B、 C 均由 N 点沿不同路径运动至 M 点,运动轨迹如图所示,三个质点同时从 N 点出发,同时达到 M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三个质点从 N 点到 M点的平均速度相同 B三个质点任意时刻的速度方向都相同 C三个质点从 N 点出发到任意时刻的平均速度都相同 D三个质点从 N 点到 M点的位移相同 答案: AD 试题分析: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由于位移与时间都相等,故平均速度相同,故 A正确; 曲线运动中轨迹上任意一点的切向方向与该点的速度方向相同,故物体 A与物体
2、C的速度方向不断改变,故 B错误; 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由于从 N 点出发到任意时刻位移的大小和方向都不一定相同,故平均速度不同,故 C错误; 位移是指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路程是轨迹的长度,故从 M到 N 过程中,三个物体的位移相同,但路程不等; D正确, 故选 AD 考点:考查了平均速度和位移的计算 点评:做本题的关键是理解两个物体量的概念,比较简单,注意区分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的区别 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算 出小车经过各计数点瞬时速度如下 计数点序号 1 2 3 4 5 6 计数点对应的时刻( s) 0.10 0.20 0.30 0.40 0.
3、50 0.60 通过计数点的速度( cm s) 44.0 62.0 81.0 100.0 110.0 168.0 为了计算加速度,合理的方法是( ) A根据任意两计数点的速度用公式 算出加速度 B根据实验数据画出 v-t图,量出其倾角,由公式 a = tan 求出加速度 C根据实验数据画出 v-t图,由图线上相距较远的两点所对应的速度、时间,用公式 算出加速度 D依次算出通过连续两计数点间的加速度,算出平均值作为小车的加速度 答案: C 试题分析:方法 A偶然误差较大。方法 D实际上也仅由始末两个速度决定,偶然误差也比较大,只有利用实验数据画出对应的 v-t图,才可充分利用各次测量数据,减少偶
4、然误差。由于在物理图象中,两坐标轴的分度大小往往是不相等的,根据同一组数据,可以画出倾角不同的许多图线,方法 B是错误的。正确的方法是根据图线找出不同时刻所对应的速度值,然后利用公式 算出加速度,即方法 C 考点:考查了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数据处理 点评:根据实验数据画出 v-t图, 由图线上相距较远的两点所对应的速度、时间,用公式 算出加速度 如图所示,物体自 O 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A、 B、 C、 D为其运动轨迹上的四点,测得 AB=2 m, BC=3 m.且物体通过 AB、 BC、 CD所用的时间相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可以求出物体加速度的大小 B. 可
5、以求得 CD=4m C. 可以求得 OA之间的距离为 1.125 m D. 可以求得 OB之间的距离为 12.5 m 答案: BC 试题分析:由 可得物体的加速度 a 的大小为 ,因为不知道时间,所以不能求出加速度,故 A错误; 根 据 ,可知 ,故 B正确; 物体经过 B点时的瞬时速度 vB为 ,再 可得 OB两点间的距离 为 所以 O 与 A 间的距离 为 ,故 C 正确,D错误 故选 BC 考点:考查了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运动的两个重要推论, 1、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 2、在相邻的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是恒量,即 如图所示,选沿斜面向
6、上为正方向,小球以 v0=20m s、加速度为 a=-5ms2,从 A点沿光滑斜面一直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斜面长 L=40m求小球经过斜面中点 C需要的时间 ( ) A 2s B 6.828s C 2.586s D 1.172s 答案: BD 试题分析:小球滑动到最高点所用时间为 : 当小球第一次经过斜面中点时,则 ,解得 ,(舍弃 ) 小球静止时,经过的位移为 ,故从中点小球还需要,到达最高点, 根据对称性可得小球第二次经过 C点的时间为 故选 BD 考点:考查了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 点评:做本题的关键是明白小球两次经过 C点,上滑时和下滑时,然后根据上滑下滑的对称性规律分析 火车在平直轨
7、道上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经过时间 t,它的速度由 变为 ,经过的位移为 x,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 ) A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 x/t B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C经过 t/2,它的瞬时速度是 x/t D经过 x/2,它的瞬时速度是 答案: ABCD 试题分析:根据平均速度定义可得: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 , A 正确,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规律可得: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 B正确 匀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等于该段过程中的中间时刻速度,所以有经过 t/2,它的瞬时速度 , C正确, 根据中间位移速度公式 可得经过 x/2,它的瞬时速度 ,D正确, 故选 ABCD 考点:考查了匀变速直
8、线运动规律的应用 点评:做本题的关键是知道晕变速直线运动过程中 ,如图所示是物体做直线运动的 v-t图象,由图象可得到的正确结果是 ( ) A t 1 s时物体的加速度为 1.0 m/s2 B t 5 s时物体的加速度为 0.75 m/s2 C第 3 s内物体的位移为 1.5 m D物体在加速过程的位移比减速过程的位移小 答案: D 试题分析:从图像中可看出,物体在 0-2s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所以 t 1 s时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 1.5m/s2, A错误, 物体在 3-7s 内 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 ,所以在 t=5s时的加速度为 - , B错误, 物体在 2-3s内做匀速直
9、线运动,物体在第 3s内通过的位移为 , C错误; V-t图像中的图线与坐标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所以加速阶段的位移,减速阶段的位移 ,所以 D正确 考点:考查运动图像的应用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对于运动图像的问题,首先要明确运动图像的类型,知道运动图像的坐标、截距、交点、面积、斜率所表达的物理意义 从同一地点同时开始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的两个物体 A、 B的 v-t图象如图所示在 0 t0时间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A、 B两个物体的加速度大小都在不断减小 B A物体的加速度不断增大, B物体的加速度不断减小 C A、 B两物体的位移都不断增大 D A、 B两个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都
10、大于 答案: AC 试题分析:速度时间图象上某点的切线的斜率表示该点对应时刻的加速度大小,故物体 A 做加速度不断减小的减速运动,物体 B做加速度不断减小的加速运动,故 A正确, B错误; 两个物体都做加速运动,故位移不断变大,故 C正确; 线与时间轴包围的面积表示对应时间内的位移大小,如果物体的速度从 均匀减小到 ,或从 均匀增加到 ,物体的位移就等于图中梯形的面积,平均速度就等于 ,故 A的平均速度大于 , B的平均速度小于 ,故D错误; 故选 AC 考点:考查了对 v-t图像的理解 点评:本题关键是根据速度时间图象得到两物体的运动规律,然后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和图线与时间轴包围的面积表示对
11、应时间内的位移大小分析处理 做直线运动的一质点经过 P点时的瞬时速度为 1m/s,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它在经过 P点后的 1s内的位移是 1m B它在经过 P点前的 1s内的位移是 1m C它在以过 P点的时刻为中间时刻的 1s内的位移是 1m D若从 P点开始匀速行驶 1s,它在 1s内的位移是 1m 答案: D 试题分析:因为质点的运动性质不确定,所以无法确定它在经过 P点前后 1s内的位移大小,故 AB错误,质点做的不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所以 C错误;从P点开始匀速行驶 1s,它在 1s内的位移是 1m, D正确, 故选 D 考点:考查了质点运动 点评:做本题的关键是清楚,质点
12、的运动性质不同,在 P点前后的运动位移不同, 一个物体从离地高 h处自由落下,经过时间 t落地,则它下落 t/3 时间时,离地面的高度为:( ) A h/3 B 3h/4 C 8h/9 D h/4 答案: C 试题分析:由题意可得: 下落 t/3 时间时 所以此时距离地面的高度为: 故选 C 考点:本题是对自由落体运动公式的直接应用, 点评: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 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前 20s内的位移是 10m,则该物体运动 1min时的位移为 ( ) A 36m B 60m C 90m D 360m 答案: C 试题分析:因为物体是从静止开始做
13、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所以 可得:故该物体在 1min内的位移为 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了求匀变速运动的位移, 点评:已知物体由静止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时间与位移,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的变形公式可以求出物体的加速度,然后由匀变速运动的位移公式求出物体的位移 一质点的位移 x-t图象如图所示,能正确表示该质点的速度 v-t的图象是:( ) 答案: A 试题分析:在第一个 内,质点的速度为负值,表示质点沿负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在第二个 内,质点的速度为零,质点处于静止状态; 在第三个 内,质点的速度为正值,表示质点沿正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在第四个 内,质点的速度为零,质点处于静止状态; 故选
14、A 考点:考查了对运动图像的理解 点评:质点的位移 s与时间 t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倾斜的直线表示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平行于 t轴的直线表示质点处于静止状态 一根轻质弹簧一端固定,用大小为 F1的力压弹簧的另一端,平衡时长度为l1;改用大小为 F2的力拉弹簧,平衡时长度为 l2.弹簧的拉伸或压缩均在弹性限度内,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 )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胡克定律得 F=kx,式中 x为形变量, 设弹簧原长为 ,则有 , , 联立方程组可以解得 故选 C 考点:考查了胡克定律的应用 点评:在利用胡克定律 F=kx计算时,一定要注意式中 x为弹簧的形变量,不是弹簧的长度,这是同
15、学常出差的一个地方 下列关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相同的时间内位移变化相同 B相同的时间内速度变化相同 C相同的时间内加速度变化相同 D任意时刻速度的变化率相同 答案: BD 试题分析:根据公式 可得相同的时间内位移变化不同, A错误, 根据公式 可得相同的时间内速度变化相同,即变化量的大小变化率也相同, BD正确,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是恒定不变的, C错误, 故选 BD 考点:考查了对匀变速直线运动理解 点评:做本题的关键是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公式分析解题 实验题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小车带动纸带通过打点计时器打出的部分计数点如图所示 .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
16、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 50 Hz的低压交流电 .求 ( 1)打点计时器打计数点 “2”时,小车的速度 v2等于多少 ( 2)小车的加速度 a等于多少 ( 3)请你依据本实验原理推断第 7 计数点和第 8 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大约是多少。 (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答案: .49 m/s 0.88 m/s2 9.74cm 试题分析:( 1) v2= = =0.49 m/s. ( 2)由于两相邻间点所用的时间为 T=0.1 s 及 x=aT2,逐差法 =0.88 m/s2. ( 3) x78=x67+x=8.86 cm+0.88 cm=9.74 cm 考点:考查了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 点评:解决
17、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运动的两个重要推论, 1、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 2、在相邻的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是恒量,即电磁打点计时器当电源的频率为 50Hz时,振针每隔 0.02s打一个点,现有一条打出的纸带,若每隔 5个点选一个计数点,则计数点间时间间隔为 s,现在用打点计时器测定物体在某段的平均速度,当电源频率高于 50Hz时,如果仍按 50Hz的时间间隔打一个点计算,则算出的速度测量值将比速度的真实值 (填偏大、偏小或相等) 答案: .12s 偏小 试题分析:每隔 5个点选一个计数点,则相邻的两个计数点间由 6个间隔,所以 如果仍按 50Hz的时间间隔打一个点计算,所以实际时
18、间要比参与计算的时间小,即计算时间大,所以测量速度小, 考点:考查了电磁打点计时器的工作原理 点评:要熟练正确的使用基本实验仪器,并能正确进行误差分析 计算题 一辆汽车刹车前速度为 90km/h,刹车获得的加速度大小为 10m/s2,求: ( 1)汽车刹车开始后 10s内滑行的距离 x0; ( 2)从开始刹车到汽车位移为 30m时所经历的时间 t; ( 3)汽车静止前 1s内滑行的距离 x/; 答案:( 1) 31.25m( 2) 2s( 3) 5m 试题分析:( 1)判断汽车刹车所经历的时间 v0=90km/h=25m/s 由 0=v0+at及 a=-10m/s2得: t=-v0/a=25/
19、10=2.5s10s 汽车刹车后经过 2.5s停下来,因此 10s内汽车的位移只是 2.5s内的位移。 解法一:利用位移公式求解 =31.25m 解法二:根据 得: =31.25m ( 2)根据 得: 解得: t1=2s, t2=3s t2是汽车经 t1后继续前进到达最远点后,再反向加速运动重新到达位移是 30m处时所经历的时间,由于汽车刹车是单向运动,很显然, t2 不合题意,须舍去。 ( 3)解法一:把汽车减速到速度为零的过程,看作初速为零的匀加速度运动过程,求出汽车以 10m/s2的加速度经过 1s的位移,即: =5m 解法二:静止前 1s末即是开始减速后的 1.5s末, 1.5s末的速
20、度 v1.5=v0+at=25-101.5=10(m/s) 所以: =5m 考点:考查了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 点评:在分析匀变速直线运动时,由于规律较多,所以方法比较多,可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对比计算结果 一辆公共汽车由静止开始以 0.5m s2的加速度沿直线前进,车后相距x0=27m处,与车行驶方向相同的某同学骑自行车同时开始以 6m s的速度匀速欲超车,问该同学能否超过公共汽车 若能超过,求超过公共汽车的时间;若不能超过,求该同学与公共汽车间的最小距离。 答案:秒 试题分析:设经过时间 t他们速度相等,则 此时 ,所以能追上 设 t时 间能追上,则 ,解得 t=6s 考点:考查了追击相遇问
21、题 点评:做本题的关键是知道他们速度相等时如果能追上就可以追上,如果速度相等时还追不上,那就追不上了, ( 8分)一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从 A至 B用了 7s,其中前四秒的位移为 16m,后四秒的位移为 28m,求质点通过 A点和 B点的瞬时速度及质点在第4秒内的位移。 答案: a=1m/s2 vA=2m/s vB=9m/s x4=5.5 m 试题分析:设 A点的速度为 ,加速度为 a, B点的速度为 , 则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随时间变化规律公式 可得 ( 1); ( 2) 联立两式可得 , 根据速度时间公式可得 第 4s内的位移等于前 4s内的位移与前 3s内的位移差,故有:考点:考查
22、了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 点评:本题牵涉的公式比较多,过程比较复杂,所以关键是对公式的正确掌握理解 一物体以 2m/s的初速度从地面上一点 A沿水平面在摩擦力作用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它先后经过地面上 B点时的速度是经过 C点时速度的 3倍。通过 C点再经 1s滑到 D点时速度等于零。量得 BC 长 0.8m。求物体在水平地面上滑行的距离。 答案:米 试题分析:根据速度位移公式可得: , ,根据速度随时间 变化公式可得: 联立四个式子可得: , ; ,故物体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为 10m 考点:考查了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 点评:本题牵涉的公式比较多,过程比较复杂,所以关键是对公式的正确掌握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