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陕西省西安市高陵县第三中学高一第三次月考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postpastor181 文档编号:325814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93.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2013学年陕西省西安市高陵县第三中学高一第三次月考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2-2013学年陕西省西安市高陵县第三中学高一第三次月考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2-2013学年陕西省西安市高陵县第三中学高一第三次月考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2-2013学年陕西省西安市高陵县第三中学高一第三次月考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2-2013学年陕西省西安市高陵县第三中学高一第三次月考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2-2013学年陕西省西安市高陵县第三中学高一第三次月考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某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位移为 x时,速度是 v;当其速度为 3v时,位移是 ( ) A 9x B 6x C 3x D 12x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公式 可得 ,当速度为 3v时, ,解得, A正确, 考点:考查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 点评:本题的关键是对公式的灵活掌握,属于基础题,比较简单 下面各图所示均为变速运动的 v-t图象,试找出下列各运动与之对应的图象,把字母填在相应的空 格内。 ( 1)汽车一定时间,直至停止 _。 ( 2)汽车减速至停止,一段时间后又加速出发 _

2、。 ( 3)小球滚上斜面后又反向滚回,由于斜面光滑,整个过程加速度不变 _。 ( 4)小球从高处由静止落到地面后又反向弹起 _。 答案: (1)D(2)A(3)B(4)C 试题分析: (1)速度最后为零的,只有选 D, ( 2)汽车速度减小为零,静止一段时间后,速度又增大,所以 A符合, ( 3)小球两次的运动方向相 反,并且加速度不变,所以 B符合, ( 4)下落过程中速度在均匀增大,与地面碰撞后,速度大小不变,方向改变,然后做减速运动,所以选 C, 考点:考查了对 v-t图像的理解 点评:需要先弄清楚情境中物体的速度变化规律,然后根据 v-t图像选择, 物体沿斜面下滑时,下列对重力进行分解

3、正确的是 ( ) A使物体下滑的力和斜面的支持力 B平行与斜面的分力和垂直斜面的分力 C斜面的支持力和水平方向的分力 D对斜面的压力和水平方向的分力 答案: B 试题分析:重力产生两个效果,一个是对斜面产生压力,一个是使物体 下滑,所以可分解为平行与斜面的分力和垂直斜面的分力, B正确, 考点:考查了力的分解 点评:在分解力时,往往需要按照力的效果分解, 如图所示,两个共点力 F1、 F2的大小一定,夹角 是变化的,在 角从 0逐渐增大到180的过程中,合力 F的大小变化情况为 ( ) A逐渐增加到最大 B从最大逐渐减小到零 C从最大逐渐减小到最小 D先增大后减小 答案: C 试题分析:当两力

4、方向相同时,合力最大,两力方向相反时,合力最小,所以 角从0逐渐增大到 180的过程中,合力 F从最大逐渐减小到最小, C正确, 考点:考查了力的合成, 点评:做本题的关键是理解两力合成时最大最小值的条件 大小为 4 N,7 N,9 N的三个共点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则 ( ) A物体所受的合力的最大值为 20 N B三个力合力的最小值为 2 N C三个力合力的最小值为零 D三个力的合力可能是 5 N 答案: ACD 试题分析:当三个力满足任意两力之和大于等于第三个力,任意两力之差小于等于第三个力时,合力可以为零,故大小为 4 N,7 N,9 N的三个共 点力满足此要求,所以合力最小为零, C正

5、确 B错误,当三个力方向相同时,合力最大为 20N,所以 A正确,故三力的合力介于 0到 20N之间,所以合力可能为 5N, D正确, 考点:考查了力的合成 点评:在进行三力合成时,需要先判断这三个力是否满足任意两力之和大于等于第三个力,任意两力之差小于等于第三个力,若满足,则合力最小为零,当三力同向时,合力最大 关于合力与分力的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合力与它的两个分力同时作用于物体上 B合力的大小等于两分力大小的代数和 C合力的大小可能小于任意一个分力的大小 D合力的大小可能等于某个分力的大小 答案: CD 试题分析:合力与分力是等效替代关系,不是重复受力,故 A错误;不在同一条直

6、线上的两个力合成时,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故 B错误;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两个力合成时,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故合力可能大于、小于或等于任意一个分力,故C正确, D也正确; 故选 CD 考点:考查了力的合成 点评:如果几个力的共同作用效果与一个力的作用效果相同,就把这几个力叫做那一个力的分力,而把那一个力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合力与分力是等效替代关系,不是重复受力;两个不共线的力合成时,遵循平 行四边形定则 对于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有弹力一定有摩擦力 B有摩擦力一定有弹力 C静止的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叫静摩擦力 D运动的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叫动摩擦力 答案: B 试题分析:有弹力不

7、一定有摩擦力,因为物体之间不一定粗糙也不一定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故 A错误;有摩擦力物体之间一定有挤压,因此一定有弹力,故 B正确;物体间具有相对运动趋势的情况下,产生的摩擦力叫做静摩擦力,物体间具有相对运动的情况下产生的摩擦力为动摩擦力, CD错误, 考点:考查了弹力和摩擦力的区 别联系 点评:运动的物体也可以受到静摩擦力,如传送带问题,静止的物体也可以受到动摩擦力,如地面受到箱子给的摩擦力, 关于产生摩擦力的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相互压紧的粗糙物体之间总有摩擦力存在 B相对运动的物体间一定有滑动摩擦力存在 C只有相互挤压和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粗糙物体之间才有摩擦力的

8、作用 D只有相互挤压和发生相对运动的物体之间才有摩擦力的作用 答案: C 试题分析:相互压紧的粗糙物体之间,不一定有摩擦力,要看它们有无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故 A错误相对运动的物 体间若无相互挤压,就没有滑动摩擦力故B错误只有相互挤压和发生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的粗糙物体之间才有摩擦力的作用故 C正确接触面光滑,相互挤压和有相对运动的物体之间没有摩擦力故D错误 考点:考查了摩擦力产生的条件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接触面粗糙;相互接触挤压;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如图是甲、乙两物体做直线运动的 v-t图象。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乙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甲与乙的速度

9、方向相反 C甲和乙的加速度方向相同 D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小 答案: A 试题分析:乙的速度随时间在均匀增大,甲的速度在随时间均匀减小,故乙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甲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A正确,过程中甲乙的速度都是正值,即都朝着正方向运动,所以 B错误,一个加速运动,一个减速运动,并且速度方向相同,所以加速度方向相反, C错误,图像的斜率大小表示物体的运动加速度,故甲的加速度大于乙的, D错误, 考点: 考查了 v-t图像的理解 点评:做本题的关键是知道 v-t图像中,速度的正负号,图像的斜率表示的物理含义 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相同的时间内的位移变化相同 B相同的时间内的速度

10、变化相同 C相同的时间内的加速度变化相同 D相同的路程内的速度变化相同 答案: B 试题分析:匀变速直线运动过程中,加速度是恒定的, C错误,根据公式可得在相同的时间诶的速度变化是相同的, B正确,根据公式 , x关于t是二次函数,所以相同的时间内的位移变化不同, A错误,匀变速直线运动,可能是往返运动,所以相同的路程内的速度变化不一定相同, D错误, 考点:考查了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理解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以及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和位移公式 书放在桌面上,会受到桌面对它的弹力作用,产生这 个弹力的原因是( ) A书的形变 B桌面形变 C书受到的重力 D桌面受

11、到的重力 答案: AC 试题分析:由于书受到重力,所以对桌面产生压力,桌面发生形变,对书产生支持力,所以选 AC, 考点:考查了弹力形成的原因 点评:成对出现的弹力,一定要分清各自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这点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下列各种情况中,属于弹性形变的有 ( ) A撑杆跳高运动员起跳中,撑杆的形变 B当你坐在椅子上时,椅面发生的微小形变 C细钢丝被绕制成弹簧 D铝桶被砸扁 答案: AB 试题分析:发生弹性形变 的物体能够完全恢复原状,所以 AB属于, CD不可能恢复原状,故选 AB 考点:考查了对弹性形变的理解 点评:概念题,比较简单, 在下表中,分别表示了 A、 B、 C、 D四个力的图示

12、,其中正确的是 ( ) 题号 力的图示 施力物体 受力物体 A 地球 灯绳 B 地球 气球 C 铁锤 铁钉 D 书本 桌面 A.重 3 N的电灯受到灯绳的拉力 B静止在空中重力是 2 500 N的气球受到的重力 C铁锤对铁钉竖直向下的大小为 2.0103 N的打击力 D重 5 N的书对水平桌面的压力 答案: BC 试题分析: A中受力物体是灯,故错误, B中球受到的重 力,施力物体是地球,受力物体是小球, B正确, C中打击力施力物体是铁锤,受力物体是铁钉, C正确, D中压力的施力物体是书本,受力物体是桌面, D错误, 考点:考查了力的物质性 点评:对于出现的力,一定要分清各自的施力物体和受

13、力物体,这点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实验题 在 “研究力的合成与分解 ”的实验中: ( 1)某同学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垫一张白纸,并使白纸固定,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另一端拴两根细线,通过细线同时用两个弹簧秤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 ,使它与细线的结点达到某一位置 O点,下列关于此时应记录的数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需记录下此时两弹簧秤的读数 F1与 F2及对应的两拉力的方向; B需记录下此时两弹簧秤的读数 F1与 F2、对应的两拉力的方向以及结点对应的位置O ( 2)接着该同学改用一个弹簧秤来拉橡皮条,关于此时的操作及应记录的数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拉橡皮条时必须使结点与位置 O重合 B拉橡皮条时不

14、必使结点与位置 O重合 C此时必须要记录下弹簧秤的读数 F D只需记录下拉力的方向而不必记录下弹簧秤的读数 F ( 3)此后为了探究 F1、 F2与 F的关系,应作出 F1、 F2与 F的 A力的示意图 B力的图示 答案:( 1) B(2)AC(3)B 试题分析:( 1)除了记录此时两弹簧秤的读数 F1与 F2及对应的两拉力的方向,还需要记录节点 O的位置,故选 B,( 2)拉橡皮条时必须使结点与位置 O重合,以保证两次效果相同, A正确; B错误;此时必须要记录下弹簧秤的读数 F和拉力方向, C正确 D错误, ( 3)需要根据力的大小,方向来研究合力与分力的关系,所以作出力的图示, 考点:考

15、查了 “研究力的合成与分解 ”的实验 点评:做此类型的实验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合力与 分力的等效替代关系 填空题 力是: ,力是 _量,不但有 _而且有 _,力的大小可以用_测量。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 _简称 _符号 _。 答案:物体与物体间的作用,矢,大小,方向,弹簧测力计,牛顿,牛 试题分析: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力的大小可以通过弹簧测力计来测量,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为 N, 考点:考查了力的基本知识 点评:属于基础题,简单但是很重要 计算题 从离地面 80 m的空中自由落下一个小球,取 g 10 m/s2,求: (1)经过多长时间落到地

16、面; (2)自开始下落时计时,在第 1 s内和最后 1 s内的位移; (3)下落时间为总时间的一半时的位移 答案: (1)4 s (2)5 m 35 m (3)20 m 试题分析: (1)由 h gt2得,下落总时间为 t s 4 s. (2)小球第 1 s内的位移为 h1 gt 1012 m 5 m 小球前 3 s内的位移为 h3 gt 1032 m 45 m 小球从第 3 s末到第 4 s末的位移,即最后 1 s内的位移为 h4 h-h3 80 m-45 m 35 m. (3)小球下落时间的一半为 t 2 s 这段时间内的位移为 h gt2 1022 m 20 m. 考点:考查了自由落体运

17、动规律 点评:自由落体运动是特殊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一切规律都适用于自由落体运动 两人在河两岸用绳子拉小船使其在河流中行驶,甲的拉力是 200 N,方向与航向间的夹角为 60,乙的拉力是 200 N要使小船能在河流中间沿直线行驶,那么乙用力的方向如何?小船受到两拉力的合力是多少? 答案: N与航向成斜向右下 30 试题分析:要使小船能在河流中间沿直线行驶,则两人拉船的情况如下图所示 由 F甲 200 N, F乙 200 N可推知 F甲 与 F乙 垂直,故乙用力的方向与航向成斜向右下 30角 则甲、乙两个人的拉力的合力为 F N 400 N 考点:考查了小船渡河问题 点评:本题关键

18、找到船参加的两个分运动,然后运用合运动与分运动的等时和等效规律进行研究,同时要注意合运动与分运动互不干扰 要将重 300 N的木箱在水平地面上推动,至少需要 150 N的水平推力,但在推动以后只需 120 N的 水平推力就能使它匀速运动,求: (1)木箱所受最大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2)在木箱静止时用 100 N的水平力推和木箱在滑动过程中用 100 N的水平力推,这两种情况下木箱所受的摩擦力各为多大? 答案:( 1) Fmax 150 N F 120 N( 2) Ff 100 N 120 N 试题分析: (1)由于使木箱在地面上运动的最小推力是 150 N,因此最大静摩擦力 Fmax 150 N而木箱做匀速运动时,水平方向上推力与滑动摩擦力相平衡,因此滑动摩擦力 F 120 N. (2)木箱静止时,用 100 N的水平力 推则静摩擦力大小 Ff 100 N木箱在滑动时,无论推力大小、方向如何,其所受的摩擦力都是滑动摩擦力时摩擦力大小等于 120 N. 考点:考查了摩擦力的求解 点评:求摩擦力,首先要根据物体的状态,确定是静摩擦还是滑动摩擦,静摩擦力可以根据平衡条件求解,滑动摩擦力可以由摩擦力公式或平衡条件求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